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在后金,佟家成为了贵族中的一员。到了天聪七年,清朝开始分汉八旗,佟养真的次子佟图赖授正蓝旗固山额真,接着一路往上爬,从二等梅勒章京,定南将军,到礼部侍郎。复调正蓝旗固山额真。世职累进至三等精奇尼哈番。最后以太子太保致仕。而这个佟图赖,就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爹,如今这佟佳氏的亲祖父。

从这些经历上看,佟家如今的地位,那真是一刀一枪的自己挣来的,原本应该就这么很满足才是,可是这汉奸就是汉奸,他们总归还是汉人出身,即使在为清朝做出了这么多贡献之后,还依然只是汉八旗,即便是出了一个帝王外孙,太后闺女,也没有把他们全族抬旗到满八旗中,这让整个佟家其实很是惶恐,生怕这未来保不住自己的富贵。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倒是也正常,一来如今这满汉大臣之间分歧越发的严重,导致了不少纷争,而且吃亏的大半还都是汉人,更不用说这之前可是还有三番那些比他们家还要显赫的人家全族被灭的实例在,他们越发的担心未来这满族人会把这些汉人权贵一个个清算。

有了这样的心思之后,他们迫切的想要进一步的巩固自己的势力,所以就有了一门心思往宫里送自家闺女的行为,他们觉得只要让自家闺女为皇帝再生一个儿子,那么自家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了皇亲国戚的地位,才算是保住了如今拥有的一切。

或者在他们的心里,有一点也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即使自家的闺女再一次为皇帝生了皇子,也不一定能再有一个皇帝外孙,皇家不会让同一个家族出两个太后,更不用说他们还是汉人出身了。

可是他们还是希望能有一个皇子,即使未来这皇子只是个王爷,好歹也能成为整个佟家的依靠。这就是整个佟家对于佟佳氏入宫后的希望,也是在她走出家门前,每一位长辈殷切期盼的事儿,这样的叮嘱在当时佟佳氏认为那就是很自然,很容易完成的使命,她相信就凭着自己和皇帝表哥的感情,生一个孩子还不是很快的事儿。

可惜想的太美好,真正实施起来却是那么的难,到了如今,她入宫已经好几年了,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一个个不如她的女人怀孕生子,一个个成为了母亲,而她呢,却迟迟没有半分的动静,甚至暗地里还有人说她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就是家中的长辈们都开始着急了,她心中的焦躁可想而知。

所以当她听到边上有人说起什么请大夫好生看看身子的时候,那真是一万个同意的,说起来这事儿也怪了,宫里那么多的太医,每一次请平安脉的时候都说自己身子很好,怎么就一直怀不上呢?

为了这个她甚至还请家里人给她在据说颇为灵验的庙里请了一尊送子观音来,日日参拜,时时上香,可就是这样的虔诚,还是没有作用,这让她很是沮丧,那是真的动了要请家里另外找一些特别些的大夫来给她看诊的心思了。

好在这佟佳氏身边的人不都是脑子烧坏的,一门心思只想着讨主子欢心的人,还有几个心思清明的,所以死死地劝住了她,为她讲了太多触犯宫规的后果,不说别的,单单是可能收回她的六宫管事的权利,就足够她吃一壶的,所以这才让乌雅氏的小心思没能成功。

只是也不是没有半点的作用,比如皇帝那里,想来是必定已经得到了这佟佳氏着急怀孕的消息了,至于皇帝会怎么想,怎么处理,这当然就不是乌雅氏能知道的范围了。唯一能确定的是,若是皇帝真心不想让佟佳氏在出一个皇子的话,估计一定会有所行动,若是有心遮掩他的用心的话,那么也一样会有行动了。

就乌雅氏看过的无数的宫斗小说的情况来看,雍正皇帝对付年贵妃的法子,其实就很不错,有了不一定生的下来,生下来不一定养的大。这对于一个一心成为母亲的人来说,这绝对是最残忍的方式,一次次的丧子之痛,一次次的希望和绝望中徘徊。

乌雅氏想看看,真的是想看看,这康熙会不会用这样的法子,若是用了,那么只能说这绝对是一个冷血到绝情的皇帝,毕竟佟佳氏还是他的表妹,必定那佟佳氏一族是他的舅家。连血亲都能这样牺牲,绝对是狠心到了极点了。

若是不这么做,那么让佟佳氏永远活在生不出孩子的失望中,或许也一样残忍可是比有了希望再绝望总好一些,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样或许不能完美的遮掩康熙的用心罢了。

而对于乌雅氏来说,最为有利的,自然是上一种,因为只要佟佳氏有孕了,那么她即便是没有能够封妃,那把孩子要回来也能多几分把握,只是她还是有些不忍心,即使是看过太多的宫廷争斗,知道太多的阴私手段,也有些不忍心。毕竟她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和平时期的教育,想可以想的到无数的残忍手段,可真要她做出来,那是怎么都下不去手的,就是看到听到现实的版本,也有些让她难以接受,所以她唯一能做得出来的,那就是提供一个机会,一个想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这样的做法,其实很虚伪,可是为了自己安心,不至于晚上睡不着觉,有负罪感,乌雅氏还是这么做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念头,所以她不是直接给佟佳氏下套,而是用了人传递消息,让佟佳氏自己去选,同时也让皇帝自己去选。

做完了这些,乌雅氏忙不迭的吧自己的精神都放到了另外别的事情上,说不好这个时候的她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是期待还是其他,不管是哪一种吧,这都需要时间的酝酿,而这会儿乌雅氏是看不到的,她如今最想做的事儿是,去看自己的儿子。那个刚出生就被抱走的四四。

御花园小树林的计划很成功,她确实让皇帝看到了自己疼惜儿子的一面,可同时她也很心疼,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儿子,才不过是一岁多,就这样在露天吹风,很担心儿子的身体是不是吃得消。

所以那一天,康熙看到的乌雅氏那绝对是真情流露的。

“嬷嬷,四阿哥才一岁多,这样吹冷风身子怎么吃得消?”

