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四十章 花了八十两

大牛看了看林小竹,也不大在意,跟着刘二爷一左一右地架起老人。

“二位大叔请跟我来。”林小竹感激地赶紧带路。

跟着林小竹穿过两条巷子,走到大榕树下,大牛脸上的表情越来越诧异,问道:“小姑娘,你家是住这儿的?”

“不是。”林小竹又把对刘二爷说过的话再说了一遍。

大牛脸上有些古怪。仔细地打量着林小竹,又看了看自己扶着的老人,目光闪了闪,没有说话。待林小竹走到那院子前面,推门进去,他终于忍不住了,再一次问:“这是你亲戚家?”

“是啊!”林小竹看出了大牛的异样,想起上次来时,听到那老妇说她儿子大牛到集市上去了,便有些明白。她应了一声后,便有些惴惴不安地回头打量着门上,开始犹疑、不确定,“应该是吧。我爷爷说,大门左边是一棵大榕树,右边有一条小河。应该是这里没错吧。”

“这里,已有八年没人住了。”大牛指了指榕树方向,解释道,“我们家,就住在那边。我听我爹说,这里原来住着一户有钱人家。可后来,有官府来搜查,说是犯了大罪,一家老小全被抓到了牢里,那一年秋天都被杀了头。”

“啊?”林小竹叫了起来。见大牛和刘二爷都转过头来看着她,她赶紧伸手捂住自己的嘴,露出惊慌的大眼睛,“我…我爷爷说,这里住的,是我奶奶的远房表兄…”关系说远一点,没人跑来抓自己去株连九族吧?

大牛看看忐忑不安的林小竹,笑了一声,道:“没关系。八年前的事了,咱们这儿的县令都换了好几个。你不过是这家的远房亲戚,没事没事。咱们不说,也没人知道。”

这时三人已穿过了院子,走到了厢房处,林小竹犹豫了一会儿,推开了门。两个男人看着里面光光的床板,愣了一愣,还是把老人扶到床上,放着他躺了下来。幸好林小竹走之前把床和桌子、板凳都擦了一遍,否则根本躺不下人。

大牛环顾了一下屋子,感慨道:“这里当时官府想卖掉,所以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收拾了一遍,只留了这么一点东西。结果大家都嫌晦气,没人买,这院子就一直这么荒败下来了。”

“你爷爷呢?”刘二爷沉声问林小竹。

“死了。”林小竹垂下眼,。

“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我…”林小竹想了想,“我还有个远房表姨,我想去寻她。在这里呆几天,我就走。”这个地方,她肯定不能常来。打听到她想要知道的一些情况,她就不能再在此露面了。

“也好。有这位老人在此,你也不会害怕。”刘二爷点点头,“我家还有些空闲的被褥,一会儿我叫人拿来给你吧。”

“谢谢刘二爷。”林小竹感激地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两个男了不再说话,伸头看了看第二进的院子,看到满院子的荒芜,叹了一口气,相跟着出了院门。

林小竹看了看床上的老人,见他睡的正香,眷恋在看着他的面容。好一会儿,这才走出门去,到院子里的井边伸头看了看。一会儿老人醒来,一定会口渴,这井里的水放久了,估计不能喝。

她找到了厨房,推门进去看了看,里面除了灶台和一张桌子,什么都没有。她叹了一口气,摸了摸怀里的铜钱,思忖着要不要买上两个碗,去邻居家要点水,再给老人买点吃食。

时间紧迫,不能在耽搁了。她正要出门,迎面就遇上刘二爷带着两个仆人,手里抱了一堆东西,正朝这边来。她赶紧上去帮忙拿东西。

进了房,刘二爷差使两个仆人把床铺好,安顿好老人,自己则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桌上,打开来道:“你这里也没锅没碗的,我给你们带了点吃的。”却是两碗饭,一碗菜,两双筷子,还有一陶壶的水。

