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内侍退下不久,秦国公主就走进来,玉琳绽开笑容迎上前,看着玉琳的笑容,秦国公主心中了然,但还是问了一句:“你不会怪我吧?”

“姐姐的用意,我明白的很,自然不会怪姐姐。”在此时此刻,只有用让玉琳进宫为质这一下,才能堵住群臣的嘴,才能让柳劲松无后顾之忧的领兵打战!

“我就知道,玉琳是很聪明的!”玉琳羞涩点头,接着就道:“我会给他写一封信,要他不要担心我们,并说,我会侍奉好婆婆!”

秦国公主拍拍玉琳的肩:“好孩子,不亏我疼你!”

“姐姐不也是孩子?”玉琳的话让秦国公主笑了,接着秦国公主轻叹:“我和你不一样,玉琳,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不是孩子了!”

那些过往,秦国公主不说,玉琳也不会再问,只吩咐人拿来笔墨,玉琳飞快地写了一封信,这封信非同小可,自然会和军报一起,送往边关!

“阿松如字,知边关战事,心急如焚。婆母焦心战事,已搬来和我一起住。我…”在此刻,这封家书的珍贵自不可轻视,柳劲松细细读去,只觉字字句句都那么珍贵。玉琳,我会为你,好好地打这场战!柳劲松在心里发誓,脸上已经露出坚毅神情。

“将军,已经有旨意到来!”正式的旨意要比通过军报快马到来的消息晚一些,柳劲松站起身前去迎接传旨的官员。

天使也是熟人,当看到徐知安的时候,柳劲松脸上露出笑容,等宣读完旨意之后,徐知安这才对柳劲松拱手为礼:“恭喜柳驸马,若此战得胜,封侯指日可待!”

“封侯并非我所愿,我所愿的,不过妻儿平安!”柳劲松的话让徐知安笑了:“果然柳驸马和别人不同!我离京之日,永乐公主尚在皇陵未还。不过听的他们甚好!”

好就够了,柳劲松笑了,看着他眼里的笑,徐知安又是一笑,姐姐选的驸马,其实真的很不错。

“搬进宫里去住,公主,这不是为质吗?”听到玉琳亲自来说的话,柳凤英已经皱眉道,玉琳走到她身边:“婆婆,我…”

“公主,你不用劝我,我明白,可是朝廷既要用阿松,怎的又对他不信任?”柳凤英的反应在玉琳意料之中,玉琳轻叹一声才道:“婆婆,阿松他,是柳家的人啊,算起来,他还是烈王的表外甥!”

烈王虽被追封为王,立祠祭祀,但身上的谋反罪名,并没解除。用柳劲松为将,必然有大臣会反对的。柳凤英想来想去,怎不明白用意如何,但还是忍不住道:“可是阿松算起来,还是陛下的表兄!”

朱家正经的儿子,玉琳笑容里还是含着叹息:“婆婆,朱家虽是陛下的外祖家,但此刻,已经被压制住了。”身具朱柳两家血脉,对柳劲松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若我们不进宫,那对阿松的弹劾奏章,是少不了的!”自然有人抱着忠君爱国的念头抵死反对,这也是朝臣旧例,柳凤英生在柳家,嫁进朱家,怎不明白这一点,低头沉默不语。

“婆婆无需担心,虽说是进宫居住,但我们住的,是姐姐昔日在宫中的旧居,她搬出宫后,并没有人住进去,景致很好,离太液池也很近,夏日赏荷,秋日赏菊,冬日赏梅,都有的去处!”

“我知道,若是三十年前,能入宫暂住一段时日,会怎样高兴,可惜,现在已经不是三十年前了!”柳凤英淡淡一笑,逝去的岁月在这一笑之中,似乎并不远。

三十年前,柳凤英是柳贵妃宠爱的侄女,进宫时候,是能和公主们玩耍的,三十年后?柳凤英自嘲一笑,并没说话。

“三十年后,婆婆您是我的婆婆,是永乐公主都要恭敬侍奉的人,是皇后也要称一声长辈的人,进到宫中,婆婆您也无需这样拘束!”玉琳的宽慰让柳凤英抬头一笑,接着就道:“我人老了,难免糊涂,公主休要放在心上!”

