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弘文低低的把头垂了下去,然后坚决的抬了起来,诚恳道:“弘文幼时,母亲叫我读书考举,我不愿,且依着自己性子学了医。老太太但请信弘文一遭,弘文并不是那没主见的,由着人拿捏,弘文晓得是非好歹,绝不敢辜负祖母和老太太的一番心意!”

这番话说的盛老太太心头一动,再瞧贺弘文目光恳切郑重,还有那一脸触目惊心的伤痕,老太太沉吟片刻,随即微笑道:“心意不心意说不上,不过是老人家想的多些;哥儿也是我瞧了这些年的,品性自然信得过,若能天遂人愿那是最好,便是月难常圆也是天意,总不好一天天扛下去吧,姻缘天注定,哥儿不必强求。”

这话说的很亲切,很友好,也很动人,但其实什么也没答应,明兰暗赞老太太说话就是有艺术,她的意思是:贺少爷,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打算也是美妙的,不过前景未卜,所以就好好去努力吧,什么时候把表妹变成了义妹再来说,不过女孩子青春短暂,这段日子咱们还是要给自己打算的,所以你要抓紧时间呀。

贺弘文如何不明白,他也知道,曹家的事的确是很叫人光火,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遮掩过去的,若没有个确切的说,盛家是不打算结这门亲了,如今连自家祖母也生了气,再不肯管了。贺弘文神色黯淡之余,又说了许多好话,盛老太太一概四两拨千斤的回掉了,一脸的和蔼可亲,绕着圈子说话,可就是不松口,并且一点让明兰出来见面的意思都没有。

又说了几句,贺弘文黯然告辞。

待人走后,明兰才慢慢从里头出来,神色镇定,老太太敛去笑容,疲累的靠到罗汉床的迎枕上去,缓缓道:“弘哥儿是有心的。”

明兰缓步走到老太太身边,捡起一旁的美人锤,替祖母轻轻捶着腿,开口道:“是个人,就都是有心的。”

“怎么?”老太太看着明兰止水般的面容,颇觉兴味道:“这回你不想再争争了?”

明兰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无奈的摇摇头,答道:“该争的孙女都争了,祖母说的是,婚嫁本该两厢情愿才好,强逼来的总不好;孙女的婚事还是老太太相看罢,该怎样就怎样!盛家养我一场,即便不能光宗耀祖,也不该羞辱门榕是。”

盛老太太看着明兰苍白却坚定的面孔,有些心疼,柔声道:“好孩子,你明白就好;现下你岁数还小,再慢慢瞧罢。咱们对贺家算是仁至义尽,劝也劝了,说也说了,若弘哥儿真能成,那他也算是有但当的好男儿,便许了这门婚事也不错;若不成……”老太太犹豫了下,随即斩钉截铁道,“眼瞧着春闱开试了,京城里有的是年轻才俊,咱家又不是那攀龙附凤的,到时祖母与你寻一个品性淳厚的好孩子,也未必不成。”

明兰知道老太太如今瞧着李郁好,但这回老太太却是再也不敢露出半点口风了,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当初太早让孙女和贺弘文结识。

明兰眼中再无泪水,雪白的皮肤上弯起淡红的嘴角,笑出两个俏皮动人的梨涡来,甜蜜蜜的好像渗进了心里:“嗯!祖母说的是,只要人实在,踏实自在的过一辈子也是极好的。”

长大是痛苦的过程,成熟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可以,哪个女孩不愿意一辈子骄傲明媚的做公主,人非草木,那个女子又不希冀幸福的婚姻,没必要矫情的假装淡定和不在乎。

可世事如刀,一刀一刀摧折女孩的无邪天真,磨圆了棱角,销毁了志气,成为一个面目模糊的妇人,珠翠环绕,穿锦着缎,安排妾室的生活起居,照管庶子庶女的婚姻嫁娶,里里外外一大家子的忙乎,最后被高高供奉在家族的体面上,成为千篇一律的符号。

她不想变成这样的贤惠符号,每个女孩对一生一世一双人都有过梦想,也许,这就是她对贺弘文的执念,该想开些了,田垄,山泉,钓鱼,美食,还有书本,没有男人的天长地久,多存些私房钱,好好的教养孩子,她也能过的很好。