“刘二爷,我真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林小竹看着这些东西,大为感动。萍水相逢,这位刘二爷却能这样帮人,实在是个心善的大好人。

刘二爷摆摆手:“遇上了,有能力,就能帮一把是一把。”说完拱拱手,“那我们就走了。”

把刘二爷送出门,林小竹将饭菜用碗扣好,跟水壶一同放到床边,也不敢再耽搁,拿了自己的衣服,跑到另一个房间套好,飞快地从枯井里下去。回到山庄,已是到吃饭的时辰了。苏小舒见了她,倒是好一阵埋怨。林小竹扯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这两次出进,山庄里的人都毫无动静,像是不知道一般。林小竹心里安定了许多。心里牵挂着老人,第二日便又去了一趟院子。

一进院子,就听到外院里咋咋乎乎的声音:“这里这里,这里也要擦。打水的,动作快一点。”倒是那老人的声音。而外院里,似乎有不少人在忙活。

林小竹愣了一愣,看了看那塌了一半的围墙,掀起裙摆翻了出去,沿着墙根慢慢地绕到正门。大门大开着,有两个男子,正在那里清理院子。看到林小竹进来,两人只抬头看了一眼,便自顾自地在那里忙活,连问都不问一声。

林小竹打量了那两个男了一下,便直接进了厅堂,只见老人站在屋子中间,满面红光地指挥着屋里的两人,嘴里不停地吆喝着:“这里这里…”转眼看到林小竹,上下打量了她一下,哈哈笑了起来:“你就是把我捡回来的那小姑娘?”

这是神马情况?林小竹眨巴眨巴眼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位老人恣意张扬的个性,跟她温文尔雅、脾气有些犟的爷爷可不太像。

见林小竹点头,老人极开心,扯着她的袖子道:“来来来,你看看,你看看,我把咱们的家收拾得如何?”

林小竹随他走到第二进院子,嘴角抽了抽。门窗都被人擦得一尘不染,院里的杂草也被除得干干净净。院子的井边,正有两个男子,在井里打水。

可是…看刚才那两个男人不理不采的样子,还有这些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不像是下人,倒像是镇上那些做短工的。林小竹回过头来,上下打量了老人一下,看他昨日穿的一件灰色袍子不见了,身上只穿着一套青色短衫,不由开口问:“您身上的衣服呢?”

老人满不在乎地一挥手:“当了。”

林小竹一噎,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抖着手指着院子,嚷嚷道:“当了的钱,就雇了人收拾院子?”

“是啊!”老人很不满地道,“我那件袍子,那些小兔崽子们骗我,说花了五千两银子。结果老子拿去当铺,竟然才当了一百两。奶奶的,回去我非得好好收拾他们一顿不可。”

“…”林小竹无语。看来这老头儿,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鼠吃虫咬,光板没毛”的当铺伎俩,他居然不知道。而且,什么样的衣服能值五千两啊?她昨天看到那袍子,连个绣花都没有,跟前世她看过的绸缎料子,相差也不大嘛。

“酒馆里的钱你还了?”林小竹又问。

“嗯,那是。大爷我要是骗吃骗喝,非被人笑话不可。不光还了,老爷我上午还在那酒馆里又吃了一顿。”老人豪迈地一摆手。

“那你现在还剩多少银子?”林小竹怀疑地问。

老人掏了掏怀里,拿出几锭碎银,眯着眼睛瞧了瞧:“这个…似乎还剩二十两。”

林小竹无语望天。她把自己一辈子都卖了,才换得了二百五十文铜钱。可这位爷,只半天的功夫,就两顿饭钱和找几个钟点工打扫打扫屋子,也能花掉八十两银子!

你丫的,这是什么世道啊?

算了,不管了。她也没能力去管。这位爷,绝对是有钱有权的主。看这样子,没准比袁天野还牛。

咦,不对呀!她转过头,看着老人:“你打扫屋子干什么?你要在这儿长住?”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四十一章 叮咛

“对呀。我要住到我的人来找我为止。”老人抚了抚胡子,将头一抬,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们不来寻爷,哪有让爷主动去找他们的道理?”

