售货员一时间无比纠结,感觉三观再也找不回来了。

跟售货员一样毁三观的还有当事人之一的宋清徽,没心没肺、只想着占他便宜的叶小妹如今也会为他着想,要给他买戒指,还发宏愿以后要给他买玉的钻石的,宋清徽难免有点受宠若惊、苦尽甘来之感,可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羞耻,让爱人给他买好东西,这跟他从小受到的教育背道而驰了。

宋清徽接受不良,挣扎着要取下来,“小妹,我真的不用,要不你挑只自己喜欢的戒指?”

叶小妹继续拉着他的手不让动,“你忘了吗,奶奶给了我一套首饰,里面就有戒指啊。”

宋清徽顿了顿,好像是。

叶小妹其实也有些遗憾的道:“主要是我今天没带多少钱出来,只够买一只啦。”其实要是买对情侣金戒她也不会介意的啦。

听出了她的遗憾,宋清徽更加坚决了,“那我也不要……”

“你必须要。”宋清徽话还没说完就被叶小妹打断了,她撅着嘴道,“我不管,以后必须每天都给我戴着戒指,让大家都知道你已经结婚了。”

说完,叶小妹难得强势的转头问售货员,“多少钱?我们就要这个。”

售货员正吃瓜吃得津津有味,闻言吓一跳,然后手忙脚乱的去开票了。

等待的过程中,叶小妹全程拉着宋大哥的手不放,生怕一不留神他又想去取戒指不肯要了。

叶小妹不知道,在她说明真实用意后,宋清徽就已经没再挣扎了,虽然让女人给自己买戒指有点脸红,可也是小妹的一片心意,若能让她从此安心,他不介意丢脸一回。

从这天起,宋清徽每天戴着这只叶小妹给他买的戒指,从不离身。

其实叶小妹来他们学校狠狠秀过一次恩爱后,宋清徽名草有主的事实便传开了,慢慢的他们连叶小妹的学校专业都知道了,毕竟叶小妹在他们学校也是风云人物,虽然不是多有名的大学,但总归有了来历,她跟宋清徽也称得上男才女貌,从前那些或暗恋或明恋宋清徽的女同学,早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

这个年代,敢孤注一掷当小三的还是少之又少,她们又是名牌大学生、天之骄子,心底多少保留着一分清高和骄傲,怎么也不会让自己太难看。

宋清徽的戒指不防狂蜂浪蝶,倒是教授们看着,常会打趣他年纪轻轻就跟他们一样踏进了围城。

叶小妹虽然离得远,但是她有女主小姐姐这条眼线,楚涵离宋清徽学校近,很轻易打听到宋清徽的动态,经常把消息传给叶小妹。

对于宋大哥被老教授们归为他们那一类,叶小妹表示还算满意,这样宋大哥就变成无人问津的老男人啦\\(≧▽≦)/

第134章

叶小妹和宋大哥的第一次婚姻危机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但她却没有从此专注学业心无旁骛,因为有意思的活动实在太多了。

其中最让叶小妹高兴的是女主准备开始创业了,小姐姐主动来问她要不要投资一起做生意,顺便对他们的生意有什么建议云云了。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叶小妹兴奋地都想要唱出来了,毕竟她从认识女主小姐姐的那天起,就在等着女主发家致富开启事业线,而她只需要抱抱大腿就可以躺着飞升。

所以如今终于等到这一天,叶小妹当然求之不得。她甚至恨不得把所有积蓄一股脑儿投给楚涵,投资越大回报也就越高,说不定她以后靠着女主小姐姐也能当个女富豪呢。

不过叶小妹也很有逼数,她是掌管财政大权没错,但除了她自己的小金库,宋大哥的私房钱也都在这儿呢,两个人的积蓄当然要两个人一起商量,因此她按捺下了上交全部家当的冲动,告诉楚涵她肯定愿意一起做生意,但是具体投入多少需要跟宋大哥商量。

楚涵当然是善解人意的表示不急,她现在只是提前准备着,真正放开手脚还要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行。

但叶小妹还是迫不及待的跑去找宋大哥了。

除了在学习的问题上宋清徽勉强过叶小妹,其他方面他向来是有求必应的,这次也一样,闻言只是笑道:“不是说了你做主吗,怎么还特意跑一趟?”

叶小妹还是那么腻歪的依在他身上,歪着脑袋卖萌,“那我想把咱们的积蓄,全都拿出来给楚涵姐做生意,也没有关系吗?”

