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林小竹挠挠头,“我自己胡乱想出来,胡乱说的。”前世看的小说里作者胡编的或现代的菜式,她顺嘴就说了,没想到老头儿会有如此大的反应。虽然不知老头儿是什么样的道行,但不疯不成魔。老头儿能丢开侍从独自跑到这清溪镇,只为了尝一种鱼的味道,这份对美食的狂热,还有现在那明亮得吓人的眼睛,让她心里打鼓,决定以后要谨言慎行。

“胡乱说的?”老头儿被林小竹不负责任的激起了满腔的热情与希望,又被她轻飘飘的四个字泼了一身冷水,脸上忽冷忽热忽红忽白,张嘴想要喝斥她不许胡乱说话,却又舍不得对想出如此菜式的她一丁点斥责。

深呼吸数次,他才将负面的情绪压下,拍拍林小竹的头,喜笑颜开:“没想到,我不过是看你心正,胸怀大善,这才决定收你为徒儿,却不想竟然遇上一个资质如此好的孩子。好,好,真是太好了。”

林小竹呆了呆。资质好?就在二十多天前,她被那山羊胡子袁林搭了一下手腕,就被断定为资质不好。可现在,就因为随口说了两个想象中的菜式,就被断定为资质好?她怎么觉得这些人判断别人资质好不好,就跟吃饭喝水一样随便,张嘴就来?

见林小竹一脸的惘然,老头儿也不给她解释,拉着她走到案台前,又在她手里塞了一杯水:“来,你把案台上的东西都尝尝,然后把你能感受到的味道告诉我。”

虽然不知老头儿此举是何意思,林小竹还是顺从地用筷子沾了一点罐子里黑乎乎的东西,尝了起来。刚才她就发现,这些瓶瓶罐罐装着各种调味料,盐、糖、酱、醋,每一样都有好几种。

“甜面酱。”林小竹放下筷子,很果断地道。然后拿起下一根,伸出粉红的舌头一舔:“芝麻酱。”

“鱼子酱。”

“虾酱。”

“蚕豆酱。”

虽然林小竹前世出生草根,吃过的好东西不算多,但终归比古代的一般老百姓要强。再加上她又有一条极为敏锐的舌头,只要尝出味道,再联想起前世的见识,很容易地辨认出这些酱的名称。

随着林小竹一声声酱名报出来,老头儿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兴奋。

“咦,这是什么?”林小竹的脚步终于停在了一种酱前,眼睛里闪动的光芒,比老头儿还要盛,“这味道…甚是美妙。”

“仙酱。把桃叶蒸熟,密封入罐;七天后拿出来放到不见太阳的地方晾七天,再按每斤桃叶二两盐的比例加盐,便是仙酱。”老头儿闪亮着眼睛,飞快地解释。

林小竹歪着头,把老头儿的话记住,又移到下一个罐子前,拿起汤匙尝了一口:“这是酱油?哎,不对,它跟一般的酱油不同,口感比酱油更为滑润,味道也更鲜美。嗯…似乎有一点笋的味道。”

老头儿赞许地道:“这是笋油。南方制作笋干时,煮笋的汁水永久不换,这汁水颜色发黑,味道鲜美醇厚。这可是好东西,只有居住在山里的僧人才有机会享用,普通人很少能得到。”

林小竹点点头,走到下一个罐子前,尝了一口,皱着眉毛凝思半晌,抬起头来问道:“这是什么?怎么像是盐水?不过,这水的味道,似乎比起一般的水来要轻浮一些。”

老头儿抚着胡子的手僵在半空,睁着眼睛看着林小竹,就像是看一个怪物。

“怎么了?”林小竹摸了一下自己脸,有些莫名其妙。

过了好一会儿,老头儿才长叹一声,感慨道:“前面那些酱,味道浓郁,只要尝过一次两次,只要不是特别迟钝愚蠢之人,都能辨认开来。所以你能一尝就说出名字,无甚稀奇。直到笋油,你开始出乎我的意料了。可你竟然能尝出这罐盐水的不同,还能精准地说出它与一般水的区别,轻浮一词,极为精妙…丫头,你这舌头,不简单呐,足可以比得上老头儿我的一半了。”

听到最末的那一句,林小竹哭笑不得。这老头儿,到底是在夸她呢,还是在夸他自己?

