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为徐家求情吗?

徐悭想的,徐家还有他的母亲妹妹和弟弟,若是徐家没有了他们要怎么办?

可是徐悭知道,他不能求情,只能让宣王愧疚,让宣王主动去护着徐家,徐悭用自己的死去算计宣王,不是不愧疚,却是唯一的选择了。

其实徐悭很佩服宣王,毕竟是不谁都能从那样的出身走到今日的,而且宣王对他一直很好,可是……徐家有他的亲人在。

徐悭很想再见母亲一面,很想去劝劝父亲让他不要再那样胡混下去了,他很想活着……

严知理看着徐悭没有了呼吸,伸手给他整理了一下被子,这才吩咐旁边的侍卫说道:“收拾一下吧。”

“是。”

严知理坐在轮椅上,这时候才意识到没有穿披风,感觉到了外面的寒冷:“真的冷啊。”

侍卫没有吭声,严知理也没有需要人回答。

等回了书房,等回了书房,杜先生就交给了严知理一些资料,严知理翻看着,却有些心不在焉:“哪里能买来玉盒?”

杜先生愣了一下,说道:“怕是要订做吧。”

严知理说道:“让人去做一个吧,选好些的玉,多加点钱,快一些。”

杜先生应了下来,其实不用问,他都已经猜到了,怕是徐悭没有了,也不知道临死前徐悭说了些什么,让严知理这般感叹。

严知理捏了捏鼻梁,倒是没有再说旁的事情:“这种官商勾结的,等永福离开后,就以接风宴的行事把人都请来,到时一网打尽。”

杜先生应了下来。

严知理皱眉:“山贼又是怎么回事?”

杜先生已经趁着宣王去看徐悭的功夫问过孙桥了:“这些山贼都是近七八年来发展起来的,应该是蛮人安排的。”

严知理想到女儿说的那个举人,那个举人是十年前投靠的,如此一来倒也说得过去,只是蛮人怎么会把当成了弃子?

难不成是蛮人那边出了什么事情?这举人原来投靠的人出事情了?这才牵累的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抓到这个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不管前朝和今朝,他们和蛮人的仇恨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等和蛮人合作的,才是另类。

徐悭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严舒锦正在洗澡,玉润早早备好了热水和饭菜,也有于姑姑和玉珠的。

消息是玉珠穿过来的,玉珠也刚梳洗完,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她们虽然不用去照顾那些人了,可是玉珠已经和那边厨房的人打好了教导,有消息的时候会传过来。

严舒锦趴在木桶上,头发披散在身后,听到消息睁开了眼说道:“我知道了。”

玉珠小声说道:“王爷去过了,在里面停留了一刻钟的时间,不知道两个人说了什么。”

严舒锦点了点头。

玉珠也不再说什么。

严舒锦开口道:“让我看看你们两个的手。”

玉珠往后躲了躲,说道:“公主,我已经上了药。”

严舒锦想到玉珠还帮着照顾当时受伤的官兵,说道:“玉润呢?”

玉润伸出手来,严舒锦发现那伤口其实也没好多少,有些无奈的说道:“你们这样会留疤的。”

玉珠倒是不在意说道:“没关系的。”

严舒锦看了玉珠一眼:“以后可嫁人被嫌弃了怎么办?”

玉润毫不犹豫说道:“我不嫁人,一辈子伺候公主,和于姑姑一样,等年纪到了,我就自己梳头当姑姑,帮着公主照顾孩子。”

“我、公主我想嫁给将士。”玉珠说的有些吞吞吐吐的:“我觉得他们很厉害。”

虽然玉珠不怕死,可是当容二郎带着人过来的时候,她依旧有一种被救了的感觉。

严舒锦有些好奇问道:“玉珠是看上了谁吗?”

