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哭笑不得,只是这些日子他也有些累了,听到这些消息,倒是轻松了一些说道:“我不信。”

韩景这才笑着掏出了信说道:“昨日没见到父亲,都是不好把信交给别人。”

因为他们都知道,能在驿站出事,西南远没有想象中安全。

宣王拆开信看了一遍后,仔细收起来说道:“你就跟在我身边。”

韩景应了下来:“公主让我带了一些侍卫过来,只是为了不让朝廷误会,所以带的人不够多,除此之外,还有一批粮草在之后会运送过来。”

这些是信上没有写的,宣王抿了抿唇说道:“好。”

韩景问道:“西南这边局势怎么样?”

宣王在面对韩景,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比想象中要艰难。”

韩景有些疑惑。

宣王叹了口气,把这些日子查出来的事情说了一遍,不仅是兵器库里面出了问题,就是将士这边都有很多事情,吃空饷的,那些士兵年纪过大,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宣王都觉得头大,这还算发现的早,若是再晚一些,西南这边和蕃人对上还真的没有一点得胜的可能了。

韩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看向宣王说道:“这段时日,蕃人都没有别的动作吗?”

哪怕他路上走的再快,可是路上也花费了一些时间。

宣王神色严肃说道:“每日都会骚扰和骂阵,旁的却没有,我怀疑他们另有目的,又或者是在等什么?”

韩景对于这些不太懂,说道:“父亲准备怎么办?”

“原来倒是不好动,既然你带人来了。”宣王说道:“那就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昨天的祝福!爱你们!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ophia? 3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苦七 100瓶、kohaku 100瓶、蓝莓团子 16瓶、鸾迷 10瓶、森深 10瓶、我白最美 10瓶、凌越 10瓶、闲 10瓶、覃小嬅 6瓶、月半弯 5瓶、揽茝 5瓶、一棵迎风伫立的呆毛 5瓶、热爱虐男主的大宝贝 5瓶、贝贝啊贝贝 5瓶、小宝贝 2瓶、晒太阳的大懒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257章 磐石包子祸从天上来

宣王会主动出击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而且宣王这一举措也打乱了蕃人的布置。

到了这个地步, 哪怕开始的时候蕃人只是想威胁一下或者有别的目的和安排,可是如今却骑虎难下了。

石将军带着人过来的时候, 宣王已经安排人换了蛮人的衣服和武器绕到了蕃人的后方截杀了,而且宣王安排的人很损, 先是截杀蕃人小的部落,能抢走的一律抢走,抢不走的就烧掉。

偶尔还留下两具蛮人的尸体, 蛮人的男子在五岁的时候都会由族中长辈在胸口处纹上图腾,这般是为了让天神赐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也是为了在死后可以回归天神的怀抱。

所以在这方面很难造假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 在发现了蛮人尸体后,也不会有人怀疑是诬陷的。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宣王从容将军那里弄了一些蛮人的俘虏来, 然后喂食了药物以后被当成货物一样带走了, 因为俘虏人数少,带着也麻烦, 所以他们这行人偶尔才舍得用上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只是有些大一些的部落才会留下一两具蛮人尸体的原因。

而在蕃人看来,首先蛮人的尸体是新鲜的, 致死的伤口也都是他们蕃人的武器造成的, 而身上原来的伤痕,那就证明了他们是参与了前几次杀戮的人,身上的伤还没好, 就再次出来杀人了。

留下的尸体少,正是因为蕃人凶狠好占,他们部落里留下的战士又少,打不过蛮人也是正常的。

如此一来,蕃人对于和他们联系,说是会说服蛮人和他们一起威胁严朝来谋取更多利益的这件事就抱有怀疑了。

宣王虽然不知道蕃人和蛮人之间的勾结,却凭着战场上的敏锐直接把严朝可能遇到的危险给瓦解了,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石将军的到来,不仅仅带来了士兵还带来了严帝的命令,在石将军到来的当日,蕃人王子及其下属的人头就被挂在了城墙上,为了避免离得远,那些蕃人看不到,宣王还特意让人去喊了几句。

