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开始,政府正式开放按揭买房,所以98年按揭还是个新词,苏强生很陌生,甚至抵触。

“按揭不是得付利息,还背一身的债。全款买一套就好了。”

“你一套全款的房子,按照现在的按揭方式,能买两套多,按揭年份长一些,月供又少,这样也没有压力。房价是呈上涨趋势的,通货膨胀,钱会一直贬值,你看以前的一千块能买多少东西,现在的一千块呢?所以买吧,我的话你要是不信就去问问慕璟川,他的话总该信了吧。”

苏强生视慕璟川为神一般的存在,知州高材生,懂的比苏敏多多了。

“我们在城里买房子,还借钱,说出去不是被人笑话吗?”

“你管别人那么多干嘛,听我的,以后有分红,都拿去买房子。”苏敏道。

而家里,饭桌上季一庭和梅奶奶谈到想要买块地,盖厂房的事情,貌似管理层出现分歧,现在还在犹豫阶段。

这种事情,苏敏不好插嘴,但是她暗地里和梁美清说了,把土地的价值和她分析了一通,让她吹枕头风劝继父把地皮买下来,至于盖不盖厂房,再另说。

不知道是不是枕头风的原因,事情的结果是:季一庭公司买了一大块土地。

慕璟川和苏敏租不到店面,慕璟川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终于买下一家铺面。等合同到期,他们收回店面,自己经营。

所以云岛的事情暂时搁置,唯一跟进的是中华名小吃,他们想到的办法是花钱买一块牌匾。

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他们又把目光转回到知州,当地人熟门熟路就容易得多,他们同样请祥叔参与进来。并非他们在知州找不到人,而是要让祥叔产生一种认同感,毕竟日后在云岛的店面主要还得靠他。

找店面的同时,按着云岛的流程再走一遍,想办法弄一块匾。

新的合伙人张允是个执行力很强,慕璟川当初就是看中他这一点才力邀他参与的。

苏敏的表哥秦铮突然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找苏敏哭诉一番,好在他志不在此,他家人也都认为他不是做生意的料。

所以苏敏觉得他表哥就是要走他前世的路了,去美国、再回香港干投行。

张允进来后,慕璟川基本不再过问小吃店的事情,所以苏敏和张允走得近一些。

说是合伙人,张允更像是帮慕璟川的助理,张允有时候也会和苏敏开玩笑说:“我就是来跑腿。”

“我跟你也差不多。”苏敏道。

张允没有资金,慕璟川从小吃店里拨了一点干股给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借钱这种方式。

从张允口中得知,慕璟川最近频繁出入国土资源局,苏敏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前景,那是属于慕璟川的波澜壮阔。

有了张允,苏敏轻松很多,很多事情也不再找慕璟川,和张允商量着就决定下来。

一番努力下,知州的阿四小吃店终于在暑假末期开了起来。

苏敏的打算是,第一年能保本就行,毕竟饮食行业靠的是口碑和积累,爆发需要时间。

生意比想象的要好一些,新开一家店,很多尝鲜的人很多,只要味道不太差,回头客会有。而且他们的优势是,品种多,几乎集合了知州本地所有的小吃。

苏敏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来。

苏敏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以后到底要以什么为主业,而三年后又应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

职业炒房、等牛市?这好像也可以,但是总是缺了一点干劲。

而现在距离她前世的创业项目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将来是否重新捡起来做还是个问题。

所以实际上,这时候苏敏有点迷茫。

开学前夕,苏敏收到一张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印着埃菲尔铁塔,制作得很唯美。

是慕璟川的字迹。

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张明信片长途跋涉,来到她的手中。

背面写着一排她看不懂的法文。

现在没有百度、没有翻译器,所以她破译不了法文。

苏敏突然想起上次在云岛给慕璟川打电话,邮局里,很多人在寄明信片,上面盖着云岛的戳。

那时候她觉得那是很浪漫的一件事情,收到明信片的人心里一定很暖,很幸福。

就如现在的她一样。

第70章

10月初,梁美清终于卸货了,给季家添了个小公主。

头一天晚上,梁美清腰酸,预感不妙,和季一庭说了这个事情,季一庭着急地说要送去医院。

梁美清和婆婆一脸淡定,不慌不忙。

梁美清找衣服,去洗了个澡,把自己收拾了一通,还和婆婆聊了一会儿天,恰巧两个女儿回来,都嚷嚷着要一起去医院。

梅奶奶拦着,“你们就别去添乱了,明天还得上学,我和你爸爸、阿姨去就行了,你们等生了再去。”

二胎很快。

结果刚到一医院没多久,梁美清就被推进了产房,并且顺利生产。

在产房时,季一庭给苏强生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孙奶奶婆媳二人闻声就跑来了,还用保温杯装了一桶的排骨面线。

