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甜甜的脂粉香气,如浸泡在蜜糖中的鲜花,缭绕入鼻。

陈筹闭上眼,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

一道比浓夜更浓的影子飘到了他床边,馨香吁在他脸颊耳畔:“陈郎,你是在睡,还是醒着?”

一只留着长长指甲的手滑进了他的衣襟,抚上他心口的肌肤,陈筹激灵了一下,猛地睁开眼,一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的面前有张女人的脸,满屋子幽幽绿光,烈焰红唇近在咫尺。

陈筹对上女人的视线,嗷一声爬起身,搂着被子缩到床角,双手抱住连连作揖。

“仙子饶命!仙子~~晚生只是粗鄙不堪一介凡夫,靠近便有污仙子的仙气!求仙子莫要再纡尊降贵……”

女子嘟起嘴:“我不许你这样说自己,陈郎是我心中最好的男子。”

娘~~~

陈筹搂紧被子,又往角落里缩了一点:“那是……仙子见过的男人太少了……世间风流倜傥的男子多得是,真的!”

女子眨眨眼:“我为什么要去看其他男子,与我有缘的就是你啊,陈郎~~你干吗总在往后躲?怕我吗?难道奴长得不美,样貌很吓人?”

怕死了——

陈筹抱着被子,打了个哆嗦:“不,不,仙子美艳绝伦!”

凭良心说,这女子长得的确很美,但是,煞白皮肤映着绿油油的光,真的……

玉帝!佛祖!观音大士!山神土地!谁来救救我!!!!!

女子嫣然一笑:“陈郎,奴与你宿世有缘,因此夤夜前来,以身相许。良宵短暂,莫要辜负……”说着竟就要解衣,陈筹才发现,大冬天,这女子只穿着薄如蝉翼的白色纱衫,下面是银红色的肚……肚兜!

陈筹用力贴紧墙壁:“仙子,天寒地冻,且把衣服穿好,免得伤风受凉~~”

女子掩口吃吃道:“陈郎真是有趣,难道嫌弃奴?”

陈筹结结巴巴:“晚生怎敢嫌弃仙子,但,真的,真的……恕难从命!”

女子挑起眉,忽而又扑哧一笑,拢上衣襟:“陈郎果然是正人君子,乃姊姊可以托付终身之人。”闪离床畔。

陈筹晕晕乎乎,愣愣怔怔挟紧被子。

女子看看他,又朝一旁看了看:“哎呀,这可怎么好?一个呢,在床旮旯里,一个呢,在屋犄角里,都不想出来,难道要耗到天亮。唉……看得发急。”

?????

忽而,门窗四闭的屋中,似扬起了一阵微风。

那风带着融融暖意,浅浅的异常熟悉的花香,冲散了刚才那女子身上的甜浓香味,一个秀美的身影缓缓走入视线。

陈筹的呼吸一窒。

“离……离绾?”

怎么可能?!!!

她怎会在这里!!!!!!

她……

陈筹完全不能再思考,那熟悉的身影远远站在床边,定定望着他,陈筹踉跄冲下床:“离……”

脚下一绊。

好像是,踩到了被子——

陈筹一头扎倒在地,眼前一片漆黑。

离绾!

离绾!!

离绾!!!

砰砰——

陈筹弹起身,没有,没有离绾。

怎么会在床上?

好像天亮了?

怎么……

门砰砰响着,陈筹在屋内团团乱转。没有!哪里都没有!怎么会没有!

明明就……

房门响得像打雷。

“客官,客官——”

陈筹一把拉开门,小二一脸如释重负:“客官,恕小的冒昧。昨夜客官入住时,气色疲倦。小的见已经午时,客官还未起身,唯恐客官雪天着凉,这才唐突打扰,望请恕……”

陈筹猛地掐住他:“我房里的人哪去了?”

小二两眼瞪大:“客,客官,一直不就你一个人?”

陈筹眼珠血红,狠狠摇晃小二:“真没其他人?昨夜我房中有什么动静?”

