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见此,眉心非但没有舒展,反倒是锁的愈发紧。

心知太子这里是套不出什么来的,齐王索性转向一旁的崔贵妃,将之唤道一旁四下无人处,轻声问道:“母妃,舅舅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京中?”

崔贵妃听得此话,再观齐王眉宇间隐约的担忧之色,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你……你该不会当真做了那伪造圣旨的蠢事了吧?”

齐王听得这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一阵哭笑不得:“母妃!你这是说得什么话?若是当真如此,我又怎么会等到现在?”

若是他当真有这份心思,又怎么轮得到太子逍遥这么多年?

崔贵妃听得此话,方才重重舒出一口气来:“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可随即,崔贵妃又皱起了眉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如此紧张?”

齐王张了张口,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现在的感觉,只得敷衍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母妃,你现在立刻派人前往通知舅舅,务必尽快进京,在齐王府等候我的吩咐!”

“好,我明白了!”

崔贵妃重重颔首,当即转身吩咐了下去。

齐王方才交代完,便见那些较验真假的大臣之中,有一人往自己这方而来,而另一人则是直奔太子而去。

齐王倒吸了一口冷气,忙问道:“如何?可是有结果了?”

那官员行了一礼,方道:“王爷,如今只差这最后一步了!”

齐王虽然心中早有打算,但此时听到这话,仍是忍不住微微屏住了呼吸,道:“若是有什么要求,大人但说无妨,本王无不配合!”

这个时候,就算是他想要抽身而出,想要后悔,也已然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倒不如坦然一些来得好。

齐王的这番话,当即引得那前来传话的官员暗自点头,对这位齐王殿下倒是多有几分刮目相看。

但是,即便如此,他要说的话,也不得不说!

那人犹豫了片刻,方才拱手道:“不敢欺瞒王爷,我等确实看出了这两份圣旨之上的些微差异之处,有了验辩真假之法!但是……”那人犹豫了一瞬,咬了咬牙,道,“想要知道孰真孰假,还差这最后一件物什!”

齐王见那人说到此处,竟是又顿住了,不由皱了皱眉,问道:“是什么?”

“玉玺!”

这回答的,并非是齐王面前的这位,而是一旁太子身边传信的官员!

这一句未曾收声,众人皆清清楚楚地听入耳中,接连惊吓之下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崔贵妃暗中安排好了一应事务,回来时正巧听得此言,神色猛地一变,厉声呵斥道:“放肆!这传国玉玺,岂是尔等说用就用的!”

“贵妃娘娘又何必动怒?”太子的反应较之众人,却是要平淡上许多,“不如,娘娘且听听他们要做什么,再做决断也不迟。”

太子这话一出,明显有几分回护这几位验辩真假的大臣的意味,众人心中感激的同时,也忙出言解释,“贵妃娘娘莫急!娘娘,我等绝不敢有丝毫的冒犯之意,只是这两份圣旨,从字迹用字,皆是出自陛下的手笔,几无区别。可这唯一可以验证真假的地方,就是在这最后加盖的传国玉玺之上啊!”

“哦?竟有此事?”

齐王语气中颇有几分惊讶的意味,同时也暗中打量着太子的脸色,却见太子微微垂下眸子,但俨然是没有多少意外的模样。

可就是这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反倒是让齐王心中的不安愈加扩大了几分!

他到底是真的如此淡然,对这皇位置之度外,还是说……

他心中已经有了此事的答案,甚至早就知道大臣们有此要求,才会丝毫不意外!

一想到这第二种的可能性,齐王心中便是一阵急躁,忍不住问道:“那你且说说看,你们到底要如何通过传国玉玺辨别真假?”

听到这话,几人心中方才松下一口气。

看来,有戏!

思及此,众人忙上前几步,道:“太子殿下,王爷,二位有所不知,这圣旨之上,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陛下加盖的玉玺,一份是完整的,一份则是残缺了一角的!”

这一句话说出,朝堂之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这……这怎么回事?

