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花琉璃,他觉得这小姑娘虽然骄纵些,尖牙利嘴了些,脾气差了些,挑剔矫情了些,但还是有优点的。

比如……

林辉之想了想,比如长得好看?

文人若想夸奖一个人,总能找到溢美之词,所以尽管林辉之对花琉璃这个救命恩人满腹意见,还是说出了一串赞扬感激的话。

花琉璃:“……”

厉害还是文官厉害,能把她刻意挑事的行为,说成明察秋毫,行事机警,救人于危难之间,连她自己都差点信了。

“这位大人,你说再多好听的话,也吃不上肉的。”花琉璃用手帕轻轻擦拭了下嘴角,“没用。”

林辉之顿了顿,表情有些僵硬:“老夫并无此意。”

“既然没有这个意思,那就不必再说。”花琉璃转头点了几位卫兵,“你们护送这位大人一起走。记得,一定要好好看顾大人的吃食。”

决不能让他沾半点荤腥,馋死他。

林辉之愣住,良久后再次朝花琉璃作揖:“姑娘大义,老夫不及姑娘。”

花琉璃瞥了他一眼,不着痕迹地往旁边避开了一步,起身对花长空道:“三哥,我们该走了。”

再不走,这老头儿就更疯了。

“好。”坐在旁边的花长空笑眯眯点头,对花琉璃的行为没有半点质疑,甚至还觉得林辉之虽然一无是处,但是在夸奖他妹妹这一点上,尚有可取之处。

上了马车,花琉璃看了眼点头哈腰把他们送到路边的驿丞,还有他身后破破旧旧的驿站,随手在马车匣子里抓了个装金珠的锦袋扔给驿丞:“方圆几百里,就你这家驿站最破,拿去好好修缮一番。”

“谢贵人,多谢贵人。”短短一夜,就闹出这么大的事来,驿丞早已经吓破了胆,以为这位挑剔的贵人会找他麻烦,没想到对方什么都没说,还拿钱给他修缮驿站,这哪里是贵女,分明是天上下凡的仙女啊。

花家兄妹走了以后,林辉之请衙差找来了纸笔,修书一封,托驿站的驿卒送往京城。

花家兄妹高义,虽因他弹劾花应庭,对他心存怨气,但是见他有性命之危时,却仍旧摒弃前嫌,派兵护送他到流放之地,这等心胸,令他汗颜。

难道……真的是他对花家军抱有偏见,是他错了?

花琉璃一路挑剔,走走停停,林辉之的信竟先他们一步到达京城。

尚书府中,户部尚书曹进伯正在与户部侍郎左蕴德议事,听下人说,有好友的信送到,便让下人拿了过来。

“唉。”曹进伯把信拿到手里,却没有立刻拆开,反而苦笑道:“这次我与辉之政见不合,闹得不太愉快。”

他甚至有些怕拆开这封信。

辉之坚持认为花将军击退金珀大军拿下对方城池是穷兵黩武,而他却十分赞同花将军的做法。所以辉之一直试图说服他,后来他们还因为这件事,在朝堂上争辩了几句。

只怕这封信里,写的也不是好友的思念之情。

“大人,您为了帮林大人求情,四处走动,若是林大人知道这些,定会明白您的苦心。”左蕴德安慰道,“您与林大人几十年的交情,定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受到影响。”

“辉之的脾性,你又不是不知道,又倔又硬,他认定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曹进伯叹口气,还是慢慢拆开了这封信。

左蕴德知道两人前些日子因政见问题闹了矛盾,以林大人的脾性,这封信多半是骂曹尚书的。所以在几息之间,他已经想出好几个安慰曹尚书情绪的办法。

他等了一会,也没等到曹尚书说话的声音,再看对方的神情,似惊似疑,仿佛信里写了什么荒诞至极的事。

“大人?”左蕴德想,该不是被林大人的信,气糊涂了吧?

“蕴德啊。”曹进伯满脸纠结地放下信,“你觉得以辉之的性格,若是被人威胁,会不会说些违心之言?”

“大人这话……是何意?”左蕴德满头雾水。

“比如说,盛赞看不顺眼之人的儿女?”

闻言,左蕴德干笑:“这大概要看是谁吧。”

“比如花将军的儿女?”

“绝无可能!”说完这句话,左蕴德觉得自己否认得太直接,太快速,有认为林大人小心眼之嫌,于是又委婉地描补了几句,“花将军儿女都在边陲长大,由花将军亲自教养,行事上定有花将军之风,以林大人的脾性,想来不会太欣赏这样的后辈。”

盛赞那是不可能的,死都不可能,把人从头到尾挑剔一番才是正常。以林大人的性格,宁可一头撞死,也绝不会说花家的好话。

作者有话要说:曹尚书:辉之啊,你如果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林辉之:……

第3章 以貌取马

于此同时,林辉之差点被暗杀的密函,被送到了帝王的御案上。

昌隆帝沉着脸看完这封密函,没有说话。伺候他的太监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怕惹得帝王不满。

屋内死一般寂静,无人能够打破。

就在此时,殿外有脚步声传来,步伐很是轻快。

“父皇。”

听到这声呼唤,宫侍们不自觉便放松下来。

进来的年轻男子身着锦衣,长身玉立,容貌更是脱凡出众,他一出现,仿佛整个大殿都亮堂了几分。

宫侍们齐齐弯腰行礼:“太子殿下安。”

太子走到帝王面前,样子有些懒散,他给昌隆帝行了一个礼:“又是朝中哪个不长眼的,惹您生气了?”

