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帆点了点头然后打开了门,李柏然插着兜走进屋打量了一圈,别说房子还不错,装修还说的过去,一看就是新房子,让徐哲帆收拾的也挺温馨的,尤其是卧室,那一面淡黄色的大窗帘把屋里光线称的柔和的不得了。

床上也是浅色的被褥显的蓬蓬松松,似乎像是被太阳晒过似的,很好睡的样子。靠墙还有鞋架,上面各种的干净球鞋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还有窗外面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平平整整的挂在绳子上晾晒,中间还有两条纯白色的男生内裤,白得像雪一样,正用夹子夹在衣绳上,李柏然的眼神在上面停留了一会,然后转身悠哉的进了厨房。

徐哲帆正忙着弄菜呢,他刚才从空间里顺手摘了几把豆角和茄子,又洗了几个土豆的削了皮切成丝。

这样就是两个家常菜,一个豆角炖茄子,一个凉拌土豆丝,又从空间掰了几个嫩玉米扔进锅里煮着,又扯了几把小白菜,弄了个小白菜汤才算完事。

李柏然闻到玉米的味道,凑过去看了看道:“嗯?几月份了,现在还有玉米?”

徐哲帆听罢汗了下忙道:“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咱东北这边刚时兴的大棚技术,以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好了好了,菜差不多了,你去盛点米饭,一会就可以吃饭了。”

李柏然看了徐哲帆半响,才笑道:“嗯,不管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弄来的,只要弄的好吃就行。”

说完拿过旁边洗干净的碗转身去盛米饭了。

徐哲帆擦了把虚汗,不太想深入理解李柏然话里的意思,单手拿锅把菜一样样盛出来,再把汤倒进汤盆里放到桌子上。

三菜一汤,顿时满屋溢香,小白菜汤绿油油的特别讨喜,凉拌土豆丝黄焦焦的上面撒了把翠绿的香菜,格外的让人有食欲。

还有豆角炖茄子,简直是香味扑鼻,李柏然挟了一筷在碗里尝了尝,好吃的紧,顿时胃口大开,开始一口接一口吃了起来。

徐哲帆的厨艺那真不是盖的,重生前他就经常想着法的弄好吃的给于成吃,那个时候于成经常对他的家常菜赞不绝口,若不是因为这个,大概他也不会留在徐哲帆身边八年。

徐哲帆想起这个心里就有点难受,感觉堵的慌,忙低下头往嘴里扒拉饭粒。

其实在他的内心真的是很渴望这种两个人平平静静坐在一起吃饭的感觉,那是他记忆里最温馨的时刻,像家一样的温暖。

他愿意做菜给对方吃,而对方不用太多的言语,只要喜欢吃他做的菜,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想到这个徐哲帆突然失笑的摇了摇头,感觉自己的心态老的可以了,即使重生一遍这种幼稚的想法仍然改不过来,根深蒂固的让人厌恶。

活过了一辈子,难道他还想不明白吗?感情这种事根本就不可靠,更不可信,还何必再去奢望有一个家,一个愿意吃自己做的菜的人?

让人背叛的滋味他还不够了解吗?想起于成心情突然又变得沉重,那个人毕意和自己一起待了八年,要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说实话,他爱过于成,深深的爱过,否则也不会任他在外面乱搞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现在想想,只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蠢了。

对面的李柏然吃的出了汗,拿过桌边洁白的毛巾擦了把汗后,抬手盛了一碗汤,然后瞥了徐哲帆一眼,像是顺口问道:“你跟于成认识吗?”

