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正日子一到,薛家大门大开,迎接宾客,然后等着及时的到来。

薛竹端坐在后院的闺房里,姣好的脸庞上带着满足的笑意。薛菊坐在一旁陪着她时不时好奇的看上两眼。

又忍不住跑回来的薛函嗤笑道:“小菊也想嫁人了?也是,你只比我小一岁呢。”

在大家中小姑娘家若是被人知道恨嫁是不好的,薛函嫉妒薛竹嫉妒的都要发疯,可薛竹将要变成宣威侯府世子夫人了,她不敢再呛她,但薛菊却比她小,她说几句过过瘾也好。

薛菊性子慢,但并不代表好欺负,她淡淡道:“函姐姐有功夫笑话我,倒不如去找大夫瞧瞧身子。我记得大姐姐嫁人第二年就生了儿子。”

薛函听这话脸直接一变,差点当场翻脸。她嫁过去也有两年了,可却一直怀不上,开始的时候还不以为意,可现在却是急了。尤其是婆婆对她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最近正张罗着给郑元纳妾呢。而且他们如今也不怕她回娘家求救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娘家人对她不待见这件事了。

“你.....我可是你堂姐,你就这么与我说话?”薛函咬牙切齿的瞪她,然后转头对周氏道,“二伯娘,我从小就命苦,你就这么看着小菊欺负我?”

周氏虽然人在清河,但也知道薛函的事,她笑笑:“我年纪大了,可管不了你们小孩子的事情。”

薛函气的咬牙,刚要反驳,却见常如欢带着一姿容严肃的夫人进来,赶紧闭了嘴退到一边去。

常如欢只当没听见刚才屋里的话,笑道:“小竹,还不来迎迎镇国公

夫人,她今日可是专门给你当全福人的。”

全福人要求的是父母儿女俱全,而镇国公夫人是个好命的女人,不管是娘家爹娘还是婆家父母也都俱在,下面又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个顶个的成了亲有了孩子。

京城许多嫁女儿的人家无不希望请她做全福人,但镇国公夫人地位尊贵,能请动她的还真是少数,今日她能来薛家,肯定是看在季明的面子上了。

薛竹惊喜的站起身来带着妹妹给她行礼,心里却对季明充满感激。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喧闹声,就听薛鸿源在外面喊道:“堂姐夫,红包拿来,否则别想娶走我堂姐。”

然后过了一会儿又听小美丽奶声奶气道:“红包,美丽要。”

季明好脾气的将厚厚的红包递到小娃娃手里笑道:“都是美丽的。姐夫可以去娶你姐姐了吗?”

小美丽点头,“我带姐夫去。”

于是薛鸿源事先准备的拦路点子一点都没用上,就眼睁睁的看着小美丽被大红包收买带着季明去迎新娘子了。

薛鸿源叹了口气:“唉,谁让她是我妹妹呢。”

不说薛鸿源,就说季明顺利的接到新娘子,在正堂拜别了父母和亲人,坐上花轿离开了薛府。

喧闹渐渐远去,前院的宴席也开始宴请宾客,周氏双眼湿润,看着花轿远去,呐呐道:“小竹啊,你可一定要好好的。”

对这门婚事,薛老二夫妻忐忑多过喜悦,一辈子种地为生的夫妻本以为两个小女儿会和大女儿一样在乡下找个老实可靠的汉子嫁了,可现在却远远出乎他们的意料。

眼瞅着最小的女儿都十五了,可这婚事还没定下来,周氏又一阵发愁。

“五弟妹啊,小菊这婚事还得指望你啊。”周氏对常如欢可谓是全身心的信任。

常如欢笑了,“二嫂,这小竹的花轿可刚抬走呢,你这就急着把小菊嫁出去,你和二哥舍得?”