小二伸着舌头喘气,左右涌上几个小伙计拉住陈筹,小二咳嗽几声道:“客官,真没有,昨夜就是小的当值。夜里安静的很。”

陈筹踉跄后退,觉得脚下踩的地在摇晃。

陈筹回到屋里,把行李翻了一遍,又将屋子掀了个底朝天,连桌底床下都爬进去查了,没有任何物品。

他从床下爬出,嗅嗅床边褥子,也没有其他味道,比如,甜甜的香气。

客栈小二小心翼翼探头到陈筹身侧:“客官,是要再住一宿,还是退房?”

陈筹摇晃站起身:“退房。”

牵着小马浑浑噩噩走在道上,正行到那间土地庙前,满地爆竹纸屑不曾打扫,门口大树上挂满许愿红绸。

陈筹又掏出怀中的签纸看了看。

『前情蹉跎无需叹,红线早已定姻缘;桂花开在杏花后,跨上玉兔至广寒。』

苍天,苍天,你到底是耍我,还是赏我?究竟什么是天意?

几个小童追逐嬉戏,误把陈筹一撞,签文纸飘落在地,陈筹弯腰去捡,有快马拉着马车迅速驰来。

陈筹忙忙起身闪避,那马车经过眼前,车帘飘飞,窗内女子侧颜秀如杏花。

陈筹心里咯噔一下,拔腿就追,手臂一扯,想起明明牵着一匹马,赶紧要上马,脚下一滑,四仰八叉摔倒在地。

小马咴一声转头钻进人群,陈筹跌跌撞撞爬起追上,再一回头,那马车早不见踪影。

陈筹翻身上马,催马疾奔,前方是个叉路口,陈筹拦住一个路人询问。那人道:“公子所见,应是搭客的驿车,往渡头去的。”指向左侧道路。

陈筹道谢再纵马狂奔,前方果见河道,渡头停着的正是那辆马车。

车内是空的。

一艘大船刚离岸行出一段。

渡头船工拦住要甩衣下河的陈筹:“公子,大船看似行得慢,实则甚快。追不上的。”

陈筹翻包袱找钱,欲要租船,船工皆摇头:“江水有冰,小船行不太快,多少钱也不敢追。一个时辰后还有一趟船,公子可搭。”

陈筹又一把揪住船工:“是和这艘去一个地方么?去哪里?!”

船工连连点头:“是,是。这里的大船都只到郡府。”

第54章

高知府一堂审完,甩出一叠名单,命随行的州府侍卫擒拿。

不单是曾给那对疯叔侄看过病的,连客栈掌柜伙计,茶棚老板,巷口卖烧饼的一家等等人也俱被捕获。

一时间宜平县风声鹤唳。

跳个大神竟也是罪,且罪坐十族以上。知府大人就差把嗅过那对疯叔侄裤脚的狗也抓回衙门了。

凶残得不可思议。

连邵知县都斗胆进言,拐弯抹角曰这样是否会令百姓惶惶,落小人话柄。高知府搁出一句“本府自有道理”,邵知县只能喏喏退下。

抓回的人,高知府一一亲自审讯,经过亦十分神妙。

侍卫将人带到案前,高知府大略询问姓名籍贯,有一些根本问也不问,直接一点头,或放出,或继续回去蹲。

被放的和继续扣押的对了对供词,很多答得都差不多,似乎扣或放,就是看知府大人顺不顺眼。

县衙的灯火彻夜通明,被抓者的亲属聚集在大门前等待消息或嚎哭鸣冤。附近的鸡颇受惊吓,报晓乱了时辰。

高知府审了一个通宵,到天亮仍不回行馆休息,曰“治下愚昧邪风一日不清,本府一日不得安寝”。李主簿与礼房唐书吏、刑房刘书吏、吏房赵书吏等袖手缩着脖子在廊下探望,州府随从侍卫来来去去,恍然有种县衙变成了州府衙门的错觉。

从抓捕到审讯,高知府支使的,都是随行带来的人,除却几个县衙衙役给州府侍卫们带了带路之外,其余人都只能陪着知府大人干熬。李主簿等干坐了一夜,知府大人未进膳,他们也不敢吃夜宵,到了这个时辰,亦不敢挑头去吃早点,只觉得浑身发虚,后心冰凉,都到外面小步来回挪动,活络血脉,忽而见张屏远远从院子那头来,李主簿招招手,小声道:“张大人~~张大人~~”

张屏掀起眼皮朝这里看看,走了过来。李主簿笼着手道:“张大人熬了一夜,看来精神还甚足,果然少壮体格好哪!”

