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生沉思了一下说道:“若是这般的话,要寻个合适的理由,公主大大方方过去,如今不知道奸细到底隐藏在哪里,又有哪些人是被收买的,会不会把公主的消息泄露出去,私下去的话,能带的人太少,到时候反而危险。”

“而且蛮人只敢偷偷摸摸做这些事情,想要活抓王爷,怕是也有企图。”杜先生说道:“我倒是觉得他们不想或者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发生大的战斗,所以光明正大去。”

严舒锦已经想明白了:“过年伯父难道不给边军赏赐吗?”

杜先生皱了下眉:“犒赏三军的话是个理由,只是公主……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怕是不会同意让公主一个姑娘家去做这样的事情。”

严舒锦沉声说道:“他们愿不愿意和我有什么关系,伯父同意就足够了,除了我,身份够贵重,又足够让伯父信任的除了我还有谁?”

最后这话,说的有些讽刺却是事实。

杜先生沉默看着严舒锦,叹了口气说道:“我陪公主走一趟。”

严舒锦刚要拒绝,柳勤就说道:“那就麻烦先生了。”

柳勤看向了女儿说道:“京中有我和你弟弟在,你放心就是了,而且你祖母如今不管事,不是管不动事情,不过是不想多插手,如今牵扯到了你父亲的生死,你祖母不会袖手旁观的,还有你伯父、伯母在,所以让杜先生跟在你身边,到了外面你能依靠的也只有杜先生了。”

严舒锦抿了抿唇,这才点头。

杜先生问道:“孙侍卫,徐岑的事情再仔细说一遍。”

孙桥又仔细说了一遍,其实他知道的也不多,王爷并没有提太多。

杜先生问道:“陛下见了徐家人吗?”

孙桥也不知道。

柳勤说道:“需要让人请徐侧妃来,问问徐岑的事情吗?”

不过柳勤觉得徐侧妃怕是也不知道太多,因为她一直被关在后院中,徐家人就好像把她遗忘了一样,没有任何消息送来。

杜先生说道:“暂时不用,徐岑是徐侧妃的堂弟……”他把关于徐家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明日陛下怕是会让人来接王妃、世子和公主入宫。”

柳勤也猜到了,点了点头,说道:“杜先生和孙侍卫也早些休息。”

说完就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严帝就派赵忠来接了柳勤一家入宫。

柳勤一夜没有睡,看着格外憔悴,严舒锦和严启瑜到底年纪轻,瞧着还好一些。

严帝是在太后宫中的,神色也难掩疲惫,见到柳勤三人,就说道:“弟妹放心,知理没有生命危险。”

严太后追问道:“没有生命危险,可是伤得重不重?伤到了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韩怂怂:我今天也算是。。名字出道了。。

宝姐:失踪状态。

韩怂怂:QAQ可怜弱小又无助,宛如一个等待公主拯救的小宝宝。

我看了半天不对劲,发现自己忘记设定存稿时间。。

第142章 金包子的以后

严帝安慰道:“伤到了腿和胳膊,并没有伤到要害的地方。”

严太后松了口气, 又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严帝把大致事情说了一遍。

严太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宁安那孩子, 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严帝叹了口气说道:“我会安排人去找的。”

严舒锦微微垂眸说道:“伯父, 不如让我去西北。”

“不行!”严帝还没开口, 严太后已经说道:“那边太危险了, 你一个姑娘家去那边冒险做什么?”

在严帝面前,严舒锦自然不会去说她是最合适的人选一类的话,只是说道:“我父亲在那边受了重伤,韩宁安生死不知,我不过去心中不安。”

严太后皱眉说道:“你去又能做什么?”

