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管制极严,火车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德国人用各种借口扔下去,几人决定坐桑索斯大叔的小货车去,两国本来就是邻国,据说从柏林到华沙不过六百公里左右,开车也只要一天。

十三个人挤在货车上,车子开得不快,这时代还不注重路况,摇摇晃晃,没一会秦恬就不行了,胃里一阵阵翻涌,恶心的想吐,而其他几人脸色看来也不对,秦恬暗地里摇摇头,这么会就撑不住了,这漫长的一路可怎么办。

刚开出几公里,就被拦住了,德国人设得关卡,两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走上来,一把掀开车篷上的遮布,冷冷的往里面看。

秦恬感到身边的莉娜剧烈的颤抖,她吓得气都快喘不过来了,秦恬暗自叹气,温热的手摸着莉娜的手背,她倒不是觉得自己有主角定律,只是她知道现在德国还在凡尔赛条约制约之下,无论是警察还是军人都没有凶悍到杀人的地步,但是无论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也觉得很紧张。

“被驱逐出去的犹太人?”其中一个警察问道。

桑索斯大叔跟到他们旁边陪笑道:“是是是,都是要去波兰求学的,您看,都是孩子。”

“求学?”警察似笑非笑,眼睛瞟过秦恬,眼神一顿,指着她问道,“她呢?”

没等桑索斯回答,秦恬拿出一叠纸,尽量镇定的回答:“我顺路的,去华沙找亲戚。”

不太标准的德语让警察略有丝笑意,秦恬颇有些不好意思,莉娜说本来她的口音还没那么重,但是自从水晶之夜以后,秦恬这个本来就二流的德语学生自然让原先的天才秦恬讲话带上了纯正的华夏语音…一句话无数语法错误。

警察看着满车孩子都紧张不安的样子,哼了一声,放下车帘,朝桑索斯挥挥手:“快走快走。”

“诶,谢谢了!”

桑索斯连忙上了驾驶座发动了车子,出了柏林还有很长一段路才到德波边境,沿途经常有警察拦路,看到是犹太人,都冰冷厌弃的样子,不耐烦的赶他们走。

本来以为只有几百公里,算着一天差不多该到了,谁知道上午出发,兜兜转转一直到了下午,才刚到德波边境,在那儿竟然被堵住了。

德波边境的界杆前,波兰士兵拦在那里,被很多人围着询问,偶尔回答两句,却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已经有从各处赶来的犹太人等在那里,男女老少皆有,冷风凛冽,雪地中人们点起了火堆取暖。

莉娜和秦恬等几个女生缩在车里躲避大风,车上不让点火堆,车下的火堆却又伴着寒风,几人互相挤着取暖,注意听着外面的动静。

桑德斯大叔和迪克两人一到边界就和其他人一样围住了卫兵,界杆后有个小木屋做成办事处,里面隐约有人晃动,却不见出来接应的。

“广播中说了波兰政府同意接收犹太人,你们凭什么不放我们过去?!”有人大吼。

人们纷纷赞同,他们被迫背井离乡,寒风中又赶路又等待,已经不堪心理的重压,急切的想找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

卫兵依然一动不动,目光直视前方。

“都是骗人的!”桑索斯大叔怒吼一声,“该死的政客!你们这群该死的波兰人还是在害怕德国吧!”

“住嘴!”士兵大喝,他脸红脖子粗的看着桑索斯大叔的方向,“谁!谁在说话!”

秦恬小声问:“那士兵回答什么啊?波兰语?”

莉娜点点头:“恩,波兰语,我只听得懂一点点…他似乎让人闭嘴。”

秦恬忽然呻吟一声,捂着额头道:“我不懂波兰语…”

好不容易德语说的半生不熟了,居然他妈的又到鸟语世界中了,她要这么多奔波几次,岂不是都可以COS八国联军了?!

