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现下又多了三叔一家,还有大堂姐赵雅梅两口子,也都别纳入了亲人的范畴内。

至此,就更不缺穿衣服的人了。

就连供销社滞销的布料,赵小金也并不担心。不适合做衣服,那就裁剪成衣服的部件。如裤兜、如袖口。很多小细节的地方,都是用的上的。

再不然,窗帘和桌布,哪样东西不需要布料?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连赵小金自己都没想到,她竟然在这些东西上如此有天赋,没少获得身边人的夸赞。

最难能可贵的是,赵小金是真的很喜欢做衣服。渐渐的,开始沉迷其中,并打算将其发展为一辈子赖以生存的事业。

相较之下,这又比能够赚多少钱,更让赵小金觉得开心又快乐。

赵雅梅说要帮忙的话,并不是一时口快,而是发自真心实意。

在得到赵小金的确定答复之后,赵雅梅立刻就联系了孙风的姑妈。

再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进行的格外顺利。就连将衣服样板拿去市里,也没让赵小金出面。

不过最终签订合同的时候,赵小金本人还是必须去市里走一趟的。

这还是赵小金今生的第一次出远门。毫无疑问,就拉上了戚铮同行。

戚铮也没去过市里。但是比起赵小金,他显然更加让人感觉放心。

也是以,戚家长辈很放心就让戚铮陪着赵小金出了门。

比起县城,市里无疑是更加的繁华热闹。因为有孙风姑妈写下的详细地址,赵小金和戚铮先是去了市里最大的商场。找到相关负责人,签下了价钱。又转而去了布料厂,顺利拿下了合作。

因为有跟陶二叔木材厂合作的经验,戚铮跟布料厂谈合作的时候,格外的老练。加之中间又有熟人牵线,出货价无疑是非常公道又便宜的。

于赵小金和戚铮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收获。

从商场到布料厂,又从布料厂回到商场,戚铮和赵小金一路都没有喘息,几乎是赶着时间签订下了新的未来。

而两人会再一次回到商场,就纯粹是为了考察市场了。

即便是在前世的时候,赵小金也鲜少来逛过商场。对于商场,委实感觉新鲜。

东看看、西望望,赵小金一件衣服也没买,却是将所有的衣服款式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当然,赵小金不是来抄/袭这些衣服的模板,而是正儿八经来观察哪些款式的衣服相对更受顾客的喜欢,也更有市场。

毕竟县供销社的消费群体跟市里是截然不同的,也毫无可比性。以至于赵小金不得不从头来过,格外的重视,也必须付诸更多的注意力。

一下午的观察之后,赵小金和戚铮正打算打道回府,却是无意间路过了摆放着赵小金成衣的柜台。

赵小金和戚铮并非刻意,却还是稍微放慢了脚步。随后,两人皆是不约而同的发现,整个商场就属赵小金的衣服卖的最好、也最快。

在今天之前,赵小金的衣服已经在商场试卖了三天。尽管在县里是新鲜布料,在市里却是饱受很多顾客青睐的心头好。加上赵小金做出来的衣服款式新颖,特别漂亮,毫无疑问很快就成为了商场的爆卖品。

有钱赚,商场也不会干等着。立刻就加大了宣传力度,还推出了商场进出口这样的黄金地段以及优惠尝鲜价。

若非如此,赵小金和戚铮明明是沿着商场朝外走的方向,又怎会碰见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画面?

