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入职场 (1)

1997年夏季,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青涩女生董悠然,穿着一身黑色的套裙来到位于北四环安慧桥东北角的先锋国际企划公司报到。

她内心慌乱不已,几天前她还在一家小旅行社打工。名义上是实习,实际则为打杂。从打文件、办公区保洁、接电话、发传真,到给大大小小的领导和前辈端茶倒水,身兼秘书、内勤、行政三种职责于一身。

实习期内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靠勤奋和努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这跟在学校学习是完全不同的。

她的整个学生时代是绝对令人称颂的。小学升初中是保送,而初中升高中则是全校第一的成绩,所以不用看谁的脸色,就像那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的法宝”,只要大小考试总是学校第一,管你是不是家境贫寒、长相不秀,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喜爱、同学的羡慕。然而从进入大学时起,这一切都改变了。

高考的成绩出来后,她微微有些遗憾,因为她没有得到第一。但是入学时,那94002的学号足以证明她是以全校第二的成绩入门的。然而这一次,成绩在这所全国著名的经济类名牌大学内则显得无足轻重了。

因为这里云集的不仅仅是各个学校的学习尖子,还有太多大中型国企、经济口要人的公子、小姐,在这所大学里不看你的成绩,或者说不只看你的成绩。

那又看什么呢?

衣服的牌子,吃穿用度的花销,进出校门接送的车子,当然还有父母的职称。

如果以上这些你都不具备,那么就要看你是不是长相出色,有良好的个人才艺,以便在各种年节文艺会演上露面,得到一个班花、系花、校花的美誉,由此而得到某位公子的青睐,同样也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董悠然在大学的四年当中,就如同一个傻子,一下子由高才生变成了低能儿。

首先,她没有良好的家境,由此她就自动被隔离在所谓的“圈子”之外。而她除了学习以外,百无一用。台球、游泳、跳舞、唱歌,样样小白,甚至连ktv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这样的她,自然是同学眼中的“木讷丫头”。

在这所校园里,永远不会发生灰姑娘遇到王子、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神话。王子眼中只盯着公主,而且公主太多了,王子可以在公主当中优中选优,绝对不会浪费精力在灰姑娘身上。况且,灰姑娘遇到王子也需要南瓜马车和水晶鞋,而这两样,董悠然都没有。然而对这一切,董悠然却并不以为然。让她真正大为沮丧的是,原来放弃清华、北大考入这所学校,就是冲着“五矿进出口、中石油、经贸委”这些对口接收单位去的,只有进了这样的单位,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才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可是现在她才清楚地知道,这些单位自己想都不要想,没有任何人脉关系和所谓的“经济基础”,自己是绝对分不进去的。所以从大一开始,她就热衷于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她给春都火腿肠写过广告文案、给4a广告公司做过街头访问调研员、给出版社做过校对、去国展中心给各种展览会当过礼仪小姐…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看似热闹,除了让自己的零用钱可以勉强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开销以外,对于毕业后的职业定位,没有任何的帮助。

转眼到了毕业前夕,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无奈之下,才在好友唐雨珊的极力推荐下,来到一家小旅行社实习。

实习期三个月,月薪五百元。即使是这样一个挂靠在文化局下属的二十几人的小单位,如果没有唐雨珊老爸的关系,自己还进不去呢。

所以在这儿的每一天,董悠然都像是一座死火山,仿佛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然而却又必须沉寂、沉寂再沉寂。

每天早上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给每个人擦桌子、扫地、涮杯子、沏茶倒水。不是她想主动去做这些,而是在大家的眼里实习生就应该做这些。于是她必须恭恭敬敬,又发自内心表现的极为坦然与心甘情愿地去做。

做完这些以后,她才可以坐在那台古老的打字机面前,敲敲打打起来。无外乎是一些会议纪要、工作计划,枯燥而又千篇一律。自从她进入这家旅行社以后,所有的人都不再手写报告了,而是统统把手稿交给她,由她打印以后,再呈给领导。

为什么呢?

