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夫人安慰道:“等事情平静了,家中再把你母亲接回来,难不成家里还能亏待了她?”

韩妃已经被说服了,却忍不住说道:“这可说不准,毕竟没个身份的,不明不白留在韩府。”

“不是还有你和辉哥在吗?”韩老夫人绝口不提给林氏身份的事情,而且把人接回来?不过是安慰韩妃而已,等时间久了谁还记得林氏:“有你们在,谁敢亏待了她?”

韩妃听完也觉得有道理,这才不再说什么:“可是你们要休我母亲,总该提前和我说一下。”

韩老夫人听到韩妃的话,说道:“当时那样的情况,家里能怎么办?永福公主那般咄咄逼人。”

韩妃说道:“我与陛下说了永福公主和宣王的事情,陛下责骂了我一顿。”

韩老夫人闻言真觉得眼前一黑,这是能说的吗?这已经不是蠢了,简直是没有脑子:“娘娘,宣王是陛下的亲弟弟……”

“那又如何?”韩妃不以为意地说道:“行了,还有设么事情吗?”

韩老夫人像是有些为难说道:“娘娘,如今家中多有不便,为了把韩景要的东西给他,变卖了不少东西,娘娘这边若是……”

“我可没钱。”韩妃毫不犹豫说道:“就因为这些事情,我不仅被陛下责骂了,还让我还了不少东西给袁氏,我还知道给韩景的东西,很不少是我母亲变卖了嫁妆还的,我外祖家也给了不少,难不成祖母还要管我要银子?”

韩老夫人确实有这个打算,倒不是韩老爷子让要的,而是她的私房钱全部都拿出来,手上没点东西,韩老夫人觉得没底气,这才像哄着韩妃给一些。

韩妃说道:“我就不送祖母了。”

外祖家没钱了,舅舅还偷偷用私房钱贴补她,可是祖父家,不仅休了母亲还要管自己要钱,韩妃的心更往林家偏了偏。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依旧是存稿箱~作者是不在的!

第91章 金包子为伯母

韩妃这一心偏,她竟然做出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她跑去找严帝伸冤, 说她母亲是被冤枉的, 那些事情都是她祖母做的, 却全部推到了她母亲身上。

别说韩家人知道后的表情, 就是严帝当时都震惊了, 他其实挺喜欢韩妃的不聪明的,毕竟美貌温柔小意却不够聪明,让他睡着也放心,可是他没想到韩妃竟然蠢到了这样的地步。

难不成就韩妃看出来林氏不是主谋吗?

恐怕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只不过没有人说而已。

可是韩妃这样说出来, 好听点是大义灭亲, 难听点简直是愚蠢至极了。这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把韩老爷子给牵扯出来?

这样一来牵扯的可就多了,只是一个林氏,可以理解为是严舒锦给未来的驸马出气, 如果动了整个韩家, 那就不好说了, 怕是就要触动所有世家了。

严舒锦做事有分寸,动一个林氏,反而换来了林家的投诚, 俞家更是献上了家中的藏书, 有了俞家和林家,想来还会有不少别家来, 严帝一点都不急,他有耐心来收拢这些人。

若是那种冥顽不灵的, 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就全部处理掉,正好来丰盈国库。

可是绝对不是现在。

而且韩妃就没想过,这样追究下去,韩家都完了吗?韩妃这得多恨自己祖父家啊。

严帝已经在考虑以后还是别让韩妃再生孩子了,万一孩子和韩妃一样蠢,那他不得气坏了:“行了,你还是回去休息吧。”

韩妃却不愿意,泪盈盈地看着严帝说道:“陛下替我做主啊。”

“到此为止。”严帝不想和韩妃说话,只觉得韩妃空有美貌却是个蠢的:“送韩妃回去休息。”

严帝说完直接带着人去了太后宫中,皇后正在和太后说话,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模样就好像一对亲的母女,严帝忍不住把韩妃做的事情抱怨了一遍。

