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亲政之前,他觉得自己会做一个好皇帝。亲政之后,他却发现,皇帝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威严。他的心意就像被道道堤坝拦住的河流,不论想往哪个方向走,总会被阻拦回去。

他并非读死书的人。母后与舅父,以及教他学问的太傅们以极隐晦地方式让他明白。在朝堂上,掌控话语权的人并非只有他这个高坐在九龙椅上的皇帝。

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交织成网。牵一线动全身。

他感觉自己脚下踩着的江山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江山如坪,被各种势力分成了一个个的小格子。

他装病去了趟扬州,悄悄进了竹溪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江南鬼才杜之仙。向他拜求帝王权术。

那一趟南行,他眼中的世界就变了。万里河山不再是纸上画的,书里写的。大运河的水扑上脸,真正感觉到了河流的味道。而非禁中镜面似的平湖。老百姓是活生生的,喜怒嗔骂不是戏台上伊伊呀呀的唱腔。

杜之仙逝了,他却把他的关门弟子送到了自己身边。他想起杜之仙的话:“老夫已如朽木,命不长矣。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弟子穆澜……”眼前这个表情生动的少年让他倍感亲切。

“摔疼了?”穆澜移开了手,将无涯拉得坐了起来,“吓着你了?胆子这么小,还总想着跳窗做什么?”

无涯傻呼呼地笑:“不疼。我还从来没有这样坐在高高的屋顶上。”

“走!”

穆澜拉起他沿着相邻的屋顶奔走,不多时就远离了会熙楼。寻了个安静的小巷带着无涯跳了下去。

两人整理了下衣袍正要离开。后窗里传来了人声:“三千两,考试包过。”

听到这句话,无涯停住了脚步。穆澜则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件科举弊案。她轻轻拉了无涯一把,两人猫腰蹲在了后窗下。

“应兄,三千两也太贵了!”

“侯兄,进了国子监。肄业后出仕为官,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三千两买个前程,太便宜了。这是行价。再晚一点,像在下这种国子监里能当枪手的监生就很难找了。今年连萌监生都要参加入学考试。那些三等大官家的公子早就在国子监找好枪手了。要不是看在你我同乡,我也不会拖到现在也没有应允别人入场替考。”

穆澜恍然大悟。原来是三月下旬的国子监入学考试。三月初会试后,下旬就是国子监的入学考试。她要不要多写一份试卷呢?考试时与人偷换了,三千两轻松到手。

无涯气得攥紧了拳头。他难得顺心下回旨。如果不是户部供着几千监生银钱吃紧,恐怕六部堂官也不会应允得这么顺利。

国子监是国家后备官员储备人才之地。他想不动声色地集权,只能培养忠心自己的年轻官员,一步步换血。

没曾想,竟然无意中偷听到这么一出。姓应的,姓侯的,还有其他人,休想在考试中作弊!

穆澜拉扯着气愤中的无涯悄悄离开。

小巷无人,无涯猛地站住,咬牙切齿道:“出仕为官难道就只为了赚银钱吗?实在可恶!你这就报与京畿衙门知晓,将那两个商议作弊的人先抓起来!必能审出更多作弊详情!”

“我去?我没证据啊!”穆澜抄着胳膊直笑。她还想赚上一笔呢。

“你就是人证!”无涯斩斤截铁地说道,威严之势自然而然散发开来,“你尽管去举报。衙门那儿我会打招呼。”

“人证?”穆澜笑着摇头,“实话告诉你吧,我今年也要参加国子监的入学考试。我不会去举报当证人的。听那姓应的书生话里的意思,国子监里的老监生们都四处当枪手赚银子呢。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可不想将来在国子监里日子难过。”

杜之仙关门弟子名声在外。她再去举报老监生当枪手,是嫌自己风头还不够足?这种蠢事穆澜是绝不会做的。

国子监八千监生,就算人人都才华横溢,难道出仕为官后,就都是清官好官?若真如此,大明帝国早就海晏河清,国泰民安了。还建什么东厂锦衣卫监视文武百官?

“你你……我真是错看你了!”无涯指着穆澜气得脸色大变,“还以为你眉目清正,胸中定有正义。你却为了明哲保身,任凭这些人肆意作弊!”