因为她总是自然而然地帮他们顺手改掉手稿中的错别字、不通顺或者不恰当的字句,再稍加修饰润色一番。毕竟她是名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高才生,整个学生时代又偏爱文科,喜欢写作,作文总是在市里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如果不是为了选择一个有利于择业的学科,她原本是想学中文的。

于是,经她打印的计划就变得生动起来,原本普通而琐碎的小事也仿佛是一件利国利民为公司扬名谋利的大事,意义与价值都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大家自然乐意,而领导也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员工都变得积极起来,觉悟与能力也在一夕之间提高了许多。

可是领导绝对不知道,这一切,原来只是因为那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实习生而改变的。

如果不是一个意外,也许她会一直在这家旅行社工作下去,偏偏就是那么巧。当她有一天下班之后,离开公司走到车站时发现自己忘记带月票了,又匆匆赶回公司去取。就是这看似偶然的一个时间,她看到经理室里,经理和平日里那个颐指气使的女“计调”抱在一起。男女搂抱在一起的镜头,她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在大学校园里、电影院里,看的还少吗?只是经理与女“计调”都是有家室的,于是她震惊了,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终究还是忘记拿月票了。

这个镜头影响了她很久,以至于她在以后很长一段日子里都不知道该怎样和男上司相处。

就在她一个人怔怔地站在车站,觉得自己的天空灰暗一片的时候,她的呼机响了,急匆匆跑到地铁口边上的公用电话亭里播通电话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头顶的那方天空又明朗起来。

那天的对话,一直镌刻在她的记忆中。

“你好,先锋国际企划!”电话里是一个极好听的年轻女孩的声音。

“您好,我是董悠然。刚刚一位姓季的女士呼了我。”董悠然心中一阵狂跳。

“请稍等!”电话被转接出去。

“你好,是董悠然吗?”一个略显清冷的成熟女人的声音。

“我就是,您是季小姐?”董悠然还是犹豫了一下,虽然呼台打的是季女士,但是她想每一个女人都是希望自己在年龄上显小一些的,于是她最终还是称呼她为季小姐。

“我是季春燕,先锋国际的企划总监。我看到你给我们寄来的稿件,想约你明天过来面谈!”她的声音无喜无悲,听不出任何的情绪。

但即使如此,这个电话还是带给董悠然太大的惊喜。

在第二天的面试中,她看到了季春燕,就像阿基米德所说的“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支起整个地球”。季春燕对董悠然而言就是这个支点,是她给了董悠然在职场上起步的第一个重要机会。

她在决定录用董悠然时,说的最后一段话是:“没有经验没关系,有时候,所谓的经验只会误人。而一张白纸也是要不得的,璞玉雕琢起来太过费劲。我选人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灵性。你连续三次参加我们公司的笔稿赛,虽然没有被选中,但是创意中的灵气让我欣喜,你应该是吃这碗饭的。”

于是,董悠然在旅行社实习两个月之后,得到了这份试用期月薪1500元的工作,在这家国际化的企划公司里做策划。虽然她知道,这儿的策划人员底薪没有低于3000元的,但是她很知足,因为与之前的实习生经历相比,不仅工资翻了三倍,最重要的是,她成长了。

由一个打杂的工种,转变为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里的热门职业。这份转变,足以让她欢欣雀跃。

董悠然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认真翻看着公司以前的案例。先锋国际企划不同于一般的4a广告公司,它是本土第一家以全案策划及整合营销为主营项目的公司,广告只是企业在某种特定时期的一种推广手段而已。换言之,就是它比一般的广告公司起点还要高,业务范围还要广泛,case的成交标的更大。

看过这些案例以后,董悠然才真正明白自己置身的环境。桌上的卷宗中所涉及的公司名称:“建设银行”“日本住友”“三星集团”“杉杉集团”“康师傅”“李宁”…全都是各个行业里的领军企业,难怪季春燕会让她做了一个月的市场调研员,在这基础上才开始给她接触这些资料的机会。