孙奶奶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不住地盯着产房门口看,跟苏家生孩子似的。

现在的人生孩子真讲究,她们那会儿生孩子,都在自己家生,临生了才去请个稳婆,如果稳婆没来,妯娌之间谁在,谁给拿把剪刀,用开水煮一下,咔嚓下来就是了。

当护士出来通知家属,生了个7斤的女儿时,孙奶奶很失望,心里嘀咕着:怎么又是女儿。她是希望梁美清能够生个儿子的,嫁那么好,也得生个儿子。继子,毕竟不是自己生的,谁懂能不能靠得住。

有儿子的人生才算完整的人生。

她真提梁美清可惜,看样子应该也不会再生了。

她姑爷季一庭和亲家母梅奶奶倒是高兴,说女儿好,女儿好。孙奶奶觉得这梅奶奶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很装,她就不想他们季家能够再填个孙子,好开枝散叶?

可能这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区别?

从产房出来得一阵子,季一庭劝孙奶奶和张芳芳先回去睡觉,孙奶奶年纪也大了了,而张芳芳明天得上班,他们孩子还要上学。

孙奶奶道,“我精神得很,这几天就在这陪床了。”

“那哪行,大嫂和我在这就好了,你们回去吧。”季一庭说,他口中的大嫂就是保姆阿姨。

“姑爷,你别倔,生孩子的事情还是我们女人懂,你和大嫂都回去吧,你明天得上班,大嫂回去早点休息,早上给美清做点吃的,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小的得伺候吗?所以一会儿美清出来,你就回去。芳芳也回去,明早还得去店里。”

“也行,那我就跟老姐姐在这陪床,你忙都回去,该忙什么忙什么去。”梅奶奶顺了孙奶奶的意,作为婆婆她是必须留下的,否则要被人戳脊梁骨。

见季一庭有些犯难,孙奶奶道,“生孩子,多大点儿事情,没事的,我们两个老太太能应付。两个孩子还在家等着吧,打个电话回去,跟她们说说,好让睡个安稳觉。”

季一庭一看,十一点钟,这时候他们应该也睡不着,于是就按照老人的意思,打了个电话回去。

听到电话响,苏敏和季忆都同时从床上跳起来,两人几乎是同时拿起分机,挂完电话,同时冲到走廊里,碰个正着,“生了、生了!”

苏敏也像孩子般地兴奋,和季忆抱在一起。

两人激动得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都起了个大早,要跟季一庭一起去医院看宝宝,在从医院去学校。

季忆一起来就缠着她爸爸问,“我妹妹像谁啊,皮肤白不白,7斤这个大胖子…”

到了医院,看到那个有些丑的小妞,季忆都快哭了,偷偷和苏敏说:“怎么这么丑,一点都不像我们,眼睛还那么小。”

耳朵尖的梅奶奶听到,笑着说,“别嫌她丑,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季忆突然被噎住了,这怎么可能。

苏敏由不得笑,确实丑,但是苏敏看到婴儿红扑扑的小脸蛋,和紧握的双手,还有睡梦里的笑容,苏敏突然母爱爆棚,想要去抱她。

两个奶奶慌忙阻止,“她睡觉,别抱,不然习惯了,以后每天你负责带妹妹。”

苏敏只好作罢。看来享受是人的天性,还在手上抱就懂了。

季忆看梁美清盖着一条小辈子,肚子依旧鼓起,好奇地问:“妈妈,你肚子里还一个吗?为什么肚子还那么大?”

梁美清:“…”

一屋子人都笑了,梅奶奶道:“刚生完哪那么容易恢复。”

难怪那些个明星都不生孩子,如此影响身材,她以后也不生,打死不生,看她继母,还跟个大水桶似的,浮肿都还没退下去。

苏敏和季忆一出来就开始讨论刚刚出生的妹妹,季忆不住地笑着,“真的好丑,好丑。我爸和你妈都长得那么好,怎么生个真丑的孩子。”

苏敏无语地看着季忆,又提这茬,“奶奶都说了,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我才不信,你看我现在白白嫩嫩的,哪里像她了。我倒觉得神态有点像你,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像妈妈的吧,和我打不着边。”

“现在丑,往往会越长越漂亮,因为会张开嘛。”

“那姐姐,你看我张开了吗?”季忆道。

“请想象一下妹妹的样子,你觉得呢?”

季忆沮丧得很,居然说自己像妹妹,辣么丑的妹妹!

姐妹两个去给远在北京的哥哥打电话,给他报个喜。

季风听说继母生了个妹妹,很高兴,但也没激动到马上要飞回来的地步,最近女朋友闹情绪,没精力。

季忆八卦得很,“哥,听说你和林欣欣分手了?”