宋清徽这下还真愣了愣,倒不是心疼钱,而是有些怀疑的问叶小妹,“所有积蓄都拿出来,那你以后想吃点好的、想买新衣服了,怎么办?”

国家给大学生的待遇是不错,给的生活费不但保证学生们能吃饱饭上学,节省的同学每个月还能攒点钱寄给家里,但是叶小妹跟他们不一样,她娇生惯养,光是吃饭就要求每顿得有荤有素,多少生活费都花得干干净净,偶尔下个馆子,那生活费就完全捉襟见肘了。

他当然可以自己少花一点来补贴她,他们学校不但生活费给的高,给学校捐款的人也多,所以奖学金比较丰厚,但叶小妹不但嘴巴挑,又紧跟时尚潮流,最喜欢逛街买衣服了,照她这种花法,哪怕他多争取点奖学金也是不够的。

所以手里不留点积蓄的话,宋清徽还真担心叶小妹这日子过不下去。

宋清徽的提醒很有必要,叶小妹也猛然回神,“对哦,我差点忘了还得留点钱自己花的。”

投资小姐姐的生意是为了以后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美好的未来要把握,现在的幸福生活也不能丢。

于是她重新考虑了一下,决定道:“那我们留两百,其他的都拿出来做生意,怎么样?”

宋清徽没想到叶小妹宁愿“省吃俭用”也要支持小姐妹的事业,挑了挑眉,倒也从善如流的点头:“只要你觉得这样可以,那就按你说的做吧。”

听懂了他言外之意的叶小妹还真踌躇了一下,然后掰着手指头算起来,“两百块钱,还有三年半,但是学校每个月发十二块……我觉得够用了,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到时候又有钱啦。”

宋清徽对叶小妹大言不惭的口气感到好笑,打趣道:“以前不是不想工作吗,现在开始惦记着赚钱了?”

叶小妹挽着他的手臂笑眯眯:“我说的是宋大哥参加工作后就有钱啦。”

宋清徽:……

“那我压力是不是很大?”

叶小妹捏着嗓子学志玲姐姐的声音:“加油加油加油哦。”

“……”宋清徽无奈的点头,“会的。”

养了这么个小花钱精,不加油怎么行呢。他现在就已经压力山大了。

叶小妹也对自己的属性很有逼数,商量完大事,又拉着他甜蜜蜜的灌迷魂汤:“宋大哥你真好呀,又大方又善良关键是有担当,太帅气了。换成别的男人,肯定小气巴拉的不让我投资,说不定还要骂我是败家娘们……”

宋清徽挑眉:“败家娘们?”

叶小妹眨了眨眼睛:“夫妻吵架不都这么骂人的吗?”

别人可能是这样,但是“娘们”这两个字放在叶小妹身上,宋清徽还是有些无法直视的。

他这么说着,叶小妹便兴致勃勃的追问道:“那我是什么呀?”

宋清徽沉吟了一下,很有求生欲的回道:“败家的……小仙女?”

叶小妹果然龙颜大悦,败家小仙女儿可还行,又靠回宋大哥肩上美滋滋的道:“再败家也是你自己招的。”

当初可是宋大哥要死要活求着她嫁给他~

宋清徽鼓作深沉的点头叹气,确实是他自找的,也甘之如饴。

投资的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叶小妹很积极的把钱都准备好了,然而一直等到学期末楚涵才过来找她。

楚涵亲自来找叶小妹,主要也不是为了拿钱,而是跟叶小妹商量做生意的事,她决定第一桶金就从女装开始。

在别的领域,叶小妹可能没有发言权,但是穿衣打扮什么的,这姑娘比她这个从二十一世纪重生回来的人还潮。不过叶小妹对于吃喝玩乐称得上无师自通,楚涵觉得她应该也同时点满了时尚技能,所以做女装生意,跟叶小妹一起商量着来准没错。

“店就先不开了,咱们下个学期先在学校试试水,我这阵子已经找好了几个裁缝,有单子就让她们临时做,面料什么的我也有了渠道……”

年代久远,叶小妹也不记得女主究竟是不是从女装开始发家致富的了,但她对小姐姐充满信心,毫不犹豫的支持:“我觉得很好,咱们就这么干吧!”