“娘娘,贵妃娘娘说了,咱们满人的男儿不能娇养,要从小就历经风雨。”

“可是,可是,好歹让孩子能自己走,自己跑在让他出来啊,要不晚上几个月也成,好歹身子骨能更加结实些。”

“奴婢知道,奴婢知道,娘娘心疼了,可是,可是这如今四阿哥不是在贵妃娘娘身边养着嘛。贵妃娘娘身边也是有老嬷嬷的,想来必定能想到这一点的,一定会给小主子多穿点衣裳的,穿多了肯定不会冷了的。”

“我,我真没用,真没用,四阿哥,四阿哥。。。。呜呜。。。”

你们说说,康熙看到这样的情况,听到这样的话,会无动于衷?所以康熙一回去就让人细细的去查了佟佳氏那里,想要知道这让这么一点大的孩子这么出来吹风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佟佳氏想要打破人家说她不懂得照顾孩子的传言,用这活生生,机灵可爱的孩子展现在别人视线内的机会,给自己正名。让人知道自己还是很厉害的,即使是这样大的孩子,也能健康到这样的程度。

这样的消息康熙心里很火大,不管是哪个女人生的,这孩子总是他的孩子,是龙子凤孙,怎么这会儿就能成了这些后妃们相互斗法的工具?为了面子,为了自己的一点好名声,连孩子的身体都能不顾了,这让康熙实在是心里冒火。

“真是不知所谓,也不想想,若是四阿哥又一次病了,她还能有什么好名声。”

宫殿里,只剩下康熙一个人的时候,他狠狠的吧手里的书本往桌子上一丢,语气更是充满了无奈和愤怒。只是这样的愤怒,他只能在这个没有人的地方,没有人的时候说一说,说到底,那总是他的表妹,他还要顾着佟佳氏一族的名声和脸面,更不用说如今这佟佳氏中还有不少人是他的亲信大将和大臣,为了维护朝政的平衡,也不能随意给他们脸色。

只是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所以过了一会儿,他又下了另外的一道旨意,那就是让人告诉佟佳氏和乌雅氏,以后每个月乌雅氏能把孩子接过去住上三天,好培养一下母子之情。

这绝对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在清代的后宫,自打有了这孩子换着养的规矩之后,心善的,或许会允许这生母过来探望什么的,若是心狠些,一心把孩子养的向着自己的,或是有心给自己的孩子添一个臂助的,那是连生母是谁都会下意识的瞒着,一直到瞒不住为止。

如今康熙猛地开了这么一个口子,立马让所有人都有些诧异了,甚至忍不住去想着这旨意背后的含义,有人说这是皇帝想要把这孩子换着养的规矩改一改,如今是拿这两个当试验品,有的说,肯定是佟佳氏又做错了什么事儿,这是敲打她,还有人说,这是乌雅氏媚上,得了皇帝的宠爱,这才让皇帝破了规矩。

甚至传到后来,还有人说乌雅氏怕是要成为第二个董鄂氏,还有人说佟佳氏眼见着要失势,就是太皇太后也难得让人过来询问了皇帝几句。让所有人的视线都往太皇太后的身上注意了很久,可是奇怪的是,太皇太后在问了几句之后,就再也没有说过别的什么话,就好像这事儿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倒是佟佳氏在自己的宫殿里,脸色很是不好看,又一次称病了,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什么,因为四阿哥病了,还是风寒,太医说是冷风吹多了的缘故,如此一来她哪里还不知道这一次的事儿是怎么起来的?是自己失误了,因为自己的命令让四阿哥病了,这就是症结所在。

“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怎么知道,就这么一天,这孩子居然就能病了呢,嬷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佟佳氏一脸的迷茫,一脸的后悔,可是这个时候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那奶嬷嬷除了偷偷叹气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当初她也曾提醒过佟佳氏,这孩子太小了,这样很容易生病,若是病了怕是会遭了万岁爷的厌弃,甚至引来别的不好的后果,毕竟这世上,养母最是难做,对着孩子好,那是你应该应份的,做的一点不妥当,那就是无数的恶名。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还不谨慎,那真是自己找事儿了,若是按照她的想法,就该完全按照皇子身边教养嬷嬷的法子来带孩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所有的事儿都放手给教养嬷嬷。如此一来,即便是这孩子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儿,罪责也不是他们这一方面的。

可惜娘娘就是不愿意听,只想着这孩子放在这里,那就是她说了算,忘了毕竟不是亲妈,有半点闪失,在皇帝的眼里,那都是不愿意抚养皇子的罪过。如今弄成了这个样子,还能怎么办?每个月三天过去生母那边,摆明了就是皇帝已经不信任贵妃娘娘了,这孩子还没有交付给生母养,不过是给娘娘留了点面子而已。而娘娘这里呢,那真是再辛苦都可能白忙乎一场了,有了每个月见生母的机会,即便娘娘再用心疼他,这孩子的心,只怕也是会下意识的偏向生母那一边了。

“娘娘,如今最重要的是,让四阿哥的病早些好起来,只要病好了,万岁爷自然也不会生气了,孩子小,身子自然娇弱,容易生病也是有的,比起那些没有站住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好的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是奶嬷嬷如今唯一能劝慰的话了,只是她没有说的是,这四阿哥病了的消息一传出去,只怕那些宫中的流言就越发的厉害了,这已经是在证实原本那佟佳氏犯错的事实了,倒时候那些嘴巴像是刀子一样厉害的人,还能不乘机作怪?

