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哥儿把年若抱得更紧了,同时不忘哼哼唧唧的反驳父亲,“爹爹比我还大呢,还粘着娘亲,你才羞羞!”

邵元松词穷,年若失笑。

晗哥儿如今五岁了,小鬼精灵一个,他出生的时候晋江府的事情才刚刚起步,所以年若夫妇俩陪他的时间很少,在这方面俩人都对他觉得亏欠,所以有时间有条件的时候都愿意宠着他。

“怎么醒得怎么早?做噩梦了?”年若逗他。

昨天晚上这个小家伙为了想跟他们一起睡觉,一本正经的说是他晚上会做噩梦,需要跟父母一起睡才行。

天知道,虽然他们陪他的时间少,但关心可从来不少的,他长到这么大除了偶尔的几次生病,没有哪天睡的不香甜,哪里知道什么是噩梦。

晗哥儿显然也记得起昨天自己说的话,黑葡萄似的眼珠子转了几转道,“做了!”说着还做出个惊恐的表情来。

年若还真没想到这小子还有演戏的天分,忍着笑问他,“梦到什么了?”

“先生打屁股!”晗哥儿惊吓的道,“好可怕好可怕!”

年若忍不住笑出声来,对邵元松道,“这可是你亲儿子!”

晗哥儿不仅长得和邵元松非常像,性格上也很像,尤其在读书这一块儿,实在算不上有天分,当初琼姐儿和旭哥儿启蒙都很顺利,唯有这小家伙学的很吃力,也许先生打屁股确实是很可怕的噩梦了吧。

邵元松失笑,把小家伙从年若身上挖过来放在自己胸脯上,晗哥儿本来还挣扎的四肢立刻就趴在上面不动弹了,小脸贴在邵元松的胸口,感受着父亲起复的胸膛,感觉整个身体都暖融融的,露出个惬意的表情。

邵元松摸着他软乎乎滑嫩嫩的后背,心里也软软的,“看来他以后也要走武将的路子了。”

晗哥儿在父亲大掌的抚摸和“胸膛摇篮”的催眠之下又有些昏昏欲睡,邵元松和年若对视一眼,邵元松伸出空着的那只手臂将妻子揽进怀里,就这样抱着妻儿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

再次醒来,已经是天光大亮,邵元松夫妇早就起床了,晗哥儿是被哥哥吵醒的。

“小懒虫,太阳晒屁股了,快起来!”旭哥儿扑在睡的香喷喷的弟身上,把头埋在他的小胸脯上用起了“顶牛牛”神功。

晗哥儿还没睁开眼睛就咯咯的笑起来,“二哥!二哥!不要!”

旭哥儿见他清醒了,连着被子将人抱起来,兄弟两个差着将近八岁,再加上年若夫妇公务繁忙,琼姐儿和旭哥儿照顾他的时候很多,所以姐弟三个感情非常要好,“等着,大姐给你去拿衣服了。”

刚说完,琼姐儿就抱着被暖炉烘过的衣服走进来。

晗哥儿见状挣扎着要从旭哥儿怀里爬出来跑走,这也算是姐弟之间的小游戏了,每天早晨的穿衣服都跟打仗一样。

不过今天琼姐儿有法子,“穿好衣服,带你出去玩,要不然我就和你二哥去了,不带你。”

“不,不要!”晗哥儿立刻就不挣扎了,乖乖的穿衣服,叫伸胳膊伸胳膊,叫伸腿伸腿。

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出去玩的机会屈指可数,对于这个,晗哥儿非常喜欢。此时听说要出去玩,自然就万分乖巧了。

等晗哥儿穿好衣服出来,早上忙碌完毕的邵元松和年若也都回来了,一家人坐在桌前准备用早膳,往日里他们一家人一天最齐的时候就是早上了,琼姐儿和旭哥儿在书院读书,但不是一个年级的,读书时间也不一样,而年若和邵元松忙起来更是没个时间,所以早上这顿只有自家人的饭桌上,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一般年若和邵元松都是问问琼姐儿和旭哥儿一天的情况,等晗哥儿会说话之后,他那小嘴就成了说的最多的一个,除了重要一些的事情,基本上大家都在逗他。

今天小家伙却埋头苦吃,往常需要哄着才能吃完的饭,今天很快就吃完了,然后就开始催促其他人,“快点吃,快点吃!”