这些客户都是平日里被消费者仰观的大品牌,而这些项目的成交标的又大得惊人。就在她对着一大堆卷宗发呆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响过两声之后,她才拿起电话,这也是公司的规矩,绝不能在让电话响过三声。上wc和午休的时候,你尽可以把电话拿起来扣放在桌上,即使是占线也好过没人接,而接听电话的最佳时限就是让它响过两声,这是明确写在《员工工作手则》内的,智力输出型的公司里业务制度是十分严谨的。

董悠然语气中带着特有的热情:“您好,企划中心!”

“amy,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清冷的声音中透着干脆,这是企划总监季春燕的声音。

“好的!”董悠然明显愣了一下,因为在办公室里叫英文名字,她还不太适应。放下电话,站起身,穿过阳光花室,走过铺着鹅卵石的回廊,来到了季春燕办公室外面。

她轻轻敲了敲门,虽然透过巨大的玻璃隔断,她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彼此,但是恪守礼仪还是很必要的程序。

“进来!”季春燕端坐在白色的办公桌后面,对着电脑,口中叼着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神情若有所思,酒红色的头发没有像往常那样乱蓬蓬地披在肩上,而是整齐地盘了起来。一件驼色的中式斜襟无袖上衣配了一条白色的丝质长裤,就像暗夜里的百合,美虽美矣,却因为不可捉摸而蒙上一层忧郁与神秘的色彩。

第6章 初入职场 (2)

“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董悠然坐在她的对面,进入公司以后她才知道季春燕并不是她的直接上司,她们中间还隔着部门经理和企划主管。企划中心下设企划一部、二部、三部,分别负责不同的客户和项目,而她因为刚刚入职,没有被指定分到哪个部门,由哪个主管来带,所以这段时期她才能够被总监直接领导。

“怎么样,给你的资料看过以后,有什么收获?”季春燕开门见山。

“都是些大案子,甲方全都是各个行业里的翘楚。”董悠然看着季春燕。

而季春燕则面无表情,也没有接语,仿佛还在等着听下文。

“从中我了解到公司一般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不管这个企业是不是新客户,我们首先要做内外部的环境诊断与市场调研。只是每次根据甲方的要求,我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时是针对产品的,有时是针对品牌,还有的时候是针对服务和媒体传播效果测试的。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报告和建议方案。再利用各种推广和营销手段,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董悠然在进门之前脑子还是一片空白,然而面对季春燕的满脸漠然,她却能够侃侃而谈,有的时候临场发挥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惯性。

她自己都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好像只是一种直觉。

在听完这番话之后,季春燕终于点了点头:“能够看出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提纲挈领地找出我们的程序和操作特点,不错。除此之外,你还看出什么来了?”

董悠然沉默了。她想了又想,才接着说道:“我发现,不同客户的提案价格不太一样。有些项目看起来是相同的,但是价格会差很多。比如我们给住友做的市调报告是2万美元,而给春都就是5万人民币。还有vi的部分,差距更多了。我详细对比了一下项目表,虽然有的项目做的多,有的少,但是相同项目的单价是不同的。”

季春燕轻轻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淡淡的烟圈,又在桌上的琉璃烟缸里轻轻弹了弹,唇边浮起一丝冷冷的笑容:“能够在一堆方案当中看到共同点,总结出来,这似乎不难。能够从中看到差异,再仔细对比,这说明你是一个很细致的人。不过,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看到价格不同,你首先想到是项目内容的差异,所以你认真对比每个项目却没有收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董悠然实在不愿意自己像一个傻子一样摇着头说不,可是她想了又想还是不得而知。

