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妈跟她说,赵奶奶是不满意她的。她还以为她来赵家,是不会有人欢迎的。没想到陈翠竟然会对她笑脸相迎,她…

赵雷却是顾不上理睬戚娟娟此刻的心情。一听到他妈的话就知道,他妈肯定是误会他跟戚娟娟的关系了。当即也不愿再跟戚娟娟站在一块, 开口就赶戚娟娟走人。

“我…”戚娟娟自是不想走的。如果能逮着这个机会跟陈翠打好关系,对她来说无疑也是大好的机会。

“你到底走不走?行,你不走, 我走。这总成了吧?”见戚娟娟站着不动, 赵雷自顾自转身进了自家院子。随后,当着戚娟娟和陈翠的面,将门从里面甩上了。

陈翠对戚娟娟的喜欢, 到底没有超过对自家儿子的疼爱。看到赵雷这般态度和反应,陈翠哪里还会顾及去好好跟戚娟娟相处?

带着尴尬的笑容, 陈翠也不多说其他话,就是对着戚娟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嘀咕了一句“这孩子”, 就跟着进了赵家。

至此, 就只剩下戚娟娟一个人站在原地了。

说实话,戚娟娟感觉很凄凉,也很难过。

然而,再难过,她也不可能厚着脸皮跟进赵家去。即便她进去了,赵雷不欢迎她,又能有什么用?

心下大受打击,戚娟娟红着眼离开了。

这一次,她没再前往其他地方,而是乖乖的往自家去了。

戚娟娟回到家的时候,程芳芳正堵在院子里等候她的归来。

一见到戚娟娟出现,程芳芳二话不说就跳了起来。随后,便是一连串的大骂。

“你说你能不能有点出息?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我不是让你去讨好你奶奶了吗?你人呢?到底去哪里了?”程芳芳连饭都吃不下去的赶去了戚铮家。路上还抱着那么一丝幻想,琢磨着指不定能在戚铮家找到戚娟娟。

结果她连戚铮家大门都没能进去,就被戚奶奶告知,戚娟娟早就离开了,不在他们家。

程芳芳也不是第一回被戚奶奶拒之门外了。偏生今天非要将怒气发在戚娟娟的身上,于戚娟娟而言,也算得上是无妄之灾了。

只不过,戚娟娟是不可能知晓程芳芳此刻心情的。在她的预料里,早就知道回来肯定会挨骂,虽然心里越发难过,却还是忍住了。

院子里程芳芳骂戚娟娟的声音不小,屋里的戚婷婷自然也听见了。然而,她却没打算出去帮忙。

一般情况下,只要她出去,多帮戚娟娟说上几句,她妈指不定也就消了气,不再骂戚娟娟了。

可是今天的戚婷婷,偏偏就是不想去帮忙。

至于原因?当然是她不想戚娟娟的日子过得这般舒坦和顺利了。

她都还没嫁人,戚娟娟嫁什么人?虽然赵雷跟陶涛肯定没有可比性,但是戚婷婷也委实见不得戚娟娟喜笑颜开、得偿所愿的模样。

要是她嫁给陶涛的事情一切顺利,那也就算了。她不介意戚娟娟再锦上添花,为他们家招点喜气回来。

但是,明知道她的感情不顺利,戚娟娟还急哄哄的要嫁人。这是想要讽刺谁呢?

见不得戚娟娟的小心思和手段,戚婷婷当然是巴不得看到戚娟娟挨程芳芳骂了。

不得不说,戚婷婷这些想法,就纯粹是她自己的心里太过阴暗了。

戚娟娟虽然算不上多好的姑娘,但是对戚婷婷这个姐姐,惯常都是极为亲近的。也绝对没有如戚婷婷所想的这般,故意嘲讽戚婷婷嫁不了陶涛那事。

若是按着戚婷婷这般观念,反倒是戚娟娟活活倒霉了。难不成如果戚婷婷一直不嫁人,戚娟娟也就不能结婚?

这种认知,就委实不大对了吧!