年若和邵元松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晗哥儿长这么大第一次来京城,所以他们昨天下午回来,算到今天是休沐的时候就打算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一天。

晗哥儿显然是在姐姐和哥哥的提醒之下想起来了,这会儿一个劲儿的催促大家快吃。

年若吃着吃着,想起琼姐儿似乎要看什么书,刚想问问她会不会耽误她的事情,晗哥儿就道,“娘亲,食不言,快点吃,吃完再说话,不然太失礼了。”

众人无语的看着他,邵元松道,“平日里就你说的最多了。”

晗哥儿道,“那不是我还没长大么?你们可都是大人了。”

邵元松:……

小小年纪,挺会说!

最终一家人在晗哥儿的催促之下出了门。

昨天的京城已经下了一夜的大雪,这会儿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非常漂亮,晗哥儿趴在车窗上小大人似的不断的发出惊叹声,逗得众人直笑。

邵元松和年若打算带孩子们去寒雪山赏雪,那里是有名的赏雪之地,山不算太高,种满了青松和腊梅,大雪过后,白雪压着苍翠的青,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梅香,非常怡人。

他们的马车走到一半,天上忽然又飘起鹅毛大雪来,旭哥儿摸了摸晗哥儿的脑袋道,“晗哥儿厉害啊,老天爷都给你面子呢,送了这么大的雪下来,看看多应景。”

晗哥儿信了旭哥儿的话,非常开心,忽然对着天空的方向拱拱手道,“谢谢老天爷!”

旭哥儿显然没想到他来这么一出,愣了一下,紧接着发出一阵爆笑。

晗哥儿看着哥哥,皱起了小眉头,跑去大姐哪里告状,“二哥笑我。”

琼姐儿也忍着笑,不过她稳重多了,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道,“不是笑你,他犯傻了,别理他。”

晗哥儿果然没再理快笑疯的二哥,只坐在大姐怀里朝外看,一边问,“还有多久啊……”

姐弟几个闹腾着也没觉得时间难熬,很快就道了目的地。

一家人在山脚下下了车,从这里开始,他们要自己爬上去了。

寒雪山显然不负其盛名,一下车那种冷冽和纯净的美便扑面而来,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要消除了。

“哇,好美!”旭哥儿一下车就冲了出去。

“哇!好美!”晗哥儿紧随其后,这一会儿他已经忘记了和哥哥的不快,跟个小跟屁虫一样往过跑。

奈何他人太小了,雪得厚度已经没过了他的膝盖,没跑两步就叽里咕噜的滚了一个四脚朝天,索性琼姐儿给他包的严实,雪也厚厚的,没摔疼他,就是有些懵。

旭哥儿一回头,看到弟弟的样子又是一阵笑,晗哥儿气急败坏的想要站起来,奈何他躺在那里,就几乎陷入雪里去了,身上又穿的滚圆,小乌龟一样扑腾着爬不起来,急得直叫唤,“爹爹,爹爹,救命!”

“噗……”这是在哪里学的?年若忍不住笑起来。

邵元松听到幼子的呼救声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不过作为被求助的对象,他还是及时的伸出了援手。

邵元松架着他的腋下将人抱起来,正想往地上放,就见晗哥儿眼疾手快的扒住了他的脖子,小腰用力,一双小短腿抬起来牢牢的缠住了父亲的腰,打定主意不再下去了“爹爹,我太小了,要靠你了!”

邵元松简直拿这个小儿子没办法,最后把他架在脖子上,回头朝着年若伸出了手,“来。”

年若将手放在他的掌心里,一起往山上走。雪下的很大,但是对于赏雪的人来说,很应景,之前按捺不住窜出去的旭哥儿已经折了三支梅花跑回来了,一支递给坐在父亲肩膀上的弟弟,另外两支递给姐姐和母亲,“大姐,前面有个亭子很漂亮,我觉得很适合你煮酒作诗。”

“是么?”琼姐儿也非常感兴趣,带着东西和旭哥儿一起往前走去。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晗哥儿在邵元松肩膀上叫着。

邵元松拍了拍他的腿道,“你太小了,雪下得太大,你哥哥和姐姐都抱不动你,乖乖待着,让你大姐和二哥先去准备,一会儿上去就可以看到他们了。”

晗哥儿那一跤摔的印象深刻,听父亲说的有道理,也就乖乖的把玩手中哥哥给自己的那支梅花,间或和父亲或母亲童言童语的说话。

年若看着旭哥儿斗篷上落了不少雪,抬手去拂,不想脚下忽然一滑,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害怕,就被邵元松牢牢的揽住了腰,他一手还扶着晗哥儿的腿,心有余悸的道,“小心点,没事吧?”

