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儿吐出瓜子壳,抿了抿嘴:“早就说他不行的呀,果然没说错。”

卫晗一脚跨进来,正听到蔻儿的话。

谁不行?

石焱眼尖,看到卫晗立刻迎上去:“主子,您回来了。”

卫晗扫了蔻儿一眼,不动声色问石焱:“骆姑娘呢?”

“骆姑娘在后边呢。”

卫晗微微颔首,对蔻儿道:“劳烦去和骆姑娘说一声,我回来了。”

“王爷稍等。”蔻儿扭身去了后头。

卫晗就近坐下,问道:“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日子,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他离京前曾交代石焱要是骆姑娘有什么事就给他传信,然而连张纸片都没收到。

“也没什么大事——”石焱是个机灵的,察觉主子目光转冷,忙道,“与骆姑娘有关的小事倒是有两件。”

“说。”

“前不久平南王世子把负雪给掳走了……”

卫晗不动声色听完,垂眸啜了一口茶:“另一件事呢?”

红豆抢着道:“苏曜与平南王府小郡主定亲了。”

卫晗凉凉看了石焱一眼。

苏曜与卫雯定亲,与骆姑娘有什么关系?

感觉到危险,石焱一脸严肃:“卑职说错了,与骆姑娘有关的事就那一件。”

这时蔻儿挑帘出来:“王爷,我们姑娘请您去院子里。”

卫晗把茶杯一放,起身向内走去。

院中柿子树变得枝叶繁茂,青涩的果实挂在枝头。

少女静静等在柿子树旁,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她身上,给她素色的裙衫镀上淡淡金色。

卫晗不由加快了脚步。

骆笙指了指石桌对面的石凳:“王爷坐吧。”

卫晗坐下,仔细看了骆笙一眼。

神色宁静,目光温和,不像是生他气的样子。

他出门这么久,骆姑娘或许忘记了……

卫晗暗松口气,把礼物递过去:“带了些特产给骆姑娘。”

风尘仆仆的男人,精心包装的礼物,一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骆笙在取消赠菜与装作忘记之间挣扎一瞬,面色平静接过礼物:“多谢王爷。

罢了,以后再敢摸她的头,取消赠菜也不迟。

而现在,自然有更重要的事要谈。

“王爷跟我来。”

二人起了身,往屋中去了。

六月初的日头已经有些毒了,墙根劈柴的少年往这边看了一眼,竟觉习以为常。

少年甩了甩汗珠子,继续劈柴。

枯燥的劈柴声传入屋中,卫晗却觉得十分顺耳。

果然哪里都不如回来好。

卫晗倒了杯茶给骆笙,并顺手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清茶入口,苦后微甘。

茶是好茶。

他又从盘中拈起一块薄荷糕吃起来。

清凉爽口的薄荷糕也好吃。

骆笙默了默。

不知是不是错觉,开阳王似乎比出门前更自来熟了。

这个发现,又让她生出取消赠菜的冲动。

果然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会让这个男人得寸进尺吧?

沉默的时候,卫晗又吃了第二块薄荷糕。

“王爷没吃饱么?”

卫晗老实点头:“一进城就来这儿了,还没回王府。”

骆笙动了动唇,站起身来:“那王爷先吃,我去拿一样东西。”

卫晗目送那道身影进了里间,没再碰薄荷糕。

他毕竟不是爱吃甜食的人。

不多时骆笙走出来,把名册递过去:“从朱五那里得来的。”

卫晗接过名册看过,神色转冷。

太子果然牵扯其中。

骆笙静静等着卫晗的反应。

卫晗把名册合拢,恢复了平静:“骆姑娘对太子有什么想法?”

骆笙冷冷道:“他是害我父亲入狱的幕后黑手,我自然不想让他好过。”

“那我先把名册收好,找机会呈给皇上。”

“王爷不打算立刻呈上去?”

卫晗摇头:“既然要对付太子,出手就不能让他有翻身的机会。名册这个时候呈上去固然能令皇上震怒,却还不够。”

还不够让皇上震怒到决心废太子的地步。

这样的话,不如耐心等一个良机。

骆笙笑了:“我也觉得等等更好。”

等一等萧贵妃那边,会不会传来好消息。

时间缓缓流淌到了七月,树木到了最是繁茂的时候,一声声蝉鸣有些恼人。

玉华宫里,几个小内侍爬上高高的树粘知了。

贵妃娘娘这些日子身子有些不适,可不能再让这些蝉吵着娘娘了。

萧贵妃此刻并没有睡着。

她胸口仿佛盘旋着一股浊气,怎么样都不舒坦。

“娘娘,太医来请平安脉了。”

“传。”

不多时太医轻手轻脚走进来,神态恭谨给萧贵妃把脉。

这一把脉,就许久没结束。

萧贵妃扫了一眼太医,微微拧眉。

这些时常给宫中贵人诊脉的太医早就修炼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本事,怎么杨太医今日如此反常?

“杨太医,本宫究竟怎么了?”等了一阵子还没等到太医吭声,萧贵妃忍无可忍问道。

放在平时,她是不屑对玉华宫之外的人轻易发火的,可这几日不知怎么有些心烦气躁。

“娘娘稍等。”太医又换了一只手。

萧贵妃看到太医额头冒出的汗珠,心往下沉。

往年到了天热的时候她虽然有些没精神,可也没有这么严重,莫非是得了什么重病?

有那么一瞬间,萧贵妃往某个方向想去,却飞快否定了。

因为太过期盼,反而不敢去想。

总觉得表现出那份期盼,就更容易失望。

有喜?那是万万不能想的。

第411章 有喜

太医依然没有吭声。

他不敢啊!