只要想到这一点,嬷嬷就觉得这日子越发的难过了起来。

果然,这消息没有半天就传了出去,这下好了宫里又热闹了起来,一个个酸话不断,闲言碎语更是数不胜数,当然更多的是那些幸灾乐祸的人,有人是针对佟佳氏,特别是那些原本就不服气这佟佳氏做上贵妃,一下子还能管着宫中妃嫔,充当副后的人,有的是看着乌雅氏不顺眼,觉得乌雅氏运气太好的人。两厢一加,引得康熙忍不住训斥了好几个,这才在明面上安生了下来。

只有乌雅氏,听到后,整个人都有些傻眼,急的团团转,有心趁着这圣旨让她每月照顾三天的借口,把孩子接过来养病,只是让许嬷嬷一把给拉住了。

“娘娘,四阿哥是您的孩子,可是六阿哥也一样是您的孩子啊,四阿哥这病可是风寒,是会传染的,您若是接过来,那若是传给了六阿哥可怎么好?六阿哥可是才出月子没有多久,身子更弱呢。你怎么不细细的想想?”

这话是没错,毕竟风寒这病症虽然不大,可是在婴幼儿身上,却很是严重,一个不好,都能让孩子送命的,怎么也不能顾着这个,忘了那个,许嬷嬷没有说出的话里还另外含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好歹您有两个儿子,哪怕是为了将来,也一定要保住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您可绝对不能让两个孩子同时冒险。万一两个都没了,您可怎么办?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惜乌雅氏这会儿是领悟不出来这个意思的,只能知道字面上的意思,所以她不过是想了一下,就立马做出了决定,

“嬷嬷。这样,把四阿哥接过来之后,您带着六阿哥住在西面的屋子里,六阿哥的身子就靠你了,我带着四阿哥,住在东屋,对了,你要提醒我,若是我从东屋去西屋看六阿哥,就记得一定要让我换衣裳,洗手,擦脸,这样一来,想来就不会让六阿哥也染上病了。”

说完这一句,乌雅氏的眼睛里已经开始全是泪花了。

“那是我的孩子,我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如今病成了这样,我怎么能不管,怎么能不管啊!在那个女人那里养病,我是不放心的,她本来就看我不顺眼,看着这孩子也不顺眼,怎么可能用心照顾,我要自己照顾他,我一定能让他好起来了,那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

听了这样悲戚的话语,许嬷嬷还能说什么?只能自我安慰,好歹自己跟着的这个主子是个有情义的,是个慈母,这样的人,即便在宫里不一定能做到最高的位置,可是想来也能让身边的人不至于没了下场。再退一万步说,就凭着这一份慈母之心,即便四阿哥身子不一定能好,好歹也能让万岁爷看到这主子的好处。

这样一想,许嬷嬷的眼神都温和了很多,

“奴婢知道了,娘娘是个好母亲,比那些拿着孩子争宠的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去,也是小主子们有福气,有这样的娘。这在宫里可不多见。”

说完这一句,也不说别的了,转身就开始收拾屋子,既然要把孩子接来,要把两个小主子分开来,那么很多事儿都要准备起来,最重要的是,这养病的屋子是妥妥的要重新收拾的。

乌雅氏要把孩子接回去养病,这对于佟佳氏来说,那简直就是送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虽然奶嬷嬷依然有些不愿意,觉得要是自己宫里把孩子养好了,对于自家主子来说,更加的有利,可是同时她也知道,这事儿其实不一定,毕竟这个时候的孩子夭折率实在是高,万一这孩子死在了自己宫里,那事情就立马反过来了,很可能让自家主子背负上不必要的恶名,所以在佟佳氏同意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倒是宫里其他人在听到了乌雅氏的作为之后,有不少人对着乌雅氏多了几分好感,特别是那些已经是母亲的,或者是做过母亲的人,感觉乌雅氏虽然出身上不如她们,可是还能算是个好母亲。这样的一个印象对于乌雅氏未来彻底融入整个后宫还是很有用的。

就是康熙在知道了之后,也忍不住觉得,这一个原本有当棋子做用扶起来的女人,总算是没有让他失望,也不枉费了他的抬举。想想这女人已经是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又忍不住想,是不是这女子天生就是宜子的命格?若是这样,为了繁衍子嗣,倒是可以多多的宠幸一些呢。

另一边太皇太后也满意了,说起来她对于佟佳氏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她能喜欢才怪,毕竟康熙的生母就是佟佳氏,还是个汉军旗,说白了是个汉人的女子,即便如今佟家不少男丁娶得媳妇都是满人,也改变不了这佟家骨子里和她们不是一路人的本质。

对于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孙子,让大清未来的帝王身上继续留着蒙古人血脉的太皇太后来说,让康熙这一个留着汉人血脉的孩子成为皇帝,已经是她在没有办法,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最无奈的选择了。怎么可能还会给佟佳氏继续提升地位的机会?若不是她明确的知道这佟佳氏不可能继续成为下一任帝王的外祖家,她可能连让佟佳氏进宫的机会都不会给。