玉珠脸有些红,小声说道:“没有。”

严舒锦也不再问:“那很好的。”

玉珠见公主没有怪罪,这才笑了起来。

严舒锦看向玉润,说道:“玉润,我不强求你一定要嫁人,但是不管你是怎么选择,我都希望是你从心里做的选择,不管你们嫁不嫁人,你们都是我身边出去的,以后有什么事情我都会给你们做主的。”

玉润恭声应了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当被问到嫁人的事情时,玉珠忽然想到了护送他们回来的那个队长,虽然一路上没说几句话,可是安排的格外细心,而且看起来很沉稳可靠的模样,不过他们想来是没有缘分的了,她要跟着公主回京城,哪怕要嫁人,她也要等公主身边不需要她了再说。

严舒锦洗了澡,玉润就让厨房端了饭菜来,严舒锦坐下后说道:“于姑姑、玉珠你们也去用饭吧,我这边不用人伺候的。”

于姑姑和玉珠也没有推脱,应了下来。

玉润留下来给严舒锦擦头发,说道:“公主还要用些什么吗?”

严舒锦说道:“不用,这就够了,楚先生今天怎么样了?”

玉润恭声说道:“楚先生用了太医的药,睡了挺久的。”

想来因为环境和腿疼的缘故,楚先生以前睡得并不好,如今才能好好休息一下。

严舒锦这才放心,说道:“这次出来辛苦你们了,等回到京城,你们好好休息几日,到时候我给你们银子,你们两个也能出门转转。”

玉润说道:“谢谢公主赏赐。”

“不用给我擦头了。”严舒锦说道:“免得弄到伤口。”

玉润说道:“公主无需担心的,我单手就可以的。”

严舒锦这才不再说什么,低头吃起了饭菜。

玉润擦头很仔细,只是因为单手的原因擦的有些慢。

严舒锦吃完了饭也没有急着站起来,而是等玉润停了手,这才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有些困了。”

玉润说道:“床铺已经给公主准备好了,里面放了汤婆子暖着,我先伺候公主梳洗,再去把汤婆子拿出来。”

严舒锦想到暖呼呼就觉得浑身都累了,说道:“玉润真是太体贴了。”

书房中,严知理越看杜先生整理出来的资料就越是生气,不仅是因为西北这边的粮价,还有那些披着人皮不干人事的,除了私下贩卖粮食给蛮人,钱将军竟然还和他们勾结,准备诬陷容将军和前朝皇室郑家人私下有联系。

而且还伪造了书信,因为有郑家人参与,书信这一类的很是方便。

如果不是他们提前查出来,等这些所谓的证据送到京城,哪怕严帝有所怀疑,也会召了容家人进京,那个时候西北就是钱将军的天下了,钱将军就和蛮人里应外合,西北就危险了!

第172章 金包子离开西

这一环套一环的,让严知理心中格外警惕, 哪怕到了今日郑家人依旧不死心。

不过这些和严舒锦没什么关系, 就连徐悭的骨灰都是交给了赵忠的, 毕竟严舒锦一个未婚的姑娘家, 拿着这个着实不好。

楚先生也是要一并回京的, 而刘家寨也都安顿好了。

严舒锦这次出门,柳勤私下给她了不少银子,有府里的也有柳勤赚的,这些银子一部分被严舒锦补给那些阵亡和受伤的官兵了,剩下的又拿了一部分出来安顿刘家寨中的那些老幼和姑娘家。

除了留给严知理的, 剩下的大部分, 都通过梅柏换成了药材,送到了容将军的手中。

让严舒锦意外的是,韩景这次没有跟着一并回京, 而是留在了西北, 继续跟在父亲的身边。

韩景其实也是犹豫后下的决定:“做事要从一而终, 我不想半途而废。”

严舒锦没有反对,韩景的选择又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偷偷塞给了他不少银子。

等到严舒锦离开的那日, 韩景更是直接把严舒锦送出了茂城, 这才停了下来。

严舒锦趴在车窗上看着远处的韩景。

韩景正举着胳膊使劲挥手,看起来傻乎乎的, 白白浪费了那张好容貌。

楚先生也看到了,想想韩景的祖母, 忍不住叹息道:“要是堂姐还活着,怕是要狠狠教训宁安了。”

看着韩景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到了,严舒锦才关了车窗,她的脸冻得有些红:“那也要她能活着。”

楚先生看了严舒锦一眼,倒是没说什么,哪怕韩景没有说,他也从杜先生那里打听到了韩景原先的日子:“公主去封地的时候,准备带着宁安一起?”