“呃,好吧。”林小竹头疼地转过身,“那您慢慢住,想住多久住多久,反正这院子也是空着。我走了。”这老头儿虽然跟她爷爷长得很像,但这性子,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喂喂喂,丫头,你去哪里?”老人一把抓住她的袖子,“你把我老头子捡回来,怎么能什么都不管就走了呢?昨晚就扔下我老头子一个人,你也太不负责任了。”说完又抚着胡子,斜睨着林小竹,“不过还算有点良心,今天还知道来看看我老头儿有没有被饿死。”

“…”林小竹抚了抚额,“您老人家现在有钱了,去雇几个人,帮你做饭洗衣,伺候您。这二十两银子,您省着点花,就能等得着您家里的人来了。我还得做事呢,可不能时时呆在这里陪你。”

“那不行,我就看你顺眼。”老人伸手一指,“你看看他们这些人,粗手粗脚,连点粗活都干不好,哪有资格伺候爷?”

敢情自己能被挑中去伺候他,还是莫大的荣幸?

林小竹哭笑不得。不过她的好奇心也被挑起来了,眨巴着大眼睛,瞅着老人问:“您老这是打哪儿来呀?怎么会跟您的人走散了呢?要不,请个人到您家里传个信,让他们来接您老人家?”

老人像是被扎破了口子的气球,一下蔫了下去,闷闷地道:“爷跟他们生气,所以就一个人跑了。雇了马车跑到这小镇上,在那小酒馆里喝了老半天酒,那些兔崽子们竟然一个都没能找到爷。这回爷可真生气了!哼,老子这回就在这儿住下来,找不到爷,看他们怎么着急!”说完又高兴起来,“嘿嘿,就这么办。”

林小竹被他整得没脾气。这整个就是一老玩童嘛。不过这位老人长得跟她爷爷那么像,能够遇上也是一种缘份,她不能狠下心来不管他。只得耐心交待道:“那您慢慢住。不过您那钱呀,可不能再这么胡花,得省着点。除了买米、买菜,您再去买两身一般的衣服,再雇两个人伺候您,就行了。剩下的钱,您得攒着。要是过得半个月您家里的人都没能找到这儿来,您还得雇人回去送信呢。要是把钱都花光了,可就得当叫花子讨饭去了。您可愿意去讨饭受人家施舍?”

想了想,她又道:“您昨天酒醉,是一位刘二爷和酒馆的小二大牛叔把你抬到这儿来的。刘二爷还从家里拿了被褥和饭菜给您用。要是您家人来接了,您临走前,别忘了去拜访一下刘二爷。”她也不知哪天就不能出来了,把事情交代清楚,也放心些。

听着她不厌其烦的叮咛,老人看向她的目光越来越亮。等她说完,他一脸的欢喜:“丫头,你担心我?”

呃,这不是重点好不好?林小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无奈地问:“我刚说的话,您可听明白了?”

“明白了明白了。”老人胡乱地点着头,明显在敷衍了事,只管眼睛亮亮瞅着林小竹。

林小竹拧起眉毛,瞪起眼睛:“那您说说,我刚才说什么了?”

“说什么了?”老人倒像很享受林小竹凶巴巴的样子,笑眯眯地反问。

“…”林小竹被他打败了,认命地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了一遍。

老人这回貌似认真地听完了她的话,还点了点头,问:“丫头,如果我老人家没钱了,你会不会管我?”