旁边传来低低的议论声,几个同路的青年眉头紧皱一脸担忧,其中一个轻声道:“我觉得,在波兰,可能生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就算政府同意接收我们,看看下面人的态度吧,阳奉阴违,还是明目张胆的,他们那就是不愿意惹祸上身。”

“要不是为了快点离开德国,我就去法国了,它可不怕德国!”

秦恬心里嗤笑一声,那个傻大胆国家,二战中的表现可不咋地,这么大个国家还被人家占领了…转念一想现在自己要去波兰,又开始耻笑自己,搞什么,跑波兰也不是什么好选择,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恬,其实你不用和我们待在一起,你不是犹太人,也有合法文书,可以直接进去。”一个年轻女孩忽然道,她眼里有着善意。

莉娜也反应了过来,她轻轻推了推秦恬:“对啊恬,你现在快点进去吧,天都快黑了,现在进去还能得到里面办事处临时旅馆的招待,否则深夜就没人理你了。”

秦恬一愣,她无法否认自己心里有着不可抑制的心动,现在车里的女孩都看着自己,脸上是关切和催促,她牙一咬,笑道:“反正都能进去,也不急在这么一刻。”

“不,恬,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你要知道,早一点到华沙,你就能早一点找到你哥哥,我父亲说过,你哥哥是个很能干的青年,他说不定能帮到我们。”莉娜满脸急切,她直起身来抓着秦恬的肩膀,“被滞留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快这儿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我们需要来自波兰国内的帮助,现在只有你了!”

秦恬注意到,虽然不让犹太人进去,但是一些明显不是犹太人的人还是会被放入境内,边界边有时常会停着一辆卡车,看来是用来运送货物顺带捎几个人的,现在就停着一辆,看来马上就会出发,她手握了握,还是犹豫。

她承认自己有抹不开的人情,不管她是不是什么情深意重的所谓性情中人,这时候扔下一大车子人独自进入那绝对是挑战自己道德底线的事情,其实她的心思很坚定,反正那哥哥也几年不见了,不差这么会,而这时候扔下莉娜,她绝对会谴责自己。

“恬!走吧,快点,车要开了。”

秦恬摇摇头:“别说了,睡吧,休息会。”

“不…”莉娜还待再说,远处又开来了一辆卡车,不同以往的老弱妇孺,这一次的竟然清一色的都是犹太男子,青壮老弱都有,他们皆面带菜色,衣衫褴褛,大多数连鞋都没有,脚在雪地中冻得发紫。

人群愣了一会,轰然而上,围住他们开始询问。

在这儿的很多人都是深感德国生活艰难而出来的,很多都在水晶之夜失去了丈夫父亲和情人,辗转询问无果之下才失落来此,此时忽然看到了这么多犹太男子,自然激动难当。

莉娜很激动,挣扎了几下探出头去,似乎是希望在人群中看到她父亲的身影,可很快就黯淡了眼神,紧接着便蠢蠢欲动,似乎也想去询问。

过了一会,一个与秦恬同车的年轻男子走过来,拉开车帘带进一片寒气和一点零星的消息:“他们都是被德国遣散的,那晚被抓后,他们被带到了警察局,而大多数人被带到了柏林市郊的一个大监狱中,进去后就没有出来,谁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形,德国当局一点消息都没透露。”

“监狱?”莉娜疑惑道,“柏林附近什么时候有的大监狱?有多大?”

“很大。”年轻人只能这么说,“据说是这样的,我也没看到过,听他们说,他们远远路过那大监狱,看起来就像个地狱,是个撒旦都不愿意进去的地方。”

“天哪,恬!我该怎么办?!爸爸会不会就在那儿?”莉娜六神无主,又眼泪汪汪。

集中营!听到那所谓的大监狱时,秦恬已经百分百肯定了,这个二战时期最为臭名昭著的存在。

很多二战片都把集中营作为纳粹罪孽的重点来讲,她对集中营的了解也仅限于电影,什么辛德勒名单,安妮日记…那些犹太人的感觉没错,那确实是个地狱,一个连撒旦都不愿意进去的地方。

最让她惊讶的是,这时候居然就有了集中营,她一直以为那是二战爆发后为了方便管制和屠杀而诞生的东西,而且居然柏林附近就有!