张屏道:“张某刚过来。”再看了看李主簿等人,“几位大人衙门里待了一宿?”

李主簿等人都哽了一下,张屏嘴角油汪汪的,牙上还缀着一片韭菜叶,看来刚吃完早饭。刘书吏抬手往嘴边比划了一下,示意张屏留意门牙,小心翼翼问:“张大人回去睡了?”

张屏嘬嘬牙花,将那片韭菜叶嘬下,咽了:“昨日酉时离衙,不是和平常一样么?”

李主簿几人一时都不知道该愣还是该叹,不想张屏竟就这样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李主簿婉转道:“知府大人彻夜审案,我等岂能擅离职守。”

张屏道:“哦,张某以为,既无需我等协助,留也没用,便照旧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坦然。

李主簿几人只得呵呵陪笑,张屏再看看他们:“几位难道还未吃饭?”

几人都说没吃,李主簿道:“张大人吃过了?”

张屏道:“刚在路口吃过。忽想吃油角,便未让厨房备饭。”

唐书吏道:“张大人真爱体察民生。路口老姚家铺子,油角极好,豆腐脑的浇汤真是老母鸡高汤熬的,蛋皮薄韧如绸,香菇碎绝不用菇梗。只是人多。”

张屏道:“正是在他家吃的,油角焦脆,韭馅甚鲜,不禁吃了四个。油糕亦甚好,还有茶叶蛋十分入味。”

几人被他说得肚里一阵抓挠,刘书吏道:“张大人胃口真好。”

张屏竟笑了一下:“今日铺子里人倒不甚多,几位既来不及用饭,张某就再去买一些回来。”

几人赶紧道谢,连称不用。

“哪能让张大人替卑职等带饭,使不得!”

“不可,万万不可,这饭卑职哪里敢吃。”

张屏道:“诸位休要客气,张某较闲,随手之事,不费力气。”

一句话中,淡淡沧桑,浅浅寂寥,几人都感受到了,再坚持推辞,刘书吏扯开话题:“是了,张大人,卑职正要请教,这次案子,卑职等无用,不能协力,亦看不甚懂。为何知府大人竟如此重视。大人的老师陶老尚书执掌刑部,张大人可曾听闻有甚么前例?本朝刑律之中,对跳大神之类的事,从未有……”

李主簿打断道:“刘掌房,此话僭越了,知府大人看重此事,必有重大干系。或是朝廷欲出新令,但张大人到本县已久,朝中新近之事,恐怕他也不知道。张大人忙于编修县志,县中刑讼事都不曾过问,何用此事烦他?”

刘书吏连连揖道:“张大人,是卑职一时糊涂,乱说了话,张大人莫怪罪。”

张屏道:“刘掌房说得对,何须道歉?此事内中另有关窍。”

李主簿几人都不禁互望了一眼,他几人饿得狠了,胃空脑钝,未能细细雕琢言语,恭维激将之辞粗粗罗就,搭配僵拙,没想到张屏一口吞下了这枚直钩。

刘书吏恳切道:“卑职实在愚钝,望张大人详尽指点。”

张屏道:“朝廷最近好似在查乱党。”

几人吃了一惊,刘书吏颤声道:“乱~~乱党?”

李主簿左右看看,小声道:“张大人,这事可不能乱说啊。当下熙熙盛世,怎会有人作乱?”

张屏神色平常道:“非匪祸兵乱,只是有人造谣,借鬼神之说。”

唐书吏一砸拳头,恍然:“怪不得知府大人突然此时巡查各县,此事不可说大,又不能小待。”眼一直,“难道……祸根在沐天郡?”