当然,也亏得戚婷婷够聪明,没有把自己的小心眼说给外人听。否则,她才必将遭遇真正的嘲笑和讽刺。同时,也有来自戚娟娟的怨恨和埋怨。

即便是疼爱她如程芳芳,也是肯定会不赞同她的。

因为戚婷婷的心思没有被人察觉,所以眼下他们家最大的灾难还是程芳芳对戚娟娟的不满。乃至整个院子里,都响彻了程芳芳骂戚娟娟的声音。

伴随着程芳芳对戚娟娟的打骂,该往外传的、不该往外传的,住在左右两边的柳叶村乡亲们都听到了。

农村里家家户户的墙本来就谈不上隔音,程芳芳又是如此的大嗓门,自然就怪不得外人跟着看笑话了。

既然是笑话,当然多得是人愿意听。是以很快的,大家便都知道了有关戚月红、戚娟娟和赵雷三人之间的纠葛。

说来在整件事中,戚月红绝对是最无辜,也是最云里雾里的那一个人。毕竟,她都不在家。

乡亲们虽然嘴上爱闲聊,但却并非真正存有坏心眼。对戚月红的无辜,大家看在眼里,自是会刻意避开,并不会多说。

不过戚娟娟和赵雷,就不一样了。这两人现如今都没上学,以后肯定也是会一直留在家里的。大家伙带着看热闹的心情,聊的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乐此不疲。

此般盛大的声势下,赵雷、戚月红还有和戚娟娟,想不出名都很难。

戚奶奶等人也是听到了这些闲言碎语的。本来还想出面喝止,未料想仔细听完外面的风言风语,他们竟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切入。

在乡亲们的嘴里,提到戚月红的时候,尽数都是“月红丫头学习好、还上了高中”之类的夸赞。完全没有因为赵雷和戚娟娟,而影响戚月红在众人心目中的印象。

反而是赵雷,被大家极为隐晦的定义成了妄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

没办法,谁让戚月红在众人眼中什么都好。可赵雷,却什么也不够好呢!

明明赵家跟戚家的关系并不怎么样,赵雷和戚月红也看着甚为不搭配。赵雷和赵奶奶偏偏还要特意跑去戚家闹得更不愉快,可不就是没有眼力劲、也没有自知之明?

至于戚娟娟,那就更是被人说的难听了。

本来也没戚娟娟什么事么!要是等赵奶奶从戚铮家出来,戚娟娟再让程芳芳上赵雷家去说亲,大家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是正如戚奶奶心里膈应的那一点,大家都很不明白为什么程芳芳非要逮着赵奶奶正跟戚奶奶说亲的时候,突然跑进去搞破坏。

这还好是赵雷,戚月红看不上、戚铮家也没打算答应这门婚事。可若是换了其他好的对象,那岂不就变成了戚娟娟当众跟戚月红抢男人?

啊哟喂,再怎么说也是自家亲堂妹。戚娟娟这般作为,真的好吗?

还有程芳芳,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竟然也分不清轻重?

又或者说,程芳芳根本就是故意的?故意选在那样的时机下蹦跶出来,故意想要破坏戚月红的婚事?

如此一想,乡亲们对程芳芳就更加看不上了。

面对传的越演越烈的议论声,赶在戚月红月末放假的时候,赵小金干脆直接将人带去了市里。

有关村里那些事,赵小金并未跟戚月红多提。

戚月红还是学生,主业是学习,其他事情完全不必她来费心。

至于家里那些烦心事,有赵小金在,势必会帮戚月红解决掉。

“小金服饰”的名声现如今已经在市里打的挺为响亮了,生意也颇为不错。尽管跟商场那边的拉锯战还在继续,但是就目前为止,赵小金这边并未显示出败绩,看不出来会输。

反而是商场那边的负责人,已经主动找了赵小金好几次了。然而,彼此双方的诚意都不是那么足,自然也就没办法如一开始那般,顺利的开展合作事宜了。

本来,商场那边是想要借势打压一下“小金服饰”的。然而,孙家姑妈黑着脸站了出来,而且还明确的表了态。以至于商场那边有了顾忌,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与此同时,伴随着“小金服饰”越来越受顾客的喜欢,商场更加不敢随便大动手脚了。