传国玉玺,绝非儿戏,又怎么会少上一角呢?

“不对啊,我记得陛下平日里加盖在奏章上的玉玺,分明是没有什么缺角的啊!”

纷乱之中,不知是哪位大臣说了一句话,众人顿时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细细回忆起往日里陛下批复的奏折,势要将这印章的有无,弄他个一清二楚。

这一番回忆之下,却是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自己貌似也是记得,玉玺是完整的。

毕竟,如果曾经发现过玉玺是不完整的,那一定是一段相当惊心动魄的经历,不该想不起来才是。

而这里这么多的同僚,却是谁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一回事,那答案不就很明显了吗?

众人都抱着这般心思,面面相觑之下,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道是自己也记得玉玺是完整的,那么,那个不完整的一定是伪造的!

甚至,有那急脾气的,已然站出来询问,到底是哪一份诏书才是那玉玺不整的西贝货,要求严惩,以正朝纲!

众说纷纭之中,崔贵妃与齐王对视了一眼,眸中皆是多有几分沉重。

这份遗诏,他们都是认认真真看过多次的,说来谁也没有他们了解这圣旨。

而他们的心中都很清楚,他们手中圣旨上的印章,是绝不可能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的!

这么说来,如今的情况倒是对他们有利的。但若是当真清楚玉玺……

齐王撇了眼太子依旧淡然的神色,心中便是咯噔一声。

只怕……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思及此,齐王暗自对崔贵妃使了个眼色。

崔贵妃早就已经按捺不住,如今得了齐王的示意,当即出言道:“既然真伪已明,诸位元老,就请公布答案吧!”

崔贵妃开口,众人顿时收敛了许多,见她信誓旦旦,没有半分犹豫的模样,众人心中已然犯了嘀咕。

难道,齐王手下的这份,才是真的遗诏不成?

“这……”

虽然是崔贵妃亲自开口,在一片议论纷纷之中,御史们和诸位三朝元老大臣还是忍不住多有几分犹豫。

毕竟,这一切都不过是一个尚不确定的猜疑而已,事关皇位归属,又怎么能够如此武断呢?

崔贵妃见众臣不肯听令行事,顿时眉头一竖,呵斥道:“怎么?本宫如今连这点小事都决定不了不成?还是说……你们是顾忌着什么人!”

这最后的一句话,不可谓不歹毒,已然是直指众人若是不答应她的话语,就算是伪造先皇遗诏的同犯!

这般罪名,一般人可是绝计承担不起的!

正当诸位大臣颇为为难的时候,太子突然开口,笑道:“本宫常听母后提起,崔贵妃是个快人快语的爽快性子。不想今日这么一看,这又岂止是快人快语这么简单的事?就连这皇位更迭之事,在您这儿也不过是件可以草率处置了的‘小事儿’,这等气度,本宫倒是不得不佩服!”

太子这番话,绵里藏针,崔贵妃也并非是那点不透的顽石,怎么会听不明白?

崔贵妃脸色微变,道:“太子殿下未免太过言过其实,本宫不过是见事情已然水落石出,既然如此,又何须再多做纠缠?”

“此言差矣。”太子摇了摇头,道,“新皇策立之事,关乎国祚,本就是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之事,何况不过是借玉玺一观而已,又岂会有不需要的道理?”

说着,太子没有再给崔贵妃反驳的时间,转而便对已然候命许久跃跃欲试的李阁老道:“李阁老,您乃是德高望重的前辈,这玉玺,由您来取,最是合适!请吧!”

“微臣领命!”

李阁老拱手应了一声,不做耽搁,当即便往高阶之上而去。

“你这奴才……”

“母妃!”

崔贵妃方才开口,便被齐王拦下。

第215章 圈套

眼见齐王要将自己往偏殿方向拽过去,崔贵妃忙压低了声音,急声道:“你这是做什么!不去拦着太子,反倒是拦着我做什么!”