“您是夫君的母亲,惦记夫君是难免的,我怎会觉得您所想不对?”玉琳的话让柳凤英笑了,进宫居住,并没有那么可担心的,不管是一年还是两年,总要等着儿子回来。

吴王对女儿进宫暂居这件事,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不过他此时身为皇叔,还是得到天子的特别指令,每隔五日,玉琳就能从宫中回吴王府一趟。至于吴王,也可随时进宫探望女儿。

“玉琳,这件事,虽是姿态,可也要把姿态做好看些。那些文臣,有时我也很想抽他们!”吴王的叮嘱让玉琳笑了,她拍拍吴王的手,安抚地道:“爹爹,我知道,况且这宫中,我又不是没进去过。原先也经常夜宿的。再说现在是弟妹当家,可不再是伯母发号施令的时候!”

朱太后和儿子的对阵还是败了下来,先帝葬入皇陵之后,朱太后就搬进宁寿宫,昭阳殿内,现在是胡氏居住。宫中换了新主人,又有先帝的吴淑妃等人在领受新尊号后被接出宫中奉养,无儿无女的,很多都依惯例出家。留在宫中陪伴太后的,不过寥寥几位旧日嫔妃。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宫中倍感空旷寂寞,不但是宫室的主人少了,原先伺候先帝的人,很多也被遣出宫,还按惯例放走了一批年纪比较大的宫人。剩下的空缺,本该在来年择选宫人补上,但此刻因有战事,这项事宜也就停止,不过是由内府出资,采买了一批身世清白的人入宫添补空缺。

但这些人也不多,坐在轿中一路行去,走好一段路都遇不到一个宫人,柳凤英看着宫中,很多年了,从没想过还有一日能重新踏足这座宫廷,不是以被赦免的罪人的身份,而是以公主婆母的身份!

“祖母,怎么好多姐姐都不见了?”柳望舒对进不进宫居住并不在意,毕竟对她来讲,哪里有娘,哪里就是家。此刻望着轿外,不由好奇地问。

“宫中换人是很平常的!”柳凤英耐心地告诉孙女,小望舒哦了一声就打个小小的哈欠,今日一早她就被玉琳从被窝里抓起来,梳洗换衣后去给吴王磕头辞行,又要迎接正式到来的使者,在那听使者念了一大堆话,早就想打瞌睡了。

“睡吧睡吧,乖孩子好好睡!”看见孙女发困,柳凤英自然舍不得,把孙女抱的更紧些,小望舒不一刻就沉入梦乡,轿子已经停下,有女官过来迎接!

这所宫殿像是新建的,柳凤英看着面前有些陌生的宫殿,比较起来,这所秦国公主的旧居,虽不如别的宫殿那样富丽,却更显精致。

见柳凤英站在宫门口打量,玉琳已经道:“婆婆,进去吧,这所宫室,是伯父在姐姐三岁那年,吩咐建造的!”难怪这所宫殿,离昔日皇帝的寝殿更近,真是爱若珠宝。

柳凤英心里想着,就和玉琳一起跨进宫门,正殿是秦国公主居室,玉琳和柳凤英分住东西侧殿,绕过正殿,就是一所花园,这所花园虽只有一亩见方,里面也编植珍贵花木,靠墙还挖了一个小小荷塘,此刻还有荷花开放。

“这宫殿的精致,胜过这宫内所有的宫室!”柳凤英被玉琳带着在这宫中走了一圈,回到荷塘旁的亭中坐下,忍不住感慨道。

玉琳不由淡淡一笑,就听到耳边有人叫娘,抬头看去,是秦国公主抱着小望舒走进来。小望舒在秦国公主怀里,就伸出双手要自己的娘抱,玉琳接过女儿,扯一扯她的小耳朵:“你方才不是在睡觉吗?怎么这会儿就醒了?”

