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不着的,要扔的东西。”

顾妈对于自己小儿媳妇那是有求必应的,立马跑房间里翻找一番,找了一堆碎不头出来了。都是平时家里人做衣服剩下的布头,每次她都留着,在里面找一些还能用的布头做鞋垫子。剩下的就没丢,总担心有用,但是一直没用上。倒是积累一堆了。

苏青禾懵逼的看着这些布头。这能干啥?

“用得着吗?”顾妈问道。

苏青禾立马点头,“……用得着。”

将布头放在了房间里面,苏青禾才赶紧去上班。

一路上她就在琢磨,这个布头到底能有啥用。以前倒是听人说用布头做花戴在头上,咳咳咳,这年头可不流行戴花。大家可都追求朴实呢。而且她手工不行,那种细致的东西她可做不来。

刚到饭店那里面,就见着李来喜正在干活呢。先洒水,然后拿着大扫把在地上扫地。

这会儿都是水泥地。天一干就容易起灰。

苏青禾坐站在门口看了看,眼睛突然亮了。哎哟,她咋忘了呢。大拖把啊!

早上忙完了之后,苏青禾就麻溜的回家。

顾妈看着她又回来了,以为她像以前一样回来干活,立马道,“青苗儿哟,你可别动了,好好歇着。”

“妈,我没事,我回来拿点东西。”

苏青禾赶紧儿去袋子里面翻找了一些有用的布条,挑选了一些棉布条,又去门外找了之前大扫把上面的木棍子,将木条都绑在了木棍上。

然后拿到外面去打湿了水,在地上拖……掉了。

顾妈看她这忙里忙外的,就道,“青苗儿,干啥呢?”

“妈,我做个东西试试看。”苏青禾看着掉下来的布头,想着以前自家使用过的那种老式拖把,然后慢慢的试着用绳子绑了一圈,又将布条往上面挽着又绑了一圈。里里外外的绑了几圈。又用拖把在行拖了拖没掉,又打湿了水继续拖,依然稳固。

看着地上拖出来的湿痕,顾妈诧异的看着苏青禾。“青苗儿,你就是为了做这个?”

“是啊,这个多方便啊,我听任说大城市的商场里面就有卖的。咱供销社里面还没卖的呢。”

外面卖的当然是棉线做的,比这个好看好用。不过也凑合了。

苏青禾拿着在客厅里拖了一遍,拖把还是好好的。脑袋里听到了声音,“叮……恭喜宿主完成‘住’任务,制作拖把一把,奖励动手技能点1点,棉线拖把一把。”

真的成啦!苏青禾顿时心花怒放。

这边,顾妈感动的眼眶闪着泪光,青苗儿这孩子……不能帮着家里干活了,还是惦记着家里呢。还帮着她做这个,这孩子咋就这么顾家呢。

“青苗儿,妈真是高兴。”顾妈感动道。

苏青禾笑着道,“妈,我也高兴。”哈哈哈哈,终于突破数字0了。她果然很聪明啊,不就是干活吗,多简单的事儿啊,啥事儿也难不倒她的。

办成这一件,苏青禾觉得自己有捷径可以走了,于是赶紧儿又去做了一条拖把……然而没提示成功。

苏青禾立马钻房间里面找系统,“咋回事?”

“宿主请注意,不可重复。”

“你咋不早说?”

“宿主勤劳干活是一件好事。”

苏青禾差点儿一口气也给噎着了。她再也不要和系统玩心眼了!