楚涵的话被中途打断,她也不生气,笑了笑便继续说:“暑假你们什么安排?我准备做几套衣服去街上摆地摊,等开学了就要靠小妹招揽顾客了,你长得这么好看,气质又好,在学校也是名人了,你穿的衣服肯定很多人都想跟着买。”

那不就是代言人了嘛!叶小妹太喜欢这个身份了,疯狂点头表示同意小姐姐的建议,并且美滋滋的盘算着,“这样我每天都有新衣服穿啦。”

“对啊。”楚涵也笑眯眯的点头,“小妹你又会画画,有什么想穿的款式还可以自己画出来给我啊,面料什么的我会想办法解决,你只要等着穿最喜欢的新衣服就行了。”

叶小妹听得双眼发亮,“那就太好啦,夏天到了,正好可以穿各种漂亮的裙子。”

“可惜马上就放假了。”楚涵循循善诱的问,“小妹暑假要不要留在北京跟我一块去摆摊?”

有好看的小裙子穿,叶小妹这下毫不犹豫的点头:“要啊要啊。”

可惜叶小妹点头没用,暑假她要跟叶三哥和宋大哥一块回老家。

暑假正好赶上秋收,叶三哥得回家帮忙赚工分,叶小妹自从考上大学,户口就跟着宋大哥一起迁回北京了,宋清徽现在回双岗干了活也拿不到工分,当然不是为了秋收的事,他回去主要得跟叶队长他们商量婚礼的事。

婚前两家就说好了,双岗办一场婚礼,回北京还得再办一场,如今一个学期都过去了,北京的婚礼也该提上日程,这事是叶小妹和宋大哥宋爸爸宋妈妈他们一起商量的,婚礼的日子不出意外就是在冬天,主要是叶家人大老远来一趟北京不容易,最好安排在农闲时节,这样他们还可以顺便在北京玩几天。

宋清徽表示冬天是不错,只是希望不要太挨着年尾,趁着学校还没放寒假,可以把老师同学也请过来,反正就在北京,人多热闹些。

宋奶奶闻言便当场翻起了黄历,说是元旦这天就不错,日子好,单位学校又都放假,亲朋好友都能有时间能参加婚礼。

于是叶小妹和宋清徽的婚礼就定在元旦这天了。

大家一起商量的时候,叶小妹全程表示没意见,元旦结婚日子也不错,以后宋大哥肯定忘不掉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年年都得给她准备礼物不可,请老师同学都来参加婚礼她也没意见,反正她在哪都是最美丽的新娘子,宾客越多说明她的排面越大嘛。

但是叶小妹没有想到,只是补办一场婚礼,宋大哥居然也这么讲究,非要他们亲自回老家通知商量不可,这样一来,她就不能愉快的跟小姐姐一起穿裙子摆地摊,叶小妹有点不开心。

偏偏大部分时候对她有求必应的宋大哥,在婚礼的事情上竟然也强硬到不行,罔顾她的意愿把车票都买好了,他们的行李也打包了,大有赶鸭子上架的架势,叶小妹也只能乖乖的跟小姐姐告别。

楚涵当然是有点小失望的,不过也能理解,结婚当然比她们摆地摊更重要得多了。因此她不但跟沈思默一起来火车站送行,看着叶小妹闷闷不乐的小脸,半是打趣半是安慰道:“小妹,你都离开家大半年了,就不想叶叔叶婶他们?我现在都有点想念在双岗的日子了。”

在双岗生活了三五年,叶小妹当然也会想念老家的亲朋好友,但是她很洒脱的告诉小姐姐,元旦的婚礼,叶队长他们肯定都会来北京,他们早就惦记着这一茬了,所以不愁没有见面的机会。

楚涵点头笑道:“那就太好了,到时候你忙着准备婚礼,叶叔叶婶他们我可以帮忙招待。”

叶小妹一不留神就被转移了关注点,还挺开心的点头:“那就太好了,他们来了北京肯定得去天an门,我都逛腻啦。”

两年前跟宋大哥回北京探亲就去过天an门好几回,开学前又陪着叶三哥去逛过,开学后同学们又组织过几次班级活动,次次都不落,逛得她如今再也不想去天an门了= =

叶小妹这么没心没肺,楚涵也只能无奈的摇头。

这个时候,叶三哥突然上前递给楚涵一只信封,“小楚,听小妹说你最近想做点生意,还找小妹凑了钱?我这也有两百,不介意的话拿去用吧。”

叶军华就属于宋清徽说的那种自己省吃俭用、每个月还能给家里寄点钱的好学生,当然叶家也不穷,叶队长和叶大哥叶二哥工分高,少了叶小妹这个拖后腿的,如今家里几个小朋友每天都有鸡蛋羹吃,过得可舒坦了,叶军华省下来的钱不用往家里寄,就都自己攒起来了。

