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吧,好歹这还是让莫陌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的一面了,好歹还有个娘家可以指望,只要将来好生的搬家,避开这个灾祸集中地,美好的生活还是可以期待的。

为什么说这里是灾祸集中地呢,这个也很是可以理解,你只要想想在原著中,这个牛家村在多少个场景里出现就清楚了,欧阳克死在哪里的?郭靖和黄蓉疗伤的时候在哪里的?傻姑是在哪里找到的?反正这牛家村,这曲三的小酒馆,后面是场景不断啊!也不知道是不是金大大怕麻烦,或者是体谅那些演员场景道具什么的,工作不容易,想要给他们减轻工作量。反正这地方就是总出现在书里就是了。

杨铁心的丧事很简单,这一来毕竟如今的杨家真心没什么银钱了,想要置办的好些也不可能,二来也是不想惹人注意,万一再让人惦记上,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只想着早些让人忘了有这么一家子才好呢。

这会儿最是郁闷的其实不是别人,让人想不到的是,最郁闷的人居然是段天德,缘由也很简单,因为他找不到包惜弱了。寻遍了整个牛家村,甚至是周边的村子,愣是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人,你说这事儿怎么办吧!

原来吧,他是接到了金国给的消息,说是在这个牛家村里,有那么一个妇人,很是出众什么的,让金国的贵人看中了,想要弄走,(人完颜洪烈也不是傻蛋,不可能说自己被人救了,这不是暴露了自己秘密来宋朝探听情报的事儿了嘛,所以不暴露身份,不暴露缘由,这是肯定的。)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强抢民女什么的,在大宋都不少人干,哪怕是街面上的混混头子,做这样勾当的也不少,别说是有权有势的人了,等级摆着呢,多一个金国的人,真是没什么好稀奇的,甚至段天德还不无恶意的想着,是不是金国女人长得实在抱歉,这才导致了,咱们大宋一个乡下种地的民妇在金国贵族眼中居然也成为了美女了?

找一个没身份,没地位,没后台的村妇,让自己多一笔意外之财,还不会涉及到什么原则问题,又能讨好了金国的贵族,牵上一条曲折的升官的线,这样的事儿,只要是个官,只怕都会做的飞快,有钱不赚那才是傻子,所以在这一点上,人家段天德,还真算不上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过。

可明明应该是十分容易的事儿,到了这会儿怎么就没有了完成的可能了呢?他倒是找人去村子里探听过消息,询问那个金国贵族提供的关于特别善良,长得很有些柔弱的女人的消息,可偏偏这村子里的人却总是摇头不语。

人家村子里的人能言语嘛,这村子里刚出了一个因为得罪官兵死了的人,你说说他们能不警惕?就是知道他们问的很可能就是包惜弱,这会儿也不会胡乱说出去啊,谁知道是不是因为杨铁心的事儿,牵扯到这么一个可怜的寡妇呢,造孽啊,都是寡妇了,还有个遗腹子,这要是再被抓,这一家子可就一个都没了,老百姓同情弱者的本性让他们下意识的闭了嘴,最关键的是,这杨家的田地,房产,村子里基本上大家都凑钱买了,这要是杨铁心的事儿还没完,抓到了包惜弱再牵扯,岂不是整个村子全扯上了?事关自己的性命问题,村子里的人难得有了一次全民统一意见的时候,愣是权当没有包惜弱这么一个人。

至于杨家的田地?房产?那不是全改了所有人的名字了吗,一时半刻的也没人知道了不是。这时候的地契什么的,分为红契和白契两种,红契那种是在衙门等记的,就是地契没了,也能到衙门补登计,把地找回来,很实在,可问题是这实在事儿是要花银子的,还是要不少的银子,所以一般没几个钱,或者不舍得花这笔钱的人,田地买卖那基本上用的都是白契,也就是只有地契的地址,没有具体主人的那种,谁拿着地契,谁就是主人,这样的田地要是没了地契,或者遇上灾祸,逃难之后,想要再把地要回来那是不可能的,可也正是以为这样的白契,你想要从一个土地的地址找一个人,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像是杨家的宅子,地,这会儿段天德过来一看,那明明就是别人家的,和那金国贵族说的很是不一样。

所以段天德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人家报地址报错了?或者是记错了这村子的名字?是隔壁村?为了这个他真的是找遍了周边大大小小不下十来个村子。愣是就没有找到目标人物。

当然他也知道了郭啸天,看到了这个手下报上来说的,那个来找那个死在他手里人尸体的人,可是他也没把这人和自己要找的人联系上,秉持着不想多事儿的原则,倒是把郭啸天他们直接给忽视了过去,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他倒霉,或者是包惜弱他们的运气了。

段天德在找了一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事情该怎么办?很简单,那就是直接告诉金国来的人,这人这里没找到,或者你弄错了地址,或者当时人家就是个路过的,这会儿早走了,反正这活是没法干了。

完颜洪烈是不可能自己过来找人的,所以来的人也不过是他的手下,也不可能知道完颜洪烈对于包惜弱那种志在必得的心思,既然找不到,想想人家段天德的理由也可以成立,毕竟这里是大宋,不是大金国,主子不熟悉地形,弄错地方也是有可能的,没弄明白人家到底是哪一家的更是可能,人家大宋人迁徙走亲戚,也不可能事先告知金国,所以在一个月还没有消息的情况下,自然是直接回去找完颜洪烈复命去了。

至于完颜洪烈之后准备怎么办?那就是完颜洪烈的事儿了,想想,也不过是惊鸿一瞥,要是这人找到了,还是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才找回来的,那么自然疼爱有加是肯定的,甚至原著中完颜洪烈对包惜弱那总超越了一般人的感情,有几分是得不到的最好的情绪作祟,有几分是因为付出了人命的代价,把这感情□□抬高了造成的,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在找不到人,只能留下一点短暂的记忆的情况下,这感情还能浓烈多久,绝对是很成问题的,也许,不久,完颜洪烈就能把这一段的艳遇当成一场美梦也说不定了。

反正在不知不觉中,不管是包惜弱也好,郭啸天夫妻也罢,倒是奇迹般的躲过了一劫。也许就像是包惜弱自己想的那样,生活还是开始往好的地方转变了。最起码现在,她觉得没有了杨铁心,似乎日子也是一样过就是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往日里跟着郭啸天去打猎的人从杨铁心变成了曲三。

说来也是怪,在经历了杨铁心的事儿之后,曲三好像有了一点的变化,再也不是那个寡言少语,总是独自一人进出,不怎么和人交流的酒铺老板,倒是成为了郭啸天新的伙伴,虽然他腿脚不好,可是真打猎起来,却比郭啸天更有效率,除了隔上一段时间,人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失踪上几天之外,其他还是很正常的,甚至在和郭家,杨家交往了之后,人也多了几分生气,说话,做事儿都活络了几分,脸上有时候也能有那么一点点的笑容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么一个帮手,郭啸天觉得,自己的负担似乎轻了好些,最起码那些猎物人家曲三不是太看重,除了自己吃用的之外,剩下的都会给了郭啸天,让他接济包惜弱。或者是送给李萍这个孕妇什么的。这让郭啸天攒银子的速度快上了不少。为了这个,他甚至在迟疑,搬家之后,要是远了,没有了曲三,他一个人可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求收藏!