“我是在睡觉啊,可我听到有人进来,以为是娘呢,谁知道等了好半日也不见说话,这才睁眼,发现是秦国姨母。听说你们在逛花园,娘,您也是,怎不叫醒我来逛?”小望舒搂住玉琳的脖子就开始控诉。

玉琳不由笑了:“你不是在睡吗?我不想扰着你呢。”

“可我想和娘在一起!”小望舒再次强调,玉林不由揉揉女儿的头:“你啊,小小年纪,就学的只会说甜言蜜语!”

“柳夫人,事出紧急,才不得不如此,还望柳夫人休要怪我!”趁玉琳母女在那说话,秦国公主已经对柳凤英行礼下去,并表示歉意,这让柳凤英急忙还礼:“公主休如此说,妾并非不明理之人,小儿能为国效力,为君分忧,妾当竭力赞成才是!”

“柳夫人如此,幸甚!”秦国公主又是一礼,柳凤英又还礼回去。

小望舒的小脑袋点一下:“娘,祖母和姨母在做什么?为什么拜来拜去?”玉琳摸摸女儿的脑袋:“这叫行礼,互相行礼,难道嬷嬷没教过你?”

小望舒摇头:“怎么没教过呢?”说着小望舒就从玉琳怀里跳下来,一本正经地整理一□上的衣衫,然后对着柳凤英:“祖母在上,孙女给祖母问安!”

见她抿着小嘴,握着小拳头的样子,柳凤英真觉得心花都开了,把她的手拉住:“好妞妞,祖母晓得了!”

“妞妞又是什么?”小望舒瞪着眼睛又问。柳凤英不由大笑出声,玉琳对秦国公主一笑,秦国公主微一点头。

吃过午膳,秦国公主也就离去。玉琳这才带上孩子们和柳凤英一起去见这后宫的主人胡皇后。

胡皇后新任皇后,也是才搬进宫中不久,事情繁忙,但还是拨冗召见,并赐下不少礼物。除了胡皇后,宫中尚另有几名妃子,但身份最高的不过婕妤,玉琳无需去拜见,不过派了侍女往她们居住的地方说了一声罢了。

“我们为何不去拜见太后?”从昭阳殿内出来,柳凤英奇怪地问。

“陛下早有旨意,太后伤心先帝崩逝,缠绵病榻,除要紧事情,一概不许打扰!”玉琳的话让柳凤英沉默,接着柳凤英就道:“其实太后年轻时,我们也曾识得的!”

不识得才是怪事,她们算来也是姑嫂,柳凤英察觉到玉琳的疑惑,忙解释道:“是小的时候,那时我并没和朱家定亲就认识的。那时说起来,她常说,要一个能倾心爱慕的夫君!”

这是那时的少女们,最不能宣之出口,但却最想得到的吧?玉琳了然,可是终究还是没有得到,朱太后接到圣旨时候,是不是曾想过,成为皇后,以她的才貌,会让天子倾心于她?

玉琳往宁寿宫的方向望去,宁寿宫一样的福利堂皇,只是比起别的宫殿来,总觉得少了生气,虽然宁寿宫居住的人,是最多的。

“你的阿弟,果然狠心,已经不像是我的儿子了!”朱太后对乐安公主叹气,皇帝下令太后静养,能陪太后说话的人自然不多,除了有数的几个旧日嫔妃,还有胡皇后每日的定省,剩下的,也只有乐安公主了。

“母后,您又何必呢?非要让阿弟尊崇朱家?”乐安公主劝说着朱太后,朱太后的衣饰,端庄富丽,可是也掩不住她深深的疲惫:“枝儿,你不晓得,你的外祖父为了让我在宫中过的好,下了不晓得多少力气!”

“母后,到了此刻,您还在自欺欺人吗?”乐安公主命人死死瞒住朱家爵位被夺的事实,太后到此时此刻,都不知道朱家的情形和原来并不同,心心念念,还想着朱家进京!

