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院。”曾氏开口,然后摆出一副回忆的姿势感叹道,“这是府里最漂亮的院子,太子殿下都赞姝姐儿心思灵巧。”

年若心中一动,配合着问道,“哦?这竟是咱们府里的姑娘设计的?”

“来,姝姐儿,见过你表姐。”曾氏拍了拍身边姑娘的手。

那漂亮的姑娘对着她们福了福,有礼却疏离的道,“见过姑母、表姐、姐夫。”

气质淡淡的,却总有一种违和感,那种疏离也带着高高在上的意味,并不让人觉得舒服。

曾氏满意的看着她,然后继续对年若他们道,“当年太子选妃,你这表妹曾得太子青睐,后来还曾救过太子一命,只可惜造化弄人啊……”

年若这才明白刚刚为什么他们听说太子没进来那么失落了,敢情还打着别的主意呢。

年若打量着对面的姑娘,之前没注意,现在看来这姑娘年纪可是不小了,在这个普遍十五六岁就要出嫁的年纪,她绝对算的上是老姑娘了。

容貌嘛,倒是挺漂亮的,气质乍一看倒是淡然从容,有点眼熟,一开始年若还没想到,现在听说他们打着姬星渊主意的时候忽然想到了。

年若不知道这位表妹是本身就是这种气质还是在模仿太子妃,不过她可以肯定,所谓太子的青睐,怕是他们自己做的梦。

姬星渊对太子妃宁穆芸的喜欢年若亲眼所见,那是绝对容不下别人插/入的,姬星渊可是和她来自同一个时代,而且因为他父亲的缘故,对男人朝三暮四很排斥,显然是要从一而终的,纳妃什么的,可能性不太大。

而且,救过太子一命这事儿,她也觉得有待商榷,以她对姬星渊的了解,他不可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

十有八/九怕是来自于卫家自己的脑补,毕竟就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就见过一面,啥信息都不了解,他们就能靠着脑补来决定如何对待太子接回来的卫家嫡系,可见脑洞之大。

不过她今天就是来打脸了,怎么可能如了他们的意?

“表妹确实心思灵巧。”年若赞了一句,“怪不得能做太子妃的候选。”

曾氏和卫芸姝心中得意,小曾氏也很开心,至少女儿能继续住回她的院子里去。

却不想年若下一句开心的道,“真是非常感谢,这里太适合我们一家住了!”

卫家三人表情均是一僵,就听年若继续对邵元松道,“既然是太子都赞过的,咱们就住这里吧!可惜不是正院,应该让娘住这里的。”

卫氏慈爱的笑道,“我一把年纪,可住不了这么活泼的院子,给你们住正好。”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仿佛立刻就要搬进去住的样子,卫家三人全是懵的,首次体会到了别人面对他们时的无奈:他们没听懂?难不成都是傻的?

小曾氏和卫芸姝本来还以为卫老夫人的信息是错的,毕竟对方看起来不像是乡野村夫,但这个时候又不确定了,若真是有些底蕴的人家,这种听话听音的事情非常平常了吧?怎么对方一点都没听懂的样子……

小曾氏见他们都准备进门了,也顾不得许多,直接将人拦住,“这院子恐怕不大适合你们住……”

年若奇怪的看了她和曾氏一眼,“刚刚老夫人也说不适合,为什么?”

小曾氏觉得,既然他们听不懂言外之意,不如直接说,“这是留给姝姐儿的,你们可能不知道,太子妃多年无所出,太子就快要纳妃了,姝姐儿要在这里准备着……”

卫氏疑惑的看向年若,她只在宫里见过两次太子妃,对方是小辈,她也不是开朗的性子,所以不太清楚,但好像没听说姬星渊要纳妃的消息啊……

年若如今是非常确定了,这家人过日子基本靠想象,太子纳妃的消息怕连皇上都不知道呢,卫家倒是自己定下了。

年若看向面前这位自认的太子东宫妃子备选,见对方淡淡的看着自己,仿佛在等着他们巴结她,然后把她想要的东西拱手奉上一样,终于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她气质那么违和了。

她的淡然不是因为真的不在乎,也不是因为胸有沟壑,而是靠着别人的奉承和内心的自以为是罢了。

这样的人,只要不买她的账就能让她变脸。

于是年若道,“就算参加太子选妃,跟住哪里也没什么关系啊?”

