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到两刻钟,萧慕延风风火火的从御书房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串内侍,差点儿没跑岔气儿。

柳淑淑见到他也是吓了一跳,脱口而出:“小朝会散了?”

此刻的萧慕延哪里顾得了这些,看着柳淑淑就像是像看一件易碎品一样,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也不敢像以前那样用力抱住,只是轻轻圈在怀里:“淑淑你可算是醒了,这两天差点吓死我了。”

随机又把她抱到了床榻上。

四周的宫女刚抬起头,就看见皇后娘娘伸出手放在一向威严冷漠的皇上脸上,然后往两边一捏…

唰的一下,宫女内侍们齐齐低下头——他们什么都没看见!!

萧慕延无奈的笑了笑,握着柳淑淑那不安分的手:“又作怪。”

柳淑淑叹了口气:“躺太久了正无聊呢。这个时辰你怎么回来了?”

萧慕延替她曳好被子,又在后背加了一个软枕:“听到你醒了,我便让他们在御书房等等。”

虽已是帝后,但在他们二人之间却依旧与以前一般无二。萧慕延不是“朕”,柳淑淑也不是“臣妾”,不过是一对普通夫妻罢了。

柳淑淑哦一声,心里想着怎么将柳阔叫来嘱咐几句。萧慕延见她神情低落,不由道:“又是哪里不舒服了?”

“倒也没什么。”柳淑淑道,“只不过这次我觉得精神挺好的,想必之前是身体亏损厉害了,才昏迷了许久。只不过总是躺在屋子里,实在是闷得慌。”

萧慕延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你现在不能出去,外面风大,太医也说了,你现在不能吹一点儿风。”

柳淑淑的失望用一个字就能表达了:“…哦。”

“你若觉得闷了,倒是可以宣人过来说说话。”萧慕延道,“但不许耗费太多精力,一天不许超过半个时辰。”

柳淑淑眼睛顿时就亮了,笑嘻嘻道:“皇上圣明。”

之后萧慕延又仔细询问了周院判关于柳淑淑病情的治疗方案。周院判心里也没底,硬着头皮战战兢兢说了一堆,但没有一句可以确定的实话。

萧慕延无奈,将他挥退下去。又招来了燕平,问他是否已经查到灵泉寺方丈的消息了。

自从替帝后二人推算出了大婚之日后,灵泉寺方丈大师便去云游四海了。眼见着太医的医术是靠不住了,萧慕延也是没法子了,想着以前柳淑淑都是住在灵泉寺的,那方丈医术也是高超。燕平一直在找,如今倒是有些眉目了,但还是不够确切。

萧慕延沉声道:“再派两千人出去,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方丈找回来!”

在柳淑淑这里逗留了一个半时辰,萧慕延压根就不想去小朝会,奈何政务繁重,盯着柳淑淑好一会儿,这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而柳淑淑终于在三天后找了个空见到了柳阔。

原本柳淑淑成亲后,兄妹二人要避嫌。但如今情况特殊,能让柳淑淑心情身体稍微好一会儿,哪怕是天上的星星萧慕延都恨不得摘了下来。人家兄妹见个面聊聊天又算得了什么。

柳阔还见到柳淑淑的时候吓了一跳,虽然一直都知道柳淑淑病重,但见到真人后竟然比当年在宣城还要憔悴。

“太医院都是吃干饭的吗?!”柳阔气的恨不得直接杀向太医院,他更气萧慕延是怎么搞的,自家妹妹好好一个人嫁给他,这才过了两年,就病成这样了?!

