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回十五岁/影后重生成网红上一章:第 13 章
  • 重回十五岁/影后重生成网红下一章:第 15 章

第24章 小小的波折

真正跟肖编剧见面后,莫箐是失望的,有种被迫吃榴莲的难受。

反而是莫妈妈十分开心,十分想签合同,最后是莫箐说再考虑,才带着莫妈妈离开的。

见到肖编剧,她才想起这个女人。

肖编剧如今四十几岁的年纪,女儿都十几岁了,也有过几部成功的作品,全职做编剧,在家里的时间居多,导致身体有些发福,眼角有着深深的鱼尾纹,嘴边也有着法令纹,看起来不苟言笑,好在皮肤保养得还不错,十分白皙。

如今,肖编剧也是在跟一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谈合同,场面有些滑稽。

真正被前世的莫箐记住的,是肖编剧的丑闻。

其实,编剧作为幕后人员,不闹出抄袭之类的事情,是不会被众人关注的,人们关注的,大多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

偏偏这位肖编剧的事情,当年闹得沸沸扬扬。

知道肖编剧的时候,她才十九岁,进入演艺圈不久,还停留在小荧幕阶段,未接触电影,自然也没演过肖编剧的戏。

那时候却爆了一个让人跌破眼球的绯闻,年轻男艺人跟当红编剧有着不可告人的暧昧关系,年轻男艺人因为演了这位编剧的几部戏走红,这位编剧也年老色衰,被年轻男艺人抛弃。偏这位编剧不死心,居然去封杀跟年轻男艺人闹绯闻的女艺人,动用一切手段,让女艺人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那女艺人跟年轻男艺人不过是逢场作戏,为了戏的宣传而传绯闻,这个老女人居然吃醋吃到了她的头上,害得她丢了一部很好的电影机会,自然心中不愤,暗中曝光了编剧跟年轻艺人的丑事。

这位编剧就是肖编剧,有家室,还有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女儿。

年轻男艺人,不过是她的情人,跟情人分手后,她居然还会吃醋,还想干预年轻男艺人的人生。

这位年轻艺人还一度被封为xx影帝二号,因为长相还不错,被不少人喜欢,结果却爆出他为了前程,跟一个年近五十岁的女人苟合,真是让人跌破眼镜,影迷大呼幻灭。

之后肖编剧销声匿迹,男演员的公司则表示,他跟肖编剧只有工作上的关系,并没有其他。

可是……他跟肖编剧亲热的相片不是假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后来,事情发展为年轻男艺人年纪小,受逼迫所以妥协,却一直被肖编剧威胁、控制,堂堂男子汉,居然流着泪对媒体控诉,让肖编剧再难翻身。

莫箐对肖编剧的印象不好,也不至于拒绝这次合作机会,让她有种吃苍蝇的感觉的是,肖编剧直接提出来,让莫箐做匿名编剧。

匿名编剧,也就是枪手。

莫箐将整个剧本写出来,交给肖编剧,之后这部电视剧如果上映,编剧将会是肖编剧的名字,而非莫箐,且莫箐要签订保密协议,之后这部作品,跟莫箐没有半点关系。

这种匿名的编剧,酬劳要比正常高出许多来。

当初莫箐的想法是,她是新人,一集一万,她都可以满足。

但是肖编剧给的是一集三万元的价格,对于新人来说,这是十分不错的收入了,新人根本达不到。

可是莫箐不愿意,她现在的确想投资买那处农村的房子,却不至于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她宁愿低价挂上自己的名字,以后打出一片市场来,也不愿意做背后英雄。

离开后,母女俩回到家里,莫妈妈摘菜的时候还在念叨:“我觉得价钱挺合适的,二十集的电视剧,一集就有三万,就算扣了税,也能赚不少。”

“妈,你怎么不把目光放远了呢?”

“妈妈以前的确是小瞧你了,没想到你写的东西,还能这么赚钱。”莫妈妈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恨不得现在就给莫爸爸打一个电话,通知家里人,误解了莫箐话语里的意思。

“妈!”莫箐不由得有些恼,“我不愿意。”

“你有什么不愿意的,当初不是你自己要做编剧的吗?”