乍一听于成的名子,徐哲帆惊了下,慌张的抬头看了李柏然一眼,只见他眼底深深的根本看不出什么意图。

于是徐哲帆摇了摇头否认道:“不认识,从来没见过。”

李柏然嗯了一声也没接话,低头开始喝起汤来,他不是给徐哲帆面子,而是菜弄的确实是好吃极了,三盘菜几乎都让他扫了个空,汤也喝了不少,吃了三碗饭啃了两只玉米,才放下筷子,说吃饱了。

其实对于李柏然赞扬他的做菜好吃这一点上,徐哲帆心里还是有点高兴的,毕竟有人喜欢自己做菜的味道,也算是件让人心情舒畅的事。

于是他一高兴就嘴贱下意识的回了句:“喜欢吃的话,以后常来就是了。”

李柏然当时笑了笑没什么反应,但徐哲帆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当了真,之后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蹭饭,让徐哲帆挺无语,但是因为自己有言在先,还真不好拒绝。

就因为人家吃几顿饭便要赶他走或者撕破脸,别说这不符合徐哲帆的性格,他也根本做不出这种事来,况且人家李柏然还帮过他不少忙,徐哲帆从来就不是个望恩负义的人。

想了想反正空间的蔬菜也有的是,多一个人吃不算多,而且李柏然这个人这几年相处下来,除了那官二代的脾气难搞之外,还不算太讨厌,吃完了饭还会主动帮他洗碗,徐哲帆也就默认了下来。

李柏然就这么以不软不硬的姿态慢慢的渗入到徐哲帆的生活当中,接近并细细了解着他。

而另一边让徐哲帆感觉心里有梗的就是于成。

因为重生前他爱过于成,也恨过,这份感情毕竟刻骨铭心,不可能说忘就忘,如果感情真的那么好控制的话,那世上就没有什么爱恨情仇的事了。

两个人这辈子没见着面倒也罢了,可是现在于成居然就坐在他前面,平时上课还频繁的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让他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特别的煎熬。

于成对徐哲帆则是有好感,但又对徐哲帆突然的冷淡而感到莫名其妙,从而开始关注他起来,越观察就越发在意,从外表到细节都很关注。

他感觉徐哲帆的家庭条件似乎很好,各种时兴的衣服换的很频,而且经常会带着水果和红枣课间吃,也会分给同学,但绝对不会给他,这让于成很是郁闷,好几次他都想试探跟徐哲帆说话,但都会被他冷淡的样子给弄的到嘴边的话又不由自主的缩了回去。

他自觉得没得罪过徐哲帆什么事,不就是刚见面时跟他借了下笔吗?那点事值得他对自己这么的深仇大恨吗?感觉这个姓徐的同学实在是莫名其妙,但又忍不住的很在意他,他越是对自己冷淡不屑一顾,于成就越对他好奇。

经常会转头看他做作业的样子,和他的课本上好看俊秀的笔迹,及他上课回答问题的清脆声音,和跟别的同学温和的说话的态度,还有他那一脸无害温润的笑容。

当然,这样的微笑不属于自己,他也从来没有对自己这么笑过,于成真的很想徐哲帆能对他笑一笑,不过这可能是奢望,徐哲帆对他不仅没有笑脸,更是连一个眼神都欠奉。

最近因为于成的事,徐哲帆心里一直不痛快,纠结于前尘往事之中,有点不可自拔的感觉。

所以每天晚上吃过饭,复习会功课后,都会去人民浴池洗个澡,然后跑到旁边的一家小饭店占张桌子喝瓶啤酒再回去睡。

不久后徐哲帆看出点端倪,他好像误打误撞的进了同性恋的地方,开这饭店的小老板好像是个同性恋,并且会经常招一些同类的人进来。

可能在圈里这个饭店已经有些知名度了,晚上可以看到很多同性恋倾向的人没事会来这里聚聚。

因为徐哲帆经常出现,小老板跟他也有些熟识,徐哲帆本身也是同性恋,而且这辈子也不打算改变性向,所以也没有否认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大家因为都一样毫不掩饰他倒也乐的轻松自在。

偶而还会有人跟他搭讪,一起喝酒偶而聊个天倒也不错,只不过后来受欢迎的程度让他有点不适应。

因为来这个饭店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小老板索性买下了旁边的房子,然后一起打通,里外装修了下,别说还真的带了点后世酒吧的味道。

红木的吧台,挺像那么回事,徐哲帆每次来都喜欢坐在吧台尾,要杯果汁或者啤酒,坐着喝上一会,或跟小老板说两句话,如果有陌生人跟他搭话,他不会再像以前那么随意,会刻意的疏远些。

