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共同点是魏国被秦国灭掉以后,也就是十余年前,秦国听说了魏国有俩人很厉害,于是悬赏找他俩。

张耳比较贵,悬赏了一千金。

陈余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卖不上价钱,只有张耳的一半,五百金。

不过秦朝没说悬赏来是要干嘛,是要杀,还是重用呢?

俩人一合计,觉得重用那是不可能重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估计是要杀,于是变更姓名,跑到陈县,做了小小里间门。

没过几年,陈胜造反,就把陈县给占领了。

张耳和陈余又一合计,这是个机会啊。

于是俩人跑出来,打算在陈胜手底下大放异彩。

他俩是这么操作的。

陈余年纪大,看起来比较可信,打头阵去说服陈胜,“大王啊,您看我俩带兵,奇袭北边原来赵国的地方,为您开疆拓土怎么样?”

陈胜一看他俩的履历,秦国都出这么多金子悬赏他俩,应该能行。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

陈胜只给他俩封了校尉,上头还有将军武臣——武臣是陈胜从前交好的兄弟;还有护军卲骚。

一共给了三千兵马。

陈余和张耳,这等隐姓埋名的名士,冒着大险跑出来自荐,难道就为了三千兵马吗?啊?啊?!

他俩开始骚操作了,带兵到了旧赵国国都邯郸之后,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武臣自立为王了!

于是武臣成了赵王,陈余做了大将军,张耳做了右丞相,邵骚做了左丞相。

瞬间就都登上了人生巅峰!

他们是登上了人生巅峰,陈胜却是差点被气死。

他气得当时就想把武臣家人都给杀了——武臣家人都还在陈县呢!

好在陈胜手下谋士劝住了他。

陈胜一个无产阶级,能揭竿而起,带领兄弟们成事,还是有他过人之处的,并不只是历史的潮流。

陈胜竟然按捺住了怒火,采用了谋士的计策,不仅没有杀武臣的家人,还顺势派了侍者去恭贺武臣这个新晋的赵王,问他什么时候发兵往西打入关内啊。

当然,武臣的家人是一个都不能放的,都好好关在宫中了。

要不说名士怎么是名士呢。

秦朝当时悬赏千金要张耳和陈余,自有它的道理。

当下,张耳和陈余一眼就看破了陈胜的用意,劝说武臣道:“让你做了赵王,不是陈胜的本意。他本意肯定是恨不能杀了你啊。您听我们的,不要往西边去了,咱们往北把从前的燕国国土收了,往南把河内的地儿给收了,岂不是美滋滋吗?”

武臣一想也是,于是派了韩广去打燕国旧地,让李良去打常山。

李良很快平定了常山,又奉武臣之命,去攻大原。

李良到了石邑这个地方,就没法再往前了,因为两县之间塞满了秦兵。

他就是在这里,遇到了拉着二百镒黄金而来的夏临渊与李甲。

28.秦二世这凶萌

被皇帝委以重任, 保护特使的李甲很兴奋。

他生怕被父亲李斯拦下来,只给家里留下一枚竹简:儿去也, 不立功业不还也。

李甲觉得这么写,特别带劲, 大丈夫当如是!

