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姑娘望着他,眼泪突然簌簌而落。

林腾呆了呆,下意识看了骆笙一眼。

当隐形人的赵尚书也呆了呆。

一个小娘子对着林腾哭,林腾看人家骆姑娘干什么?

林腾也反应过来这样不妥,收回视线看向王二姑娘:“姑娘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了难事?”

王二姑娘闻言越发难受,掩面无声抽泣。

赵尚书深深看了林腾一眼。

莫非想错了,这姑娘找上林腾与衙门里的事无关,而是——

啧啧,不能啊,林腾这小子他了解,榆木疙瘩一个,不可能惹来什么风流事。

突然想到林腾刚刚看向骆姑娘的那一眼,赵尚书一时又有些不敢肯定了。

听着酒肆门口传来动静,骆笙开口道:“楼上雅间还空着,王二姑娘如果有什么话对林大人说,不如上楼吧。”

她对王家两位姑娘颇有好感,倘若遇到了难事,能帮尽量帮一把。

王二姑娘擦擦眼泪,对骆笙哽咽着道谢:“多谢骆姑娘。”

在骆笙示意下,蔻儿领着王二姑娘上了楼梯。

林腾微一迟疑,抬脚默默跟上。

赵尚书依然不动如山,感受到骆笙的注视,笑呵呵问:“骆姑娘不跟过去看看啊?”

“王二姑娘与林大公子说话,也许不方便我听。”

“也是,说不定是公事呢。”

骆笙嘴角微抽:“那您怎么不去?”

赵尚书端起酒杯干了,捋了捋胡子:“又不是我查案,我去了有什么用,不如好好喝酒吃肉。”

这般理直气壮,令骆笙险些忍不住翻白眼。

之后酒客陆续进来,关于王二姑娘的事无人再提。

蔻儿把林腾与王二姑娘领进雅室,微微屈膝:“二位若是有事就喊我,我就在外头候着。”

王二姑娘犹豫了一下,开口把蔻儿喊住:“请留在这儿吧。”

她既然选在这里找上林大人,就不怕被骆姑娘知道。

她相信骆姑娘不会乱传。

蔻儿一听就痛快应了。

谁还没有个好奇心呢。

“王二姑娘请说吧。”林腾尽量放缓语气,以免让对方有压力。

凭着经验与直觉,他猜测王二姑娘找上他的原因或许与他近来忙的案子有关。

但他希望猜错了。

想到近来让他忙得脚不沾地的案子,林腾在心中叹口气。

王二姑娘望着林腾,眼泪又流了下来,颤声道:“林大人,我姐姐不见了!”

林腾生出果然如此的感觉,看向王二姑娘的眼中有了同情:“王二姑娘可以仔细说说么?令姐是何时不见的,在什么地方不见的?”

王二姑娘点点头,以手撑着桌面开了口:“姐姐是两日前不见的。两日前祖母带着我们姐妹去大福寺上香,回来的路上经过绣坊,姐姐说去买一些绣线。没想到姐姐去了好一阵子,只有陪着她的丫鬟跑回来了,说找不到姐姐了……”

林腾认真听完,问道:“王二姑娘当时为何没有陪王大姑娘一起去?”

女孩子逛脂粉铺、成衣坊这些地方,好像都喜欢结伴。

怕王二姑娘多心,林腾解释道:“我查案会问得仔细些,不是怀疑王二姑娘的意思。”

“我明白。”王二姑娘点头,“当时姐姐说买什么绣线都想好了,去去就回,让我陪着祖母。”

有祖母在,她们自然不能随心逛,也因此才听了姐姐的话没有一起去。

王二姑娘一想起这个,就无数次后悔。

“丫鬟回来说姐姐不见了,我们就在附近找了好多遍,却一直没找到——”王二姑娘哽咽了一下,抬袖拭泪。

“既如此,王二姑娘为何今日才来报案?”