周氏一听也笑了,二女儿嫁人她竟然说起小女儿的婚事来了,实在不该。

但薛菊却听进了耳朵,淡淡道:“我的夫君,还是我自己来找吧。”

让五婶儿给她找个愿意入赘的男人实在是难为她了。

周氏和常如欢一愣,都被薛菊的话吓到了。

难道他们薛家人都是这么这么的惊世骇俗?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5章

薛菊说自己找个夫君, 就真的自己找夫君去了, 留下一封书信, 就离开了薛家。

不过她考虑的周到怕给她五叔和五婶儿惹麻烦,是在薛竹回门当日,趁着薛老二和周氏没回清河的时候走的。

当日常如欢他们并不知道薛菊不见了, 谁知到了第二日伺候她的小丫鬟来说薛菊不见了。

薛家人这才炸开了锅。

看了薛菊的书信, 周氏和薛老二是又气又恨, 当下薛陆请了假回来,了解了事情经过后又去托关系查找薛菊的下落。

但薛菊是个又成算的姑娘, 走的一点痕迹没留,任凭薛家人找遍了京城也没找到人。

好在她也在信里说了,三年之内一定回来。

周氏一夜间差点白了头发, 嘴里直嚷嚷着:“这个不省心的丫头啊。回来我非打断她的腿不可。”

可饶是这样她仍是很想女儿, 在京城又等了三个月, 也不见薛菊回来,薛老二便带着周氏遗憾的回了清河。

而伴随着这件事的过去, 薛家人慢慢恢复了平静。

七月的时候薛陆秘密出京前往江浙地区, 九月九死一生的回到京城,十月江浙地区大到巡抚,小到通判主簿, 全部下了大狱。

江浙地区自来富庶,每年上交国库的税银更是数量庞大,在江浙为官的官员更是比其他地方的要富足。

对于这些朝廷对这些官员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些人仍然不满足, 竟然将手伸向了税收。一个牵扯一个,从上到下竟然都参与到了挪用税银的行为当中。

怕事情败露,江浙巡抚命人更改账册,又与下属官员沆瀣一气,以为□□无缝,可以安享太平。

但承德帝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早在那些官员伸手的时候便有线人给他汇报了清楚。

薛陆去江浙就是将证据搜集齐全,但这一路并不好走,期间有人想贿赂他,被他拒绝后开始各种的阻挠。路上要不是有圣上派来的人,恐怕他得交代在路上。

现在好了,江浙巡抚入了大狱,下面那些爪牙也一一审理完毕。

这时候朝中人才发现这个年轻的户部主事竟然又升了官,顶替了刚刚告老还乡的户部郎中。

朝中谁不知户部尚书是圣上的人,薛陆为皇上办事升为郎中,那在户部尚书大人还能不关照他?

薛陆不过二十七,已经是户部郎中,这天底下绝对是头一份了。

原本冷清的薛府又热闹了起来,不时有各家夫人太太递帖子请她参加宴席和各种的贵妇活动。

对这些常如欢是不喜欢的,但是薛陆为官,这些都不能避免,所以有选择的去参加了。

以前有薛竹作陪她出门还不寂寞,现在薛竹嫁人了,薛菊又离家出走,家里平时只剩她和小豆丁美丽,着实有些寂寞了。

而薛陆升官后更加忙碌,陪她的时候都少了,常如欢对什么都提不兴趣来,无聊之下翻看书本找出了以前的话本子,便动了心思又开始构思起话本子来。

薛陆下衙回来便得知她关在书房一整天了,连小美丽都不理会,还以为出了何事,进去一看便看见她正伏在桌案上,一手撑着额头正在沉思什么。

走近一看发现是新话本子,薛陆看了几行,觉得有趣,“这洋人是什么样的?与咱们长的还不一样?”