因为待久了他多少也了解了这里的习惯,凡是来玩乐的,要么是成双成对,要么就是来找寻目标的。

而徐哲帆暂时还没有找伴的想法,他只是想来解解闷的而已,所以尽量的疏远他们也是一种拒绝的态度。

第34章 34 …

转眼过了年,来年春,徐家要盖新房子了,徐哲帆从银行取了三万块钱给刘秀,让家里人张罗着。

看着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被推倒了,刘秀和徐传都有点不是滋味,但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想想以后崭新的两层小楼,脸上也都挂上了笑容。

村里不少人都很羡慕徐家,都说徐家这两年混的老好了,包了果园嫁了女儿,养个儿子升中学还是全县第一,而且听说现在在重点的成绩还是很拔尖的。

前两年买了大彩电,这紧接着就要盖二层小楼了,放眼看看这十里八村的,有哪家能像他家这么牛气,再看看人家两口子这两年吃的用的穿的,多少人眼瞅着羡慕着,徐传和刘秀的衣服那都是城里时兴啥就穿啥,吃的也都好的不得了,顿顿见肉不说,小零嘴水果也是经常不断,人家儿子一回来就买一大堆城里的点心营养品,这几年把他俩吃的白白胖胖的,越看越像城里人了。

老房子推倒了,在原来的地基上盖起了二层小楼,小楼盖起来之前徐哲帆和刘秀暂时住在邻居家,原先家里那些家具什么的,刘秀不太嘎实扔掉,还想留着放进新房子里,但后来被徐哲帆一说,便勉强只留了当初几个个陪嫁的箱子留着放杂物,其它的村里有人想要就送给他们了。

徐传和刘秀两口子天天跟着建筑队那几个人前后也忙活了两个多月,家里的二层小楼总算是盖起来了,跟城里新楼房的模样分毫不差,里面也都是按城里房子的样子装的。

墙壁刷的雪白雪白的,徐哲帆领着刘秀和徐传在城里的家具市场转了两天,终于选中了一套家具,是纯实木的,价钱不便宜很高档,刘秀和徐传都很满意,还有几组松软的大沙发,放在家里的客厅那真是相当的气派。

付了钱后第二天就用车拉到了村里,雇了几个人帮忙抬进去按地方大小摆放好,村里老多人围在院子里跟着看热闹,村民都羡慕的不得了。

很多小孩子都凑上前去好奇的摸摸那皮质沙发,然后乐的嗷嗷的尖叫的满院子跑。

随后又有几样大的家电也一起拉了进去,有家具一摆,里面立即就变了样,楼上的窗户挂着大窗帘,是母亲刘秀看中的花色,带点乳白色的小碎花,远远看着清新无比。

刘秀看着满眼的欣喜,嘴里却还不断的念叨着好看是好看,就是不好洗之类的话。

房子里外都布置的差不多了,然后就是院子,以前家里的院子全是树条拼架着的院丈,现在全部拔掉用砖砌墙,然后外面装上城里订制的大铁门,那是入眼锃亮相当气派的。

从屋门口到大门这一溜道都用的水泥和花砖铺成的小直板路,两边都是空地,留着地方以后没事时还可以种些平时吃的蔬菜什么的,路边再种上粉了嘟花朵,那就更好看了。

家里这两层小楼一盖起来,非常的醒目,相当的吸引人眼球,徐家因为这次盖房子也算是在十里八村红火了一把。

姐姐徐晓红和姐夫张震海抽空也都来了,进屋一看张震海连连称赞说不得了,这农村变化真大,城里人都住的没这么好。

刘秀这会因为新房子的事高兴,听着这话也顺耳,便大度道,现在不像过去了,家里也住上新房子了,两层的,房间也多,要他们以后没事也可以过来住,再来几个人也能住得开。

张震海点头称是,然后顺口打听了下盖房子花了多少钱。

这两年他因为开校工赚了点钱,所以便想着也把家里那个老房子拆掉盖新房,看着丈母娘家这新房子,这个想法又更迫切了。

刘秀不怕他问,就怕他不问,张震海开校工从家里拿的那一万块钱到现在只还了三千块,还差七千块,她听闺女徐晓红说校工现在生意不错,再过一年应该就能把欠的本钱给还上。

结果这都两年了,张震海到现在也没动静,刘秀想起这事就对他不满意。

刘秀说道:“家里盖这个房子从里到外装修加上买家具一共花了快四万块钱,我说小海啊,不是妈跟你要钱啊,要不是你开那个校工从家里借了那些钱,我盖这房子根本就拉不了饥荒,所以你得把那剩下钱尽早掂倒给我。”