齐王被崔贵妃吵得实在是烦不胜烦,奈何此地实在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他也只得加快脚步,往一旁的偏殿之中而去。

砰地一声将偏殿的大门合上,齐王的脸色已然是前所未有的阴沉。

“你难道还看不出吗?这根本就是太子的一个圈套!”

“圈……圈套……”

骤然见齐王这般怒容,再观他神色间满是沉怒,崔贵妃终于后知后觉,有了些不详的预感,但仍然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摇了摇头,张口便要否认。

“不!不会的……不会的!”崔贵妃猛地摇头,不可置信地企图找理由掩盖如今的局面,揪住齐王的衣襟,急切地道,“那圣旨……那圣旨不是陛下亲手给你的吗?怎么会有假?不可能会有假才对啊!”

“我怎么会知道!”

齐王烦躁地一把拨开崔贵妃的手,冷声顶了一句。

若是他能够想明白这一点,又怎么会到这个时候才觉悟?!

深吸一口气,齐王尽力压下自己胸腔之中的怒气,沉声问道:“母妃,你和我说实话!舅舅那边,到底如何了?”

“这……这……”

崔贵妃支支吾吾,可就是半晌也说不出一句齐王想要听的话来。

齐王见她这般模样,心头顿时咯噔一下,急忙问道:“到底如何,你倒是说啊!到了这个时候难道还有事情要隐瞒与我不成?”

“我……”

崔贵妃虽然并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走到今日这般境地,但多少也清楚,他们此时的处境已然十分危险了!

咬了咬牙,崔贵妃闭上眼,索性破罐子破摔,将自己暗中做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我……我看你手握先皇遗诏,便以为胜券在握,就在……就在给哥哥的信中说……说京中局势大定,不必忧心。因此,这才疏于赶路……”

看着齐王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崔贵妃讪讪地住了口,片刻突然想起方才之事忙道:“不过,我已经派人送信去催了……”

“够了!”

齐王一声喝断了崔贵妃的话语,说了这么多,他们到底背着他做了些什么好事,他就算是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群人……这群人真的是要气死他了!

到了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敢如此慢半拍地做事,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至于那封信,依着方才的这番话来看,只怕也不过是些安抚之语,稍加催促,就算是崔家军到了,只怕也是抱着分享战果的心思而来的。若是这个时候陡然遇上一场恶战,其中的结果,无法估量!

这一刻他倒是宁愿像太子一样没有母家相助,起码,这样不会让他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他们身上,却换得这样的结果!

事已至此,所有的假设都已然不可能成立,他也只能接受现实,尽力筹谋了……

深吸一口气,齐王再度沉声问道:“我再问你,崔家的军队,现在到底到了什么地方了?若是全力前进,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抵达?”

“最少……最少也有半日的时间!”

齐王听得此话,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崔家早就有这个心思,自然不会将这批私军放的离京城太远。原本就不过是两三日的时间,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竟然还要最少半日!

齐王的脸色一黑到底,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厉声道:“立刻给崔家去一封信,就说是京中突变,情势危机,要他们火速赶来!晚了,就不必来了!”

满含怒火地扔下这一句,齐王一挥衣袖,对随在身后的贴身侍从道:“你带上本王的信物,去百禽院,令所有暗卫火速入宫拜见,不得有误!”

“是!”

暗卫得了令牌离开,齐王瞥了眼已然在奋笔疾书的崔贵妃,又看了看一门之隔的外间,沉声道:“母妃,从现在起,若不是我亲自吩交代的,你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偏殿之中,哪儿都不能去!”

说着,也不顾崔贵妃的脸色如何,当即转身破门而出,往正殿而去。

而此时的正殿之上,也已然有了结果……

齐王一步踏入,顿时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齐王的身上,这诸般眼神之中,鄙夷有之,愤怒有之,闪烁有之……

众生白态,人间炎凉,在这一瞬间展现得格外清晰。

一片寂静之中,太子轻叹一声,道:“皇弟,认错吧……”

齐王闻言,转而望向太子,突然近乎癫狂地一阵大笑,道:“认错?笑话!本王为什么要道歉!本王何错之有!”

