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久了,她觉得这些小东西也挺可爱的。就是长得太快了,当那身嫩黄的绒毛褪去,立刻变得不可爱了,叫声也不嫩了。

  唐宣放假回家时就看到一院子的鸡和院子里没有地砖的土地。

  看起来都是翻过的。

  他一边想一边沿着边走,先跟唐老太打招呼,然后唐老太赶他回屋抱媳妇。

  晚上他抱着宋佳期,她跟他说:“娘要在家里种地。”

  “嗯。”他问,“你们处得好不好?吵架没?”

  “没吵。”宋佳期说,不管婆婆干什么,只要不扯着她一块干,她一点都不反对。比如喂鸡,比如种菜,比如给地施肥。

  唐宣在家待了四天,唐老太就不许他们两个出屋子,连饭也是让招弟送到屋里去的。等他走了以后,宋佳期难得松了口气。虽然她喜欢跟唐宣那个,可像任务一样那个总觉得有点变味。但只要他们在屋里待着就总会忍不住那个,这是没办法的事。

  幸好,他走了,再回来就到下个月了。

  这时宋佳期想起来自从上个月唐老太来了以后,她好像就没来过月事。如果这个月过完还不来就两个月了。

  过去的九年她的月事从来没迟过!

  这说明她有孩子了吗?

  宋佳期一下子高兴的就要跳起来!她马上告诉自己先别急,再等一个月看看。要是三个月都没来月事就去看大夫。

  可是这还是让她兴奋的在床上打滚,抱着王氏给她的那件孩子的小衣裳亲啊亲。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从过年时看到堂兄弟的那几个孩子时她就想要自己的孩子了,特别是看到堂嫂抱着孩子喂奶的时候,她非常羡慕。要是她也抱着孩子回娘家过年,那王氏和宋大海都会很高兴很骄傲的,就像她出嫁时一样。

  她想让王氏和宋大海高兴,她还想让唐宣高兴,她也盼着快点有自己的孩子。

  宋佳期憋不住了,就算还不确定有孩子没,可她开始给孩子做衣裳了。给孩子做衣裳最好是用旧布,旧布才软,不会伤孩子。她剪了好几件自己的旧衣,想着可能是男孩也可能是女孩,所以男孩子的衣裳和女孩子的衣裳都做几件。

  她整颗心都让对孩子的爱和期待给灌满了,手上的活又快又好,她总想一夜之间都做好了,有时坐在屋里一整天就缝衣裳。

  在她待在屋里的时候,唐老太的菜已经种下了,有青菜和辣椒,还有葱,刚开始种,唐老太想先种几样试试。这边的地不知道跟家乡一样不一样,万一种不好也不可惜。

  等宋佳期下回出屋来一看,院子里又架起了丝瓜架,鸡都已经长得差不多了,唐老太把鸡都关在鸡窝里不让它们出来了,怕它们祸害地里的苗。

  等唐宣回来的时候,宋佳期的月事还是没来。她心里已经越来越相信这是怀孕了,可还是不敢告诉他,怕万一不是呢?

  她知道自己这样害怕很没道理,可她就是这样想的。

  等唐宣要抱她的时候,她又担心会伤着孩子,总是躲她。好不容易让他抱住一回,她又一直说轻点,轻点。弄得唐宣也不敢动。

  媳妇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唐宣发愁的想。抱着香喷喷胖呼呼的媳妇不能碰,这可折磨人了。过了两天,他忍不住问:“佳佳,你是不是不舒服啊?”

  宋佳期满脸羞涩的低头。

  就让他多哄她一会儿,多猜一会儿,多担心一会儿。她喜欢他这样对她的时候。

  唐宣抱着她问,见她不说话,干脆坐起来问,见她还不说话,他急了,下炕站在她面前轻轻抬起她的脸:“佳佳,你别吓我,到底怎么了?”