主要还是商场需要维护自己的名声,也担心会因为赵小金之事,影响其他生意。

最终,带着那么点愤愤然的不甘心,商场暂时忍痛放弃了赵小金这块肥肉。

当然,商场的“放弃”,只是针对不找赵小金麻烦这一点而言。商场此刻正忙着引进其他新的招牌,只待时机合适,就立刻开始跟赵小金唱对台戏的。

对台戏这种东西,看着简单,真要唱起来,也没商场预期的那般简单。

比如他们这边有了动静,赵小金那边也不是就完全不作为的坐等挨打。

在商场忙碌之际,赵小金在戚铮的建议下,迅速打包了一批才出炉的新衣服,送上了陶二叔往外省运送家具的大货车上。

这一次,陶二叔是亲自押车。而戚铮,则是随行在列。

按着陶二叔的说法就是,趁着有机会带戚铮四处转转,也看看外面的市场需求,了解一下外省跟咱们家乡的差距。

戚铮本就有意要为赵小金的衣服打出市场,自然是必须亲自前往。有了陶二叔这位领路人,更是事半功倍,省去不少时间,也注定了会少走不少冤枉路。

其实一开始,戚铮也有想过,要不要带上小金一块的。然而,家里还有两个要喝奶的孩子,小金没办法长久离开。

所以最终,戚铮还是放弃了一早的盘算。准备等果果和豆豆断了奶,再带着赵小金去外省多跑上几趟。

既然有了戚铮出马,陶二叔对赵小金的衣服当然是百分百高度重视。就连那边的买家,都已经提早联系好了。

毕竟是做惯多年生意的老手,虽然陶二叔对服装这一块并不精通和了解,但是陶二叔拥有足够宽广的人脉。

等到了地方,再利用人脉开脱一下新市场,对陶二叔来说,算不得特别艰难的大事。

尤其是赵小金的衣服是真的好。只要看过的人,就没有昧着良心说不好看的。

是以极大程度上,也省去了陶二叔和戚铮很多的口舌和麻烦。

眼见衣服才刚拿出来,就引来不少买家的眼红,陶二叔心下立刻大定,扯了扯戚铮,示意戚铮先别开口,再多看看情况好做出最后的决定。

戚铮本来就不是沉不住气的性格。更何况他对赵小金的衣服很有信心,自然比陶二叔淡定。

见陶二叔一而再对他使眼色,戚铮抿抿嘴,轻轻颌首。

陶二叔是生意人,浑身上下都带着生意人的狡猾。此刻又是帮赵小金的衣服在外省打基础,他就更加的慎重了。

加之又有戚铮在一旁压阵,陶二叔越发变得不慌不忙。随即,极为少有的在价钱方面选用了竞拍的模式。

在来之前,赵小金是有给过戚铮,她自己的心理价位的。

然而真等到了地方,陶二叔心下大力拍手,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至于戚铮,完全没有提及赵小金给他的价位,一直沉默着没出声。自己不开口要价,而是面不改色的原地站定,尤显沉稳的任凭几位买家互相竞拍。

因为几位买家都很有意向跟赵小金合作,竞拍之下,最终出来的价格自然比赵小金给的预期价位要高出很多。

陶二叔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早已笑开了花。

戚铮也挺满意。没再过多耽搁和纠结,就跟出价最高的那位买家定下了合作。同时,也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

说到联系方式,戚铮自然是没有的。留给这位买家的,是陶二叔厂里办公室的座机号码。

虽然不是自己的号码,但是戚铮对陶二叔很放心,倒也不曾犹豫。

面对戚铮的信任,陶二叔拍拍胸脯,不多说话,却也是最真实的回答了。

“义气”二字,他们根本不需要用嘴说,直接用做的就成。

不得不说,戚铮和陶二叔这次的出行,还是很成功的。

不管是家具还是衣服,都很快卖了出去。有销路,反响也很好。待到两人离开之时,手里又接了好几笔订单。而且,还都是不小的订单。

由此就足可见,戚铮和赵小金的出品是何其受欢迎。

“戚铮啊,二叔要感激你。要是没有你,二叔哪有今天哟!”拍着戚铮的肩膀,陶二叔忍不住就感叹道。

别人都说,是他在帮衬戚铮。然而事实上,自己人都很清楚,是戚铮在成就他。

要是没有戚铮,他就还是那个整天皱眉琢磨着如何提升木材销量的苦闷小老板。哪里能像现下这般,根本不愁生意,不愁没钱赚?