想起自己的现状,林小竹情绪低落下来,垂下长长的睫毛,道:“如果现实允许,当然有我一口吃的,一定会不饿着你。可是,我是没自由身的。不能每天来看你,也不能把我主子给我吃的饭拿来给你吃。”说完抬起头,看着老人,鼻子有些发酸,“所以,靠我是靠不住的,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一下把钱花光了。”

如果老人无家可归,而她是自由身,她真希望能这样在一起相依为命。毕竟在这古代,她举目无亲。看着这张熟悉的面孔,她就不会感觉孤单。

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哪怕老人地位显赫,也愿意帮助她让她恢复自由身,但袁天野把那些孩子买来,藏在深山里训练,绝对是密谋什么大事。她又不知老人跟袁天野是敌是友。如果他是袁天野的敌人,她把山庄暴露在他面前,袁天野和山庄那些孩子就得死。不管怎么样,袁天野对她不薄,那些孩子跟她更有同窗之谊。她不能因一已之私,害了他们的性命。

虽然看老人这老顽童的心性,十有八九不会是跟袁天野争权夺利的正主。这也是她还能来这里看看他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着她就能冒那样的险,去跟他提自己的事。就算他不是,也难保他的亲戚朋友不是袁天野的敌人。

听得林小竹的话,老人眉头皱了起来,脸色变得极难看。不过他也没有追问什么,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吧行吧,那我就不去下馆子了。这样,你去给我买些米和菜来,然后给我做饭吃。”

林小竹本想说自己没时间,再看到老人那张熟悉的脸和期盼的眼睛,她叹了一口气,接过老人递过来的一锭银子,飞快地朝门外奔去。

好在昨天在街上逛了一圈,知道市场在哪儿,也知道价钱。林小竹从小巷子穿过去,直奔市场。买了一小袋米,两块豆腐,一把空心菜,一些调料。想了想,她又称了半斤猪肉。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要想老人从穷奢极侈的生活状态一下变得很简朴,实在不容易做到。还是慢慢来吧。

买完这些,她又买了一些炊具,这才回去。

“小姑娘,你这是买菜呢?”穿出巷子,就遇上了昨日帮助的大牛。他看到林小竹手上的东西,倒也不惊讶,笑着打招呼。

“大牛叔。”林小竹看到他,一脸惊喜,“您能不能帮我找一个会做饭的人?最好是个男的,包吃住,一个月五钱银子。”看那位老爷子的德性,是不能少了人伺候的。干脆帮他找个下人,可以给他做饭、伺候他,她也放心些。

“是你要雇人?”大牛打量着林小竹。林小竹今天穿的是山庄里的衣服,倒不像昨日那一身衣衫那么破旧褴褛。

“是昨日您跟刘二爷帮抬回来的那位老爷子。”林小竹解释道。老人去酒馆里结账,大牛绝对不会不知道,“老爷子要住到有人来寻他才离开,可我没时间呆在这里。所以帮他雇一个人,就帮佣到他离开这里的时候为止。”

大牛想了想,笑道:“那正好。我有个远房堂弟,老实勤快,正说要找个事做呢。要不我叫他去帮做做?”

“行。那您能不能现在就叫他来?反正地方您也知道,让他直接过去就是了。”林小竹道。

“好,我这就叫他去。”大牛回过头,快步朝他家的方向走去。

林小竹回到家,院子已焕然一新,而收拾院子的人都已离开了。老头儿搬了把椅子,很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等着她回来。

“买了什么好吃的?”一见林小竹进门,老头儿就凑了过来。待看清楚林小竹手里的东西,张大着嘴,睁大着眼睛道,“你就让我吃这个?”

“就吃这个!”林小竹一眼瞪过去,“您忘了我刚才跟您说的话了?”说完也不理他,拎着东西进了厨房。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四十二章 没六鱼

“豆腐青菜倒也罢了,不想当叫花子,凑合着过也就算了。可那猪肉,稍有钱的人都不吃这个。我可是吃不惯。”老头儿像一条尾巴似的,一路跟着她进来。看到她站在那里发愣,嘴里嘟嘟哝哝。

