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子挑选世子妃,自然不是非王大姑娘不可。

“倘若母妃都是照着王大姑娘的条件挑的,那就不必去看了。”卫丰说罢,转身欲走。

平南王妃大怒:“站住!我让你走了么?”

卫丰回过身来,正色问道:“母妃,您难道要一直把我当成孩子吗?”

在平南王妃沉默时,卫丰一字字道:“您要知道,一个孩子是当不好王世子的。”

第295章 皆大欢喜

看着神情认真的儿子,平南王妃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居然威胁她这个当娘的!

什么叫当不好王世子?

这分明是在提醒她,以后王府要靠他。

这个孽子!

平南王妃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立刻请家法。

可那日卫丰受罚后桀骜不驯的样子在脑海中闪过,那腔怒火一下子憋住了。

这个孽子……说得也没错。

长子成了太子,王爷变成这个模样,王府不靠这个孽子靠谁呢?

这个混账东西就是看准这一点,竟连她这个母妃都敢威胁了。

平南王妃指尖发冷,浑身打颤,那些严厉的话却没有像往日那般脱口而出。

她想,对次子的态度需要变一变了,至少不必每次都弄得剑拔弩张。

平南王妃冷静下来。

“丰儿,你真的看中了王三姑娘?”平南王妃不动声色留意着卫丰的反应。

倘若儿子流露出对王三姑娘的志在必得,那她宁可另选容貌出众的贵女,也不能叫一个狐媚子进门。

卫丰见平南王妃态度缓和,语气随意道“也算不上看中,就是看着王三姑娘比王大姑娘顺眼些。其实儿子根本不想这么早成亲,您若是瞧不中王三姑娘,要不过两年再说——”

“不成!”

卫丰静静看着平南王妃。

平南王妃面色数变,最后叹道“罢了,既然你中意王三姑娘,那便依你。只望你记着今日的话,以后别再像个孩子一样任性,担起你王世子的责任来。”

“儿子知道了。”卫丰弯唇笑了。

大福寺一别,王少卿府上陷入了焦灼的等待,以至于王大姑娘想带妹妹去有间酒肆吃酒都没能如愿。

用王老夫人的话说,这几日都老老实实在府中待着,不许生事端。

不过王老夫人对王大姑娘说这话时,语气十分温和。

在她看来,临别时平南王妃那番反应对大孙女应该是满意的,如今就等王府那边一个准信了。

大太太则把王三姑娘叫到屋里,仔仔细细问了大福寺的事儿。

“这么说,平南王世子对你很中意了?”

王三姑娘红着脸点点头。

大太太眼中异彩闪烁,把王三姑娘揽进怀里“三娘,你果然没让娘失望。”

就如她当年那样。

她一个举人的女儿,能让老爷丧妻不足半年便一意娶她当填房,靠的就是这副花容月貌。

而今,她的女儿起点远高于她,自然该嫁得更好。

王三姑娘却很不安“娘,王妃更喜欢大姐。”

她虽有自信,可对方门第实在太高,让她的自信难免打了折扣。

因为太在意,于是变得患得患失。

大太太勾唇一笑“没有不疼儿子的娘。”

如果说王府看不上少卿府,那什么都不必提。在对方不介意门第差距的情况下,大姑娘与三姑娘能有多大区别?

只要平南王世子足够坚持,平南王妃何必令儿子失望呢?

“这几日你少说少做,最好连院子都少出,且安心等几日。”大太太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眼神微冷。

就算王府没有看中女儿,她也有手段把继女的这门亲事搅黄,绝不允许继女踩到女儿头上去。

少卿府一时心思各异,气氛微妙紧绷。

这般熬了几日,终于等到了平南王府传来的消息。

“什么,中意的是三娘?”王老夫人以为听错了,直到送信的人走了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当初王府那边透露的意思,分明是与元娘相看,三娘本来都没想着带去……

意外归意外,王老夫人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欢喜起来。

大孙女也好,三孙女也罢,都是她的孙女,哪个能成为世子妃都是光耀少卿府门楣的事。

只不过先对大孙女提了相看的事,如今王府选了三娘,若是不说清楚难免让元娘心存芥蒂。

王老夫人先是打发丫鬟去把大太太与三姑娘请来,告诉了她们这个喜讯。

大太太难掩喜色,笑道“没想到三娘还有这样的造化,都是老夫人教导得好。”

王老夫人听了这话也顺耳,一时间婆媳气氛十分融洽。

王三姑娘霞飞双颊,脑海中满是那道蓝色身影。

母女二人回去的路上,遇到了赶往老夫人院子的王大姑娘。

“母亲。”王大姑娘屈膝行礼。

大太太此刻看继女如看尘埃,连磋磨她的心思都淡了,居高临下点点头,道“既是老夫人叫你,就快些去吧,莫要让老夫人等久了。”

也好早些知道亲事落空的消息。

冷眼瞧着王大姑娘往前走出几步,王三姑娘笑盈盈喊了一声大姐。

王大姑娘驻足回眸,也笑了“三妹喊我有事么?”

