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由于焦枝铁路的修建,到修建洛阳段时,让含嘉仓一千多年后重见天日。资料显示,刚开始考古人员以为是西周时期的墓地,随着发掘的深入,直到出土的一块“含嘉仓”的铭文砖时,最终确定这里是隋朝的粮仓——含嘉仓。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古发掘后,含嘉仓遗址共发现现仓窖287座,它们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一看就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在含嘉仓被发掘的所有粮窖中,除了160号仓窖内保存着一部分粮食外,其余都为空窖。这些发现的粮食中,粒粒分明,有的呈棕色,有的发黄。更神奇的还在后面,有人拿了一些粮食颗粒送到洛阳农科所培养,竟然在第二年结出了果实。

第71章 金包子打包带

严舒锦到了韩景的房门前,就被门口的小厮拦住了。

不用严舒锦和严启瑜开口, 孙桥直接让下属上前把小厮给控制住, 院子中的粗使婆子丫环看着严舒锦身后的侍卫, 根本不敢再拦。

等韩老夫人和韩二夫人赶来的时候, 严舒锦已经带着严启瑜进了韩景的屋子。

韩老夫人心中一跳, 快步上前,就见严舒锦正坐在韩景的床前。

韩景趴在床上,却不看严舒锦,他被韩老爷子用家法打了屁股,若是这样告诉了严舒锦, 总觉得格外的丢人。

玉珠和玉润陪在严舒锦的身边, 于姑姑看了眼站在门口的韩老夫人和韩二夫人,行礼道:“两位夫人有何事?若是无事,麻烦让一下位置, 我还要进去伺候公主。”

韩二夫人下意识让开了位置。

于姑姑恭声道谢后, 就进了屋中, 走到严舒锦的身边说道:“公主,韩公子是挨了板子,不过只是一些皮外伤。”

其实一进来的时候, 看着韩景的模样, 严舒锦就猜到韩景怕是挨了打,不过还要知道一下具体情况, 这才让于姑姑安排人去请太医,顺便打听一下到底挨了多少板子, 韩景的母亲有没有事情。

韩家的下人根本不可能如实告诉于姑姑的,不过于姑姑用了些手段,又去仔细看了韩景用的药,把事情确定了下来。

严舒锦点了下头,换了个姿势看着门口的韩老夫人和韩二夫人,说道:“贵哥,你不是说想请韩宁安去家中暂住几日吗?”

哪怕之前没有说过,在严舒锦开口的这一瞬间,也变成了说过、

严启瑜说道:“是啊,本想着今日游船后,就下帖子请韩哥哥去呢。”

严舒锦心中满意,只是看着韩老夫人和韩二夫人眼神带着不耐:“韩宁安你有什么要带的东西?”

韩景再也顾不得面子上的事情,强忍着疼痛撑起身子,转过头看向了严舒锦说道:“我不能走。”

不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如今韩家折腾的只是他,最多不过挨打,他怕疼却更怕母亲遭罪。

严舒锦看向韩景,韩景的脸色很白,唇色极淡,只是简单的动作就疼的他满脸冷汗,黑色的发如缎一般散落下来,他本就清俊无双,此时多了几分孱弱让人忍不住更加怜惜。

所以严舒锦伸出了手指轻轻在他肩膀上按了按,就见勉强起身的韩景惨叫一声重新趴了下去。

严启瑜嘴角抽搐了一下,刚刚因为韩景容貌带来的震惊,就被这一声哀嚎给打断了,看着趴在枕头上,眼睛都红了就差控诉自家姐姐冷酷无情的韩景,偷偷看了看严舒锦,他怎么觉得韩景那一声惨叫,让自家姐姐开心了一下呢?

严舒锦摸索了下手指说道:“听话的孩子有糖吃,不听话的孩子是要挨打的,知道吗?”

最后三个字又轻又柔。

韩景哆哆嗦嗦看着严舒锦:“知道了。”

他听话,他听话还不行吗?

