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永福公主做的那些事情,虽然在他们看来也有些……可是不得不承认,从长远上思考,是对百姓对朝廷有利的。

他们是看不惯永福公主一个姑娘家到处折腾,可是也没想着让人去福州那样的地方,良心过不去。

最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心里明白,如果京城有了藏书楼,可以让所有读书人免费去看,那么对以后朝廷的格局来说是一件好事,世家也不会再有这样的优势了,他们不是世家,只是一步步走上来的,更清楚读书难这点,所以心中赞同,未免那些世家反对,只能挑着永福公主的事情来争吵。

朝堂上吵成一片,却各有心思,其中有多少是真心帮着永福公主说话的,就不得而知了。

起码这样看来,倒是也有不少人维护着永福公主,避免了严帝说让永福公主去封地,一群人叫好的局面。

严帝坐在龙椅上,他故意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说,就是为了让严舒锦去封地的事情来引开众人的注意,而且只要有人反对京城建藏书阁,那么严帝就有借口留下严舒锦。

只不过看着那些世家的衡量,竟然愿意妥协藏书楼的事情,反而坚决把严舒锦给赶出京城。

从另一方面去想,就是藏书楼和分家这两件事,明显后者更让世家忌讳。

严帝打断了下面的争吵:“除此之外,还有西北的诸事……”

提到西北的事情,众人都不再争吵封地的问题了。

“陛下,宣王在西北大肆杀戮,有伤天和。”

说到底这些人见严帝在永福公主的事情上妥协,想要更进一步,去踩一下宣王,只是这话一出,就有人察觉到不妥,赶紧拉住身边也想出去的同僚。

果然严帝皱了眉头,说道:“有伤天和?”

“还有谁觉得有伤天和的?”严帝扫着下面的众人,问道:“觉得那些人不该杀的?”

有人犹豫了下说道:“回陛下的话,该杀,只是连襁褓中的婴孩都不放过,婴孩何其无辜?这般嗜杀成性着实不妥。”

严帝点了点头,重复道:“嗜杀成性吗?还有人想说什么吗?”

哪怕再迟钝也察觉到此时严帝话中意思不对。

武将神色难看说道:“难不成放过那些人?他们勾结蛮人,私卖粮食兵器给蛮人,如果束城茂城被攻破,你们知道要死多少人吗?什么叫无辜?难道他们的命是命,百姓和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严帝神色平静说道:“你们能站在这里,说什么嗜杀成性,有伤天和,不过是因为没亲身经历过,取了官帽去西北和蛮人接触下,就知道真正的嗜杀成性有伤天和是什么意思了。”

话说完,就有侍卫上前取下了这两位官员的官帽,然后把人押了出去。

严帝看着剩下的人问道:“还有人想说什么吗?”

没有人再说话。

严帝沉声说道:“既然如此,只要私通外族的,诛九族,抄没的家产都交与当地的守军。”

刚有两个人被贬去西北,而且严帝的这条规定对这些大臣也没什么影响,自然没有人拒绝。

严帝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藏书楼门前将竖石碑,所有对藏书楼有贡献的人名字都将刻在石碑上,商人武将捐财,文臣世家清高,就捐书籍吧。”

这一句话几乎是把那些世家架在火上烤。

他们也有钱,他们愿意捐钱,而不是捐书。

不捐?石碑上没有名字,就等着被人指着后脊梁骂吧。

“不拘多少本,什么书。”严帝说道:“不过会在石碑上记录。”

数本、十数本和数十本这之间差距很大的,不少人心中都沉了下来,这是要给所有人看的,如果他们只捐了很少的,怕是……

除非所有人都不捐。

可是世家也分好几种,已经有不少世家是投靠了严帝的。

严舒锦并不知道朝堂上这一番争执,甚至不知道有人愿意帮她说话的,此时正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严启瑜连夜找来的关于福州的书籍。

福州临海,在前朝的时候,建过港口,也曾引得不少商人前往,只是后来朝廷禁海,港口荒废了,福州只是富裕一时,后来因为倭寇等种种原因,反而比早些年更加贫困了。

严舒锦仔细记下港口的位置,前朝有禁海令,可是如今却没有,只是想要海运还要有海船,也不知道工部还没有图纸了,除此之外建海船的钱和出海的钱也是很关键的。

严启瑜坐在一旁,说道:“姐姐,我打听过海运很危险却很赚钱,就是普通的瓷碗,都能换等大的金块。”

严舒锦点了点头。

严启瑜叹了口气:“只是前期投入很高,而且万一出事情了,就血本无归。”

“首先要把倭寇给灭了。”严舒锦冷声说道:“除此之外还要把那边的官员给收拾服气了。”

严启瑜说道:“能被派到福州的官员,怕是都没有背景得罪人的。”