“可是那是匿名!”

“肖编剧说的也对,你还小,还是个学生,演员和影视公司一听说编剧这么小,一定会怀疑剧本,也会耽误了这个故事,你把著作权给了肖编剧,也算是能有个好出路,你也能赚到钱。”

肖编剧最大的借口,就是莫箐年龄小,没有编剧经验,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漏洞百出,最后还需要肖编剧亲自来改。

再说这么小的年纪,写出来的东西很难让人信服,也很难卖出去,怕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如果不是肖编剧看上她的剧本创意,怕是这个剧本就会被埋没了。

那时候,莫妈妈还千恩万谢来着。

“妈,你该这么想,肖编剧愿意三万一集来买,肯定是转手就能卖更高的价格。”莫箐试图跟莫妈妈解释。

“这是肯定的,不然肖编剧为什么要买?”

“可是您想没想过,如今我就算价格很低的卖出去,这个剧本真的很不错,拍出来的电视剧收视率很好,我也能因此得名,收入虽然低些,名声却打出去了,待过几年我有资历了,会像肖编剧一样,高价格卖剧本。但是,如果我这次妥协了,以后也一直是没有名的编剧,价格始终是枪手的价格,没有提升。”

莫妈妈听了,一阵沉默。

她当时有些被肖编剧说得动心了,毕竟一下子能赚几十万,莫妈妈不可能无动于衷,她还担心,别人不会再买女儿的作品,不如就这么卖了吧。

“而且,我的年纪小,有的是时间磨练,我是为我的未来打下基础,这是长远投资。我们家里也不需要钱,没到过不下去的程度,不如就少卖些价钱,让女儿有个未来。肖编剧既然愿意出三万元一集买我的剧本,就说明我的剧本值这个价钱,是金子总能发光,这里不行,我再试试别的地方,我都不怕波折,您担心什么?”

莫妈妈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女儿说的这些,意味着什么,她原本也只是心动而已,这是女儿的剧本,她支持女儿写剧本,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也不指望女儿小小年纪,就赚多少钱,更希望的,还是女儿日后有出息。

被莫箐这么说了,她忽然又有些愧疚,眼界竟然不如一个孩子了,真是被一时的金钱冲昏了头脑。

莫箐见莫妈妈沉默,便又开始说起来:“就好像,当年姥姥供您上学,亲戚都说,女孩子家的,日后嫁个好人就行了,不用上什么大学,姥姥还是愿意送您去上学,因为那是您喜欢的,她作为母亲支持您……”

当初,莫妈妈就是顶着非议,去考研的。

莫妈妈是乡下的,十多年里,村里就飞出这么一份金凤凰来,上了大学,成了研究生。

村里还眼巴巴地看着莫妈妈,期待着她以后给村子里做什么贡献呢,莫妈妈就在城里工作了,没回去的意思,不少人还闲言碎语来着。

莫姥姥也是个厉害的,掐着腰站在门口骂:研究生是她一个人供的,不是村里人供的,她还指望女儿养活呢,可不准备让女儿回来当村官。

不过后来,莫妈妈工作没两年,月收入就七千多了,那时候还是九零年代,最近则是月收入过万,还是因为莫妈妈嫌累,没接太多的活,不然还会更多。

莫爸爸是城里人,家里有点底子,老早就在地段不错的地方,开了家麦当劳,那时候整个城市里,也就七、八家连锁,还距离都很远,老百姓还爱吃这些新鲜玩意,以至于生意很好。

具体的盈利额莫箐不清楚,不过每个月盈利都在百万以上,当然,不是纯利润,因为食品成本就占35%左右,还有工资、水电、房租、杂费,以及促销等一大推开支。

到如今,莫妈妈是那个村子里过得最好的一个了。

姥姥跟姥爷不愿意出农村,在那边住惯了,莫妈妈跟莫爸爸还给他们二老盖了小二楼,老远了看,就跟小别墅似的,是村里房子最好的一家。

原本说过莫妈妈的人,如今也都闭嘴了。

“好了好了,妈明白,妈也没说你必须签,只是觉得这个价钱合适,你可以考虑,最终做决定的人是你,妈不管。只要你不学坏,不做荒唐的事情,其他的,什么妈妈都支持你。”莫妈妈已经被说通了,这让莫箐松了一口气。

“到时候,剧本卖了,得到的钱我来分配。”

“你想干嘛,给妈,妈给你存下来做嫁妆。”

“才不要,我要投资!以后翻着翻的赚大钱!”