穆澜讥笑道:“你不也听到了?无涯公子也是人证。我不去举报,你可以去堂前作证嘛。”

他如何出面?堂堂皇帝去听人壁角得来的消息?无涯被她一句话堵得半晌不知如何作答。

“无涯公子胸有正义,看不惯有人弄虚作假。却又不肯抛头露面举报。定有苦衷吧?”

无涯用力地点头:“我若能出面,何必让你去!”

穆澜凉凉地笑了:“无涯公子有苦衷,在下就没有吗?钱帛动人心,又不是会试作弊。我还想当枪手挣一笔呢。谁叫我穷呢?”

看不惯早点散。反正你出身富贵,与我这种下九流玩杂耍的就不是一路人。穆澜抬手:“告辞!”

午后蓝天白云,阳光下的穆澜脊背挺直,走得无愧于心。无涯气得狠了,望着她高声叫道:“你若敢帮人作弊,我定抓你,绝不徇私!”

穆澜蓦然回头,满脸灿烂,对他挤了个怪脸:“当场抓到我就认!口说无凭!”

无赖!嚣张!她怎么就能是杜之仙的关门弟子?杜之仙怎么会收这么个人当关门弟子?无涯气得胸膛起伏不平。连秦刚带人来到身后都不知晓。

“皇上,回宫吧。”

“秦刚!去将巷子那头屋里姓应和姓侯的书生悄悄擒了。朕要亲自查办国子监入学考试作弊一案!”

秦刚身上有两个头衔。锦衣卫千总,皇帝贴身亲卫军统领。皇帝选择亲近锦衣卫,对抗东厂。他对皇帝的忠心可表日月。然而东厂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犹豫了下道:“皇上,东厂盯得紧。以属下看,此事不宜大张旗鼓。只可暗中查办。免得东厂横插一脚,打草惊蛇。”

他能想到培养年轻官员,谭诚就想不到吗?这次国子监入学考试,东厂不知会暗中放进去多少自己的人。秦刚说的有理。无涯略一沉思道:“不用查了。放开口子让他们以身试法!朕亲自巡查。在入学考试上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算东厂想插手,当场抓包,他们也无话可说。”

他回头望着穆澜离开的方向,想到应允杜之仙照顾她的事,又气得紧了。她敢帮人作弊,他就……代杜之仙好好教训她!

--------

新年快乐!

第55章 心思

红色的宫墙将天空切成一条狭而长的缝隙。早春二月的风从头顶呼啸而过。两乘软轿陡然在长巷里相逢。

褐衣的番子毫不退让地立在道中,无视对方那顶绷着绿呢显示是朝廷大员的官轿。番子们有足够的骄傲,因为轿中坐着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东厂督主谭诚。哪怕是内阁大学士,也要给自家督主几分薄面。虽然更多时侯是督主谦逊的给那些老家伙们让道。

用督主的话说,让他们先走一步又有何妨。

先走一步,看是走向哪里。也许会是死亡。那么,让一让又何妨。

修长白皙的手从轿帘里伸了出来,轻轻摆了摆。番子们停下了轿,朝后退开十丈。

对面轿中的人却一把掀起了轿帘,露出冰冷隐怒的脸。

承恩公,礼部尚书许德昭从轿中走了出来,手同样一摆,抬轿的轿夫与随从同样退到了十丈开外。他背负着双手仰头望向头顶窄窄的一线蓝天:“想见谭公公一面,比见皇上还难哪。”

谭诚下了轿,缓步走到许德诏身边,同样抬头望向蓝天,轻声叹息:“承恩公在此等侯咱家,是为令郎来讨个说法?”

“许久没见谭公公。本官担心会认不出您了。”许德昭微含讥讽地说道。

“早春二月的风把云都吹走了。这一线天碧蓝如湖水。”谭诚感慨道,“咱家记得十年前的春天,天也这样蓝。风很凉,让人怀疑春风不在。那时你曾道,寒冷能让人保持轻醒。若非那点清明,又如何能在十年后仍能看到这如洗蓝天?”