年若看着他,忽然笑起来,“有你在,怎么会有事?”

邵元松愣了一下,随即亲亲她的额头,笑道,“这是我听过最好听的情话。”

两人含情脉脉的对视,忽听晗哥儿急得乱叫,“爹,你别光顾着亲娘啊,抓紧我,我,我要掉下去了!”原来是因为邵元松倾斜的动作,让他产生了不安全的错觉。

邵元松没好气的对着这破坏气氛的臭小子道,“只要你不自己翻下来,掉不了你!”

年若忍不住大笑,邵元松也笑起来,紧紧的拽着年若的手继续往山上走去。

不一会儿就看到旭哥儿说的亭子,两人显然已经在上面摆弄的差不多了,这会儿看到父母亲,拼命的挥着手。

邵元松哈哈一笑,拉着年若快步往上跑去,晗哥儿在他肩膀上高兴坏了,“哇!哇,爹爹好棒!”

年若也觉得心情舒朗,跟着叫起来,“邵将军,你好棒!”

邵元松笑得更开心了,等一家人气喘吁吁的踏上亭子,就听到亭子的另一边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听声音就知道是你们。”

年若扭头望去,就见亭子连接的另一条路上,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子脖子上架着个两岁左右的团子,手上还牵着一个笑盈盈的女子,除了更收敛一些,跟他们这边的造型有些类似。

正是姬星渊和他的妻儿,原来皇上也带着皇后和太子殿下偷偷跑出来玩了。

四人八目相对,不由都笑了起来。

都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此刻的他们更能理解彼此心中的幸福感,和心爱的人两情相悦,儿女天真可爱,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第140章 番外四

等年状元带着妻子和晋江郡主一家人离开之后, 关于晋江的消息又渐渐消失了, 人们几乎要忘了曾经有一个女子,率领着京城的世家贵女们和朝臣们分庭抗礼,为京城的普通女子们造过一个书院,让她们和男人一样拥有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就连朝臣们自己都差点要忘记了那个让他们头疼的女子的时候。

某一天的大朝会,户部尚书上报完当年的税收之后,皇上笑眯眯的把手中的折子递了下去。

户部尚书刘勉之看着上面税收的金额, 惊得瞪大了眼睛,“这, 这怎么可能……”才短短五年, 晋江那个贫瘠的地方,税收竟然赶超京城了!要知道, 原来那里可是连京城税收的十分之一都没有的!

这是年若去晋江赴任的第五年。

众臣传看完折子,全都忐忑的看着姬星渊,完了, 有了成功, 如今的皇上又把朝政牢牢把持在手里, 看来税法改革势在必行了!

左相也是心惊胆战, 不过他如今已经没有跟皇上抬杠的心思了, 共事五年,足够他了解这位年轻的帝王, 他拥有无以伦比的前瞻眼光, 是自己这把老骨头比不上的。他用人虽然不拘男女老少,但却也不是仅凭着自己的喜好乱来, 就像他虽然不喜欢自己,恼火的时候也会挑剔,但却不会真的为难。

尤其这五年来后黎明显的改变,这足够让左相觉得羞愧。

唉,要大出血了,不少人这样想着,不能阻止的话,就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吧?

在众人做好准备的时候,姬星渊却没有任何动作,然而晋江府的消息却源源不断的传了过来。

晋江郡主上任的第五年,晋江府改革非常成功,它的税收达到了以前的十倍,在整个后黎朝位列第一。

第六年,百姓们开始知道晋江,因为凡是晋江府出产的东西,都非常特别:

晋江王氏的铁具很耐用,尤其是农具,和他们一直使用的不一样,用起来省力不说,耕种的效果还好,除了一般的农具,还有很多他们没见过,但是非常好用的东西,不过很多百姓买不起,大部分都是一个村子凑钱买一个或者两个。

但听卖农具的人说,在晋江府,那里的的农人们一家一套。

晋江李氏车行的马车非常舒适,世家大族都抢着定制,不过依然供不应求,但听说晋江府的百姓们都可以坐。

晋江管氏绣庄的衣服款式非常新颖漂亮,每一个季度都会出新品,上到世家贵女,下到平民百姓争相追捧。

晋江秦氏的糕点,不知怎么做出来的,松软可口,尤其推出的生日蛋糕,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能买到。