看继母与三妹的反应,看来她们得偿所愿了。

而她,运气也终于好了一次。

王三姑娘盯着王大姑娘唇边那抹浅笑,只觉刺眼,弯唇道“以后再去大福寺上香,我与大姐还一起去吧。”

“好。”王大姑娘淡淡应一声,往前去了。

大太太笑着数落女儿一句“三娘,你如今和以前不一样了,莫要与她在面上争。”

曾经她寸步不让地争,是因为女儿先天比嫡长女低半头,必须要争。

而今,却没这个必要了。

“女儿知道了。”王三姑娘唇角轻扬。

王大姑娘从王老夫人口中得了消息,一颗心彻底落定,只是面上半点不露,低头沉默着。

王老夫人瞧着大孙女这个样子,难免生出几分怜惜,叹道“各有因缘莫羡人,你切莫因此对你三妹有怨言。”

“孙女不会的。”

“那就好。那日你不是说想带二娘去有间酒肆吃酒,从我私帐上支一百两银子,去吃吧。”

“多谢祖母。”

走在去青杏街的路上,王二姑娘还有些懵“祖母就这么给了大姐一百两银子?”

王大姑娘莞尔“是啊,我丢了这样好的亲事,多么可怜。”

王二姑娘撇嘴“便宜三妹了,以后恐怕要天天看她得意。”

说罢,她挽着姐姐的手又笑了“罢了,没有她还解不了姐姐的麻烦,随她得意去吧。”

前方有间酒肆门前的青色酒幌在寒风中飘扬,落在姐妹二人眼里,却一片温暖。

那是骆姑娘开的能让人偷得一时自在的有间酒肆呢。

第296章 逃

王少卿府上喜气洋洋,安国公府一场暴风雨却骤然而至。

“畜生,你给我说清楚,你二妹去哪了!”安国公手持鞭子,一下一下抽打在朱二郎身上。

朱二郎跪在地上,身上的孝衣已被抽破,一边躲一边喊:“儿子不知道!”

七七四十九日很快就要过去了,一旦母亲出完殡,就到了父亲处置二妹的时候,到那时再想助二妹逃出去就难了。

二妹说得不错,要想逃离国公府,趁着现在府上忙乱是最好的。

“不知道?”安国公瞪着次子脸色铁青,“看守你二妹的张婆子已经交代了,这些天你偷着去过三次,这次你离开不久张婆子几个就开始昏睡,再醒来就不见了你二妹的影子。不是你助她逃了,又是哪个?”

“儿子怎么知道,也许二妹就是靠自己呢——”

安国公一脚踹过去:“孽子,你还死鸭子嘴硬!你是不是和你二妹一样,非要把国公府害得家破人亡才满意?”

朱二郎被踹得身子一晃,这一次却没有躲避的意思,而是直直盯着安国公问:“父亲,二妹到底犯了什么错要被关起来?她怎么害得国公府家破人亡了?”

有一句话他强忍着没喊出来:害死母亲的,难道不是父亲吗?

安国公表情一阵扭曲,攥紧的拳头咯吱作响。

与遇事已经可以分担的长子不同,在他心里次子一直是个不上进、不懂事的孩子,从没打算对次子说出真相。

以次子的鲁莽,知道多了只会惹麻烦。

万万没想到这孽子趁着国公府治丧忙乱,把他妹妹放走了。

“你为你妹妹鸣不平,所以就把她偷偷放走了?”

朱二郎一滞,依然死鸭子嘴硬:“我没有,我什么都不知道!”

“好,好。”安国公手指着朱二郎,怒火冲天,“我今日就打死你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畜生。”

鞭子落下,皮开肉绽。

这一次是真的下了狠手。

钻心的疼痛袭来,朱二郎脱口而出:“父亲打死我好了,反正母亲也被您害死了——”

“二弟!”赶来劝架的安国公世子厉喝一声,一把揪住朱二郎手腕,“你胡说八道什么!”

朱二郎一把甩开安国公世子,冷笑:“我说错了吗?二妹就是见到父亲害死母亲才被关起来的,等母亲出完殡,说不准二妹也要步母亲后尘——”

“孽障!”安国公气得七窍生烟。

安国公世子看向安国公:“父亲,还是把真相告诉二弟吧。”

二弟生出这样的误会,要是再不说个清楚,恐怕还有大祸等着。

安国公沉着脸没有吭声。

安国公世子心知这是同意了,冷冷道:“二弟,你起来吧,我跟你说清楚。”

朱二郎爬了起来,狠狠擦了擦嘴角:“你说!”

等安国公世子说完,朱二郎已是听傻了眼,喃喃道:“二妹指使人杀人?大哥,你说的真是二妹?”