他每个月还有工资,出来的时候王翠芬又给了他好几十带着应急,林林总总加起来也算个小土豪。

本来思想传统的叶军华也是按照王翠芬同志的叮嘱,攒点钱好娶媳妇,他这个年纪念完大学已经算是大龄了,毕业第一件事应该要把结婚提上日程,他既然还有工资、上学有生活费补贴,就不该事事指望着父母付钱,自己攒点钱为结婚做准备。

不过知道楚涵缺钱用以后,叶军华觉得这笔钱借给她更为重要,因为他一直记着楚知青对小妹的好,从几年前开始就盯着小妹学习,要不然小妹也不会这么顺利的考上大学,现在能够有机会回报,叶三哥自然义不容辞。

叶军华的心思很好懂,楚涵自然也不犹豫的接过他的钱,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咱们一起做生意吧。”

叶小妹觉得叶三哥可机智了,赶上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末班车,一直到上了火车还在美呢~

第135章

叶小妹回家之前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但是回到双岗以后她就乐了,因为她现在回去已经不是一般的回家探亲,而是衣锦还乡。

大学生加北京媳妇的身份让叶小妹成了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人生赢家,所以不但叶家人热情迎接她的归来,全村老少也对她趋之若鹜,少不得每天追着她捧着她,希望能多听一些北京和大学里的故事。

而最喜欢众星捧月的叶小妹被父老乡亲们如此热情的包围着,自然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所以她很快就乐不思蜀起来。

像叶小妹一样快落的还有王翠芬,本来她也想谦虚低调来的,打算过几天,等小妹和女婿在家休息好了,她再好像不经意的样子跟他们提这件喜事,说不定不等她开口,村里就有人急着给小妹报喜,到时候她也可以好好给小妹几个说说。

王翠芬觉得她可能就要从队长媳妇变成副社长的媳妇了,放在他们这儿大小也是个人物,所以她也得提前学着老书记媳妇她们端起派头,不能去了公社再咋咋呼呼,给孩子他爹丢脸。

不过王翠芬想得很好,这些天也做得不错,只是一见着快半年没见的小妹就忍不住了。

叶小妹越表现得喜气洋洋,王翠芬越急着想跟小妹分享这件喜事,遂勉强憋了一晚上,第二天听到小妹和女婿说已经商量好了年底在毕竟办婚礼,还要请他们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一起参加,王翠芬心花怒放之余,终于忍不住笑道:“办婚礼好啊,那说起来也是双喜临门了……”

王翠芬还想卖个关子,所以没有一下把话说完,其他知情人也是咧着嘴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宋清徽和叶军华对视一眼,心里头多少有些猜测。

叶队长和村里其他人不一样,知青走了以后,叶队长就是队里少有的文化人,宋清徽和叶军华去了北京,电话联络是不方便,书信往来却没有难度,他们又是孝顺人,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给老家写信,因此离开归离开,叶家的大部分事他们还是清楚的,包括他们开学后又有领导来队里考察加慰问,叶队长还被点名去县里开过会之类的“小事”。

所以王翠芬一开口,宋清徽和叶军华就猜多半跟叶队长的仕途有关,现在形势越来越好,叶队长这样能干也让领导看在眼里的基层干部,升迁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同样没少给队长父亲写信的叶小妹就没想那么远了,她第一反应就是:“双喜临门,难道大嫂二嫂又结伴怀上了?”

说着还不忘转头去看叶大嫂和叶二嫂的肚子。

林红梅和宋秀秀都在院子里哄孩子们玩,见到小姑子的反应,林红梅大大方方的朝她笑道:“还是小妹聪明,你二嫂确实又怀上了,不过我还不急,大宝和二宝一个比一个皮,臭小子就是难带,等他们再大点我再看看能不能生个妹妹。”

如果是以前,妯娌怀上而自己还没消息,林红梅可能要酸一酸,但是现在,老叶家的两个孙子可都是从她肚皮里爬出来的,林红梅便觉得再无威胁,宋秀秀怀得容易,搞不好又是个丫头片子,他们老宋家的女人就是生闺女的命。

哪怕宋秀秀这胎一举得男,也比不上大宝和二宝在爷爷奶奶心中地位,更何况大宝还是他小姑姑亲手带大的,姑侄俩别提多亲热了——小姑子可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人,林红梅觉得大宝只要继续讨小姑姑喜欢,以后前程无忧了,自然不把宋秀秀怀孕放在眼里。