常如欢想到前世看到过的冒险小说便打算写写看看,但是研究了一天还是觉得写起来很困难,但她又不愿意放弃,导致到了现在也只有一点点的框架,难怪薛陆看不明白询问了。

“肤色容貌自然大不相同。”常如欢放下笔,揉揉太阳穴,决定先放着,等想的差不多了再继续下去。

“有事?”见薛陆还不肯走,唧唧歪歪的便问。

薛陆笑嘻嘻道:“好事,而且对你写这话本子有用。”

他也不卖关子,说道:“薛博写信回来,这次跟着海船来的有两个洋人,说是来自什么英吉利,想进京一趟,娘子若是想见,我可以安排。”他并不像其他男人那样,认为女人嫁了人就该在家呆着哪都不能去,若是因为愚蠢而耽误了娘子的才华那才是真正的罪过。

果然,常如欢一听很感兴趣当即答应下来。

过了两个月薛博带着英吉利人詹姆斯进京,薛陆见詹姆斯的时候将常如欢也带上了,而詹姆斯对中文很感兴趣,但说的很生涩,好在薛博将翻译人员也带来一个,双方交谈很愉快。

而常如欢与詹姆斯交流后又结合现实情况,开始筹备写新的话本子,取名为《新大陆的发现》。

此书她日夜不辍历时半年终于写完,又花了三个月时间校对,终于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将话本子写完,然后联系书铺将书进行印版出售。

当然,为了避免麻烦,这本书还是由李让名下的书铺进行销售的。而早在几年前李掌柜便来了京城,听闻她写了新书,当即亲自上门取了书稿,并且稿酬前所未有的高。

这书上市后,立即引来大批读者的兴趣,有人认为海外富饶,有人认为蛮人不化比上朝繁华差的很远。

但近年来洋货在本朝很受欢迎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些出海的商船除却遭遇灾难未回的,回来的哪个不是赚的满盆钵钵。

当初薛陆银子少只能小打小闹的跟着别人入股,这几年他手里银子足了投入的便多,赚回来的就更多了。等过几年他生意做起来了,他还打算自己造艘船出海呢。

《新大陆的发现》引起一阵风潮,使得洋货更加紧俏,就连承德帝都听说了这事,还招薛陆询问了一番。

当然承德帝并不知道这书是常如欢写的,说起来的时候还颇为感慨:“只是不知是何人写出这样的书了。”

薛陆尴尬的笑笑,回去与常如欢说起来的时候道:“为夫差点就露馅了啊。”

“有这么夸张?不过写了些海外的趣事罢了,这些有一部分也是从詹姆斯那里知道的,估计出过海的人回来都能说上几句。”常如欢并不意味,现在能引起他人思考,不过是因为现在出海的人还少罢了,等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对她这书也就不好奇了。

薛陆对这些并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有一双儿女和常如欢,别的如何他并不担心。

“这些留给别人来讨论就好了。为夫还有重要事情要办呢。”

常如欢蓦然一怔,“你又要出去?”

去河南那次差点交代在河南,去年又去江浙也差点死在那,现在居然还要出去,这人难道这么不惜命?

薛陆不说话,将灯灭了,翻身将常如欢压下,“最重要的事不就是这事儿?”说着,一手摸进常如欢的衣襟,一手早已摸上前面的山丘。

常如欢松了口气又有些气恼,也不说清楚,害的她白担心一场。

——

来年二月,十八岁的常如年进了会试的考场,九天过去,皇榜发出,位列第七,这虽然比预期差了点也比自己姐夫差了些,不过也很不错了。

等三月初一殿试,承德帝见常如年生的俊俏,学识又不差,直接封了探花郎,常如年成了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比之薛陆中进士还要早了几年。

常海生得到消息,泪流满面之后便是仰天大笑,感叹老天对他不薄。

常如年长的俊俏,又是探花郎,走马游街的时候深受闺阁少女追捧,要不是自己的几个公主年纪与常如年对不上,他真想招了来当驸马。

就是这样,游街到了皇榜的时候许多打算榜下招婿的人家都一拥而上,差点因为常如年打起来。

好在薛陆早就料到这样的结果,及时带着人将人抢了出来,却是片刻不敢耽搁的就回了常家。

常如年顺利入职翰林院,做了一名编修,曹正依然是翰林院大学士,知道他是薛陆的小舅子,很是照顾。

三年后,翰林院期满,常如年与薛陆商议后决定谋个外放的缺,两人一个京城一个地方相互守望。

当年三月,常如年被认命为湖广通判,得了圣旨,常如年带着常海生和新婚的妻子便去湖广任职去了。

说起他的亲事,也是一波三折,三年前他外出遇见长宁王家幼女李舒又,一见倾心,奈何李舒又对他不感兴趣。常如年也是倔脾气的,三年来献殷勤,贿赂长宁王,甭管是要脸的不要脸的都做了这才打动李舒又的心。