“谁惹事的本领都比不上你。”昌隆帝说着嫌弃的话,放下手里的密函,抬头看向来人,“昨日老大建府,你跟着去喝酒了?”

“大哥要敬儿臣的酒,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臣总不能落他的面子。”太子懒洋洋地在椅子上坐下,“到时候传出我们兄弟不合的流言,难受的不还是您?”

昌隆帝看他没骨头的样子,想呵斥两句,又舍不得,只好道:“林辉之在黄淮县驿站中,遇到了刺杀。”

太子看着昌隆帝,等他继续说下去。

“幸而这件事出了意外,让他逃过一劫。”

“哦。”太子垂了垂眼睑,那还挺可惜的。

“看你的样子,似乎还很失望?”

“他天天在您面前夸大哥好,总挑儿臣的毛病,恨不得把儿臣从太子位置上拽下来,再把大哥塞上去。”太子缓缓道,“您知道的,儿臣别的毛病没有,就是爱记仇。”

“他如果真的死了,麻烦的是你。”昌隆帝叹气,“满朝皆知你不喜林辉之,他若死得不明不白,其他人面上虽不敢说,心里定会认为是你做的。”

太子轻笑出声,他就喜欢那些看不惯他的人,心里不舒服,面上却不敢说的样子。

坐在他这个位置上,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有无数人挑他的毛病。

见他这幅模样,昌隆帝就知道这孩子仗着有他撑腰,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你啊,你啊……”

父子二人正说着话,有太监进来请示,说是贤妃求见。

昌隆帝近来正在考虑大儿子的婚事,听到贤妃求见,便让她进来了。在贤妃进来之时,他顺手合上了放在桌上的密函。

“妾见过陛下。”贤妃虽已经年近四十,但是容颜依旧出众,她朝昌隆帝盈盈一拜,顺便还朝太子露出慈母般的微笑。

可惜太子并没有感受到她的慈祥,朝她拱了拱手,便靠着椅背不动了。

贤妃:“……”

这太子当真不识趣,她与陛下议事,懂规矩又识趣的就该自动离开,他倒好,不仅不走,还要挑个舒服的姿势坐着,究竟有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注意到贤妃殷切的眼神,太子眼睑动了动,可他是那种善解人意的人吗?

不是啊。

所以他不仅挑了一个舒适的坐姿,还让宫侍给自己换了盏热茶,脸上带着“你们慢慢聊,我只想凑个热闹”的微笑。

贤妃深吸一口气,扭头看向昌隆帝:“陛下,妾今日来,是为了昊儿的婚事。昊儿这孩子,整日只知道勤奋上进,连自己的亲事都顾不上,我们做长辈的,只能为他多操心一些了。”

“老大今年已经二十有一,婚事确实不能再拖。”昌隆帝点了点头,“明昊擅武,又喜排兵布阵之法,给他找个志趣相投的王妃如何?”

“陛下,您意思是?”贤妃面上并无太多喜色。

“护国大将军有一爱女,容颜出众,年十五,配明昊正好。你若是没有意见,朕便厚颜向应庭提了这个亲事。”

贤妃闻言,心头一颤,陛下果然有这个心思。以护国大将军现在的地位,娶了他家的女儿确实是好事,可是……

历史上多少战功赫赫的将军被帝王猜忌,尤其是像花应庭这样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牵连满门。陛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花家定有忌惮,不然何必想要花家女成为皇室媳妇?

娶花家女只能一时风光,从长远来看,却是不利的。当陛下对花家越来越不满时,对娶了花家女的儿子,也会生出反感之情。

帝王之家的亲情,就是如此的凉薄。

“陛下,花家姑娘,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好。”贤妃陪笑道,“只是昊儿性格太过刚硬,若是再娶一位武将家的闺女,我怕他们日后会闹出矛盾。不如给他挑一位知书达理,性情温和的女子,夫妻二人性格互补,方是圆满。”

听到贤妃拒绝了自己的提议,昌隆帝深深看了贤妃一眼,直把贤妃看得忐忑不安后,才收回目光,语气平静道:“既然如此,便依你的意……”

“父皇,儿臣不打扰您与贤妃娘娘的交谈,儿臣告退。”太子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站起身,朝昌隆帝作揖行礼后,就准备离开。

“等等。”昌隆帝叫住他,“外面冷,你把朕的披风穿上再出去。”

御前总管捧了披风,亲手伺候太子穿上,送他出了殿。

“殿下,您慢走。”太监总管赵三财目送太子走远,直到太子车架看不见影之后,才拍去身上的积雪,换上一双干净的鞋子,回内殿伺候。

等贤妃离开以后,昌隆帝问赵三财:“太子走的时候,可有说需什么,缺什么?”