林红梅能这么想,宋秀秀自然也会这么想,她也怕再生下来又是个闺女,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所以这一胎怀得有点喜忧参半,只是扶着肚子迎向小姑子的目光,矜持点头。

叶小妹立刻意识到,看二嫂的表情好像不是欢喜的样子,所以老母亲说的喜事肯定不是这个。她正准备不耻下问,还没张嘴便被迫不及待分享正事的王翠芬拉了过去,“傻丫头,你二嫂怀孕当然好事,不过还没到三个月呢,别瞎嚷嚷!娘说的是你爹可能要当咱们公社副社长的事。”

“副社长?”叶小妹果然满脸震惊。

这个称号乍一听还以为他们在演日剧呢,副社长,他们这儿也有这样洋气的职务吗?

王翠芬把小闺女的反应理解成了惊喜,便握着她的手不住点致意,并且解释道:“原来的副社长干到今年就退休了,上面的意思是让你爹接任,但是咱们队里也有一摊子事,那个田里养鱼全靠你爹顶住压力才干成的,所以你爹得提前准备,先把队里的新队长选出来,你爹好好带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公社报道,要退休的林副社长那应该也有事情要交代你爹,我估摸着从北京回来,你爹就该走马上任了。”

所以她才说这是双喜临门。

有王翠芬同志解说的功夫,叶小妹好好的消化了职务问题,不过很快又想起来队长父亲貌似有点爬早了,原著关于叶家的剧情不多,但是她记得很清楚,队长父亲当的是副乡长而不是什么副社长,可这会儿还是公社制度呢,队长父亲的副乡长搞不好要等到改革开放以后,那么问题来了,队长父亲现在是怎么当上副乡长的?

男女官配都被拆了,叶小妹并不在意剧情改变什么的,别影响她吃肉就行了,队长父亲提前当上乡干部,倒是很有可能让她多吃几块肉,她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了,只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小八卦,拉着老母亲打听起来。

王翠芬还真的知道一点原因,突如其来的“加官进爵”让向来稳重深沉的叶队长也坐不住了,对外还端着严肃的面孔,私底下却忍不住跟王翠芬分享了自己升迁背后的故事。

他们夫妻多年早有默契,叶队长以前也会偶尔跟王翠芬说一些不能透露出去的事,王翠芬从来没掉过链子,这次当然也一样不能乱说,加上“领导夫人”的新身份让王翠芬充满了偶像包袱,更加不能随意出去说笑,王翠芬心里憋得很,如今叶小妹问起来,总算可以痛快的八卦一回了,王翠芬滔滔不绝,“嗨,这有什么原因,还不是你爹这个队长当得太好了,连续几年田里养鱼,不但鱼养得好,连粮食产量都比别的队好一些,上面能不重视吗?老书记早就说过要你爹带领公社一起养鱼种地,要是你爹去了公社,工作是不是能更好的展开?”

“展开工作”几个字眼成功出卖了王翠芬同志,让宋清徽和叶军华立刻意识到这话多半是叶队长私底下对王翠芬说的,还是很有可信度的。不过也只有他们俩想到、然后颇有默契的相视一笑,其他人包括叶小妹都还在一脸期待的看着王翠芬 ,“还有吗还有吗?”

叶小妹的期待没有落空,王翠芬很快说到了她爱听的戏份,“不过让爹去公社,老社长说了不算,这得县里的领导决定才行,而上面的领导看中你爹,就不只是养鱼的事了,国家现在最缺的是人才,最重视的是教育,结果去年高考,整个县听说也就出了不到二十个大学生,光是咱们队里就有五个,还有名校呢!”

“听说上头领导还研究过了,觉得能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人才,你爹才是真正的功不可没,小妹你跟老三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们兄妹是真正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尤其典型的是小妹,老三好歹在全县最好的高中、跟着最好的老师学了三年,有考上大学的基础,小妹一个初中生,要不是你爹教得好,怎么能打败上百万知识青年考入北京的大学?”

“所以上面决定提拔你爹去公社,主管教育方面的工作……”

王翠芬说得太传奇,叶大哥他们代入不进去,都当故事一样听了,唯独叶小妹听得很投入,听完还踊跃发言,美滋滋的总结道:“所以我爹能当上副社长,我是不是也功不可没呀?”