林小竹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她倒是记起来了。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就曾作诗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侯足时它自美!”可见猪肉在古代的地位是极低下的。主要是他们认为猪、狗都是比较脏的动物,猪肉狗肉的地位都很低下。一直以食草的羊、牛为重。只是牛作为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被下令禁杀。宋朝富庶奢靡,这个禁令形同虚设,在下禁杀令的同时又收牛肉税,这才有了《水浒传》里“切两斤牛肉”的描写。直到明清时期,牛的禁杀令得以严格执行,再加上中国的大陆季风气候不利于牧草的生长,羊的蓄养比较困难,猪肉的地位才得以抬头,成为了上得了席面的东西。

虽然不知这是什么朝代,但前世出身草根,吃着猪肉长大的林小竹对猪肉的感情那是很深的,当下两眼一瞪,理直气壮地为八戒的子孙正名:“猪肉怎么了?猪的全身都是宝。东坡肉,梅菜扣肉,糖醋里脊,金银猪肚,溜肥肠,爆炒肝尖,五香肘子,红烧猪蹄…”念了一大串,最后喘一口气,作结案呈词,“总而言之,除了猪毛猪牙,猪的全身上下,无不可用;红烧清炖,煎炒焖烤,哪一处都能做出无数的好菜来,口感多样,香浓味醇,物美价廉,是平民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食材。您不吃,那绝对是您的损失!”

他丫的,她这广告打的,说得自己都流口水了。到了这古代,她就是刚到山庄那一晚吃过猪肉。这里的猪肉跟前世那些无滋无味的饲料猪不同,哪怕用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来煮,也照样鲜甜醇香,别有一番滋味。

老头儿被她这么一说,再看看她一脸的陶醉,不由也心生向往。却装出一脸的不信,轻“哼”一声,斜睨林小竹一眼:“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吃?不如你做一道菜给我尝尝?如果味道真的好,我就信了你的话,明日请你去吃没六鱼。”

说到没六鱼,他两眼放光:“你不知道,这小镇上,最有名的便是没六鱼。这种鱼,绝对是稀世奇鱼,除清溪镇东南两里外的那个岩洞,别的地方根本找不着。这种鱼煮的时候,自己就能出油,只要往锅里一放…啧啧,那叫一个香!‘一家煎鱼百家香’,绝对不是夸张。爷我对这鱼啊,那是垂涎已久,今天终于吃到嘴了。啊啊,那叫一个好吃!”他咂叭咂叭嘴,无限怀念,“那个鱼肉啊,特别的嫩滑肥美,一放进嘴里,就像要化了一般,嚼都不用嚼,就没了;而它的那个鲜啊…唉,到了今天,老头儿我才终于知道,什么叫做鲜!喝上那么一口鱼汤,真能把舌头吞下去…”说到这里,他闭上眼睛,咽了一下口水,“现在想起,这嘴里,似乎还能泛出那鱼的鲜味来!古人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吃了这没六鱼,我才算是真正解释了这句话!唉…”

敢情老爷子跑到这小镇上来,是为了品尝美食的。只是这没六鱼的味道,真有他说的那么好吗?林小竹被他说得那个心痒痒、那个垂涎三尺!

老爷子咂叭着嘴陶醉了半天,这才睁开眼睛,得意地翘起胡子:“想吃吧?这容易,只要你把你说的那猪肉做得好吃,我就请你去吃。怎么样,丫头?”

林小竹一下蔫了下来:“今天没法给您做菜,我马上就得走了。明日吧,明日我再给您做。至于那没六鱼,等您家里人来接您时,您在那小酒馆先付了账,等哪时我有空了一定去吃一次。”一听老头儿这形容,她就知道这鱼绝对便宜不了。否则也不会两顿饭吃去这么多钱了。他那二十两银子可不能再胡花了,还是忍忍吧。总有一天,她要吃尽天下美食。

老头儿也没勉强,伸手抚着胡子,很理解地点点头:“行,那就明天吧。”

两人正说着话,院门外面传来大牛的声音:“有人在家吗?”