“这是腌雪。”老头儿正容道,“到了腊月下雪时节,一层雪,一层盐,装在瓮里密封贮藏。到了夏天,从瓮里取一勺来煮鲜肉,其他什么都不用放,煮出来的肉味就跟新腌制的腌肉一样,肉的颜色鲜红好看,放上几天都不会坏。用它来煮别的菜肴或做酱,味道都极好。”

“竟然是雪水。”林小竹目光也亮亮的。她知道自己这具身体的舌头敏锐,却不知竟然这么厉害,便连雪水都能尝的出来,不由得心里也有些沾沾自喜。

张东在一旁听老爷子讲解也听得入神,不由插了一句:“薛老爷,您这么一说,连小的也明白了这腌雪的用法。可前面那些仙酱、笋油,您老怎么不跟小竹姑娘说说它们的用法呢?”

老头儿瞅了一眼林小竹,眼里意趣未明:“丫头你要问它们的用途吗?”

林小竹摇摇头:“尝过味道,知道它们的味道如何,就可以了。”

“哦?说说理由。”老头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目光越来越亮。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四十八章 尝尝味道(二)

如果说刚开始林小竹还不明白老头儿此举的用意,但在尝味的过程里,她已渐渐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笑道:“最一开始,师父不是说要教我成为大师吗?我想,厨子之与大师,他们的区别就在于食材的运用上。一个厨子,也只会循规蹈矩照着前人的做法与配方来做菜。只是哪怕把菜谱上的菜的味道做到极致,他也不过是一个优秀的厨子;但如果能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把食材如同画家手中的笔,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倾毫泼墨,做出以前所未有过的美味,那么,哪怕他只创出了一道菜,亦可称之为大师。所以师父在教我手艺之前,便想让我先为知味。了解手里各种调料、食材本身的味道,然后再根本自己心中所想做出美味来,才能不落窠臼,推陈出新,没有匠气。”

“好,说的好!”老头儿的脸色跟喝了二两酒似的,满面红光。看向林小竹的目光由开始的赞赏,变成了炽热。

这孩子,不光资质难得,味觉甚佳,便是这份悟性,也是极为少见。自己一字不说,她便能明白其中深意,甚至连自己都没想到的意思,都被她深挖出来了。

“师父这一生,吃过无数美食,尝尽天下美味,也接触过许多的厨子。能做出天下至味、堪称大师的,无不是自己喜欢美食,善于品尝美食,深知食材味道,不落俗套地调配它们,将它们变换出极至美味的人。”老头儿道。

林小竹深以为然。

看林小竹满眼赞同地点点头,老头儿很是欢喜,拉着她道:“来,将这些调味料全部尝一遍。你不光要品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还要记住每一样的味道。有不知道不认识的,就问师父。”

“是。”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小竹果然将案台上所有的调料都尝了一遍。也不知老头儿去哪儿弄来的调料,这里光是盐,都有海盐、井盐、硷盐、池盐、崖盐,颜色不同,味道也有差异。有些盐,必须先用水化开,然后沉淀澄清之后方可用。

待林小竹将一案台的调料尝完,再将他的解说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不知何时溜出去的张东回来了,身后跟着张大牛。

张大牛手里拿着个食盒,一进门便对老头儿行了个礼,笑道:“薛老爷,您要的没六鱼送来了。”说完打开食盒,将里面的一小碟红烧鱼拿了出来,放到案台上,又道,“不是小的说嘴,您老的福气可真好。要知道,这没六鱼只顺着那个岩洞的泉水涌出,别处根本就没有。拿个鱼篓子放在那里,三五天也不见得能捕到几两。再说,这都九月底的天气了,按理说这个季节,没六鱼也就差不多捕不到了。往年十天半个月能捕得了那么几条,便已是十分的运气。没想到,这几日倒天天有人送来,正好给老爷子您遇上,这可不是天大的福气?”