九月下旬,明兰行了及笄礼,来客不多,贺老夫人果然打了一支上好的赤金嵌翠宝的珠簪,亲自替明兰上了髻,有这样的关系,以后若有人提及与贺家的来往,也可以没过去了。

华兰送来了一对贵重的白玉金凤翘头衔珠钗,墨兰送来了一副书画,便是许久不来往的平宁郡主也送来了好些锦缎南珠为贺。如兰特别客气,掏出压箱底的金子,特意去翠宝斋打了一副极足分量的金丝螭头项圈,看的王氏眼睛都绿了。

明兰趁人不注意,偷偷扯着如兰的袖子,低声道:“五姐姐不必贿赂我,妹妹不会说出去的。”如兰白了她一眼,也低声道:“敬哥哥叫我送的,他说我是姐姐,理当关怀弟弟妹妹;我还匀出好些料子给栋哥儿,好多做两身新衣裳!”

看如兰一脸恭惠贤淑的姐姐模样,明兰立刻对姓文的刮目相看,张生也能改良?!

此后的日子风淡云轻,李郁平均每五天上一次盛府‘讨教学问’,每回都要吃掉盛老太太半盘子点心才肯走,一双眼睛几乎练成了透视,那屏风几乎被盯出两个洞来。

说句良心话,李郁除了每次偷看明兰的时间长了些,还真寻不出什么错处,天天窝在长梧哥哥家里苦读,从不随便出去应酬,便是出去了也很规矩,凡是带,重要的是——他头上五个表姐全嫁了人,底下两个表妹还没长牙。

王氏忙着考察那些家世丰厚的年轻学子,海氏又被瞧出有了身孕,天天捧着一罐酸梅害喜,全哥儿已学步了,最喜欢绕着明兰笑嘻嘻的玩儿,张着一张无齿的小嘴流口水。

贺府陆续传来些消息,短短二十几天里,曹姨妈寻死一次,贺母昏厥了两次,锦绣表妹重病三次,曹姨父和曹表哥们还曾闹上门去,贺老夫人发了怒,不但叫家丁把人都撵出去,还立时断了了曹家的接济银子,再不许曹家人上门。

到了十月底,曹姨妈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求上贺家,满口道歉,苦苦哀求诉说自家的不是,贺老夫人不好赶尽杀绝,多少给了些银子,却依旧不许曹姨妈见病榻上的贺母。

贺老夫人算是把明兰想做而不能做的付诸实行了。

正值金秋送爽之际,顺天府发出通告,言道北伐大军大胜而归,痛击羯奴几支主力,杀敌无数,踏平敌营,还击毙羯人的三位王子和左谷蠡王,俘获战马军资无数,直杀的羯人落荒而逃,一路上追击又击死击伤敌军数万!

据说,沈从兴国舅爷打定主意要给皇帝姐夫面子,特意连夜兼程,赶在先帝的忌辰之前赶到京城,把羯奴主将的人头和众多俘获献上祭奠!

十月二十七,京城城门大开,京营兵士衣甲一新,手持红缨枪和皮鞭铁链,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打开一道宽宽的官道来,皇帝亲率御林军相迎,摆出了十八队仪仗卫士,京城的百姓更是夹道欢迎,京城离北疆本就不远,日夜受着游牧民族的威胁度日,于他们而言,羯奴的将军可比平叛劳大多了。

到了吉时,远处传来礼炮三响,平羯北伐大军进城,甘老将军领头,沈顾二将一左一右相随,城中鞭炮轰鸣,几丈高的彩旗密密麻麻插满了一路,迎风招展,百姓争相仰望,满城花彩齐舞,军队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叫好和鼓掌。

当晚,皇帝于御殿赐宴,为一众凯歌将领加封官爵。

其中,甘老将军提为兵部尚书,沈从兴赐爵扫北侯,超一品,世袭罔替,晋位中军都督佥事,顾廷烨晋位左军都督佥事,均为正二品,此二人均御赐宅邸一座,其他赏赐无数,其下军官士卒均各有封赏。

第90回 瘦田

要说盛紘这四书大员不是白当的,照明兰的话来说,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他在北伐大军还朝的第三天,就敏锐的感觉到自己快要忙了。

大周朝军权原都集中在五军都督府,外加京城留守司和各地卫所,五成兵马司也有一些,然后新皇即位后,连续经历了“荆谭之乱”和北伐羯奴两场大的战事,大部分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都集中到了沈顾二人手中。

照惯例,大军还朝后领军之将需交还兵符印信,可是眼看都半个月了,吏部上了几回书,稍微提醒了一下,可皇帝那里毫无动静,最后,武英殿大学士裘恕于朝会之时公开上奏,结果叫皇帝狠狠申斥了一番,谓之‘僭越’。