“我只想着和我的亲人们一会,难道这也不许吗?”朱太后压制不住火气,想对女儿发火又舍不得,毕竟这些日子,还亏得女儿进宫陪伴。

“母后,朱家若真的对您亲情很重,又怎会把您送进宫来,皇后,自然是很尊贵的,可是皇后,只是皇后!”乐安公主也渐渐焦躁。

这话让朱太后沉默,接着她看着女儿突然笑了:“是啊,皇后,只是皇后,所以连我的女儿都在责怪我,因为她认为,权利才是最重要的吗?”

“母亲心中不这样想吗?若非如此,母亲为何又和父亲翻脸?”乐安公主的话让朱太后定住,转身不去看女儿。乐安公主坐在那里,觉得十分疲倦,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回进来探望母亲,都会出现一番。朱家的荣华富贵,已经是太后心中的心魔,怎么都解不了。

乐安公主离开宁寿宫,走了一段路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小孩子的笑声,乐安公主循声望去,身边的侍女已经道:“这是永乐公主的孩子在呢!公主您也可以把小公子带来,和他们一起玩耍!”

“带他进来,一定会把他惯坏的!”提起儿子,乐安公主心里欢喜一些,玉琳已经瞧见乐安公主,让小望舒上前叫姨母!

“小舒儿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做姨母的儿媳好不好?”乐安公主弯腰把小望舒抱起来,逗着小望舒,小望舒瞪大眼睛,乐安公主本以为她会问,什么是儿媳,可是小望舒已经摇头大声地说:“不好!”

答的这么干脆利落,这让乐安公主有些尴尬,玉琳已经把女儿抱过来,顺势放下:“那是,你这么调皮,谁愿意你做儿媳妇?”这解掉了乐安公主的尴尬,看着跑远的小望舒,乐安公主这才淡淡一笑,认真地看着玉琳:“我现在才觉得,姐姐很值得羡慕!”

第100章 尾声(上)

“妹妹这话差了,其实,我也羡慕你啊!”玉琳不料乐安公主会这样说,过了很久才说出这么一句,这让乐安公主的眉微微一皱就问:“姐姐因何羡慕我,若说我是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可陛下待姐姐,也是一样的,甚至…”

乐安公主的话没说出来,甚至在某些地方,有一二分高出自己!玉琳笑了:“玉枝,你瞧,你有爹娘可以撒娇,有兄弟有姐妹!我不羡慕你别的,从小,我就羡慕你可以和皇后娘娘撒娇!”

这里的皇后娘娘,自然不是胡氏,而是那位太后!乐安公主回想过去,不由笑了:“是啊,我总羡慕你得到的比我多,可是仔细想想,我得到的又何尝不比别人多呢?”先帝和太后,虽然夫妻情分不怎么样,但他们在对待女儿这方面,算是好父母。乐安公主从小是被娇宠疼爱长大的。

既已有了好父母,又去想别的做什么呢?乐安公主展眉一笑,她生的明艳,这一笑竟如牡丹盛开一样那样灿烂:“姐姐的话我记住了,很多事情不要去想,就可以了!”

玉琳拍拍乐安公主的肩:“这样最好,你要知道,天子对你们,也是十分看顾的!”长公主的名分,已经足以让乐安公主这一生都荣华富贵连绵不断。

“是啊,上个月三姑姑上书,说俸禄太少,家用不够!阿弟再气恼她,还是下诏让她的俸禄加了三成!”这个结果当然离云梦长公主的要求相差很大,云梦长公主要求的,本是三座铁矿。被皇帝以铁矿乃是国本而改为加俸禄。

提起云梦长公主,玉琳的眉微微一皱:“三姑姑这辈子,大概也就如此了,现在她儿子还小,等再大些,就有京城人头疼的了!”