他的任务是保护夏临渊。

当然,他们并不只是两个人,马车后面还跟了两队士卒。

李甲少年心性想要骑马,可是为了保护夏临渊,不得不与他一起坐马车。

李甲对夏临渊保持了好奇与敬意。

既然是被陛下委以重任的人,想必一定有过人之处。

夏临渊抱着一只鹤来的, 一上马车就连人带鹤昏睡过去了。

李甲小心翼翼打量着那只昏睡的鹤,瞧不出端倪;看着呼吸均匀的夏临渊,心里猜测高人可能是晚上思虑太多, 劳神了。

马车出了咸阳城,夏临渊醒了。

夏临渊揉揉惺忪的睡眼,掏出一件筑来。

筑是一种与筝类似的弦乐器, 不过非常小巧, 可以拿在手上,随身携带;用一根铜棒敲击, 可以发出美妙的乐音。

李甲虽然从前没跟夏临渊打过交道, 但是先见了这鹤,又见了这筑, 不由地心中就给夏临渊勾勒出世外高人、深不可测的轮廓来。

他从前听长兄说过高渐离之事。

那高渐离因为击筑好听, 竟然能让先帝赦免死罪, 改为刺瞎双目留用,可见乐音的力量之强大。

此刻见夏临渊睡眼惺忪举起了敲筑的铜棒,李甲不禁屏住呼吸,等待谛听仙乐。

只见夏临渊一棒击打下去,“铮”的一声脆响,起音如铁|枪之从中断绝,后颤似人骨之碎为万段,而余音不绝。

李甲被吓得身子一仰,险些从疾驰的马车上跌下去。

夏临渊眼皮一阵乱颤,把自己也吓得够呛,却是面不改色,换弦又击。

这次却是“呜”的一声哀鸣,其哀可比孟姜女哭倒长城,其惨可比羔羊之待宰。

这下子连拉车的骏马都被惊得“咴儿咴儿”叫起来。

夏临渊是昨晚临时找了这一鹤一筑来,为了配上自己即将媲美苏秦张仪李斯的身份。

此刻在李甲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夏临渊抖着手放下铜棒,清清喉咙,为了面子,假作自言自语道:“多日不奏,手生而已。”

在夏临渊手生了三天之后,李甲终于忍不住了。

他原本擦拭着鱼肠剑,心情激动而又快意。

这柄鱼肠剑,便是他从陛下兵器库中取出来的赏赐。

昔日专诸刺吴王,用的便是这柄鱼肠剑,此为勇绝之剑。

李甲年纪不壮,力气不足,不适合用长而沉重的秦剑。

这样小巧锋利,能藏在鱼腹中的短刃,正适合他用。

古剑上纹路婉转曲折,凹凸不平,好似鱼烤熟后剥去两胁时的鱼肠。

李甲对着日光,用欣赏情人的目光欣赏着鱼肠剑。

只见满刃花纹毕露,如鱼肠、似龟文、像高山、若流波…美不胜收!

而又对日熠熠生光,让人莫敢逼视。

这柄鱼肠剑在手,李甲只觉天下勇士皆可一战!

就在李甲与鱼肠剑魂灵相通的这一刻,一道惨绝人寰的击筑声响起。

李甲浑身一抖,回过神来。

忍了三天之后,李甲眼中的夏临渊已经褪去了世外高人的外衣,他开口道:“夏先生。”称呼还是很恭敬的。

夏临渊仿佛陶醉在乐音中不能自拔,闭目摇头,徐徐道:“嗯?”

李甲毕竟大家公子,笑道:“夏先生击筑,可比高渐离。”

夏临渊睁开眼来,等着被夸,“愿闻其详。”

“高渐离自己目盲,夏先生却让我情愿目盲。”

夏临渊听出李甲讥讽调侃之意来,回击道:“你若不想听,该自刺双耳,瞎了眼睛不还是听得到吗?堂堂丞相公子,不过如此。”

李甲:…我的鱼肠剑快按不住了!

夏临渊转头吩咐士卒,“喂好我的鹤。这可是废了我三载光景才调|教好的。”

李甲究竟年轻,好奇心占了上风,忘了刚才的口角,问道:“先生这鹤会做什么?”

夏临渊昂着下巴,淡淡道:“听说过闻歌起舞的鹤吗?”

李甲笑道:“古籍有载,不过我没有亲眼见过。”

夏临渊仙气儿飘飘地笑了,仍是淡淡道:“机缘到了,我让你开开眼。不过我看你资质平平,怕是看不到了。”

李甲:…鱼肠剑你别激动!