如果说莉娜的父亲真的进去了那儿,秦恬沉默下来,那可真是大罗金仙难救,只能呜呼哀哉了。

“恬!求求你,快去华沙!”莉娜忽然抹了把眼泪,她一把抓住秦恬的手,把手中的一个布袋交给她,“快去找我叔叔,他就在华沙的辛迪亚饭店,名叫凯德,帮帮我,找到他,让他想办法救救我爸爸!”

秦恬嘴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她很讨厌这种无力的感觉。

明知道波兰要打仗,却不得不去。

明知道集中营里面的囚犯神仙难救,却不得不去救。

知道这段历史,即使是模模糊糊的,仅仅几天功夫就让她有那么多无力的感觉,她会无力多久,她会不会有一天明知道这儿有炸弹还“不得不”踏上去?

秦恬接下了布袋,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

在众多各色的眼神中,秦恬带着简单的行李冲过了国境线,赶上了前往华沙的货车。

整一个过程她都是在一种神经高度兴奋的状态中度过,等到缩在狭窄的货车上她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面临的是什么处境。

天已经完全黑了,她的大衣单薄,行李箱轻便,身上全部的财产只有一千多兹罗提,而刚才她发现,波兰的物价高的可怕,她想向货车司机换一个面包,人家想把她手里的一整叠钱全拿走…

她只能缩在那里摸着空空的肚子腹诽远方的哥哥,还以为是多少钱…还不够买个面包。

旁边还坐了两个人,一个大叔一个年轻男子,他们一直阴暗的各管各的,刚才秦恬差点被拿走那一整叠钱也没见他们有提醒一把的意思,秦恬知道,这种时候,真的只有靠自己。

漆黑的路上,车棚外冷风呼啸的声音那么刺耳,南方人灵魂的秦恬面对堪比中国北方的冬天冷的从头到脚都在颤抖,她感觉自己的细胞都要抖出皮肤了,冷的全身麻木。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一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秦恬慢慢的回头,她似乎连反射神经都冻僵了,好半天才反应有人在招呼自己。

那儿,车内的另外两人已经在角落里点起了小小的火堆,货车中木箱堆叠着,挤压着他们的空间却也挡住了漏进来的冷风,拍自己的是那个年轻男子,他又招呼了一下便管自己和中年男子面对面缩在火堆旁。

这火堆真小啊,就好像是个打火机燃起的火星子,秦恬犹豫了一下,慢慢的挪过去,她当然有担心过某些儿童不宜的事情,可是那堆小火真是勾引的她想把命都扔进去。

她已经无心去计算车行进了多久和要行进多久,她只知道自己已经如一坨行尸走肉,什么都是迷茫的什么都是黑的…什么都,没心情去想了。

4信

秦恬吾妹:

你还好吗?

哥哥永远希望你好。

请原谅哥哥没等到你就离开,回国的船快要启程,恐怕你看到信的时候,哥哥已经在大洋的彼端,或者,已经在战场上了。

你知道吗?战争又开始了,就在我们在这儿吃着牛奶面包时,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着战火的摧残,日本国侵略了我们的领土,而现在国内的统治者竟然无动于衷任其为所欲为,你的义常哥哥和韩春哥哥都已经在我之前踏上了归国的航班,而我将要登上的,会是最后一个航班。

没错,我们生于法兰西,长于法兰西,我们的父亲是无根之人,是战后遗留的劳工,我们的父辈曾经归国无路,但他们带着我们在那儿艰难求存时,在那儿成家立业时,一刻都不忘让我们记住我们的根在何方,无论吃什么,用什么,住在哪,那都不能改变我们的血统,不能改变我们的黑发黄肤,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我们该去哪?照镜子时,开口时,路过路边的橱窗时,我没有一刻忘记过。

