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舒锦皱眉说道:“停车。”

就像是严舒锦说过,如果做好事的代价是连累自己和家里人,那么严舒锦不会去做,可是帮这个姑娘一把,对严舒锦没有任何的妨碍,所以她会选择去做。

侍卫把车给停了下来,也没有人扶,严舒锦就自己下了马车,正要过去,就看见另一个穿着锦服的少年带着人走过去了。

锦服少年很嚣张,只是因为长得太好,那样的姿态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厌恶反而让人觉得他理该如此。

严舒锦看着锦服少年是朝着拿扇子的那几个人走过去的,就停下了脚步想要看看他要做什么。

锦服少年像是没看见拿扇子的那些人,哪怕拿扇子的青年避开了一下,他还是直接撞在了人家身上,还没等拿扇子的青年说话,他就直接捂着胳膊哎哟叫了起来。

严舒锦:“……”

如果她没看错,刚才撞到的是右胳膊,可是锦服少年捂着的是左胳膊,这态度明摆着要找事。

拿扇子的青年直接怒道:“姓韩的,你什么意思。”

“哎哟疼死我了。”姓韩的少年直接跳脚:“姓吴的我都没说你挡我路撞伤我,你还问我什么意思,找事是不是!”

吴姓青年咬牙说道:“你够了,明明是……”

“疼死我了。”姓韩的少年说道:“揍他!”

后面一句话是对着自己带着的人说的,那几个侍卫也不含糊,虽然没有直接动吴姓青年,可是他们直接把吴姓青年带着人压着打。

吴姓青年气急了,扑上去要去打姓韩的少年,姓韩的少年瞪圆了自己的桃花眼,在严舒锦以为他要打回去的时候,却直接倒腾着双腿跑起来了。

姓韩的少年边跑边喊:“打人了,打人了,救命啊……”

怂到让人不忍直视。

严舒锦:“……”

侍卫不可能看着姓韩的少年挨打,都去护着,那吴姓青年带着的人去拦着,一时间乱作一团,而开始的姑娘反而没有人搭理了,她咬了咬唇看了下自己的篮子,就低头绕开先走了。

看了一会,严舒锦默默地上了马车,不过却把两个人的姓氏记了下来,等着回去问问杜先生。

等回到了家中,严舒锦就先去看弟弟了,这还是严启瑜第一次自己在家。

严启瑜正在自己的小书房练字,看到严舒锦就赶紧跑了过来,说道:“姐,我都想你了。”

严舒锦笑嘻嘻捏了一把弟弟肉呼呼的脸,回京城这段时间,哪怕天天早上起来锻炼,严启瑜也胖了不少:“中午吃了什么?鸡汤喝了吗?”

“喝了,还啃了两鸡腿。”严启瑜乖乖让严舒锦捏,问道:“奶奶和大伯母怎么样?”

严舒锦坐到椅子上,端着水喝了几口:“都很好,就是说想你了,等下次休息我们一起进宫看看他们。”

严启瑜应了下来。

严舒锦活动了一下手说道:“我要去午睡了,一会还要去杜先生那里呢。”

严启瑜其实已经困了,只是在等严舒锦,闻言说道:“好。”

姐弟两个都回屋去休息了。

幽兰院中,徐氏看着宫中赏下来的缎子,使劲拧着帕子,等孙婆子进来就红着眼睛说道:“孙嬷嬷,这、这我怎么穿的出去。”

孙婆子亲自送了宫中的人离开,又塞了荷包,这才知道个大概:“说是严姑娘提了你有孕的事情,才哄了老夫人赏下来的。”

更多的孙婆子是打探不出来的。

徐氏咬牙,心中暗恨,就知道严舒锦这臭丫头不怀好意。

孙婆子是徐氏的奶娘,照顾了她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徐氏是压不住这些颜色:“姑娘,那……”

徐氏狠狠撕着帕子,最终说道:“让人裁了,给我做衣服。”

严老夫人赏下来的东西,怕是严舒锦还要去告诉严知理,如果她不穿或者表现出不喜,怕是不妥。

孙婆子也知道这些,心中叹了口气。

徐氏摸着肚子,忍不住小声哭了起来。

自从柳勤他们回来后,徐氏觉得自己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有孕后,她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到晚些时候就要有外人来自己的院子,更觉得委屈了。

严舒锦可不知道自己把徐氏气哭了一回,她睡醒以后就和严启瑜一起去找杜先生了。

杜先生正在看书,严舒锦觉得她每次见到杜先生,杜先生都格外的悠闲,他很会享受生活。

严舒锦和严启瑜对着杜先生的态度很尊敬,等杜先生让他们坐下后,两人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杜先生说道:“你们昨日的功课我看了,也批完了,严姑娘你以后不用练小楷了,那个不适合你,我给你选了几本柳体的字帖,你先临摹着我看看。”

严舒锦说道:“是。”

杜先生见严舒锦问都没问就答应下来,笑道:“难道你不想知道原因?”