张震海忙堆着笑脸道:“妈,我这手头现在确实有点紧,你知道学校现在学生多,这上一下货都得很多本钱,再等等吧,等手里有了一定还你。”旁边的徐晓红也跟着附合,刘秀这才做罢,她倒没指望自己张口要了他就能给,只是给他提个醒,虽然是亲戚,但这也不是小数目,不能老这么不打蒙不下蛋的,算什么事。

上楼看到那套实木组合家具,张震海心想,哎呀妈啊,这得多少钱啊,他这老丈人家也太大手笔了,刚刚丈母娘还跟他哭穷,转眼这屋里就买了这么套大家具,还有那个锃新锃新的洗衣机,还有这套皮质沙发也太新潮了,城里也没见几家买的。

看来这老丈人家不简单啊,要真是没钱怎么可能会舍得买这么时髦的家具。

他回头想想,好像老丈人家只不过是包了几年果园而已,怎么突然间就变得这么有钱了,两年前借他一万块,这转眼又盖房子又是四万块,加一起可是五万啊,现在能赚五万块钱那很不容易的。

原本他还想把自己家那个旧房子推掉,盖个平房,结果看了这两层楼,他又觉得那平房跟这个一比也太寒碜了,咬牙想再过两年,他攒着钱也盖个两层楼,到时在丈母娘面前脸上也有光。

他知道刘秀一直看不上他,嫌她闺女嫁给了自己这么个穷小子,说实话他的条件确实比不上徐晓红家的条件,但他会努力,有一天自己也能在徐晓红娘家人面前抬起头来,证明她刘秀的闺女当初嫁给自己不亏的慌。

两人中午吃过饭便说校工那边还有事,说了几句话就匆匆的走了,徐哲帆则因为放假,在家住了两天,要了二楼靠阳的一个房间,屋里放着一张大床,书桌书架什么的母亲刘秀都收拾的可好了。

盖房子这段时间可把刘秀忙倒坏了,人都瘦了一圈,但瘦归瘦,精神头特别的好,虽然累但她心里高兴,村里谁不羡慕她啊,还有这两层新房子谁见着了不眼馋,就算是房子大收拾起来麻烦她也乐意。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过了个周末,家里现在的一切,两口子都知道是自己儿子的功劳,没有儿子别说是新房,就是猪肉都不知道能不能顿顿吃上。

徐传和刘秀心里都稀罕儿子稀罕的紧,现在徐哲帆在学校功课也好,生意听说做的也顺当,开的那个甜蜜蜜水果屋也很赚钱,更难得的是儿子还特别的懂事,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上就是比同年纪的孩子成熟,所以两人有什么事都会跟儿子讲,有什么想法也会跟他商量。

这天一家人在新买的实木桌子上吃饭,边吃边开心的说着话。

徐传道:“儿子,爸今年果园合同就要到期了,本来吧我是想再包个几年,可是现在苹果掉价掉的厉害,去年赚的钱也不多,所以,爸想听听你的意见。”

徐哲帆吃了口馒头想了想,说道:“爸,其实不用我说,你心里也有数了,现在包果园的人太多了,因为前几年包果树确实是让人赚着了钱,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跟风包地,不断的种树,所以我感觉苹果的价钱应该很快就会降到最低,果园还是不要再继续承包了,没有什么升值空间。”

