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林回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林成胡凤他们,因为种了贺林家那几亩地,他们今年更是忙了不少,便是一向比较娇惯的林丰也跟了出来,帮着推车什么的,见到贺林背着书包从外面回来,林丰不由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贺林站在那里跟个异类差不多,他将书包送回去之后,也赶紧跟过去帮忙,虽说林成跟胡凤嘴上拒绝,但是脸上看着还是高兴的,胡凤早就占好了位置,看到之前一家刚用完了脱粒机,连忙抢上前去,四个人忙活了两三个小时,才算是告一段落,将麦粒堆在了油布上之后,这才有时间回去吃饭。

“累死了!”林丰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抓过一把馓子,就着凉粥就吃了起来。

“种地哪有不累的,所以小丰你得好好念书,跟小林一样,以后都去大城市里面上班,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胡凤抓紧时间教育孩子,又给林丰和贺林剥煮鸡蛋。

林丰一听就翻了个白眼,闷头大吃,一声不吭了。

贺林想了想,然后在一边说道:“舅妈,这种地辛苦不说,还挣不了几个钱,我这几次去市里面,发现城里面钱真是好赚,车站那边,一老头在那边看自行车,还卖点茶叶蛋什么的,自行车在那儿停一天就得两毛钱,一个茶叶蛋也得三毛钱,车站天天人来人往那么多,一天不说多,挣个二三十是没问题的!舅妈你手艺这么好,哪怕找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做小吃也行啊!”

胡凤顿时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不决起来:“这个,这真能成?”

贺林赶紧说道:“这怎么不成,之前我其实自个想着如果不能上学了,自个就去县里面卖棉花糖呢!一勺砂糖,就能做这么大一个棉花糖,就得卖几毛钱,还有的可以往里面加色素的,还会更贵一点,一个起码就能挣两毛,舅妈,我见过人家搞那个机器,也不算贵,舅妈你就去试试看呗,总比天天在家伺候那几亩地好!”

胡凤眼睛都直了:“钱有这么好赚?”林成在一边也有些怀疑地看着贺林。

贺林赶紧趁热打铁,说道:“我还能骗舅妈你不成,我听人说,哪怕就是背着个篮子到城里菜场卖菜,一天也能挣个十几块呢,城里面人没地,却有工作,有工资,什么都得花钱买,所以生意也好做,其实就算不是城里,舅妈你瞧镇上那些卖东西的,谁家日子过得差了呢?城里面怎么都比镇上买的人多吧!”

胡凤看了看林成,然后说道:“那个,我,我跟你舅舅商量一下再说吧,而且,我要是去县城做生意了,你舅舅还有小丰怎么办呢?”

贺林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要是能挣钱,小舅还要整日里去砖窑厂那些地方做苦力不成,给别人挣钱不如给自己挣钱啊,到时候,舅舅舅妈你们夫妻同心,再在县城买个房子,你们就都是城里人啦,小丰也能去城里面上学,那边老师可比乡下强多了!”

提到孩子,林成跟胡凤都是眼睛一亮,林成用力点了点头:“小林啊,等到麦子都弄好了,舅舅跟舅妈就去城里面看看,要是真的能成,我跟你舅妈一辈子念着小林你的好!”

第33章 买卖

贺林以前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总觉得要有个正经的门面,才算是做生意,但是实际上,对于天生谨慎,缺乏冒险精神,尤其还多的是一些小市民意识的舅舅舅妈来说,这样的生意显然暂时是不合适的,对于他们来说,更合适的就是那种投入少,当然,收益也未必如何大的小买卖,这种小买卖放到小地方,自然是不值一提的,就像是村子里面开的小卖部,连个正经的营业执照也没有,税务局工商局没事也不会跑过来检查什么经营情况,要求交税什么的,但是,因为小卖部的潜在消费者都是一帮苦巴巴的农民,打一瓶酱油,都有算计着用,能买粗盐,绝不买精盐,也没几个人舍得给孩子买什么比较贵的零食玩具,因此,虽说有些赚头,但是,也就是那样而已。