“形式相同,而质量和内涵却未必相同。一套vi,我们公司的报价最低也要十几万。可很多小公司要2万—3万,甚至几千块都可以做下来。差异在哪儿?”季春燕的目光从董悠然的脸上落到不远处的玻璃隔断上,透过隔断可以看到外面大开间里形形色色的员工,他们或是忙碌着手里的方案与设计图,或是对着电脑打着游戏,神情有的怡然,有的焦急,各不相同。

董悠然愣愣地,不知道自己此时该说些什么。

“人的差异。”季春燕的目光又重新投放在董悠然的脸上,“有些人一天工作八个小时都忙不完还要加班赶工,而有些人看杂志、喝咖啡,悠闲极了。而事实上,闲着的人,工资往往是最高的。这是为什么?因为效率与质量。她现在可以从容地喝咖啡,那是因为她可以用两三个小时完成别人两三天或者两三周的工作,而且更出色。你所看到的报价的差异也正是如此。在我们公司,每个设计师和企划人员都是明码标价的。有的人出一个报告就是2万美元,而有的人只是5000元或者1万。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当然有的时候也是出于项目本身的需要,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预算的限制。”

董悠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这儿,在这家所谓的文化公司里竟蕴涵着这样的残酷与商业。她马上反应过来的就是自己,自己的价码是多少呢?肯定是最低的吧?

“不是!”季春燕像是可以猜透她的心思,她笑了,将那半根细细长长的香烟掐灭在烟缸里:“你还没有挂牌呢。也就是说还在学徒阶段,什么时候等你师傅说你过关了,你才可以挂牌!”

原来如此,董悠然一阵心惊,是紧张。原以为过了最初混沌茫然的一个月,接下来的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这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而且,她不禁微微有些奇怪,在这个看似时尚的新锐公司里,难道还要遵循师傅带徒弟的古老传统吗?

“是的,我们这个行业到了什么时候,都得是师傅带徒弟!”季春燕的眼睛仿佛是x射线一样,在她的面前,董悠然只觉得自己无所遁形。

“季总,那我的师傅是谁呢?”她很小心地问道。

“叫我anita。记住,在这个行业里,名字永远比职位更重要!”季春燕拿起桌上的电话,纤长的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按了几个数字:“wendy,给你分配了一个学员,她叫amy。她的资料lulu应该给你拿过去了,一会儿我让她去找你。”

不知对方在电话里跟她说了些什么,总之她很快挂断了电话。

“去吧,企划一部的wendy,是公司的老人,也是国内第一批策划人。从现在开始,你就跟着她了!”季春燕脸上居然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

董悠然点了点头,朝门口走去。

“你今天这身衣服搭配得很好也很适合你。如果你把头发散开,就更好了!”身后传来季春燕带着诙谐的轻语。

董悠然微微一顿,回头冲她乖巧地笑了笑,终于走出了办公室。

在去见wendy之前,她去了一趟洗手间。对着镜子,她解下了马尾辫上的黑色皮筋,以手指当梳子,理了理那头清汤挂面一样的秀发,然后对着镜子,认真地看着自己。白色的短袖上衣,一条简单的牛仔a字裙。想不到这身再简单不过的打扮居然会得到总监的称赞,她不禁有些困惑。

记得自己刚刚来公司的时候,每天都穿着一套黑色的制服套裙。那还是她大学毕业以后,给自己买的第一身职业装。整整花了480块钱,几乎是她一个月的实习工资,因为她知道,职场与学校有太多的不同,这套裙就像盔甲一般,可以将她保护起来。可是没想到,她还是受伤了。

上班第一周的周末,她被行政部叫去了。

行政部的lulu,是一个身材微胖的姐姐,为人很好。为什么说她为人好呢?董悠然的判断标准很朴素,因为她是在这家公司里第一个对自己这个新人展开笑颜的老人。以至于后来不管在哪家公司,也不管自己做到什么职位,她都会第一个跟新人打招呼。因为她太了解作为一个新人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那份忐忑与茫然无助的感觉。不需要你做什么,只要一个笑脸,一声“嘿”的问候,就可以获得她全部的好感,这就是一个融入的开始。

原本她对lulu满怀好感,然而当lulu说出那番话的时候,董悠然还是感觉有点受伤。

事情是这样的,在行政部里,lulu摸着她衣服的料子,笑意盈盈地说:“小丫头,这衣服不便宜吧?”