老头儿被他这马屁拍得眉开眼笑,抚着胡子很自得地道:“那是,也不看我老头儿是谁?这没六鱼它要躲起来,那也得等老爷我吃过瘾了再说。”说完大手一挥,对林小竹道,“赶紧的,趁热尝尝它的味道。”

林小竹早已被那碟红烧鱼吸引住了。说是一碟,其实也就不大的一个小碟子,里面装着四条两指宽的小鱼。只这小鱼被厨师用油一煎,全身金黄,再用红色透亮的酱色那么一调,配上碧绿的葱段,黄色的姜丝,煞是好看。不过吸引林小竹的绝不是这个。这张大牛刚一进门,食盒尚未打开,她便已闻到一股隐隐的香气了。这会儿鱼被拿了出来,那股子鱼的鲜香味儿,顿时充溢了整个厨房。

此时听得老头儿发话,林小竹自不客气。她知道,这道红烧没六鱼,一定是老头儿特意为她叫的。不过她还没被美食和汹涌上来的馋劲冲晕头脑,拿了一双干净筷子递给老头儿,甜甜一笑:“师父您先请。”说完转过头去看了看张大牛和张东,又回转来看了老头儿一眼,用眼睛请示是否要给他们也来一双筷子。过门就是客,她跟老头儿在这儿吃,让那兄弟俩站在旁边看着流口水,似乎挺不厚道。但听得张大牛刚才那话,再加上老头儿吃两顿饭就去了八十两银子,想必这东西一定不便宜,却也不敢随便张嘴客气。

她那眼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张大牛在酒馆里做小二,整日做的就是迎来送往、观言察色的活儿,哪里看不出她什么意思,还没等老头儿张口,就笑道:“您二位慢用,小的借贵院一用,跟张东说几句话。”说完拱了拱手,便扯着张东出了厨房。

老头儿对林小竹这行为大为满意,也不推辞,拿着筷子夹了一条小鱼,放到嘴里慢慢咀嚼,又笑道:“你也赶紧尝尝。”

林小竹早已忍不住了,夹了一条鱼,轻轻咬了一口。这鱼大概是大火急煎而成,外面被煎得金黄,酥脆爽口,可里面的鱼肉却细嫩异常,轻抿一下便化在了嘴里,和着颇有嚼劲的鱼皮和鱼骨,滞留在了口腔里,使得那一股说不出的鲜香之味溢满了整个口腔。这股鲜香如此浓郁,饶是她刚才尝了那么多盐、糖、酱、醋,舌头没有平时那么敏锐,却仍然被这味道所惊艳了。

她现在,终于知道那天老头儿说到这鱼时,为什么只用一个“鲜”字来形容了。不是词语匮乏,实在是这鱼味太过鲜美,除了这个“鲜”字,再用其他词语,便冲淡了这鲜美之味,纯属多余了。

“这道鱼,我问过他们,也偷看过他们煎煮,并未用什么特别的烹饪法子,不过是普通的红烧手法。有这么鲜美的味道,只是因为这鱼本身就如此。”老头儿放下筷子,道,“这种鱼生活在漆黑的岩洞里,常年不见阳光,也不知以何为食,生长的时间再长也没有六两,所以被叫做‘没六鱼’。不过那条岩洞我去看过,地下水的水质极为清澈甘甜,再加上这鱼种类的原因,它的生长环境又如此独特,才有了如此与众不同的鲜美的味道。”

说完瞅着林小竹,问道:“吃了这鱼,你有何想法?”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四十九章 吼来吼去