盛紘觉着事有不妙,又素来信任老太太,一日散衙后来寿安堂请安时便说了几句,随后与长柏详细商量去了。

“可别再出事了。”盛老太太双手合十,默默念了几句佛,“祸乱战事,最终苦的是百姓,年前的乱子扰的江淮两岸多少良田歉收,只可怜了那些庄稼人,又得卖儿卖女了。”老太太多年礼佛,秉性行善,自年前就减免了好些佃户的租钱。

明兰拈着一枚绣花针小心的戳着一个刺绣绷子,闻言抬头,一脸茫然道:“不会吧,古往今来喜欢打仗的皇帝可没几个。”

盛老太太到底有些阅历,便沉吟道:“莫非皇上……要有些作为?”

明兰听了,大大点了点头:“祖母说的有理,登徒子捉把杀猪刀是为了强行调戏,小贼捞支狼牙棒是想当劫匪,皇上握着兵权不肯放,怕是要有动静了。”

仁宗皇帝待勋贵权爵十分宽厚,是以二三十年来,军权大多为勋爵世家所把持,这些家族世代联姻,势力盘根错节,军纪涣散,新皇登基后自要大换血。

老太太拧了一把明兰滑腻柔脂的小脸,见她一脸顽皮,心里高兴她又恢复了俏皮劲儿,笑骂道:“死丫头,胡说八道!朝政也是你浑说的!看不打你的嘴!”

明兰捂着小脸,拼命扭开老太太的魔爪,轻嚷道:“不是朝政呀!事关咱家大事。”

“什么大事?”老太太奇道。

明兰放下手,凑过去一脸正色道:“赶紧叫太太别急着给五姐姐寻人家了,待这一清算过后,再去寻比较牢靠些!”

好歹收了一个金项圈作封口费,多少也帮点儿忙;能对如兰产生正面影响的总不会太差,这年头真心恋爱一场不容易,明兰希望如兰能幸福。

其实明兰多虑了,皇帝的动作比王氏快,还没等王氏挑中女婿,第一弹劾就开始了。

于‘申辰之变’中附庸废四王爷者,于‘荆谭之乱’中与谋逆二王有所结连者,于北伐羯奴中协理军事不力者,皇帝一概着都察院众御史戮力严查,随后会同大理寺严审。叶子悠~悠

按照不该两面开战的基本军事原理,皇帝此次把火力集中在权爵世家上,一气褫夺了好几个王爵,贬斥了十几家,永昌侯府也因军中协理不利,挨了个严重的擦边球,侯爷被罚俸一年,侯府还被夺了两处御赐的庄子。

文官集团暂时安全,遂不遗余力的为皇帝献计献策,出人出力,盛紘作为都察院的小头目,尤其忙的厉害,连着许多天都半遗回来,有时还得睡在部里。

这一日,华兰带着大包小包来探望怀有身孕的海氏,顺便领着自己的一儿一女来外祖家玩,全哥儿和实哥儿没差多少日子,这个时候的小孩儿最好玩,爱动爱闹,却又翻不出大花样来,走走不了,不远,最具威力的技术依旧是张嘴大哭。

不久前,明兰替实哥儿设计了一排尺多高的木栅栏,用锦缎棉花包裹了边边角角,像搭积木一般的围在炕上,圈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地方,里头到处都是软绵绵的,随便小孩子爬起跌倒也没关系。

这个主意很得海氏的赞赏,她自从怀了身孕后,就不便再亲近儿子,常笑吟吟的坐在一旁,瞧着明兰拿小玩意儿逗栅栏里的全哥儿玩,圆滚滚的小胖墩一会儿跌个四脚朝天,一会儿扶着栅栏歪七扭八的挪几步,常逗的在旁观看的大人们捧腹大笑。

华兰瞧了,觉得有趣儿,索性把全哥儿也放进去,让这小哥俩自己顽,两个一般白胖滚圆的小朋友扭在一起,一会儿互相帮助,卖力搀扶着对方站起来,一会儿争夺玩具翻脸,扭缠成绞股麻花糖,庄姐儿拍手加油,众人捧腹大乐,连旁边的丫鬟婆子也忍俊不禁。

最后闹的精疲力竭,小哥俩哭了几声,一道倒头睡去,脑袋挨着脑袋,短胖小腿互相叠着,小声的打着鼾,呼呼直响,还流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