这个徐哲帆模糊有点印象,九四九五年后苹果价钱一直压的很低,市场也是供大于求,徐哲帆这几天也考虑着把空间的苹果树换成别的水果树,比如说大樱桃还有南方的一些高档水果,因为稀罕大家都没见着的水果,价钱比较有提升的空间,其实也可以种别的什么赚钱的植物,但是种果树比其它的好打理,毕竟他现在还在念书,没有太多的时间进空间照看。

刘秀吃了几口花生米道:“他爹,我说咱儿子说的对,果园还是不包了,现在一年承包费不少又不赚钱,你看你还天天上山累个够呛的,还不如到城里帮咱儿子看摊呢。”

徐哲帆一听道:“妈,看摊这活也不容易的,天天风吹日晒的就别让我爸遭这个罪了。”

徐传听了也直摇头说不去。

刘秀听了在边上啐了口道:“我就是说说,你俩还真当真了,你爸要去我也不能让他,那么老远天天来回骑车也不安全,我也不放心。”

徐传喝了口白酒说道:“这果园是肯定不包了,我和你妈这几天就琢磨着看能能再弄点别的事干,我们现在这年纪还能动弹,又不是七老八十天天要在家坐着,还是得做点什么赚钱的事才有奔头。”

徐哲帆考虑了下,斟酌着说道:“要不爸,你们养鸡吧,这个我妈养过,她应该懂,而且养鸡的话咱农村也有的是地方,很方便。”

徐传听罢一愣:“养鸡?卖鸡?”

徐哲帆摇头道:“不是卖鸡,是卖鸡蛋,鸭蛋鹅蛋也都可以,你不知道,现在城里的消费水平提上来了,很多人都开始注意饮食上的营养均衡,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现在在市场上是很畅销的。”

徐传想了想疑惑的问:“真的吗?养鸡真的能行?那鸡蛋能卖的出去?”

徐哲帆点头:“爸相信我,肯定好卖。”

刘秀在一边道:“别的不怕,就怕鸡得病赔钱。”

徐哲帆笑说:“干什么都有赚有赔,咱先少弄一些试试看,赔钱了也不心疼,如果真的赚了钱以后再慢慢扩大发展。”

徐传想了想说道:“那儿子,养鸡的本钱得多少啊?”

徐哲帆微笑道:“本钱我掏,赚了算你们的,赔了算我的,其实也用不了多少。”

徐传和刘秀对视一眼,都笑了,然后一拍大腿道:“行,以后就改养鸡了,儿子给出的主意肯定行的。”

第35章 35 …

徐传这人性子急,养鸡的事定下来后,便说干就干,正好徐家后面有一处空地,徐传找来村里人说了说,便给承包了下来。

然后就是建造鸡舍,先在十里八村找养过鸡的人打听,找到明白人打听清楚之后,再从城里买来建鸡舍的材料,几天的工夫便建起了几间能遮风挡雨的简易房。

鸡舍准备好后,就要买鸡崽了,当时农村人都会用自己家的鸡蛋抱出鸡崽,于是徐传便东家收一些西家买一些,总算是凑上了五百只鸡,按徐哲帆的意思是先养五百只试试,因为简易房还剩下两间,便又抱了一些鸭子和鹅一起养着。

养鸡鸭鹅这些对农村人来说太熟悉了,因为家家都养都不缺这些,看到徐传这么大量的养鸡,很多村民都在看热闹,当面说挺好挺好,实际上背后都不太看好,很多人都说,那鸡蛋还不有的是,谁买啊,到时下蛋卖不出去可好看了。

徐传和刘秀也不是没担心过这些,但是儿子信誓旦旦的似乎很有信心,盖鸡舍买鸡的钱也都是徐哲帆拿的,就是让他们放开了手干,不用管赔钱的事,鸡蛋到时候他负责卖,保管不会剩下的。

于是徐传和刘秀也就是鼓足了劲干了,每天早上起早贪黑的照看着那群鸡,虽然不是很累,但是天天的也没什么空闲时间,好在是农村,鸡吃的玉米青草麦麸什么的,自家地里就能种出来,也不用另外买粮食。