但是放到县城里面就不一样了,县城里面的人不像农村里面,很多时候能自给自足,大概除了呼吸不需要花钱,什么都得花钱,因此,他们的消费观念也不一样,很多东西,放到农村里面,没几个人买,但是到了城里面,销路便不会差。

贺林跟林成胡凤出了几个主意,不管是卖糖葫芦,卖棉花糖,哪怕是卖氢气球,生意都不会差,夏天的时候卖沙冰,冬天卖奶茶,没有店面,弄个大一点的三轮车甚至是自行车都成,哪怕在城里面做废品生意也比在乡下种地强得多,即便是二十年后,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哪怕没了什么农业税,如果不能实现规模化的种植,在华夏,种地那是很难挣到什么钱的。

胡凤自然有些意动,很多东西她未必清楚,比如说,一时半会儿棉花糖,沙冰,奶茶什么的,她都稀里糊涂的,胡凤这辈子除了跟林成领结婚证,连县城都没去过,那次领证为了省几块钱的车钱,两人还是骑着结婚时候买的自行车,一路问着路骑过去的,县城里面吃饭也贵,两人领了证,连口水都舍不得买,又骑车回来了。因此,明明县城离镇上坐车不过半个小时不到的路程,对于这对夫妇来说,简直跟另一个世界差不多,他们对县城唯一的印象,就是什么都很贵,什么都得花钱,却没有想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赚钱也比在地里刨食容易得多。

贺林那一番话几乎就是在见识不多的夫妇两人中间扔了一个炸弹,两人翻来覆去一晚上,几乎就没能睡着觉,一闭眼,便是贺林的那些话,还有跟下雨一样掉下来的钱,一向因为劳累,挨着枕头就能睡着的夫妻两个,难得地失眠了,第二天到地里干活的时候,都显得萎靡不振起来。

贺林对这个年代的很多事情记忆都已经不深了,因此,他并没有记起来,这一年收麦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不少人家的麦子因此出了芽,毕竟,刚收上来的麦子本来就比较潮~湿,再堆在一起,用油布或者是塑料布盖起来防雨,但是,你却没办法不时翻动一下,自然内部温度升高,因此,温度湿度都合适,就这么发芽了。

麦芽倒是能做麦芽糖还有啤酒呢,但是,那是专门处理过的,这种因为雨水的缘故,发出来的麦芽,大半都是不合格的,最终,这些麦芽只能拿来喂猪,不少人都欲哭无泪,林成胡凤同样如此,他们因为还租了贺林家那几亩地,损失尤其大,两人想到接下来水稻要育种,要买化肥农药,夏天灌溉还得交水电费什么的,再加上林丰下半年还得上学,零零总总算起来,起码有上千块的开支,原本都是要从刚收上来的麦子里面出的,如今算是泡汤了,最终胡凤一咬牙:“当家的,咱们去县城看看吧,总不能一家子饿死吧!”

林成也是狠了狠心:“嗯,明儿个我就去问问小林!”

周末的时候,贺林就跟林成胡凤还有死活要跟着的林丰一起去了县城,这里显然跟胡凤林成结婚那会儿已经大不一样了,两人一方面看得眼睛都收不回来,一方面也有些底气不足了。

贺林也没有跟他们多说,直接带他们去了市中心,那边已经有了两座相对大型的商场,林成胡凤家没有电视,林丰却是常跑到村里其他有电视的人家蹭电视看的,这会儿就惊叫起来:“爸爸,妈妈,就是电视上那个大厦,真漂亮!”