林小竹便知道这又是一道考题,放下筷子,想了想,道:“世上总有各种各样特殊的食材,可以做出极为美味的食物。但这些美食,却只有那些有钱有闲的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方可吃得到。可我觉得,用这样的食材做出美味,除了赞叹一声,实不觉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同样的美味来,那才叫厨艺高强呢。”

“说得好!”老头儿道。今天林小竹的表现太过出色,现在她无论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他也不觉得奇怪了,“正如你昨日所说,把普通的大白菜做出山珍海味来,那才叫真正的大师。”

林小竹默然。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将大白菜做出山珍海味的味道,她在前世也曾听说过。只是那道清水菜心,看似普通,但用来将菜心浇熟的那点高汤,用料便极讲究,所费不小,仍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能吃得起的。

但想起这一阵所吃到的素菜,想起普普通通的冬瓜被李维柱那么一炒,仍然炒出让人垂涎的菜肴来,她又释然了。无论如何,能够学习厨艺,把最普通的东西尽可能的做出美味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让别人吃的开心,这就够了。

“来,别光顾着说话,把这鱼吃完。”老头儿指着碟子里剩的两条鱼,道。

想起自己今天来,没能给老头儿做菜。一会儿他又该吃不惯张东做的饭了。林小竹摇摇头,道:“不用了,我已经尝过这味道就行了。还是留着您一会儿吃晚饭吧。

这鱼如此美味,饶是老头儿这尝遍天下美食的人,都忍不住要一吃再吃。可林小竹小小年纪,却能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将这鱼留给别人。这让老头儿对她满意到了极点。便也不再推让,叫张大牛进来结帐。

张大牛进来,对老头儿作揖笑道:“一共八两银子,谢谢。”

“啥?”林小竹大吃一惊,看向老头儿。

张大牛连忙解释道:“我们那小酒馆虽然不大,却也是开了十来年了。向来不敢欺客,可不敢多要一文钱。因为这没六鱼极为珍贵难得,向来都是卖二两银子一条。小竹姑娘不信,尽管去街上打听打听。”

“是这个价。”老头儿点头。然后在怀里掏啊掏,掏出一堆碎银子和铜钱,递给林小竹,“我不耐烦数这玩意,你来给。”

八两…似乎那天老头儿还跟她说,他只剩了二十两银子了。现在,就四条鱼,就花了八两?林小竹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头儿前两天一下花了八十两银子了。这样美味的东西,一下吃上十条二十条,那也是正常的事。

不过,此时她看着那堆并不多的碎银与铜钱,再看看案台上估计花了不少钱买的各种调料,只狠不得把那两条还没吃的鱼退给张东。

把那堆银子和铜钱换算清楚,将钱递给了张大牛,林小竹把剩下的十两银子递给老头儿,不放心地交待道:“师父,这钱您可千万省着点花。至于厨艺的食材方面…本来那应该是徒儿自己去张罗的,可小竹现在没有能力,您把各种食材的味道用法和要注意的地方告诉我就行。到以后有了机会,我再慢慢去实践。”

老头儿不在意地点点头,挥挥手:“行了,我知道了。天色不早,赶紧回去吧。”

然而第二天林小竹来的时候,厨房里却堆满了各色食材,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刺、鱼皮、栗子、香菇、蹄膀筋肉等。老头儿笑眯眯地招呼:“来来,徒儿,今天师父教你做佛跳墙。”

做佛跳墙,光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各种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地进行好几遍煮法,就得花十来天功夫。而在这期间,师徒俩在熬制汤料之余,又将鱼肉和各种菜蔬轮番做了一遍。

于是张东站在院子里,常常能听到老头儿在厨房里大吼:“你看看你切的那叫什么丝?有大有小,有细有粗。待炒的时候,细的都已炒烂了,粗的还没熟。”

“我又没练过刀功,哪里能切得出您说的那什么丝来?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要不,师父您切来给我看看!”林小竹大声回道。