“宿主可以购买一些手工教学书。物美价廉。”

脑袋里面出现了一些书籍字样。苏青禾看了看价格,十星币一本。被医学书籍昂贵的价格给打击到了,苏青禾这会儿觉得这个价格可真是白菜价了。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本出来。

没法子,不是那种心灵手巧的人才,实在是搞不出来。

看到书上的一些方案,苏青禾觉得自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哎哟,原来这么多的法子啊。可以用碎布做一些贴画布置房间,可以做成杯套之类的。还能做成假花,插在家里的花瓶里当摆饰品……

有了参考书,苏青禾觉得自己有劲儿了。花了几天的时间,照着参考书做东西。

老顾家的人发现,家里慢慢发生了点儿改变。

多了花瓶和假花,门上还多了用碎布拼成的‘勤俭节约’四个字不同颜色的字。掉了漆的镜框也用布料给包了边。

顾妈自豪道,“都是青苗儿做的。她还担心我不同意呢,还特意来问我能不能做呢,我咋会不同意呢。瞧瞧家里看着多齐整。也不多花钱,家里看着就是舒坦了。”

顾副县长笑着道,“这孩子是个心灵手巧的。她给我做的杯套也好用,平时还能拎着走。前几天开会,大伙看着都说好。”最主要是影响好。老三媳妇是个通透的人。他一个干部拿着这些东西出去,和老百姓之间都接近了。

苏青禾正在房间里热火朝天的在用布条做相框包边。准备着等有机会,把她哥嫂和妈都带县城里来照一张相,一家人照一张全家福。

还有长安,下回回来,一定要和长安照一张合影。

处对象咋能不合影呢?

此时边界上面形式有些紧张。

顾长安跟着一群老兵正在进行警戒。看着天上的月亮,顾长安心里有些想家,想青苗儿。

☆、第103章 第103章

顾长安捏了捏自己的衣兜, 他的兜里揣着一些兰花豆。没舍得吃。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不能随便吃东西。

可他就想带着一些在身上, 这样心里好受些。

来边界的路上从中转站路过, 他看到了中转站那边一溜儿的木板。有些工人正在里面忙活。他知道那是用来做啥的。

一直到现在,心里还在恐惧。可他管不了自己的腿啦,他的腿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想和大家共同正战斗。

这时候夜深人静, 巡查小队巡视一圈,就到了岗亭里面休息。

一起的老兵孙大刚笑道,“哎,长安, 你今天老是看月亮干啥啊?”

“我对象过几天生日了。”顾长安叹气道。

吴麻子道,“哎哟,这还记得呢,你们年轻人就是闲着没事儿干。像我们都多久没过生日啦。有啥好过的。活着每天好好过。”

顾长安往后面一靠, “不知道今年过年能不能回去。”

“指正不行。现在这么紧张,没特殊情况, 不可能回去的。”

“啥特殊情况?”顾长安问道。他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回去过个年。不求吃白面大米饭, 不求吃肉吃烤全羊。也不求着能升职张津贴了。他就想活着回家里过个年。

“我估摸着是没啥特殊情况的。这次咱们指定要打的。”老嘎子严肃道,“你瞧见没有,这次和上次不一样啊。上次来这边都难遇上敌人。可这次白天的时候, 对方的车子都出现在咱们视线里。这是在试探和挑衅。一般这种情况,就是对方已经等不及了。”

众人一阵沉默。互相看了几眼。

顾长安被他们看的发毛。“干啥不说话了啊?”

吴麻子道,“没事,就是多看看弟兄们。谁知道啥时候就看不到了。”

顾长安的脸顿时白了。好在天色暗也看不出来。

老嘎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长安,这些事儿要习惯。打仗这事儿总会有牺牲的。以前咱连长就说过。咱们军人就要有一颗钢铁包裹的心。甭管多伤心都碎不了。”

顾长安动了动嘴皮子,说不出话来。他看着眼前的弟兄们,心里艰难的想着,他不知道咋包起来啊。

他不想牺牲,也不想这些活生生的弟兄们牺牲。

他声音沙哑道,“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战争啊?”

“……嗯,应该是打到别人不敢招惹咱们的时候。”

“国家强大了,就没战争了呗。现在和以前比,好多了。我爷爷和我外公,我舅舅,我叔叔,全都打仗死了的。”孙大刚道。“我们兄弟几个小时候,我妈就说家里必须有个人当兵。必须去完成上一辈的愿望。咱们打那些欺负咱们的敌人,让咱们子子孙孙都不再被人欺负了。我们家就我和我弟,还有两个姐。我就主动出来了。咱是男人,咱们不干,难不成还让娘们来?”