严太后神色难看说道:“不管韩家做了什么事情,总归对韩妃是好的,没有对不起她的地方,她竟然这样翻脸不认人,着实可怕。”

严帝愣住了,他刚才只觉得韩妃很蠢,倒是没想到这里:“怕是韩妃没有这个脑子。”

严太后却不这样想:“若是故意的倒还好,那是想要图谋什么才会如此,而韩妃……天性薄凉罢了。”

天性薄凉四个字让严帝神色一肃。

严太后直言道:“韩家哪怕千般不好万般不是,对韩妃却是极好的,而且韩家对不起宁安一家,韩妃也是知情的,哪些东西是袁氏的,她一清二楚,可若是没有皇帝开口,她是不会归还的,哪怕归还了,怕是也不认为自己做的不对。”

“韩宁安是她的堂弟,袁氏也是她的伯母,可是她没有丝毫的爱护和尊重。”严太后看着严帝说道:“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相处过,是没有感情的,可是韩老夫人这个祖母呢?”

严帝不吭声了,他是认同母亲的话。

严太后正色道:“皇帝,一个人蠢不可怕,一个人精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蠢而不自知,还薄凉的人,因为他们不会衡量得失,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

严帝沉声说道:“母亲说的对。”

严太后摇了摇头,缓缓叹了口气:“若是明事理大义灭亲,也就算了,这明显是报私仇的,你说韩宁安恨不恨他后祖母?是恨得,可是那孩子重感情,这样的人,才让人放心啊。”

严帝叹了口气说道:“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严太后却不愿意再说这些。

严帝想了一下说道:“胜哥跟着韩妃怕是耽误了……”

其实严帝有点犹豫要不要把儿子交给皇后来养,只是话还没有说,严太后就打断了:“皇帝,你不能因为皇后厚道,就欺负人。”

陈皇后没有吭声。

严太后说道:“胜哥已经记事认人了,交给皇后,韩妃能善罢甘休?”

严帝有些尴尬说道:“母亲……”

“皇后,你去厨房看看,给皇帝备的蛋羹好了没有。”严太后直接把皇后支开:“若是没好,就让人给我也做一个。”

陈皇后应了下来,

等皇后离开,严太后才看着严帝说道:“皇帝,皇后跟着你吃了不少苦,胜哥如今五岁了,韩妃又在宫中,你让皇后养胜哥,怕是已经养不熟了。”

严帝神色变了变。

严太后叹了口气说道:“胜哥那孩子,等再大点让他搬去前面住,再由先生教着,少见韩妃,总能把性子给掰过来的,最好和旭哥住在一起,他们也能从小培养感情。”

严帝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还想着到时候接了贵哥一起,让他们自小一起长大。”

严太后虽然喜欢贵哥,想要时常见到贵哥,却也不愿意贵哥和那两个皇子在一起,她怕贵哥被欺负了,只是这话却不能说:“皇帝,皇后不能生育,这辈子总要有个指望,你若是看哪个宫女合眼,不如就收了,到时候生了孩子交给皇后养。”

严帝略一沉思就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严太后也没藏着掖着:“咱们的出身一般,皇后也没有娘家可依,若是让她养那种家世好的嫔妃生的孩子,怕是……怕是对皇后也不好,我已经老了,不知道还能看护你们多久,总觉得皇后可怜,想要多照顾她一些。”

严帝被严太后说的眼睛发红,说道:“母亲定能长命百岁的。”

严太后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当真:“皇后能依靠的之后我们母子,若是我们都不为她考虑,谁还为她考虑呢?”

严帝想到了早逝的家望,若是家望还活着,怕是母亲和皇后都会很开心的。

“皇后不容易,你给了她这个位置,给了她尊重,让她管理后宫,这都是你重情义。”严太后夸赞道:“我就知道我儿子是好样的,是有良心的。”

不知为何听着母亲的话,严帝只觉得心里堵得慌,还有些酸涩。

严太后拍了拍儿子的手,她的手因为常年干活很粗糙,哪怕养了这么许久也没能养回来:“皇帝,只有皇后从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跟着你了,不管是郑贵妃、韩妃还是刘妃,她们哪一个是这般的?她们哪一个肯跟着你吃苦受罪?”