  结果他看到他的小媳妇满脸红晕的冲他一笑。

  他忍不住跟着也是一笑,觉得满屋的桃花盛开。然后赶快回过神来,笑?笑就说明不是坏事,她不是不舒服了。

  一瞬间福至心灵!他欢呼道:“你是不是有孩子了?”

  宋佳期这次笑得更开心了。

  “你有孩子了?”唐宣高兴的大声喊起来。外面的唐老太立刻听见了!迈着小脚飞一般的冲进来喊:“啥?我儿媳妇有了?”

  一见唐老太进来,宋佳期立刻从幸福的迷梦中清醒了,马上就要从炕上下来。可这时唐老太会让她动一下才奇怪呢,赶紧按着说:“乖乖,你可别动!你肚子里是我的小孙子呢!”然后冲着唐宣喊,“香儿!你还不快去雇个车?赶紧送你媳妇去看大夫啊!”

  唐宣飞跑着去雇了个车,唐老太带着招弟在车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棉被才把宋佳期从屋里一步步的慢慢的扶出来。

  然后一家子连招弟都跟着去了最大的那间医馆,请那里最老的大夫给宋佳期看脉。

  老大夫捻着山羊胡子切了一刻的脉,慢悠悠的对旁边等着的三个人说:“是喜脉啊。”

  唐老太当时就高兴的捂着胸口要栽倒,旁边唐宣赶紧扶着她:“娘!你可不能有事啊!”

  还没抱孙子呢,唐老太怎么会有事!

  她推开唐宣抓着老大夫的手求道:“大夫!这是我第一个孙子!是我老汤家的根!你可不能让他出事!”

  老大夫还是慢悠悠的:“不会有事的。你这个儿媳妇好,身板壮实,能给你生十个八个孙子呢。”

  “十个八个孙子!”唐老太立刻把这当成了大夫的话,儿媳妇会给她生十个八个的孙子!

  第21章

  宋佳期去了一趟医馆,又让人像捧观音娘娘一样回到了唐家。

  有了孩子是大喜事,唐老太立刻就想去拜佛酬神,给唐家求个孙子。唐宣别的没多说,先让招弟跑了一趟宋家。

  王氏一听,就算天保的亲事就在眼前了,仍是挤出空来,特地坐了车带上东西跑过来看女儿。

  她来的时候唐老太正跟街角的一个道婆商量着香油钱,听见有人来,唐老太和道婆都出来看,一见是亲家太太,唐老太笑得见牙不见眼。

  “亲家!你可是生了个好闺女啊!”她过来拉着王氏的手跟她一块进西屋去,王氏停了一下,看着那个道婆说:“这位是……”

  不等唐老太引见,那道婆麻利的就道了个福,堆着满脸的菊花说:“给太太请安!太太好!”

  王氏扫了一眼就知道这是个干什么的,她一贯嫌这种人不干净,也就不那么热络,点了头就进去了。

  唐老太领着王氏进了西屋,宋佳期正躺在床上,从大夫说她有孕在身之后,唐老太和唐宣就不许她动一下。看见王氏来了,佳期眼睛一亮就要下炕,唐老太哎哟一声赶紧上前按住她说:“我的小祖宗,别乱动。知道你娘来了你开心,今天我留亲家太太在这里吃饭,你也好好的跟你娘说说话!”

  王氏一怔,宋家一堆事等着她,天保的婚期已经快到了,现在家里正乱着呢。她本想看一看就回去,结果唐老太这么一说,她还只能留下来吃顿饭了。

  她上前拉着佳期的手说:“对,听你婆婆的别乱动,你现在可是两个人了。我今天留下来吃饭,有的是说话的时候。”

  唐老太也坐下来陪着王氏说话,话里话外都是夸佳期好。可她心里还记着给孙子上香油钱,好让送子娘娘送个大孙子来的事,说了两句就出去了。

  等她一走,王氏才松了口气说:“上回就觉得你这婆婆能说话,好家伙,小一刻就没见她嘴停。”说着担心的看着宋佳期,“她给你难受了没?”又抱怨,“那院子里怎么弄成那个样子?乱七八糟的!”