毫无疑问,赵小金的衣服到了市里,也就是有着独属于它的商场的。

确定了这一点,赵小金自然也就不再担心,所有的担忧都缓缓落了地。

73.第73章

不得不说, 商场对赵小金的衣服是很重视的。

鉴于之前跟县供销社合作的方式, 赵小金此次还是选择了分成。不过比起县供销社给出的分成比例,市商场就少很多了。二八, 赵小金占二、商场占八。

赵小金并不是贪心的人。因为商场的定价高出县供销社很多,即便只是二,她也能拿不少钱了。

不过赵小金也不是傻子。她跟商场的合同并不是签长期的, 只是签了半年而已。

这半年,是商场对她的考验, 也是她自己的一个缓冲期。

如同兰姐说的那般,等到她的衣服在市里打出名号, 而商场倘若还是这样的分成比例,自然也就没得商量,需要拆伙了。

赵小金的这些考量, 极为详尽的都跟戚铮说过。戚铮的反应没有任何意外,一个字:好。

站在戚铮的立场,不管赵小金做出怎样的决定,他都势必会赞成,不会反对。

所以, 戚铮告诉赵小金的原话是:“有我在,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想做什么都可以吗?赵小金眨眨眼,极为认真的回道:“暂时还没有特别想做的。但是, 三年。三年后, 我希望自己的衣服能供不应求。同时, 也希望咱们家的第一家家具店能够在市里占得一席之地。”

这还是赵小金首次提及“家具店”这一事宜。不过赵小金说的很是理所当然, 对戚铮也抱着绝对的信心和信任。

要知道在前世,戚铮可是有着家具城的。现如今不过是一家家具店而已,对戚铮而言,自然不是难事。

“好。”家具店,迄今为止,戚铮还没想过的事情。然而,既然是小金所希望的,戚铮就一定会努力帮小金达成所愿。

也所以,戚铮很认真的考虑,回去后就该着手跟陶二叔商量这事了。

难得来一趟市里,赵小金和戚铮而今手里也都有钱,算不得捉襟见肘。是以,两人也买了不少东西回去。

恰逢戚月红和戚瑞放暑假,赵小金和戚铮回到县里,直接去了县初中,接了两个孩子,方又回的柳叶村。

而今的戚月红,已经不是称之为初中生,而是准高中生了。

以戚月红的成绩,考上高中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意外。

以戚月红的成绩,考上高中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意外。

而早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前,赵小金就很认真的就戚月红上高中的事情,跟戚家人极为认真的讨论了一番。

不需多说,高中是肯定要上的。不过上哪一所高中,就成为了大家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原本赵小金是打算将戚月红送去市里读高中。想着市里的高中更好,教学水平也更高。

至于更高的学费和生活费之类的,赵小金都不在乎。

只要能让戚月红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不过她这一说法刚出,就遭到了包括戚月红在内的其他戚家人的反对。

按着他们的话来说,县里就有高中,费事跑去市里,戚月红住着不习惯不说,还要花更多的钱,不划算。

戚铮倒是站在赵小金这边,却也被戚奶奶和周菊无情镇压了。

真正让赵小金和戚铮改变主意的,还是戚月红自己的表态。

那一天,戚月红红着眼站在他们两人的面前,语气哽咽却是尤为坚定。

戚月红说,她想要读书,却不想要给家里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在县里读高中也是很好的,实在没必要跑去市里。

戚月红还说,她知道家里现下的情况不一样,有了极大的好转。可是她的同学和朋友都在县里读高中,突然转去市里,太陌生了,她会很有压力。

其实赵小金和戚铮都很清楚,戚月红最重要的理由还是担心钱、担心给家里增添了负担。

不过看着戚月红眼底的泪光,赵小金率先妥协了。

这个姑娘真的太懂事了。不过在懂事之余,戚月红也格外有主见,有着她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人准则。

也罢,本来就是想让戚月红开开心心的继续上学而已。要是为了这事给戚月红增添了心里压力和负担,反而对戚月红不好。

为了让戚月红安心,最终赵小金拍了板,确定了戚月红就留在县里读高中这一结果。

索性县高中和初中离得并不远。虽然戚月红上了高中,以后每次上学和放假还是能跟戚瑞同道,也让大人都放心。

而这段时间以来,戚月红和戚瑞身上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往因着家里的事情,或多或少的都在戚月红和戚瑞心里留下了痕迹。随即,就不自觉的会在眼底、脸上乃至平日里的言行举止里,流露出一二。