安国公世子摇头:“如果不是这样,父亲为何发那么大的火?二妹也是我妹妹,我疼她的心不比你少,实在是她这次犯的错太大,父亲才不许她见人,等母亲出完殡拘着她在家礼佛……”

朱二郎眼神一缩:“父亲不是想把二妹灭口?”

安国公世子额角青筋突起,脸色发黑:“二弟,你想什么呢?父亲再生气也不会要二妹性命啊,那日教训二妹是气狠了。”

朱二郎张张嘴,不说话了。

“二弟,真相你已经清楚了,现在该告诉我们二妹在哪里了吧?”

朱二郎神色纠结。

“二弟,到现在你还不说,难道真要等着二妹惹出更大的祸来?”

朱二郎终于被说动,吭吭哧哧道:“二妹被我安置在一处民宅里——”

“民宅?”

朱二郎头微低:“我前些日子悄悄赁的,还买了一个小丫头伺候二妹……”

安排好这些,他才敢助二妹逃出国公府,不然二妹一个自幼锦衣玉食、奴婢成群的贵女,如何在外面生存。

安国公本欲再骂,可听着朱二郎这番安排,却没有骂出口。

这孽障虽冲动鲁莽,对妹妹的情谊却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当然,气还是气的,等寻回孽女再严格管教这混账东西。

至于朱含霜,安国公已经没了管教的心思,只等把人寻回就送回老家的族中庵堂,从此不许见外人。

“大郎,你与二郎一起,立刻把你二妹带回来。”

安国公世子应了,让朱二郎带路直奔那处民宅。

“二妹就在这里?”打量着虚掩的院门,安国公世子莫名有些不安。

朱二郎却没多想,见院门没有反锁,直接推门而入。

院子不大,只有一棵光秃秃的石榴树孤零零立在墙角,长长的晾衣绳上挂着几件衣裳与帘帐。

朱二郎大步往屋内走,却被安国公世子用力按住肩膀。

朱二郎回头,疑惑看着安国公世子。

安国公世子脸色发青,一步步走向晾衣绳处。

“大哥?”朱二郎越发不解。

安国公世子快步走过去,一把撩起搭在晾衣绳上的帘帐。

帘帐还有些湿,显然今日才洗过。

而这并不是安国公世子过来的原因。

就在帘帐的另一侧,倒着一个少女。

少女蜷缩着身体躺在地上,痛苦的表情凝固在脸上,显然已经死去一段时间。

安国公世子看到的就是少女从晾晒的帘帐另一侧伸出来的手。

“她,她是我买的丫鬟!二妹——”朱二郎脸色骤变,冲进了屋。

屋中空荡荡,哪里有朱含霜的影子。

朱二郎跑了出来:“大哥,二妹不见了,她是不是出事了?”

安国公世子指了指尸体不远处的地上,沉声道:“二弟看看那是什么。”

那是一把带血的剪刀。

一阵寒风吹来,吹得竭力留在石榴树枝头的几片叶子依依不舍落下来,被风卷着在地上跑。

安国公世子浑身发冷,喃喃道:“二妹不是出事了,而是杀了你给她买的丫鬟,逃了。”

朱二郎双目圆睁,唇一直颤抖着,许久才问出一句话:“二妹为何这么做?”

安国公世子看朱二郎一眼,没吭声。

大概就是料到二弟会松口把他带来吧。

他真是低估了这个妹妹。

第297章 风波起

兄弟二人是悄悄来接人的,如今人不见了,还闹出了人命,自然好一番折腾遮掩。

安国公得到消息气得打转,却不敢闹出动静来。

安国公府还在治丧期间,每日都有亲朋登门吊问,白日里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守在灵前是必须的。

尤其国公府的姑娘丢了,并不能大张旗鼓,连派出去寻人的仆从都不能太多,这样一来难免弱了力度。

一晃几日过去,始终不见朱含霜的影子。

安国公心中焦灼,两鬓悄然染上了白霜。

京城的热闹并没有随着安国公夫人的出殡停歇,很快就传出平南王世子与太仆寺王少卿的孙女定亲的消息。

消息一传出,震惊了不少人。

两家的门第实在差得远了些,何况定的还是王少卿的小孙女,不是大孙女。

茶余饭后,难免有不少议论。

“听说王少卿的小孙女还没及笄,没想到竟然能与平南王世子定亲,按说大孙女更合适一些。”

听了这话的人意味深长道:“少卿府的三姑娘是个绝色,大姑娘可比不了。”

闲聊的人相视一笑。

啧啧,平南王府行事真是出人意料,娶世子妃竟然更看重容貌吗?

平南王府选世子妃这样的大事,自然要向永安帝禀报。

永安帝对此并无意见,心中对平南王府的识趣颇为满意。

先前觉得平南王府不知足,如今看他们给儿子选世子妃,倒还有些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