“那时候我们都成亲了,自然是要在一起的。”严舒锦理所当然地说道:“而且去封地对他更好一些。”

楚先生深思了一下,不得不承认严舒锦说的是对的,虽然到封地可能有很多艰难的事情,可是那里更能让韩景一展才华,哪怕是他,如果有可能的话,也是想要到一个地方大展身手的。

严舒锦看向楚先生说道:“其实宁安想要什么,都会自己争取,很会抓住机会的,都说是我帮着他分了家,拿到了他该有的东西,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他抓住机会,我不过给他提供了一个面圣的机会而已。”

其实严舒锦也是在劝楚先生,不要想着牺牲自己去给韩景铺路。

楚先生笑了下,听明白了,说道:“其实我只是累了,我颠簸了半生,却一事无成,又连累了许多的人,只要有个地方能安度余生已经心满意足了。”

严舒锦给楚先生倒了一杯茶,这茶叶是她从京城里带出来的,虽然不是新茶,味道却是不错的。

楚先生端着轻轻闻了闻:“好茶。”

严舒锦说道:“先生,其实可以让自己过的更好一些。”

虽然说是好茶,可是楚先生却没有喝,而是重新放下说道:“公主,每个人对好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严舒锦愣了愣,也觉得楚先生说的不错。

楚先生说道:“说到底我只是想过自己的日子。”

而且他就韩景这一个亲人晚辈了,怎么能不为他谋划呢?

当初家中那么多人,送走的是他,而剩下的人都没有了,是因为他的年龄最合适,那么多人都没了,他活着。

严舒锦想了一下说道:“就算是抄家问斩,也不一定没有人活着。”

楚先生看向了严舒锦。

严舒锦正色道:“我记得前朝法令,不满十二岁的是不问斩的,而且还有女眷……”

“女眷不可能活着的。”楚先生毫不犹豫地说道:“当时判的是流放,年幼的被送去教坊,流放……”

说是流放,很多女眷根本没办法活着走到流放地,就算到了很多都被充当军妓了,楚先生了解自己的家人,她们受不得这样的侮辱,教坊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出来的多是官妓。

哪个长辈能忍受晚辈这样的日子,他们楚家有自己的风骨。

如果说还有可能活着的,那也绝对不可能是女眷。

这些话太过残忍和肮脏,楚先生是不愿意告诉严舒锦的。

而楚家的下人,管事这一类的都死了,旁的人被重新发卖了,如今活着的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楚先生神色平静的说道:“在事情平静后,我曾去找过被流放的那些家人,可惜一个都没找到。”

他的堂兄、堂弟,还有他的亲弟弟,一个都没有,他花了很多钱去贿赂打听消息,最终才知道,这些人都死在了路上。

那么半大的孩子,怎么能受得了流放的路途?

严舒锦正色道:“不打听一下,谁也不知道结果。”

楚先生看向了严舒锦说道:“那就麻烦公主了。”

严舒锦说道:“我不是为了你,韩家人靠不住,宁安的那个堂哥伪君子真小人一个,宁安也是需要亲戚帮忙的。”

楚先生闻言笑了下没有再说什么,其实他心里还抱着希望的,也想着如果家里还有晚辈在,那么楚家……他不想等他死后,甚至没有人知道楚家曾经存在过。

严舒锦看向楚先生:“而且凭借先生的才华,如果真能改进了火、枪,到时候可以请伯父为楚家正名。”

楚先生其实知道永福公主这般为他考虑,也是想要让韩景有个亲戚可以依靠,不过他依旧领情,忍不住提醒道:“公主,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帝王心。”

严舒锦看向了楚先生。

楚先生想到当初的楚家:“我祖父、父亲得前朝皇帝的赏识,只觉得士为知己者死,却不知道有些时候,根本靠不住的。”

严舒锦微微垂眸,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其实我一直觉得,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这算是对楚先生提醒的回应,她是可以装作听不懂,但是严舒锦不擅长去拒绝旁人的好意。

楚先生想到永福公主的所作所为,也明白了她的想法,怪不得永福公主想要去封地,封地虽然早先会有很多难事,甚至不如在京城自在繁华,可是从某一方面来说,封地是属于永福公主自己的地盘了。