“我明日去找伯父,要一下海船的图纸和福州官员的名单。”严舒锦更多了解的是京官,福州那边官员的情况,却是两眼一黑:“看看有没有得用的,除此之外还有侍卫的事情,最好是见过血的。”

严启瑜总觉得姐姐话中,怕是要到那边先杀鸡儆猴了。

严舒锦沉思了一下,说道:“还有刑部有没有擅长审讯行刑的官吏。”

严启瑜说道:“姐姐的安全最重要。”

如果孙侍卫在的话,有他保护姐姐的安全,严启瑜也能放心一些。

严舒锦却没有想这么多,皱眉把自己刚才想到的事情写了下来:“还有商路,最重要的除了钱外,还有手艺人。”

严启瑜点头,他倒是没想到手艺人这点:“我和母亲说,不如去买些人。”

毕竟工匠之类的,怕是没多少愿意背井离乡去那等地方的,还不如直接花钱买了人,到时候有卖身契在,也容不得他们选择了。

虽然这样让严启瑜觉得有些愧疚,可是说到底在他心中最重要的还是姐姐。

没有工匠,万一在那边姐姐想要修个东西都找不到人怎么办?

严舒锦点了下头说道:“尽量选一些年轻的,给父亲写信的时候,提一下西北如果有被牵累的匠人,我也愿意出钱买下的。”

严启瑜应了下来,有些可惜最近没什么世家被抄家,很多世家中都养着匠人的。

这些事情,他都能帮着姐姐安排,而且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严舒锦就要走了,严启瑜也和书院请了假,帮着姐姐准备这些东西。

严舒锦缓缓吐出一口气:“到时候就怕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所以很多要带齐了,不过只要那边富裕了,有商机了就能吸引商人前往,慢慢的也能发展起来。”

商人逐利,哪怕福州再偏远,到时候也会有人愿意过去的。

严舒锦抿了抿唇,她来京城的时日太短,认识的人也少了一些,要不然能拐一些商人跟着过去,万事开头难,但是也是一个好施展的地方:“你说我要是把京城甚至周边的商人都聚集起来,开个会鼓动他们派人跟着我去福州,可行吗?”

严启瑜犹豫了一下说道:“哪怕是看在王府的面子上,他们也会安排人过去的,只是这样的人,真的顶用吗?”

“如果用海运来利诱呢?”严舒锦沉声说道:“只要愿意安排主事的人跟着我去,在福州五年,开海运的时候,比后去的人少一成税,甚至能优先呢?”

第199章 金包子的野心

海港这件事,是很关键的, 首先要先让严帝同意开海运这件事, 其次海港的重新修建和造海船的花费都要考虑。

严舒锦沉默了一会说道:“商人逐利, 想要什么总要有些风险, 问题是怎么让这些人相信我。”

“我帮姐姐……”严启瑜想说他可以用世子的身份去帮着姐姐, 可是看着严舒锦的眼神,却说不出口了,他忽然明白了姐姐的意思,福州那边的事情,她不想牵扯太多宣王府, 不是不信任, 而是有些时候避免更多的麻烦。

严舒锦缓缓吐出一口气:“有些人不信,总有些人愿意去冒险的,我需要的就是肯冒险的, 那种随便安排个管事过去的, 也无需重视。”

严启瑜点头。

严舒锦眼神坚定:“如果我都没有自信自己能成功, 那么也说服不了旁人。”

严启瑜使劲点头,他好像面对姐姐的时候,除了点头也没什么话可以说了, 他看着严舒锦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等严舒锦停了笔,才说道:“姐姐, 我想等十六的时候,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出去走走。”

“可以啊。”严舒锦笑了下说道:“就算你不说, 我也是要劝你这样的,只在京城,你的眼界都被局限在了这么大点的地方,不出去走走,永远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不知道外面的百姓需要什么。”

严启瑜得到了支持,笑了下说道:“其实我想着再早点出去的。”

严舒锦沉思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不要局限自己的年龄,等你读书读到瓶颈了,到时候就出去,可以开始不要去的太远走的太久,而只是积累一下经验,等慢慢的就可以越走越远了。”

严启瑜说道:“好。”

严舒锦单手托腮看着严启瑜说道:“贵哥,多出去走走看看,到时候你也可以来福州,看看我的封地,一定和你现在从书上看到的不知道,会很富庶的,百姓也都能安居乐业的。”

“我相信姐姐。”严启瑜说道:“京城的事情,姐姐也可以放心,万事有我在。”

严舒锦弹了下严启瑜的额头:“行吧。”

严启瑜捂着额头,笑了起来,只是笑完以后,又有些犹豫说道:“姐,那韩大哥……”

韩伯爷的死,韩景是要守孝的,那么他们两个的亲事也是要等韩景守孝之后,可是这期间呢?严舒锦去了福州,韩景留在京城吗?

