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启瑜派去送汪经奇的侍卫在昨夜已经打听清楚,天刚亮就赶回来, 不过那时候严舒锦还在习武, 侍卫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于姑姑。

严舒锦此时才问道:“姑姑与我们仔细说一下吧。”

于姑姑先把糕点茶果摆好:“那秀才姓赵, 家中小有资产,在村子里办了个私塾,给孩童启蒙, 他妻子在生小女儿的时候难产而亡, 后来也没有续娶。”

严舒锦点了点头,这些和汪经奇说的差不多。

“赵秀才是入冬的时候, 救了里正家落水的孙子病倒的。”于姑姑说道:“不曾想没挺过来,就直接去了。”

严舒锦捏了个果脯慢慢吃着, 问道:“那他死后,族人这般糟蹋他留下的女儿,里正没出面吗?”

于姑姑也有些气愤:“没有,而且这件事本身知道的就不多,里正更不许人提起。”

程芝忍不住说道:“忘恩负义。”

严舒锦摇了摇头:“里正家最近是不是多了点东西?”

于姑姑:“是,张侍卫打听出来,里正家多了几亩良田,而且赵秀才家中的书籍都被送到了里正家中。”

严舒锦冷哼一声:“果然。”

程芝神色难看,说道:“人竟然能坏到这样的地步。”

于姑姑恭声说道:“那村子也有人阻止,只是没什么用处,不过有赵秀才教过的学生偷偷给汪经奇送消息,因为汪经奇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他们中最有出息的。”

其实去找汪经奇也是有道理的,汪经奇在竹轩书院,书院中也有不少家中富贵的,若是汪经奇能寻来书院先生或者那种出身富贵的同窗帮忙,说不得就能给赵秀才的女儿们寻了一条活路了。

可是村子里的人不知道汪经奇性子内向,去书院了这么久都没一个熟悉的,只能自己孤身去阻止,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到底遇到了严启瑜,又引来了严舒锦。

“若不是村子里有的人良心未泯,怕是那对姐妹早就被卖了。”于姑姑感叹道:“也等不到公主了。”

程芝听了神色舒缓了许多。

严舒锦点了点头:“普通村民也没什么办法的。”

毕竟对手是里正和赵秀才的族人,那些村民又能怎么办?能冒着得罪里正的风险做到这些已经是不错。

王府的马车很平稳,晃着晃着严舒锦就有些困了,她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说道:“我闭眼休息会,等快到了姑姑再叫我。”

于姑姑应了下来。

严舒锦看向程芝问道:“程姐姐要不要也睡会?”

“不用了,”程芝笑了下说道:“我看会书。”

严舒锦也不和程芝客套,裹了裹披风,就靠在角落闭眼休息了,别说坐着睡,就是站着严舒锦都睡着过。

于姑姑给程芝倒了热茶,两个人都默契地不再说话了。

韩景这次过来,还特意带来了给严启瑜准备的礼物,是一把羊角弓,做工精致一看就是早就备好的。

严启瑜格外喜欢,等到天气暖和点,书院就该教骑射了:“谢谢韩大哥。”

韩景倒是擅长骑射,毕竟做纨绔子弟的那些年,时常与人出去打猎:“等明年你们有时间了,我陪你们去打猎,到时候我可以教你一些小技巧。”

严启瑜闻言笑了起来:“好!”

早在他们刚来京城的时候,严知理就说过要带他们出去打猎玩,只是一直没有去,此时听了韩景的话,严启瑜很是期待。

韩景见到严启瑜高兴,就笑道:“还可以烤肉吃,我虽然不敢清理那些猎物,但是我烤出来的东西味道极好的。”

严启瑜问道:“韩大哥,你与我说说打猎的事情吧。”

“好啊。”韩景对于玩上很精通,说道:“那些猎物其实都是庄子上的人散养的,笨得很,我去的猎场都是一般的,我听说前朝皇室的猎场里面还有熊和老虎。”

严启瑜问道:“不会有危险吗?”