西南的事情都与严舒锦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算起来,倒是有一件事与严舒锦有些关系,却又关系不大。

南中乱了起来,按照严舒锦得到的消息,就是南中的官员对山族的一个女子始乱终弃了,那个女子所在的部族算是比较大的一个,而那个女子更是族长的女儿,如此一来山族的人就闹起来了。

严舒锦肚子已经大起来,此时久坐都觉得吃力,闻言说道:“这倒是有意思了。”

西南那边是死了个公主,打起仗来,如今南中这边又是族长的孙女被人抛弃,怎么这些人都没有个新意呢?不管什么原因想要发起战争都要拿女人来做源头,难不成真要证实了红颜祸水四个字才甘心吗?

如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杜先生在处理的,闻言说道:“公主有时间关心这些,还不如来多处理一些正事。”

严舒锦指了指自己的肚子说道:“太医让我好好休养,毕竟快要生了,要养足精神。”

杜先生耷拉着眼睛说道:“这话你从一个月前就开始说了。”

严舒锦没有任何心虚:“可是我也没有说谎,而且先生看我多可怜,都快生了,不仅父母不在身边,就连夫君都不在,这样你还忍心让我干活?”

杜先生:“……”

此时的杜先生不太想说话。

于姑姑上前给严舒锦端了红枣银耳汤来,玉珠扶着严舒锦坐起来,又弄了垫子在她身后,严舒锦这才接过银耳汤来慢慢喝了起来。

杜先生说道:“南中那边……”

“和我们没有关系。”严舒锦毫不犹豫地说道:“西南还在打仗,我如今又要生了,父亲和宁安都在西南那边,为了支持西南,我差不多把福州掏空了,还能怎么办?”

杜先生也明白,说到底南中那边会选在这个时候乱起来,也正是看出了朝廷不可能分兵来处理他们,而且因为变法的事情,有些地方已经发生过小的摩擦了,不过都被朝廷镇压下去了。

虽然严帝的变法是为了百姓好,可是有些百姓被煽动着和朝廷作对,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跪在衙门口,一声声祈求说让朝廷给他们一条活路。

这样的应对让变法更加不顺利,真的解释又解释不通,哪怕官员给他们一点点掰碎了说明白,他们也往往转不过弯来,他们觉得朝廷以前一户人家只需要一个人服役,可是如今却需要很多个。

官员总不能直接说,你们不可能生那么多人,所以根本无需担心这样的话,毕竟现在讲究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这样说好像在诅咒旁人似得。

虽然这都是实话,现在能生的起养的起的大多都是富贵人家,像是普通百姓,就算能生出来,也是养不起的,更别提纳妾这样的事情了。

就像是诸子均分家产这样的事情,首先女子的嫁妆是不分的,其次普通百姓中,哪里有那么多庶子出生,能娶到一个妻子就已经算不错了。

还有不再按照每家每户来服役,而是以每家人数为主,这个人数并不是说出生了就算的,而是长到一定的年纪才算在其中,如果每户人家的人口过少的话,根本不用去服役的。

这也就避免了,有些百姓家中,本就没多少人,还需要家中独子去服役,使得家中老人无人赡养,家中妻儿无人照顾的可能。

地方官员没办法处理,毕竟百姓这样沉默的抵抗,他们也不能把人都给抓起来。

倒不是说所有人都这般看不明白,有些地方官员运气倒是不错,遇到的是那种明事理的,变法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人口等重新登记也格外的配合。

严帝看到一封封奏折,再加上南中的事情,心情也是好不到哪里的。

赵忠低着头,心中暗骂那些百姓不识好歹,毕竟变法的事情严帝压力极大,为此甚至……而且这些明明是为了他们好,却反而被人埋怨,赵忠就怕严帝迁怒到自己身上。

严帝说道:“请丞相过来。”

赵忠恭声应下,赶紧出去安排人去请丞相。

丞相是跟着严帝的老人了,虽然不是从刚开始就辅佐着严帝,却也是在早期就开始帮着严帝出谋划策了,多次帮着严帝反败为胜,在严帝登基后就以丞相之位相许,严帝很是倚重。

等丞相行礼后,严帝就赐了座,还让人给丞相上了茶,说道:“丞相觉得南中之事刚如何?”