王二姑娘望着林腾,露出个惨笑:“家里人不让。我祖父被罢官后家里日子一直不好过,家中长辈觉得姐姐的事要是闹到官府,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王家说不定又要站到风口浪尖上,让有心人得了机会找王家麻烦……”

墙倒众人推,这些日子王家深有体会,成为平头百姓的王家不想再与官府打交道。

这是祖母说的话,她能理解,却不能接受。

那是她的姐姐啊!

原本祖父都打算好了,等天气暖和了便举家搬离京城,回老家生活。

她与姐姐都盼着呢。

想着这些,王二姑娘泪如雨下。

林腾早就习惯了类似情景,默默等王二姑娘哭够。

蔻儿忍不住劝道:“王二姑娘,您光哭是不行的呀,还是说正事吧。”

王二姑娘哭声一滞,对着林腾拜了下去:“家里不许报官,我是偷偷来找林大人的,求林大人帮我找找姐姐吧……”

林腾沉默了片刻,道:“我会尽力的。”

“多谢林大人。”

“王二姑娘是一个人来的么?”

“有一个丫鬟在外头等着。”

“那王二姑娘早些回去吧,以后天晚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林腾叮嘱道。

王二姑娘胡乱点点头,祈求道:“那就拜托林大人了,林大人若有姐姐的消息一定告诉我。”

第488章 灵光

石焱紧紧盯着一同出去的二人,手中抹布不停蹭桌子。

赵尚书眼看店小二的抹布就要蹭到盘子里了,忍无可忍咳嗽一声:“小二啊,客人还没走呢,收拾桌子是不是太着急了?”

石焱猛然回神,对赵尚书尴尬笑笑退至一旁,眼睛还盯着门口。

主子打仗回来后要是发现骆姑娘被林腾拐跑了——不敢想啊,主子太可怜了。

赵尚书则想到一件开心事:咦,要是林腾被骆姑娘看上了,以后带林腾来岂不是有半价了?

说不准还免费——啊,这样想就有点贪心了,还是先等半价吧。

老尚书慢条斯理啜了一口热茶,陷入了美好畅想。

酒肆外,风依然是冷的,吹得人衣摆轻扬。

林腾在寥寥月色下开了口:“王大姑娘的事,骆姑娘知道了吧?”

骆笙点头:“蔻儿对我说了。”

林腾说出目的:“王家不愿意报官,王二姑娘是私自来找我的。我对王二姑娘说若是有了消息就送到酒肆来,还望骆姑娘到时候行个方便,能给王二姑娘传个信。”

骆笙毫不犹豫应下:“小事一桩,林大人放心就是。”

“那就多谢骆姑娘了。”林腾停下来,清冷月光与橘色灯光交织洒落在身上,把他严肃的神情映得柔和了几分,“骆姑娘的酒肆在晚间开门,回府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

“多谢林大人提醒。”骆笙微一迟疑,问道,“近来失踪的……是不是不只王大姑娘一人?”

林腾眼里有了诧异,望着她一时没有说话。

骆笙坦然解释:“不然林大人就不会特意提醒我了,所以我猜林大人近日就是为了这个忙碌。”

短暂的沉默后,林腾点头承认:“骆姑娘猜得不错,近来已经陆续接到四桩报案,都与女子失踪有关。我估计事实上失踪的女子可能更多……”

“这些女子有交集吗?”

想到王大姑娘,骆笙心情有些沉重。

一个年轻姑娘突然失踪或许还有一丝转机,可若是陆陆续续有女孩子失踪,结果恐怕不堪设想。

林腾摇头:“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交集。四名失踪女子,加上王大姑娘,有未出阁的少女,也有的已嫁为人妇。出身也没有共同点,一名是杂货铺掌柜的女儿,一名是木匠的妻子,一名是官宦家的姑娘,还有一位在大户人家当帮工……”

“是不是都很美貌?”