严舒锦满意地点头,果然是她看上的人,多识时务,再看看门口的韩家人,啧啧了两声,看这些人多不识时务,一点都不听话。

不过严舒锦深知欺负人后要给个甜头,韩景也不过是担心母亲罢了:“方姑姑你带着玉珠去接韩夫人。”

这个韩夫人指的自然是韩景的母亲。

韩景愣了下,看向严舒锦。

严启瑜倒是明白过来,为什么平时只带于姑姑出门的姐姐,这次出门特意把方姑姑也带上,还多安排了几辆马车。

严舒锦这些安排不过是有备无患,没想到韩家人还真是主动挖坑跳进来,就没见过这么乖巧的猎物。

韩老夫人此时说道:“公主,您这样……”

严舒锦看向了方姑姑,方姑姑此时捧出太后懿旨来:“韩家人接旨。”

“行了,反正一会也得走,你先换衣服。”严舒锦起身说道:“于姑姑你帮韩景一把。”

于姑姑恭声应了下来。

严舒锦这才带着人一并出了门,还让丫环把门给关上。

屋中于姑姑扶着一脸茫然的韩景起身,问过伺候韩景的丫环,他的衣服都在何处后,就让玉珠去把衣服拿了出来,伺候着韩景更衣:“公主知公子心中记挂,早就去请了太后懿旨,公子放心就是了。”

于姑姑说这些话也没避开韩家的下人,她就是要让韩景知道严舒锦为他做了多少事情,也要让韩家人知道,他们公主就是看重韩景。

韩景动了动唇,眼睛都红了,低头深吸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了,麻烦于姑姑了。”

永福公主为他做了这么许多,他……他也只能以身相许了。

只是为什么觉得哪里怪怪的,明明一般都是女子这样报答人的啊,可是再找他和永福公主身上,好像也不奇怪了。

于姑姑已经把韩景身边伺候的丫环看了一遍,一个个都是容貌秀美身姿妖娆,哪怕此时低眉顺眼的,可是看行动间总有几分轻浮感,这些丫环被安排在韩景身边到底是为了什么可想而已。

韩家的手段简直下作到了极致。

一般世家中,当家主母根本不会安排这样的丫环伺候子弟,更别提韩景还是嫡系。

不过于姑姑又仔细观察了一番,这些丫环到都是完璧,心中对韩景高看了许多,毕竟有这些诱惑,还能坐怀不乱,性子也正派,可见韩景天资着实不凡。

却不知道韩景根本没感觉注意过这些丫环是好看还是不好看,毕竟他小的时候见的都是自家父亲绝世之姿,哪怕不懂也无形中眼光高了许多,而后来他每日看的又是自己,哪怕丫环再好看一些也入不了他的眼。

等韩景穿好外衣,被人扶着出门的时候,韩老爷子等人已经到了。

韩老爷子本来说要到正厅去接旨,可是严舒锦不愿意,韩景这个情况再折腾可不得半条命没有了。

韩家人赶紧把韩景的院子又收拾了一番,所有东西摆好。

太后懿旨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要请韩夫人入宫陪着说话,在入宫之前就先住到宣王府学一下入宫礼仪。

别管内容合理不合理,韩家都不敢说一句不。

韩老爷子怎么也没想到永福公主竟然会请了这样一道太后懿旨,他敢蹉磨韩景不过仗着自己是韩景的长辈,韩景的母亲又在韩家罢了。

严舒锦说道:“方姑姑去接韩夫人,帮着韩夫人收拾下东西,看看韩夫人需要,乱七八糟的人就不要带了。”

方姑姑一下明白了严舒锦话中的意思,忠于韩夫人的带走,那些韩府安排过去不管是监视还是制约韩夫人都给扔下。

严舒锦挑眉说道:“韩二夫人还不带路?”

韩二夫人看向了韩老夫人,就见韩老夫人神色难看,手更是紧紧握着却一言不发,只能低着头,带着方姑姑等人去接韩夫人了。

严舒锦看向韩景说道:“你要带什么?”

韩景说道:“略微收拾几件衣服就是了。”

此时的韩景心神一荡一荡的,甚至感觉不到身上的疼痛,只觉得耳朵烧得慌,甚至不敢去直视严舒锦。

严舒锦想了下说道:“也是,毕竟韩家给你准备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把你习惯用的收拾一下就是了,藏的私房贵重的也记得一并带走。”

韩景也觉得有道理,当即召了一个小厮吩咐了几句,他还真藏了不少私房,可是看着下人把他藏的东西一点点收拾出来,又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永福公主特意点了私房这类的?