第 11 章(改错)

实际上这会儿曲三也在犹豫,为什么呢,这孩子也是个苦命的娃啊,自打被黄药师赶出桃花岛,那真的就是可怜兮兮,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还是个瘸子,即使有些武艺,也免不了受些委屈,更不用说他自小是在桃花岛长大的,向来对于人情世故什么的,就不怎么精通,刚开始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生存,怎么和人交往,加上受到的歧视什么的,时间一长,性子上就越发的孤僻了起来,别说朋友了,就是个熟悉的人都没有。

反倒是这会儿,因为这杨铁心的意外事件,让他莫名的融入到了这郭杨两家里头,也说不上是两家,一共也就三口人,只是有了这么几个人在,有人需要,还是那种不可或缺的需要之后,他深深的感受到了有朋友的好处,最起码说话什么的有人了,最起码能他不至于每一日都是孤孤单单的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这郭啸天可是说过的,考虑到有可能到来的后续的问题,他们是准备搬家的,这要是他们走了,那么自己岂不是又一次要变回一个人?在感受过朋友这个词带来的温暖之后,他很有些舍不得这样相互保住,相互需要的生存状态,很不愿意和他们分开。只是他从来都是个不善言语的人,别人没有表示,他是怎么也不可能自己说出要和他们一同离开的话的,虽然这个牛家村其实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留恋的地方。

郭啸天是老实人,可是老实人有时候更好办事儿,比如这一次的事儿,他感觉要是有了曲三一同搬家,日子能更好过,也考虑了一下曲三在这里也不过是一个人住,没什么牵挂,所以很是直接就和自家媳妇商量了一下,能不能劝着曲三一同走的事儿。想要结合一下两个人的意见,李萍脑力更好些,不然这一个女人在原著中也不至于能在逃亡中存活下来,所以她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上,那就是如今杨家兄弟没了,包惜弱成了寡妇,要是曲三跟着一起走的话,会不会因此惹出闲话来?

人们都说宋代对于女子贞洁什么的很是看中,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可是有一点大家却是不知道的,那就会其实从北宋开始,这寡妇在嫁的事儿,还是很普遍的,没什么太多的舆论压力,所谓的程朱理学在宋代,不过是刚刚开始有人吹捧,有那么几个卫道士,还不到全民皆遵的地步,倒是在明朝之后,在这方面反而更加的注重了,缘由很简单,谁让人家是朱家天下呢,谁让人家把朱熹当成了祖宗来提高自家地位呢,这么一来,自然全力奉行这一套理论了。倒是在宋代,喷子们骂朱熹伪君子的更多些。

所以人家李萍在这事儿上,最多想的只是闲话问题,想着的是人家包惜弱好歹也要给杨铁心守孝三年,这期间不怎么方便,对于将来是不是改嫁没有别的什么想法,甚至还会提出要是包惜弱真的改嫁,这曲三虽然人不错,本事也不小,可就是个瘸子,是不是会不怎么合适。

郭啸天显然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一点,听了这媳妇的话,心下有些犹豫了,虽然杨铁心是爱闯祸,虽然这兄弟是牵连了家人,可是毕竟还是兄弟,想想这人刚死了没多久,要是这时候就传出些什么来,还真是有些对不住,可是不用曲三跟着吧,他自己也感觉,真的是挺吃力的,更不用说,要是真的不让包惜弱改嫁,那将来自己一个人,养两家人,两个孩子,似乎也实在是吃不消,如此一想,索性就准备把这事儿直接全给曲三说说,让曲三自己做决定。

看看老实人做事就是这么牛,你说放到别人身上,谁会这么干啊!这不是让人尴尬吗,你这是真想让人家和你们凑一处走呢,还是想赶人走啊!可偏偏他也是遇上了牛人,人家曲三是谁,那是黄药师的弟子,东邪的名号可不是随便给的,人家能有个这么牛气的名头,可不就是从不怎么看重礼教,为人更随意里出来的嘛,即使他这些弟子一个个在尊师重道上,似乎没有什么继承他这一个性子的迹象,可是在别的事儿上却还是很看得开的。

所以曲三在听到郭啸天的一系列考虑,顾忌之后,倒是反而很是爽朗的笑了起来,这可真是难得,这时候,居然还能这么笑,可见他心里对于郭啸天如此直接的高兴态度了。

曲三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笑得这么欢快?他能不欢快嘛,从一开始他就没往人家包惜弱身上想的念头,纯粹是想着能结伴,能大家一起过日子,能相互帮衬而已,可不想人家倒是比他自己想的更周全了些,连着他的终身大事儿都想着了,可见人家那是真的把他放在心上了,是真心为他想,他能不高兴?

至于将来的事儿,这会儿曲三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说他一定和人家包惜弱扯不上关系?这个还真不好说,最起码人家曲三对于包惜弱这个人还是很肯定的,从这个女人在发现自家出事儿之后吧,立马果断的上门寻求帮助,避到山上起,他就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再看在处理救人的事儿的时候,那个利索劲,家产说卖就卖了,就能知道这是个聪明女人,办事儿知道轻重缓急,这样一个女人,据说还识字,女红好,还懂一点医术,这样周全的女人,以前没忘那个地方想也就罢了,如今有人都点破了,再说什么没那个念头,没有那个可能,这才是傻蛋呢。至于名声什么的,他倒是不在意,只是从包惜弱的角度去想,不得不多想想罢了,只是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所以曲三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把这想法吧,索性和包惜弱把这事儿挑明了,说清楚,听听她怎么说,要是将来有改嫁的念头,甚至觉得将来改嫁的时候他曲三也不是不能考虑,那么索性从一开始,搬家的时候吧,就以两口子的名义,如此一来不但方便搬家后隐藏行踪,也免得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事儿发生,最要紧的是,这孩子出生的以后,也少了好些的麻烦,遗腹子什么的,在外头不受待见的多了去了。

至于曲三自己,他老实的表示,只要包惜弱不嫌弃他是个瘸子,那么当个便宜爹什么的,他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也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典型,没什么家人的麻烦,更没有人将来给她们娘俩脸色看。甚至还开玩笑说,他还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一定会有媳妇呢,这立马连孩子都有了,是他占了大便宜才是。

这样爽快的话语听得郭啸天差点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都什么人啊,这话居然也能说的出口?这年头寡妇改嫁的不少,可是改嫁的时候,连着孩子一起带过去的却不多,多半都是留下给夫家的,毕竟这涉及到血脉问题,没人愿意养不是自己的种不是,而人家曲三,居然还能说他这是捡便宜,太让人意外了。