完全不夸张的说,陶二叔的木材厂真正开始盈利,就是打从跟戚铮合作开始。

以往陶二叔厂里的木材一年才能运出去两三回,顶多也就是维持一下基本的生计。有时候生意太过惨淡,一整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亏损状态。

但是自打戚铮的家具出炉,陶二叔就再也没有为订单发过愁。钱也是一大把一大把的进账,直把他的腰包塞得满满的。

要说他不感激戚铮,感激谁?

在外人眼里,大都会说,要是戚铮没有认识陶二叔,只怕直到现下也还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那个戚铮。戚家也绝对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过!

但是在陶二叔心里,他很清楚,不是他,也还会有别人。戚铮缺的只是机遇,不是实力。如戚铮这种被埋没的金子,早晚是要大放光芒的。

91.第91章

陶二叔其实很感激陶涛介绍戚铮跟他认识,这才有了之后这么多的合作。

没错, 是感激。在陶二叔看来, 也或许确实因为他提供的木材和销路,改善了戚铮的生活。但与此同时, 戚铮何尝不是挽救了他和整个木材厂?

提及订单, 对比今年和往年, 傻子都能看出,戚铮才是他们木材厂的救命恩人来着。

也所以, 陶二叔对戚铮格外的感激,也格外的上心。只要是戚铮的事情, 不论大小,他都一定能帮就帮,不带半点私心的。

反观戚铮, 一直以来对陶二叔也特别的敬重。不曾因为自己的家具卖的好,就随意跟陶二叔加价谈提成。也不会因为在市里开了家具店, 就只顾自己家具店的生意, 冷淡陶二叔厂里的订单。

这两人可以说是都选在了各自最落魄的时候认识对方。然后,一并合作、一并携手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而今日子好了, 不但没有因为利益而变得生疏, 反倒更加的亲近。

这般交情,也堪称是彼此的福气了。

伴随着戚铮和陶二叔在外省打下的漂亮基础, “小金服饰”越发不愁销路了。

不过与此同时, 赵小金做衣服的速度远远及不上卖出去的频率, 已然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在极为认真的考虑, 以及跟戚家人的商讨之后,赵小金开始筹备第一个小作坊的建成。

不得不说,赵小金本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志向。在她心里,全然没有开厂的念头。反而,就只有小作坊的想法了。

当然,比起服装厂,小作坊的成本要更低,也更加的简单。

在跟村长确定之后,赵小金和戚铮在距离戚家不远的地方,又买了一块不小的地。随后,就开始找人建起了房子。

建房子不算小事。戚铮因为忙,难免会顾不上。戚大勇和戚泽也是帮忙做家具的能手,空不出时间来。

于是乎,赵国强就被赵小金请动了。

对自己的娘家亲爸,赵小金绝对放心。将建房子的事情交给赵国强全权负责之后,她和戚铮就只管出钱了。

此外,既然有心开设小作坊,人手的甄选也是必不可缺的大事件。

赵小金倒是不怕被人偷师。但是在有好处和利益可占的情况下,她首当其冲考虑的,还是自己的亲人和家人。

是以,孙秋儿、孙春儿、钱敏敏,以及赵小金舅舅家的两位舅妈、表嫂和表姐妹们…很快就被召集了过来。

极为明显的,除了孙秋儿这位婆家二弟妹,其他人都是赵小金的娘家亲戚。

这一点,戚奶奶和周菊是没什么反对意见的。

他们戚家要是有合适的人,小金自然不会落下。而今小金更多的是回娘家请人,只能说明,戚家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人选。