所以对于佟佳氏她一直是用冷眼看着,看着她的每一个错误,就差没有鸡蛋里头挑骨头了,这一次四阿哥生病她就很不满,只是因为她早就表示不再插手这后宫的事儿,忌讳那一块后宫不得干政的石碑,生怕让孙子走了儿子的老路,造成祖孙隔阂,让蒙古吃亏,故而只看不说。

如今看到这乌雅氏的行为,总算是让她看到了几分让人满意的事儿了,这一个自己宫里出去的女人,即便是包衣,那也比那个佟佳氏强得多了,最起码知道用心,知道孩子才是根本,就凭着这一点,她就能对这么一个出身卑贱的人身居高位而不管不看。

权当是给佟佳氏的敲打,反正这乌雅氏一族还是能掌控的住的。

太皇太后为什么对乌雅氏这样一个包衣放心?因为乌雅氏说起来也算是正紧的满人。乌雅氏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又译吴雅氏,女真最古老的姓氏。要是细细的考证一下这姓氏的历史,就能知道,这是属于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乌延氏,即便是在宋代,也是属于金旧姓“兀颜氏”,或者是又有辽鞑靼“乌丸”。世居哈达、乌喇、德尔吉穆湖(待考)、讷殷、伯都讷(吉林省松原市)、长白山等地。说是满人中的满人也不为过,这乌雅氏一族会变成包衣,说白了不过是在□□哈赤起兵后,因为立场不同,相互打仗,最后兵败的结果。在游牧民族中,战败的一方成为战胜者的奴隶,那是代代相传的规矩。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个满人大姓中的一员,就成为了包衣,可若是让太皇太后和康熙真说起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来,这乌雅氏那可比汉人更加的值得信任,毕竟好歹那也是族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事关自己生命安危的内务府,才会被这些满人包衣所占据。成为上三旗的包衣就代表是皇帝的家奴,是最信任的一群人。

所以乌雅氏才能以包衣的身份,被康熙当做棋子提起来,成为宫妃,因为从根子上说,乌雅氏这个姓氏就表明了她满人的身份。她生的孩子也不会被认为是玷污了血脉的存在。

这些事关帝国最高地位的两个人的心思,乌雅氏是不知道的,就是佟佳氏也一样的不知道,所以佟佳氏才会这样的针对乌雅氏,觉得乌雅氏是打了自己的脸,觉得是被最卑微的包衣奴才扯了自己的尊贵体面。

别说是她们这事件中心的人了,恐怕就是整个宫里能看透这一点的人一个都没有。谁能知道,满嘴满汉一家,提拔汉臣的帝王在心里其实对于血统这样的在意呢?

其实也不怪他,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像康熙这样的混血儿,对于纯血就越是在意,越是怕人说起自己血统的问题。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也许当初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这个,康熙也吃过不少人的冷言冷语,毕竟那个时候,宫里的女人大半都是蒙古女人,嘴巴利索,从不饶人的蒙古人,还有就是十足的满人,真要说起汉人血统的,那真心不多,就他老娘是个例外吧,而偏偏那些自认为血统高贵纯正的蒙古人,满人后妃都没几个生孩子的,你一个汉人的后妃居然就有了皇子了,能听到什么好话?更不用说最后这个孩子还当了皇帝了,这简直让那些女人都想发疯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康熙下意识的把血统这个问题记在了心里,在自己充实后宫的时候,分外的注意,那也就可以说是情有可原了。

乌雅氏带回了她的儿子,那个出生一个月之后就分开的儿子,那个从上一辈子起就念念不忘的四四,抱在手里,感受着孩子滚烫的体温,绯红的肤色,乌雅氏眼泪就不住的往下滴。

“我的儿,我的儿,你终于在额娘怀里了,终于在额娘身边了,你放心,额娘不会让你有事儿的,一定不会有事儿的。”

一声声的哭音响彻整个屋子,就是在外头嘱咐嬷嬷注意事项的太医们也忍不住皱着眉头,叹息了起来,心下暗暗说上一句,这才是亲妈啊,就是不一样。

“娘娘,该给阿哥吃药了。”

一直等到大宫女过来喊,乌雅氏才从自己的情绪中走了出来,看着那黑乎乎的药,再看看自己孩子那紧闭着的双眼,乌雅氏忍不住吩咐:

“去,准备个脸盆,装上凉水,用帕子绞了覆在阿哥的额头上,对了,把正殿的门开着,这屋子也留一条缝,免得这屋子里空气污浊,加重阿哥的病情,还有这药,加上点蜂蜜,不然容易败了阿哥的肠胃。”

乌雅氏能想着把孩子接过来,那么自然对于怎么给孩子治病也有自己的一套,她或许不懂什么中医药理,可是物理降温总是懂得,孩子越早降温对孩子身子越有好处还是知道的。

听到乌雅氏这么吩咐,大宫女一时有些愣神了,这风寒这样的病症,从来都是要求把屋子捂得严严实实的,怎么娘娘说的就是不一样呢?