“引开别人的注意。”严舒锦已经思考过要怎么说了:“我可以风风光光的过去, 那些坏人就不会一直盯着父亲, 伯父和父亲也好安排人手去找宁安。”

严帝沉思了起来,并没有马上拒绝。

严舒锦见此,接着说道:“而且我名头都想好了, 可以说伯父想让人去犒赏三军, 我闹着要一起过去。”

这样难免落下一个任性妄为的帽子, 不过严舒锦不在乎。

严帝眼睛眯了下,若是这般的话,严舒锦倒是可以带着人光明正大去军营, 他的人也可以暗中调查, 军营中有没有将领和蛮族勾结,除此之外也确实能引开不少人的视线, 对严知理要做的事情很有帮助。

陈秋虽然担心,却没有开口阻止, 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怎么也轮不到你去冒险。”

严太后忍不住说道:“宝姐,不要胡闹。”

严舒锦红了眼睛说道:“祖母,我很担心父亲,也很害怕韩宁安真的……不在了。”

严太后哭了出来说道:“这都是什么事情啊,我的宝姐好不容易有个喜欢的。”

其实严太后心中庆幸的,多亏宝姐和韩宁安只是订亲,而不是已经成亲了,若是成亲了再出这样的事情,可让宝姐怎么办。

不过这样的话严太后是不会说出来的,她是蛮喜欢心疼韩景那个懂事的孩子,而且韩景又是为了救自己小儿子才出的事情。

严太后是打心底希望韩景平安无事的,只是……真的有个万一,反正宝姐如今年岁还小,等过两年还是要给宝姐选个好的。

严帝看向了柳勤问道:“弟妹你怎么想的?”

柳勤脸色苍白说道:“全凭大哥做主。”

严太后看见严启瑜坐在椅子上,一直安静地不说话,看起来格外的可怜,就让严启瑜过来,坐在自己身边,把他搂在怀里:“别怕、贵哥不怕,祖母在啊。”

严启瑜一直强忍着眼泪,声音里带着哭腔:“祖母,父亲和韩大哥都会没事对不对?”

严太后没有回答,只是握着严启瑜的手,看向了严帝说道:“那地方太危险,起码多让些人去保护知理。”

虽然严太后不知道西北出了什么事情,更是心疼小儿子受伤,却没有把事情怪在严帝的身上,因为她知道两个儿子要做的都是大事情,她恨让儿子受伤的人。而且她也没有提马上把小儿子接回来的事情,小儿子身上有伤,怕是不好移动,而且路途上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会更加危险。

严帝在心中思量以后,说道:“宝姐想去就去吧,就用犒赏三军的名义过去。”

严太后紧紧握着严启瑜的手,她想要阻止,看着严舒锦的眼神,却说不出阻止的话。

严帝看向了严舒锦说道:“那宝姐回去准备一下。”

严舒锦起身行礼说道:“谢谢伯父。”

严帝的声音温和说道:“我会多安排些人护着宝姐,除此之外,还有太医跟着宝姐一起过去。”

这话是说给严太后和柳勤听的。

柳勤起身福了福。

严太后心中叹了口气,说道:“多带些药材。”

陈秋说道:“我会多收拾出来一些的。”

严太后不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拍着严启瑜的手。

等到柳勤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严太后让屋中的人都退出去,只剩下了严帝和皇后,她才神色一肃问道:“皇帝,你想过一件事吗?”

严帝有些诧异地看着严太后,问道:“母后怎么了?”

严太后神色严肃说道:“宝姐和贵哥以后要怎么办?”

严帝愣了愣,才意识到严太后话中的意思。

严太后直言道:“我们是知道为什么让宝姐以犒赏三军的名义去西北,可是别人呢?”

陈秋在一旁温言道:“想来陛下也看出来了,几个孩子对宝姐和贵哥都有芥蒂。”

严太后哭着说道:“我就你们两个儿子,自然是希望孙子辈的孩子也能好好相处,就跟你和知理一样,可是看看珍儿昨日说的话,那不是拿着刀去戳宝姐的心吗?”