严舒锦想了一下说道:“不是因为不适合吗?”

杜先生有些无话可说,还是解释道:“我本想着女子字体比较端庄秀美,所以才让你临摹小楷,如今却觉得有些不适合,柳体爽利挺秀,你先临摹几日我看看。”

严舒锦应了下来,她觉得当先生真的挺不容易的。

杜先生不知道严舒锦的想法,他觉得带严舒锦和严启瑜这样的学生真的很省心却又费力,他们聪明好学,只是有时候太过聪明了:“昨日的问题,想的怎么样了?”

严启瑜看向了严舒锦。

严舒锦说道:“先生问的是,为什么那些人要休妻另娶世家女。”

杜先生点了下头。

“我昨日也问了一下父亲关于世家的事情。”严舒锦没有说自己到底问了什么,只是说道:“我觉得他们其一是既自卑又自大。”

杜先生问道:“既自卑又自大?不矛盾吗?”

严舒锦说道:“不矛盾,因为他们自卑自己的出身,所以才会在成功后,想要休妻另娶,其次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世家女,如今却愿意嫁给他们,他们满心的自大和得意,觉得扬眉吐气了。”

“他们心中也承认世家的底蕴,想要更优秀的子嗣。”严舒锦的口气平静:“以为娶了世家女就可以改换门闾,他们出身低微,想要提高自己的门第地位,可笑。”

严舒锦是真的觉得可笑,这些人眼界太小,有些人是通过改换门闾,而他们明明已经成功了,却还是耻于自己的出身,用这样的歪门邪道来提高自己,殊不知往上几代那些所谓的世家出身也不见得高贵到哪里。

杜先生心中也是赞同严舒锦的,因为确实是可笑。

严舒锦接着说道:“而且他们妻子的年纪也不小了,又因为早年的贫穷,怕是……怕是容貌上并不算好,而那些世家女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如今正是年轻貌美,有些男人重色轻情意,自然选择休妻。”

杜先生微微握拳咳嗽了一声,这话也是不错,但是这样说出来确实不妥,毕竟严舒锦还是个没有嫁人的小姑娘。

严舒锦挠了下脸,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只是想到方姑姑的话,说起了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益,大伯还没有登基,他们现在也没有正式的官职,所以这些人想要增加自己的势力,从而能得到更多的权势地位。”

“其实这几点简单来说,就是贪心不足。”严舒锦总结了一下说道:“目光短浅。”

杜先生见严舒锦说完,就看向了严启瑜。

严启瑜其实没有想这么多,说道:“我觉得他们不能深交,他们是觉得原来的妻子已经配不上自己了,互相攀比炫耀。而且他们想要借势,他们缺的是朝堂的手段经验和那些关系,而世家不缺这些。”

杜先生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判断,在有些事情上,严启瑜比严舒锦更加透彻:“其实还有一点,新皇登基往往会开恩科,和普通百姓相比,普通百姓自然有学识上优秀的,可是在消息和钱财方面却比不得世家子。”

“不提束修,你们知道赶考一次要花费多少吗?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只是衣食住行的费用,就让许多人家望而却步了。”杜先生说道:“而且有些路途遥远,或者水土不服,他们生病一次又要多少花费?”杜先生说道:“有些两次不中,家中已经被拖垮了。”

杜先生叹了口气:“所以哪怕这次恩科,能考上的大多也是富家子或者世家子,那些人娶了世家女,也是为了以后在朝堂能有更多的权势。”

作者有话要说:男主出现了!只不过和女主互不认识!

我这个文!

是有男主的!!!

真的有男主的!!!