“我也是。”吴麻子叹气,“我长的丑不好找媳妇,留在家里也不好传宗接代,还不如把这百来斤肉交给国家了。这些年我也没和家里联系。少联系,以后我交代了,他们也不伤心了。反正咱打跑了敌人,让他们在家里过好日子。”

顾长安心里一抽一抽的紧着。

他想到了家里的爸妈,青苗儿,想起了哥嫂和侄子侄女,甚至对他好的丈母娘。

原来自己出来当兵,不单单是为了混口饭吃啊。他还能保护他们。让他们不被人欺负。

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默默的想着,青苗儿,等以后国家强大没有战争了,我再回来和你过好日子。”要不然敌人打到家门口了,总不能让青苗儿在前面挡着吧。

他可是个军人呢,是个穿着军装的军人!

周五晚上,苏青禾用废报纸叠出来的千纸鹤和星星风铃也做好了。做的东西里面,就这个东西最费劲儿。毕竟要叠的东西那么多。

不过她还是选择做这个。虽然有系统这个科技产品存在,可她心里多少还是希望叠纸鹤和星星真的能带来好运,让长安同志在外面出任务的时候平安。

将风铃挂在床头蚊帐架上面,系统传来提示音,“叮……恭喜宿主完成‘住’任务B级别考核风铃制作,奖励风铃制作材料一套,手工技能点一点。”

“叮……恭喜宿主完成‘住’任务升级。奖励《室内物品摆放指导书》一本。”

苏青禾听到提示音,嘴角露出大大的笑容,然而听到后面的奖励,脸上笑容就僵住了,她麻溜的点进去看了看,然后看了看书,里面就是高速一些搭配色彩,如何摆放家具摆设让家庭达到各种想要的效果。有点儿像市内软设计。

“系统,你这样就不地道了。你给我这书干啥啊?就不能来点儿星币啥的?我记得之前每次升级,奖励的东西不少啊。”

“宿主请注意,这本书就是下个任务的指导书。对于宿主来说价值比星币更重要。就如同这次手工制作指导书一样,宿主如果没有指导书,是不可能升级的。”

苏青禾:“……”好像是这么回事啊。

算了,反正这次只要是升级为主,其他的就不管了。等以后她成了一个厉害的大夫,她就让系统退休养老了。

哎,现在就是行和衣的任务没解决了。找个时间去县里的裁缝店里面看看情况。

周末一早,苏青禾就准备回家的。她今天放假,而且又是生日。是必须要回去的。

顾妈是舍不得苏青禾的,可也知道亲家母那边惦记着呢,就给苏青禾收拾了一些东西。全都是吃的。让苏青禾带回去吃。“我还给你做了一套衣服,在裁缝铺子那边呢,还准备今天去拿给你的。只能等明天你来穿啦。我可是找的最好的老师傅给你做的。”

“妈,我自己会做呢。咋能用你的钱做衣服。”

苏青禾鼻子酸酸道。

“我给你做的生辰礼物呢。我们青苗儿在咱们老顾家过的第一个生日,咋能不买东西。你自己做的是你自己做的,妈给你的礼物,才能让你自己做呢?你先回去陪你妈,等明天来了,就能穿新衣服啦。”

“谢谢妈。”苏青禾伸手抱着顾妈。她觉得自己太幸福啦,遇到的妈都这么好。

背着东西一路骑自行车回到生产队去,才刚到镇上就碰着大舅高福生了。

自从之前她和大舅打了招呼之后,大舅就没半路拦着给她塞东西了。

结果这次又来了,见着苏青禾过来了,二话不说就将蓝色的料子给了苏青禾自行车龙头山挂着。

“舅,你咋又给我送东西啊。”

高福生笑呵呵道,“咋能不送,我们青苗儿生日,我都记着呢。你姥姥前几天都念叨着呢。你啥时候跟着你妈一起去看看你姥姥。”