许德昭终于低下头,转过脸直视着谭诚的眼睛道:“我怕有人掌了十年的东厂大印,开始犯糊涂了。”

微微尖利的笑声从谭诚嘴里响了起来。他笑得甚是爽快:“三公子的事,是咱家的孩儿鲁莽。必会给您一个交待。”

“怎么交待?送八色礼盒到我府上来吗?”许德昭逼视着谭诚道,“三郎是我儿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谭公公,我不希望再出现类似事情。以免坏了你我多年的交情。”

“谭弈是咱家的义子。他不会参加这次会试。您可满意?”谭诚收敛了笑容,淡淡说道,“年轻人火气太旺,做事不周全。咱家打算让他进国子监多读几年书磨磨性子。”

原以为是东厂大档头梁信鸥所为,没想到竟然是和三郎起争执的那个直隶解元谭弈。许德昭动容。他看好自己的儿子许玉堂。以谭弈的才华,何尝不被谭诚看重。放弃会试,等于暂时阻断了谭弈的仕途。这个交待太郑重了。

“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去处理吧。”许德昭也是一叹,算是揭过了此节。

谭诚的目光移向正北太和殿的方向,微笑道:“稚鹰向往飞上蓝天。承恩公心疼令郎,可别忘了照拂其他晚辈。”

他朝许德昭拱了拱手,返身回了轿。番子们上前抬起轿,沿着旁边的门拐了进去。

长长的宫巷内只留下许德昭独自负手而立。他缓慢地转过脸,沿着谭诚先前的视线望了过去,心思渐渐重了。

-----------------------

坤宁宫里一派春色。穿着紫色绣翟鸟缠枝花锦宽袍常服的皇太后和几位太妃观赏着一幅幅打开的画卷,语笑嫣然。

“娘娘喜欢哪家姑娘?若是没个中意的,再叫礼部呈选就是了。”宁太妃感慨道,“娘娘瞧着还如二十年前年轻美貌。一转眼皇上都要立后了。时间过得真快。”

“可不是吗?”清太妃奉承地说道:“我看到她们,就想起娘娘年轻时。没一个及得上娘娘当年的风采。”

许太后不过四十出头,身材如二八少女,只是鬓旁多了几缕银发。微微上挑的凤眼往二人身上转了转,眸中风韵犹存。她笑了起来:“你们俩比我还小几岁。这是变相在夸自己吧?”

两位太妃便抿着嘴笑了。

许太后也瞧得累了:“我瞧这些姑娘都还不错。还得看皇上喜不喜欢。咱们替他操心不管用。”

宁太妃和清太妃笑着又凑了会话,见太后面露倦意,两人知趣地告退。

坤宁宫安静下来,许太后倚在锦枕上,由着侍女拿了美人捶轻轻地敲着。她揉着额,有点头痛。儿子十八岁亲政后,朝中就有大臣提出该立后了。世嘉帝才接过朝政,专注其中,不同意马上立后。这一拖就是两年。

许太后心里明白。一旦立了后,自己就要搬出坤宁宫。后宫的主人将变成皇后。十来岁的小姑娘能为儿子撑起整个后宫吗?她摇了摇头,没有人比她更明白后宫的复杂。

有了皇后,就会同立妃嫔美人。那些女人会把她们的家族势力一起带进宫廷。

然而形势容不得皇帝再拖下去了。可惜,许家却没有适龄的嫡出之女。年龄最长的一个才十岁。兄长令礼部呈上这些闺秀的画卷,也是不得己。她长长叹了口气。只能从许家属官的女儿中选一个了。

“皇上驾到!”

许太后睁开眼睛,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心中微动,随口问身边的女官梅青:“皇上这个月来请安,好像有几次都来得迟了?”