“难不成卫老夫人都住偏院,表妹反而住在主院?”年若故作疑惑的道,“若真这样的话,光品行这一关就过不去吧?”

卫芸姝果然变了脸色,终于开口说话,“表姐怕是误会了,母亲不是这个意思。”如今太子回来了,她年纪又在这里,绝对不允许有一丁点的纰漏出现。

卫芸姝心思急转,也没有想到能阻止对方的法子,只能先保下自己的院子,“母亲的意思是太子喜欢这个院子,将来太子来做客,便把这边作为客院,专门招待他。”

“哦,修这么漂亮竟然是打算供着啊。”年若点点头遗憾的道,“那简直可惜了,回头我问问太子殿下吧,看他让不让住。”

就是还想住!本来松了一口气的几人又因为年若的话提起了心,如今皇上对他们这么上心,若真多嘴问上一句,怕真的会让他们住进去!

“你高兴就好。”卫芸姝努力维持着淡然的神色,心中已经谋划着要尽快把这家人赶出去!太让人讨厌了!

第102章 混搭品味

因着这件事,卫家三个人都不怎么痛快,曾氏和卫三姑娘连面子都懒得做,直接告辞走了,小曾氏领着他们去了主院,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说不打扰他们安顿就离开了。

因为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几人先到处看看熟悉环境,年若走到内室看了一圈,忽然觉得非常可乐,“邵元松,快进来!”

邵元松来的挺快,一进门见年若坐在床上冲他笑,立刻往过一扑,将人扑倒在床上,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咬着耳朵暧昧的道,“大白天的,这么迫不及待?!”

年若笑着掐了下他的胳膊,敲了敲身下的床榻道,“正经点,快来看看好玩的。”

邵元松伸手一摸,不禁也笑了,这卫家可真是厉害。

年若上辈子就出身富贵,这辈子也生在官宦之家,便是周氏苛待她,在吃穿用度上顶多也是缩减或者降等级,好歹都是统一风格的。

像卫家这种面上都是黄檀木家具,结果轮到床榻柜子等自用的反而都是普通楠木的混搭,实在挑战她的品味,更别说邵元松这种本就属于这个时代的超级富商三代了。

就好像一个超级豪华酒店,偏偏配了快捷酒店的寝具和卫浴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没什么,顶多觉得违和罢了,但对于年若和邵元松这种高品位和高审美都已经刻在骨子里的人来说,非常非常的难以忍受。

其实两人都不是娇气的人,打仗的时候草地都睡过,但那个风格和环境统一啊!想象一下穿着高级晚礼服下面配个破洞牛仔裤的感觉……太辣眼睛!

年若捂着眼睛笑的不可自抑,“好歹配个鸡翅木,”虽然是红木里面最次一等的,“我都能告诉自己,这是一套红木搭配。”

邵元松搂着她也跟着笑,“估计是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吧。”

“那也不至于做到如此地步吧?”年若道,“好歹也是国公府,别人提起来也要说一声世家大族的,他们自己能受得了?”这不仅是挑战别人的审美,同时也是在侮辱自己的身份啊。

“只能说明他们是真的不富裕了吧。”邵元松道,都做到这种地步。

也有可能,先皇和皇上顶多在一些事情上对卫家多一些容忍度,总不会给他们钱花,所以花销还是要自给自足的,这么算来,从卫高辅到卫昌瑞才不过两代人,家底子积累肯定不能跟别人比。

甚至以他们的德行,怕积累也没有,都透支着花呢。

两人说话间,旭哥儿蹬蹬蹬的跑进来道,“娘,外面来了好多人,外祖母叫您出去。”

看来众人都知道他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不方便打扰,于是派了最小的旭哥儿进来通知。