董悠然点了点头,lulu的亲切让她无所顾忌坦言答道:“是挺贵的,可是一想到咱们是企划公司,经常要见到客户,得注意形象,所以才忍痛买的!”

lulu笑了,随后轻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看似无意地说道:“其实可能正相反。咱们公司的性质是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营销方案,而衡量方案优劣的标准,就是个性和创新,当然还有适合。所以公司的文化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的装修,你知道吗?咱们公司以前在国贸的写字楼里,后来老板租了这儿,从建筑风格到装修、办公家具,全都是个性化的。就是为了从一进门,就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与众不同。创意之所以值钱,就是因为个性。很多公司的《员工手册》上都有明确规定,什么女员工的发型、服饰等,还有诸如不能带三种以上的首饰、不许上网打游戏、不许工作时间看闲书、不许奇装异服等。而咱们公司却没有这样的规定,也就是说,老板不愿意束缚员工。那是因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员工,怎么可能穿着千篇一律的制服,呆板地搞创作呢?”

话说到此处,lulu停了下来,目光对上董悠然,眼中依旧含着笑。

董悠然的脸却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她这才明白lulu叫她过来又对她说这一番话的含意。

“谢谢你,lulu姐!”董悠然稍稍一怔后,忐忑地问:“是老板让您跟我说的?”

“咳,不是。别紧张,张总哪有时间管这个事呀。”lulu笑了笑,又解释道,“文化公司有随意、个性的一面,但是每个部门和岗位却又是最严谨的,否则就是一团乱麻。这是行政部的职责范畴,所以我才会提醒你的。”

董悠然仿佛并没有完全领会这番话的含意,但是她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有人提醒总好过没人答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成为异类。所以她还是由衷地感激lulu,只是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但是这件小事,至少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红楼梦里,林妹妹进入大观园的第一天,与众姐妹一道在贾母面前品茗,同样出身大家的她依然要先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看别人的规矩和细节,然后再依样仿之。

自己真的是着实有些疏忽了,刚刚步入职场,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只具备眉眼高低还不行,还得知其所以然,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前两天她还在奇怪,为什么设计部的设计师早上起来顶着乱蓬蓬如同雀巢的头发、穿着凉拖鞋就来上班了;还有的人白衬衣上满是颜料的,净是些奇奇怪怪的造型。而每当过了10点,常常还有人在茶水间喝咖啡、听音乐,当时她还觉得自己一定要自律,不要被这股歪风邪气所同化,现在才明白一个道理:“存在就是理由”,“能称的上‘传统’的一定自有其意义”。

每一天都在头脑风暴中度过,所以才会有人说,拿到大学毕业证书需要四年,然而在这所社会大学当中要想顺利毕业,又需要几年呢?

第7章 东施西施 (1)

策划一部在办公区最南面,茶水间正对着的那个玻璃房子。据说这个部门的业绩是整个公司最好的,一些国际化大客户的案子都是策划一部在接手。

董悠然走进一部的办公室,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办公室,一字排开摆着六张办公桌。长长的走廊间养着很多高大的绿色植物,天然的绿色屏障更像个大氧吧。她面带微笑,一直向最里面走去,因为在办公室的尽头是那个小小的主管办公室,里面坐着的就是wendy。

这个部门的氛围似乎与整个公司格格不入,没有人放音乐,也没有人在聊天、喝咖啡,人们不是低着头奋笔疾书,就是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只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肃穆,不经意间对上董悠然的眼神还有些同情,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吧。

但是很快,董悠然便知道这其中的缘故了。

当她坐在wendy对面时,她不免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