柳淑淑摆了摆手,示意他别气了。她的身体她最清楚,赛罕攻破王城时,她让郎中用了猛药强行让她能够如常人般站立行走,那时候消耗的便是如今的生气。如今不过是时候到了,身体已经支撑不了罢了。

“今天各州府准备如何过冬?”柳淑淑问道。

柳阔卡了一会儿,差点没忍住又暴躁了起来,努力压制着脾气,耐心道:“淑淑啊,外面的事你现在就别管了,朝臣又不是吃干饭的。”

“哥哥,我只是提醒你。”柳淑淑很认真,“梁朝的那股风气根本就没有消失,如今北方承平,一些人又想拿梁朝那一套来糊弄皇上。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赈灾的,将快冻死的百姓赶到山里,这样城内依旧太平。而那些死在山里的人,则可以上报是意外,什么砍柴失足,山里遇到野兽等等。他前天让你拟的旨,已经是为过冬下的第三道旨意了,一旦还有这种情况,不仅下面的州府难逃一死,就连哥哥你也要受牵连。”

听到柳淑淑这样说,柳阔也不由认真了起来。只不过柳淑淑怎么知道萧慕延前天又下旨了?大约是萧慕延与她说的吧。

柳阔点头应下了,再三表示自己一定会慎重对待,绝对不会被那些小人所连累。他如今位至中书令,只低于丞相管素。而管素这个丞相基本是不管政务的,一来是年纪大了,二来他心里还是有愧,知道萧慕延封他这个丞相只是做给天下读书人看的,毕竟帝师的招牌在哪里。所以管素很自觉地不参与政务,但也是尽心替萧慕延寻找下一任丞相的人选。

所以现在虽然名义上管素是丞相,但由于不管事,所以柳阔基本也干了大半个丞相的活儿,妹妹又是中宫皇后。可谓是标准的天子近臣,树大招风,想要亲近他的,想拉他下水的,都是成群结队。

柳淑淑对自己还能活多久并不报什么乐观的想法。所以她只希望一旦有一天她死了,希望萧慕延能善待她的兄长。

她太了解萧慕延了,别看萧慕延对她没有任何架子和防备,但不代表他对别人就是这样。柳淑淑清楚的知道萧慕延真实的性格,他是一个极度理智和冷静的男人,当年赛罕攻打靖平时,他一句承诺都没给她,就因为那时候他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对自己都这么狠,更何况对别人呢。

柳淑淑的病就这么时好时坏,新年大宴时,她并没有露面,外命妇们在中宫外跪拜后,便被请出了。

而柳淑淑本人压根都不在中宫,依旧是住在宣政殿后殿内。萧慕延还得去赐宴,正在睡觉的柳淑淑突然有一种感觉,一种感觉令她很熟悉,等她一睁眼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就是宫廷乐师们的演奏。

“咦,龙袍姐姐您又来了?”

细尖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柳淑淑一回头,得,还是上次那个内侍。

柳淑淑扶额:“你怎么也叫我龙袍姐姐…”

那内侍身上的蠢衣裳害羞道:“上次小的听到皇上那身常服说的。”

柳淑淑顿时想起来那几件蠢衣裳。萧慕延…你的衣服这么八卦你知道吗?!!

宫宴上气氛极好,但萧慕延独坐在高位显得十分寂寥。那内侍的衣裳小声道:“龙袍小姐姐你都不知道,咱们皇上心里可苦了…”

一点都不八卦的柳淑淑:“咳,说说看?”

“其实皇上压根就不想来赐宴的,如今皇后娘娘还病着呢,他就想回去。您看他皇上,除了一开始象征性的夹了几筷子的菜,根本都没碰,菜都赐下去了呢。”

柳淑淑听着顿时心疼了起来:“这怎么行,这样下去胃该难受了。”

“可不是。”衣裳道,“我听几个前辈说呀,皇上行军打仗本就落了些伤,胃也不太舒服呢。以往还有皇后娘娘盯着皇上好好用膳,如今娘娘病了,也没有人管管皇上了,经常一批折子就是一夜呢,每天能睡两个时辰都不错了。”

柳淑淑顿时低头看了去,萧慕延桌前的菜怎么样送上来就怎么端下去。因为行军打仗,酒他基本也是不喝的,此时伺膳内侍手里的酒壶里装的只是一些甜水罢了。但看萧慕延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喝世上最苦的药。