梅青睃着漏壶,低声回道:“有四五次了,迟了摸约半个时辰。再晚,宫门就要下匙了。”

是因为忙于政事?不,不对劲。许太后嗯了声吩咐道:“去打听打听。”

梅青早有耳闻,迟疑了下,轻声告诉了许太后:“听乾清宫的小太监说,好几次内殿紧闭,素公公亲自守着。皇上极可能是出宫去了。”

“什么?”许太后还是头一次听说,紧张地站了起来,朝前殿急步行去。

迎面就看到世嘉帝穿着浅黄色常服已进了正殿。

“母后。”世嘉帝笑着行礼请安,亲手扶了母亲在正殿凤椅上坐了,关切地问道,“母后又劳神了?精神不太好。”

许太后心里温暖,拉了儿子在身边坐下,嗔道:“你舅舅送了些闺秀的画像来。你该娶妻立后啦。母后与两位太妃看了一下午,各有千秋。主意还得你定。看你喜欢哪家姑娘。”

怎么又提立后?还是亲舅舅主动提出来的!世嘉帝仍带着笑,那笑容却没染上他的眼眸。他有些不满许德昭的殷勤:“眼下马上就是春闱。许尚书不忙会试,倒替朕想得周全,连画像都弄来了。”

“立皇后选妃嫔,本为就是礼部的份内之事。他还是你的亲舅舅。他不替你着想,谁替你着想?你舅舅选的人,总比朝堂上别人选出来的强。”许太后见儿子话语中对兄长颇有不满,赶紧劝说道。

母子俩叙话时,梅青听见是立后的事,使了眼色,带着侍女太监们悄悄退下了。诺大的前殿只有母子两人。

“无涯,你十八岁亲政后,就该立皇后。你执意不肯,你舅舅身在礼部却依着你的意思没有劝谏。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弹劾。你现在都二十了。再不立后,胡首辅就要带头劝谏。到时侯文武百官在大殿上长跪不起,你是应与不应?你舅舅也是一番好意。”

左右无人,世嘉帝霍然起身,困兽般急步走着:“胡牧山见着谭诚哪有半分首辅的模样。明着是朕的首辅,朕的内阁,还不是东厂说了算!朕的大臣,朕才一天没见到,定罪的条陈就呈上来要朕朱批了。如果不是朕倚重锦衣卫牵制东厂,朕怕是出趟宫都要谭诚点头!我看立后这事,谭诚说了算,胡首辅说了算,舅舅说了算,偏朕说了不算!”

一口气说出来,堵在胸口的郁卒消了不少。世嘉帝白玉般的脸又缓缓平息了激动之色,重新在许太后身边坐了,叹了口气道:“母后。儿子这皇帝当得甚是窝囊。再娶个不齐心的皇后,这日子没法过了。”

“噗嗤!”许太后先是被儿子一通发泄惊愣了。转眼看到他一如从前般在自己面前嘟囔,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成了太后。可她的儿子却不能当傀儡皇帝。许太后想起谭诚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更多的却是无奈:“东厂势大。朝廷宫掖哪里没有东厂的人?这两年你倚重锦衣卫,毕竟比不得谭诚经营多年。龚指挥使眼下也要给谭诚几分面子。无涯,你还年轻,不要心急。”

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今年的会试上。这是他亲政以来第一次春闱。取士三百多名,他不信全是东厂塞进来的人。世嘉帝想着如何选录忠心自己的举子,对选立皇后索然无味。

“母后,帮我想个法子,再拖一两年吧。”世嘉帝希望两年后属于自己的权力更多一点。选择皇后的权力也多一点。

许太后宠溺地望着儿子。玉树临风的儿子是她的心肝她的命。她也不愿意让另一个女人这么快取代自己。

“母后最近总是做噩梦。打算去行宫养养身体。我儿至孝,就以此为理由吧。”

世嘉帝感动得握紧了许太后的手:“母后!”

许太后俏皮地说道:“无涯现在出宫,就有借口了。”

连深宫中的母后都知道自己偷偷出宫的事。谭诚自然一清二楚。他还以为瞒得严实呢。世嘉帝苦涩地笑了。

他想了想,宫里能得到母后支持,也是好事:“眼下天下举子云集京城。儿子最近常微服出宫,是想亲眼看看这些举子。最好能结识一些有才之士。”

认识有才之士,与之结交,培养自己的力量?许太后怔了怔,半晌才叹道:“皇儿长大了。”

谭诚经营多年,从朝堂到地方满布自己的官员。他的话比皇帝的旨意还管用。没有许家,哪有谭诚的今天。然而,如今的谭诚,却不再受许家掣肘。许太后心里冷笑,许家能给他权力,就能由她的儿子去拿回来。