恬,你曾经抱怨过父亲,为什么从小教你无处可说的汉语,为什么在家说法语就要挨打,你可曾记得他的回答?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年,你才五岁,因为在家说法语被父亲罚到外面的冰天雪地中罚站,他在家中大吼着,记住你是谁,记住你流着什么血!那时你没有看到,他是流着泪的,父亲想家,一直想,不是法兰西的家,是在中国南方乡下的家,还有那片田。

我要回去,恬,原谅哥哥不能在这儿照顾你,想到那个陌生的家乡,想到父亲无数次说到的稻田和果林正在被践踏,我就一刻都坐不住。

对了,你不是一直都喊我阿瑞吗?为什么我又叫秦九呢,因为哥哥刚出生时,父亲就叫我秦瑞,可是不久以后,巴黎和会竟然把中国山东变为了日本的战利品,同为战胜国受到如此不公对待,国内的爆发了以学生和工商阶级为主的抗议运动,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运动浪潮席卷全国,中国终于展露了她的血性…运动的第一天,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正是你哥哥出生那一年,而九,乃五四之和。听韩春叔说,此消息传到法兰西那一天,父亲当即改了我的名字,阿瑞,则成了我的小名。

这些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家中一直不和你提你或许并不知道,我之所以告诉你,是想让你明白,如果父亲还年轻,他会毫不犹豫带着我们全家踏上归国的船,而现在,打仗这种事情就让哥哥来,你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深造,在我们赶走侵略者时,回来复兴我们的祖国。

哥哥会一直等你,时间,战后,地点,等我的来信…

兄:秦九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一日

秦恬放下信,抹了把脸,满手的盐水。

她环顾四周,狭窄的阁楼,钢丝床,小书柜,小书桌,简单的洗漱架,白毛巾搁在脸盆里,天窗中月光洒进来,感觉比昏暗的灯光还要明亮。

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地方,承载了一个青年的生活,他早起,洗漱,看书,上课,打工,回来,看书,洗漱,入睡。

他早起,洗漱,看书,上课,回来,看信,收拾行李,启程。

这个自穿越来以后影响她心灵最深的一个人,她为了他奔波数百公里,她把他当做心灵的一个支柱,她不惜来到即将战火纷飞的波兰,她用肢体语言四处比划历时一整天来到这个阁楼,然后她坐在他写信的地方读他的告别信。

这个时候去了中国,理智上说完全可以当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那个混乱的年代,极度混乱,今天的活人明天的尸体,今天的亲人明天的敌人,三八年,共啊产啊党已经结束了长征,西安事变也过去,国共合作开始,明争暗斗也开始,打仗小仗不断,山贼土匪各路义军,天知道她那宝贝哥哥参的是哪个股。

这哥们要是留那么一个月,她还能指点指点,此时只能对着信和一床月光徒然无语。

五四运动什么的,在她的记忆中,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词汇。

现在的学生都很纠结,谈到这些游行示威什么的,都说政府把学生当枪使,利用学生一腔热血头脑易热还好组织,闹起来声势浩大驱散起来也方便,职业的游行军,到时候对外还可以宣称说是学生自发组织不关政府的事。

可是学生们谈到五四,依然热血沸腾,遇到国难,依然头脑发热,参加游行,依然义不容辞…看到秦九的信,她恍然发现,在一盘散沙的中国,在多灾多难的时代,这些学生的热血即使隔着代隔着大洋,依然炽热无比,现代的所谓热血,比之不及其万一。

有了秦九,有了信中的五四运动,有了波兰,有了遥远的中国,这个时代,这些陌生的词汇,仿佛瞬间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那些不是书上的东西,那些还没有载入历史,此时的五四说不定只是口口相传的一件盛事,而非后世那般定义的五四运动,人们还不知道他的意义,人们只是用一腔热血投入其中,西安事变还不叫西安事变,国共合作还没有被明确定义,而在这儿,一战还不叫一战,二战还没有开始,一切都在酝酿,一切都有了预兆,一切还不为平民所知…

这就是历史,她就在历史中,什么金手指知历史都是浮云,只要生存,才是硬道理!