……

第七年,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晋江,因为自从陶然书院关闭后再没有女子参加的专考来了一队来自晋江府的女子,并个个以名列前茅的成绩碾压男人,全部被录取。

她们于专业上的见解,让在朝的大臣们都自愧不如,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晋江郡主……

第八年,提起晋江府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是向往:读书人游学,晋江是必经之地;世家贵族出行游玩,晋江是首选;女子们想要努力和改变命运,晋江是她们的目的地……

第九年,晋江府出了一个叫做邵子琼的女状元,据说是晋江郡主的大女儿……

长安九年,各地百姓甚至朝廷官员们对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晋江周边的州府,地方官员们要求改革的折子一个接着一个,大有朝廷不答应他们就不罢休的意思。

一界之隔,生活仿佛两个世界,百姓们能往晋江跑的全往晋江跑,自己地界上丁口大量流失,政绩反而一年年的下滑,再这样下去,他们估计就没人可管了。

朝臣们感觉到了无以伦比的压力,便是世家大族们,反对的声音也小了许多。姬星渊终于点了几位众臣去晋江取经。

左相及六部尚书都在其列,都是朝廷重臣,姬星渊拨了不少护卫,当羲和长公主表示想搭个顺风车去看女儿时,姬星渊想着这个时代出行不易,便非常体贴的表示,想去看亲戚的,长见识的,都可以搭朝廷的顺风车去。

这样的结果是,出发的队伍中,皇后娘娘抱着七岁的太子殿下也赫然在列,表示她要去探望好友兼涨见识。

皇上只能不情不愿的增派了护卫,送众人出行。

这次出行,坐的都是朝廷定制的晋江李氏车行的马车,比起别的马车来,并不怎么颠簸,行进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许多,半个月后就到了北州边界。

在这里,路上的行人陡然多了起来,书生、商人、百姓,各色马车,有些拥堵,他们的队伍也不由放慢速度。

好在已经离晋江府很近了,就算照这种速度,天黑之前也能到。

众人全都撩开帘子往外看,实在是外面有很多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

而且这里的百姓们一点都不怕他们的样子,不像别的地方,看到他们基本上都躲得远远的,这里的百姓们虽然也会拉开一些距离,但显然不是因为害怕。

钱立辉忍不住朝着离他马车最近的一个中年男人打了声招呼,“大哥,方便打听些事情吗?”

“公子是叫我么?”男人指了指自己,往这边走了几步,护卫放了人进来。

钱立辉请人上了马车,这马车里都是家里带出来长见识的小辈,气氛要轻松许多。

钱立辉先递给那男人一杯水,先让他润了润喉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些人都是去哪里啊,最近有什么热闹么?”

那男人稍稍有些拘谨,不过说话却很清楚,“大人们是第一次来北州吧?这些人全都是去晋江府的。”

钱立辉好奇的道,“那边有什么热闹?”

男人笑起来,目光带着向往,“那边每天都很热闹。”

“所以,不是因为有什么热闹,而是这条路上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刘三公子惊讶的道,他是刘勉之的儿子,这次一来是受母亲之托来看看自己的妹妹,二来也是跟着父亲来涨涨见识。

“是啊。”男人笑道,“大人们去了就知道了,那边好东西多,百姓们也富庶,所以商人们喜欢往那边跑,我们也去赚点家用。”

“晋江府的人那么富?”刘三公子问道,“晋江府的税可是比京城交得都多呢!”

“但是农人们基本上不交税的。”男人道,“郡主只收商税,农人们的税收非常少,再加上郡主带着工匠们改良了农具,所以只要勤快点,如今晋江府的农人们家家都有余粮的。”

“那商人们不会不满么?”刘三公子继续,他去年才入仕,很多事情还想不通。

“这我不太清楚,”男人道,“不过商人们交税多,晋江府给的保护也多,反正只要他们不犯法,郡主对他们非常优待的,要不然晋江府的商户们也不能越来越多。”

“早就想问了,那是谁家的马车?”钱立辉指着刚刚从旁边驶过的一辆非常大的车问道,“我今儿都看到三辆了。”看那样子能容纳三四十人,但外观却非常朴素,这也就罢了,一会儿走一趟,既然是一家人的,为啥不一起走?