不过有了曲三这样的话,郭啸天对于他的好感到是越发多了起来,原本只是想着这是个好人,愿意伸出援手的将义气,有情分的好人,如今一看,还是个洒脱人,更是个心底宽厚的。怎么能不让他高兴。

随即这老实汉子又一次找到了自家媳妇,两口子开始当起了传声筒,把这事儿又说到了包惜弱这里。

这让包惜弱怎么说?这男人死了才几天?就让她说起这改嫁的事儿,是不是好像太豪放了些?就是现代好像也没有这么干的!可是人家的想法,顾忌那是没有一个是不对的,无论是从名声上,还是为了孩子将来的事儿上,都有条有理,所以包惜弱一时半刻倒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在这事儿不管是三人中哪一个也知道不能立马让包惜弱表态,毕竟在这些人眼里,这会儿人家正是悲伤的时候,哪怕是为了隐蔽,为了断绝杨铁心造成的一些不好的后果,也不可能立马就同意这样的事儿,同意了才是让他们心里不舒坦呢,所以也没有人催促什么的,只想着能在孩子出生后,离开前给出答案就可以了,反正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呢。

所以这日子还是那么过,就是每一次曲三过来的时候,包惜弱遇上了总是忍不住会感觉尴尬,甚至有些避忌,但是说她对着曲三有什么厌恶之类的事儿吧,还真是没有,反而多客气了几分的样子。

随后的日子里,或许是包惜弱的态度,隐隐的让曲三看出来些什么,知道人家包惜弱并不排斥他,或者上回说的事儿还是有戏的,所以曲三的动作也快了起来,不动声色的开始寻摸着可以搬家的地方,甚至还是慢慢的变卖他家里的产业,借口也很好找,酒馆开不下去了,准备去别处投奔亲戚去。

曲三的酒馆到底有多惨淡那是世人皆知,所以这个理由真心没有什么人怀疑的,而曲三自己,除了把家中那个密室稍稍改装一下,免得将来卖了之后出什么岔子之外,也不在那上头多费什么心思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寻找新的落脚点,买新的宅子,重新改装新家的事务上。

真说起来,这办事能力上,曲三比郭啸天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或者就是两人眼界不同造成的,毕竟这曲灵风即使在不济,也是黄药师的弟子,读书识字是一定的不说,在机关等杂学上也颇有天分,不然也不可能自己改装出一间密室来了,这样的人思维更加的缜密,想到也更加的周到。

所以他寻找新的落脚点什么的,更加的合适也更加的周全,等着七月上旬,眼见着包惜弱也好,李萍也罢,这肚子都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个月,离着生产也不远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搬家地点。

这个地方其实离着牛家村不远,离着临安也近,就在临安北面,一处两个小山中间的一处村子里。

那一个村子和牛家村差不多,不过是三四十户的样子,田地也不多,整个村子的村民有三分之一是靠着打柴,采药,打猎过日子的,周边的山头就是他们经济收入的来源。而整个村子整体经济状态不是太好,比牛家村都差一些。在那个地方,曲三买下了两个相连的宅子,半砖半土,泥瓦顶,每一个宅子都是三间正房带着一边的柴房厨房,外加后院的三份菜地,两间牲口棚子,很是像样,比牛家村的房子不差什么了,背靠着北面的山坡,周边还有五亩的山坡地,和一个紧贴着这两处房子的一个原本是做牲畜栅栏的小院子。

按说这样的地方,他们搬过去实在是生计艰难的很的,因为这样的村子,猎户太多,要是他们依然靠着打猎为生,那么这猎物的价格绝对是卖不上什么价格的,就是田地也少了些,五亩地,两家人怎么够用,可偏偏曲三就是这么干了,而他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既然是杨铁心卖猎物出事儿的,那么将来若是有人想要在找上门来,自然也是找猎户,这是明显的线索,所以融入到这么多的猎户中,自然立马就让郭啸天再也不起眼了。在一个,他自己种地那是绝对不行的,这个可以肯定吧,就是在牛家村中,他的田地那也是租给别人的,不然也不至于开一个酒馆当个门面了。

既然猎户也不能干,或者不能经常干,种地也不是太在行,那么索性就做些别的,他别的不成,有些事儿还是知道的,比如磨豆腐,就会,榨油也会,所以他都想好了,到了那边,不成就两家合在一起,开一个豆腐坊加油坊,卖豆腐,卖油什么的,总是能挣钱养家的,也绝对不会愁销路的。而那个工坊就放在那个他另外买的一处小院子里,多省事儿啊!

至于这活计很是劳累,辛苦?这个就不愁了,武人比文人厉害的地方可不就是身体壮嘛,再一个他可是有内功的,这力气比寻常人更是多了一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寻常人觉得辛苦的活计,对于这两个男人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再有偶尔打猎贴补家用,或者索性用打猎来的猎物当家中的荤腥,这日子只有更好过的。

曲三不缺银子,就他时不时的在皇宫内院晃悠的本性和本事,也不可能却银子,若不是这手面不好太宽,容易露马脚,让人看出些什么来,这宅子他都想弄得更好些,毕竟这可是他的家呢,还是有媳妇,有孩子的家,没听见他都开口说什么两家人了嘛,没看见他买宅子都是直接买两套了嘛,可见他这会儿那是一心要把包惜弱收入自家了,偏偏包惜弱这会儿也是什么都不表示,什么都不说,不反对不赞成把,一脸听郭啸天夫妻安排的样子,弄得李萍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逼了半天,包惜弱才说了一句,那就是只要是能让孩子过得好,她怎么样都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让她好歹给杨铁心守完孝。

其实人家包惜弱心里对于这个安排还是很满意的,不说她对于杨铁心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关键是她感觉这曲三要是不老是往皇宫跑,不总是撩拨那些大内侍卫,最终还是能过得不错的,想想冯默风做个铁匠能活到杨过找上门,就知道这安全程度了,这黄药师的弟子,保护一下家人,比郭啸天更有能力不是。

至于怎么才能让曲三不至于去皇宫找死,让她再一次成为寡妇,弄个什么扫把星之类的名头,那就是以后的事儿了,包惜弱有理由相信,自己在明知道内情的情况下,还能不把那人的脑子奇怪的年头扭过来。至于杨康?不管以后是叫杨康,还是曲康都不是问题,这个以后可以再讨论,这年头,农家孩子一般都是直接喊小名的,没人一开始就把姓氏往上头套。