邵元松抱起旭哥儿和年若一起出去,绿绮道,“卫老夫人派的官家过来了。”

“小人卫平,是主院这边的管家,见过姑奶奶、表小姐各位主子。”

夫妇俩望过去,见来人四十左右,穿得很体面,人家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位管家就很有七品官的架势,不过作为管家的话,就差得远了,又或者人家没把他们当主子,态度上颇有些屈尊降贵的意思,“各位主子刚来,怕还不太习惯,老夫人吩咐小的过来看看各位主子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小的带来一些人手,各位主子挑一挑,好处理一些杂事。”

年若看着那些一脸丧气的丫鬟或者小厮,有几个倒是不丧气,反而神采奕奕,怕是带着任务来的。

他们只是因为皇上的吩咐加上暂时确实没有好地方住,所以暂时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奉旨来膈应他们一家的,被对方看不起什么的,当做生活调剂就行了,可并不打算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本来若是这边能住的话,可能还需要两个丫头打扫一下,如今是不打算住了,所以也不需要用了。

于是年若道,“我们这边人手够了,你们就不必操心了,这些人都带走吧。”

卫平看他们连上小的就五个主子,后面却只跟着四个丫鬟和一个小厮,以为他们是朴素惯了,不太会用人,心下不屑,嘴上也带出优越感来,“小的觉得各位主子还是留几个人的好,咱们家好歹是国公府,主子们配丫鬟都是有规定的,像表姑娘这样的,必须四个大丫头,六个粗使外加两个嬷嬷和其他的小丫头若干,不然太寒酸了,怕别人会笑话。”

卫平觉得光这个说不定就能吓住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以后最好能吓乖了好好听话,能省他不少事,看皇上对他们这么重视,说不得也还能捞不少油水。

邵元松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道,“国公府本来就寒酸,还怕人笑话啊!”

卫平以为自己听错了,猛的抬头,当对上邵元松的眼睛后,下意识的觉得背后发凉,想说的话莫名也不敢说了。

邵元松见他乖觉了,继续道,“人的事你不用操心了,不过你既然找了这么多人来,正好,先去找个不用的院子做库房,把里面那些家具全搬走。”

卫平怀疑自己听错了,“全都搬走?”

邵元松皱眉道,“不要让我说第二遍,全都搬走!”

卫平确定自己没听错,迟疑的道,“表姑爷可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搬走了您歇哪儿啊?”

邵元松笑道,“太寒酸了,住不下去,先都搬走吧。”

卫平吓了一跳,毕竟大夫人下了命令后,这里是他亲自看着布置的。没想到对方竟然能认出来,黄檀木和楠木颜色本来也差不多,除了花纹和味道有些差别,能这样自然的认出来,应该不是普通人。

卫平有些惊疑不定,小心试探道,“您想换什么样儿的家具,可有样式?小人好去给您办,只是怕一时半会儿打不出来。”

“这些不用你操心了,明天会有人送来。”邵元松道,“你先叫人把那些都搬走吧。”

卫平松了口气,原来是在装相么?哪里有不量屋子就有家具的,国公府又不是外面那些人普通人的房子,尺寸还有个定式,能买到现成的。

心中越想越好笑,这一家子怕是看出来一点,所以还想唬人呢,一会儿就去告诉老夫人,看他们明日如何收场,想到这里又笑嘻嘻的道,“海南黄花梨木打的家具最好,若是一水儿的海南黄花梨木的家具,那可就气派了。”

年若看着他那副嘴脸只觉得非常好笑,都说奴才类主,果然不假,这位管家也是脑补好手。

海南黄花梨木确实是最好的红木家具,比紫檀还要好,邵元松是用惯了的,邵家在龙江的老宅,只要是主人常用的地方,几乎全都是海南黄花梨木的,其余也都是紫檀,红酸枝木的都少。