韩景笑着解释道:“都跟着侍卫,而且我听说有些会提前给那些熊、老虎给喂饱,而且喂的肉里都加了药,虽不至于任人宰割,却是伤不到人的。”

严启瑜这才明白,点了点头说道:“自欺欺人。”

韩景倒是没有反驳:“烤肉的时候最好带些蜂蜜,不管是兔子还是野鸡……”

严启瑜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许多讲究:“当初姐姐给我烤过野兔,不过就是烤熟撒了点盐,已经很好吃了。”

韩景心中有些羡慕,他也想吃永福公主亲手烤的野兔,面上却丝毫不漏说道:“想来各有滋味的,不如下回让我与公主一人烤一只?”

严启瑜想了下说道:“我虽然不会韩大哥烤的那么复杂,姐姐烤的那种我是会的,到时候我来烤,让姐姐坐着等吃就好了。”

韩景:“……”

直到马车停在了汪经奇家的门口,严启瑜都不知道自己打碎了韩景美好的期待。

严舒锦下了马车,就被于姑姑塞了暖手炉,她抱着看了眼周围。

因为马车的到来,使得不少村子里的人围了过来,却没有上前。

而汪经奇家中的人也都赶紧出来了,看到来马车里下来的人,更是手足无措。

严舒锦倒是没有上前,而是看了眼严启瑜。

严启瑜上前,说道:“我是汪经奇的同窗,十分抱歉今日突然造访,只是有些急事想要找他。”

汪母赶紧说道:“几位、几位贵人请先进来,奇哥和他父亲出去了,我这就叫他们回来。”

严启瑜说道:“那就打扰了。”

汪经奇家不算小,可是这么多人进去也有些拥挤的,严舒锦直接把侍卫留在了院子里。

屋子里打扫的很干净,汪母让小女儿去找汪父和儿子,一边让大女儿去烧水,自己又重新擦了桌椅,局促地站在一旁。

严舒锦倒是笑道:“不用这般客气的,是我们来的突然。”

汪母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您、您们坐。”

严舒锦道谢后才坐下,玉珠和玉润把带给汪家的礼物中布料、皮子、笔墨纸砚和糕点这部分给拎了进来,其余的依旧放在院子里。

其实严舒锦让人准备的都是一些适合汪家的,而且料子也不是绫罗绸缎,反而是细布这些,毕竟真给汪家弄了几匹绸缎,想来汪家也用不到的。

多亏了汪经奇父子还没走远,很快就匆匆跑回来了,见到丈夫和儿子,汪母才松了口气。

汪经奇也没想到宣王世子会早早过来,更没想到他真的愿意管这件事,站在门口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严启瑜叫道:“经奇。”

汪经奇一脸惊喜说道:“是不是赵先生的女儿有救了?”

其实刚才汪经奇父子是准备去隔壁村子的,他们着实没有办法,想着能不能和赵秀才的族人商量,把赵先生的一双女儿接到自己家中养,而且为此还把家里所有的钱财都带在了身上,只要赵秀才的族人愿意松口,他们是愿意给钱的。

严启瑜说道:“我回家与姐姐说了这件事,姐姐说去看看。”

汪经奇赶紧说道:“那我带公主和世子过去。”

公主、世子两个称呼出来的时候,汪母若不是扶着门框,差点要晕过去,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尊贵的人。

严舒锦说道:“赶早不赶晚,走吧。”

其实他们在汪家也有些不自在。

汪父性子比较沉默,却看的明白,而且昨日儿子被送回来,他也仔细问过了,此时心中松了口气,果然苍天有眼的,好人总归是有好报,赵先生的两个女儿算是保住了。

汪经奇在前面带路,汪父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跟着。

严启瑜走在汪经奇的旁边,说道:“你与家里人说一下,让他们放心,晚些时候我让侍卫送你回来。”

汪经奇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好。”

当即跑到父母身边仔细说了一遍。

赵秀才的村子离汪经奇家不算近,如果走路的话是需要半个时辰的,当初汪经奇去赵秀才那里上课,都是几个小伙伴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的,有时候下雨下雪了,汪父会背着儿子过去。

严舒锦本就没想要低调的过去,马车直接到了赵秀才原来的家中,因为还没商量好怎么分赵秀才的房子,赵秀才的家中倒是还没有住人,只是里面值钱的东西已经被搬空了,连一点柴火都没有留下。