莫妈妈就是干这方面的,一听莫箐小小年纪就念叨着要投资,当即笑了:“你还投资呢啊?!”

“到时候妈帮我参谋,不过主要得听我的。”

莫妈妈也没当回事,她当初刚毕业的时候,工资也没上缴给家里,如今莫箐赚了钱,如果不是乱花,也就让她挥霍去吧,那时候,莫箐也该知道赚钱不容易了,有了甜头,也能赚更多。

莫箐则是在心里掂量起,该如何处理这个剧本了。

其实遇到这种事情,她是失落的,当时她也试着问了肖编剧,能否不匿名,可是肖编剧婉拒了。

她有些拿捏不准,吴编剧有没有看过这个剧本,是不是肖编剧一手操控的?

记忆里,那个和善的老爷爷,不是这样的人啊。

她有些不死心!

她还想再试试看。

于是,趁着刚开学一个月,比较清闲,她又是走读的学生,正好又多写了两集剧情,五集的剧本,又反复修改,甚至是去书店,买了编剧用的书籍,反复钻研过,确定可以了,才将剧本打印出来,装订好。

这一回,她准备当面去找吴编剧试试看,不撞南墙不回头。

她不死心,非得看看,吴编剧是怎样的人,实在不行,她还认识其他的编剧,当初选择吴编剧,也只是因为对这位老人家印象很好罢了。

第25章 意外成红

莫箐知道吴编剧的住处。

吴编剧今年已经年过五十岁了,之前是写武侠剧本的,很多剧本被反复重拍,依旧是经典,不过大屏幕的剧本,吴编剧只写了一部,并不如何卖座,不过因为是文艺片,其中的角色还因这部作品获得了影帝称号。

他到后期,剧本已经渐渐少了,开课居多,恐怕也是因为写剧本太累了,且赚够了钱,开讲座也是为了维持生计罢了,也是为了给后代多存些钱。

莫箐捧着自己打印出来的剧本,跳墙进入了吴编剧居住的小区,还生怕被保安抓到。

吴编剧跟她是同市的,不过住的小区颇为高档,门口有保安,进入小区得刷卡。

他的家是一楼,一楼有一处小花园,是买房子的时候附带的,里面的一些植物都是吴编剧亲手种植的,很有艺术感,院中间还有木制的小秋千,以及一小段石子路。

角落还有两平方米大小的一处小水池,里面还养着鱼。水池旁边是木墩子的桌椅,桌子上还摆放着茶盅。

这也属于在城市间,寻找林间的惬意感觉吧。

莫箐还挺喜欢这种小院子的,很别致。

她探头探脑地看了看,院子里没人,只能走到门口,按数字,按了吴编剧家里的门铃,没一会,就有一个温柔的女声问:“您好,请问您是哪位?”

“您好,我找吴编剧。”她赶紧对着对讲机喊了一句。

“请问您找吴编剧有什么事?”问问题的人,显然是吴编剧家的保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会问清楚来者的目的,不然进来之后是推销的,恐怕就让家里的主人不高兴了。

“我是来给吴编剧送剧本的,是肖编剧让我过来的。”

为了能够进去,莫箐开始撒谎,且对着可视对讲机,露出一副纯真的模样,好像她只是肖编剧的亲戚,过来跑腿的。

这个时候,她隐约听到对讲机那边传来询问的声音:“好像是帮肖编剧送剧本过来了,嗯,好的。”紧接着,就是对着对讲机说,“好,你进来吧,我开门了。”