虽然这个过程常如欢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好歹二十一岁高龄的弟弟婚事终于有了着落,这二月刚成了亲,这三月就要离开京城了。

后来还是薛陆说漏嘴,常如欢这才知道一向规规矩矩的常如年是从薛陆这里学来的那些法子。

常如欢有些哭笑不得,早些年她与薛陆刚成亲的时候,那时候还小小的常如年最看不上的就是薛陆的没脸没皮,谁成想十多年后,常如年却是向曾经自己看不上的人那里学来求娶娘子的法子。

现在薛陆也是朝中户部侍郎了,这才不到三十年的年纪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已经让人望尘莫及,作为他的娘子,常如欢在京城贵妇中也变得小有名气,还不时有人向她请教御夫之道。

常如欢有些好笑,但不可否认,与那些一辈子围着男人和孩子转,整日委曲求全的女人们相比,她是那么的幸运。

她庆幸十多年前她认准了薛陆,而薛陆又恰好是那个值得托付的人。

放眼望去,整个朝中不管是比薛陆官职高的还是低的,能像他一般安心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的男人绝对只他这一个了。

常如年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正闭目想事,就听小丫头来报:“夫人,小菊小姐回来了。”

常如欢睁开眼,望着朝她走来的男女,缓缓的笑了。

<正文完>

第106章 薛菊番外

薛菊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因为她是死了又活回来的,上一辈子她死在丈夫的手里, 这一辈子醒来发现自己是个小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恐慌又害怕的。

好在爹娘还是原来的爹娘, 姐姐还是原来的姐姐,又一次成为小姑娘的时候,她不再抱怨家里条件不好, 也不会再抱怨爹娘的无能了,因为上辈子直到死,她感受到的温暖都是在爹娘和姐姐那里得来的。

老天爷待她不错, 让她有机会报答她的爹娘和姐姐,她分外的珍惜这样的日子。

直到她五叔娶亲,她却发现了一个和上辈子不一样的五婶儿,她的恐慌又重新冒了出来。

上辈子她五叔也是娶的这个五婶儿,五婶儿上辈子性子是怯懦而无能的, 奶奶不喜欢她, 五叔也不疼爱她,村里人都说五婶儿长了一张勾搭男人的脸,五叔非但不维护她还对她拳打脚踢。

后来她才听说是因为五婶儿嫁过来那天在娘家上了吊又被救回来的,五叔因为这事耿耿于怀, 所以才对五婶儿没有一点好脸色。

再后来, 五婶儿就死了,因为她娘家的爹死了,弟弟也在家里饿死了,于是她吊死在了和五叔的新房里。

但是, 这一辈子是那么的不同,现在的五婶儿性子开朗,而且不是个容易被欺负的主,就是她娘家的爹和弟弟也一直活的好好的,听说她爹一飞冲天中了举,现在连她奶奶都对五婶儿刮目相看。

最令她惊讶的是五婶儿居然会读书,还亲自教导五叔读书,不止如此,就她和几个堂姐堂哥他们也能跟着五婶念书。

薛菊上辈子到死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姑娘,这辈子却有幸能够认字,虽然五婶儿并没有多少时间教导他们,但这已经足够了。

再后来五叔中了秀才,又一路中了举,再到考上状元,村里人都说薛家祖坟上冒了青烟,还说奶奶当年找的游方道士的确是天上的神仙,村里人都相信了五叔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

若是奶奶能够看到五叔考上状元一定很高兴吧

可是她觉很高兴,因为她不喜欢她奶奶,这个折磨她娘多年的老太婆!这辈子不同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上辈子奶奶活到七十多才死的,但今生却早早的被自己的侄女害死了。

上辈子奶奶到死都没看到五叔考上状元,这辈子却是早早死了没能看到五叔考上状元。

那段日子她睡觉都能笑醒,她就是恨着奶奶。

最令她感动的是她五婶儿,对她和姐姐是那么的好,当初五婶儿陪着五叔进京的时候就将姐姐带走了,后来又将她和薛函也接了去。

她明白五婶儿是想给她们找个好的婆家的,幸运的是五婶儿帮姐姐找了门好亲事。

可是却被薛函破坏了!