“恬,恬?”外面有人小声叫道,用的是德语。

“什么事?”秦恬小声应道。

“四点半了,该起床了,既然你是干你哥哥的活,现在你该到餐厅打扫了。”

“好的。”秦恬连忙应道,一看墙上的小钟,果然已经四点半,没想到她已经折腾了一晚上,更没想到以后她竟然每天都要四点半起床。

饶了她吧,她心里哭号,以前四点半还不一定睡了呢,没想到现在四点半就要起床了!

秦恬来到华沙后是凌晨,她先问了早起的路人莉娜的叔叔所在,被那个好心的妇人直接带到辛迪亚饭店,递了信以后,她转回头,辛苦无比的和路人比划了一天,才找到哥哥暂住的地方,竟然是华沙目前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艾森豪芬酒店。

酒店的值班经理正好是得过秦九嘱托的那位,虽然有些苦恼秦恬竟然一点波兰语都不会,但是好在她的德语不错,人又挺漂亮能干学历又高,便留下了她,并且把她带到了秦九以前所在的员工宿舍阁楼。

只是在她掌握基本波兰语之前,以前秦九所做的餐厅侍者的工作就不能做了。

秦恬换了一身白色镶着红边的勤杂工的服装,下楼到了厨房,领了一个塑料桶和一个拖把,看来是要她当清洁员了。

清理着光可鉴人的酒店过道,秦恬短暂的不适应后,倒没了特别的感觉。

相比很多大学生,她确实有种自己娇生惯养的感觉,混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打工过,也没什么大志向,父母明言了找不到工作就让她啃老,她对此也没什么心理负担,这时候做个清洁工,想想前世卖猪肉捞大粪的前辈,自己真没什么能抱怨的,语言不通六亲没有,这样都有人收留,已经是天大的好运了。

她不知道自己吃苦耐劳程度如何,虽然经理吩咐了她需要清理的是一楼厕所到餐厅那一段路,可是有时候她也会把自己的“领地”稍微扩大一点…相比那些人进人出的入口和厨房通道,她这块地方真的是相当轻松。

清理掉一位客人走出时的水渍,秦恬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手抓拖把静立在一边,正百无聊赖之际,一个穿着侍者制服的年轻男子走过来,用德语问道:“你就是新来的恬?”

秦恬对于外国人的省略能力真的很无语,但又不能反驳什么,只能黑线的点点头。

“哦,看来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别小看它,等到人多的时候,你会无比痛恨给你分配工作的人。”年轻人语调轻松,说完还俏皮的眨眨眼,瞄了瞄站在门口旁边的胖胖的经理。

秦恬的笑点不低,但是在这么久的紧张和疲劳后,遇到一个如此轻松的人,还是让她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

“就是这样,你笑起来很好看,应该继续保持,这样不仅自己快乐,还能让往来的客人也轻松不少。”年轻人伸出手,“忘了自我介绍,凯伦·比特曼,你所在的清洁小组的组长,专门负责拿着皮鞭抽打你们,督促你们的工作。”

秦恬想也不想伸出右手握住他的,忽略了他的手的角度问题,还快乐的摇了摇,顺便说道:“你好凯伦,你很有趣。”

凯伦的表情有些奇怪,他笑了笑:“亲爱的恬,你对西式礼仪似乎并不清楚,我记得你哥哥说过,你们都是在法国出生的。”

秦恬一顿,恍然想起,凯伦那动作,分明是要吻手礼…而自己却豪放的握了上去…

她不自在的咳了一声:“抱歉,我们家,恩,一直不习惯西式的礼仪。”