见他这般近乎癫狂入魔的模样,太子的眉宇间闪过一丝复杂:“到了这一步,你还是不愿意认错吗?”

“我本无错,如何认错!”齐王反问得理所当然,“圣旨是父皇亲自交到我手里的,就该我继承这位子,你分明就是懦弱无能,不过有些诡计而已,凭什么就比我有资格?”

“齐王殿下,事到如今,你就不要再执迷不悟了!”面对齐王的这般质问,李明阳上前一步,将之拦下,高举手中俨然是缺了一角的玉玺,道,“齐王,你私自伪造玉玺,其为罪一;假传先皇遗诏,狼子野心,其为罪二;收买朝臣,毒害君上,此为罪三;还不乖乖认罪伏法!”

齐王神色间多有几分怔然,近乎呆愣地看着李明阳手中那缺失了一角的玉玺,沉默半晌,突然苦笑一声,喃喃道:“父皇啊父皇,你终究,还是偏心的……”

李明阳见他神态间隐隐有些异样,不敢多耽搁,暗中看向太子,示意他早做决断。

太子将齐王的神色看入眼中,叹息一声,把心一狠,道:“来人,将这罪人给本宫拿下!”

既然已经验证了太子手中的传位诏书为真,加之他本就是太子这道身份,此时俨然是帝王一般,一呼百应。

这一声令下,守在门外的御林军高声应和一声,齐齐涌入屋内,却在靠近齐王的时候陡然分做两股,吕家兄弟率领着大多数的御林军,自然是站在太子这边,但仍然有小部分的御林军竟然倒戈相向,将枪头对准了御林军,护在齐王的身前!

这般场景一出,众人顿时悚然,一众文臣更是几乎被这一幕吓破了胆子,颤颤巍巍地向后缩了回去,躲在武将的身后,近乎惊慌地看着这殿上的陡变。

而对于这一切,太子的心中早有准备,如今当真见到如此场景,也不慌忙,只沉声喝令道:“本宫可以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现在能够幡然悔悟,本宫定当既往不咎!但若是执迷不悟……杀无赦!”

这番话,不仅仅是说给这些御林军听的,同样也是说给身后大臣之中原本倒向齐王那方的人听。

只要他们愿意悔悟,他并非不可以给他们一个悔悟的机会!

齐王此时已然缓缓回神,整个人的气势愈加阴沉了几分,沉声道:“皇兄,你就不必再多费心思了!这些人都是我的底牌,若不是死忠,我又怎么放心将性命交付?”

似是回应齐王的话语,那领头的几位反叛御林军首领当即折身,单膝跪于齐王面前垂首恭敬道:“臣誓死效忠王爷!”

太子对于这般结果,心中早有所预料,只叹了口气,道:“既如此,吕刚吕胜!”

“末将在!”

“擒拿叛逆,降者不杀!”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太子下的命令之中仍然是留有几分余地的。

吕家兄弟高声应了声是,便挥手下了进攻的命令,大殿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混战之中。

太子正要下令,命李明阳带领不懂武的文臣暂做躲避,却见混战之中的局势陡变!

几名不知从何处窜出来的黑衣人突然加入混战之中,大肆攻击太子这方的御林军,下手狠辣,招招毙命。

从出现到此时,不过是片刻的功夫,就如同一只利箭一般撕裂吕刚等人的守护,于混乱之中为齐王筑起了一道隔离带,凡是靠近者,一律杀无赦!

太子见众人久攻不下,再看这突然冲出来的黑衣人的行事作风,心中一凛,已然对他们的身份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

“齐王府百禽院,果然名不虚传!”

太子一语道破黑衣人的身份,齐王也并未有丝毫意外的地方。

毕竟,袁紫嫣那个叛徒早就投向了太子一党,难道还不得拿出点投诚诚意来吗?

而这百禽院的秘密,就是最好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