离山还近,上山割几笼狗尾草回来用刀铡两下扔到鸡棚里,小鸡们就抢着吃了,平时种的菜吃不完也都能和食里给它们吃,看着它们一天一天从小鸡崽到长得半大不小,天天乍巴着小翅膀精神抖擞的样子,徐传和刘秀都很高兴,感觉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

徐哲帆偶尔回来也看了几回,觉得他爸和他妈真是养鸡的一把好手,三个多月的工夫就把鸡崽们伺候的挺好大,一只只健健康康的。

徐哲帆看着心意一动,顺手试了下,这些鸡鸭鹅居然也能放进空间,于是他弄了十几只放了进去。

这样的话平时自己吃蛋的问题也解决了,空间水土肥沃,下的蛋肯定也比外面养的大。

他花了几天时间用树枝细细的给鸡鸭鹅围了个圈,圈里都种上青草,没事的时候它们就会自己啄地上的青草吃,徐哲帆又多开了些地种小白菜波菜什么的,吃不完就给鸡鸭鹅吃,一点也不浪费。

而且他也很注意市场鸡蛋的价格,见有逐步上涨的趋势,并联系到了一个人,他就是专门做鸡蛋批发生意的。

徐哲帆跟家里说好了,也把那个人带到他们家鸡棚看了,那人很满意,答应下蛋后全部收购。

这样的话刘秀和徐传就更有奔头了,两人天天都乐呵呵的。

一般鸡下蛋都是半年以后,结果徐哲帆从把鸡送进空间后大概两个月就开始下蛋了,之后鸭子也开始下了,最后是鹅。

比家里的那群提早了一个半月,基本上每只一天一个蛋,而且蛋下的特别的大个,鸡蛋就像鸭蛋那么大,鸭蛋比普通鹅蛋略小,而鹅蛋能把一只手撑的满满的,沉甸甸的。

这些蛋徐哲帆根本就吃不过来,他每天都小心的把蛋从圈里拾出来挨样放好,鸡蛋一堆,鸭蛋一堆,鹅蛋一堆。

时间一长他便琢磨了下,家里的蛋全部批发,那自己空间的就零售,价格定的肯定要比普通的鸡蛋贵,求质不求量,反正放在空间也坏不了,也不着急就慢慢留着卖。

于是他在市场水果摊那里也摆上了鸡鸭鹅蛋零售的牌子,然后又给帮他卖水果的大嫂工资涨了一百块钱,让她照看一下。

却没想到半月之后他那些鸡蛋鸭蛋鹅蛋,卖的疯好,很多人喜欢吃。

也难怪,空间的东西一向美味,那些蛋徐哲帆平时也经常吃,煮熟之后剥开蛋皮后,蛋清是透明的,蛋黄也是红郁郁的,吃着非常的香,就是比一般的鸡蛋好吃,味道好。

哪怕是贵了点也有人买,鸡蛋很快就供不应求了,很多城里大妈什么的都会专门去问还有没有那种鸡蛋买的。

徐哲帆想了想,便又从家往空间弄了几十只鸡,也把空间的鸡圈扩大了一倍,又去掉了十几棵苹果树倒出了些地方养鸡。

去年暑假的时候,他一个人去了趟南方,买了很多南方的水果树苗一直放在空间里用泉水温着,随时都能种,都是一些时下新兴的水果品种。

原来的枣树和李子杏子都各留了一两棵,苹果桃子也各留了五棵,现在因为养鸡倒出了些地方,他便把那些新树苗每样都抽出些种上,两棵荔枝,两棵龙眼,五棵柑橘,十棵大樱桃,还有几种罕见的果子树。

在空地又种了点西瓜和哈密瓜。

空间这时已经满了,还要留块空地放水果,所以徐哲帆没敢再多栽。

因为这几年徐哲帆一年四季卖水果,徐哲帆银行的总资产已经超过十万块了,看着存折上的钱数,徐哲帆的心情是非常舒坦的。

这个世界上别的东西也许不可靠,只有握在手里的钱才是最实实在在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于成这几天一直想找机会跟徐哲帆搭话,但徐哲帆一直没给他这个机会。

星期二那天,徐哲帆偶然间看了眼日历,那天是五月初五,他想起什么微微怔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