第56章 收买

二月春风吹绿了枝头。还有一个月会试,京城各处景点随时都能看到踏春的举子。各种聚会成了举子们交流策论结识新友打探消息的来源。

林一川邀穆澜去京郊灵光寺踏春游玩。

骑在马上,感受着春光洒下来的暖意,穆澜心情很不错。她偷瞄着穿着一袭紫色织团花的林一川。团花的金丝绣线随着光影像湖中泛起的鱼鳞光,耀眼醒目。怎么看,就觉得他是个移动的钱袋子。当然,是个非常俊俏的钱袋。至于他身边牛皮糖般粘乎的林家二公子嘛,穆澜藏住了对这个纨绔公子的鄙夷。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林一川用银子收买人做得极顺手,也极大方。穆澜悄悄捏了捏荷包,里面有林一川给的五百两银票。

林一川靠近她,声若蚊蚋:“别捏了。办成了还有一半呢。”

两撇剑眉上下抖了抖,幽黑眼眸闪过一丝促狭。难得见到林一川扮怪脸,逗得穆澜抿了嘴直乐。

她低声笑道:“我收钱,你放心。”说完她拍马上前,与林一鸣并肩而行。

林一鸣要盯死林一川,死乞白咧地跟着出门。果然就看到堂兄邀了杜之仙关门弟子出游。扬州城的人都知道。穆澜是接了圣旨入国子监的,前途不可限量。林一川花银子与之结交,他凭什么不可以。穆澜一跟过来,林一鸣心道机会来了。

“三月下旬是国子监入学考试。二公子准备得如何了?”

他也知道了有入学考试,京城人生地不熟的,遣贴身小厮在市场上打听,从国子监老监生们手中花了上千两买了好几次试题,雇人做了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但买来的试题不一样,他心里就有些打鼓了。听到穆澜这么一问,顿时来了兴趣:“穆公子对考试知之甚祥?”

穆澜清了清喉咙,往后面贼贼地瞥去一眼:“大公子今天也向我打听呢。你们兄弟俩真是心有灵犀!”

怪不得邀约穆澜去灵光寺踏春。林一鸣兴趣更浓,鄙夷地说道:“我堂哥抠门得很。别看他衣裳穿得好,那是为了在外的体面呢。事实上他对自己和身边人吝啬到了极点。听南北行的掌柜们说,跟着出去运货,吃食和船工们一样,舍不得花银钱买酒肉。”

也正因如此,当年才十六岁的林一川才能得了你林家南北十六行老掌柜们推崇。只有你这个纨绔,才会觉得他抠门。穆澜又捏了捏装着五百两银票的荷包。心里却多出一道警醒。林一川需要花钱的时侯,金山银海都舍得往里砸。绝非表面瞧着那么好对付。

“谁说他抠门?他花一千两请我去寻杜先生的故交好友打听消息呢。”穆澜故作惊奇,“咱们说的是同一个人吗?”

一千两打听消息!真舍得花钱!林一鸣吸了口凉气。他知道自家这个堂兄从小就请了先生授课,入学试题只要不难,很容易考上。他将来入仕当了官,二房在他面前,更没有说话的余地。来之前,林二老爷就向林一鸣交待过,不求他将来做官,只要盯死林一川,暗中下手叫他在国子监毕不了业。等大老爷一死,林氏宗族中的人就会支持二房接管家业。

林一鸣咬牙道:“穆兄,市面上的消息太多了。我也不蠢。买消息对我来说不管用。只要你能包我过考试。多少银子都成!”

哎哟,还不是个蠢到家的纨绔嘛。穆澜刷新了对林一鸣的认知。

“当枪手太冒险了。我卖点消息还成。”

林一鸣急了:“实话告诉你吧,这次有两千人参加入学考试。除了落试的举子外,萌监生捐监生都四处找人替考找枪手写试卷呢。我就是知道得迟了。临时抱佛脚,找不到人,只能胡乱买了些试题。我当然知道穆公子也要参考,替考是不行了。多做一份卷子,到时侯使个调包计,你看如何?”

这不是先前她想的法子吗?穆澜眨了眨眼睛,谁说林一鸣是纨绔草包来着?这两兄弟都不傻嘛。

“两千人考试,二公子的座位不一定能和在下挨在一块。如何能调包?”