“大牛叔,您进来吧。”林小竹走出去。老头儿也跟了出去。

“还不知二位怎么称呼呢。”大牛看着两人笑道。

“您叫我小竹吧。”林小竹知道如果袁天野要查到这儿来,一说相貌就知道了,根本瞒不住,干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直接把名字说了出来。

“我姓薛。”老爷子看看大牛和跟在他后面的年轻人,再看看林小竹,目光越发变得柔和。

“薛老爷,小竹姑娘,这便是我堂弟,叫张东。”大牛指着跟在他后面的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道,“因他家里除了他,只有一个老父,又长年生病。所以他从小就干得一手好家务活。他家就住我家隔壁,离这儿几步远。也不用包吃住,只求在做完这里的活儿后,薛老爷能允许他回家做个饭,瞅老父一眼。”

林小竹转过头来看着老人:“薛爷爷,这张东是我让大牛叔找来伺候您的。您看合不合适?”

薛老爷子不在意地摆摆手:“不用问我了,反正我是你捡回来的,自然一切由你做主。”

林小竹哭笑不得。不过她也算是摸清楚老头儿这老玩童脾气了,也不管他,转过身去,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数了数,递给张东:“这是八十五个钱,算是预支你五天的工钱。这是二十文,薛老爷明日的伙食费。今天的菜我刚才已买回来了,你再去买些柴回来,给老爷子做饭吧。”说完又递了二十文过去,“这是买柴的钱。”

张东见林小竹契约都没签,直接就把钱交给了他,不由得一阵感动,连声道:“这二十文就不用了,柴到我家抱些过来就行了。”

“拿着吧。”林小竹估计薛大爷随手赏人都不止这些钱,哪里肯叫张东白出柴草?一把将钱塞到张东手里。又转过身来,把剩下的钱一股脑地拿出来:“这是剩下的五十八文。您每天给张东二十个铜钱,就够用了。记住啊,钱一定要省些花。”

薛老爷子看向林小竹的目光越来越柔和,也不推辞,接过钱一把揣到怀里,嘱咐道:“记得啊,丫头,你明天过来给我做菜吃。我叫张东提前把肉买好。”

“行,我不会忘记的。”林小竹不敢再耽搁,挥了挥手,“那我走了。”

从院门跑了出去,转到墙角站了一会儿,听着院里那三人的说话声仍是原地,她才沿围墙根儿回到后院,翻过倒塌的地方,从井里下去。

幸好,老爷子叫人收拾院子,大概觉得把前院收拾起来够住就行了,这后院根本就没派人进来。再加上这口井位于后院的角落,被几大丛茂盛的冬青所挡,林小竹又搬了些杂物堆在旁边,挪了一张烂桌子放在上面,桌上还罩了一块破桌布,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不过,对于这条通道,对于这个院子,对于薛老爷子的种种行为,林小竹其实一直持怀疑态度的。不是她多心,有袁天野那种心眼比筛子还多的主子,她实在不能不多想。不过自从打定主意去试走这条通道,她就决定顺其自然了。如果这真是一个错识,那么,最根本的错识都已犯下了,那何必在乎再多错那么一两处?所以她现在的态度极光棍。反正她现在没有逃跑之心,就算这条通道,这个院子,薛老爷子,都是袁天野布下的陷阱,她也算是交上了一份让袁天野满意的答卷了吧?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四十三章 清炖狮子头

第二天林小竹到了清溪镇,从围墙绕到正门,一进门,就看到张东手里拿着个扫帚,也不扫地,正愁眉苦脸地望着地面发呆。

林小竹上前伸手在他眼前晃了一下,问道:“张大哥,出了什么事了?”这张东跟张大牛是堂兄弟,但让她叫二十来岁的人叔叔,她会郁闷死。还是胡乱叫吧。

“啊,小竹姑娘,您来了?”张东像是看到救星一般,眼睛一亮,眉眼都舒展开来了。

“怎么了?是不是老爷子骂你了?”