“悟性,悟性!你懂不懂?咱们天下第一派,只言传,不身教。学到多少,全靠悟性。赶紧的,再切一遍…”

于是就听得一阵切菜声。过了没一会儿,老头儿又嚷嚷起来:“这东西处理不当,重做。我告诉过你,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

张东摇了摇头,苦笑连连。这一老一小,弄了这八、九天的菜,差点没把厨房的屋顶给掀起来。那薛老头儿,最没耐心,每样菜只说一遍,便让小竹姑娘去做。一做就想让她做出自己吃过的最好的味道来。要是说一遍方法便能做得出那味道,那小竹姑娘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偏小竹姑娘有一种犟劲,嘴里虽然不服,却仍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做,直到老头儿满意为止。

张东虽然没有什么见识,可他也见过堂兄呆的那酒楼里的厨子带过徒弟。两三个月就只切萝卜丝,把刀功练好了,再练勺功,辨食材,学配菜。起码一年之后,才可以上灶。没个几年功夫,根本就做不出好菜来。

可这老头儿,刀功、勺功一样不教,只说一遍菜的味道,介绍一遍所用的食材,便让小竹姑娘自己去练,还美其名曰这叫“悟性”,做得不满意了就在这里大声嚷嚷。在张东看来,这纯属在过家家玩儿。不过这两人每天吵来吵去,倒吵出亲切来了,小竹姑娘也不叫师父了,直接叫“老头儿”,偏薛老爷子受用得紧,每次被叫了这后,声音就会小上很多。

“老头儿,咱们还剩多少银子?”屋里的林小竹做的一道菜终于过关了,趁着老头儿喝水的功夫,赶紧问了一个自己一直惦记的问题。这么多珍贵食材,那银子流出去可是哗哗的。可快十天了,老头儿的手下竟然没有找到这里来,这不能不让林小竹担心起来。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五十章 卖菜谱

老头儿掏了掏口袋,摸出几个铜钱,瞅了一瞅,然后自己傻了眼,瞪大眼睛看着林小竹道:“还剩十六个铜板。”

林小竹倒是一点儿也不意外。这几天那燕窝鱼翅,哪一样不是老贵老贵的?这二十两银子能支撑九天,已经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她掏出怀里的八十个铜钱,塞到老头儿手里:“这钱不多,但买米买菜尚能支撑一些日子,您先拿着。食材不要再买了,接下来师父给我说说那些菜的做法和味道便行,以后有机会,我再慢慢练。”

这虽然不是她卖身的钱,可也是她三分之一的家产,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在以前,她绝不舍得拿出来,给视钱财如粪土,花钱大手大脚的薛老头儿用。可这段时间,老头儿不光没收她半文钱学费,还自己花钱买了无数的食材,又悉心教她厨艺,这让她十分愧疚。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大声训斥中,她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现在,她已从心底里把老头儿当成了这一世的亲爷爷。如果有必要,不要说三分之一的家产,便是全部,她也不会吝啬。以后她有了自由,也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去回报老人。

老头儿看着手里的这一把铜钱,锃亮锃亮,还带着体温,显然是被人一直带在身上的,目光闪了闪,也不推辞,大掌一收,道:“行。”又用大眼睛瞪了林小竹一眼,“不过你可别想偷懒,光说不练怎么行?食材,那是必须买的。”

“不是想要偷懒。”林小竹苦了脸,“实在是没钱了嘛。除了这些,我就还有一百九十文卖身的钱,那个钱不能动。如果您家里人再不来,咱们还得过日子,还得雇人去您家里报信。这无论做什么,动则就要钱啊!”

老头儿吹了一下胡子,瞪眼道:“当初你是怎么说的?”

“我说什么了?”林小竹莫名地看向他。

老头儿敲了一下她的脑袋:“你不是说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大家都能吃上更多的美食吗?现在咱们手里有这么多秘方,随便卖上一个就有钱用了,哪有守着宝山去讨饭的道理?”