莫陌终于知道了郭靖的生日,不是什么十月份,事实上是七月中,从这一点来说,不是书里弄错了,就有可能真的是血脉问题了,反正就现在的情况,人家李萍在七月中就已经把孩子直接生出来了,还是很是顺利的一个晚上就搞定的情况,而她自己也差不多,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这生产的刺激,让这生孩子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反正她感觉自己也要生了,至于什么书里说这两个差了两个月的生日什么的,那就全让他见鬼去把,什么考据党都没有如今她真实经历的更有说服力,不过是隔了两天,这杨康也终于出生了,两个在七月苦夏的日子出生的孩子,好在这是在山林子里,气候不热,不然生痱子都是分分钟的。

坐月子什么的就不用说,在确定了包惜弱将会以他媳妇的名义搬去新家之后,曲三立马就进入了好丈夫的模式,什么都周到的不行,毕竟是黄药师的弟子啊,还是要称赞一下人家黄药师的光环的,居然让这么一个男子对于医道,还是妇人生育保养,奶孩子的医道也能知道的这么周全,难道说在这些弟子被赶出来之前,这个黄药师好丈夫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也是啊,那个时候好像分家冯蘅正怀孕呢,是黄药师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呢,哪会儿弟子们受到影响,知道些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可能的。

莫陌躺在床上,难得脑洞打开,八卦了一下人家东邪的某些柔情画面。不管怎么说吧,这坐月子之后,他们势必是要开始搬迁了,去往新家,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

第 12 章改错

离开这个住了经近半年的山间小屋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往这房子看了好一会儿,这地方早就不是原本的样子了,因为村子里的房子陆续卖了的缘故,这里被郭啸天和曲三这两个男人重新收拾了一遍,那原本的一个孤零零的木屋边上又加了一个木屋,一样是分内外间的那种,屋子的周围,因为住的人多,为了两个孕妇的安全问题,又加上了一圈的木栅栏,成人手臂粗,半人高的木头就这么围成一圈,很好的挡住了一些小动物的靠近,还有一个从村子里的宅子搬过来的水缸,一个简易的用树枝茅草搭起来的厨房,这里俨然已经像是一处正紧的宅院的模样了。

“也不知道将来这里会便宜了谁去。”

包惜弱难得有些不舍的吐出了这么一句酸酸的话来,这里真的很简陋,可这里却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让她忍不住把这里当成了家,甚至她觉得,也许未来她会告诉那个如今还在她怀里吃奶,什么都不知道的杨康,他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告诉他这个时候,自己是怎么样的艰难。

“也算是积德吧,总有遇到难事儿的人,有了这里,也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这话是李萍,也就是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听着就是老好人,确实,能不住好好的村子里的宅子,到这山林里住下的,可不就都是些什么都没有的困难户嘛,这个倒是不用想都知道的,至于什么打柴的,打猎的歇脚?这个地方也就是躲雨用了,这边的村落里的猎户,水平都不算高,可没有几个有胆子去山林深处的,往往也就是早上出发,晚上回去的那种,就是这间屋子,当初也是郭啸天和杨铁心无意中发现的一个躲雨的草棚子后来自己慢慢加固出来的产物,也就是他们两兄弟有点本事往山里头去。

新村子叫做王家庄,这个地方的村落都是这么些个名字,大半都是按照当地人口最多的人家的姓氏来划分的,像是牛家村,当年就是一个牛姓大户占了半个村落的土地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王家庄处在两座山之间,气候上其实比那些大城镇更好些,北面的山挡住了冬天的寒风,西南面的山又当下了夏日的暖风,除了东面一览无遗,会因为海风,导致时不时有些细雨,其他的真是好的没话说了。

两座山虽然不算是什么高山密林,可是这地域上也不算是小,正是因为不算小,所以也没有哪个大户能一口气吃下来,慢慢的索性就成为了周围几个村子的柴火山,打猎山,倒是养活了不少人口。

曲三买下来的两处宅院就在北面那座北山下的山坡上,靠近西南的山脉延伸地段,这里是村中猎户们上山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往西去小山道口的两处宅子,按说这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这西面出去没多久就是一处狭长的乱石坡,再过去就是一处大湖,没什么人家了,连个渔村都拢不起来,这里靠近临安,湖泊众多,所以连着鱼虾价钱也不高,这导致了这山道人烟实在是少了好些。除了上山打猎的,或者是实在嘴馋,想要钓鱼吃点荤腥的,就在没有什么人经过了,就是打猎的,这村子中也不止一条上山的路,所以越发的荒凉,属于村子中的僻静地方。

别人或者觉得这里不好,可是在曲三眼里却是再好没有的地方了,越是这样地方,他感觉越是安全,毕竟他可是经常做一些没本钱的买卖的,进出要是注意的人多了,他自然感觉暴露的危险性更高些。这好像也能算的上是职业病?

曲三的职业病不止这么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地窖了,这地方不是北方,其实做地窖实在是不怎么合格,可是谁让他有那么多要藏的东西呢,在一个如今好歹也算是有家有口的人了,他总不能还和原本的小酒馆一样,直接弄个密室什么的吧,这密室其实也就是以前,他一个人住,没人往屋子里细打量,就是有客人什么的,在里头不怎么看的出来,要是在外面,只要算计一下房子的面积,就能算出密室在哪里,实在不算是隐秘的。

所以到了这里,他算是下了大工夫的,趁着这些人一个个都在山林小屋里住着,一个人捯饬了几个月,这才弄出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地方,那就是半地下,半通向后面山坡中的一处密室,如此一来,外头看不出不说,就是里头,他也能收拾成两间,一间是明面上的半地窖,放置些家中的物件,当库房,一间在内,从地窖中无人注意的一个角落开一个小门,再往里走,能到那山腹中的一个小间里,那才是他财宝的集中地。

那通向山腹密室的山坡本就是在他自家屋子的屋后,上面种些果树什么的,立马就能遮掩起来,还不会让人因为挖地而发现。多棒的想法,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个地窖,不怎么和南方人行为的举动,他还给人家郭啸天家也挖了一个,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放冬储的蔬菜粮食的,那地窖里四面都是石板家石灰嵌缝,不仅仅防潮,还能防止老鼠什么的糟蹋粮食,最重要的理由是,放在外头不安全,毕竟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子,谨慎些也是有的。

两家人总算是入住了新的房子,一家一个大院子,紧紧的靠拢在一处,毕竟只是个村子,当做院墙的也不过一人高的土胚,就这还是曲三加高的结果,不然也就半人高,成年人利索些的,直接就能翻过来,实在是太没有安全感了,只是他这样的举动,在村子中实在是有些突兀,毕竟这村子里已经习惯了在屋子外头就能看到院子里的人干嘛的状态,突然这么收拾,都觉得这是有隔离村中其他人的嫌疑,好在郭啸天过来几次和人打招呼的时候给了一个还算是合理的解释,毕竟是最靠近山里的屋子,家中还有吃奶的孩子,哪怕是为了防止孩子被野兽袭击,也要多收拾一下不是,这为了孩子的理由总算是堵住了那些长舌妇们的嘴巴。