一楼的门打开后,她屁颠屁颠地走了进去,里面的门也被打开了,一个中年妇人正推开门向外看着,她当即走过去,问了个好。

这位保姆也挺慈祥的,笑眯眯地跟她说了几句话,还问她要不要吃点水果。

她笑着回绝了,走到了屋里,就看到吴编剧正在跟别人聊天的样子,她便没说话,只是在一边候着。

跟吴编剧说话的男生,莫箐认识,不过,如今的冯凯翔并不认识她。

冯凯翔是吴编剧的一位得意门生,如今才二十岁左右,是一名大学生,不过才华出众,一个剧本,就已经红遍了半边天。

他擅长谍战、推理、悬疑、恐怖类型的剧本,后期写了不少电影大片的剧本,且成绩很好,莫箐就演过他的两个剧本,其中一个角色还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冯凯翔如今稚气未脱的样子,毛寸头,戴着一副眼镜,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脸上还有几颗痘痘,身上还穿着简单的体恤衫,直筒的牛仔裤,跟一般的理工男差不多,只是看上去很顺眼,眉眼端正,挺秀气的孩子。

谁能想到,他未来是一位型男,会打扮以后,坚持健身,一身名牌服装。

还有就是……他是个敢公开出柜的男人。

“小姑娘,小肖让你来送剧本啊?”吴编剧当即说了一句,还招呼她过去,“来,坐,站着做什么?”

莫箐捧着怀里的档案袋,走到了吴编剧身边,坐在了沙发上,小心翼翼地开口:“吴叔叔,其实,我是来给您送剧本的,但并非是肖编剧让的。”

“嗯?”吴编剧起初没反应过来,只是愣了愣。

她看了冯凯翔一眼,见冯凯翔开始装作帮保姆端东西的样子离开了,这才开口:“是这样的,上次肖编剧说匿名稿的事情,我考虑过了,还是想拒绝。我想用我自己的名字写剧本,就算赚的少些,可是我的作品,看着也开心。我回去以后,又写了两集的剧情,您看看,再考虑一下呢,绝对没有多少错误的。”

“匿名稿?!”吴编剧听了,不由得一惊,他根本不知道这样的事情。

“嗯,就是投到您邮箱里的那个。”

吴编剧当即伸手,莫箐赶紧把档案袋递给了吴编剧。

他打开后,从茶几上拿起眼镜戴上,拿着剧本看了几页,最后表示:“这个剧本我根本没看过,你说的匿名稿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莫箐当即将肖编剧给她打电话,后来见面,以及见面后肖编剧跟她说的那些,跟吴编剧说了,他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居然通过我的邮箱来找枪手了,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了!”

光从他暴怒的模样,就能看出,他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如果莫箐不来,他以后恐怕也不会知道。

肖编剧自然也不会想到,莫箐一个小丫头,居然能够知道吴编剧的家庭住址。

“凯翔,你过来。”吴编剧喊了一声,冯凯翔立即应声过来。

吴编剧走到书架前,从上面拿出一个笔记本来,翻了翻,找到一页,递给了冯凯翔,说道:“我不会用电脑,你帮我登陆邮箱看一看,有没有这个小丫头的邮件。”

冯凯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乖乖地应了一句,走到了书房电脑前,打开电脑后,在浏览器上打开了吴编剧的电子邮箱。

吴编剧跟莫箐都跟了过去,打开后,就看到里面有不少邮件,有些是垃圾邮件,可以忽略,有些是剧本稿件,也都是中规中矩的回复,回复意见都是剧本不够新颖,给退掉了。

莫箐凑过去看了几遍,还搜索了关键词,也没找到自己的邮件。

冯凯翔跟着看了一会,最后在垃圾箱里找到了莫箐的邮件,连带着,还有另外一封垃圾邮件,是两个人的剧本。

“这是怎么回事?”吴编剧不太懂电脑,只能去问冯凯翔。

冯凯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跟吴编剧解释:“吴老师,是这样的,被删除的邮件,一般会进入垃圾箱里,想要彻底删除的话,需要连垃圾箱里的邮件也删除。删这个邮件的人,恐怕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吧。”