柳淑淑都不知道萧慕延能够这样自虐到这个地步,简直是又生气又心疼。

宴席到了热闹的时候。

不少大臣开始做诗,或赞美皇上,或赞美山河,还有武将自请表演几个节目。

萧慕延可有可无,倒是都允许了。他虽然自己心里不开心,但强大的理智让他的大脑还是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新年大宴,别把气氛搞得太糟了。

这些臣子们都想与皇上说说话。柳淑淑也顺便听了一肚子的八卦。什么某官员为了拍马屁,从年前就开始想赞美诗了,什么某官员觉得宴席上的菜太好吃了,但为了顾及形象只能忍住…

然后,柳淑淑就见到了老熟人。

王泰大人前来向皇上敬酒。没想到王泰大人过个年倒是清减了几分,柳淑淑颇为纳闷,王大人可不是喜欢亏待自己的人哟。

“糟了糟了,皇上肯定看出来了,呜呜呜,主人要完蛋了!”

“完蛋了?”柳淑淑好奇问道,“王大人怎么了?”

王大人的朝服被吓了一跳,但对上了龙袍只好战战兢兢道:“过年前好多人来找我们大人打听宫里的事儿,咱们大人就说娘娘好好的呢,谁料那些人就说,娘娘现在这是回光返照…”

柳淑淑:“…”好想骂人怎么破。

“如今冯家打算将自家姑娘送进宫里呢,他们打算串联让皇上扩充后宫,找到我们家大人了,逼着我们大人联名呢。我们大人拒绝了,但对方势大,挖了我们大人以前在东望的黑料,准备报御史台呢。呜呜呜,我家大人好可怜呀!!!”

柳淑淑终于忍不住咆哮:“做他的春秋大梦吧!老娘还没死呢!!!”

萧慕延突然朝旁边看了去,有些恍惚,低声道:“淑淑?”他刚才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柳淑淑惊的立刻捂住了嘴巴。

就在跟前的王泰:“!!”他还什么都没说呢,皇上就看出来了?淑淑那是皇后娘娘的闺名啊,完了完了,这下要死翘翘了。QAQ

第114章

王泰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皇…皇上?”

谁料萧慕延突然站起身, 吓得王大人往后退了好几步,最后干脆跪在了地上:“皇上息怒, 皇上息怒!”

大宴为之一静,不少人都朝这边看了来。

萧慕延环顾了一圈, 语气正常,对一旁的内侍道:“去把王大人扶起来, 王大人这是有酒了吗, 连路走站不稳了。”

哦, 原来是王大人喝多了啊。

看样子皇上并没有生气呢。

围观的大臣们心里顿时松口气,宴席又恢复了热闹。

王泰也知道自己差点闯了祸事, 也连忙配合内侍, 东倒西歪的站起来, 随后被送出大殿。萧慕延则干脆起身离了席, 留下丞相管素等近臣继续主持大宴。

宣政殿内四处都是静悄悄的,新年大宴的热闹传不到这里来, 皇后早就睡下了。殿内的宫女嬷嬷们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 生怕打扰到了皇后休息,却不料本因在大宴结束后回来的皇上提前来了。

萧慕延直接去了寝殿内,守在门外的吴嬷嬷赶紧道:“回禀圣上,娘娘已经睡了。”

萧慕延却没有理她, 直径走了过去。刚掀开帘帐, 正好对上刚醒来的柳淑淑。两人之间有些沉默, 但眼神却碰撞在了一起。

终于萧慕延忍不住试探的问了句:“淑淑, 刚才你在睡觉?”

柳淑淑干笑了两声, 很没有底气的说道:“…对啊。”

如果忽略她滴流乱转的眼神的话,这话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可信度。萧慕延心领神会,直接将寝殿内所有人都挥退下去,直到寝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后,萧慕延发现他的皇后眼神里的委屈之情差点要满出天际了。

萧慕延吓了一跳,赶紧将她扶了着半靠着坐起。

“怎么了?”萧慕延问道。

柳淑淑别过头:“也没什么。只怪咱们皇上又年轻又威武,惹得不少小姑娘芳心暗动呢。虽然宫里还有个皇后,但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胡说!”萧慕延赶紧打断了她,“不许说那些话丧气话,免得损了你的福气。”