邵元松做事向来周全,这次来京城,邵家留在南黎的贵重财产能运的全都运过来了,跟着军队走,镖师都是现成的。

他们只是没有在京城找到合适的宅子而已,来京城之前三个月,白管家就提前来到这边,在郊外置了产,运过来的东西大部分全在那边。

本来估计找到房子他们就要搬家,所以不想折腾的,但卫家这么搞,他们也只能麻烦一回了,反正都要往城里运,就当在这边暂存了。

只希望明天不要吓到卫家人才好。

卫平安排了下人们搬家具后就迫不及待的跑去隔壁的院子给卫老夫汇报情况了,邵元松吩咐了铜宝先去告诉白管家买人的事情压后,先去把他们的家具拉过来。

之后自然就没什么事情了,正院里撤家具一片忙碌,反正这些人也不会给他们汇报事情,邵元松就抱了早就蹦跶着要跑出去的旭哥儿和年若他们一起往外走去。

至于去哪儿,当然是去他们今晚要睡的地方了。

结果众人走到卫三姑娘的院子时,竟然见铁将军把门。

这下连卫氏都笑了出来,“这一家人太有趣了。”

邵元松放下旭哥儿,返回主院,在花圃旁边拿了一个锄头,一锄头下去,“咣当”一声巨响,嵌在木门上的锁扣就掉了下来,旭哥儿被声响吓得一个激灵,差点要哭,结果见邵元松推开门,他又拍着手咯咯的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率先钻了进去。看的年若哭笑不得。小孩子的世界真是难以理解。

一家人进去后,邵元松怕一会儿那一家子人来烦人,索性反手插上门。

能看出来,卫府在这个院子上下了血本,这位三姑娘似乎确实有几分巧思,院子设计的很不错,琼姐儿一来就往秋千那儿冲,旭哥儿则去他之前看上的武器架子。

年若和卫氏去看住的地方,今晚他们可能就要住这里了。

屋子挺不错,不过卫三姑娘一个人的院子,自然也只有一间房,好在书房还有一张榻,应该是平时小憩的地方。

年若幸灾乐祸的去通知邵元松,“今晚我和娘还有他们姐弟俩睡房间,委屈你睡书房啦!”

邵元松不怀好意的朝她扑过去,“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白白受这种委屈?!得有补偿吧!”

年若惊叫一声险险躲过他伸过来的手,转身就逃,邵元松自然不会放过她,两人幼稚的完起来你抓我逃的游戏,引得琼姐儿和旭哥儿也跑了过来,一家四口笑闹做一团。

卫氏搬了张凳子坐在屋檐下,看着他们,脸上不自觉的漾出了笑容。

“啊,对了!”年若忽然停下来道,“我们还没有被子。”她可不想用为三姑娘的被子。

邵元松没刹住,直接冲过去将人罩在怀里,后面的琼姐儿和旭哥儿有样学样的撞上去,一人抱住父亲的一条腿,一家四口嘻嘻哈哈的撞成一团。

卫氏显然已经习惯了女儿女婿的亲昵,笑呵呵的道,“正院那边准备的应该都是新吧?搬过来先用着就是了。”

年若想到正院那挑战品味的搭配,哈哈笑道,“他们给我们的被子不会是粗棉布被子吧!”毕竟楠木家具都配上了。

邵元松揉了揉她的脑袋,失笑道,“别指望他们了,让焦尾去通知一下白叔,一会儿送几床来就是了。”

焦尾听了正准备出去,就听院门被敲响了,颇有几分气急败坏的味道。

年若和邵元松对视一眼,笑道,“看来真是气急了,都亲自上来敲门了。”

第103章 认亲还礼

“开门!”不仅亲自敲门,都亲自叫门了。

他们锁了门本来就是不打算理会的,有本事她叫破喉咙或者把门毁了。不过这会儿焦尾需要出去准备被子的事情,只能开门了。

绿绮前去开门,露出卫芸姝气的发黑的脸,显然之前的淡然早就丢掉九霄云外去了……

总之,年若他们一家刚来半天,就跟卫家最有前途的“未来皇后”结下了大梁子……

卫三姑娘最终没能保住她的院子,一直以来她所依仗的,不过是为别人画的一张巨大的饼而已,一旦遇上不买账的人,她便无能为力了。

而年若就是不买账的人,之前大小曾氏暗示也暗示了,明说也明说了,可年若一家依然打算住下。

这会儿卫芸姝气疯了想直接理论,恨不得强硬赶走,奈何这院子在主院,她怎么都不占理,她倒是还想耍横的,但年若一提太子她就怂了。

毕竟她等到如今,就是为了进东宫,现在太子终于回来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选妃,她可不能出一丝纰漏,尤其是在名声上。