宫中哪里有什么秘密,严珍儿自以为低声说话,可是没有注意到身边伺候的宫女。

严帝想到严珍儿说的那些话,心中也觉得生气,那些话不是给严舒锦难看,是给他难看。

严舒锦明明那样难过,却依旧出现在酒宴上为的是什么,想来赵忠说的清清楚楚,严珍儿还这样说。

“皇帝,我们活着的时候,自然能照看宝姐和贵哥,可是等我们不在了呢?”严太后格外伤感:“若是他们长大后很出色,你让他们两个中的一人继承了皇位,那还有宝姐和贵哥的活路吗?”

严太后又想到早亡的大孙子,要是家望在就好了,他性子好又最疼宝姐和贵妃,以后一定也会对他们好的。

严帝本以为母亲担心什么,此时正色道:“母亲,等新年后就开始选秀,我可以保证他们两个绝对不可能是太子。”

严太后要的不是这句话,她只是借机给自己最疼爱的两个孩子要个保证:“我放心你,可是我不放心别人,我看戏文里都有什么免死金牌,你给宝姐和贵哥也弄个。”

严帝哭笑不得,说道:“母亲,本朝没有这个东西的。”

严太后一脸失望,到底没再说免死金牌的事情,而是说道:“选个擅长治外伤的太医跟着去。”

严帝一口应了下来。

昨天严太后担心了一夜,陈秋劝着严太后回去休息,这才跟着严帝一并离开了太后宫中。

严帝叹了口气说道:“母后那边你多看着点,还有弟妹那边,也多安慰着点。”

陈秋闻言说道:“我知道的。”

严帝问道:“昨天你也没休息好,身子还撑得住吗?要不让太医再给你看看?”

陈秋微微垂眸说道:“还好,只是觉得有些累。”

“宫中的事情……”严帝犹豫了一下说道:“刘妃那边不适合,韩妃的性子也不适合。”

陈秋温言道:“我倒是觉得郑贵妃不错。”

严帝脚步顿了下。

陈秋说道:“我怕是还要养一段时间,郑贵妃虽然是前朝的公主,可是她在后宫之中又能做什么?夫君是怕她对三个孩子下手吗?”

严帝没有说话。

陈秋眼神闪了闪,说道:“那就让我宫中的姑姑先管着,我在后面多盯着些。”

严帝这才说道:“辛苦你了。”

陈秋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我觉得夫君还是多想想母亲说的话,我也担心宝姐那孩子。”

严帝想了下说道:“这事情还早。”

“也是。”陈秋说道:“对了,公主的封地,夫君想好给宝姐和珍儿封哪里了吗?”

严帝说道:“还没有,只是觉得哪里都不合适。”

陈秋问道:“你想过让宝姐去封地吗?”

严帝皱起了眉头,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让宝姐在京城享福不好吗?”

陈秋没有再说什么。

严帝缓缓吐出一口气:“让我想一想吧。”

“除了家望外,我就养过宝姐这么一个孩子。”陈秋在乎严启瑜,此时却不会去提,因为严启瑜是男孩,所以她只为宝姐争取利益,这样严帝才会放心,宣王府才会安全,贵哥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我总想多给宝姐一些好的。”

严帝听见家望的名字,心里也揪着疼。

陈秋微微垂眸,说道:“而且家望临死前还惦记着宝姐这个妹妹,我答应过家望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不想让他再失望了。”

严帝心中酸涩,没有再说什么。

陈秋也不再提。

严舒锦并不知道宫中的那些事情,回家后柳勤让厨房送了鸡汤面来,几个人吃下后,柳勤让严启瑜回房休息,而她去了严舒锦的院中。

柳勤犹豫了一下问道:“袁氏那里,我去说吧。”

严舒锦摇了摇头:“我去吧。”

柳勤说道:“你去不适合。”

严舒锦有些疑惑地看着柳勤。

柳勤并没有解释太多,只是说道:“你想一下要带什么东西,让于姑姑帮你收拾下,最主要的是要带谁一并去。”

严舒锦说道:“我和母亲一起去吧。”

说到底严舒锦不愿意把这样的事情让母亲一个人面对。

柳勤拒绝了,她不能为女儿做更多的事情,却想要力所能及为女儿提供帮助,而且韩景是为了救自己丈夫这才引开的人:“总不好在你一个晚辈面前哭,去收拾东西吧。”