“阿弟已经想过了,等战事稍定,就下诏从勋贵人家,选人进兵营!”战事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稍定,玉琳心中对丈夫的思念又浓起来,阿松,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和孩子都在这里等你。

乐安公主见玉琳不语,晓得她思念丈夫,拍拍她的肩安慰一下她。玉琳已经露出一丝笑,小望舒牵着弟弟跌跌撞撞往这边跑来,玉琳张开双臂接住孩子,闻着女儿身上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心安定下来。

日子就这样缓缓流过,柳凤英也适应了在宫内的生活,除了不能常出宫,别的供给无缺,服侍的人也很恭敬。宫里虽因在先帝孝期少有宴会,但皇后过段时间也会召见她们婆媳。胡皇后召见她们婆媳时,摆出的姿态很低,就像真的是招待家里亲戚一样。

这样的日子很舒服,可是不管是柳凤英也好,还是玉琳也罢,都在思念远方的柳劲松,却不能表露出来。

转眼就是过年,这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接受百官新年朝贺,别的能省,这个朝贺和之后的宴会是怎么都不能省的。玉琳在朝贺前,再次见到了杨墨兰。

时间过去那么久,玉琳看见杨墨兰的时候,心里已经十分平静,如同她真的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一样!杨墨兰看见女儿这样,心里不知是该欣慰还是有别的思绪,但还是行礼如仪!

玉琳照旧没有受她的全礼,说了几句家常之后,杨墨兰就道:“小犬从边关回来已经一个来月,他说,他离开时候,驸马一切都好!”

“多谢徐大人了,听的徐太夫人为徐大人寻了一门亲,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等到了日子,我定会让人送去贺礼!”玉琳的回答也很平静。

这让杨墨兰心里更加欣慰,这样的场面才该是当日送走女儿时,心里想的见到女儿时的场面,杨墨兰笑着道:“我们徐家,本也没什么大家事,寻的,也就是一般人家的女儿。姑娘今年十七了,阿娇见过,说瞧来很温柔,很适合小犬!”

这样就好,这样平静地谈着家务事,就像她们之间从没有过血缘一样。玉琳也笑了:“徐太夫人果然想的周到。到日子,我虽不好去喝喜酒,贺礼是一定会有的!”

“多谢公主!”杨墨兰看向玉琳的眼也是那样温柔平静,看着这双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眼,玉琳绽开笑容:“听说潘三奶奶都生了孩子了,记得当初见她时,还是个孩子呢!”

“是啊,多亏当日公主送的那三件裘衣,不然的话,贵州苦寒,我这把老骨头熬不过去!”一问一答,如同最正常的公主遇到重臣母亲,于是有意结交,然后进行攀谈一样。

内侍已经让众命妇进殿,好对皇后进行朝贺!玉琳被迎到公主们所站位置,回头看过去,见杨墨兰已经站到她该站的位置。事情,本就该回到原来所处的位置,选择了,就别后悔!

玉琳深吸一口气,平静地和众人一起,进殿朝贺,朝贺毕领宴,如同每一个新年一样。

战事初起时,不管是青唐还是大雍,都有速战速决的打算,毕竟打战是个耗资巨大的事情。于是双方都出精兵交锋数次,青唐的兵丁虽然精锐,可大雍的兵也不那么老弱。

数次之后,虽没逼退青唐大军,但也没让他们入关一步。青唐见情形如此,也只有摆开阵势,和大雍对峙起来。

对峙的话,也算中了大雍的下怀,大雍虽然每年都有灾祸,但疆域广大,这边遭灾那边谷熟也是常见的。可青唐不同,当初诸王同意出兵的理由之一,就是攻打后,可以劫掠一番。现在大军这样耗在边关,那银钱哗哗地花掉,只见出不见入。况且战事一起,边关互市就关掉,青唐又少了一个赚钱的来源。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还能支持,这一年两年,青唐那边就有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人说,这个借口找的太糟糕了,为雁宁公主一人,耗掉这么多的金银,实在是件赔本买卖。

青唐那边议和之声渐渐大起来,甚至还有人要求把雁宁公主送去大雍,不再指着皇后之位,而是寻常妃子。此刻也没人说青唐皇帝的面子问题了。

种种声音,让青唐皇帝有些应付不来,但送走女儿,这是绝不允许的,不过议和这件事,还是可行。

“青唐要议和了?”柳劲松接过吴将军送上的信,不由笑着道。

“娘的,打了这么久,死伤那么多的弟兄,他说议和就议和,真把我大雍当做一块肥肉,可以随便啃一口吗?”吴将军擦一下胡子上的口水,大大咧咧地说。

军中之人,自然没那么斯文,柳劲松也见惯了,并不在意就道:“这件事,你我自然决定不了。还是上报朝廷吧!”