比如去食堂吃饭,他们两姐弟从来都是打最便宜的菜。而且永远都是能省就省,一分钱也绝对不会多花。

但是现如今的他们,因为每个月都被赵小金规定了生活费花销的数额。月底回家的时候,都会被赵小金认真检查。要是谁的生活费没有用完、剩下太多,可是会遭到家中长辈的一致批评和谴责。

几次下来,戚月红和戚瑞也不敢再故意不花钱了。

两姐弟渐渐也开始不再苛求自己。尽管还是很简朴,却不会如先前那般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了。

这些外在的改变,姑且算不得大事。真正让戚家长辈安心的,还是两姐弟心境的层层递进。

两姐弟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一如既往的优秀。又因着家里情况不断在好转,他们脸上的笑容也开始变多,浑身上下的气息都在渐渐散发出活波欢愉。

这样的转变,比送戚月红去市里读高中,更让赵小金感觉窝心和高兴。

“戚铮,我觉得…”回家的路程走到一半,赵小金突然开口问道,“咱们是不是得先买一辆拖拉机?”

赵小金这话并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突发奇想。只是左右看看他们四人双手满当当的往家里赶,怎么都有点感慨有车代步的必要性。

说到底,也是赵小金手里有钱了,这才有了底气开这个口。

换了一年前赵小金刚嫁进戚家的时候,只怕赵小金手里再多钱,也没这个念头。

没办法,那个时候的戚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但是现如今的戚家,伴随着戚小风的渐渐康复,伴随着她和戚铮一笔钱一笔钱的往回挣,已然今非昔比,不能同日而语了。

“这事正在商量中。”赵小金这话,恰好也是戚铮本准备跟她协商的。只因这段时间赵小金忙着市里的合作,没分出心神,戚铮也就暂时搁浅了。

与此同时,戚铮也实话实说道:“早两天我跟咱爸提过。家里那么多地,木活又是始终不断,难免不能兼顾。要是有辆拖拉机,会省下不少事。不过,咱爸反对,说是没必要。”

“怎么没必要?不是说了家里的地要种,你接的木活又太多,忙不过来?”赵小金倒是没去想戚铮怎么现下才跟她说。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早说晚说都一样。

不过说到戚大勇不答应买拖拉机这事,赵小金很是疑惑:“爸是不是觉得买拖拉机开销太大?你没跟爸说,咱们手里的钱是够的?”

这一年,哪怕是怀孕期间,赵小金也没落下做衣服这事。加上她的衣服成品在县供销社都是卖的最贵的价钱,想当然赚了不少。

更别说戚铮的那些家具,只要一拖运出去,尽数都是净赚。而今赵小金手里的钱,完全不愁花的。

赵小金本以为,同一个屋檐下住着,戚大勇是心知肚明的。怎料戚大勇竟然是不知情的吗?

“爸说了,那些钱都是你的。你拿着就好,别乱花。”说到这里,戚铮也有些无奈。

他不是不愿意把钱给赵小金。而是钱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花了再赚,一直握在手里也不可能生出更多的不是?

更何况眼下他们也不是乱花钱。买了拖拉机回来,是想要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完全是必要的、也是必需品。

在戚铮而言,他们一直致力改善家里的条件,为的不就是日子过得更加舒坦?

如果像戚大勇这般,赚了钱却不准花,他们依旧很辛苦、也很累,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跟戚铮一模一样的想法,赵小金也不认为钱需要攥在手里才算好日子。

尤其是在听到戚铮代为告知的理由,赵小金委实哭笑不得:“怎么就是我的钱了?我的钱不是咱家的钱?要是按着咱爸这样说,是不是只要我出面去把拖拉机买回来,咱爸就不会反对?”

面对赵小金这个问题,戚铮回以了沉默。以他对他爸的了解,答案很有可能真的如赵小金所想的那般。

又或者说,他爸不是不反对,而是不好反对。

毕竟在他爸心里,钱都是小金的。小金怎么花,他倒是不好管,也不方便插手和质疑。

从戚铮的沉默中领悟到切实答案,赵小金登时就睁大了眼睛:“真的假的?那不然咱们就来个下斩后奏,直接买拖拉机买了开回家,咱爸也就不会反对了?”