一堆人侧目而视,叫林成胡凤都快不知道手脚往哪儿放好了。贺林见他们不自在,也没有带他们进去,只是带着他们沿着这条街道走着,然后就看到了许多做小生意的人,这会儿是周末,许多人家带着孩子出来玩,Y县的公园动物园都比较小,没什么特色,因此,去的人很少,大家更喜欢出来逛街,因此,路边卖东西的人格外多,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有,而且买的人也不少,带孩子出来的家长一般拗不过孩子的愿望,会买一些零食,一些年轻人这会儿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也乐得掏钱买东西,林成胡凤看那些人连价钱都不还,顿时渐渐的,心中有了些信心。

贺林适时地给他们打气,林成终于下了决心,看了看胡凤,两人眼神都坚定了起来。

两人行动力很强,接下来地里面农活也比较多,两人干脆就只挑了周末到县城商业街上摆摊,一开始也没有搞什么需要大投资的东西,胡凤直接就自家炸了馓子麻花,骑着自行车到县城里面去卖,胡凤手艺不差,虽说因为有些舍不得放糖,味道偏淡了一些,但是这些本来就不需要太甜,因此,卖得还算不错,就算是当天卖不掉也没关系,油炸的东西,只要注意防潮,保质期也比较长。而林成也没有闲着,他在乡下也是卖苦力的,一天平均下来要扛上几千斤的砖头,自然是不怕吃苦,因此,胡凤固定在商业街摆摊,他就骑着车整个县城转悠,沿街叫卖,短短半个月时间,就赚了以往两三个月的钱,夫妻两个眼珠子都快要转不动了。

第34章 开业

林成胡凤一家子的日子走上了正轨之后,贺林才发现,胡凤其实不是什么扣扣索索的人,以前之所以小气市侩,完全是因为太穷,她得精打细算,如今挣了钱,也爽快起来,虽说依旧舍不得给自己买什么东西,但是,对林丰,乃至对贺林,都大方了起来,从县城回来,还会带上一些县里面的吃食玩具回来。

贺林领了两人的情,不过,他们的生意也就是一时好,麻花馓子什么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光是镇上,卖这个的起码也有三四家,做的人多了,赚头自然也就少了,毕竟,市场是有限的,这东西是油炸的,吃着香,吃多了就腻了,尤其,这个其实也算不上很便宜,城里面各种吃食点心也多,谁家没事天天吃这个呢。

不过,林成跟贺林夫妻两个如今胆子也大起来了,贺林一说,他们就明白了,胡凤直接就说道:“没事,我跟你舅舅商量过了,等小丰放暑假了,我跟你舅舅就在县城租个店面,卖点吃食什么的,地方也选好了,就在人民医院门口,你舅舅之前可是去看过了,那边真是生意好得不行,卖烤红薯的,一天都能卖个上百个出去呢,这玩意能有多少本钱呢!”

贺林见他们打好了主意,对此自然没有不支持的,树挪活,人挪死,贺林早就发现,林丰压根不是读书的料子,看书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十分钟,这样的人,智商又不是什么绝顶的,读书能读出多大名堂来,简直是可想而知了。林丰上辈子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子,一开始就是贺林帮他走了点门路,将他送到了一家装修公司去做事,后来,他就自个出来单干了,自个弄了个小装修公司,从老家那边招工,到大城市里面接活,一开始的时候有些磕磕绊绊的,后来上了轨道之后,扣掉成本,一个月淡季的时候也能挣个七八千,旺季的时候,三五万都是可能的,老实了一辈子的林成胡凤夫妻两个后来算是享到了儿子的福,家里盖了房子,又给林丰娶了个媳妇,贺林死的时候,林丰的儿子都出生了。如今林成胡凤两个倒是先想开了,以后林丰有了长辈的资金支持,应该会走得更加顺畅一些。

林家一家子奔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贺林这段时间,也是赚得快要手软。他跟潘大壮开的第一家学生超市就很是成功,里面的各种学生用品零食饰品品种繁多,而且因为很多都是厂家那边直接进货,省去了中间的环节,因此,价格也相对低廉,而且质量够硬,因此,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学生的学习用品什么的,很多都是消耗品,尤其是那些陷入题海之中的临近中考高考的学生,没几天就能消耗掉一本本子,一瓶墨水,一支铅笔,市一中学生又比较多,因此,即便是过了一开始的高峰期,后来的销量也没有太过明显的下降。