“朝廷?”吴将军呵呵两声就道:“那群文酸秀才,巴不得立即议和呢。你不晓得,昨儿我遇到个军需官,还在那和我抱怨,这军需烧的太快了。也不想想,皇帝还能差饿兵吗?”

柳劲松笑着听吴将军的抱怨,已经提笔写了一封奏章,然后对吴将军道:“虽说青唐有议和的心,可也不能懈怠!”吴将军收敛脸上的笑意,抱拳领命而去。

柳劲松封好这封奏章,让人飞快送回京,心头有相思浮现,玉琳,你和孩子们可好吗?

“娘,爹爹什么时候回来?说的是去半年,可是现在,都已经一年多了,连弟弟都会走路说话学写字了,怎么还不见他回来?”小望舒托着下巴看着自己的娘。

玉琳握住柳梁的小手,教他在那一笔一划地写名字,直到最后一笔写完,玉琳才放下笔,对女儿道:“就你最会抱怨,你爹爹要能回来,自然就能回来。瞧瞧这手上,都是从哪搞的这脏的?”

小望舒鼓起腮帮子:“可是,爹爹这么久不回来,纹哥哥说,会不会爹爹在边关给我找了个新姨!”

“胡说八道,你爹爹他怎么会给你找新姨?再说你忘了,你娘我是公主,驸马怎能寻妾?”小望舒的眉头皱紧,苦思冥想之后就道:“可是纹哥哥的爹爹,出去两年后,回来就给他带了个新姨!还说,还说什么,男子家在外边,缺人服侍,买个人服侍也平常!”

“你啊,不记得我的话,就记得你纹哥哥的,他的娘和我可不一样!”

“我不也要叫他娘为姨母?”小望舒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多,玉琳无法解释,这姨母和姨母也不同的,小望舒并不是所有的姨母都是长公主,也有郡主县主甚至宗室女这些!索性把女儿抱在膝上,点着她的小鼻子:“你啊,不管别人说什么,记得一点,你的爹爹是疼你的,他不会也不能给你找什么新姨!”

小望舒点头,接着加上一句:“嗯,那等以后我嫁出去,也不能让我的孩子有什么新姨!”

玉琳拍女儿小脸一下:“你才多大,就想这个?”

“我们小舒儿啊,都五岁了,这个年纪,也不能算很小了!”柳凤英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小望舒跳下玉琳膝盖跑出门外迎接:“祖母!”

柳梁也规规矩矩地走到门边:“祖母!”柳凤英抱了小望舒,牵了柳梁,笑着走进门来,玉琳起身迎接:“方才娘娘那边,送来些新果子呢,我还想着,给婆婆您送过去,可巧您就来了!”

“这都十月了,果子都该下市了,哪还有新果子?”柳凤英虽也是从小生长富贵人家,可进宫这一年多来,还是会为皇宫的富贵咋舌。去年因是先帝丧期,宫中很多供奉都减少了。今年又渐渐开始恢复常例,很多供奉和往年也差不多。

“皇庄上,每年的果树,本就要依次摘下,好从三月到十一月,都有新果子吃,剩下几个月,也就只有吃窖里的了。新鲜菜蔬也是一样的道理。”玉琳笑着解释一句,柳凤英不由点头,飘雪天气还能吃到新鲜的菜蔬,也只有皇家能不计较这个成本了。别的人家,就算想吃,也要算算这价钱如何,顶多就是藏一些大白菜韭菜藕这类。

剩下的人家,冬日想吃菜,也只有靠菜干度日,聊胜于无。至于平民小户,咸菜就是常备的!

柳凤英感叹完才对玉琳道:“我方才恍惚听说,边关传来消息,说青唐有意议和,想着来问问你,你可晓得这个?”