张屏道:“各地都有,不能详断。知府大人或只是例行。”

刘书吏道:“我们宜平真没有这种兴风作浪的逆贼哪!依卑职看,倒是那对疯叔侄,外地前来,到宜平求什么医,十分可疑。”

赵书吏道:“但看着又像真疯。这叔侄俩在街上蹦跶许多天了,还曾被抓进县衙过,当真有什么,敢如斯招摇么?”

李主簿因此事亦捏着一把汗,基于前事,不便多言,勉强笑了笑道:“都不好说。张大人怎么看?”

张屏道:“只堂上见过,不好判断。”

李主簿等人默默解析了一下这句话与张屏的神情,似依稀嗅到一丝不甘与向往。

刘书吏笑道:“张大人,休怪卑职多事。大人京中断案的事迹,属下等都曾耳闻,唯钦佩赞叹而已。大人对朝廷欲查之事可有见解?”

张屏沉默片刻,道:“不能详查,故无见解。”

几人咂着这句话,只觉得不甘之意比前言更甚,都呵呵笑着,再岔开话题,张屏寥寥应对了几句,袖着手走开。

几人望其背影,刘书吏道:“久闻张大人嗜查案,看来并非妄传。”

李主簿道:“刘掌房,你也是的,张大人如今专心编修县志,何必在他面前提这些有的没的。”

刘书吏道:“李大人,你是不知,卑职前几天听老田说,张大人外出舆地时,曾去那邪门的辜家庄地界看过,又找过朱老大人问话,只是修县志,哪用得着做这些。当时我就纳闷,刚才听了张大人的话,方才恍然明白。”其余几人皆一脸领悟。

李主簿道:“唉,我等廊下家雀,既不知凌云之志,亦不便多言。散了罢。”自踱回屋中,另外几人便也各自散了。

谁知过了一时,李主簿在房中坐,忽然嗅到一阵油香,一个小厮拎着几个提盒,在门外道:“大人,小的在此伺候。”

李主簿唤其入,小厮将一个提盒捧到案上:“张大人命小人送来。”

李主簿打开提盒,里面是油角、油糕、茶蛋等物,还有一碗豆腐脑。小厮道:“大人请趁热吃,天寒易凉,就油角不酥脆了。”又行礼道,“小的先请告退。”

李主簿点头,待其出门,不禁尾随,探头观望,看那小厮又到吏房门口,须瞬闪入,另还有一个小厮刚从刑房闪出,手里也拎着食盒。

过得一时,刚才廊下一同站着的刘书吏、赵书吏、唐书吏等都纷纷于门口探望,李主簿率先走到廊下,刘书吏左右看看,挪过来悄声道:“李大人,你也有?”

李主簿点点头。

刘书吏一脸复杂,唐书吏也凑了过来:“张大人这是怎了?卑职竟有些惶恐。”

李主簿道:“看来我等一向都误解了张大人,他虽看似冷峻,实则内心炙热。既然张大人如此关怀我等,便感激领受。”

炸货充饥,吃了这顿早饭,到了晌午,李主簿都丝毫不觉得饿,打个嗝,还是韭菜味儿,看看桌上沙漏,遂踱去看看邵知县那边有什么示下,正走在廊下,眼角视线瞟见花窗外两个熟悉身影。李主簿放轻脚步,走到回廊月门边,一张望,居然是张屏和刘书吏站在靠墙的灌木旁。瞧见李主簿,刘书吏的表情有点慌乱,张屏仍是面无表情。

待从邵知县那边回来,李主簿遥遥见刘书吏的身影在刑房门口闪了一下,再往前行,刘书吏好似不经意一样自门内走出,还惊喜地笑了一下:“主簿大人。”

李主簿笑道:“刘掌房有事?”

刘书吏道:“没事,都晌午了,坐得腿麻,出来走走,晒个暖。”

上午一起说话的唐书吏,赵书吏也都踱出来,东拉西扯了一阵儿,刘书吏终于憋不住一样小声道:“告诉诸公一件事,千万别外传,方才,张大人来找我,让我办件事,真是愁死我了。”

唐书吏道:“莫不是中午还要请吃饭?这回单请刘掌房一个,没我等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