两个院子原本是不相连的,不过这是村子,曲三花了一两银子,就获得了村长的同意,让他们把院子连上,中间的土地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送给他们了,反正也不值钱,没用处,所以如今两家那真是连在了一处,相连的院墙比围拢外头的院墙矮了些,不过是一米二上下,站在一边能看到隔壁,中间还开了一个门,方便两家走动。这一个举动,已经是曲三最大限度的表示出对于郭啸天的亲近之意了,虽然可能这两口子对着这个没有那么深的理解。

三间正屋这会儿都收拾的很是像样,该有的家具也一一都配置齐全了,甚至为了照顾包惜弱三年守孝的约定,曲三把正房两边的屋子都做成了卧室,一边他自己住,一边让包惜弱带着孩子住,包惜弱的屋子里砌上了炕,好保证这母子俩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里的保暖问题。家具也绝对都是崭新的。不说这木料的好坏,就这份用心,就足可看出曲三的态度了,倒是他自己的屋子,相对简单些,若不是还有个书桌,看着增加了一点书香气,简直就是简单到了发指的地步,除了一张床,一个箱子,愣是没有了别的东西。

曲三对包惜弱那是真的好啊,不单单是住宿上用心,就是其他地方也一样费劲了心思,甚至为了考虑到包惜弱的品味问题,厨房柴房对面的空地上,曲三还种上了一株桃树,正对着包惜弱那屋子的窗户,是从山里挖来的现成的五年树龄的树,这会儿已经结上了果子。树下还有石桌石凳,这简直就是在村子里属于奢侈品的物件。

当然,既然是村子,那么农家的东西还是要有的,不然这日子过得也太没水准了,所以在院墙边,靠近桃花树下还种了一些藤蔓,那是黄瓜,丝瓜之类的东西,看着舒服,花朵好看,还能做菜,院子也显得干净,另外还种了些薄荷,丁香,凤仙什么的,防虫防蛇,正屋子后面是一小片的菜地,韭菜萝卜之类的那是必然种着的,这些东西谁家都有,另外那牲口棚子里还有一头牛,那是曲三特意准备的,也是这一次他们过来的时候带来的,他腿脚不好,进进出出的,有个牛车还是很方便的,不但不显眼,还能用这么一个方式在运送些别的东西,比如他们两家即将开始合作的油坊。

在两家房子不远处的那个原本养牲口的地方,如今也被曲三重新收拾了,盖了两大间的土胚屋子,一间屋子做豆腐,一间当做油坊,家伙事儿都已经置办妥当了不说,那小院子里,还打了一口井出来,好方便用水。

不管是做豆腐,还是榨油,最需要的原料就是黄豆,为了这个作坊能顺利开起来,曲三已经储备了足足一千斤黄豆,在两家的女人开始收拾屋子,开始在新家制作被褥之类的必需品的时候,两个男人已经开始动起来了。这做豆腐不怎么挣钱,所以这事儿不是主业,在曲三的规划里,每隔上两日做上一回,一来自家能吃,二来能在村子里卖就不错了,多了也不过是浪费,这村子才多少人,能有多少的需求,就是豆渣也是个麻烦,总不能天天自家吃豆渣饼吧,卖钱也卖不出价格不是。

倒是榨油坊,做的好了,直接送到镇子上的杂货铺或者油坊卖,还是能挣些钱的,他曾算计过,这里头差价还不少,一斤黄豆一般能出三两油,而价格上却差了五文钱,如此一来挣得虽然是力气钱,却绝对不会少,更不用说他用的榨油的工具还是以前在桃花岛的时候从百工书里看的,出油能达到将近四两,还更加的省力气,一天弄上百斤都成,钱更多。

有了这么一个优势再不做就是傻子了,即使一时半会儿去卖不划算,容易让人压价,再不济还能当个卖油郎,这附近两三个村子一兜,也能卖出去不少,时间长了甚至连出门都不一定了,离着镇子远的村子,离着这里不远的村落就是为了少走些路,价格更低廉一些,也必然会上门来买。

榨油之后的豆饼更是好东西,他都想过了,到时候在郭啸天家后院那个空着的牲畜栏里合伙养上几头猪,用豆饼养猪,听说很是容易养大,养肥,也是好买卖,再不济这年头还有专门的人收这豆饼的,听说还能肥地什么的。

过了这个作坊,那就是两家的山坡地,一共五亩,有这五亩地,种点粮食虽然交了税赋之后,剩不下多少,却也能添补不少的口粮,两家宅子后面的山上还有他后来买下的地,不多,不过是十亩,最不值钱的山林地,种的是果树,不管是直接卖钱,还是做果脯都是不错的主意,这些手工活,他当年可没少看,试试就能做出来。

曲三的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听得郭啸天很是吃惊和敬佩,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买房子,买地,买作坊的事儿上,郭啸天很是听曲三的话,最重要的是,银子都是曲三出的,说好了将来有了银子再还他,生意得利还平均分,这一来,等于是借给他家银子置办家当,郭啸天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作坊做出第一桶的油,隔着老远,整个村子里的人都闻到了香味,一时间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起来,要说这地方吧,人家曲三还真是选对了,整个王家庄,那就基本没有什么水田,如此一来,这田地贫瘠,想要种稻米是没戏了,能种的也就是些豆子,麦子,卖不上什么价钱的东西,这也是他们基本要靠着猎户上山打猎,或者直接采药生存的缘由之一。

偏偏这样种豆子的村落还没有一个榨油坊,如此一来,可以说这豆子真是卖不出价格还有些浪费了,村里吃油都舍不得,每每想要吃点油就要用豆子去镇子上换,五斤豆子才换一斤油。你说什么?猎物?荤油?那是要换米粮的,怎么可能自己吃?

如今闻到这油香,众人忍不住凑过来,推着村长上前问了一问,这下好了,全村都高兴了起来,一来自家以后收获的豆子,可以直接卖给这个油坊,省下了不少的运送的事儿不说,自家买油还方便了不少,因为人家郭啸天说了,自家村子里的人,用豆子来换的话,四斤豆子换一斤油,这绝对是良心价,有些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四斤豆子,也就能出一斤多不到二两的油,人家这新搬来的真是太实在了,只有曲三自己心里知道这价格自家能挣多少,最起码挣了半斤油当力工钱,就是卖给油坊,估计也就是这个价格了,毕竟人家油坊也要挣钱不是。更不用说能用这法子换来在这个村子顺利的立足,真是太实惠了。

至于这油饼?各家有养猪的也纷纷想要来预定一些,一个铜板三块油饼,也是实在价格,外头一个铜板不过是两块。感觉沾了大便宜的村民一个个喜笑颜开,至于三天一次的豆腐,也忍不住表示一定来光顾,连豆渣都有人表示要,村子里人口最多的一户人家,家境最不好,吃饭的人太多,粮食总是不够吃,几乎每天都是吃稀的时候多,看着这新来的人家似乎很好说话,忍不住询问,是不是要人帮忙,他可以每天来帮着做豆腐什么的,卖力气,只要求这豆腐渣能一天给三斤,好让他家里人能吃饱饭。