两人按计划,本来该直接去章邯军中。

可是夏临渊不走寻常路,提议再往北行。

他与李甲不同。

胡亥私下跟夏临渊说了,要观察章邯举动,时刻汇报的事情。

相当于,在游说反贼将领这个明面上的任务之外,夏临渊还有另外一个秘密任务。

李甲不解,道:“为何还往北行?再往北,反贼更多。”

“正是反贼多,才能扬名立万呐。”夏临渊循循善诱道:“如果你我直接去了章邯军中,他会如何对待我们?”

“他会如何对待我们?”

“正是。我是皇帝派来的使者,你是丞相公子,章邯将军一定会客客气气把我们奉之高阁。”

李甲是个热血少年。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的待遇。

夏临渊又道:“如果我们去往章邯军中时,还带了一支刚被我们劝降了的人马呢?”

李甲一想象,一激动;越激动,越想象。

俩人难得达成了一致,竟然偏离了大军,跑到了石邑。

当地守城的秦兵长官款待了两人,劝道:“先生与公子莫要往前去了。前面是反王武臣手下的大将李良,带了数万兵马要从这里去往大原。”

他不说还好,一说俩人都激动。

夏临渊把酒杯一搁,慷慨道:“此正是我等扬名之时!”

李甲也把酒杯一搁,慷慨道:“此正是用我辈之时!”

守城长官见拦不住他俩,只好应他俩的强烈要求,开城门放他俩出去了。

李甲被冷风一吹,清醒了点,“夏先生,你有把握说服那个李良吗?”

夏临渊轻蔑一笑,问道:“知道苏秦吗?”

“知道啊。”

“知道张仪吗?”

“知道啊。

“知道他俩的老师是谁吗?”

“鬼谷子?”李甲睁大了眼睛,“难道你…”

夏临渊从怀中摸出一本崭新的《鬼谷子》来,低调道:“正是先师祖上所传。”

于是李良军队的士卒,就见土路上,两人一鹤缓缓行来。

夏临渊到了士卒面前,长揖道:“我有黄金两百镒,愿献于李将军。”

士卒见他神神叨叨,心中嘀咕,领给小队长,还真给报到李良跟前了。

李良一听有黄金二百镒,虽然知道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却是成功被勾起了好奇心。

于是夏临渊与李甲,还有一只鹤,就这么到了李良帐中。

夏临渊站定,清清嗓子,在帐中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只觉自己这一刻张仪、苏秦灵魂附体!

“将军有大才,若能反赵为秦,陛下不仅会赦免你的罪状,还会对你大加封赏!我这里还有黄金二百镒。”

说完这两句,便不做声了。

李甲不敢置信,瞪着他:这就说完了?

李良等了半天,不见有下文,点头道:“说得好。”

李甲心头一松。

却听李良又道:“我选择让你们死亡!”

满帐将士猛地扑来,俩人连挣扎都没来得及,就被捆成了粽子。

两只粽子被丢在角落里,被一队士卒看守着。

李甲怒问道:“你不是鬼谷子传人吗?劝人投降就说两句话?”

夏临渊拖着哭腔道:“书是我出咸阳前才讨来的。说了两句我就声音发颤,忘了底下的词儿了。”

李甲:…

李甲:“你不是有会随歌起舞的鹤吗?把它献给李良,说不定能保住性命。”

夏临渊泣道:“那是骗你的,那就是只一千钱买来的家养鹤。”

李甲:…

李甲:“那你不是能让它昏睡吗?”

夏临渊道:“那是出发前我给喂了药。”

李甲:…我的鱼肠剑真忍不住了!

夏临渊一面垂泪,一面道:“你不是武艺高强吗?怎么也跟我一样,被人捆成粽子了?”

李甲讪讪道:“鱼肠剑藏在太里面了,一下子没掏出来。”

夏临渊大哭起来。

李甲道:“别哭啊——咱们得想个办法逃跑。”

夏临渊泣道:“你只要告诉李良,你是李斯之子,自然能保不死。至于我…呜呜…陛下还说你武艺高强…”

李甲不乐意了,道:“那陛下还说你擅长逃跑,跟着你肯定能活呢。”

俩人对视一眼,忽然察觉了问题所在:陛下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