林小竹眨了一下眼睛:“卖秘方啊?”这条路她不是没想过。只不过秘方可是老头儿的,教给她已是大恩了,哪里敢主动说拿它们来卖啊。再说,这不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么?

“走罢,今天咱们不做菜了,到酒楼找掌柜谈谈去。”老头儿站了起来。

到酒楼去啊?林小竹兴奋起来,跟着老头儿出了门。不过想了想,还是叫上了张东。张东是本地人,如果遇上什么没眼色不讲理的,也好在中间糊个稀泥,平息一下冲突。否则以老头儿这火爆脾气和天下独尊的个性,林小竹生怕他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老头儿去的,并不是原来那家小酒馆,而是镇东头最大的酒楼——醉福楼。这酒楼装潢华丽,看起来生意也算不错,此时尚有一段时间才到饭口,楼下已坐了三桌客人了。

“客官,您来了,里面请,里面请。”小二见老头儿虽然穿着一身常见的粗布衣服,却身姿昂扬,气势不凡,后面还跟着一个丫头和小厮,倒也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招呼。

“掌柜呢?我找你家掌柜。”老头儿看也不看他,扫了楼里一眼,没找着掌柜,这才用余光看了小二一眼。

“掌柜…”小二不着痕迹地打量了老头儿一眼,揣摩着他的来意,脸上仍笑得十分欢畅,“不知这位爷找我家掌柜有何事?”

“你把他叫出来自然知道。”老头儿不耐烦跟小二说话,自顾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看样子不像来找自家麻烦的。小二也不敢自作主张,赶紧去叫了掌柜下楼来。

“这位客官,不知要吃点什么?”掌柜是一个五十来岁胖胖的老头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起来跟个弥勒佛似的,到老头儿面前拱了拱手,客气地道。

老头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你这儿的饭菜,爷也吃过,实在不怎么样。所以今天爷到此,不是来吃饭的,而是跟你做一笔交易。”

“哦?不知这位客官要跟在下做一笔什么交易?”掌柜脸上的笑容变淡了些。楼里还坐着客人呢,这位穿着粗布青衣的老头儿却张嘴就说饭菜不好,无异于上门打脸,颇让人不高兴。

“我卖一道菜谱给你,价钱不能少于两百两银子。”老头儿抚着须子,傲然道。

“啥?”不光胖掌柜睁圆了那双眯眯眼,便是旁边的客人也瞧了过来。二百两银子,是这一家大酒楼半年的利润了。便是到城里请个手艺极好的厨子,一年的薪水也不过六十两。这位老爷子,莫不是想钱想疯了?

看着大家睁着铜铃一般大的眼睛瞪着老头儿,站在老头儿身后为壮门面充当丫头的林小竹也觉得这要价太过生猛,担心老头儿下一刻会被胖掌柜扫地出门。

不过看老头儿这态度,大概还觉得他的菜谱贱卖了呢。在他看来,能得他一方菜谱,这家酒楼应该感激涕零,叩首谢恩才对。二百两银子,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

想了想,林小竹凑到张东身边耳语了几句,张东点点头,急奔出去。

“怎么的?二百两银子,还要得少了。老实说,爷是今儿心情好,才卖给你。否则,你就是跪在地上,捧着一千两银子求爷卖,爷还不乐意呢。”老头儿大概从来是撒钱的主儿,哪里卖过东西?被这些人看白痴一样的目光看得受不住,拍着桌子瞪眼道。

“哈!”胖掌柜被气笑了,指着门口,正要请这疯子出去,旁边却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掌柜的,我家老爷这话,您听了似乎觉得过份,可真是实情。一会儿您尝尝我们做的菜,就知道是不是吹牛了。值不值二百两银子,不如尝尝再说,您看如何?”