她恨不得生吞了薛函,但是她忍住了,也多亏如此,让她姐姐避开了郑元这样的男人。

她上辈子的男人她这辈子都不想记起来了,好在两家条件相差万别,他们再也没有能见面的机会。

姐姐嫁给宣威小侯爷后,她想离开了,她留下书信就走了。

她想找个能和自己白首到老的男人,她虽然没有问过五婶儿,但她就是知道她五婶儿一定会赞同她的。

认识五婶儿如同打开了新的世界,她觉得自己的人生该是不一样的,否则老天爷不会让她重生这一回。

离开京城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她为了路上安全特意装扮成了男人,然后在一个繁华的街上,她遇见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地主的儿子。

看到这个混账的时候,她就不免记起了以前的五叔,她五叔以前可不就是这么混账?

也不知什么想法作祟,薛菊在这个小镇上住了下来,好在她手里盘缠不少,在这样的小镇上节俭着生活还是不错。

一来二去她发现这个混账东西经常跟踪她!

可是她一点都不害怕,她居然觉得这混账不会欺负她。

她猜想的没错,这混账东西非但不欺负她,甚至在她被流氓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替她挨了一砖头。

事后,薛菊问他,“你为什么替我挨打?”

混账东西,不,地主小儿子乔允良咧嘴傻笑:“因为你好看啊。”

好吧,她果然不能指望这混蛋说出什么正经话来,可看着他明明脸上都破了腿也被打的走不动了还笑呵呵的说她好看,她的心却生气不起来了。

薛菊转头就走,她怕控制不住自己。

“薛菊,你别走,我要娶你。”乔允良在她身后喊。

薛菊没有回头,她冷冷道:“我只接受入赘,不会嫁人。”

乔允良明显怔了怔,然后呐呐自语:“那是要我嫁给她了?”他沉思片刻,想到自家不靠谱的爹娘,觉得爹娘能同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便高兴的拖着那条腿追了上来,“也成,我嫁你也成,可你有聘礼去我家下聘吗?我跟你说我爹可是最喜欢银子了,你若多带些银子,我爹肯定巴不得把我打包送给你。”

他说的兴奋,又摆摆手道,“哎呀,你肯定没有那么多银子,这样,我回去给你弄些银子,然后你带着去我家提亲吧。”

薛菊看着他,没料到他答应的如此痛快。

世间的男子有哪个愿意入赘的?除了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恐怕只有眼前这个傻子还这么欢天喜地了吧?

薛菊沉默着,乔允良却以为她反悔了,连忙拉她的袖子,“你听我说,要是没银子也没关系,只要我撒泼打滚我娘一定会答应的。”

“傻子。”薛菊看着他,眼珠儿终于掉了下来。

看到她哭,乔允良显然慌了,“别哭别哭,我肯定嫁你的,你若实在不想娶,不行,你必须得娶。”

“好。”薛菊擦去眼泪,“我娶。”

乔允良带着薛菊回了乔家,令她大吃一惊的是乔父乔母居然对她热烈欢迎,热情程度让她都有些受不了。

“允良其实没外面传的那么坏,我就说肯定有人识货,你放心,他以后要是敢欺负你,你只管跟我说。我揍他。”乔父见有人终于愿意嫁给自己儿子了,心里乐呵的很。

乔允良插嘴道:“不是娶,是我要嫁给小菊。”

乔父乔母显然一愣,两人相互对视一眼,乔母继续笑道:“一样一样,嫁就嫁。”

只要把这蠢儿子弄出去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