  宋佳期只拉着王氏的手,大夫说她真有了孩子的那一刻起,她这颗心突然不安起来了。论起生孩子,她两辈子也是头一遭。之前自己想着的时候只是期待了,现在开始害怕了。

  “娘,我怕。”她苦着脸,“生孩子,多吓人啊,我怕……”

  “不怕。”王氏拍着她的手安慰她,“你随我,当年我生孩子的时候,坐在驴车上都能生,快的也就半个时辰。”王氏一张嘴就把时辰说掉七分。

  “半个时辰?”宋佳期瞪着眼睛,那不成拉肚子了?

  “可不是?”王氏卯足了劲给女儿宽心,要不是怕说得太轻宋佳期不信,她都想说吃顿饭的工夫,孩子就出来了。

  “哦。”宋佳期愣愣的点头,她没生过,王氏有经验,说不定就有人生得这么快呢?她是王氏的女儿,这个基因好啊,生起来也一定快!

  看宋佳期的脸色放缓,王氏放心了,又捏着她的屁股说:“你的屁股这么大,生起来一定不费劲。”

  让她一捏,宋佳期想起唐老太也这么捏过,看来这当过娘的都知道啊。

  等到吃饭的时候,唐老太特地杀了一只鸡,她养的鸡现在差不多也该开始下蛋了,她留了两只公鸡做种,剩下的公鸡她打算天天杀一只给宋佳期补身子,非要补个大胖小子出来不可。

  菜端上来,一道砂锅炖鸡特地放在宋佳期的面前,唐老太交待让她一定要全都吃完。她让唐宣陪着王氏和宋佳期用餐,她出去跟那道婆一起吃了。

  “这怎么能行呢?”王氏不干了,她来了倒把婆婆撵出去了?这怎么能行!

  唐老太跟她拉拉扯扯的到了屋外,见左右没人就跟王氏说了实话:“大妹子,我依老卖老说你声大妹子。”

  王氏赶紧下拜:“亲家这是什么话?咱们两家是亲家,只管叫我王氏就行了。”

  唐老太摆摆手,说:“不说那些虚的。香儿离开家时还没犁地的钯子高,我四个儿子他最小,就这一个活着给我送了信。你不知道,我听说他还在的时候,心里有多高兴。”说着唐老太就掉了泪。

  王氏在宋佳期前头也有三个女儿没了,将心比心,跟着也掉了泪,觉得着唐老太近了几分。

  王氏道:“老姐姐既然不嫌弃,我就当认个姐姐。”

  “哎!”唐老太赶紧答应一声,“你的闺女好,我从一见面就知道,要养这么好的一个闺女不容易。你家看得起香儿才把闺女嫁给他,我不能不记着这份情。我跟他爹没给他留下一点东西,这孩子能有现在,都是托了亲家的福。”

  唐老太心里清楚得很,唐宣再好也没办法凭自己在天子脚下挣下这么大份家业,更何况连媳妇都娶了。宋家在这里头绝对出了不少的力。就凭这个,让她把宋佳期当菩萨供起来也是心甘情愿的。哪怕宋家姑娘是个不讲理的她也不在乎,她靠的是儿子,儿子好她就好。

  从她来了以后看,这个儿媳妇虽然有些娇气,不爱干活,也没多少眼色,但胜在是个不爱找事的。

  儿子十五岁就离了家,他在家的时候虽说是家里的老小可也没占多少便宜,说实在的,唐老太那时天天发愁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倒是更偏疼几个能干活的大孩子,小儿子反倒没什么印象。唐家当时也就几间破瓦房,男人躲出去了,她一个妇人养着几个儿子,能吃饱饭都是好的。

  唐宣孝顺,可她也记着自己跟小儿子没多少情份。要是这个儿媳妇不是个省事的,在里头稍稍挑唆一两次,儿子也不会想接她来了,就是她找来了也能把她送回去,又怎么会让她在他们的小家里当大王?