严舒锦却心满意足,齐夫人说过,哪怕不动男人的私房钱,也要知道大概有多少的,只是不能直接问,免得伤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趁着这个机会,严舒锦可把韩景的私房算得一清二楚了。

严启瑜在一旁同情地看了一眼韩景,别说韩景了,就是他的私房钱有多少,自家姐姐也是知道的,这又是一个傻乎乎把自己的私房钱掏出还感激涕零的。

韩景说道:“公主,有几个我用习惯的下人,想一并带走。”

严舒锦点了下头,看向了孙桥。

孙桥恭声说道:“韩公子尽管提。”

韩景连着说了几个人出来,这些没有一个是在院子里伺候的。

韩老夫人却猛的看向了韩景,如果一个两个是巧合,那么所有的都是当初韩大郎身边伺候的,还有些是韩景母亲陪嫁的,当初这些人被她用各种手段从韩景和韩景母亲身边调走,有的只能去做一些粗实活计,有些被远远安排到庄子上。

可是如今连去处都被韩景调查的一清二楚。

韩老夫人想要提醒丈夫,不能放过韩景,想到当初的韩大郎,再看看如今的韩景,韩老夫人感觉到格外的不安。

韩老爷子神色凝重,只是看着韩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从没有看清楚过这个孙子。

不过就算把人都给要走,带着自己母亲离开又如何?

韩景姓韩,而他是韩景的祖父,是韩景的长辈,这一层关系就足够压着韩景了,要不然他会被天下不耻。

可惜以后要从韩景身上谋取好处,需要费些精神了。

有太后懿旨在手,韩家人也不敢阻止,不到一个时辰东西都收拾好了,韩夫人直接被方姑姑带上了马车,玉珠把情况说了后,严舒锦点了点头:“都收拾好了吗?”

韩景的东西并不多,甚至衣服只带了两套换洗的,剩下的……严舒锦一件都看不上眼,她库房还有很多祖母和伯母赏下来的好料子,到时候重新给韩景做了就是。

“收拾好了。”韩景此时已经靠在小厮身上了,他疼得厉害,又是娇气的性子,可是此时一声不吭,甚至没有去休息的意思,只要想到马上离开这里,母亲还在外面等着,就觉得有无穷的力量,而且、而且永福公主还看着呢。

严舒锦让人扶着韩景离开,韩景走到了韩老爷子身边,给他们行礼,规矩丝毫不差。

韩老爷子也没阻止,还让人去取了五百两银票给韩景,温言叮嘱了韩景几句,韩景收了银票,不管韩老爷子说什么都应了下来。

直到严舒锦满脸不耐的催促,韩老爷子才放了韩景离开。

韩老爷子发现,韩景离开了,可是严舒锦却没有走,就连她身边的侍卫都没有动。

严启瑜心中感叹,难不成韩老爷子已经事情就结束了?自家姐姐怎么也不是吃亏的性子,不过是先把韩景安排好,再来算账罢了,韩家还真是太过天真了。

作者有话要说:贵哥:韩家人不如改个名字吧。

宝姐:改什么?

贵哥:韩天真!

宝姐:你别侮辱了天真这个词好不好!

贵哥:韩怂怂也改个名字吧!

宝姐:改什么?

贵哥:韩傻傻。

宝姐:恩???

贵哥:改叫姐夫吧!

宝姐:乖。

第72章 金包子打的是

严舒锦看向了韩家的众人,说道:“既然没有人把我的话当一回事, 我也没办法了。”

这话一出, 总让人觉得极其怪异。

严舒锦的语气就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祖母一直教我一件事, 如果你说的话, 别人一次记不住, 那只能……”

因为严舒锦的忽然停顿,让韩家众人都愣了愣,只能什么?说第二次吗?

严舒锦看了眼孙桥,就直接指了指韩嗣辉。

孙桥这次没有让属下上前,而是自己直接过去, 在韩家还没反应之前就把韩嗣辉给压住了。

韩嗣辉虽然也学过骑射, 可说到底那些不过是让他强身健体的,如果是打猎还好些,和人动手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更何况孙桥不是一般侍卫, 是当初跟着严知理上过战场的, 年纪虽然不大,手上也是有战功的。

韩老夫人惊呼一声:“快放开我孙儿。”

韩老爷子脸色也变了,在他看来韩嗣辉才是韩家的希望, 说道:“公主这是要做什么?”

韩二爷更是想要招呼家里的侍卫上前。

严舒锦挑眉笑道:“你们这是要对我动手吗?”

这样轻飘飘一句话, 让所有韩家人都停了下来。

韩老爷子赶紧说道:“我韩家绝无此意,只是公主……我韩家虽然没什么本事, 却也不是让人随意欺辱的。”

最后的话,已经带上了厉色。

严舒锦眉眼一弯:“难不成我就可以让人随意欺辱吗?”

韩嗣辉被人压着, 弯着腰动弹不得,咬紧牙心中满是愤怒,他转头看着因为疼痛走路有些慢,至今才到院门口的韩景,都是这个人,都是他才使得自己落到现在的境地。

严舒锦冷声说道:“我昨日的话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们韩家是听不懂人话还是故意不听我的话?”

