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她的娘家也并不是多么的富裕。为了帮忙,亦是劳心劳力,捉襟见肘了。

周菊本以为,这些债她会欠很久都没办法还上。不是不想还,而是无力偿还。

家里戚小风的腿一直没能治好,金钱就好似一个无底洞,从来没有填补得上的时候。周菊甚至已经做好准备,要一辈子都背负良心债了。

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有机会还上娘家的钱。握着手里的钱,看着赵小金姣好稚嫩的年轻面容,周菊不由就眼热了。

是小金!他们家多亏娶了小金这么个福星!否则,哪里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自打小金嫁来他们家,他们家的日子就渐渐变得明朗了起来。说是蒸蒸日上,也并不为过。

此刻她手里的钱,何尝不是最好的见证?最有力的铁证?

周菊是这样想,戚奶奶亦是等同不变的坚定念头。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更多的期望和感动。

至此,赵小金在戚家的地位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削减变弱,反而越发被宠爱、被重视,俨然就是戚家人都捧在手心里的宝。

面对越发炙热的局势,赵小金很是无奈,偏偏又拒绝不能。

连戚铮都不站在她这边,她是实打实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了。

不得已之下,赵小金就只能认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日子,又哪里不是赵小金曾经最大的奢望和梦想?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恍然相隔一世,她竟然真的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

对戚家,赵小金发自内心的感激,同时也在心底发誓:她要对戚家人更加更加的好。

某种程度上而言,在彼此的关系相处上,不管是戚家人还是赵小金,竟然达成了共识,走上了同一步调。

九月,戚月红和戚瑞已然可以准备开学了。

“大嫂,我不念了。”戚月红最近一直跟赵小金两人在一块学缝纫、做缝纫,又通过陶涛的关系寄放了几件衣服在县供销社,幸运的还赚到了钱。

也所以,戚月红更加不想为家里增添负担,而是打算辍学在家,继续跟赵小金一起赚钱。

“为什么不念了?你大哥说你学习很好啊!”突然听闻戚月红这一打算,赵小金明显有些懵。戚家各个都是学习好苗子,怎么可以不上学?

“可是…”内心最深处,戚月红无疑是想要继续上学的。但是,咬咬牙,戚月红悄悄跟赵小金吐露心声,“我想把上学的钱省着给小叔治腿。”

虽然大哥做家具赚了钱,可大哥真的很辛苦。戚月红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于是就有了辍学的念头。

又或者说,这个念头一直都悬挂在戚月红的心里,始终没有退散过。

“给小叔治腿的钱有你大哥操心,你一个姑娘家跟着着什么急?听大嫂的,你该上学就上学,别想其他的。等你以后高中毕业再考上大学,咱家就都跟着出头了。”赵小金自己不喜欢念书,却很是崇拜那些念书好的。像戚家几兄妹,赵小金就很崇拜。

所以,不管是戚月红还是戚瑞,赵小金都很支持他们继续念下去。

“大嫂,那样要等好久。我怕我等不到分配工作的那一天,也怕自己…拖累咱家。”戚月红说着说着就低下头,声若蚊蝇,却还是如实将心里话说给了赵小金听。

因为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她的性格又极为文静,有些话藏在心里深埋已久。而今有了赵小金这位大嫂,两人又确实相处的不错,戚月红这才有了倾诉的对象。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拖累?只要你能好好的,咱家每个人都欢喜。”轻轻抱住戚月红,赵小金的语气很是轻柔,声音也跟着降了下来,充满了安抚的意味,“你也好、小瑞也好,你们大哥对你俩都是很有期许的。只要你们愿意念书、只要你们喜欢念书,学就一定要上下去。学费都是另外的问题,不需要想太多。”

很是心疼戚月红的懂事,赵小金说着就故意开起了玩笑:“退一万步讲,就算你大哥拿不出你们姐弟俩的学费,这不是还有大嫂吗?你们大嫂我可是很厉害的。私房钱什么的,绝对够你们姐弟俩念完高中。”

一听就知道赵小金是在故意逗她,戚月红忍了忍,还是笑了:“大嫂骗人。奶奶和妈前两天还在说,大哥拿大嫂的嫁妆钱给小叔治腿了。”

“呀,原来大家都知道了啊!我还以为都不知道呢!”赵小金的语气很是夸张,一看就是假意装出来的,却刹那间将戚月红心底集聚的阴云给打散了。

似乎只要有大哥大嫂在,她真的可以不用想那么多,只专心将书念好。等到以后出来工作,再努力回报家人。

尽管那一天还要等到几年以后,但是…戚月红心里前所未有的涨起了熊熊燃烧的斗志和决心。

她一定会好好努力,绝对不会辜负家人对她的期许和期翼。

“好了,大嫂脑子笨,上学那会儿成绩就很差,实在不怎么会安慰人。反正你就记住一句话,安心上你的学、念你的书,这就够了。”拍了拍戚月红的后背,赵小金带着命令式的叮嘱出口道。