“娘娘,要不要问问太医?“

她不敢反驳,不过还是提醒了一句,只是乌雅氏这会儿可没有细说的功夫,只是冷冷的说道:

“我的话没听见吗?快去,这法子有用,我自己就这么治过。“

知道不给个说法,只怕这宫里还以为自己失心疯了,所以即便是很不乐意,还是给了这么一个借口,好在对于宫女来说,尽了自己的心,提醒了,又有了借口也就有用了,立马很有眼色的下去了。

事实证明,乌雅氏确实不是无的放矢,第二天,这孩子的温度就下来了,即便还有些咳嗽,可是眼睛却已经能睁开了,不再是昏睡的样子,这下可好,整个宫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四阿哥,我是额娘,亲额娘,四阿哥乖啊,额娘给你炖了蛋羹,咱们吃蛋羹,等四阿哥好了,咱们再去看弟弟,好不好?“

看到儿子能睁开眼睛了,乌雅氏觉得心花都要开了,忍不住搂住了孩子一摇一摇的哄着,满脸都是笑意。

“额,额娘。“

就这么一声,还是带着迟疑,带着不确定的一声,乌雅氏眼泪就这么下来了,再也忍不住了,转头看向刚进来的许嬷嬷,兴奋的说道:

“嬷嬷。你听见了吗,孩子喊我了,喊我了,从他出生到现在,一年多了,我终于听见他喊我了,嬷嬷。我真是高兴,高兴啊,就是让我立时死了,我也高兴,嬷嬷,呜呜,我终于等到了,终于不用偷偷的去看了,呜呜。“

第38章

一岁半的孩子对于周边的认知其实是很懵懂的,他们就像是小动物一般,用嗅觉去判断身边的人是不是那个熟悉的人,用直觉去感受善恶,所以胤禛在被乌雅氏抱着哄的时候,就已经能判断出这个好看的女人,对自己很好,很喜欢自己,而这样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引着说话,自然他也是愿意跟着学的,即便不知道额娘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愿意喊出来。

而跟着喊了之后,看到乌雅氏这样的激动,还哭了,下意识的,他就想要安慰她,所以用他认为乌雅氏喜欢的词,额娘来安慰,只是觉得,既然她那么喜欢,自己多说几次,或许就不会再哭了。

所以当乌雅氏一脸激动的和许嬷嬷发泄自己的情绪的时候,还在她怀里的胤禛已经又接着喊了好几遍额娘,喊得她整个人神清气爽,只觉得天都亮了。

乌雅氏能带着孩子的时间只有三天,三天后,就需要把孩子送回佟佳氏那里去,这让乌雅氏很是不舍,更重要的是,她觉得,要是就这么让孩子回去了,或许孩子立马就能忘了自己,等下一个月再送来的时候,又要重新熟悉起来,这绝对不利于她所想的培养母子感情的目的。

所以她用孩子身子还没好透,想多照顾几日的理由在一日早上觐见佟佳氏的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出来。这让佟佳氏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在她愣神的功夫,那些别的喜欢起哄的妃嫔已经一个个开口说了很多的风凉话,弄得她不同意都不成了。

虽然最后乌雅氏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也因为这样,让她和佟佳氏的关系越发的紧张了,她都能感觉的到,那佟佳氏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发冷。可是为了孩子,她还是这么做了。

最终胤禛在乌雅氏这里直接住了七天,直到身子完全恢复了健康才回到了佟佳氏的身边,而在这七天中,胤禛不单和乌雅氏关系处的很是不错,就是那个奶娃子胤祚,也顺利的得到了胤禛的喜欢。一口一个弟弟的喊着。

乌雅氏的作为在宫里受到了不少人的注意,从她不顾一切要求把胤禛抱过来自己这边照顾病情,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而这一次不单单顺利的让得了风寒,很容易夭折的孩子脱离了危险,更为了孩子,不惜和佟佳氏对上,让不少人觉得,这乌雅氏心机不深,太过冲动,对孩子太过紧张,把自己的弱点软肋都暴露了,实在是有些不值得。

可也因为这样的认知,倒是让不少人减少了原本对她的敌意,对于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来说,这样冲动的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对手,而对于一些真正聪明的人来说,弱点太明显的人,简直就是随时可以击败的对象,不值得重视。如此两厢一加,倒是意外的让乌雅氏的日子好过了起来。

虽然佟佳氏有意无意的开始有了一些针对性的动作,不过她好歹也是背靠着内务府的,有族人,家人,还有一些世交家族中人的帮衬,倒是不至于没法子过日子,与此同时,佟佳氏即便有心为难,可是在月例之类定死的东西上,也不敢克扣,她可是已经承受了几次康熙不满的敲打了,哪里还敢随便的更改规定。

乌雅氏用自己的方式在宫中存活着,她其实应该感觉骄傲了,毕竟她已经改变了不少乌雅氏原本该有的痕迹,比如胤禛,这个她的第一个孩子,在原本的历史中,这孩子一直到去了上书房读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居然不是佟佳氏的儿子,而是乌雅氏生的。

可是现在呢,从小这孩子就能每月见到自己的亲妈,还能忘了自己的出生嘛?即便从某种角度来说,贵妃养子这个身份,比乌雅氏这个嫔的生母什么的,更显得尊贵些,可是生母就是生母,从后来佟佳氏死后,胤禛每每受到冷待,还能坚持去给乌雅氏请安这一点来说,就知道这孩子其实还是很在意这母子之情的。

乌雅氏也不觉得因为想要儿子身份贵重一些,就必须舍弃血脉至亲,去献媚他人。在一个说,不管胤禛几岁回到自己身边,从小换养的时候曾被佟佳氏这个贵妃养过,就已经有了这贵妃养子的名头,没必要在多费心维持什么了。