最终卫三姑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家人住进去,气得眼前发黑,而且她开始怀疑,这一家人根本就是在装傻,其实是早就知道卫家不喜欢他们的态度,所以进来之后就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模样,故意跟他们作对,想要喧宾夺主。

这一点在到了晚上接风宴的时候得到了证实。

因为院子的事情,卫家人对年若一家都没有好脸色,若是可以,他们真的想扔他们在主院自生自灭得了。

可世家做事有世家做事的气度和规矩,更何况对方正得圣宠,若跟皇上告上一状,他们可吃不消,所以准备的接风宴如期进行。

在宴会开始之前,自然是先认亲。

这个时代讲究多子多福,卫家从卫高辅这一辈才从零开始,他打着开枝散叶的名头,纳了不少美妾,因此卫家如今还真有不少人,卫昌瑞嫡出加庶出的兄弟就有十个,加上他们的儿子女儿孙子辈,数量也挺惊人了,这还没算上出嫁的姑娘们。

卫老夫人作为长辈坐在最上首,左手边是卫昌瑞夫妇以及一众小辈,卫氏和年若一家坐在右手边,下面则是庶出的几房,偌大一个花厅挤得满满当当。

卫老夫人心情不好,也懒得多说,指着卫氏、年若和邵元松简单的介绍了几句便不再说了,卫昌瑞又作为代表寒暄了两句,算是面子上过得去。

其他房的人自从老国公去世后,就分家了,虽然还住在一个府里,但其实往日里关系和这边并不亲密。

卫老夫人自然是不喜欢这些庶出的儿子们,不过国公府占地颇大,若把人全都撵出去了,府里会空很多地方,要打理好,需要白养不少人。因此她就想了个主意,各自还都在各自院子里住着,这样也不用给分家银子,以后每年每家还要给卫老夫人这边交五十两的租银,也算是个进账。

这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只要还住在国公府里面,外人也不知道他们全分了家,庶子们也还愿意住在这里,毕竟国公府这样地段和格局的房子不好找了,还能狐假虎威,除非那些个有了出息,想彻底脱离国公府好好过日子的,可惜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家搬出去的。

因此这些人虽然对年若一家好奇,但看着老夫人和卫昌瑞的态度,他们也不好表现太过,甚至有几个回来事情的,对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来。

简单的寒暄过后,自然是要送见面礼的,年若一家的情况皇上专门提前通知过,就是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不过显然大家都不怎么上心。

老夫人带头,卫氏和年若一人一套金头面,邵元松一套文房四宝,琼姐儿和旭哥儿则是一对儿小金锁,都是非常普通的东西,显然就是平日里给交情一般或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礼尚往来用的,配年若他们的身份就非常寒酸了。

而且,送一个乡野村夫文房四宝,可见卫老夫人完全不走心。

其他人显然也都互相通过气,都是大同小异的东西,女的首饰胭脂,男的玉佩扇套,小孩子就金银手镯平安扣等等,只有一家人送了一盒脂膏,一张狼皮褥子、一张小儿药方和一本谱系。

那对夫妇看起来二十多岁,态度是真的亲切,女人亲热的拉着年若笑道,“我是你二嫂,你们是从南边过来的,可能不知道咱们这边特别冷,这脂膏防冻效果特别好,你们记得要日日涂;这狼皮褥子给姑母用;小孩儿气候一变容易生病,侄儿侄女儿又换了地方,这方子是我娘家那边常用的,防小儿生病最好,至于这谱系,你们如今也要定居京城了,好好研究研究。”