大舅送的生日礼物,苏青禾也不推了。毕竟是长辈的一份心意。她笑着点头,“行,大舅,等稻子都收上来了,家里不忙了,我跟着我妈一起去看姥姥。”

高福生说了两句也去上班了。

苏青禾骑着车回到家里,想着自己妈,自己公婆,还有大舅姥姥。她觉得学医挺好的。嗯,她要好好学医,以后家里长辈们不舒服啦,她还能给他们治好呢。

苏青禾找到了自己学医的又一个理由。

回到老顾家这边,高秀兰也早就炖好了汤,就准备着她回来喝了。咸肉野菜汤,香喷喷的。孩子们一直流着口水。

不过没高秀兰同志开口,谁也不能动。

中午三个嫂子回来了,苏爱国和苏爱华都没回来。一问才知道是地里的稻子都抢收上来了。现在就趁着天气好在打谷场上面打稻穗呢。要等待会带饭到打谷场去吃。

“这么快就收上来了?”苏青禾惊讶道。她以为要忙活半个月呢。

大嫂林淑红道,“那可不,这就怕突然下雨了。必须得早点弄出来。这次郭队长给咱们提前分了粮食,每家每户都分了好多呢,家家户户的吃饱肚子干的活,都卯足了力气干,晚上抢着干,都收上来了。我看过几天就能把产量报上去啦。”

丁桂花骄傲道:“咱们可从来没产出这么多的稻子呢。一亩田比以前最起码要多了一百斤稻子!”

田小梅也笑着道,“咱们可从来没产这么多稻子呢,郝书记来说啦,说是等产量报上去之后,还有人会来咱们这里看呢。”

高秀兰哼了一声,“这都是我们家青苗儿的能耐。要看也应该看我们家青苗儿。”

“咳咳咳……”苏青禾一口汤给呛住了。她可一点也不想被人围观。

省里,省委会议室里面,几个领导正在开会分工。

一脸严肃的许副省长道,“现在邻省很多地方又开始出现问题了,像去年一样,粮食不够吃。虽然去年我们已经打击了一些不务实的地方干部,可是今年年景不好,这些问题还是很严重。今年我们也不能松懈啊。”

刑书记道,“我记得我们有些地区使用了新型肥料,之前反馈效果不错,现在有反馈情况上来吗?”

有干部道,“现在还在抢收,情况还要过几天才能上来。”

邢书记板着脸道,“这样不行,必须让下面的干部们跟进,要赶紧汇报情况,我们好做好相应的措施。不能坐着等。不能等老百姓饿得啃树皮了,才去解决问题。另外京里有些老同志也在关注我们省里的新型化肥使用情况。”

许副省长惊讶道,“这怎么惊动上面了?还没出结果呢,之前只说苗长的好,这产量还没统计,谁往上报的?”

“总有些不嫌事儿大的人闲不下来。”邢书记黑着脸道。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 四更奉上。

☆、第104章 第104章

县委办公室里面最近闲的让人心里发慌。

孙书记和林县长两人已经很久没去地方上了。倒不是不想去, 而是上面不让管。想着两人基本上处于待考察阶段的。去年事情让上面很不满意, 后来又遇上种子的事情, 让组织上面对他们的能力有了怀疑,现在县里农业方面的事情都是顾副县长管着的。这让两人郁闷的不得了。

孙书记端着杯子站在窗口,看着顾副县长又坐着县里的拖拉机走了, 这是要去看县里各地产量了。

他转过身叹气, “听说今年各地产量不错,老林啊,那事儿我们往上面说早了。”

林县长靠在椅子上,脸色也有些不好, “这个姓顾的运气也太好了,这都能让他过关,当初还以为是个烫手山芋,这一下子就成了个政绩了!”

他拍了拍桌子, “不过这东西没收上来,谁能说得准情况咋样?”

孙书记坐在办公椅上, 眉头皱的很紧, 他总觉得现在的事情发展的有些让人控制不住了。

这个顾国栋到底是走了什么大运了!