吴编剧也是人精,一想就明白了。

肖编剧一直帮他管理邮箱,在邮箱里看到不错的稿子,就独自联系他们,如果可以,就谈成匿名的稿子,给她做枪手,谈不成,就只能另投别处了。

他立即让冯凯翔打电话给另外一个邮件的主人,问问是什么情况,冯凯翔聊了一会,才告诉吴编剧:“这位编剧也跟吴编剧联系过,不过他没拒绝,已经签约了,且提高了价格,一集三万二签的,如今已经把剧本给肖编剧了,等待审批呢。”

这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考虑,价钱合理,的确有人会签。

吴编剧气得不行,立即拿起手机,给肖编剧打电话去了,大步流星地出了书房,留下她跟冯凯翔两个人。

冯凯翔一直在打量她,让她十分别扭,心想这基佬看上她了不成。

这个时候,他突然开口了:“我看着你有点眼熟,你是网上的那个国民初恋女孩吧?”

“啥?”莫箐听了一愣。

冯凯翔则是打了一个手响,随后说道:“你等一下。”

说着,就点开了海角论坛,打开了一个帖子。

海角论坛,是当年十分火爆的论坛,里面也很混乱,尤其是可以匿名评论,更是让论坛杂七杂八起来,还出了不少的火帖子,闹得家喻户晓。

xx门啊,xx事件啊,也多是出自这里。

莫箐凑过去,看到屏幕上的相片,当时就傻了。

这……这是她跟顾殊,在百货商场,顾殊帮她涂指甲油时的相片。

相片里,她跟顾殊都是侧脸,不过她要更面对镜头一些,照了大半张脸,看得清楚长相,至于顾殊,也只能看到些许侧脸以及高挺的鼻子了。

只有一张相片,是顾殊侧头看向别处,让偷拍的人拍到了正脸,可以看出他是混血儿,且帅得出奇。

她看了两三页,才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情况,剩余的三十多页,她根本没心情看了。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名美容顾问,拍到了他们两个人的照片,还发到了博客里,为的是间接地秀她买的店里的产品。

谁知,这组偷拍被一个愤青的人,发到了海角论坛里,大肆嘲讽早恋的学生,说有着大好的年华,却在这么好的时间谈恋爱,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大逆不道,还大庭广众之下,做这么伤风败俗的事情,简直不知廉耻。

还说,这个男生不学好,学非主流,染金黄色的头发,戴隐形眼镜,没有男生的样子,就知道学韩流明星。

结果,回帖的重点,却成了:

“真不是我说,这个女生有点好看啊,好清纯,尤其是看男生时的眼神,柔柔的,好像含着水。这种少女恋爱时才有的甜蜜眼神,不会作假!”

“楼主你眼瞎吧,男生分明是混血儿!”

“楼上1。”

“虽然知道早恋不对,可是我还是移不开眼睛,天啊,女生好可爱,混血儿也好帅!尖叫!啊啊啊啊!”

“这么小就做这么肉麻的事情,伤风败俗!”

“小小年纪不知廉耻。”

“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如今已经毕业了的人表示,这他妈的才是青春啊,老子的青春完全喂了狗!”

第26章 国民初恋?

莫箐脑袋的里的那些网红,还是未来的那些淘宝模特之类的网红,后来成了不少富二代、明星女朋友的那种。

不过2005年的网红,要更纯粹一些,不是主动在网上发自拍照搔首弄姿,而是相片被人发到网上,不知不觉就红了的那种。

例如,因为一张捧着奶茶的少女照片红及网络,那女孩明明很低调,还是个学霸,却还是被人津津乐道许多年,最后嫁给富豪的那位小网红。

又或者是后来的犀利哥。

如今,莫箐跟顾殊,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了网红,还是所谓的“国民初恋”。

这个“国民初恋”的名声,还是因为那个曝光她的帖子,得来的。

他们不但没怎么被骂,反而成了不少人口中的青春代表,两个人的容貌很亮眼,外加,两个人在一起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甜甜的,又很青涩,很能体现初恋的感觉。

还有人觉得,混血儿跟“国民”两个字不挨边,毕竟混血儿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