丞相看向严帝,说道:“看陛下想快速解决还是安抚为主。”

严帝沉默了下说道:“都说一下。”

“安抚为主,就是处理了牵扯在内的官员。”丞相在知道消息后就思索过了:“只是山人本就不驯,此次退了,怕是以后再想管理就难了。”

严帝也有这样的担忧,那些山人本就桀骜不驯,根本不臣服,南中明面上是朝廷的,可是实际上朝廷能管理的只在小部分,那些山人虽然不和朝廷作对,但是也别想让他们听从朝廷的命令。

丞相说道:“想要快速解决的话,不如把南中给宣王世子当封地,只是世子年幼,暂交给永福公主管理。”

严帝脸色变了变,看向丞相问道:“丞相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丞相倒是丝毫不惧,说道:“臣知道,只是如今陛下分不出人手去南中,西南更为重要,而南中明面上是朝廷的,可实际如何陛下心中也清楚。”

严帝沉默不语。

丞相直言道:“陛下事有轻重,南中不能放任不管,可是如今最重要的是变法和西南之事,南中……虽说是交给了永福公主处理,可是名头上依旧是宣王世子的,等世子成年,大不了陛下说舍不得世子远离,给世子换一块封地就是了。”

这样一来,南中的事情处理了,永福公主出钱出人出力了,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丞相看着严帝说道:“就算不换,直接让宣王世子过去,永福公主还能如何?”

这话着实无赖了,哪怕是亲姐弟,难不成世子愿意当一个傀儡吗?永福公主愿意把到手的利益让出去吗?

这可以说是阳谋了,算计的就是严舒锦。

严帝神色变了变说道:“此时先不提,变法遇到阻扰……”

丞相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件事……臣有一计。”

严帝看向丞相:“爱卿尽管说。”

丞相犹豫了一下,说道:“严惩,任何阻扰变法的人,不管世家、豪强、平民甚至官员,只要查出来有牵扯,全部严惩,诛杀。”

严帝其实也考虑过这点,却下不了决心,毕竟自从他登基后,在百姓中名声极好,就算是变法,那些百姓骂的也是朝廷官员而不是严帝,可是这样的命令一下,怕是所有骂名都严帝的身上了。

看着严帝的神色,丞相说道:“请把这件事交给微臣。”

严帝诧异地看向丞相,哪怕最后变法成了,也是需要一个人去平息民怒的话,主持这件事的人怕是落不到什么好下场:“丞相可知后果?”

丞相正色道:“微臣自然知道,只是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而且这件事是对百姓有利,前朝覆灭于世家,当时民不聊生,我朝决不能重蹈覆辙,要不然这些年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富裕日子而牺牲的人和事情就太不值得了。”

严帝闻言,说道:“爱卿今日信朕,朕必不负爱卿所望,也定会护住爱卿,等百年之后,史书上定有爱卿功绩。”

作者有话要说:宝姐:我就想安安静静生个孩子!!!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ophia? 1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呆毛迎风招展 18瓶、未挽° 15瓶、知晓 12瓶、热爱虐男主的大宝贝 10瓶、江城子 5瓶、自由女神 3瓶、亦薅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258章 磐石包子的丈夫

远在福州的严舒锦根本不知道京城的这些算计, 就连杜先生都不敢再拿公务去打扰严舒锦了, 因为已经快到了严舒锦生产的日子。

倒是远在西南的韩景每天都掰着手指算着时间,本来以为很快就能解决了西南的事情, 没想到如今却耽误了这么许久,不过这样的耽误也是值得的。

石将军来了以后, 宣王就把手上的事情都交给了石将军,自己不再管了,只是宣王身边本就有人, 后来又有韩景带来的侍卫和严舒锦送来的粮草,再加上宣王开始肃整西南的时候立下的威名, 使得宣王在西南威望极高。