严帝抿了抿唇说道:“母亲,我知道的。”

严太后叮嘱道:“哪怕我不在了,不管出了什么事情,你对皇后都要宽容一些,照顾一些,哪怕她做错事情了,哪怕有更多美貌的姑娘跟着你,你都要记得只有皇后是愿意跟着你吃苦愿意为了你去死的。”

严帝神色严肃说道:“母亲放心,我的皇后之位只有秋娘,除了母亲外,她永远是后宫之中最尊贵的。”

严太后这才放心说道:“若是孩子给皇后养,那就是皇后的孩子,咱们也不亏待孩子的生母,只是让人离得远远的,给足了补偿,虽然这对她不公平,可是人心都是歪的,总要有亲疏之分的,家里人才是最重要的。”

严帝明白了严太后的意思,她是不愿意皇后最后养了孩子付出感情,那孩子却和她不亲近,不能成为皇后的依靠,他想了一下保证道:“母亲放心就是了,而且、而且我想着太子之位,绝对不会落在世家所出的子嗣身上的。”

这也算是个承诺,他要抱了普通出身的孩子给皇后养,而他的继承人绝不会是世家所出,那么普通出身的孩子又养在皇后身边,是最后可能的了。

严太后心中松了口气:“皇帝不嫌我啰嗦就好了。”

“不会。”严帝是真心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的,而这样的话也只有母亲愿意和他说:“我知道母亲是为了我考虑。”

严太后说的话可能不好听,却是再明白不过了。

严太后笑了下,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韩妃的事情,因为严帝太过震惊竟然忘记下封口令了,不说宫中的嫔妃,就连严舒锦都知道了。

严舒锦是从严知理那里听来的:“这韩妃竟然如此恨韩家?”

严知理是带着严舒锦接儿子去的,两人坐在马车里,严舒锦手里抱着小暖炉,穿着红色镶了一圈兔毛的棉袄,看起来格外暖和,而且她眉眼张开了,竟选着柳勤和严知理好的地方长得,若是不知道她行事的人,怕是看了只觉得楚楚动人,根本不会信她行事那般霸道,一个人挑了三个世家还次次胜利。

“谁知道呢。”严知理也觉得无奈:“而且这事情怕韩家也知道了。”

若不是在马车里,严舒锦都要抱着肚子笑着打滚了:“狗咬狗一嘴毛,简直太可笑了吧。”

严知理也没有纠正严舒锦的话,只是说道:“也不知道韩家怎么养的。”

“谁让他们家蠢。”严舒锦毫不犹豫地说道:“宁安那么好,却这样亏待,韩妃蠢成这般模样,却被韩家当成宝一样,还送到宫中。”

这话其实是在试探,严舒锦是真的好气韩妃入宫的事情,她伯母说过是严帝一眼就看上了韩妃。

严知理却不愿意和女儿谈论这些事情:“怕是明年宫中要选秀了。”

严舒锦皱了皱眉问道:“选秀?”

严知理说道:“宫中一些宫女要放出去,肯定要选些新的进来,除此之外还有……你伯父后宫空虚,也需要选几个了,不过这两者应该不是一起的,具体怎么来我也不知道。”

严舒锦鼓起了腮帮子说道:“父亲呢?”

“我有你母亲就足够了。”严知理闻言笑道:“和我没什么关系的,以后家里也不会进别人的。”

严舒锦这才皱了皱鼻子,有些为伯母心疼,想来选秀的事情,是要交给伯母来做的,为自己的丈夫选秀,怎么都觉得讽刺。

作者有话要说:宝姐: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不仅害人还要害己!