想来是他们疑惑的样子挺有趣,男人忍不住笑道,“那不是谁家的马车,那是公共马车。”

“公共马车?”车上的几个人异口同声的问道,刘三公子道,“我听我妹妹说过,谁都能坐。”

“嗯,这也算晋江府的一大特色了,”男人道,“这些马车都是归属晋江府,在十几条固定的线路上跑,一人交些铜板就能坐。”

“那一趟要多少铜板?”刘三公子问道。

“这个算长途了,几乎要跑一天,从这里到晋江府的话,一人要二十文,中间上车的就根据距离收取,都是有规定的,不能乱收费。晋江府府城内的,统一都是两文钱坐一次,基本上主要的地方都有公共马车。”

“好有趣啊,”钱立辉感叹,“价格也很便宜。”

男人苦笑,“是不贵,比起自己租车来方便又便宜,不过坐那个的大多是晋江本地人,我们是坐不起的。”

也是,要是能坐的起,他刚就不会在路上走了。

说完又感叹道,“早知道当初就跟着邻家大哥一起去晋江了,那会儿他是过不下去才去了晋江府,结果这才几年,听说青砖瓦房都住上了。”

“既然晋江府这么好,你们怎么不去?”钱立辉问道。

“哪里是那么容易的?”男人道,“以前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来,现在周围的人全想去呢,晋江府根本装不下,而且这样我们州府估计人要空了。五年前郡主就出了规矩,除非有重大贡献或者是厉害的人才,不然不让在那边落户。”

说到这里,男人期待的道,“这几年听说我们的知府也在跟朝廷提税法改革的事情,希望能快点,再不济,就跟当初里化、凤林一样,把我们并入晋江府也成。”

众人面面相觑,实在是了不得,连种田的百姓们都如此期盼着改革。

“我一直以为,我大姐是在跟我吹牛呢。”钱立辉笑道,“我还想着,晋江府再厉害,还能让人不想走?”

“是能让人不想走。”中年男人脸上满是向往,“几位大人等中午进了晋江府地界儿就知道了。”说完指着旁边过去的一辆马车上绑着的东西道,“看到那个了没?”

几人从窗口望着那个奇怪的两个轮子的东西,“那是什么?”

“那个叫自行车。”男人道,“不用马,人直接骑着跑,非常方便。”

“大哥你不是在吹牛吧?”一个宗室的世子笑道,“要是骑着方便,那个为什么还让车拉着跑?”

人骑着两个轮子的东西跑?开玩笑呢么?

“不敢欺骗众位大人,”男人知道这些大人们好相处,也不紧张,“是因为这里的路不好骑,等到了晋江府各位大人们就看到了,那也是只有晋江府才有的东西。”

“这路还不好?”几人望着平坦的道路,这已经是他们走过来走的最好的官道了,京城周边的官道也就这样了。

几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迫不及待,都想看看晋江那个神奇的地方。

第141章 番外五

当中午进入晋江府地界儿的时候, 便是羲和长公主也将车上的车帘和窗帘全都挑开了, 方便观看外面的景色。

他们本来以为,之前那些路上的行人就够热闹了,但到了这里,人群更是熙熙攘攘,这才是城外而已。

当马车行驶上一条笔直又平整的青色大路时,车内的仅剩的一点颠簸也几乎要感觉不到了, 行进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钱立辉等人看到了男人说的自行车,确实有一些人骑着那个自行车在路上跑的飞快, 看的众人惊叹不已。

当然, 最令人惊叹的还是路面,“这路是怎么做的?”刘三少爷好奇极了, 其他几个人也恨不得跳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这也太平整了。

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心声,车队停了下来, 钱立辉探出头去, 见是晋江府当地前来迎接的官员, 打头的正是好多年没见过的晋江郡主。

年若的变化很大, 倒不是说容貌上, 而是气质,当年在京城的时候, 虽然也很恣意, 但大环境所致,还是会被束缚。

但晋江府是她一手打造出来的, 几乎是从无到有,所以她身上有一种上位者常年发号施令累积起来的威势,便是左相站在她面前,也有分庭抗礼之势。

因为是迎接官员,所以她穿着官服,她的官服和男人们的料子之类的都一样,不过添了女性的特质,收了腰,袍子加长,站在男人中间一点都不违和。

她的身后跟着几位官员,有男有女,至少钱立辉和刘三少爷都看到了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她们的气质和年若类似,让两位兄弟有点不敢认了。

众人简单的见过礼,有相熟的人寒暄几句。

年若见到宁穆茵非常开心,看到太子殿下更是惊喜,“太子殿下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