还有什么可说的?曲三感觉这实在是太好了,他本来就对于这做豆腐没什么太大的热情,只是觉得不做浪费罢了,如今有了现成卖力气的,让他多挣钱,自然是答应的,还说好了,三天做一次豆腐,只要帮一天忙,当天剩下的豆腐渣,这帮工的能直接拿走三成。这一个肯定的答复让那人眼睛都亮了,这么大的作坊,(两个人居然是大作坊,就知道这曲三作坊建的多大了。)一天怎么也能出二三十斤豆腐吧,如此一来,岂不是说他最起码能拿八斤以上的豆腐渣?都够他们家吃两天了。实在是个好活计呢。这样三天一次,还不用耽搁自己下地,上山之类的。

如此一来,不过是油坊开门第一天,这郭啸天和曲三就顺利的在这个村子打开了社交,还让两家人在这个村子里第一次融入了进来。哪怕是那比寻常人家高的院墙,这会儿似乎也不怎么惹眼了,人家好歹也是村子里有家有业的,垒个院墙怎么了。正常!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推荐!

第 13 章

曲三很有钱,可惜的是他平日里隐藏的太深了,值钱的货色都藏得太好,如此一来到了如今,他想要正紧的过日子,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这银子反而不好拿出来了,不然你怎么解释你的经济来源?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这么尽心的操办这作坊的事儿,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能用这个作坊做个掩护,要让自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不至于吃点肉就让人唧唧歪歪的看着不对劲。

村子里吃不上饭的人家不多,这时候的大宋,虽然政治上很是昏庸,军事上也相对疲弱,可是经济上却不得不说是一个强国,作坊什么的,还是很多的,即使没有田地的人家,靠着做工也能混上不少的银钱,加上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粮食还是够吃的,所以即使是民间百姓,饿死者也在少数,最多就是穷困的不能生病而已,比其他朝代都要好很多。

可就是这样,在这个靠近临安的这个小村子里也总是有贫困户存在的,除了那个想要来帮着出力气做豆腐混点豆腐渣当粮食养家糊口的,还有一些家中靠着种地过日子的人家,凑过来和曲三他们商量,说是你们既然有作坊,想来也没有多少的精力种地,索性你们两家那五亩地也一起给我们种了吧,收点租子什么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郭啸天本就是个憨厚的人,听了这话,想想也是在理,自然是答应的,买地不过是他们习惯了有田有地当做固定资产的思维,不代表他们就喜欢种地不是,顺带的还大度的表示曲三家的那头牛也能出借给他们耕地,只要交租子的时候多给上一点就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了,这年头没有机械什么的,牛就是最大的劳动力,是各家种地人士的宝贝,能出借绝对是要交情够才成的。

于是乎,这两家人不单是从土地上解脱了出来,能安心的在作坊里工作挣钱,还获得了村子里的好名声。

榨油的活计看着很是费力,可是曲三对于机械上的领悟能力却很强,利用了各种的巧法子,让这榨油的机械变成了脚踩和手动相结合的模式,就这么一条,就不知道省却了多少的力气。郭啸天坐着用腿劲,他自己用双手,两个人配合起来,轻轻松松的就能顺利的榨油出来,如此一来,这每一日的出油量自然是直线上升,不用多干,一日出油五十斤,这二人每一个就能分上个一百五十文,如此一算下来一个月,那就是四贯又五百文,这个数字无论是放到哪一家都绝对不是什么小收入了,养家糊口足够了。

要是二人再卖力些,每天多干上一个时辰,一个月一人六贯也是可以期待的,加上卖豆腐,田里的租子能够两家吃上一两个月,粗粮上又有豆渣补充,吃菜还有自家的菜地,还有果园的果子,后院还有养的猪什么的,细细的盘算下来,一年要是俭省些,结余上二三十两银子是笃定的很的,这比以往在牛家村的时候还顺当的很呢,不用五年,又能积攒起原本那百十两银子的家底了。

郭啸天在头一个月结算之后,整个人感觉背脊都挺直了好些。脸上全是笑容。忍不住畅想一下,等到了年下,结余出来,或是增加田地,慢慢的省下买粮食的银钱,增加不动产,或者是吧油坊扩大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到时候有了银子,让自家的孩子读书什么的,说不得自家也能出一个文人士子,给祖宗脸上增光。若是那样,他真的是死了头能笑的爬起来。

男人挣了钱,若是一个人的,那么左不过是随便花销了,真正能存钱的人不多,可要是有家有口的,那就不一样了,把钱拿回家,这是必然的,曲三如今也正是这样,怀着一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忐忑心情,走回家,准备把挣来的钱,交给包惜弱,虽然这家里买粮食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在干,可是他还是想把钱交给这个名分上已经变成了自己妻子的女人,虽然真要说起来,也不过是在这个村子里维持着这样的名分,真的想要娶到她,必然是在三年守孝之后,可他还是那么的激动,想要开始用家人,用夫妻的方式来对待。

曲三,从小就是个孤儿,没有家,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于桃花岛的感情才会那么深,对黄药师才会那么的真,他心里渴望的是家,如今他有家了,虽然这个家来的有点不正常,却依然打动着他的心,让他想要用尽自己的全力去维护,为了这个家,他已经有好久没有去皇宫之类往日常常走动的地方盗宝,付出了这么多,几乎是已经偏离了原本自己制定的规划,是不是真的能实现家的愿望,就在这一刻,只要包惜弱真的收下他给的银子,那么就是说,她也一样在把他真的当家人,当丈夫看待。

而这个时候,人家包惜弱在想什么呢,其实她这会儿这在想的东西更长远些,那就是曲三盗宝被杀的事儿,既然这都凑合一起过日子了,她总不能不管对吧,再做一次寡妇,她真心没有这个准备,所以一心想着怎么给曲三洗脑来着。

(不一起过日子也不成啊,莫陌自己盘算了很久,要是就自己一个人,什么本事也没有,现代教育制度下,除了考试,动手能力基本为零,而这包惜弱也有点弱质纤纤的,没什么求生技能,加上又是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在这片男尊女卑的世界活下去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也没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就如今这没有电器,没有蚊香,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对她来说,已经是苦的不能再苦了,所以她不敢想象,要是没有了曲三这么一个愿意当便宜老爹的人,她是不是还能找到第二个冤大头,当然人家完颜洪烈除外,这个人当丈夫虽然不错,可是毕竟是金国皇室,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的地方,国破殉国什么的,也不怎么好玩。)