她估计也以为年若他们身份不高,所以细细的叮嘱了一番。

年若又不是真的乡野出身,自然明白这些东西虽然不贵重,但无一不是用心准备的,尤其谱系这个东西,在南黎京都整理世家大族关系的那段时间,她非常明白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也因此对这一家人心生好感。

行二的话,应该就是卫高辅原配妻子的孙子了。

卫家的事情皇上让人跟他们详细说过,曾氏是卫高辅的继室,前头发妻当年留下一个十岁的儿子,不过身体不好,还有一个庶出的老二,平时没什么存在感,曾氏进门后,自然不可能喜欢前面留下的嫡子,而卫高辅本来也跟那儿子不亲,之后更是不闻不问,就这样病歪歪的到二十岁才娶妻,二十五才得了一个儿子,在卫家第三代中行二。

卫昌瑞虽然继承了国公府的爵位,其实是老三。

年若带着孩子们谢过她,装作没看到其他人对二表哥一家的排斥,继续笑呵呵往下认。

轮到卫三姑娘时,她送的东西非常绝,直接送了一托盘的银锭字,估计五十两左右……

诚然五十两对于普通人家也不算少了,和别人送的那些个金钗玉锁的价值也差不多。

年若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倒是不生气,跟水平相当的人生气还有些意义,跟这种傻子生气完全没必要,她只是真心觉得好笑罢了。

看来这位姑娘把卫昌瑞的小气品格继承了个十成十,就这还想当皇后?

卫三姑娘见她开心的样子,语气带着嘲讽道,“表姐开心就好。”

其他人有的面面相觑,毕竟以一个世家的教养,无视可以,但这样赤luoluo的侮辱人实在不妥,但也有偷偷看笑话的。

卫三姑娘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慢条斯理的道,“如今你们初来乍到,东西咱们府里都有,缺不了表姐你们的,不过要交际什么的,银子不凑手可不行,我想着送礼讲究个急人所急,所以还是实在些。”

不知为什么这位三姑娘总能勾起让人戏弄的兴致来,所以在绿绮犹豫的看向年若的时候,年若点点头让她接过,然后笑道,“三姑娘果然是实在人,如此说来,我们给你准备的礼物就不太合适了。”

年若侧头对绿绮耳语一句,绿绮点点头就出去了。

卫芸姝道,“送礼不过讲究个心意,既然是表姐用心准备的,哪里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我看还是不必麻烦了。”

“那不行,三姑娘如此有心,我怎么能不礼尚往来?”年若扭头笑嘻嘻的跟卫氏道,“娘,我们先孝敬老夫人和国公爷,卫三姑娘的我再填一些。”

“嗯,确实应该填一些。”卫氏虽然不知道年若要做什么,但她知道女儿不会吃亏就对了,这位傲慢无礼的三姑娘应该教训教训。

卫氏从焦尾手中接过一个托盘对卫老夫人道,“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就讨个好彩头,祝老夫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却是一柄玉如意。

众人盯着那玉如意,显然十分意外,倒不是那玉如意多值钱,当然比老夫人送的东西是好多了,主要是年若他们没想到卫老夫人会如此抠门和敷衍。

卫氏没管卫老夫人和卫三姑娘皱起的眉头,吩咐年若道,“若姐儿,给众位亲戚还礼。”

众人这下是真的惊了,竟然会还礼?要知道,他们可没指着往回收东西,毕竟他们大几十口子人呢,卫氏又是新认回来的,不还礼也说得过去。

到底谁说他们出身乡野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这做派可不像啊。

下一秒,他们就自己判断出这个消息是多么的不靠谱了,只见年若伸手的丫鬟端起一个大大的托盘,揭开盖在上面的红布,众人顿时惊呆了,只见上面摆着满满一盘的珠钗,上面的珍珠个个颗粒饱满,光泽温润,粗略一扫,那些珠子加起来估计有上百颗。

第104章 撕破脸面

本着你们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们的原则,年若也准备了批量的珠钗,咱们彼此彼此,谁都不用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