“聪明!要不怎么会被杜先生收为关门弟子呢?”林一鸣翘起大拇指夸道。他左右看了看道,“考场设在国子监。由率性堂的监生布置。在下使了点银子,这座位嘛……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只悄悄放了四十个名额出来。我早打点好了,花了六百两!对方只等着我报名字过去呢。别的人我也接触过,哪有穆公子稳妥呢?我们是同乡嘛。”

率性堂里的学子是国子监六堂中成绩最好的监生。有钱不赚王八蛋。贴座位名字,举手之劳就能赚六百两银子。四十个名额就是两万四千两呢。

报她的名字?穆澜心里暗叹。可能别人看不上你这六百两,也要杀一杀杜之仙关门弟子的威风。帮林一鸣作弊,太过危险。这钱赚不了。

穆澜没有马上答应,林一鸣却越发觉得她可靠,粘着她不放:“市价三千两包过。我给你四千!”

“看在银子的份上,行吧!考完试我再收钱。”

“一言为定!”考完试再收钱,只能证明穆澜铁定会帮自己,林一鸣眉开眼笑。

“咱们考场见。你堂兄盯着咱们呢,咱俩一直在一起,会惹他怀疑。”穆澜突然想起了无涯。不知为何,她颇想知道自己如果去当枪手,无涯怎么能抓住自己。

说话间已到了灵光寺,穆澜和林一鸣下了马。回头见林一川拍马追来,怀疑地看着自己和穆澜,林一鸣得意地飞了个眼神过去,带着小厮自行去逛了。

穆澜等到林一川过来,笑嘻嘻地朝他伸出了手:“另一半!”

“说说,你怎么捉弄他的?”林一川也不小气,又塞给穆澜五百两银票。

他拿荷包的时侯,穆澜又瞥见里面那锭二两碎银子。前尘往事一古脑涌进心里。面具师傅带走了核桃,那二两碎银是核桃的私房。她又伸出了手掌:“把那二两银子还我。”

林一川愣了愣,马上想起来了。幽深的眼眸死死地盯着穆澜:“原来那晚你的确是装出来的!”。

“你不早就怀疑了吗?我帮你解惑。大公子应该开心才对。心里少个疙瘩,是否痛快了?”

有武功,他知道。凝花楼装睡,他也猜到了。

穆澜笑得极其可恶:“茗烟去做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找你赚银子的。”

是啊,百般怀疑。却没有证据证明茗烟刺杀朴银鹰时,穆澜在场。

“林家投了东厂,大公子要去告发我吗?告我什么呢?茗烟行刺时,我醒着?哦,我还会武功。实在是值得怀疑。”

东厂!借着朴银鹰在凝花楼被刺,拿自己要挟父亲,迫林家投靠。逼他亲手杀了那两尾镇宅龙鱼。这个仇他非报不可。林一川沉着脸道:“凝花楼的事我不会再提及。这二两银子我也不会还你。它会提醒我记住那件事。”

穆澜无奈:“行,你就留着吧!总有一天我会拿回来的!”

“你收了我的银子,还没说怎么捉弄他的!”

“你堂弟出四千两……让我帮他考入学试。买座位和我挨在一块。我不帮他,他岂不就抓瞎了?”穆澜慢悠悠地说道,“对得起你花的一千两吧?”

“考完入学试我补你三千两!”

真大方!穆澜换了张笑脸,沿着青石板砌成的山道往上走:“大公子这么大方。我对二公子真是一点愧疚之心都没了。”

“我还不知道你?让你损失三千两,你一定会帮那草包考过!”林一川没好气地说道,“既然我愿意花钱。自然就要做到最好。让林一鸣考不过入学试,免得进了国子监被他粘着不放。贵是贵了点,也不算赔本买卖。”

穆澜就想起了沈月那件事:“你花两万两替沈月姑娘赎身,没见你求回报啊?匿名替人赎了身,沈月姑娘都不在京城了,难不成叫着恩公,天天为你祈福,大公子就心满意足了?”

“回报必厚过我付出的两万两。要不要和我打赌?”林一川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