“嗯。”戚月红最终还是听了赵小金的话,重重点点头,满脸的认真和严肃。

气氛明显有些过于正儿八经,赵小金心下也有些热乎。顿了一下,又不忘补充道:“月红你是姐姐,顺便也去跟小瑞做做工作,让他放宽心。家里有长辈,供得起你们两个大学生。”

如果戚月红是这样的想法,赵小金丝毫不怀疑戚瑞也会有辍学的念头。

说起来,在赵小金看来,戚家的孩子都特别的懂事,完全是她家几个兄弟姐妹不能比之的。想想他们还小的时候,各个都不知愁滋味,甚少会担心这、琢磨那的。

也或许,这就是家境使然,环境逼迫得人必须学会成长吧!

“好。”戚月红再度点头,临出门去找戚瑞之前,满怀感激的对着赵小金说了一句,“谢谢大嫂。”

“不谢不谢,都是一家人,应该的。”赵小金摆摆手,目送戚月红红着眼圈跑了出去。转过身,很是用心的觉得,她必须要更加努力了。

缝纫机的使用,她已经学会了。布料和线圈,陶涛送的也不少。但她的进展尚且不够快,还得再往前跨上一步,多出几件新款式的衣服才行。

钱,没人会嫌少。戚铮做出的家具固然赚得了钱,但是去除给戚小风治腿的费用,又还清戚家之前欠下的钱之后,就真的所剩无几了。

戚月红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赵小金帮忙收着的钱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只出不进,自然是不行的,也不可取。是以,赵小金的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来,想方设法得加紧努力赚钱了。

赵小金跟她说的话,戚月红没有瞒着家中长辈。戚大勇还好,只是放在心里想。戚奶奶和周菊直接就面色激动的连连夸赞戚家有福,娶了赵小金这么一个大度的儿媳妇过门。

戚瑞那边就更加不需要多言。戚月红拉着戚瑞窃窃私语了小半个小时,没有人旁听到这对姐弟究竟说了什么。但是自打这一天开始,不管是戚月红还是戚瑞,都再也没有提过辍学的话。

反之,他们在学校卯足了劲的学习,勤奋刻苦的模样倍受赞扬,稳稳的三好学生模范和典型。

跟戚月红不一样,赵小金倒是没有多跟戚铮提戚月红找她聊过的话题。

如果家境足够好,戚月红又哪里需要考虑辍学?就是因为家里负担太重,戚月红才不得已无奈的提出辍学不是吗?

而家里的负担,更多的也压在了戚铮的肩膀上。赵小金不想戚铮知道这件事,只因她很清楚,戚铮会自责的。

反正事情已经解决了,她的立场和态度也跟戚月红说明,戚月红本人也放弃了辍学在家的念头。那么,就让这事直接被揭过去吧!

赵小金不说,却不代表戚铮就不知道。

戚奶奶和周菊平日里就爱在戚铮面前说赵小金的好话,这次更是没有例外。

婆媳俩分别拉着戚铮很是一番叮咛,话里话外都是对赵小金的感激和喜爱,一而再强调戚铮一定要对赵小金好,否则她们可都是帮里不帮亲的。

赵小金没有言明的事情,戚铮意外从戚奶奶和周菊的嘴里得知,心下暖流涌过,嘴上不说,对赵小金却是越发的宠溺。

赵小金很无语的发现,戚家人再次剥夺了她干活的权利。

她真的只是蹲守在鸡窝旁捡几个鸡蛋而已,戚家人非要说她累着了。还说太阳太大,她在外面蹲的辛苦,还是进房间凉快…

好吧,鉴于戚家人的过度坚持,赵小金便只好窝在房间了。

幸亏她如今学会了用缝纫机,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否则,势必得无聊死。

赵小金在房间里做衣服的事情,戚家人都知情。对于这件事,戚奶奶和周菊倒是没有拦着。时不时的还会跑进去看看,提上一些意见,也帮忙赵小金找找不足和瑕疵。

说实话,赵小金并不是什么惊学奇才。虽然多活了一辈子,可上辈子的她更多的也是被困在吴家过着并不怎么幸福的日子。她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开脱眼界,更加谈不上学习和见识了。