第018章 土包子的以后

权势两个字,第一次在严舒锦和严启瑜姐弟两个心中扎了根,因为他们爹现在有权势了,所以他们现在能过上好日子,有很好的先生来教。

而那些人也是为了权势做了许许多多好的不好的事情。

严舒锦看了杜先生一眼,又微微低下了头,掩去了脸上的神色,她大伯和父亲如果开始是为了一条活路才走上了这条路,到后来怕也是为了权势,权势这个东西是能让人付出性命变得不是人的。

权势是好东西吗?

严舒锦看着自己身上的料子,看着书桌上的笔墨。

是啊,没有比权势更好的东西了。

只是这个权势不能依靠别人,反而要在自己的手里。

严舒锦问道:“杜先生,女人能领兵吗?”

这话其实有些惊世骇俗了,只是杜先生神色不变:“自然是有的,只是很难而且……下场不好。”

严舒锦看向了杜先生。

严启瑜也追问道:“先生仔细和我们说说好不好?”

杜先生觉得严舒锦想知道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早看出严舒锦是有野心的,人有野心是很好的,但是要聪明,否则就是祸害,而严舒锦有野心还很聪明,他愿意帮把手,也想看看严舒锦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只是他没想到严启瑜对这些也好奇:“你为什么也想知道?”

严启瑜倒是没有隐瞒,坦坦荡荡的说道:“我姐那么厉害那么好,如果只能嫁人管管那些柴米油盐的事情,太可惜也太委屈了。”

杜先生看了严舒锦和严启瑜许久,忽然大笑了起来。

严启瑜有些疑惑,鼓了鼓腮帮子。

严舒锦捏了严启瑜脸一下。

杜先生笑完正色道:“行,我和你们说说。”

严舒锦和严启瑜都乖乖坐好等着杜先生。

杜先生神色有些复杂:“最近的一位女将军是前朝开国时候的,她是前朝开国皇帝的姐姐用兵如神,如果没有她,怕是当初她弟弟也登不上皇位,只可惜没享几年福就病死了。”

这话说的简单,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人觉得很奇怪。

严启瑜问道:“那她的家人呢?”

严舒锦问道:“她兵权交了吗?”

杜先生看了眼严舒锦,说道:“你觉得呢?”

严舒锦微微垂眸,说道:“她成亲有孩子了吗?”

杜先生说道:“成亲有孩子了,她的家人啊,丈夫在她之前就没了,孩子后来也都出意外没有了。”

后面的话杜先生是回答严启瑜的。

严舒锦问道:“她为什么要交兵权?”

杜先生叹了口气说道:“谁知道呢?”

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是对亲情抱有希望?还是说天性中的软弱?

杜先生不知道,却觉得很可惜。

严舒锦犹豫了一下说道:“如果、如果她没有死,先生你觉得前朝的时候,女人会不会另一种地位?”

另一种地位?

杜先生愣了下,心里猛地一颤,却觉得严舒锦说的很有可能,如果她没有死,不交兵权的话……

“那个时候,她军营中有专门的女兵。”杜先生神色复杂:“可惜后来那些人也没有消息了。”

怕是也没什么好下场。

杜先生父亲死的早,自己是母亲养大的,他母亲能护住父亲留下的家业还让他读书识字,使得他对女人很尊重,心知女人是很有本事的,所以他会在发现严舒锦的野心和聪慧后,不会扼杀,反而好好教导,也会同情可惜前朝那位开国公主。

严启瑜咬牙说道:“我姐姐不会这样的!我姐姐可厉害了!”

严舒锦被逗笑了,看向了严启瑜说道:“对啊,我可厉害了。”

严启瑜一脸郑重说道:“我也会保护姐姐的。”

杜先生笑了下,神色温柔说道:“路很难,你们记住今日的话。”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严舒锦明白杜先生话中的担忧:“先生放心。”

杜先生点了点头:“那今日的题目……”他刚想出题,可是看着严舒锦和严启瑜,都是半大的孩子,“行了,今天没题目,明天带你们出门转转。”

严舒锦和严启瑜眼睛一亮看向杜先生。

杜先生说道:“明天早上来找我,带你们出去看看。”

严启瑜高兴的看了看严舒锦,又看向杜先生说道:“先生,太好了。”

严舒锦也说道:“听说京城可多好吃的了。”

杜先生说道:“以后每隔几日我都会带你们出去走走,到时候别嫌累。”

严启瑜说道:“先生放心,我和姐姐都不怕累的。”

杜先生也知道他们两个每天早上都要锻炼,只是说一句,他准备到时候带着这两孩子去附近都走走看看:“明天出去回来,一人给我写一篇游记。”