  虽说她翻地、浇水、养鸡,儿媳妇就算不是怎么顺心也只是躲在自己屋里,没出来指手划脚的,也没借着丫头生事,更是她一来就把家里的钱放在她这里了。事虽小可是这个意思。

  再看儿子身上穿的,如今她这屋里的铺盖,样样都是出自儿媳妇的手,不说有多能干,至少是个懂事的。

  如今儿媳妇又怀了孩子,要是能一口气给她生个孙子,她这辈子就够本了!这儿媳妇就是她唐家的大功臣!她唐大妞一辈子记着她的好!

  有了这样的念头,唐老太见着王氏都亲上三分,说起话来也没有顾忌。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在那里,倒让我儿媳妇站规矩,说到底我是她婆婆,她也放不开,跟老妹妹说话也说不痛快。何必呢?我出来,让你女婿侍候着,你好好的跟我儿媳妇吃顿饭,宽宽她的心。她是头回怀孩子,一定没底。你多跟她说说。”

  唐老太这话一说,王氏连接都没法接,她可是第一回见着这么‘爽快’的人。

  “得了,你回去吃吧,有事叫招弟啊。”唐老太自己说完了,把王氏推回屋里就去找那道婆了,刚才她说保生孙子那个要五百九十九个钱,这也太贵了!

  王氏只得回来,坐下还来不及说话就见佳期正在唐宣的监督下吃那一整只的炖鸡,她对唐宣说要醋,把他给支出去了,等他一走,赶紧拉着佳期的手不让她吃了。

  “你这几个月了?”王氏想起来就怀疑的打量着她。

  宋佳期不明白:“三个月了。”王氏让唐宣出去应该是有话想说吧,怎么问这个?

  “平时想吐吗?”王氏这么一问,她懂了,可再一想,摇摇头说:“不想吐。”

  对啊,她怎么不害喜啊?

  王氏略显嫉妒的说:“看来你是个有福的,这个孩子老实。”她一共生了五个,哪回都吐得昏天黑地的。

  趁着唐宣没回来,王氏小声跟宋佳期说:“你怀孩子的时候少吃点,别吃这些油大的,不然回头不好生。”

  宋佳期立刻明白了!这是怕孩子太大了难产!她立刻把手中喝鸡汤的勺子扔一边了。

  王氏叹道:“你本来就长得胖,这时吃点该吃的就行。不是吃的多就是好,你记着,别听你婆婆的,自己心里有点数,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她又想到外面的那个道婆,别回头弄个什么生儿子的秘方符水让佳期吃。

  王氏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抱怨道:“你回头要劝劝你婆婆,像外头那种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伤阴德的事做得多呢。”那些道婆道姑,走街串巷的什么都干,红事白事不多说,平常人家求个子孙平安的他们也能干,求个生子生女的,他们也能成,求个歪门斜道的,他们更是门清,还有给人牵线搭桥的,就没有他们不会干的。

  王氏越想越厌烦,拉着宋佳期说:“你记着,那种人都不是好东西。你也别信她们的话,让你婆婆也别信!她要是给个符卖个香的还行,可要是卖个别的什么仙丹仙药什么的,千万别信!”

  宋佳期连连点头,婆婆那边她管不了,她自己是不会信这个的。

  等两人快说完了,才想起来唐宣去拿醋就拿不回来了,正想去看看,外头倒突然闹起来了。

  “怎么回事?”王氏扭头。

  宋佳期听见唐老太的声音,想起来。王氏按着她说:“别急,听听看。”

  外头唐老太正拿着扫炕的扫帚头追打那个道婆,唐宣跟着怕唐老太受伤,招弟在旁边拉偏架,防着那个道婆还手。

  唐老太在不知道宋佳期有喜之前就想找个道婆,施点香油钱好求个孙子。可巧道婆今天有空就来了,偏偏大夫刚说完宋佳期有孕,道婆直接就把这功劳算在自己头上了,说都是上回唐老太跟她说过后,她直接就替她在祖师爷面前上过香了,祖师爷保佑才给了唐家这个孩子。

  唐老太自然是千恩万谢。道婆说我这么灵验,让你心想事成了,你还不多给我点香油钱?