严舒锦沉默了下说道:“让他自己选择吧,而且还有袁姨在,总不好让袁姨跟着过去,或者让他们母子分离,他们两个人也都不容易,才团聚了没多久的时间。”

严启瑜动了动唇,最终说道:“那以后成亲了呢?你们也分隔两地吗?”

严舒锦如果不为旁人考虑,再霸道一些肯定是要让韩景陪着她一起去福州的,那样陌生的地方,她心里也是需要人陪着的,可是她就是那样的性子,哪怕她有霸道的资格,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不提了,等韩宁安回来再说,钟家兄妹的事情,你不要参与,我已经和伯父提过了,暂时不能查隐田,却不是不能处理他们。”

严启瑜知道姐姐不想提,也就不再说,乖乖跟着转了话说道:“那陶氏呢?还让她在府里吗?”

严舒锦说道:“母亲会有安排的,到时候你去问问母亲,让母亲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可以不管后宅的事情,却不能不知道这些,免得以后被蒙蔽了。”就像是他们的父亲一样做了糊涂事情。

严启瑜乖乖应了下来。

因为感觉到分离,严启瑜恨不得时时刻刻跟在姐姐的身边,严舒锦也没有赶他走的意思,而是抓紧时间把自己知道的事情教给他。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严启瑜万事不要出头。

次日严启瑜去帮着严舒锦买人了,柳勤让管事陪着,免得严启瑜被骗了。

而严舒锦入宫,把连夜写好的关于福州的想法给带着了。

太后宫中,只不过短短几日,严舒锦觉得严太后头上的白发多了许多,严太后看见孙女,就招手让人坐在自己的身边。

严舒锦神色间没有一丝的阴霾,就好像那些不好的事情从来没发生过,她依旧是那个骄傲的永福公主。

严太后看着孙女,挥了挥手让人都退下去,握着她的手,犹豫了许久才叹了口气说道:“不要怪你伯父他也不容易。”

“我知道的。”严舒锦柔声说道:“祖母别担心,我觉得福州真的不错,到时候我让人多送些海鲜给你吃。”

严太后其实已经分不清孙女是真的不怪还只是认命安慰她,换成是她的话,她……心中也是有怨的,毕竟不管是世家分家还是旁的事情,真正想做的是严帝,而宝姐只是严帝手中的刀而已。

严舒锦温言道:“祖母,你也要保重身体。”

严太后点了点头:“我还要看着你成亲生子呢。”

严舒锦笑着应了下来。

严太后仔细看了看,确定孙女是真的没有怨恨,心中松了口气,就是不知道二儿子回来,到时候要怎么与他说,不过宝姐自己心中没有怨恨,想来二儿子那边也更容易说服一些:“只是你考虑了和宁安成亲的事情吗?”

严舒锦没想到昨天才和弟弟提过,今天祖母又问起来:“宁安也要守孝的。”

“守孝结束呢?”严太后问道:“要我说,你这次去福州,就让他陪着你去,那边人生地不熟的,有他在你也不会觉得寂寞。”

严舒锦微微垂眸,说道:“等他回来再说吧,而且宁安也要读书的,我想让他多跟在父亲身边学习。”

这是给韩景留了退路,韩景要是想去福州,那是最好,如果不想去,也不会让祖母他们觉得是韩景自己的意思。

严太后皱眉说道:“哪里不能学习,正好福州有许多事情,让他边摸索边学习就是了。”

严舒锦感叹道:“又没有好的先生。”

“这有什么难得。”严太后现在很想补偿孙女,让孙女没有任何心结,说道:“让你伯父选几个博学多才的,跟着一并过去,到时候能帮着你不说,还能教导韩宁安。”

严舒锦此时才低声问道:“那福州,最后到底是听谁的?”

严太后愣了下。

因为严太后要与严舒锦说话,已经把人打发出去了,严舒锦有些话也能直接说:“如果我把福州弄的很好了,朝廷要插手怎么办?”

严太后沉默了,如果换成是原来,她敢和宝姐保证,该是她的一定是她的,可是如今却没有这样的底气了。

严舒锦像是没看到祖母的神色,声音依旧软糯:“既然我去了福州,福州是我的封地了,我就没想着给那里的官员左右逢源的机会。”

不管福州是好是坏,既然是她的了,她就没准备让朝廷有插手的机会。

说到底严舒锦的霸道也是骨子里的,她对在乎的人体贴温柔却不是软弱好欺的。

严舒锦握着严太后的手:“我不管以后如何,起码我活着的时候,福州只能是我的封地。”

严太后也不觉得哪里不对:“我知道了。”

哪怕以后皇帝有这样的心思,严太后也会竭尽全力帮着孙女的,毕竟他们都欠了宝姐的,他们这一群长辈,最终却委屈了孩子:“是你的就该是你的。”

严舒锦笑了起来,低声说道:“我与弟弟提过,只是现在先和祖母说一下,祖母听完放在心里,只当不知道。”

严太后有些疑惑问道:“什么事情?”