这正想着这事儿呢,就遇上人家曲三一脸紧张的走过来,往她面前的桌子上放下了足足三贯的银钱,然后看也不敢看她一眼,转头坐到了一边,假装看孩子去了,只是那微微侧过来的头可以让她知道,这人其实还在注意着自己的动作。

莫陌一看这个架势,脑子一转就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了,这事儿要放在现代,那曲三绝对是好男人的典范啊!工资上交,这么自觉,有什么可说的?莫陌立马二话不说,从一边的炕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小木匣子,把钱装了进去,那个自然利索的劲,看的曲三嘴角忍不住就这么扬了起来。

收完了钱,这会儿莫陌也找到了开口的机会,所以一边继续手里缝制衣服的活计,一边开始问询起来,这问询也很是有技巧,不问别的,只是说既然咱们一处过日子了,那么总该知道些底细,总不能连自家男人到底是哪里人,以前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吧,还有曲三明明是会武艺的,怎么就能瘸了呢,这问的合情合理不说,还暗暗的表示了一下包惜弱希望能相互了解的意图,这真的是很陈恳的,任何一个人家接亲都不可能不知根知底就胡乱许亲不是。

曲三听了她这么问,也不过是微微顿了顿,可能是在想该怎么说,随即就开始了叙述,他是真心想要有个家,想要好好过日子的,既然人家女方都这么主动了,若是他不说,那才是没诚意呢。

从小时候的悲惨遭遇说起,从桃花岛说起,最后说到了被赶出来,包惜弱就这么静静的听着,听到最后,忍不住叹息了起来。

“若是这么说,你也够冤的,分明就是正好遇上你师傅上火的时候被牵连了,就有了这么一样的祸事,只是师傅师傅,自然是如师如父,你自幼由他养大,说是养父也不为过了,子不言父过,到是不好说什么,只是我想着,这事儿毕竟你们是鱼池之殃,你师傅既然是江湖中有名的大人物,又是如此的无所不通,必然也是顶顶聪明的人,聪明人能看不明白这一点?此时必然已经知道了你们的委屈,只是他毕竟是长辈,自来就没有长辈给晚辈赔不是的道理,所以这委屈你也只能受着。”

这话曲三听着实在是舒坦到了极点,要知道从被赶出来开始,这娃就一心想着怎么回桃花岛去,回到那个他长大的地方,即使被师傅打断了腿,也没有半点的怨言,只是心里却不免感觉有些委屈,感觉酸楚,可如今让包惜弱这么一说,不是师傅不知道是委屈了他们,是拉不下脸来,这一下什么委屈都没有了,可不是这样嘛,这世间就没有长辈给晚辈赔礼的事儿,要不是师傅,当年他小的时候就死了,所以不过是受了一点委屈,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只要时机合适了,其实自己还是能回到师傅身边孝顺他的。

看着曲三脸上激动,如释重负的样子,包惜弱这个早就看穿了这娃忠犬本质的女人立马继续跟上,开始往自己预想的岔路上开始引导:

“听你说那桃花岛远在海外,想来这来一次中原大地也不是那么容易,在一个又不让你们回去,如此一来,这想要找个好机会,让你们师徒再聚倒是麻烦不小了,不过只要知道事情不是没有转机,总有解释清楚,师徒重逢的机会的,只是你们这么多师兄弟被赶出来,除了你也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了,是不是能想的通,要是有人一时相差了,钻进了死胡同,等到将来你师傅想要重新找你们的时候岂不是就找不到人了?那他该如何的自责?”

这话又窝心了不是!这真的是事事都想到了头里,可不是这样么,曲灵风他们被赶出来都已经好些年了,细算算,怎么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他还真是没有听到过其他师兄弟的情况呢,若是哪天他找到了师傅,能有幸被重新收入门墙,那么其他师兄弟呢?怎么办?

说起来这些师兄弟里头,除了梅超风他们夫妻两个,其他人真的是委屈到了极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陆乘风才会筹建了陆家庄之后,一力要去想着怎么傻了这两个叛徒出气。把这清理门户当成了自己将来能讨好师傅的一个法子,曲灵风则是想着用宝贝讨好师傅,只有剩下的武眠风,冯默风默默的隐匿了下来,一个当了铁匠,一个彻底消失。

这几兄弟里愣是没有一个想着怎么和其他师兄弟联系什么的,这说起来还真是一个个很奇葩呢,要不是包惜弱这会儿说起这个问题,曲灵风还真是从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桃花岛是世外桃源,你师傅又是一代江湖名宿,什么都不缺,将来见到了也不知道用什么当做重逢之礼才好,不过我父也是先生,倒是知道一些先生的心思,在先生心中学习越是好的学生,就越是受到看中,人品越是贵重的,也越是让人喜欢,你若是能在离开桃花岛之后,将你从师父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扬光大,必定能讨他喜欢,若是能兄友弟恭,寻找其他师兄弟,相互帮扶着,也必定能让师傅欣慰。”

这是给曲灵风出讨好师傅的注意,这让曲灵风越发的高兴了,看着包惜弱的眼神温柔的都能滴出水来了,他不想自然不觉得,如今让包惜弱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想想往常自己做的事儿,如今想来还真是岔了,师傅就不是那种看中金银的人,再多的宝物能入眼的又能有多少?倒是这两样,最是无价,最能让师傅喜欢。没想到一个从没有见过自家师傅的女子都能比自己看的更加清楚,这让曲灵风都感觉有些汗颜,与此同时也感觉到了庆幸,自己能有如此聪慧的媳妇帮衬,这样一来,自己将来重新回到桃花岛又多了几分把握了。

曲灵风本就是个聪明人,逻辑能力也强,若不是这样,也不可能学会那百家杂学中最难学的机关之术,有了包惜弱抛砖引玉,立马脑子动的飞快,跟着说道:

“确实如此,陆师兄是嘉兴人,家中原本也有些产业,家人族人更是不少,这会儿只怕就在老家附近,倒是好找得很,也不用担心,武,冯两位确实和我一般,从小被师傅捡来的孤儿,这寻人只怕是不容易,官府是不成的,我这边也没有什么路子可走,倒是能托给丐帮,丐帮行走天下,找人更是一流,想来只要给了图像,很快就能有些消息。”

说道丐帮,包惜弱眼睛就是一亮,忍不住想问一问,也就是这一问她才知道,这天下第一大帮和她想的有多大的差距,这丐帮可不是真的要靠着讨饭过日子的帮派,除了最底层的那些小叫花子之外,真正核心的人物多半都经营着别的营生,铺子田地是不可能的,不符合这丐帮的业务能力,可是打探消息,找人,送信之类的却很是生意火爆,简直就是江湖中第一大包打听的集合体。