戚铮认真思考了片刻,煞有其事的对着赵小金点点头:“可行。”

既然戚铮说了可行,那就肯定是没问题的。赵小金脑中几个念头转过,默默开始核算起了买拖拉机的开销。

走在一旁的戚月红和戚瑞对视一眼,全程处于震惊状态,一个字也没说出口来。

原来他们家已经变得这么有钱了吗?连拖拉机都买得起了?听大哥大嫂这丝毫没有半点为难和纠结的语气,好似他们家买辆拖拉机是很轻而易举的事?

之于现下的戚铮和赵小金而言,买一辆拖拉机,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得了赵小金的建议后,戚铮真的很快就买了一辆拖拉机开回了柳叶村。

柳叶村算不得富庶之乡。突然多了这么一辆拖拉机,立刻就引来了大众的关注。

等到发现是戚铮家买的,不少乡亲都跟着活络了起来。

要知道在一年前,戚家可是穷的连媳妇都娶不上。但是现如今的戚家,门槛一天比一天高,可算是咸鱼大翻身了。

这不,戚泽的婚事才刚被提上日程,立刻就得了不少乡亲家的青睐。不需要戚家上门提亲,好几家就已经托人来戚家为戚泽介绍对象了。

比起戚铮,戚泽的婚事显然是很容易促成的。不过问题难就难在,戚泽本人不答应。

为了这事,戚奶奶和周菊没少说道戚泽不像话。就连赵小金,也被派出来找戚泽谈话。

在赵小金面前,戚泽倒是没再假装闷葫芦,而是如实表达了他的想法。

听完戚泽的答案,连赵小金都被难住了。

戚泽的原话是,他家以前没钱的时候,怎么没见这些人这么积极?现下看到他们家日子有了起色,立刻就跑来沾光占便宜了。这样的婚,结着有什么意思?

戚泽也不是说,非要人家姑娘嫁给他陪着吃苦受罪。只不过是前后对比太明显,乃至他很难过得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赵小金不觉得戚泽的话有什么不对。

毕竟之前戚家条件差的时候,确实没谁上戚家来说亲。这是事实,无从质疑和辩解。

至于戚泽心下的落差,站在赵小金的角度,也是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不过,如若是因着这样的理由,就一辈子不结婚,那也是不能够的。

很是认真的考虑了好半天后,赵小金郑重其事的看着戚泽说道:“咱们不能凡事都往后看,得往前多瞅瞅。我不是说你非要立刻就结婚,但最起码,这是你人生必经的过程。不论早晚,你总得找个媳妇娶回家来的。”

“或者,你可以这样想。以前咱们家条件不怎么好,你也就没机会娶到喜欢的姑娘。但是现在,咱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你自然也就可以随便去追求心爱的姑娘了。没有任何的阻碍,也无需遭遇任何的痛苦和纠结。我这样说,你认不认可?”赵小金不是强行要求戚泽必须接受她的观念。她只是身为长嫂的职责所在,尽可能的在开解戚泽。

“认可。”赵小金的话,戚泽百分百赞同。不过说到娶媳妇,戚泽摇摇头,如实跟赵小金坦白,“我没喜欢的姑娘。”

“哎?”突然得到这样的答案,赵小金不由愣住。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心中的疑惑说出口来,“我怎么听奶奶说,你以前喜欢过咱们同村的一个姑娘,还跑去跟她送过白菜?”

这事要不是戚奶奶跟赵小金提起,赵小金是完全不知道的。

据说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厚,戚家菜地里的白菜也长得特别好。戚泽就不客气的找来一个蛇皮袋子,装满了白菜给那位姑娘送了过去。

听戚奶奶的意思,赵小金以为,戚泽跟那位姑娘是两情相悦?