严舒锦和严启瑜都应了下来。

虽然今天没有题目,可是依旧有功课,杜先生把两个人留下来看书,他教严启瑜是先让严启瑜把要学的背熟了,再给他讲解的,对严舒锦要求没有这么高,不过讲解的时候,严舒锦也要跟着听。

每日下午还有一个时辰让他们自己看书,看的书虽然是杜先生选出来的,但是他会多选几本,他们两个可以自己挑了喜欢的看,不认识的字看不懂的就自己去找杜先生问。

严舒锦没上过私塾,不知道别人都是怎么教的,不过她挺喜欢杜先生这样的方法的,而严启瑜上私塾,只是一个先生要教很多学生,所以大家学的都一样,有时候严启瑜觉得自己已经会了,可是私塾先生还是在讲那些,他也没有办法挑三拣四的,毕竟为了他能进私塾,家里花了很多银子的,他也很喜欢杜先生这样教。

杜先生看着严舒锦和严启瑜坐在位置上看书心中满意,这两个孩子都是坐得住的,看书也很认真:“君子六艺,我会和你们父亲提,再给你们请几位先生。”

严舒锦和严启瑜都没意见。

杜先生说道:“以后你们要学的东西多了,怕不怕累?”

严启瑜说道:“不怕的,我怕学不到东西。”

杜先生笑了下,其实刚开始严知理说找到妻儿的时候,杜先生心中没当一回事,府里的徐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外面长大的孩子,哪怕天资再好也被蹉跎了,只是没想到严舒锦和严启瑜姐弟两个会这样有本事。

严舒锦笑道:“先生放心。”

杜先生点了点头。

严舒锦忽然想到从宫中回来的路上看到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问道:“先生知道他们是谁吗?”

杜先生思索了一下说道:“你说其中有一个姓韩长得很好的少年?”

“对。”严舒锦说道:“长得真好看。”

杜先生说道:“他应该是韩家的少爷,韩氏的堂弟。”

韩氏?

严舒锦愣了下才想起来,问道:“就是大伯的妾?”

“对。”杜先生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他,另一个人是谁我就不知道了。”

严舒锦感叹道:“韩家人长得都很好看啊。”

杜先生笑了下,倒是没有反驳,韩家确实盛产美人,前朝皇帝后宫中都是有韩家人的:“听你说的性格,应该是韩大郎的儿子。”

“韩大郎?”严舒锦有些好奇,更多的是想要知道韩家的事情,她喜欢大伯母,而韩氏明显是不把大伯母放在眼里的,身边又有儿子,怕是迟早两人要对上,严舒锦可是知道知道底细到时候才好对付。

杜先生点了点头,他虽然不是京城中人,可是消息很灵通:“韩大郎文采极好,只可惜一直体弱多病,而且他是韩老爷原配所出,韩老爷原配在韩大郎四岁没有了,韩老爷另娶了如今的继室,继室又生了两个儿子,宫中的韩氏就是二房的。”

严舒锦觉得里面还有别的事情,杜先生也知道宫中的情况,神色不变接着说道:“除此之外,韩大郎的妻子是前朝皇商嫡女……”

严启瑜问道:“先生,韩家不是世家吗?”

“自然是世家。”杜先生笑了下说道:“想问什么?”

严启瑜说道:“前朝最看不起商人,就算是皇商也是商,按道理说韩大郎应该是韩家嫡长子,为什么会娶……对了,因为他母亲是后娘。”

杜先生点了点头:“韩大郎身体弱,所以成亲多年才有了儿子,可惜的时候,在儿子七岁的时候,韩大郎病逝了,韩大郎的儿子就被养在了韩老爷继室的身边。”

严舒锦嗤笑了一声,这还真是狼入虎口了,就连她这个外人都觉得事情不对:“韩老爷继室的两个儿子娶得都是世家女吧?”

“对。”

严舒锦问道:“那韩大郎的妻子呢?总不能也没了吧?”

“不知道。”杜先生说道:“在韩大郎没有后,就打听不到韩大郎妻子的消息,只是听说韩家很宠韩大郎的独子,在外面闹的再大,也没人舍得说他一句,就连他堂哥给打了,家中也没人说他的。”

严舒锦看向杜先生问道:“杜先生肯定知道内幕,真疼的话,韩大郎的儿子就不会养成现在小霸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