“慈幼院。”严舒锦把慈幼院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我想着祖母和伯母出面最好,等到时候让弟弟来与你们说,伯母还不知道这件事,祖母先思量一下。”

严太后神色一肃,说道:“让你伯母去做,我不需要这样的名声。”

其实严太后也知道,这一番绝对是有好处的,毕竟严帝是皇帝,她们的荣耀一切都依托在严帝身上,严太后还好些,起码旁人提起,还说严太后教子有方,可是皇后呢?那些人只觉得皇后好运,却根本不知道皇后为了严帝做出的牺牲,那些事情有哪些女人可以做到?

严太后觉得皇后更需要名声,这样的话,哪怕她以后不在了,也有东西可以护着皇后,皇后没有孩子,以后会有更多年轻貌美手段高超的女人在皇帝的身边,难不成让皇后指望着皇帝念旧情吗?

皇后在百姓中有名声,到时候就算皇后做错了什么,严帝也不好……

严太后没有再往下想,人心太容易变了:“让皇后和你母亲一起。”

严舒锦沉默了许久,才说道:“祖母,我们家不需要这样的名声了。”

严太后脸色变了变,最终叹了口气,整个人都露出了老态:“是啊,宝姐你想的周全。”

“而祖母和伯母一起,也是免得旁人觉得伯母没有靠山。”严舒锦说道:“伯母一个人也不适合有这么大的名声。”

严太后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了。”

严舒锦不再提这件事,而是说起了对福州的想法:“其实我觉得福州穷,也是因为身怀宝藏而不自知。”

严太后强打着精神问道:“怎么说?”

“那边临海。”严舒锦笑嘻嘻地说道:“我今日就是来和伯父商量海运的事情的,想来工部也是有海船的图纸,正好伯父缺钱我也缺钱,我可以给伯父赚钱的。”

作者有话要说:QAQ是我最近写的不好看了吗?

还是你们变心了?

第200章 金包子的退让

严帝下朝换了身衣服就过来了,见到严舒锦就叹了口气说道:“委屈宝姐了。”

严舒锦倒是没说不委屈, 只是鼓着腮帮子控诉道:“他们太欺负人了。”

严帝被严舒锦的态度逗笑了, 心中的担忧倒是放下了, 就像是母亲说的, 这是他的家人, 会没有任何条件和目的的站在他身边支持着他的。

严舒锦说道:“伯父我今日进宫是想来与你商量一下福州海港的事情的。”

严帝愣了下也想起来了:“你是想重开海港?”

“对。”严舒锦说道:“我看了一下福州的情况,那边想要靠着自己富裕起来不容易,倒是不如弄胡萝卜勾着那些想要赚钱的商人去帮我呢。”

严帝心中思量着严舒锦的话:“开海运的话,你想过那些倭寇吗?”

严舒锦是想过的:“可是海禁了,也有很多倭寇, 禁的不过是我朝, 而没有那些恶人。”

严帝没有吭声。

“我查了一些书籍,在前朝前期的时候,那些倭寇并不敢来犯, 甚至还会以臣下自居, 因为那时候前朝有很多海船,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竟然被当时的皇帝下令把所有海船烧毁了。”严舒锦皱眉,好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前朝一代不如一代了:“如此又过了几十年, 才开始有倭寇的, 然后越往后倭寇越发的猖狂。”

严太后也不知道这段事情,问道:“那海船要不少钱吧?怎么说烧就烧了?”

严帝叹了口气说道:“当时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和最疼爱的儿子私奔了, 就是乘海船离开的。”

严舒锦目瞪口呆,再怎么样也想不到这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 也怪不得书上没有记载的,只是依旧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严太后张了张嘴,最终说道:“这也太乱了吧,更何况那是他家的事情,怎么怪罪在海船身上。”

“因为那船遇上了风浪,毁了。”有些东西也只有严帝能看到:“除了烧毁了那些海船,还杀了不少造船的人,很多图纸也都被烧毁了。”

严舒锦神色难看,如果图纸都没有了的话,那整件事的难度就要大了许多。

严帝忽然笑了一下:“不过还有些图纸保存了下来。”

严舒锦心中大喜:“伯父是答应重开海运了吗?”

严帝问道:“那你现在告诉我,你是永福呢还是宝姐呢?”

严太后闻言说道:“永福不也是宝姐吗?”

严帝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严舒锦。

严舒锦沉默了下说道:“永福,我是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