柳淑淑哼了声,不说了。

百官们从来都不知道,他们眼中聪慧理智的皇后娘娘,私下里与皇上相处的时候恨不得作天作地,偏偏他们那严肃又冷漠的皇上还就吃这一套,——哎呀,皇后又撒娇了呢,太可爱了,要被萌窒息了肿么办,嗷嗷嗷嗷~~

“淑淑…”萧慕延干脆将她揽到怀里,亲了亲脸蛋,柔声道,“刚才在大殿里我仿佛听到了你的声音,一定是太想你了。”

柳淑淑红着脸:“老不正经的!你赐宴呢,想我做什么。”

“想你和做其他的事不冲突。不是你说的这人的脑子里也是分个左右的吗?我当然就可以一边儿想着你,一边儿做着正经事了。”萧慕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缠绕着柳淑淑垂下来的长发,他的皇后,怎么看都看不够。萧慕延突然有些理解那些沉溺于后宫的昏君了,如果后宫妃嫔中有一位自己深爱的人,自然想要日日夜夜都与她在一起了,哪怕是分开几个时辰都觉得难受。

柳淑淑缓缓抬起头,眼神闪烁,有些不确定道:“你相信这世上有鬼神一说吗?”

萧慕延愣了一下,突然长长了哦了一声,一脸坏笑:“所以,那不是我的错觉?”

“你这什么表情!”柳淑淑抽出缠绕在萧慕延指尖的秀发,真是的,多大的人了,还玩别人头发,幼不幼稚啊!!

“淑淑你当时在哪儿呢?是不是就在我身边?”萧慕延当即就想到了柳淑淑那离奇的离魂事件,只是不知这次她又是飘到哪里了。

“…嗯。”柳淑淑轻轻点了个头,干脆又起了话题,“对了,你也太不爱惜自己了!哪有你这样的,整晚整晚的批折子,连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你是铁打的吗?”

萧慕延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又是谁向你告的密啊?”

“这你别管。”柳淑淑得意洋洋,“反正我就是知道。”

“你还知道什么?”

既然知道那不是幻觉,萧慕延就想知道到底柳淑淑听到了什么话才会让她那样生气的吼出来。回忆起当时只有王泰在近前,虽然王泰自己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但他的淑淑肯定是从王泰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果然,就听到柳淑淑闷闷不乐道:“外面已经有不少世家打算送姑娘入宫,个个都是好相貌好才情呢。”见萧慕延要反驳,柳淑淑伸出手指放在他的嘴唇上,示意让她说完。

“毕竟人人都知道皇后眼看着就要不行了,如今不过是吊着一口气。中宫不稳,自然引得人心浮动。不过…就算我好好地,也会有人向你进言的,毕竟帝王自古以来就是三宫六院嘛。王泰嘛,你是知道的,他对你的忠心绝对是算得上的,就是胆子忒小。但他现在也算得上是天子宠臣了,那些人找上他了,打算联名进言。皇后娘娘若是贤明,也要劝皇上收些女子入宫,好替皇家开枝散叶。”

柳淑淑总算是说完了,一侧头,见萧慕延的脸已经黑成了碳,强压着怒火:“都有哪些人家?”

“这个就不清楚了,我就知道有个冯家。”柳淑淑摊手。

萧慕延:“很好。”

见到萧慕延那似笑非笑的模样,柳淑淑默默替冯氏点了个蜡。本来她听到这个事儿的时候就一肚子的委屈,现在亲老公就在身边,再不说出来,真当她是圣人啊!

萧慕延是真生气了。他本是一个理智的人,哪怕大臣无意中冲撞了他也是能够容忍的。但是萧慕延此生最恨旁人对他的私事上指手画脚!身为一个皇帝,他重农桑,降赋税,击退赛罕,一统中原大陆,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一个皇帝娶几个女人,生几个孩子,关百官屁事啊!拿着后宫前朝说事儿的人,萧慕延最是不齿。自古以来一个帝王的文治武功,没有哪一样是与后宫有关的,偏偏一些大臣拎不清,喜欢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更何况…

他落寞的时候,这些大臣在哪儿呢?