韩妃:我要为了母亲伸张正义!

宝姐:我觉得,一个人愚蠢,是最让人无奈的事情。

韩妃:我要大义灭亲!

宝姐:这是灭了自己吧?

第92章 金包子的物尽

严知理看到因为选秀的事情,有些蔫蔫的女儿, 忍不住说道:“其实这对嫂子来说, 也是一件好事。”

严舒锦瞪向了严知理, 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说道:“父亲!”

严知理看着女儿的模样, 解释道:“你伯母没有孩子, 如今有母亲护着,可是以后呢?”

“有我在呢。”严舒锦理所当然说道:“我会护着伯母的。”

严知理叹了口气,觉得女儿还是想的太过天真了:“如果以后太子是你伯母养出来的,不仅对嫂子好就是对你们姐弟也是好的,毕竟我们都有老的一天, 若是你伯父和我都不在了, 和下一任的关系好,对你们姐弟来说,才是最大的保护。”

说到底, 严知理想着让陈皇后养一个儿子, 不仅是为了陈皇后好, 也是有私心的。

这话其实就有些严肃了,严知理觉得女儿不是想不到,只不过不愿意往这方面去想, 毕竟在她心中, 她的伯母更重要一些。

严知理也不再说,而是让严舒锦自己去想。

严舒锦动了动唇, 才说道:“可是这样对伯母太不公平了。”

严知理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果太子是韩妃她们所出的话,那你伯母要怎么办?”

严舒锦低着头, 揪着衣服的毛毛,她其实想过,可是却想不出来结果,若是太子不是伯母养出来的,而是韩妃她们养出来的,那孩子以后肯定更亲近生母,对伯母不过是面子上的情分。

到了那个时候,伯母在后宫的日子要怎么办?难不成要看别人的脸色过活?

严知理觉得自己的话,对女儿来说太过严肃,笑了下说道:“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

严舒锦应了一声,看着自己衣服上揪秃的一撮毛,就去揪严知理身上的了:“我觉得不会是韩妃的孩子,哪怕韩妃生再多的皇子也没有用。”

严知理挑了挑眉问道:“为什么?”

其实严知理也知道不可能是韩妃的子嗣的,要是太子的外祖家是世家出身,那么严帝的努力就白费了。

严舒锦理所当然地说道:“韩妃那么蠢。”

严知理被逗笑了,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严舒锦倒是提醒道:“父亲要小心韩妃,聪明人知道衡量得失,蠢人……特别是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蠢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

这话严太后也私下叮嘱过严知理,虽然严太后的话和严舒锦不一样,可是其中的意思一模一样,果然女儿是在母亲身上长得的。

说话间已经到了竹轩书院,不过书院还没有下课,严知理和严舒锦就坐在马车里等着,严舒锦推开了车窗看着外面,感叹道:“这里比城里要冷。”

严知理看了一眼说道:“我要去拜访一下山长,你去吗?”

严舒锦想了下说道:“我在这里等弟弟,给弟弟一个惊喜,父亲去吧,记得问问贵哥学得怎么样。”

严知理也没有勉强女儿,叮嘱侍卫照顾好女儿,这才带了一个侍卫往书院走去。

严舒锦见外面守着的是孙桥,有些热情的问道:“孙桥你最近课上的怎么样?字有没有好看一些?”

孙桥单手按在刀柄上,就站在马车的附近闻言说道:“谢公主关心。”

严舒锦追问道:“那其他人呢?都开始认字了吗?”

想到手下人每天认字痛苦的模样,孙桥眼神里露出几分笑意:“都开始认字了。”

“这就好。”严舒锦趴在车窗上,看着长长的台阶,要从这里上去才能走进书院的大门:“你说等下雪了,万一结冰了,他们要怎么走?”

孙桥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说道:“有人打扫,再撒上粗盐,不会结冰的。”

严舒锦抱着自己的暖手炉:“你说京城的雪会不会下的很大?到时候能不能堆雪人?”