因此,潘大壮立马扩大了规模,直接在市里面几个学校,还有T市各个县城的学校门口,都铺开了摊子,还按照贺林的意思,专门创立了公司,申请了商标什么的,马不停蹄地扩张起来,要不是资金有限,他恨不得一夜之间,将这种学生超市开遍全国。

这年头地产便宜,买下一个店面根本花不了多少钱,按照这种超市的赚钱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将花出去的钱给赚回来,何况,潘大壮脑子机灵,他跟滚雪球一样,直接拿店铺做抵押,从银行贷款,因此,现金很是宽裕,而贺林因为本钱不够,也就是头两家掺和了一把,后面的,也就是因为他出的主意,得了两个点的分红而已。见潘大壮还有继续扩张的意思,贺林却是直接阻止了他,这种小超市赚钱速度还是有限,既然有了经验,有了本钱,就是上马大型超市的时候了,至于这种小型超市,没多少本钱,运营方式也是一目了然,稍微看看就学会了,不过是现在人家没反应过来,他们才占了先机,很快,类似的小超市就会都冒出来了,到时候,利润便被分薄了,因此,要玩就玩大的。

贺林将大型购物超市的理念提出来之后,潘大壮顿时一拍大~腿:“小林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我怎么没想到呢!嗯,这小超市都这么赚钱了,大超市肯定更厉害,小林,就冲你这主意,叔叔我给你百分之五的原始股,你之前那些分红,再投进去,我再算你百分之十,你说怎么样?”潘大壮可不觉得这付出多,看贺林的样子,肚子里面不知道还藏了多少主意呢,他要是手笔小了,贺林回头觉得他不厚道,有什么好主意也不跟他说了,那他才叫亏大了呢!

贺林笑道:“这也是叔叔相信我,要不然,我一个小毛孩子的话,谁会去理会啊,就算人家听了,也不肯带我一个小孩子玩啊!”花花轿子人抬人,贺林原本就是搞业务出身的,说起漂亮话来,还是会的,这会儿也是恭维了潘大壮一番,将潘大壮说得跟再世伯乐一般,乐得合不拢嘴。

潘大壮也是干脆的人,这年头银行放贷还比较容易,潘大壮的财务状况又很好,又有合适的抵押品,因此,很容易就又弄到了一笔贷款,直接在市中心附近买下了一栋三层的商业楼,开始大肆装修起来,后来瞧着贺林的策划,发现还需要不少设备,打听了一下之后,发现国内有的设备还没有,干脆就直接找人从国外进口,虽说花的钱不少,有的时候,潘大壮也觉得有些心虚,但是回头贺林给了他一个开业策划,潘大壮顿时将那点担心抛到了九霄云外,更是信心满满地忙了起来,为了方便联系,还送了贺林一个传呼机。

而这个时候,期末考试也到了。T市的小升初这些年都是全市统考,不过,这对贺林的影响不是很大,贺林很是淡定地参加了考试,最终拿了个双百的成绩单,不过,这个成绩并不稀奇,双百的人其实很是不少,大多数初中招生看的还是学区,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升初的成绩并没有多少影响。

贺林拿到了学校的毕业证书之后,便接到了潘大壮发过来的消息,被命名为合家欢的超市过两天便要正式开业了。

第35章 再遇

合家欢超市正式开业选择了七月份的一天,天气很好,前几天潘大壮就印刷了一大堆的彩印传单四处分发,优惠力度很大,有了之前做学生超市的经验,这回潘大壮直接就跟各个厂商合作,先直接签了一年的供货合同,先送货,再付款,因此,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了,直接就能从中间套下一层利润来,还能在手里攥着一大笔的现金作为缓冲。

这年头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商场,百货商店都是国营的,因为各种问题,多半半死不活的,如今已经有地方开始整改,将柜台分包出去,改为私人承包,跟后来的柜台出租差不多了,只是,那成本,也没低到哪里去,自然比不上这种仓储式超市,统一直接向生产厂家大批量订货,在省去中间分销商及批发商的层层附加成本的同时,又可从厂家获得更大的价格折扣,因此,零售价别说全市最低了,说不准,全国也最低,促销宣传册上明晃晃的价格标在那里,大家一看,比杂货铺的东西卖得还便宜一些,而且看着就不是次品,一个个自然蜂拥而来。