张东连忙摇头:“不是。老爷子知道我不会伺候人,倒也没为难我。只叫我帮他做一些粗活,其余的基本不用我动手,都是他自己做的。”

“那你这是怎么了?”

张东耷拉下脑袋:“老爷子不喜欢我做的菜。昨晚都没吃多少东西。今天一大早,便又去了小酒馆。”

“又去小酒馆了?”林小竹声音高了起来。

里院踱出了薛老爷子,笑眯眯地看着林小竹:“丫头来了?”

“您又去小酒馆了?”林小竹转过身来,盯着他问。

薛老爷子有些尴尬地摸摸头,讪讪道:“去是去了,可我没要没六鱼,只点了两个下饭菜,没花多少钱。真的,没花几个钱。”说完仿佛又觉得自己这话说起来太过窝囊,不由挺直了胸膛,清了一下嗓子,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

看到薛老爷子本是逗她,却无意中流露现出一种上位者惯有的威严之气,林小竹怔了一怔,随即收回了目光。这老爷子,一看就是个身居高位之人,跟她前世的爷爷除了外貌,哪哪都不一样。哪怕他现在落魄了,也不是她这种连自由身都没有了的小姑娘所能怜悯的。想到这里,她忽然觉得没意思起来,一言不发地转过身,慢慢地往门外走去。

“喂喂,丫头,你去哪儿?你昨天明明答应给老头儿我做菜的,怎么转身就走了?”老头儿一看不妙,赶紧快步上前,一把拉住林小竹的胳膊。

林小竹从他手里抽出自己的胳膊,淡淡道:“我的手艺比张大哥还不如,做的菜哪里能入得了您的眼?您还是下馆子去吧。”说着,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哎,丫头,您别生气啊!我听你的还不成吗?我再也不下馆子了,就听你的。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不好?”老爷子哪里肯放她走?追出门来拦在她的面前,哀求道。

每回爷爷躲着喝酒被她发现,就用这副可怜巴巴的表情哄她。林小竹垂下眼眸,忍住快要溢出的眼泪,轻声道:“您的钱,您爱花多少花多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没必要在意我这一乡下小丫头的想法。”

“你要不管我,我过两日就得要饭去了。”老头儿扯了扯她的衣袖,“我老人家虽糊涂,却也知道丫头你是真心为我好。好丫头,别生气了。从现在起,我说到做到,不去下馆子了。你看行不?”

林小竹抬起眼眸,看着这位虽须发花白却依然腰背硬挺的老人,心里感慨。依他的权势,哪怕手下的人没来找,他也不会挨饿吧?有什么必要像现在这样对她软语相求?他或者真的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真心的对他好。身居高位的人,什么都容易得到;唯独真心,却是难辨真假。想到这里,林小竹暗自叹了一口气,心里软了下来,将他递过来的台阶接住,道:“那好罢,您可记住您的话。”

“记得记得。”老头儿见林小竹态度松动,脸上欢畅起来,“走吧,赶紧去给我做菜。我可饿了。”

见老头儿把林小竹劝回来,张东也很高兴。领着林小竹到了厨房,道:“照姑娘的吩咐,花了二十文钱,买了这些菜。老爷子早上没在家吃,所以都没做。”

林小竹看案台上有一大块猪肉,两根茄子,两棵白菜;葱姜蒜也齐全。看了跟在后面一起进来的老头儿一眼,笑道:“行,挺好。”小老百姓过日子,一个人吃这么些菜,便也够了。再说,她虽在老头儿面前夸下海口,也不过是前世喜欢烹饪而已。做的都是家常菜,算是做得比一般人好吃些。但要跟那些专业的厨师比,基本没有可比性。

既然没有能力去满足老头儿那张挑剔的嘴,她也不想费那么多心力了。有什么就做什么吧。他真不愿意吃,她以后也不用冒着危险跑出来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