特别是一些被宣王提拔上来的将士格外崇拜宣王,如此一来对石将军就有些排斥了, 他们也怕石将军的亲信来顶替了他们的位置。

其实这般很不利于西南的局势,直到宣王病了一场, 把所有侍卫收拢在身边, 石将军又带着西南守军打了几次胜仗,赏罚分明后渐渐收复了西南守军, 而且严舒锦送来的粮草是救命粮草,可是福州一地也不可能和整个朝廷对抗,石将军不仅带来了粮草还有不少兵器护甲。

石将军和宣王并没有私下见过面, 可是两个人自有默契, 毕竟他们两个曾经并肩作战过。

宣王病了后,韩景就留下来照顾宣王,其实宣王远没有外面传的那般严重, 只是大多时候都留在院中。

只是宣王并不让韩景整日留下,反而让他出去到各处转转,甚至把他赶到了石将军的身边。

石将军在看见韩景后,也没有多言什么,不过大多时候都把韩景带在身边,哪怕是商量战事的时候,他倒不会专门为韩景解释什么,好像那些东西就让韩景随意的听,听懂学会多少都是韩景自己的事情了。

韩景也意识到,这是宣王和石将军的交换,宣王把西南交到了石将军的手上,以前建立起来的那些优势也都送与了石将军,而石将军让韩景跟着学习。

这样的机会着实难得,石将军是难得一见的名将,能跟在他身边学习的机会很少,韩景在意识到这点后,就仔细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等石将军不忙的时候去请教他。

在韩景第一次请教的时候,石将军看了韩景许久,挑了下眉倒是没把人赶走,而是仔细讲解了起来,哪怕后来韩景拿了不是西南的问题来请教,石将军也会给出答案。

这样的行为直到石将军出征之前。

石将军这才去拜访了宣王,他要把边城托付给宣王,蕃人以为退兵了这件事就结束了,想的太过简单。

宣王穿着一身常服,正在看书。

石将军说道:“倒是没想到王爷如今风雅了起来。”

“我外孙要出生了。”宣王语气平静说道:“总要起一个好名字。”

石将军想到那位永福公主,说道:“恭喜。”

宣王说道:“谢谢。”

石将军叹了口气,倒是没有说话,他其实有些想念当初打了胜仗一起喝酒的日子,而不是如今说个话都不行。

宣王看着石将军的模样,倒是笑了一下,说道:“稍微等下。”

石将军应了下来。

宣王出去了一趟很快回来,拿了一坛酒和两个碗,直接打开倒了两碗酒说道:“旗开得胜。”

石将军喜欢酒,却也很久没有这样喝酒了,好像去了京城后,他们就开始就酒壶酒杯,再也不这样一碗一坛的喝了,就好像怕别人说他们粗俗一样,只是喝酒还是这样痛快,石将军端着酒仰头喝下,说道:“好酒。”

这酒并不是陈年佳酿,却是烈酒,正是这样的酒才符合石将军的胃口。

宣王与石将军连喝了三碗,这才不再喝了,说道:“这次得胜回京后,将军有何打算?”

石将军不知道宣王为什么这样问。

宣王正色道:“若是可能,将军自请镇守西南吧。”

石将军也不是蠢货,此时也明白过来,他其实也感觉到了朝廷如今的气氛不对,可是一直没有牵扯到他的身上,所以他选择了沉默,而且他一直觉得刘将军的死有蹊跷,后来连刘妃和刘妃的儿子都没有了,紧接着皇后也死了。

这么一件件事情,就算石将军想劝自己说是凑巧都不可能,刘将军曾经救过他的命,这件事石将军一直记得,可是刘将军却死的尸骨无存,最终只是立了衣冠冢,而刘将军的儿子也一个个死去,到最后就剩下刘妃了。