“谁跟你说的分手,胡扯。”

“两地分居,早晚的事情。”季忆很老道地说着,敢情好像自己也异地过一样的。

“你这丫头,胡说什么呢…”

季忆怕被揍,赶紧挂掉电话,吐着舌头。

苏敏抱着看戏的心态,笑着问,“被骂了?”

季忆点着头,可依旧笑容灿烂,她皮厚惯了,骂一句又不会疼。反正她也不喜欢那个林欣欣。

这年头,谁还不谈几次恋爱嘛,哪个像苏敏,跟个尼姑似的。

这尼姑不知道有没跟慕哥哥联系。

她倒是给慕哥哥写过信,也就是讲讲学习生活,但是从来也没收到过回信,慕哥哥真是小气。

苏敏和慕水微一个班,季忆和陈然一个班。

从初三到高中,上本部高中的占比不多,更多的同学去了其他高中,所以在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他们开始流行书信往来。

慕水微承担了双重间谍的功能,一个是她哥慕璟川,收买她让她帮忙留意苏敏的动向,再一个是季忆,让她帮忙看看有没有人给苏敏写信,特别是男生。

当然有男生给她写信,从北京来的,秦铮。他来信还挺频繁的,偶尔还夹带着几张照片。

但是她一次也没见过自己的哥哥给苏敏写过信。所以,她很怀疑,他哥哥是不是还喜欢着苏敏。

去了清北,那么多人漂亮的女高材生,肯定被迷晕了吧。

所以他哥也不是什么圣人,就是个俗人。

季忆得知这一消息,觉得言之有理,这才是正常的走向。

她暗搓搓地高兴了一下。

她已经好久没有拍戏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剧组都没联系她去拍戏,按理说还有几场。

她得去联系一下其他演员,这部戏别给黄了。

听说经常有电影中间没钱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流产,也有拍出来没上市的。

所以就像苏敏所说的,这圈子不好混,哎,看来明星梦有点渺茫。

她和陈然依旧走得很近,两个曾经相互表白过,写过情书的人,现在并不是恋人关系,却能处得如此愉快,也是罕见。

季忆其实越来越搞不懂陈然了,她不像慕璟川那么干脆,可以义正言辞地和她说:我喜欢你姐姐,你不要来喜欢我。在季忆眼里,虽然这句话很讨人厌,但是也很带感,而陈然则不然,他貌似喜欢拖泥带水的。

他已经不是刚从乡下来的傻瓜了,在班里混得如鱼得水,甚至被推选为学习委员。

学习委员可比季忆这个宣传委员高一级,而且很多女生对他趋之若鹜,季忆看到那些叽叽喳喳的女生就很讨厌。

苏敏见此,她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季忆,别走了她的老路。当然,一个喜欢过慕璟川的人,应该看不上现在的陈然。未来,不好说。

有一次傍晚苏敏坐在操场的树下看书,季忆也过去,拉着苏敏说悄悄话,苏敏借机侧面提醒季忆,“你最近还和陈然走得很近?”

“嗯,我们就是很单纯的同学关系。”

“你得把心思花在学业上,高中别谈恋爱,况且你是要考电影学院的人,得保持良好的形象,以后大把男生等着你挑,明白吗?”

季忆敷衍着点头,她算是听出来了,可这话里的意思是,苏敏和陈然有那么点意思?感觉他们完全没交集啊。

但是三班的两个同学,平时完全零交集,之后两人偷偷在学校的茶山约会,被老师逮个正着,还请家长谈话了。

所以不要忽视零交流。

况且他们本就是同乡,零交流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卷子上的名字还清晰地印在季忆的脑子里。陈然和她是同一种人,可以一边喜欢着苏敏,一边答应自己的表白。所以他对苏敏未必死心。

季忆搞不明白,也没敢问,因为苏敏连慕哥哥都看不上,说她看上陈然,还不被骂。

苏敏给自己配了一台电脑,注册了邮箱,她和慕璟川平时用邮件沟通。

你来我往,从来也没断过,说的大部分是工作上的事情。

有一个周末,苏敏题不会做,她本能想到的是去问慕璟川,把题目发过去,捉弄了他一番,来个在线等,急!

然后,苏敏收到了秒回。

她惊愕得说不出话来,这是,这是…

解答玩,他又补了一条:刚想给你写信。

苏敏在屏幕这边笑了一下,不知该说什么好,就退出了电脑。

慕璟川其实回来得很频繁,2-3个礼拜一次的样子,每次回来也都会抽空和苏敏见个面,开个小会,了解一下工作进展。

他每次见苏敏都有那么一点变化,头发长了、或者变瘦了,女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他想起上次从法国寄回来的明信片,不知道收到没有,还是寄丢了?

她看懂那句话的意思了吗?

也怪自己脑抽,写英文就好了,非得写什么法语,她身边并没有懂法语的人,可是,她就不会来问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