虽然这么说很有些无赖的意思,光想着占这个名头的好处了,可是乌雅氏确实没有从佟佳氏身上看到这人对胤禛有什么真心的地方,即便是原本的世界里,佟佳氏有心把胤禛记到自己名下,那也是在自己确实生不出孩子,人又病重,差不多快要翘辫子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谁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想要为整个佟佳氏一族留下一点退路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别以为这是胡说,若是这佟佳氏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了胤禛着想,这才想着记到自己名下,当自己儿子,那么为什么在后来的九龙夺嫡中,佟佳氏的族人们会转而去支持八阿哥呢?就一个隆科多,这个没有袭爵可能的次子跟着胤禛,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家族对于胤禛其实真的是很不在意,很不看好的。

乌雅氏想要夺回自己孩子的机会来的很快,康熙二十年九月,乌雅氏又一次有了身孕,这个时候,胤禛已经足岁三岁了,而胤祚,也已经一岁半,开始说话走路了。

乌雅氏的怀孕,证明了自己能生之外,还证明了她的得宠,甚至有消息称,在十二月的封妃中,也有了她的位置。对于这一点乌雅氏很是自得,也很是高兴,因为即便她身份出身再低,到了妃这个位置上,也足够她申请自己带孩子了,而且哪怕是考虑到她的体面问题,皇帝估计也会认真的考虑。

最最要紧的是,在这个时候,有消息说佟佳氏即将成为皇贵妃,成为名符其实的副后,原因是佟佳氏怀孕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消息,把很多人都雷的不轻。一个在宫中多年,已经被不少人以为是不可能有孩子的女人居然怀孕了,这实在是太意外了。

只有乌雅氏从不同的渠道得到消息知道,这一次的怀孕实在是太惊险了一些,因为这孩子,简直就是佟佳氏吃药吃来的,据说连皇帝知道的时候,都惊得跌碎了一个茶盏,恩,到底是跌碎的,还是摔碎的,估计是很难说的清了,只是从佟佳氏的动作和皇帝的反应上来看,她以前的猜测是真的,那就是佟佳氏的不能生育很可能真的就是皇帝故意的,而康熙能不采用雍正对于年妃的法子对待佟佳氏,好歹也能算是在亲情上不知于太过冷血。

这个孩子是不是能顺利生下来,乌雅氏表示她很不看好,一来是这几年佟佳氏为了孩子实在是吃了太多的药,是药三分毒,还是在皇帝有心让她避孕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行怀孕,这孩子的质量问题实在是让人担忧,另一个是,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佟佳氏这一辈子是没有孩子的,唯一的一个闺女还是出生几天就死翘翘的。根据乌雅氏的想头,或许还就是因为是个闺女才有可能被生出来的机会,若是儿子,只怕也就是个小产的命了。

而这一次,佟佳氏的肚子里到底是男是女,真不好说,反正在各种小说里,佟佳氏有孩子,生孩子的时候,按照记忆,胤禛都已经是长大懂事了,所以他能很明显的感觉出在佟额娘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和孩子没有了之后,对他的尽心,孩子永远是敏感的,这一点乌雅氏从不否认。

看看,即便是这会儿,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这一次胤禛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明显的不一样。会愣愣的看着乌雅氏的肚子,然后小心翼翼的看着乌雅氏,小心的问,有了新弟弟,会不会不喜欢他了。

从这里还不能看出如今佟佳氏的态度变化,那乌雅氏就是个傻子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些,她心疼自己的儿子,所以在知道封妃的事儿之后,心中那个欢喜啊,这就是她争取孩子回来的最好的时机了。

佟佳氏怀孕了,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了,而且已经要成为副后了,不能让胤禛因为这个副后养子的身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还有为了不给处理宫务忙碌的未来皇贵妃添乱,这三条,那一条拿出来都妥妥的能镇得住脚,她就不信,戳到了康熙最疼爱的太子这一根肺管子,还能不同意自己的要求。

这会儿的康熙对太子那是一个尽心尽力啊!就差没有当二十四孝奶爸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乌雅氏提出不能威胁太子的地位的名义要求要回孩子,妥妥的能得到圣心,与此同时,想来皇帝对于佟佳氏的肚子也会有一万分的纠结。

这一个一箭双雕还能给心灵受到了伤害的胤禛出气的法子,乌雅氏自然是立马就要拿来用的。

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啊!就在十二月封妃之后,胤禛就回到了永和宫,当然这里头也有佟佳氏确实感觉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孩子了不想在养着别人的孩子的缘故,也有生怕这三岁的孩子不小心影响到她养胎,甚至威胁到肚子里孩子生命的缘故,只是更多的,乌雅氏认为,可能还是康熙皇帝为了太子才这么做的,只有胤禛回到乌雅氏身边,才能让这个三岁的孩子知道他只是一个妃子的孩子,身份地位和太子相差很远,不至于有什么非分之想。

虽然这么想有些残忍,可是乌雅氏觉得康熙确实就是这么想的,在他的眼里,或许所有的孩子加在一起都没有太子重要,即使他对于自己的孩子比起其他帝王来说,已经足够重视了,可还是免不得有这样那样的偏心的毛病。

乌雅氏费劲心思把胤禛要回来,其实真算起来,她也就能自己抚养三年,因为在这个时候,康熙已经定下了很多的皇子皇女的教养规矩,其中一条就是孩子到了六岁就要住到阿哥所去,就是公主,也有专门的处所,不会让这些龙子凤孙和他们的生母住太多的年月。