严舒锦这才应了下来,把母亲送到了门口,又站了一会才回来,说道:“姑姑,我要借着犒赏三军的名义去西北,帮我收拾几套合适的衣服首饰,我去躺一会。”

于姑姑知道昨夜严舒锦几乎没睡,说道:“是,公主先休息。”

严舒锦嗯了一声,脱了衣服躺在床上,想到可能再也见不到韩景,心里疼得厉害,却又有些茫然。

作者有话要说:韩怂怂:又是只有名字的一天。

家望:又是活在回忆里的一天。

韩怂怂:忽然觉得自己不惨了。

第143章 金包子解惑

严舒锦不知道严帝上朝时候是怎么说的,等严舒锦接到圣旨的时候, 她的行李都打理好了, 哪怕没有圣旨, 她也要想办法过去的。

京城中的世家竟然诡异的保持着沉默, 甚至没有太多阻拦的意思, 这让严帝格外的意外。

严舒锦只带了于姑姑、玉珠和玉润三个人,她本身就不是喜欢太多人伺候的性子,除此之外严舒锦还带着杜先生和孙桥。

本来严舒锦是不想带王府侍卫走的,还是柳勤不愿意,直接安排了一半侍卫交给了孙桥, 虽然有严帝安排的人保护, 可是有时候很多事情,如果没有自己人,依旧不方便的。

严舒锦没想到没见到袁氏, 袁氏在知道韩景消息后就病了, 严舒锦去看望了几次, 袁氏并没有怪严舒锦的意思,只是两个人之间,谁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袁氏是被丫环扶着出来的, 她把平安符亲手递给了严舒锦说道:“公主, 生死有命,宁安在走之前就与我说了, 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情也是他的选择。”

严舒锦握着手中的平安符,承诺道:“袁姨, 我会把他找回来的。”

袁氏眼睛一红,强忍着泪水说道:“好,公主也保重身体。”

严舒锦一口答应下来:“你也要好好养身体。”

袁氏点了点头,她总是要活着等到儿子消息的那一刻的。

严舒锦走到了柳勤的身边,上前抱住了她说道:“母亲,我走了。”

柳勤给女儿整理一下衣领,说道:“不用担心家里。”

严舒锦点头。

严启瑜站在柳勤的旁边,说道:“姐,我还没长大,需要你照顾。”

严舒锦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放心。”

严启瑜点点头,父亲承诺的事情很少做到的,可是姐姐承诺的事情,总是能做到的。

严舒锦不再耽误时间,转身离开上了马车。

马车是以皇后所出公主的规格来准备的,还有严帝安排的侍卫和几个臣子,比严知理当时出京要气派多了。

严舒锦没想到,伯父会把赵忠给派来,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赵忠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想来伯父有别的安排,所以严舒锦和赵忠打了招呼后,根本没有过问的意思。

其实虽然说众人应该以严舒锦为主,可是严舒锦自己心里知道,能被安排过来的,怕都是严帝的心腹,所以除了要求加快速度外,严舒锦很少发表别的意见,大多时候都在马车里。

有时候甚至需要在外露营,吃一些干粮,严舒锦也都适应的很好,这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于姑姑已经尽量把马车收拾的舒服一些,可是能做的很有限。

严舒锦说道:“就这样,你们也休息下,等一会休息了,玉珠把肉干给孙桥送去,把果脯给杜先生送去些。”

玉珠应了下来。

玉润给于姑姑倒了杯水,于姑姑道谢后接过喝了几口:“等明日去了驿站,我下厨给公主准备些吃食吧。”

严舒锦说道:“不用,直接买些干粮就是了,明天你们都睡个好觉。”

于姑姑看着严舒锦的模样,有些担忧说道:“公主都瘦了。”

严舒锦笑了下,拿了块肉干啃了起来。

玉珠忍不住问道:“公主,韩公子真的会没有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