胖掌柜将目光转向了站在老头儿身后的小姑娘,脸上的表情有些犹疑起来,即将出口的话也收了起来。天下奇人甚多,这老头儿虽然穿的衣服不怎么样,但这睥睨天下的昂扬气势,却不是一般人能装得出来的。菜谱可以不买,但得罪人的话还是不要说的好。

当下道:“这位小姑娘说的或许是真的。只是小店本钱不大,小本经营,实在买不起二百两银子的菜谱。要不,二位到别的酒楼看看?”

清溪镇的酒楼,在老头儿来的那两天,就已尝了个遍。也就这个酒楼装潢气派些,有这个财力,他才到这儿来。听得掌柜看似客气,实则推脱的话,老头儿火爆脾气上来了,一拍桌子就要骂人。林小竹连忙安抚地给他锤锤背,对胖掌柜道:“其实买不买,也无所谓。只是为了证明我们刚才所说的话不是虚言,还请掌柜的务必尝尝我们做的菜。免得有人把我们当成专来讹诈骗钱的疯子。”见老头儿一听她说的话,便静了下来,只恼怒地看了胖掌柜一眼,不再起身,这才又加了一句,“再说,买卖嘛,总是好商好量的,对不对?”

这番话,不光让老头儿按捺着坐在了位置上,也让胖掌柜舒服起来。既说好商好量,那价钱便是可以商量的了。他也好奇,想尝尝老头儿嘴里卖二百两银子的菜谱是何等仙方,便道:“既如此,不如姑娘去把菜做下来,让我们尝尝,也见识见识,开开眼界?”

“就是,我倒要看看,小姑娘你能做出什么样的好菜来,敢夸下如此海口,一张嘴就要二百两银子,还把别人做的菜说得一无是处!”一个满是嘲弄的声音在后门处响起。大家转头一看,一个围着围裙的中年汉子正一脸愤懑地盯着林小竹,显然是这家酒楼的大厨。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五十一章 给他们露一手

“那你等着吧。”林小竹见那厨子的目光,恨不得把爷儿俩吞了似的,淡淡地说了一声,便转过头来,不理他了。

“等?等什么?”见林小竹站在那里不动,手里还一下一下地给老头儿锤着背,那厨子心下一松,脸上嘲弄的表情更甚了。

本来听说有人一来就说他做的菜不好,又张嘴卖二百两银子一个方子,他心里还有些打鼓,想着总有些底气和本事,才敢狮子大开口。然后一进门,却听得掌柜叫这小姑娘做菜,他便放下心来,存了轻视之心——这小姑娘年纪能有多大?就算是会做菜,恐怕也精不到哪里去。这会儿见林小竹嘴巴说得硬,人却杵在那里不动,他的腰杆子就更硬了,嘴里更不客气:“既夸下了海口,那还不去厨房做来?我们这里再不怎么样,也是清溪镇数一数二的大酒楼,食材全得很,你可别找借口说找不到你想要的食材。小丫头,没本事就不要乱说话,小心闪了舌头。”

林小竹锤背的手停住了。

怎么都冲着她来了?还让她现场做菜!她说的尝味道,可不是说现做的。就算要现做,也是老爷子亲自上阵。她一小菜鸟,才学了几天的厨艺,刀功、勺功啥的都不精,每次做菜都被老头儿骂得狗血淋头,就算味道还算差强人意,也不敢拿到这里来献丑啊!

见老头儿不作声,林小竹鼻子里“哼”了一声,上下打量了那厨子一眼,道:“怎么的,你就这点本事?一个大男人,却专找小姑娘挑战,是想欺负人呢还是个孬种?有胆子你找我师父说,跟我说算什么本事?”

胖掌柜变了脸色。他是觉得不管什么菜谱,都不值二百两银子。再说,老头儿说的那话,也让他特别不爽。所以特别点小姑娘的名,让她来做菜。做得不好吃,正好合意,可以推辞不买。不管对方什么人物,便可以不得罪。却不想自己请的这洪大厨,最为傲气,听不得别人说他做的菜不好,跑了出来跟这些人顶起来。这会儿要让老爷子出手,如果他真是一位名厨,做得一手好菜,自己莫不是真要花二百两银子去买菜谱?不买岂不是得罪了他?到时他的徒子徒孙不时地来挑战,自己这酒楼还能开得下去?