林腾苦笑:“也不是。其实京城每年都会有女子与幼童失踪,这些人大多是被人贩子拐了去,但主要集中在七夕、上元这些佳节,平常日子不会如此频发。还有就如骆姑娘所问,失踪女子大多容貌出色,才容易被人贩子盯上。但近来失踪的几名女子经过询问她们家人,有姿容出众的,也有相貌平平的。比如那位杂货铺掌柜的女儿,因为脸上有块胎记,一直寻不到婆家……”

说起这些,林腾揉了揉眉心。

五位失踪女子几乎没有共同点,令查案的人仿佛一头撞进了迷雾里。

“就没有一丁点共同之处?”

林腾略一沉吟,道:“非要说共同之处,那就是她们年纪差不多,都是十九岁。”

可这点共同之处无法成为破案关键。放眼京城,十九岁的女子太多了。

十九岁——

骆笙想着这一点,福至心灵问了一句;“林大人有没有问过几名女子的具体生辰?”

林腾一怔。

世人认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除了婚嫁等必要的时候需要拿出来,平时不会随便对人提起。

苦主来报案自然不会连生辰八字都报了,作为查失踪案的也不会问到这个。

可骆笙这话却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林腾脑海中的混沌,令他眼前一亮。

几名失踪女子如果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调查方向就要换一换了。

这或许不是普通的失踪案!

拨云见日的感觉令林腾心情激荡,习惯性伸出手要与给了他提醒的人击掌。

看着眼中熠熠生辉的男子,骆笙并不忸怩,大大方方与之击掌,并道:“祝林大人早日破案。”

林腾这才反应过来面前的人不是与他一同查案的下属,耳根腾地红了。

他忙放下手,摆出严肃神色:“多谢骆姑娘了。”

“林大人客气。我只是随口提到,若是她们生辰不一样,那就对林大人查案毫无帮助了。”

林腾依然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一扫而空:“如果不一样,至少也排除了一个方向。骆姑娘的提醒主要让我意识到不能被经验迷了眼,几名失踪的女子必然有关联。总之先谢过骆姑娘,王大姑娘的生辰八字劳烦骆姑娘问一问王二姑娘,我先告辞了。”

眼见林腾大步流星走了,骆笙转身往回走,便看到了巴巴站在酒肆门口的石焱。

“怎么站在这里?”骆笙随口问了一句。

石焱笑呵呵道:“卑职要保护您的安全,不然等我们主子回来了,没法交代啊。”

小侍卫嘴上这么说着,心中却狠狠叹口气:完了,完了,骆姑娘送林腾用的时间可比送他们主子用的时间还久呢。

这说明骆姑娘与林腾更有话说啊!

想想以前常立在柿子树下静默无言的二人,小侍卫便心生绝望,再回神才发现骆笙已经进了酒肆。

翌日上午骆笙就去了酒肆,并打发红豆去王家递帖子,请王二姑娘来玩。

王家因为王大姑娘的失踪正气氛低沉,面对骆姑娘的邀请却不敢拦着。王二姑娘顺利出了门,来到酒肆与骆笙碰了面。

一见到骆笙,王二姑娘便迫不及待问:“骆姑娘,是不是林大人那里有我姐姐的消息了?”

“暂时还没有。林大人托我问问令姐的具体生辰。”

王二姑娘虽失望,还是很快道:“我姐姐今年十九岁,是七月初七卯时生的。林大人为何问这个啊?”