韩老爷子看着韩嗣辉的模样,格外心疼:“我不明白公主的意思。”

严舒锦呵呵笑了下:“不明白就算了,难不成我还要再解释一遍?我敢说你们敢听吗?”

要是换成别人说这句话,韩老爷子根本不会在意,有什么话是他们韩家不敢听的。

可是永福公主……

想到韩老夫人仔细与他说的昨日永福公主在韩府说的话做的事情,还有今日永福公主的做派,韩老爷子觉得永福公主是真的敢把韩家的脸面撕下来,扔在地上踩了又踩,说不得还要使劲碾压一番。

所以这话,韩老爷子都不敢回答了。

“啧。”严舒锦冷声道:“若是我说的话,都没人当回事,我还当这个公主干什么?还不如回家种田去。”

韩家人恨不得永福公主赶紧回家种田,他们家都愿意都出银子买了田产送给永福公主,可是这话没有人敢说。

严舒锦直接问道:“你们打了韩宁安多少下?”

韩老爷子心里猛地跳了几下。

韩老夫人红了眼睛哀求道:“公主,嗣辉还是个孩子啊,他和宁安自幼交好,哪怕公主看在宁安的面子上,也放嗣辉这一次啊。”

严舒锦面无表情,说道:“这个孩子有些大了,而且这和韩宁安有什么关系?我说了话,你们不听,我肯定要找回场子,你们昨天打的是韩宁安吗?打的是我永福的脸面!我的脸面就这么不值钱吗?”

韩老爷子当时敢打韩景,自然也有依仗,毕竟他是韩景的长辈,教训一下自家晚辈,那是正常的事情,就算往外说,也没人能说什么,而且打韩景只说是因为他平时胡闹,让家里失望这才教训一下,教训后还请了大夫仔细照顾。

怎么看理都在韩家,哪怕严舒锦上门指导了,韩家也是不怕的。

虽然韩老爷子心里是想要压一下严舒锦的气焰,可也觉得安排的万无一失了。

可是没想到遇到的是永福公主这样根本不讲道理的。

长辈教育晚辈是理所当然的又如何?

韩老爷子有资格教育韩景又如何?

韩景挨打说出去有理又如何?

永福公主却根本不和韩家纠结这件事,甚至不去问韩景为什么挨打,她就是咬定,自己已经提前和韩家说,要和韩景出门,偏偏韩家不给她面子,让她不能如意。

说到底,本来挨打的韩景,已经被刨除在外了。

打的是韩景吗?

不是,在永福公主这里,打的是她公主的尊严!

所以她就要给韩家一个教训。

就算是胡搅蛮缠又如何?这样的理由,打了韩家人,永福公主也是占理的。

韩老爷子心中怨恨,韩妃到底怎么得罪了这样一个人,而且为什么不送消息回家里,让他们对永福公主有防备。

永福公主就算出身乡野,这样的心计却绝不是普通乡野之人。

要是早知道这些,韩家肯定会换个方式了,哪里会落到现在地步,今日的事情传出去,怕是韩家也要被人耻笑了。

韩老爷子悔不当初,他们家干什么去招惹永福公主。

还有太后的懿旨,严太后进京后,这还是第一次下懿旨,这东西怎么就被永福公主拿到了,还用在这么小一件事情上。

严舒锦就咬定韩家伤了自己的脸面,在韩家人的注视下,也不问韩景挨了多少下,直接说道:“给我打,让他长点教训就行了,毕竟也是韩妃的亲弟弟,受点皮外伤就行了。”

这话一出,韩老爷子心中倒是松了口气,皮外伤就好……不过转念一想,永福公主也不敢真的把韩嗣辉给打废了,这句话简直是个废话,可是看着二儿子放松了的神情,又觉得儿子简直是傻货。

严舒锦冷声问道:“工具呢?你们的家法呢?”

韩老爷子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来他家耀武扬威打他最心爱的孙子,还要他们韩家提供工具?这简直欺人太甚了。

严舒锦看着沉默的众人,笑了下说道:“难不成你们以为没有工具,我就打不了人?”

严启瑜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自家姐姐出门之前,好像特意带了一条鞭子……

韩家的人为什么学不乖呢?

严启瑜心中感叹,还是他聪明,一直很乖。

严舒锦觉得有些无奈:“你们怎么就……玉润去把我的鞭子拿来。”

玉润恭声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