孙桥说道:“我也不知道。”

“还是不要下太大的雪了。”严舒锦说道:“要不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太冷了。”

孙桥没有回答,就像是永福公主说的,其实在有钱人家觉得很漂亮的雪景,可以堆雪人玩耍的东西,对贫苦人家来说,日子是很不好过的。

于姑姑递了一个新的暖手炉过去,把严舒锦手里有些凉了的换过来。

严舒锦说道:“姑姑再准备一个,一会给贵哥用。”

于姑姑恭声应了下来。

正说着,就看见竹轩书院的正门打开了,过了一会,才有人走出来。

严舒锦下了马车,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披风,看起来格外的显眼。

严启瑜出来的不算晚,他手里抱着书认认真真的下台阶,书童在他身后拎着东西,先看到了严舒锦,对着严启瑜说了一声,严启瑜抬头看了过来。

严舒锦招了招手,严启瑜步子快了一些,严舒锦迎了过去,把他怀里的书拿过来,顺手把自己的暖手炉塞过去:“父亲去见山长问你的成绩了,怕不怕?”

“不怕。”严启瑜其实不冷,却没有把暖手炉还回去,说道:“姐姐,外面冷,我们进马车吧。”

严舒锦见严启瑜穿的厚实,脸上也红扑扑的才笑道:“好啊,我让人备了热乎乎的银耳粥,你可以喝几口暖和一下。”

严启瑜乖乖应了下来。

严舒锦刚准备上马车,忽然看见了一个有些眼熟的人偷偷往他们这边看,那人对上严舒锦的视线,吓了一跳差点摔倒:“孙桥,把罗公子请过来。”

那人正是罗正耀的堂弟,当初被严舒锦绑过的罗正辉,没想到罗正辉也到了竹轩书院念书,还正巧被严舒锦看到了。

严启瑜并不认识他,问道:“姐姐,他是谁?”

“就是那个退了李姐姐亲事傻子,罗正耀的堂弟。”严舒锦觉得罗正耀就是个傻子:“先被韩宁安揍了一顿,又被我揍了一顿的那个。”

这样一说,严启瑜就想起来了:“原来是他的堂弟啊,那姐姐揍过他吗?怎么觉得他很怕姐姐?”

严舒锦说道:“就是绑过一次。”

说话间,罗正辉已经被请过来了:“公主、世子。”

严舒锦笑嘻嘻地问道:“我很吓人吗?怎么一见到那么害怕?”

吓不吓人你自己心里不知道吗?

罗正辉觉得自己简直倒霉,知道就早早避开了,如今提到永福公主,自家堂哥还会腿软:“没、没有,我有事情所以想赶紧回家。”

严舒锦觉得罗正辉满脸的生无可恋很有意思,接了于姑姑递来的暖手炉随手塞给了他,说道:“你也暖暖手,我弟弟如今在书院,你年纪比他打大,多照顾着些。”

罗正辉被手中的暖手炉惊了一下,闻言说道:“不敢、不敢。”

书院的世家子弟可都知道严启瑜,他们都怕了严启瑜的亲姐姐,当初为了一个李家姑娘,都能毫不犹豫打了罗家的脸,若是知道严启瑜被他们欺负人,那不得把他们家都给烧了,哪里有人敢欺负严启瑜,都是避开他走的,就怕严启瑜自己走不稳摔倒在他们面前,到时候被永福公主知道,找他们算账。

严舒锦挑眉问道:“不敢照顾?”

罗正辉欲哭无泪,他就不该今天出门,要是知道永福公主来接严启瑜,他就躲在书院念书了:“不是,世子天资聪颖,不需要我照顾啊。”

“我弟弟确实聪明。”严舒锦可不是那种当着别人面就贬低自己亲人的:“不过他年纪小,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到时候就麻烦你了。”

罗正辉挣扎道:“我们念书的地方不在一起,就连住的地方都离得挺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