赵秀才的两个女儿如今还住在里面,每天都靠着村子里好心人送的一些食物和水惶惶不安的度日。

严舒锦下了马车,就看见赵秀才家门上有一把大锁。

汪经奇看着这熟悉的院子,心中很难受,说道:“这是里正挂上的锁,因为赵先生的族人发生争执,这房子谁都不想让,而且他们也怕赵先生的女儿跑了,所以请里正挂了锁,慢慢商量。”

严舒锦沉默了一下,直接说道:“那就砸开。”

作者有话要说:韩绿绿今天依旧很难过。

有个邪恶的想法,大家要不要提前适应一下,每天只有三千更新的日子?

第108章 金包子扣帽子

里正和赵秀才的族人本就心虚,马车一靠近赵秀才家中, 就有人去通知里正了。

孙桥拿着刀鞘砸锁的时候, 里正等人已经匆匆赶来了。

可是他们谁都不敢上前, 哪怕他们不认识宣王府的标志, 可是看着马车和侍卫, 心中都是不安的,就连县太爷都没有这样威风的。

里正见识更多一些,能这样光明正大让侍卫佩刀的,身份根本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赵秀才的族人忽然拽了里正衣袖一下,指了指汪经奇的方向, 里正心中一咯噔。

门已经被砸开了, 严舒锦倒是没进去,而是转身看着里正等人吩咐道:“玉润、玉珠你们两个陪着汪经奇去把人接出来。”

“是。”

汪经奇看了里正和赵先生的族人一圈,直接带着人进去接赵先生的女儿了。

“这、这不行啊。”一个中年男人小声说道:“里正你管管, 我都和人商量好价钱了。”

里正恨不得抽说话的男人几巴掌, 他是没本事得罪眼前人的。

严舒锦打量了一圈周围的人, 对着孙桥示意了一下,她的姿态摆得很高,明显不愿意和这些人说话。

孙桥上前一步, 冷声问道:“谁是村子的里正。”

里正只能站出来, 说道:“几位贵人,不知道来我们村子……”

孙桥怒斥道:“让你说话了吗?”

说到底孙桥多次陪着严舒锦欺负人已经有经验了, 严舒锦一个眼神他就知道要做什么了。

韩景站在严舒锦的身边,他觉得自家公主一脸高傲的样子, 看起来更加可爱了。

里正赶紧说道:“是、是。”

孙桥再次问道:“谁是赵先生的族人。”

这次半天没人出来,他们也是有眼色的,毕竟称呼赵秀才为先生,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孙桥单手放在刀柄上,有些不耐说道:“难不成赵先生一族都死光了?”

韩景说道:“既然死光了,就直接报到官府好了。”

言下之意,哪怕人没有死,也要按照死了算的。

这话一出,那些人再也不敢拖拉,从人群中站到了里正的身后。

孙桥脸色阴沉:“还有人吗?”

韩景看着人群中明显有些慌乱想要躲藏的人,有些恶劣地说道:“要不要你们指认一下?指出一个赵先生的族人,我给五两银子。”

程芝忍不住有些想笑,这位韩公子和公主都不是一般人,行事作风也是有意思。

这话一出,明显有人心动了,其中就有看不惯赵家人,家中兄弟也多不怕赵家人报复的说道:“我来。”

韩景直接让小厮掏出银子,他这次出门特意没带银票,而是让人备了些银子。

那人指着一人说道:“他是赵先生的堂弟。”

孙桥过去拎着后领把人拽了出来扔在了地上,那人刚想骂指认自己的人,就被孙桥一脚踩在背上,重新按在了地上。

韩景说道:“给他。”

小厮送了五两银子到那人的手上。

见到这样的情况,赵家人再也不敢心存侥幸了,当即都站出来了。

严启瑜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手段,不过五两银子就省下了很多事情。

严舒锦看向里正说道:“我要见的是赵家所有的人,我觉得里正应该能听懂我的意思吧?”

里正鼓着勇气问道:“不知道几位贵人如何称呼?”