石将军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怀疑了,只是他没有丝毫的办法,如今试探道:“刘家没有了。”

宣王诧异地看着石将军,他也是愣了下才反应过来,石将军口中的刘家是谁,已经很久没有人提到刘将军了,所以他没有回答。

石将军说道:“刘将军当初救过我一命。”

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也算是送了个把柄给宣王。

宣王犹豫了一下说道:“罪有应得。”

这样的四个字却透露了不少,罪有应得,首先刘将军是犯了错,这个错很严重,那么刘将军的死就不是意外了,证实了石将军的猜测。

更多的石将军却不敢再问了,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猜测,把所有事情连起来就是最后的答案。

石将军神色变了变,严帝为子报仇这件事没有错,可是错在了手段,哪怕严帝在登基后,再公布刘将军谋害严家望的证据,然后把刘将军满门抄斩,石将军都能接受,甚至不会去给刘将军一家求情。

可是偏偏,严帝在战场上用了手段,刘将军等于是被背叛了才惨死的,这样石将军根本无法接受,他也害怕什么时候,从背后捅来一刀。

不管是严帝还是宣王都不是纯粹的武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是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而严舒锦根本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也是无法了解战场上生死相交的情谊的。

石将军不会告诉任何人自己心中的想法,因为就算说了可能这些人也无法理解,心中思量着说道:“王爷,这次出征,我想带着驸马,很多东西不经历是不会懂得。”

宣王知道机会难得,却也有些犹豫,毕竟宝姐要生了,他其实想着让韩景回福州陪在宝姐身边的,而且他也怕韩景遇到危险,那样女儿就守寡了。

石将军看出了宣王的犹豫,说道:“别的不敢说,起码我能保证他的安全。”

这话宣王是信的,说道:“并非如此,只是永福快生了,我想着让宁安回去陪着永福。”

石将军闻言笑道:“这倒是问题,不如问问驸马?”

在石将军看来,回家陪妻子孩子根本比不得建功立业,是男人都知道怎么选的,要是宣王强硬的逼着韩景回福州,怕是韩景心中也会有芥蒂的。

其实在知道刘将军死的原因之前,石将军是想过要和宣王商量一下韩景的事情,毕竟韩景也算是良才,却没有一定要带他走的意思,可是如今……石将军却觉得不带着韩景,根本没办法把后背交托给宣王。

宣王应了下来,说道:“也好。”

石将军忽然觉得宣王也是个可怜人,明明是亲兄弟更是一起揭竿起义的,最后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王爷,而宣王的女儿更是被派到了福州那样的地方,如今是福州富裕了,若是永福公主没有本事,那就和流放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石将军是知道宣王世子如今也被养在宫中,而宣王更是上交了兵权,若是说严帝对他没有防备,任谁都不会相信的,这还是严帝的亲弟弟,石将军竟然诡异的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

韩景很快就被请了过来。

宣王直接问道:“石将军出征想带着你,还能保证你的安全,你怎么想的?”

韩景愣了一下,挠了挠脸说道:“怕是要辜负石将军的厚爱了,我都收拾好了行李,准备赶紧回福州了,可能赶不上公主生子,可是我要照顾公主坐月子。”

石将军从未见过如此……不求上进的男子,难不成这话是说给宣王听的,这样一想又觉得韩景性子奸诈:“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既然从福州过来,难不成就想这样回去?”

韩景也觉得委屈,说道:“要不是公主担心王爷,我也不会过来,我在福州守着公主,如今都不能陪着公主生产……”

石将军竟然觉得韩景是真情实意的。

若是韩景是自己的儿子,宣王也要觉得韩景这样没出息了,可是韩景是自己的女婿,让他这样牵肠挂肚的才是女儿,宣王倒是觉得韩景真性情,说道:“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韩景说道:“王爷的信写好了吗?”

宣王说道:“还有长命锁,我一会让人给你送去。”

韩景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