真正让赵小金脑子里多了新东西的,是她沿街乞讨的那段日子。

每天都是满眼渴望的望着街上过来过往的行人,除了想要乞讨些饱肚子的吃食,就是对行人光鲜亮丽的羡慕和向往了。

也是看多了,赵小金不知不觉就记下了一些她万般向往和喜欢的款式。如今自己动手,是慢慢琢磨,也是在努力探索和回忆。

她毕竟只是看过,而不是真的学过、做过。如今只是多了方向,但却没有通往成功的捷径。

不过,哪怕没有捷径,她也不会放弃。失败了就再多尝试几遍,总有会成功的那一刻。加之身边一众家人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赵小金很有信心,也始终都在努力。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赵小金终于将曾经心仪眼红不已的那些款式中的其中一个款式付诸行动的做出来,她整个人都极为兴奋和激动,抱着戚铮蹦蹦跳跳了好一会儿。

凡事有一就有二。赵小金有种预感,她不会仅仅止步于此的。这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只是她跨向成功的第一步。

而她,是一定不会放弃的。

戚铮也很为赵小金高兴。看着赵小金脸上的笑容,看着被赵小金提在手里的衣服,戚铮适时的扶住赵小金的腰,免得她太过激动而摔倒。

此外,戚铮此刻最大的感受,自然就是与有荣焉的骄傲和自豪了。

他喜欢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27.第27章

因着太过兴奋, 也因着满满的迫不及待,赵小金当天就拉着戚铮一块去了县里。

找到陶涛实在不需要花费什么功夫, 而拿出她特意送来的那件衣服时, 见多识广如陶涛也忍不住跟着惊叹了。

“小嫂子好厉害!这个价钱完全可以标高些,肯定有顾客喜欢。”陶涛说着就朝赵小金竖起了大拇指。

他知道赵小金在学做衣服。之前赵小金和戚月红拿来的衣服, 陶涛就帮忙定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不过那只是因为赵小金和戚月红两人心够细、针脚也够密,陶涛特意找了供销社经验丰富的主管确定过,的确卖得起价钱。

而这一次,不消去找主管,陶涛就能断定, 肯定能卖出比之前更好的价钱。

“这样, 小嫂子你跟我过来, 我介绍个人给你认识。”提着赵小金送来的衣服,陶涛转身就在前面带起了路。

陶涛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了。对陶涛,赵小金还是信任的。便也任由陶涛拿走了她的衣服, 自己则拉着戚铮跟在了后面。

“兰姐,这是我嫂子。上次我给你看过我嫂子亲手做出来的衣服。这次再请你帮忙过过眼,特漂亮。”陶涛在供销社是很混得开的。既因为他的身份,也因为他在供销社呆了多年,一身油嘴滑舌的本事和能耐结交了不少朋友。

像此刻这位被陶涛找上的兰姐, 姓余名兰,是负责整个供销社销售的主管。年近四十, 性子刚烈, 实打实的女强人类型。然而偏生, 被陶涛哄得服服帖帖,对陶涛也是颇为几分优待的。

如果是别人拿来的衣服,兰姐不一定会多看一眼。但是陶涛带来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说起来,上次赵小金做的衣服,兰姐也很满意。当时的价钱还是她提议陶涛定下的,也是她拍的板。

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没有错。那几件衣服刚摆上柜台没两天,就全部都卖了出去。之后还有顾客特意过来柜台询问,明摆着很受顾客喜欢,不愁没有客源。

这两天兰姐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想着要不要找陶涛去跟赵小金说说,定下个长期合作的协议。

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到。她这边还没来得及找陶涛,陶涛就主动将赵小金带到了她的面前。更甚至,还给她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

赵小金这一次的衣服,比起上次,无疑不是一个档次。兰姐看得直点头,毫不掩饰对这件衣服的看好和喜欢。

“这样,如果你能确定持续不断的给咱们供销社供应衣服,我就特别为你单独腾出个专柜,专门陈列你的衣服。”兰姐这话,就是直接跟赵小金对接的了。略过了陶涛这个中间人,也更能展现兰姐的诚意。

“没问题的,多谢兰姐。”赵小金相信陶涛之所以会带她过来,也是存的这个心思。只是没有想到,兰姐会主动提出来。

换而言之,兰姐是确实看好她做出来的衣服。这样的肯定对赵小金来说,是弥足珍贵,也是推动她继续前进的很大一个动力。

赵小金的爽快和果断,登时就获得了兰姐的欣赏。

满意的点点头,兰姐鲜少跟不熟悉的人露出了笑容:“那好,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你也加快进度,多做出几件衣服来。不求数量多,但求质量足够好、款式足够漂亮。我要的是卖点,你懂吗?”