  可唐老太觉得五百九十九个钱太贵了,她留道婆吃饭,摆上酒菜陪道婆吃。唐老太爱节俭,自己吃饭白面条一碗就咸菜就行了,自然不会掏腰包请这道婆吃好的。就捡前天的剩菜和给宋佳期做饭剩下的一点东西随便弄了两碗请道婆吃,酒也是路边现买回来的,也不知道掺了多少的水。

  吃到一半,唐老太说这顿饭就是给你的香油钱,你要包我儿媳妇一定生下一个大胖孙子哦。

  道婆翻脸了。就这?你就请我吃剩菜还想要孙子?还想赖我的香油钱!我白替你在祖师爷前说好话了!就你这扣门样,就是你儿媳妇真怀了孙子生下来也要变成丫头!

  唐老太立马火了!顺手抓起炕头上的扫帚头劈头盖脸对着道婆打下去!道婆一边尖叫打死人了一边往外跑,嘴里还不干不净的骂活该你们生丫头!生一辈子丫头!

  唐宣拿醋出来听见了,他一个大男人自然不好上去打个女人,只能站在一旁给他娘壮声势。

  招弟则是一开始就跟着上去了,抱着道婆的胳膊让唐老太尽情的打。

  三人把那道婆给打出门去,唐老太还嫌不够,回去把厨房的一盆洗菜水端出来哗啦泼了道婆一身。

  那道婆平时也是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到此时却只剩一张嘴啊啊叫了,她也不敢再骂生丫头,怕唐老太还要打她。

  道婆连滚带爬的跑,唐老太迈着一双小脚在后头追,唐宣怕老娘出事,叫上招弟跟着,他也追过去劝娘回来。

  一整条街的邻居都出来看稀罕。

  这个说,好家伙!唐家这是来了个母夜叉!

  那个道,听说是乡下来的婆婆。

  一时人人伸长脖子从门里往外看。

  倒是王氏只看了一眼就赶紧把院子门关上,一张脸白里透青的回去跟宋佳期说:“……你这婆婆,也太厉害了吧。”她打量着自己女儿那小模样,“我看你还不够她一指头捏的!”

  宋佳期也听见了,此时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以前只觉得最厉害的是张大娘,现在看来最厉害的要数她婆婆。

  听了王氏的话,她一时也没反应。

  看得王氏更担心了,握着她的手说:“别怕啊,要是唐宣不在家她欺负你,你就回娘家来!娘给你撑腰!”

  宋佳期更是打定主意,以后就当缩头乌龟了。这么厉害的婆婆,她绝不是她的对手!

  屋里两人正说着,外头唐宣把唐老太劝回来了。

  唐老太还在嚷:“丫头怎么了?丫头也是我唐家的种!丫头就不那么姓唐了?你奶奶个腿!!”

  唐宣说:“娘,消消气,不值得跟那种人生气。”

  王氏不得已迎出来,干笑道:“亲家,这是跟谁生气呢?”

  “没事!”唐老太气呼呼的摆摆手,跟王氏说:“老妹妹去跟我儿媳妇说话吧,我没事!”然后又拍唐宣,“还不过去!”说完她带着招弟回厨房了。

  唐宣走到王氏这边,王氏又撵他去找唐老太:“劝劝你娘去,佳期这边有我呢。”

  唐宣想媳妇应该想跟她娘说两句体已话,就说:“那娘就替我劝佳佳多吃点。”

  王氏赶紧跟他说:“你媳妇胖,吃得多了孩子太大生不下来就坏了。吃得差不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