骆笙心头一震,已顾不得回答王二姑娘的问题。

七月初七卯时——

这是曾经的她,清阳郡主的生辰。

也是现在的她,骆姑娘的生辰。

唯一不同的,只是出生年份。

第489章 进展

她作为清阳郡主死去的那一年是十七岁,如果算上醒来后到现在的时间,正是十九岁,与王大姑娘一样的年纪。

而骆姑娘今年十七岁了。

骆笙不认为这是巧合。

她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另外失踪的四名女子的具体生辰,倘若也是七月初七卯时,就由不得人不深思了。

“骆姑娘?”见骆笙表情严肃,王二姑娘轻唤一声。

骆笙回神,看着她。

王二姑娘咬咬唇,强压下不安道:“骆姑娘,只要林大人有我姐姐的消息,请一定告诉我。我……我不怕……”

她脸色惨白,眼中满是忧虑,神情却透着坚定。

比起姐姐就这么稀里糊涂不见了,她情愿知道一个结果。

“王二姑娘放心,有消息我一定及时知会你。”

“多谢骆姑娘了。”王二姑娘擦擦眼角,站起身来,“若是没有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或许家中有姐姐的消息了……”

这么说着,她却没抱一点信心。

如果靠家里人能找到,早就该找到了,怎么会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

如今她只盼有奇迹发生,或者那位林大人真如人们所传那样厉害。

王二姑娘离开后,骆笙打发人去刑部给林腾传信。

快到晌午时,林腾走进了酒肆。

骆笙请林腾在一处桌子旁落座,问道:“林大人忙完了?”

林腾颔首:“把四家苦主叫来衙门问了问情况。”

“林大人还没用饭吧,酒肆中午不开业,一般吃得比较简单,要不要先吃碗炸酱面?”

刚刚秀月就在准备炸酱面的食材,林腾来得正是时候。

骆笙因着大外甥林疏,难免以长辈的心态对待林腾,看他眼下发青难掩疲惫,便把要问的话暂且压下。

林腾正要问起王大姑娘,听到炸酱面下意识点头:“炸酱面好。”

说完一愣,神色有些尴尬。

他这么专注差事的人,不会被一碗炸酱面干扰的。

骆笙已在吩咐红豆:“去厨房看看,若是炸酱面好了就端过来。”

红豆转身去了后边,没多久就端了一碗……不,一盆炸酱面进来了。

小丫鬟快步走到二人面前,把炸酱面往林腾面前一放,脆生生道:“林大人吃面吧。”

林腾低头看看摆在眼前的瓷盆。

瓷盆是细白瓷的,绘着青色梅枝,面上浇着被黄酱咕嘟透的肉丁、虾仁,还有掐头去尾的豆芽菜、嫩嫩的水萝卜缨等时令小菜。

肉酱的香气随着腾腾热气直往人鼻尖里钻,勾得人咽口水。

“林大人趁热吃吧,吃完再谈正事。”

林腾本想说吃不了一盆,可在香味的刺激下默默把话咽下去,埋头吃起来。

他虽出身书香门第,却常年与案子打交道,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自然不讲究什么斯文。

骆笙喝完一盏茶,林腾也把一盆炸酱面吃光了。

吃饱肚子的青年这才想起不好意思。

糟糕,刚刚一吃上香喷喷的炸酱面,就忘记了……

林腾面上发热看向骆笙,触及对方温和如水的目光,心头生出几分异样。

为什么骆姑娘看他的眼神有些……和蔼?

这个发现,令林腾一时忘了要说的话。

骆笙递过来一盏热茶,主动提起话题:“王大姑娘的生辰八字,我问过王二姑娘了。”

“何时?”提到正事,林腾立刻把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到脑后。

骆笙一字字道:“七月初七卯时。”

林腾露出并不意外的神色。

“林大人问过的那四名失踪女子,生辰八字是不是与王大姑娘一样?”

林腾沉默了一瞬,点头:“不错,正是七月初七卯时。”

“这不是普通的失踪拐卖吧?”

林腾没有回答,而是道:“这个案子有些复杂,我会好好调查。骆姑娘就不要问太多了,免得引来麻烦。”

红豆听不下去了,一个白眼甩过来:“林大人,你怎么这样啊,刚刚吃炸酱面的时候不嫌弃,现在嫌我们姑娘问得多了。”

这不是过河拆桥嘛。

被小丫鬟一挤兑,林腾深刻理解了吃人嘴短这句话的含义。

他不由看向坐在对面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