说起来,戚奶奶和周菊还是很有点惭愧的。

什么事都得仰仗赵小金娘家,这哪里是光彩的事情?他们戚家实在太过对不住小金,也亏待小金了。

赵小金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能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回馈娘家人对她的好,赵小金也是很满足的。

至于说戚家没人帮忙,不可否认,赵小金也是乐得不把工钱发给戚家那些不怎么讨喜的亲戚手里的。

更别说,她这才是第一个小作坊的建立,刚开始呢,自然不想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和不痛快。

真要请了戚家那些亲戚,只怕她第一天就能把自己怄的什么事也不想干了。

不管做任何事,赵小金都坚持,心情好才能事事顺利。

做衣服呢,有好的心情,做出来的针脚也特别的整齐不是?

更别提,赵小金娘家的那些亲戚,才是真的对赵小金好,也是凡事都为赵小金操心的“真”家人。

如赵小金的两位舅妈,在应下来给赵小金打工之后,就直接将自家缝纫机搬出来公用了。

赵小金本来还想说,她这就去县里多买几台缝纫机回来。毕竟是必备品,早点买、早点开始用。

哪想到她这边还没开始动静,许家就给她传了口信,她们家的缝纫机摆在家里也是闲置着,而今有了机会,正好搬出来派的上用场。

听听,自家人跟外人的差别,这种时候就立刻彰显了出来。

赵小金没有拿自家亲戚跟那些不讨喜的亲戚相提并论的癖好,但是在这次人选的甄选上,她是真的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当然,有便宜不占,那就不是戚二叔一家的作风了。

程芳芳是直接找上周菊的:“大嫂,你说说,你们这都做的什么事?我也不是说,不让小金找她娘家人帮忙。但咱们戚家又不是没有人手,为什么什么事都得仰仗赵家出面?”

带着不小的怨气和怒气,程芳芳继续说道:“小金和戚铮另外建房子的事情就不说了。好歹那是小金的亲爸、戚铮的岳丈,我不好说什么,也不说什么。但是…”

既然有“但是”,就肯定有转折和下文。周菊心里门儿清,也不急着打断程芳芳的话,兀自忙着自己手里的活,任凭程芳芳往下说。

“但是小金要找人帮忙做衣服的事,怎么可以漏掉咱们自家人?别人我不管,我家婷婷和娟娟,大好的两个姑娘,又年轻又漂亮,难道不能给小金当当门面?打打下手?用得着小金大费周章的还跑回娘家去找她的那些表嫂?”提到这事,程芳芳就气不打一处来。

太欺负人了!她还是从别人嘴里听闻的此事,脸面都丢光了。

“大嫂我不管,你今个必须给我个交代。小金也是,怎么能每次都不把咱们自家人放在眼里?不带这样羞辱人的,太可气了。”程芳芳多多少少还是记得,她是来找赵小金有所求的。

所以在说话的时候,程芳芳有注意言辞,也没动辄骂人。

这一点对程芳芳而言,还是极为难得的。

听着程芳芳叽里呱啦一长串的抱怨完毕,周菊轻叹一声,摇了摇头:“这事我做不了主。小金那边也已经都跟人说好了,不好改口。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什么以后有机会?现下不就是机会吗?大嫂你这婆婆当得也太丢脸了吧?连自家儿媳妇的主都做不了,你还要不要出门见人?我都替你脸红。”见周菊不准备帮忙,程芳芳气得不轻,叫嚷道。

每次都是这样。一涉及到赵小金的事情,戚铮一大家子都忙不迭的推脱来推脱去的。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赵小金吗?戚铮一家人还真的打算一直将赵小金供起来?

就算一开始赵小金带来的嫁妆确实不少,可是现下的戚铮家不是都已经今非昔比了么?怎么还是往日的老思想?也不嫌自己太过小家子气!

“那你就继续为我脸红下去吧!以前家里穷的要死,我到处借钱却借不到,看了多少冷脸和白眼?再丢脸的时候,我都已经熬过来了。而今日子过得这么舒坦,我有什么好丢脸的?”在这一次次的交锋之中,改变的不光是戚奶奶,周菊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