师父?洪大厨看看老头儿,又看看胖掌柜,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嘴里倒不敢乱说话,拱了拱手道:“请问这位老爷子尊姓大名?”

“免贵姓薛。”老头儿见对方变得有礼貌起来,脸色顿时好了几分,搭理了他一句,却仍牢牢地坐在凳子上,屁股都不抬一下。

“薛?”洪大厨在脑子里搜索着有哪个天下名厨是姓薛的。可想了半天,把有名的大厨们都想了一遍,硬是没有想起哪个是姓薛的。

这洪大厨也是出自厨师世家,颇有几手功夫,见闻也有几分。他想着这薛老爷子既是自己不知道的,想必名不经传,也没什么本事,便是略略放了心,拱手道:“既然薛老爷子厨艺高强,还请一展身手,让我等开开眼界。”

“小竹。”老头儿转过头来唤道。

林小竹心生不妙,却不得不应:“小竹在。”

“你去给他们做一道蟹黄鱼翅。”老头儿吩咐完,又对胖掌柜道,“这是我新收的小徒,跟着我只学了九天的手艺。这孩子虽然资质不太好,但重在心善,对于我这素不相识的老头儿也肯多番照拂,所以我收她为徒,传了她些手艺。现在就让她给大家做一道菜,练练胆子。”

“是。”林小竹一听就知道老头儿打的什么主意,忍着笑,转过头来一本正经地对洪大厨道,“还请借发好的鱼翅一用。”

“鱼翅?”洪大厨和胖掌柜同时变了脸色。刚才洪大厨还夸自己食材齐全,这一会儿对方就要发好的鱼翅。虽说国泰民安,百姓富庶,但在清溪镇,还是极少人吃鱼翅这东西。就算要吃,也会到几十里以外的城里去吃。他们这酒楼向来不备这玩意。再说,就算备了,这鱼翅发起来也得好几天功夫,可不是拿起干货就能做得出菜来的。

上下打量着面前这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两人的神情都有些怪异。如果老头儿说的话是真的,这小姑娘只学了九天的厨艺,那她能把饭和菜煮熟,吃起来不拉肚子,就已是不错了,哪里还敢跑到酒楼里来班门弄斧?可现在,这一老一小的,张嘴就要做鱼翅,看来是想故意唬人,实则水平太臭,不敢下手一试吧?

“怎么?没有?”林小竹问。脸上笑眯眯的,眼儿弯弯,露着两颗小虎牙,怎么看怎么可爱,表情和说的话一点嘲讽的意味都没有,让人看了极有好感。

“鱼翅倒有。但这镇上吃这玩意的人少,所以发好的倒没有。”胖掌柜眯了眯只剩一条缝的眼睛,开口道。

洪大厨心里生出了怀疑,脸上却不动声色,极有礼貌地道:“薛老爷子,或是这位小姑娘,我觉得,咱们做厨子的,越是简单的食材,越能显出水平。不如您二位哪位到厨房去,顺便选一样食材,做一道菜来给我们尝尝,如何?”

鱼翅是没有的。自己这一方要是只做那一样,倒显得心虚。林小竹用眼睛瞅了瞅老头儿。

这几天,老头儿天天吼她,说她这儿做得不好、那儿也做得不好。但他自己,却是没有动过一次手。以他的傲气,以他的爆脾气,要在平时,哪里还能忍得住?真要会做的话,早就跳起来到厨房去露一手,惊震四方了,哪里还会稳稳地坐在这里不动弹?莫不是这位老爷子,光是会吃,却不会做?

他不会是要她这个只学了九天厨艺,什么基本功都不会的小姑娘上战场吧?这张东,咋还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