曲灵风不差钱,如今又有了注意,这操作起来自然是快捷的很,他自己本身就懂些书画,将师兄弟的形容画好,写上名字,分别的时间,地点,老家,口音之类的,然后就直接去了临安的哪一处丐帮集中地,当这东西交到丐帮手中的时候,曲灵风感觉自己好想你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他往日里和冯默风,武眠风感情最是好,因为他们三个最小,常常在一处学习练武,这分别多年,也不知道他们如今过得可好,心中那真的是期盼能早些知道他们的消息,若是可以甚至想着把他们都接到一起,然后大家热热闹闹的过日子,就是有事儿也能有个商量的人,特别是怎么打探师傅出岛的时间,怎么筹谋重新回岛的事儿。

至于武艺什么的,他也想了一些规划,虽然腿不成了,可是内功还是能继续精进的,只要自己努力,想来也能更进一步,至于将所学发扬光大,这个可能难一些,不过等到师兄弟凑到了一处,必定能有法子可想。几个师兄弟各个爱好不同,所学也不一样,凑到一处说不得真的能干出一些不同凡响的事儿来呢。

包惜弱的谋划是彻底的实现了,这会儿有家有业,有期待,有希望,还有事儿干的曲三,你再让他去什么皇宫大内盗宝?就是有金山银海,也不一定能吸引的住他了,倒是那榨油的作坊,越发的忙碌起来。

冬天再一次来临的时候,曲三找到了第一个师兄弟的确切下落,不是别人,就是陆乘风。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4 章

陆乘风在几个师兄弟中,那属于性子最为固执的,可能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吧,作为太湖边上一个小地主人家的孩子,从小不愁吃穿不说,还是六岁开蒙,读着四书五经长大的孩子,这样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也好,性子构成上也罢,多了更多的儒家的痕迹,对于规矩,更加的看重,不然也不至于在后来连自己家的孩子学武都要送到其他人的门下,谨守着不得黄药师首肯,绝不传桃花岛武学的诺言,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于陈玄风夫妻的痛恨比其他师兄弟更甚,对于清理门户的执念也更深,他这方面的执着从原著中就能看出一二来。

曲灵风联系到了陆乘风,这对于这两兄弟来说都是让人欢喜的事儿,陆乘风欢喜的是,在追杀陈玄风的事情上,他能得到来自师兄弟的支持,让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斗,而在曲灵风来说,那是多了一个家人,多了几分亲情,甚至在探听师傅是不是离开桃花岛,他们是不是有机会再次遇到他老人家,寻摸出重返师门的机会,都是有好处的,最起码消息来源多了不是。

至于别的,那就不用多想了,人家陆乘风毕竟也是大户人家的人,在太湖边上有家有业不说,听说还有妻有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让陆乘风搬过来和他一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他搬过去也不可能,毕竟那是陆家,不是自家师兄一个人的家业,他也不想寄人篱下不是。

所以这两兄弟不过是相互恢复了联系,时不时有个书信往来,也就是了,曲灵风索性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另外的两个师兄弟时候那个,他期待着能早一天得到他们的消息。

说起来在所有的师兄弟中,曲灵风年纪虽然不是最大的,可若是按照入门先后来算,曲灵风却是最早的,说一句是大师兄也是可以的,若是这么排,那么陈玄风是老二,梅超风是老三,而陆乘风则是老四,武眠风是老五,冯默风最小,则是老六,可若是用年纪来算,倒是陆乘风最大,陈玄风老二,曲灵风和梅超风一般大,冯默风最小。而用身世来算,曲灵风和武眠风,冯默风最是接近,都是孤儿,所以真说起来,这三人感情也最深,甚至可以说,当年在桃花岛的时候,武眠风和冯默风刚上岛,全是曲灵风一手照看的,这样一算,就能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了。

往日里没有往兄弟相聚的事情上去向,曲灵风还不觉得怎么样,可如今被包惜弱提醒了一声之后,曲灵风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很是不该,完全忽略了作为一个大师兄应该做到的事儿,虽然他们同样都被师傅赶了出来,可是依然还是师兄弟,他怎么能就这么只顾着自己,而忘了照看师弟们呢,更不用说被赶出来的时候,武眠风也好,冯默风也罢,年纪都还不大,武功更是所有师兄弟中最弱的,猛然间,失去一切,又断了腿脚,这日子又该怎么过?自己真的是太大意。若是他们有个好歹,自己怎么也没有办法原谅自己了。

也真是因为怀着这样的心思,在寻找这二人的事儿上曲灵风难得的性子焦急了起来,往往隔上一二日就要去丐帮探听一下消息。

也许是曲灵风的态度让丐帮的人也感觉到了他的焦急,所以加快了行动,也或许是他的心意感动了老天,没有多久,这两个人的情况就被接二连三的传了过来。

这个时候的武眠风,那日子真的是没法说,简直就是个乞丐,刚从岛上出来的时候,他身上还有些私房钱可以用,所以索性就想去当年师父找到自己的地方看看,想找找是不是还能寻到亲人什么的,可是他不知道,这年头,路费这东西从来就是最花钱的,所以很快,这银子就花完了。

没了银子,自然就要找事情做挣钱了,可是因为腿脚不好,他找不到什么伙计做,又是从小就在岛上生活的,对于怎么谋求生计也不怎么懂,所以他唯一能让自己想法子吃饭的法子,就是给一个砖窑里做看火师傅,靠着自己常年练武训练出来的好眼力活日子,就这,还是不知道哀求了多少人才得来的活计,也是他遇上了好人,不然谁家请残废是不是。

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他的日子其实还不是很不错的,最起码自己能养得活自己了,可惜,这命运似乎就是喜欢和他作对,先是对他好,可怜他,给他这么一个活计吃饭的砖窑老板因为得罪了人,让人打了个半死,还封了窑,他一时气不过,想替人出头,结果武艺不精,也被打了个半死,如此一来,活计没有了不说,还贴上了所有的家当看病,病还没有好,又被人赶出了县城,最后不得不靠着野菜,偶尔打猎过日子,并且因为当时病没有全部看好,耽搁了病症,让他的身体一直处在反反复复的阶段。

丐帮的人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病得实在起不了身了,一个孤身生活的人,有没有什么积蓄,起不了身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直接饿死,病死,似乎他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或者说,原著中他就是这么默默的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了。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不是多了个曲灵风在找他嘛,丐帮的人虽然这寻人送信什么的,搞得和做买卖一样,可毕竟也是个江湖中的帮派,江湖中人讲究的就是仗义二字,既然找到了人,又知道有曲灵风这么一个人在,自然不会害怕帮着买药买米会没人给钱,所以第一时间就把武眠风送到了最近的医馆,也正是这么一下子,算是彻底把武眠风的小命从死神手里给抢了过来了。

等武眠风知道是自己师兄托了丐帮找他,还要把他接过去,那是立马嚎啕大哭,就像是一个孩子终于找到了家一样。离开桃花岛这么久,他终于又能见到师兄了,又能有一个家了,这让尝尽了人间疾苦的武眠风分外的激动,差点连病都不想看了,就想早一日赶到师兄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