乍一听闻过往,戚泽苦笑着摇摇头。

因为打心底将赵小金视为亲人,戚泽倒也不觉得丢脸,只是怏怏的回道:“那都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年少无知么,还以为送袋白菜就能换回一个媳妇。没想到人家姑娘眼光太高,从始至终都根本没瞧上我。”

啊?这一点,戚奶奶倒是没有提及。戚奶奶只说,当初戚泽乐颠颠的将白菜送了去,也是欢欢喜喜的空手而归。他们当时还真的以为,家里很快就要办喜事了,戚泽要先戚铮一步娶媳妇了。不过后来,又没消没息了。

按着戚奶奶的说法,赵小金只当戚泽和那位姑娘是互相喜欢的。不管最后有没有走到一块,最起码当初送白菜时候,彼此的心情是真实的。

但是此刻听戚泽的回答,赵小金不禁就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问道:“那白菜呢?她收下了?”

74.第74章

赵小金倒不会怀疑戚泽会为了自己的脸面, 直接将白菜丢在外面, 以免回来被家人嘲笑。

戚家的人, 心性都很正。哪怕是再丢脸,戚泽也决计做不出来将一整袋白菜都丢掉的事情来。

这是戚家这么多年贫穷和辛苦磨练出来的韧性, 戚铮身上有,戚泽也有。

对戚家人,赵小金是绝对信任的。

而戚泽接下来的回答, 也没有让赵小金失望。只不过, 却免不了的更让赵小金感觉生气:“她说咱家的白菜长势不错, 看着就好吃,也就不客气了。”

也就是说,那姑娘收白菜收的很开心、眼睛眨也不眨一下,事实上却是在故意戏耍玩弄戚泽的感情和真心?

本来,赵小金对那位姑娘究竟姓谁名谁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听戚奶奶说, 那姑娘早两年已经嫁人了, 而且是嫁去了县里,据说嫁的不错, 挺风光的。

那姑娘嫁的好与坏、亦或者风不风光,赵小金没有太放在心上。确定了那姑娘跟戚泽再无可能,赵小金也就痛痛快快的翻篇了。

但是, 在得到戚泽本人的更确切告知后,赵小金很确定, 她必须要知道那个姑娘到底是谁, 心下才好有接下来的盘算。

听闻赵小金问起那个姑娘的名字, 戚泽也没遮掩,直接告诉给了赵小金听。

姚桃,这个名字赵小金并不陌生。并不是说赵小金认识,而是这个姑娘在前世的后一年里,很是闹腾了一番,乃至整个柳叶村乡亲们都看足了笑话。

知道是这个姑娘,赵小金瞬间就消了火,没有了丁点的怒气。

“哦,原来是她啊!”很是平静的一个回应,赵小金说完就忽然转移了话题,直接问戚泽道,“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对长相和脾气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让我娘家两位嫂子帮你盯着点。”

赵小金自家是没什么合适的对象可以介绍给戚泽的。不过孙家和钱家有啊!钱家才出了一个钱悦,已经定给了陶涛。指不定还有第二个不错的姑娘可以介绍。

再不济,不是还有孙家么!赵小金记得,她大嫂家的姑娘都特别的温软,长得好看、性子也特别的柔顺,跟她大嫂一样,特别的讨喜。指不定,就有戚泽喜欢的?

赵小金的态度转变的太快,戚泽有那么瞬间的没有反应过来。因此,就自然而然的被赵小金给带走了。

“我没有什么要求。只要那姑娘人好、确实有心跟咱家一起过日子,那就成。”戚泽的话不是敷衍赵小金,而是他曾经一度最真实的想法。

在那段他们家穷的快要过不下去的时期,戚泽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么一点要求。只要对方真心愿意跟他过日子,他都感恩。

如同赵小金在戚家最困难的时候嫁来了戚家,戚泽就特别的感激。在他而言,要不是赵小金的到来,他们家的日子不一定能这么快的有所转折,更别提赵小金为戚家添的两个大胖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