议和?这两个字让玉琳的眉皱起,接着玉琳脸上就露出欣喜笑容,议和的话,就证明不想打了,既不想打,那自己的丈夫就可以归来了。

“我尚未听说,婆婆您在这里稍待,我去问问陛下!”也只有玉琳有这样的身份可以去问。柳凤英点头,送儿媳出去,回来就抱着孙女:“小舒儿,你们的爹啊,只怕就快回来了!”

真的?小望舒脸上顿时现出欢喜神色,柳梁的眉皱的很紧:“祖母,爹爹他长的什么样子,他还记得我吗?”

真笨,连爹爹长什么样都不记得!小望舒的小下巴骄傲地抬起,就对弟弟道:“爹爹一定记得你的,至于爹爹的样子,我记得,有一双很大的眼睛,还有很高的鼻子,嗯,生的,最好看了,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

“比三姑父还好看吗?”柳梁不服气地问,乐安公主的驸马,是除柳劲松外,这辈公主的驸马中生的最好看的。

小望舒立即点头:“当然,我们的爹爹,生的最好看了!”说着小望舒眼中闪出憧憬,柳梁皱了皱眉,也用胖胖的小手托住下巴,努力想着自己的爹爹长什么样子。

“青唐确实有要议和的打算,不过嘛。”秦国公主停住不说,玉琳并不再是那个对群臣心思一无所知的少女,眉已经皱起:“群臣有不同意见?”

秦国公主点头:“原先叫嚷着不能打战的人,此刻叫嚷的最凶的,就是不能议和的人。朝中已经吵了好几日了。我真不知道,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不会吵!”

玉琳拍拍秦国公主的手:“你和阿弟,都不想打下去?”秦国公主点头,战争,真是一项耗资甚巨的事情,况且大雍的国力也不如从前了,自然不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索性打出去,把青唐全都拿下。实在说,大雍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去支撑这样一场战争,但轻易同意议和,也会让青唐看轻,只有想个最好的法子。

见秦国公主皱眉深思,玉琳不由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姐姐,我晓得的,这样大事我插不上话,我只愿,我的丈夫能早日归来。”

“我知道!”秦国公主点头!战争,在很多文人墨客心中,不过是增添谈资让他们能写诗作文的话题罢了。但与每个将士而言,那是残酷的,不但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说。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秦国公主低低地念了这么一句诗,玉琳再没说话,只是看向远方,思念已经抑制不住,就要满出来。

“朝廷的意思,议和可以,但还是要打几场小战?”吴将军听到柳劲松传来的,朝廷意思不由皱眉。

柳劲松心里却明白,这是朝廷做出的姿态,不能轻易议和的姿态。不由叹一口气,接着就道:“这也是平常事,青唐轻易开启战端,自然也不能轻易让他们议和!”

“朝中那些文人酸子的话,最不能听,动不动脸面,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兄弟们的命换来的,这里头,可没有他们的家人!”有人忍不住嚷嚷出来,柳劲松淡淡一笑:“很快就有了,据说,会有一支援兵将到!”

打战是个危险的事,但若能立个战功,以后封官进爵,那是非常简单的!此时青唐既有意议和,这时候不来抢这个果子,沾一点战功,要等什么时候?

柳劲松的话引起不少人的反感:“这时候来,想抢功劳吗?”

柳劲松垂下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很快柳劲松就抬起头:“诸位,你们的功劳,我会如实上报朝廷!”想来抢,也要瞧瞧有没有这个分量!

“将军,话虽这样说,可是朝廷那群酸腐秀才,打仗不会,治国很糟糕,但要论起抢功劳挖墙脚他们可是精明着呢!我们这些大老粗也就罢了。可是他们现在要寻个罪名,按在将军你的头上,到时他们把林将军你给撤了,这又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话让柳劲松笑了,已经有人反驳方才说话的人:“你也不瞧瞧,林将军是什么人,堂堂皇朝驸马,还是…”

“正是因为柳驸马是驸马,才容易被…”方才说话那人说了半句,顿住不说。

柳劲松也笑了,如果,秦国公主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别的。玉琳,你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回来和你们团聚。

柳劲松唇边笑容没收起就站起身道:“不管如何,诸位,这最后的几战,一定要打好,还有,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