现在他是皇帝了,这些人便蜂拥而来,想要从他手里分得权力。

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天下,是他们的皇帝自己带着兵亲自打下来的!

他们似乎忘了,在他们皇帝带兵出征的时候,是皇后主持的后方调度!

第二天,萧慕延单独召见了王泰,

过个年反而瘦了的王大人连遗书都准备好了,听闻皇上召见自己,差点儿摔在地上。只是等皇上与他说了半个时辰的话后,熟悉的人再见到王大人时,发现他精神好了!

当年在东望就跟随王泰的曹师爷,如今也在户部混了一个六品郎官,举家都搬到了靖阳,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见到王泰精神好转,连忙问道:“大人,皇上没有怪罪您?”

王泰哼了声,又恢复到以往那样得意洋洋的嘚瑟的模样:“吾皇圣明,怎么可能会信那些小人的话!”

曹师爷:“那皇上…?”

王泰没说话了,只是对曹师爷道:“不必担心,皇上心里都有数呢。”

见此状,曹师爷也不问了。

随后几天,曹师爷见王大人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远离那些人,反而与他们走的更近了,竟然还向他们透露皇上喜欢怎样的女子。

冯氏等人欣喜若狂,串联的更加厉害,竟然连颜府都找上了。但颜淮却不想牵扯到这件事中。刘昱瑾被斩首后,颜若彤虽没有被当场判罪,但她派人去宣城灵泉寺偷鲁王小印的事,她身为鲁王妃却也是只顾逃命不顾祖宗之事,萧慕延也是没有放过的。直接将她圈在了一处远离靖阳的偏僻之地,严密看守。颜若彤需每日诵经,常年在田埂里劳作,终身不得离开此地半步。整个颜氏一族都是打击的对象,本支全部被罢了官,家产充了一大半,由于颜淮识时务,以及是萧慕延看在老王妃的面子上,这才勉强保住了一命。

冯氏找上颜淮,也是因为颜氏了解萧慕延的过去,想打听一些消息。颜淮吓得大门紧闭,都恨不得跑到萧慕延面前直接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虽然不少人还是处于观望,但整个京城的气氛还是被炒热了。

公孙柔听到有世家要劝皇上扩充后宫的消息时,一向温和的她竟然也骂了那些人没良心!

“他们想干什么?”公孙柔气愤道,“娘娘不过是新年大宴没出来,这就被传成什么样子了!他们不想着替娘娘祈福,反而在这儿上蹿下跳!”

已位至御史大夫公孙昊也是难掩愤怒。他的姐姐一向以好到没脾气著称的人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与柳淑淑相熟之人了。

“这些人是打从心里盼着娘娘生出个好歹来。如今致远书院里已经有些不好的风气了,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公孙柔脸气的通红“过年前娘娘宣我入宫还问过书院得事,我都不敢与她说,怕气着她。”

这一点公孙昊也有有所耳闻。当年在战时,是个人都有用,如今战乱结束,那些老学究们便又活跃了起来。

“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公孙柔对公孙昊道,“他们不是串联么?你如今掌着御史台,这些人就该受到弹劾!”

公孙昊道:“姐姐不必担心,妄议中宫,本就是不敬,我们已经着手此事了。”

第115章

建元二年, 天下渐渐太平。最先从乱世里恢复过来的便是各个世家大族。新的朝代,意味着新一轮的政治势力划分,世家们摩拳擦掌,都想替家族在新朝里抢占有利地位。

冯氏族长对夫人道:“当年皇上到初威州, 公孙衡那老狐狸将自己两个孙子当做质子送给皇上, 如今公孙家算是起来了。这公孙家虽然在北方势大,但也不过是个二流世家,自从皇上登基后倒是有隐隐一流世家的意思在里面了。我们冯氏的历史比公孙家可是还要长一百多年,乃是三朝前就开始发迹了, 现在绝对不能让公孙家给比下去。”

冯夫人道:“老爷您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