严舒锦看向楚先生,说道:“先生要好好保重身体,万一找到了楚家的后人,还需要楚先生教导呢。”

楚先生说道:“借公主吉言了。”

严舒锦笑了,没有再说什么。

楚先生倒是提起了刘家寨的事情:“其实刘寨主不是坏人。”

“但也不是好人。”严舒锦说道:“而且我们不是一路人。”

楚先生闻言也不再多言,其实他对刘家寨也没有太多的感情,当初刘寨主的父亲救了他,他也给了火、药这些当做报答,却被老寨主限制了自由,而且寨中的人没有几个知道他做的贡献。

若不是记得刘寨主小时候偷偷给他送吃的,陪他说话的情谊,他当初也不会出来帮着刘寨主上位,帮着她护住了刘家寨。

再多的恩情这些年已经消失了。

楚先生和严舒锦说起了各种兵器的运用,他不知道这些严舒锦能不能用到,不过是想把自己知道的擅长的都教给严舒锦罢了。

严舒锦听的认真,而且她发现为了找楚家人,其实楚先生走过不少地方,严舒锦问起了那些地方的风土民情。

除此之外,严舒锦还与楚先生提起了京城的一些情况,包括藏书楼的事情。

楚先生听的很认真,甚至有些震惊,毕竟在他看来,书籍这些是很贵重的,当初判断世家的底蕴时,藏书也是关键的,他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有这样一个地方,所有藏书都被公开,所有人只要花费很少的代价就可以借阅的。

“前朝的时候,很多学子都会投靠一个世家,因为在那里才能看到更多的书。”楚先生说道:“这就造成了往往朝堂之上的人,不是世家出身就是投靠世家的,说到底更多的是几个世家之争。”

严舒锦点了点头。

楚先生想到前朝,想到当初的楚家,他为身为楚家子弟骄傲,他从出生就享受着比旁人更好的东西:“其实前朝最终的灭亡,有前朝皇帝的昏庸,更多的是因为世家。”

“世家的土地……”楚先生想到离开前,父亲让他看过的东西,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对于那个害的他家破人亡的东西更是牢牢记住:“我有前朝时候,我祖父和父亲调查出来的关于一些世家隐藏的土地,我知道都有哪些,只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变动了多少。”

严舒锦有些惊讶,想了一下说道:“这样的话,你与伯父说下,不管改动多少,其中大致应该是不变的。”

推及有人,严舒锦觉得要是换成了她,也不会愿意让旁人占自己这么多便宜的,这关系影响的东西很多。

最重要的好像是有人在偷她家的米缸!

绝对不能忍!

楚先生见严舒锦没有问,他想了一下说道:“我这段时间给记下来。”

严舒锦说道:“我帮先生研磨。”

楚先生看向了严舒锦,说道:“这件事公主不要知道比较好。”

严舒锦愣了愣,问道:“先生是怕伯父让我来……”趟这个浑水吗?

话没有问的太明白,不过意思已经在了。

楚先生点了下头。

严舒锦动了动唇,最终说道:“好,那我让赵忠去伺候先生。”

楚先生这次没有推脱。

严舒锦推开车窗,直接让侍卫去喊赵忠过来。

赵忠在自己的马车里养伤,他的马车虽然不如严舒锦的大,里面却很舒服,赵忠小跑了几步,这才上了马车。

严舒锦说道:“赵公公,楚先生的身份你也是知道的。”

赵忠确实知道,而且知道楚先生是韩景的舅爷爷,看在宣王府的面子上,赵忠对楚先生态度也很尊重。

“楚先生知道几十年前,那些世家私藏的土地情况。”严舒锦语气轻松说道:“先生准备默写下来。”

赵忠一脸震惊说道:“先生大义。”

严舒锦说道:“那就麻烦赵公公照顾楚先生了。”

赵忠愣了下,才明白过来,说道:“好,公主放心。”

严舒锦说道:“也不急于一时,赵公公不如和楚先生说说京城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赵忠笑着说道:“楚先生这样的大才,陛下最是欣赏了,而且有韩公子这样的好晚辈……”

看着永福公主的眼神,赵忠倒是说不下去,有些尴尬笑了笑。

严舒锦说道:“其实也是,楚先生也不需要和那些人打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