孙桥看向了严舒锦,见严舒锦点头,这才说道:“宣王府。”

严舒锦听见后面有脚步声,直言道:“我没这么多耐性,给你一刻钟的时间,把该带来的人给带过来。”

孙桥虽然没有说话,可是手按在刀柄上。

严舒锦看向了被玉珠和玉润带出来的两个姑娘,她们的衣服虽然合身,可是明显有几日没换洗过,两个人瘦了很多,神色有些惶惶不安的。

看着这样的姐妹两个,好像又与她记忆中的小桃重合了。

严舒锦抿了抿唇才说道:“于姑姑,先带她们去马车里,吃点东西垫垫。”

于姑姑应了下来,走到两姐妹的身边,倒是没有贸然去碰她们,只是说道:“两位姑娘,这边请。”

赵家姐姐看向了严舒锦,忽然跪在地上,实实在在磕了三个头,因为天冷外面的土地冻得很结实,她的额头已经出血了:“求公主救命,求公主救命。”

见姐姐这般,当妹妹的同样跪下,她哭着说道:“公主,求公主救救我们吧。”

看着赵家姐妹的样子,还有那流血的额头,不少人都沉默了。

里正心中不安,只求宣王府的贵人们不要迁怒到自家,有些后悔不该被赵家人说动,对于赵家姐妹的事情保持沉默了,当即让家中人去把所有赵家人都喊了过来。

严舒锦没有去扶她们姐妹,说道:“好。”

听到严舒锦的回答,姐妹两个心中一松。

严舒锦说道:“起来吧。”

赵家姐妹这才站起来。

严舒锦冷眼看着村子里的人,说道:“姑姑。”

于姑姑恭声应了下来,说道:“请随我这边走。”

赵家姐妹跟着于姑姑去马车里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韩景静静的陪在严舒锦的身边,他觉得刚才严舒锦面对赵家姐妹的恳求时候,只说了一个好字,简直太……好像所有的词语都无法形容,那是一种让他的目光不由自主跟随着严舒锦,心跳的厉害感觉。

汪经奇看了看永福公主,又看了看宣王世子,就见宣王世子一脸骄傲的表情,他本来以为今天出面的会是宣王世子,而宣王世子叫公主来,只是因为赵家是女眷,他不好处理的。

可是现在看来,怎么都觉得他想错了。

里正此时已经冷静下来,赵秀才死了还有没儿子,那么赵秀才的族人分了他的家产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对于赵家人处置赵秀才的两个女儿,他有些亏心外,整件事他都是按照法令来做的。

这样一想,里正虽然还有些紧张,却不再心虚了。

严舒锦等人都来齐了,看向里正,问道:“不知道里正的孙子怎么样了?”

这话一出,里正脸色大变,他没想到永福公主竟然知道他孙子的事情,那是不是连赵秀才的死因也一清二楚。

严舒锦的态度有些漫不经心:“毕竟这样冷的天,赵秀才不过去救了你落水的孙子,就一病不起了,小孩子体弱,不知道如今好了没有。”

村子里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还是赵家姐妹求族人帮着去请大夫才与族人提过,而赵秀才的族人根本没有告诉旁人,只是私下去联系了里正。

赵秀才是为了救里正孙子病死的。

这是里正的一大心结,里正知道赵秀才因为束脩收的少,教孩子也用心,名声是很好的,如果让旁人知道了这件事,怕是对他会有不满,再加上赵家人的利诱……

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见这样的事情,再想到里正做的事情,都是目瞪口呆的,如果赵秀才是为了救村长的孙子而死……他们倒不是觉得让赵秀才的族人分了他的家产是错,只是那样对赵秀才的女儿,很多人都看不过去。

而且里正竟然连帮着说一句话都没有,甚至还站在了赵秀才族人的那边,这样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这么冷的天,里正的里衣都已经湿透了:“已经能下地了,只是还要仔细养着。”

严舒锦点了点头,说道:“起码你的孙子有痊愈的机会,不知道能出门后,你要带他去赵秀才的墓上磕几个头吗?”

“会去、我一定带他过去。”里正咽了咽口水:“我们家都很感激赵秀才的救命之恩,赵秀才的丧事都是我家帮吗办的。”

严舒锦忽然笑了下说道:“那不知道里正要如何对赵秀才说,你为救我孙子死了,我就看着你的亲戚把你两个女儿给卖了。”

里正根本没办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