这要是换个寻常女子,他一搭脉就敢说是有喜了,可这是贵妃娘娘。

皇上只有一位公主,要是弄错了,别说他这条命,就是把全家的命都搭进去也不够。

“太医——”萧贵妃脸色微沉。

太医松开手,额头冒出的汗珠越发细密。

“太医为何不吭声,莫非本宫患了大病?”萧贵妃语气带了恼怒。

太医打了个激灵。

要是把贵妃娘娘急出个好歹,他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太医犹豫了一下,道:“娘娘的情况微臣一时不敢下结论,不如再请一位太医来会诊。”

萧贵妃一颗心七上八下,冲心腹宫女桃红一使眼色。

桃红轻轻走了出去。

不多时,另一位张姓太医匆匆赶来。

等张太医见过礼,萧贵妃伸出手。

张太医下意识看了杨太医一眼。

杨太医回以一个复杂的眼神。

张太医顿了顿。

杨太医这个眼神,他一时看不懂啊。

莫非贵妃娘娘患了大病,杨太医诊断出来却不敢说?

要是这样,杨太医岂不是坑人!

谁都知道皇上对贵妃娘娘的宠爱,万一贵妃娘娘查出个不好,作此结论的太医还能得好?

张太医忐忑又恼怒,还不敢表现出来,指尖搭在萧贵妃手腕上。

这一搭,张太医一颗心险些跳出胸腔。

萧贵妃一直盯着张太医,见他神情突然变化,便知道刚才杨太医的反常不是偶然。

耐着性子等了片刻,也不见张太医吭声,萧贵妃冷着脸问:“本宫到底怎么了?”

张太医抬袖擦擦额角冒出的汗,恭敬道:“微臣要与杨太医商量一番。”

萧贵妃微微抬了抬下巴,算是同意。

二位太医去了外边,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谁都不想先开口。

最终还是后来的张太医开口道:“杨大人,贵妃娘娘她……是不是……”

杨太医低声道:“十有八九是喜脉,张太医觉得呢?”

再怎么不敢下结论,总要有个结果。

张太医一听杨太医的结论悄悄松了口气,声音放得更低:“我也这么觉得。”

二人对视一眼,一同走了进去。

萧贵妃面无表情看着两位太医,实则心中紧张不已。

无论多么不敢去想,谁心里不抱着一丝奢望呢。

“说说吧,本宫究竟什么情况。”

片刻的沉默后,杨太医拱手:“回禀娘娘,根据脉象来看……应当是喜脉。”

喜脉?

这二字直接把萧贵妃砸蒙了,让她发不出声来,只能艰难转动眼珠去看另一位太医。

张太医拱拱手,等于认同杨太医的话。

萧贵妃眨眨眼,泪珠顺着眼角滚下。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宫人跪了一地,高声道贺。

萧贵妃居高临下看着跪成一片的人,喜悦在心头缓缓滋生。

这喜悦不是以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喜悦,而是如一粒种子落到实地,带着希望破土而出。

眼泪越流越凶。

桃红忙劝道:“娘娘,您可不能哭啊,要仔细着身子。”

萧贵妃胡乱点头,早没了平时高贵冷傲的风范。

此刻永安帝正在养心殿闭目小憩,周山轻轻走了进来。

永安帝缓缓睁开了眼睛。

到了他这个年纪十分浅眠,一点轻微动静就足以清醒。

永安帝看着周山脚步虽轻速度却快,眼神变得深沉。

周山素来稳重,这个样子恐怕是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玉华宫传来消息,说贵妃娘娘……诊出了喜脉——”

永安帝直接坐了起来,语气严厉:“你说什么?”

对永安帝的反应周山早有预料,轻声把消息再说一遍。

永安帝坐在榻上,迟迟没有反应。

周山立在一旁不敢打扰。

贵妃娘娘有喜的消息给皇上造成多大冲击,他再清楚不过了。

宫中已经多年没有传出过嫔妃有孕的喜讯了,正是因为这样,八年前皇上才过继平南王世子卫羌为太子。

说到底是为了社稷安稳,不得不这样选择。

但凡宫中哪位嫔妃有过动静,哪怕没有生出来,都不会是如今这种局面。

人都是如此,能有亲儿子传承香火,谁甘心要别人的。

周山低着头,心里一声叹息。

接下来,恐怕要迎来多事之秋。

不知沉默了多久,永安帝终于开口:“贵妃有喜的事,有谁知道?”

周山回道:“杨、张两位太医,还有近身伺候娘娘的一些宫人。”

“交代下去,暂时不要外传。”

永安帝吩咐完,起身走出养心殿。

殿外处处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热闹扑面而来。

永安帝只觉神清气爽,快步往玉华宫去了。

玉华宫里,萧贵妃屏退左右,只留了宫婢桃红一人。

“桃红,你说太医会不会诊错了?”

萧贵妃激动过后,就是患得患失。

桃红眉梢眼角尽是喜色:“娘娘放宽心,肯定错不了。两位太医若是没有十足把握,不敢乱说的。”

萧贵妃一想杨、张两位太医诊脉时的慎重,患得患失的心情稍缓,立刻想到了那副神奇的药膳方子。

“有关药膳方子的一切,万万不可让旁人知晓。”

“娘娘您放心,从头到尾经手的就只有奴婢一人。”

萧贵妃微微点头。

这时外面传来喊声:“皇上驾到——”

未等萧贵妃迎出去,永安帝就快步走了进来。

萧贵妃屈膝行礼,被永安帝一把拉起:“爱妃不必多礼。”

打发走伺候的宫人,永安帝视线落在萧贵妃平坦的腹部,带着无限感慨道:“真是辛苦爱妃了,让朕又体会到了为人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