丈母娘还没回答,宋清徽已经忍不住侧目,很是无奈的看着叶小妹,明明叶婶说了这么多,小妹就只听出了这个?

这丫头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傻呼呼,如今又在外语系成功扎根,他都忍不住担心她会不会越来越鸡同鸭讲了_(:3j∠)_

王翠芬却不觉得小闺女这是鸡同鸭讲,她刚开始愣神是因为有点没理解叶小妹的话,“功不可没”这个成语她也是从叶队长那里搬过来的,慢了几秒才get到叶小妹的意思,王翠芬顿时脸都笑成一朵花了,摸着叶小妹的头欣慰道:“对啊,都是因为你,小妹就是咱们家的小福星。你爹都说了,你三哥要不是有小楚和小沈的学习资料和补课,估计也没那么容易考上大学,咱们队里落榜的城里知青可不少。人家这么帮忙,也是因为小妹呢……”

宋清徽本来觉得丈母娘也被叶小妹带歪了,听到这里突然觉得丈母娘言之有理,楚涵和沈思默对叶家人好确实是因为小妹,他们还只是帮忙,他可是叶家的女婿,日后但凡自己有条件,丈母娘这边有需要,他自然是出钱出力义不容辞的。

从这个方面来讲,叶家有了叶小妹,往后自然是蒸蒸日上的,宋清徽就算本能想反驳丈母娘的话,一时间也找不出更有力的理由。

他都无言以对,叶家其他人当然是完全顺着王翠芬的话附和着,“是啊是啊,自从小妹长大,咱们家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如今爹都要去公社当领导了,放在过去哪里敢想啊……”

他们这么发自内心的吹捧,叶小妹便被吹得飘飘然,沉浸在“凭一己之力带着全家发家致富”的新人设中无法自拔,更加不惦记着回北京了,留在老家被亲朋好友捧得过瘾了,眼看着又要到开学的日子了,她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亲友,和宋大哥叶三哥一起踏上了回北京的列车。

来车站接人的楚涵便深深的郁卒了,当初叶小妹那么一脸不情愿走的样子,她还以为这丫头在家待不住,铁定过不了两天回北京,她们就可以一起愉快的搞事业了。

没想到叶小妹闷闷不乐的回了家,一眨眼就玩疯了,玩到开学前一周才回来,要不是宋清徽他们开学早、再不回就赶不上,楚涵都怀疑叶小妹是不是准备踩点回来了。

找了这么个没心没肺的合伙人,楚涵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脑子坏掉了。不过当她在站台看到人群中那抹靓丽的身影时,眼睛便唰的一亮,所有的郁闷和自我怀疑瞬间烟消云散。

一个暑假没见,叶小妹在老家非但没晒黑,感觉好像比放假之前更加水灵了,在家里应该吃得也很不错,盈盈一握的细腰上面一对小馒头似乎也长大了,衬得小蛮腰更加细致了,臀翘腿长,盘正条顺,楚涵已经能想象到叶小妹穿着她准备好的这些衣服去开学引起轰动、生意火遍全校的画面,也就不介意叶小妹靠不靠谱了,就把她当成移动的展示柜吧。

这么安慰完自己,楚涵便迫不及待的往前挤跟叶小妹汇合,几人打完招呼,她便告诉叶小妹给她准备了十来身新衣服先穿穿的事,叶小妹果然很惊喜,连老公都不要了就往她身上扑,美滋滋的道:“楚涵姐你真好,新衣服都在哪里?”

“放在我租的房子里,随时可以回去拿,开学后我搬回宿舍,这个房间就留着放存货。”楚涵说着,笑眯眯的对叶小妹道,“我们是合伙人,就不说提成什么的了,找我们买衣服的同学越多,下期给你做的新衣服也更多,好不好?”

女主小姐姐一出手就这么阔绰,十几身新衣服,相当于半个月都不重样了啊,叶小妹很高兴,便信心满满的握拳:“我肯定卖得又快又多!”

叶小妹确实很厉害,或者说她的颜值很厉害,都没怎么费心,业务已经扩展到周围几个学校,开学一个多月后已经有外校女生跑来托她介绍做衣服的地址了。业绩来得这么轻松,让混吃等死的叶小妹都有点沉浸在赚钱的快感中无法自拔了。

一眨眼婚期都近了,叶小妹还没把重心放在婚礼上,倒是同样沉迷赚钱的楚涵更靠谱些,瞒着叶小妹给她准备一套婚纱。

第1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