这里头有多少是为了不让这些孩子们和外祖家感情太过深厚,有多少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暂时还不清楚,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独立生活的孩子们,一个个必定都是早熟的,也许所谓的宫廷斗争,就是从他们独自生活开始就要伴随他们一生了。

不过即便只有三年,乌雅氏也很是确信,她一定能让胤禛知道,自己这个生母对他的母爱有多深,可以让这个历史上饱受偏心老娘折腾的苦情帝王,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与此同时,她也希望在自己的全心养育下,将来什么兄弟萧墙之类的事儿能够避免。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乌雅氏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那是一个女儿,是皇七女,在乌雅氏的一生中,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除了以上的三个孩子之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二十二日,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二十四日,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只是这孩子的存活率有点低,只有一半,康熙帝第六子,就是那个软软的,让胤禛欢喜的喊着弟弟的奶娃子,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生的那个。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就没了,不过是活了六岁。而皇七女就是如今这个刚出生的娃娃,八月就死了,一共才活了两个月。皇十二女倒是活的稍稍长了些,可也是在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

乌雅氏是个可怜的母亲,或者说历史上的乌雅氏是可怜的母亲,虽然她比荣妃好了些,最起码不至于生了六个只活下两个。荣妃马佳氏是最早为康熙帝生育子女的妃嫔,也是生育最多儿女的妃嫔之一。马佳氏共育有五子一女,分别为:皇子承瑞(康熙6年),皇子赛音察浑(康熙10年),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康熙12年),皇子长华(康熙13年),皇子长生(康熙14年),皇三子诚隐郡王胤祉(康熙16年)。最终活下来的只有皇三女和三阿哥,而她自己,却因为频频生产和接连数次的丧子之痛,弄得容颜憔悴,再不复以往的颜色,从此失宠。虽然皇帝还记着她以往的好,记着那些年的情谊,并没有彻底的放弃她,甚至在晋升的时候,也不忘这个可怜的女人,可是这依然不能掩盖她的落寞。

也正是因为有了荣妃这个前车之鉴,所以乌雅氏很小心很小心的照顾着自己的孩子,她在得回了胤禛之后,就只有一个想法了,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个好好的活着。

若是别的女人或者还会想着怎么继续往上爬,想着更高的位置,可是乌雅氏心里很清楚,她到了这德妃的位子之后,在想往上已经是不可能了,一来毕竟她家族还是包衣,即便是到了如今,她已经为皇帝生下了三个孩子,却还是包衣,并没有被恩准抬旗。

这到底是康熙寡恩,还是因为她的孩子多,所以想要压制她,甚至是压制她的孩子,这个不得而知,可是既然现实放在那里,那么乌雅氏就知道,这就代表着她的路到了这里已经到了尽头。

她不是令妃,康熙也不是乾隆,所以什么贵妃,什么皇贵妃,那就是做梦。还是不去想更愉快些。

再一个她也很清楚,康熙对于这晋升位份什么的,越到后来,就越是吝啬,想想生了十五,十六,十八阿哥的王氏,当庶妃当了多少年?一直到孩子一个个都长大了,十五阿哥都二十五,孙子都有了,才堪堪的了一个嫔位,就知道后期的康熙对于这位份上有多抠唆了。

当然这里头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这王氏的身份是汉人,是个知县的女儿,连汉军旗都不是,或许这就是她一直不能顺利往上升的原因,不过乌雅氏不是也是包衣嘛。所以乌雅氏很自觉的用这样的人给自己做对比。

像是她这样,从常在到妃位,总计不过是三年就达到的那简直就是整个后宫的神话故事一般。这里头有多少政治因素,有多少的机缘巧合,那真是说都说不清,而乌雅氏自己,也因为这个火箭速度,不知道遭到了多少人的眼红。

已经得到了天大的好处,人就应该知道知足,乌雅氏如今就很是知足。

乌雅氏很知足的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一边的佟佳氏日子就不好过了,以为就在乌雅氏生了第三个孩子没有多久,佟佳氏也生产了,可惜是小产,还是七活八不活中正巧八月早产了,结果可想而知,这孩子生下来不过是像小猫一样的哭了一声,就再没有了声息。

这让佟佳氏很伤心,整个佟佳氏一族都很伤心,这是个皇子啊,承载了整个家族多少的期待。为了这个孩子,佟佳氏一族的妇人们整整几个月,几乎都是在各个庙宇中度过的,为了给这个孩子祈福,花出去的银子更是堆起来能砸死人。

可这一切都付诸东流了,唯一能给他们安慰的是,好歹从这一次的事件中能让他们知道,皇贵妃娘娘还是能生的,而且还受宠,没看见怀了身子都能立马成为皇贵妃嘛,就凭着这一点,就给了他们家族十足的动力。

再他们想来,只要再接再厉,皇贵妃是一定能再生一个皇子出来的,到时候,说不得就是皇后也是能做的,如此一来,两代皇后娘家的底气,就足够让整个佟佳氏一族在京城仰着脑袋说话了,再也不用因为是汉军旗而低人一等了。

或许真的是好运到了,或者说是这一次的生产让佟佳氏的子嗣运到了,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养好身子的佟佳氏再一次传出了怀孕的消息。整个佟佳氏一族的高兴的差点没有直接飙泪。