凯伦耸耸肩:“我佩服你们对于你们礼仪的坚持,不过毕竟这是公共场合,能够入乡随俗的话当然是最好的。”

“好的,我记住了,抱歉,额,谢谢。”

“不要局促,相信你会做好的。”凯伦停了一会,摸摸口袋,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秦恬,“这是很久前我一个朋友整理的,你哥哥也用过,上面似乎还有一些中文的批注,希望对你学波兰语有点帮助。”

秦恬接过来翻看了一下,竟然是一本波兰语小词典,巴掌大小,做工不算精致,圣经纸材料,一看就知道经过了很多手,里面用的是德语解释,有很多页上面还写着很多其他语种的标注,有几页甚至有中文,显然是她哥哥的手笔。

感动自是不必说的,即使还没有学,这本词典在手,语言不通的恍惚感似乎就这么消减了不少,秦恬握着词典,问道:“您真的用不着了?”

凯伦摇摇头:“我真用不着了,你可以一直拿着,等到你确定用不着的时候,如果你不愿留着,你可以还给我,我做个纪念。”

“那怎么好意思。”秦恬翻了翻词典,放入围裙宽大的口袋中,“我会以尽早还给你作为目标,这样我能学快点。”

“哦恬,”凯伦作惊讶状,“你和埃里克山大真是兄妹,他当初也是这么说的。”

“也要谢谢你对我哥哥的帮助。”即使素未谋面,以己度人,秦恬也想替秦九感谢他。

凯伦微微点头转身离开,还摆着手,用古怪的中文道:“带恩不烟谢。”

“噗。”秦恬喷了。

5不到十天

就这样,秦恬开始了她四点半起九点打烊全年无休的生活。

她拿出了当年学英语的拼命劲,捧着本字典四面和人对话,没事就在嘴里叽里咕噜,这词典里面差不多有了八国标注,她好赖还是看懂了不少,再加上以前哥哥打下的人际基础,很快就在饭店工作人员中混的风生水起。

她不是什么特别活泼开朗的性格,只不过有时候有点老好人,没事还冒点憨气,但是该精明的时候也不落下,又有那么点现代带来的自我调侃的幽默,很招人喜欢,尤其是厨房的几个大叔大婶,成天介跟她介绍自己而儿子。

桑塔婶婶是厨房的帮工,虽然只是洗洗碟子叫叫号打打下手在空闲时清洁下厨房,但因为干的久了,也成了酒店元老级的人物,她超级的和蔼可亲,把秦恬当女儿一样的疼,还常跟她说起自己的儿子卡尔。

只是秦恬不怎么愿意和桑塔婶婶谈起她的儿子。

她还记得那天,帮桑塔婶婶洗碗,忽然听她说:“对了秦恬,我的儿子和你哥哥差不多大呢,是个好小伙哦!”

“哦?”秦恬略有兴趣,“怎么从没见他来过?”

“他啊!”桑塔婶婶一脸骄傲和假假的抱怨,“孩子大了志向也大,他在军刀骑兵部队呢!”

一旁的主厨汉克叔叔笑道:“那可是我们波兰最精锐的部队!你桑塔婶婶见人就要炫耀一番,哈哈!”

秦恬沉默了。

她当然只有沉默,记得当初高中历史老师侃大山时曾感叹,二战的惨事有很多,其中就有波兰骑兵,拿军刀砍坦克…

何等的英勇和无畏才能鼓起勇气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那铁甲的怪兽?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没有守住自己的祖国。

她实在没法对桑塔婶婶说出恭喜两个字,只是在沉默很久以后小声问:“他,什么时候退役啊?”

桑塔婶婶哈哈一笑:“怎么会!我让他不当到将军不要回来!”

汉克叔叔取笑道:“小姑娘这么快就盼着英雄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