“懂。”赵小金快速点点头,明亮的双眼不自觉就冒出了精光。她懂,确实懂。兰姐要的是高档次、高价位,哪怕只卖上一件,也足以抵上寻常衣服价位十倍的效果。

“你懂就好。”没想到跟赵小金沟通起来如此不费劲,兰姐本来还担心赵小金会急于赚钱,一心想着多做几件衣服好多卖点钱。

不过现下看来,赵小金跟她很合拍,两人的理念也很搭。

难得碰到这么志同道合的人,兰姐不由就多解释了几句:“咱们供销社不缺衣服卖,真正上档次的好衣服却并不多。虽然大多数的顾客不一定买得起贵的衣服,但这并不表示,贵的衣服就没有市场。最近已经有好几位顾客反应,在咱们供销社买不到衣服。不是咱们的衣服不够多,而是她们都不喜欢。”

赵小金了然点点头。兰姐嘴里的这几位顾客,明显就是钱多、眼光也挑的人了。

“我是打算,先将你的衣服慢慢推给这几位顾客。如果不出意外,等以后你的衣服渐渐打响名气,也就是咱们供销社最响亮的一个招牌了。”兰姐上个月去市里走过一趟,多少也见了些世面。比起市里的衣服,他们这里确实差的不单单一点两点。

可如果说直接从市里购进那些昂贵的衣服,姑且不说像他们这样的小县城究竟有多少顾客买得起。只说他们供销社的进货清单,就又要增添一笔昂贵的金额。

兰姐去仔细打探过,因为市里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要订货,数量都会比较大。而这,又是他们供销社不得不考虑、却又必须得顾忌的一个棘手问题。

如果衣服进货回来,却因为价格太贵变成了滞销品。对供销社的损失,也会很大。

就在这个时候,赵小金出现了。如同一阵及时雨,解救了兰姐正头疼的问题。

既不需要担心订货量,还能确实保证衣服的档次,恰好就满足了兰姐两方面的需求,自然很受兰姐的欢迎和重视了。

“一切都听兰姐的。”赵小金很有自知之明。兰姐给的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稍纵即逝。如果她不牢牢抓住,以后不一定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赵小金很好说话的点点头,应承了兰姐的安排。

“那就这样说定。我先去把这件衣服拿到专柜,价格定位也会一并展示出来。还是跟上次一样,赚的钱咱们对半分,没意见吧?”兰姐最后四个字问的很温和。显然,如果赵小金有意见,这是可以另外协商的。

然而,赵小金并不贪心。二话不说就摇摇头,回了兰姐一句:“没意见。”

她是真的没有意见。众所周知,县供销社的东西都是从外面购进的。像她这种可以将自己亲手做的衣服摆放在柜台卖的,绝对要算是绝无仅有的独一人。

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有陶涛的关系,更有兰姐对她的看好。

赵小金很感激兰姐愿意给她这样的机会和平台,也没有半分的质疑。更何况,就说对半分这件事,也是特别公平的,供销社没有占她的便宜。

否则,供销社大可低价购进她的衣服,再高价卖出。而这里面的巨大差价,就跟她毫无关系了。

兰姐现下愿意以卖出的价格跟她对半分,于赵小金而言,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机会。

更别说除此之外,赵小金是没有渠道、也不可能卖出如兰姐标注的那个价格的。

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如若赵小金提出异议,兰姐会跟她另外协商利益分配,却也仅仅只是如此。自此兰姐跟赵小金的交集,就只有利益和金钱了。

可赵小金尤为实诚的摇了头,反而更让兰姐喜欢了。这里面,就又多了些许人情味,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尤为重要,之后也定然会对赵小金百利而无一害的。

“你放心。对半分只是暂时的分成。等到以后你的衣服卖出口碑,四六或者三七,我们供销社都是愿意接受的。”这不,下一刻兰姐的话,就足以证明了。

兰姐对赵小金,是真的一而再破例,连带一旁的陶涛都愕然变了好几次脸了。

想当初他花了多少唇舌、挤出多少笑脸,才终于勉强跟兰姐勾搭上关系,让兰姐愿意多跟他说上几句话。

哪想到小嫂子这才头一回见面,就让兰姐如此刮目相看了?简直不要太厉害!