赵三财摇头:“殿下离开之前,只说了让奴等伺候好陛下,并未提及其他。”

“英王昨日建府,朕赏赐了他不少东西……”昌隆帝沉吟半晌,“英王有的东西,太子却没有,岂不是有偏心之嫌?”

“你去朕的私库去看看,挑一些太子喜欢的东西,给他送过去。”昌隆帝又一想,“把前些日子进贡的御马,挑几匹送到东宫。”

“是。”赵三财笑着退下。

太子出了宸阳宫,半道上遇见了大皇子英王,他坐在车里,懒洋洋地朝英王拱了一下手。

英王绷着脸从马背上下来,回了他一个礼。

太子是半君,他的礼,皇子们受不起。

“不知太子从何处来?”英王皮笑肉不笑地问。

太子挑眉,慢吞吞理了一下袖摆:“去父皇那坐了会儿。”

英王扯着嘴角笑,突然道:“昨日太子看上了我府中的骏马,我本该拱手相让,只是那马乃父皇赐下,我便不好再转送他人了。”

“哦?”太子拖长语调,“你不说这事,我都忘了。”

他抬眉看着面带得色的英王:“无碍,正好我比较喜欢颜色纯一些的马,你那匹马的尾毛杂了些。若真送到东宫来,会被其他骏马排挤的。”

英王深吸一口气,提醒自己不能动怒:“太子,父皇赐下的乃是千里良驹,尾巴上有几根杂色毛算什么?”

太子的目光落到英王脸上,半晌后淡淡道:“可能是因为我不仅以貌取人,还以貌取马吧。”

英王:“……”

提起以貌取人时,太子这个王八蛋盯着他的脸看,是什么意思?!

没过两日,京城里不少官员都知道陛下送了好几匹贡马给太子的事,一时间引起无数人唏嘘,几个皇子中,陛下最心疼的还是太子。

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的,情分也与其他皇子不同。

太子幼时体弱,不知是哪位高人说,太子命格奇特,一般人教养不了他。陛下一想,一般人教养不了,他身为真龙天子,自然不是一般人,所以就决定亲自来养。

说来也是巧,太子被接到陛下的宫中后,很快就能吃能跑能跳,身体也壮实了不少。

就因为这样,太子在陛下的宸阳宫住到十二岁,才搬去东宫。

上一个被皇帝这么偏宠的太子,最后被宠爱他的父皇贬去了苦寒之地,直到病死都没能回到京城。

不知道这位太子,结局会不会好一点?

花家兄妹赶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兄妹二人刚进城门,就听到马蹄声传来,时不时夹杂着路人的尖叫。

花琉璃掀起马车窗帘子朝外看了看,几个身着华服的青年骑在马背上,对路人的惊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几个年轻人骑着马,意气风发地行走在大街上,正准备去酒楼里喝上两盏酒,却被几个穿着甲胄的士兵拦住了。

“尔等何人,竟敢拦公子们的去路?”

“诸位公子,我大晋律法规定,闹市不可纵马。我家小姐体弱,受不得惊吓,现在被你们的马蹄声吓得几近晕厥,你们应该给我们一个说法。”士兵们目光灼灼,手握刀柄,大有他们不说清楚,就别想走的架势。

“啥?”几位公子看了看离他们还有几十步远的马车,惊吓?晕厥?

这是来故意找茬的吧?

他们还没开口置疑,就听到马车那边传来一阵骚动,几个丫鬟围着马车上上下下,来回奔跑,隐隐听到她们嘴里说着“药”“县主”“大夫”之类的字眼。

难道真被他们吓出病了?

京城里,哪位县主如此娇弱多病?

这要真出了什么事,他们回家会不会被打死?

第4章 病弱小姐

游手好闲的纨绔公子们被眼前的阵势吓着了,再看这些凶神恶煞手持利刃的士兵,更是心虚,老老实实从马背上爬了下来。

京城里很多世家大族,都喜欢在马车上留下家族的标志,但是他们从这几辆马车上,完全猜不出里面坐的是哪家人。

车架的规制高,还有士兵护卫,这不是普通世家的待遇。

他们焦虑不安地等待着,可是除了围住他们的士兵,还没有一个能做主的人过来跟他们交谈。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缩着脑袋祈祷这个县主不要出事。

过了好半会儿,终于有个风采不凡的男人朝这边过来,他们内心竟升起一股诡异的喜悦之情,尽管对方脸色十分难看。

等对方走近,他们便识趣地道歉,顺便想套出对方的身份。

“诸位请放心,在下并非无理的人,请诸位先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