只有乌雅氏暗暗的叹息,为佟佳氏的未来叹息,一个早产的女子,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恢复元气就又一次怀孕,可想而知这孩子的质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更不用说本来她的身子就已经算不得康健了,只怕这孩子的命运比那个只存在了一天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果然,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十九日,生皇八女,闰六月殇。这个孩子只存在了一个月。连着两次丧子之痛,直接把佟佳氏打到了,不仅仅是孩子的死让她感觉绝望,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宫中隐隐有那么一种传言,说是她生来就是个克子的命格,看看以前,养着四阿哥的时候,那还不是她自己生的呢,在她手里,可是生了好几场的病,最要紧的是,这生病的孩子到了生母那里第一天就开始好转,可见这风水实在是不好的很,如今到了自己生了,居然一个都没能活过周岁,不说周岁了,连百日的都没有,可见这佟佳氏命格有多硬。

这个时候的人对于这命格之说,多半都是深信不疑的,有了这么一个传言,佟佳氏能承受的住才是怪事儿。

所以佟佳氏是彻底的病倒了,即便康熙几次三番的让太医细心调理,这病情还是没能缓过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历史开始变了。在原来的历史上,佟佳氏虽然也因为这一个孩子的死,很是沮丧,可是毕竟那只是第一个孩子,这宫里第一个孩子没能养大的多了去了,更不用说身边还有胤禛在,好歹还能有一点安慰。

可是如今呢?那是连着两个啊,一男一女,原本好好的能凑成一个好字的孩子,一个都没能活下来,还有这样的闲言碎语,至于胤禛,更是在最初就让她自己亲手送回了乌雅氏的身边,在没有能要回来的可能了。如此一来,她连半点寄托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好身子?

历史上,佟佳氏在恢复了身体之后,又有过很多的努力,想着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可是一直没能成功,最后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又一次因为孩子得了心病之后,家族出手了,佟国纲请归满洲,或者是康熙有心补偿佟佳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同意了这个请求,自此,佟氏由汉军旗抬籍入满洲镶黄旗,为佟佳氏。

而对家族有了交代,好歹让家族脱离了汉军旗的尴尬之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七月初八日,皇贵妃病重。初九日,康熙爽利了一把,把佟佳氏立为皇后,颁诏天下。在第二天,初十日,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皇后崩。

可是到了这里,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乌雅氏之后,在这康熙二十二年,佟佳氏就有了一些灰败的迹象,这让康熙也很有些不安和心疼,所以在佟佳氏还没有提出什么要求的情况下,康熙自己就直接给佟佳氏一族抬了旗。也许就是这样的行为让佟佳氏好歹看到了一点安慰,看到了皇帝对自己的心,病情稍稍的好了一些。

可是这接连的生产,接连的丧子,还是掏空了她的身体,她毕竟不是马佳氏那样从小骑射的女孩子,有强健的身体,所以这一病就不容易好,直接拖了近两年,还是在康熙二十四年的时候过世了。

和原本历史中相同的是,这佟佳氏依然在过世前一天,获得了皇后的位置,只是身边没有了可以哭灵的养子,即使成为了皇后,依然凄惨冷清的紧。

这个时候的胤禛,已经七岁了,已经开始搬到阿哥所独自居住,已经开始在上书房读书,也已经懂事,是个半大的孩子,有许嬷嬷精心的照顾,有乌雅氏细心的教导,他对宫中的事儿知道的很多很清楚,对于自己三岁前曾在佟佳氏宫中被抚养也一并知道,所以好歹在葬礼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心,披麻戴孝,在乌雅氏的人带领下,充当孝子,让整个葬礼看着越发的圆满,也让康熙看着也算是有些安慰。

在佟佳氏的丧礼中,乌雅氏很是用心的看了康熙的表情,想要从他的神态中看出一些端倪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到底这佟佳氏的悲剧是不是皇帝有意造成的?只是皇帝的心思不是普通人能看的出来的,什么愧疚,什么无奈,什么悲痛,都抵不过那平静的有些冷淡的眼神。死了妻子,表情悲戚却眼神冷待,这代表了什么?乌雅氏不敢想下去了,并且拼命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忘掉,不然她只怕以后没法子面对康熙。

与此同时,乌雅氏越发的确定,自己提早把孩子要回来那绝度是正确的,没有孩子的皇后,只能是明面上的恩宠,不会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可是若是这皇后的养子在身边,那就不一样了,这样的身份,即便是贵妃的儿子,恐怕都是要低一等的,如此一来,太过接近太子的地位,很容易让皇帝挑刺。还是一个普通妃子的儿子好,最起码安全不是。

至于父爱?乌雅氏表示丝毫没有残缺,她可不是那种无宠的小角色,就看她频繁的生产就知道圣宠有多少了,有这么一个得宠的娘,害怕这孩子会因为不被父亲重视而失去父爱?怎么可能!

想想历史中的十四阿哥有多嚣张,就知道在乌雅氏身边长大的孩子有多幸运了。所以她觉得这样才是对胤禛最好的安排。

什么戒急用忍,我乌雅氏的儿子,那天生就是要被宠爱的,那里会有这样压制性的评语。

如今的乌雅氏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每一个孩子都活的好好的,什么早夭,在乌雅氏的手里,怎么可能发生,当然这些孩子如今依然还小,她还是需要精心照顾,只是就凭着这四个孩子一个个健健康康的活到现在,在宫里如今乌雅氏也得了一个会养孩子的好名声,因为这个名声,宫里即便是往日关系生疏的,如今也常过来请教养孩子的事儿。就是许嬷嬷如今也被宫里不少的嬷嬷们当成师傅一样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