老苏家晚上一家人一起给苏青禾庆祝生日,家里人忙了一天,也就晚上的时候能一家人一起聚聚。

为了给苏青禾庆祝生日, 高秀兰还肉疼的点了油灯。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了一顿饭。

苏爱国和苏爱华看着自家大妹这又长了一岁,心里都跟着乐。大妹真的长大了,一年一年的都不一样呢。

不知不觉的,大妹已经这么出息啦。

作为哥哥, 他们一点也不觉得嫉妒,只觉得自豪,替大妹高兴。大妹是个女娃,有本事当然好啦,以后不会被婆家那边瞧不起,不会被婆家人欺负。

苏爱国感慨道,“我们大妹以前那么点小娃娃呢,现在都这么出息啦。大妹要好好读书,多读书。”

苏青禾边吃饭,边道,“大哥二哥,等农忙忙完了,你们有时间也多读书,多看书,看队里发的文件。”她也希望自己哥以后不用一直种地。能够干点儿别的事儿。

苏爱国一听读书就头疼,他和老三苏爱党一样都不爱读书。老三是坐不住,他脑子笨。看着书就想睡觉。

倒是苏爱华读书还行。家里就他读书是真正的读过来的。不过也就读了个小学毕业。

高秀兰道,“老农民看书干啥呢,有那个功夫多干点儿活才是的。”

苏青禾解释道,“妈,老农民不用看书,可要是我哥他们不一直做农民呢。你看我三哥现在不是也做民兵了吗。你看队里和公社那么多干部,你就不想我哥他们做干部给你长脸?”

这话可说的高秀兰心里痒痒。要是三哥儿子都出息了,那她走出去了都要横着走了。

不过看了看自己两个儿子正一脸的不自信,嘴角抽了抽,她这是糊涂了,还真以为自己儿子能够出息呢。

苏爱国摇头道,“不不不,我还是种地,我喜欢种地。”

苏爱华倒是心里有些惦记。要是自己能够当干部多好啊。不说多大的干部,就是队里记分员,也能拿工资,拿公分呢。

苏青禾也没多说,她也就是一说。哥哥们想干啥,还是要他们自己打算。就像三哥一样,找到自己要干的事儿,就直接去干了。

吃完饭之后,她就看了看田小梅的情况,她现在对诊脉很感兴趣。

不过诊了半天,她也不知道准不准。毕竟没有啥实战经验。面对这个情况,她心里更希望有个模拟教室了。

忍不住叹了口气。

听到她叹气,田小梅紧张了,“大妹,是不是不好啊?”

“没有啊嫂子,都挺好的。我是为别的事儿。嫂子你平时自己也要注意自己身体,不舒服就去找大夫看。”

田小梅这才放心啦,笑着道,“我好着呢,”然后看了看房门,小声和苏青禾道,“你看我这胎是儿子还是闺女?”

苏青禾:“……不知道啊嫂子,这还早着呢。”就算不早,她现在这个水平也摸不出来,“嫂子别担心,儿子闺女都一样。”

田小梅摇摇头,咋能一样呢,儿子和闺女是不一样的。除非儿子生太多了。

所以她一定要生儿子,必须生儿子!

隔壁房间里面,苏爱华正躺在床上和丁桂花说话。

丁桂花道,“干啥呢,进屋里就不高兴的样子。”

“没不高兴。”苏爱华将手枕着自己的脑袋,“我就是觉得大妹说的挺对的,咱这一直种地不成啊。以前我觉得咱是老农民,除了种地还能干啥呢,可你看老三去给人当民兵不是也干的不错吗。我也不想种地啦,年景好的时候能有口吃的,年景不好的时候,连树皮都没得啃的。”

丁桂花打了个哈欠,她就喜欢爱华这点,是个有想法的男人,“那你准备干啥呢?”

“我得学习,好好表现,争取以后做队里的干部。你看大妹都出息啦,咱这做哥哥的也不能太拉后腿啦。家里有个干部,咱大妹说起娘家也觉得脸上有光。”

听着自己男人口口声声的都是大妹,丁桂花也没像以前那样不平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