“没关系的。这些事我都没有意见,全听兰姐帮忙费心和安排就好。”赵小金确实缺钱,也想要赚多多的钱。但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这一点,她还是很懂的,也时刻谨记在心。

“成。日后有什么问题,我就托大,帮妹子做主了。”能让兰姐主动称呼一声“妹子”,赵小金绝对要算是第一人。

这份特例,赵小金本人不知道,也没有意识。不过有陶涛在,早晚她也会明白。

不过,也正是因为赵小金不明所以,在对待兰姐的时候反而更加坦然和平常心。再度谢过兰姐,赵小金也没急着跟兰姐预支这件衣服的钱,跟戚铮一块离开了供销社。

陶涛是一路神思恍惚的送戚铮和赵小金出供销社的。不可否认,他今天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在两人眼看着就要转身走人之际,陶涛终于缓过神,朝着赵小金竖了竖大拇指:“小嫂子,行啊!连咱们兰姐都能拿下,厉害!”

“嗯?兰姐很好相处啊!有什么问题吗?”在赵小金的眼里,兰姐确实很好相处,她也说了自己的真心话。

然而这样的话听在陶涛耳里,就是天大的骇闻了:“那是你没看见咱们供销社有多少人想要讨好兰姐,却接连吃瘪和碰壁,最后甚至会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可怜模样。”

偷鸡不着蚀把米?陶涛确定要将这句话用在兰姐身上?赵小金眨眨眼,很是厚道的没有打断陶涛的感叹,而是静静的往后听。

“我自己当初就费了好大劲才讨好兰姐成功的。本来我还挺自得的,不过今天看到兰姐对小嫂子的态度之后,我还是乖乖哪儿凉快哪儿去吧!”耷拉着头往旁边挪了挪,陶涛的眼神尤为哀怨,“兰姐居然还主动为小嫂子争取分成的事。对半分变成四六分、三七分,完全没有将我这个社长的亲孙子放在眼里么!”

陶涛的表情很是有趣,直接就把赵小金逗笑了。而不等她开口,陶涛又接着补充道:“好吧,我承认,我也确实不反对兰姐的提议。”

听着陶涛带有小得意劲儿的语气,赵小金越发乐了。

这一世,她的运气很好,遇到的人也都很好呢!

不过,她所有的运气都要归功于站在她身边的戚铮。要是没有戚铮,也就没有现下的她。

所以归功到底她最应该感激的人,还是戚铮。

告别了陶涛,赵小金和戚铮又转道去了陶二叔的木材厂。

戚铮之前交给陶二叔的那批家具,已经被送走了。此外,陶二叔正打算将第二批木材给戚铮送过去。

原本,陶二叔是想要让戚铮来他的木材厂坐班的。他甚至已经为戚铮准备了一间很大的车间当工地,既宽旷又方便戚铮随时随地补给木材,一举两得。

然而,戚铮拒绝了。

哪怕在柳叶村做家具确实远远没有在陶二叔的木材厂里方便,戚铮仍然坚持留在自家的院子里忙碌。

至于真正的原因,想当然便是为了跟在他身边的赵小金。

见到戚铮和赵小金,陶二叔很高兴。特别热情的接待了两人,同时还特意带着两人去了一下他现下的办公室。

没错,戚铮在交付第一批家具的同时,也完成了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对陶二叔的承诺。而今陶二叔的办公室里,摆放的全都是戚铮亲手做的办公桌和书柜等办公家具。

“说实话,戚铮,你真的很厉害!”拍了拍格外结实的圆木桌,陶二叔对戚铮的欣赏瞬间溢于言表,“如果不是你太有主见,我真的很想把你挖到我厂里来当技术骨干。”

面对陶二叔的夸赞,戚铮抿抿嘴,回道:“也可以做朋友。”

戚铮没有拿“合作伙伴”来定义他跟陶二叔的关系,而是以“朋友”这个词来定位他和陶二叔,登时就让陶二叔极为的高兴。

点点头,陶二叔也不再多说其他,开始跟戚铮商讨起了下一批办公家具的完成时间。

戚铮第一批主打的是家居家具,也是他很擅长的类别。而办公家具,就相对而言是戚铮的弱点了。

送给陶二叔的这套办公家具,是戚铮的第一次尝试。凭借陶二叔的态度看来,戚铮的尝试是很成功的。

陶二叔是真的很看好戚铮,还特意托人帮忙准备了一些图纸。此次正好,就一起拿给了戚铮。

都说认真的人总是最有魅力。而这样的人,也注定了不会一直没有运气。光明总在风雨过后,对历经苦难打击的赵小金和戚铮两人而言,更是如此。

现下的他们,都很有上进心,也都很努力。带着笑容和积极乐观的心境,共同迎接新的生活。不畏艰难,也不畏打击。

命运回馈给他们的,亦是等同的正面效应。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戚铮和赵小金的生活,渐渐都开始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