尤其,超市有了空调冷气,这年头,一般人家开风扇都要斟酌一下电费呢,何况是空调,便是寻常的机关单位,也瞧不见这玩意,超市却全天有冷气供应,哪怕是为了蹭冷气,也该过去转转啊,何况,到了那边,看到别人抢购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就算是铁公鸡,也要心动的。

总之,开业第一天,哪怕是见识过超市大抢购情况的贺林,也被汹涌的人流吓了一大跳,这T市说白了,说是地级市,实际上哪怕到了后来,也就是勉强够得上三线城市的边,没有太多的特色,结果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来,简直是叫人瞠目结舌。

坐在合家欢超市对面的餐厅里头,看着超市大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潘大壮也是目瞪口呆,贺林却是咬了咬牙:“潘叔叔,咱们这T市都有这么多的人,要是这超市开在京城魔都,那还了得!”

潘大壮狠狠地一拍大~腿,结果用力太猛,拍得大~腿一阵生疼,不由有些龇牙咧嘴,他却是直接发狠道:“妈||的,哪怕是贷款,老子也要赶紧把摊子铺开不可!别说京城魔都了,只要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老子都开一家,不,一家不够,起码得五六家!”说到这里,潘大壮的眼珠子都红了。

贺林对他的雄心壮志有些不以为然,潘大壮如今其实就是个土财主,他哪有那么大的财力,一下子将合家欢超市铺开来,只要在一线城市看到成效,只怕接下来跟风的就接踵而来,说不得还有人直接想要捡现成的呢!潘大壮想要垄断零售业,显然没那个可能,趁着如今大家没反应过来,多分一杯羹还差不多。

不过,潘大壮这会儿雄心勃勃,贺林显然不适合打击他的信心,因此,还是笑着恭维了两句,潘大壮在这个大超市上可是花了不少钱,估计手里头的现金大半都投进去了,想要再扩张,除了贷款,也就只能靠着自己手头几样产业的利润了。

贺林并不担心潘大壮随随便便将自己撇开了,签的合同里面,贺林5%的股份是原始股,不能被稀释的,不管合家欢开多少家,贺林就能指着这些股份分红,而另外百分之十虽说不是那种不可稀释的原始股,但是除非潘大壮引入大量外来的资金融资,要不然,对贺林也没什么影响。不过很显然,潘大壮如今压根没有融资的意思,这合家欢超市简直就是印钞机一样的,这会儿他哪里舍得叫别人来横插一脚,分薄了自个的利润。

连续好几天,合家欢超市都是客似云来,超市里头的员工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才来得及补货,一些特价的生活用品甚至快卖断货了,潘大壮急急忙忙打电话叫厂家送货,赶紧补上,一大堆的事情,因为一开始没考虑那么多,潘大壮以前做的最大的生意手底下也就是七八个人的样子,而且,他也没有经历过正统的商务管理教育,因此,很多事情都要他亲自过问,导致天天忙得喘不过气来,这下不管要花多少钱,还是得将公司的各个部门细分了,招聘经理人过来管着,要不然,自个哪有时间去搞扩张之类的事情。这钱自然是值得的,这几天时间,每晚关门之后盘账,毛利润就是七位数,这种超市因为省去了大量的中间环节,哪怕卖得很便宜呢,也有10%以上的利润,因此,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净赚近百万,再过几天,就能将投资都收回来了,往后虽说会低一些,但是也不会低到什么地方去,潘大壮一琢磨,光是这合家欢,用不了多久,就能挣到自己上半辈子挣到的钱的总和了,因此,对于原本有些舍不得的开支,也不管了,现在老子有钱,请得起人使唤!

贺林没管这么多,他在市里面待了几天,又看过了自家装修的进度,那个装修队动作很快,已经快要收尾了,贺林瞧过了之后,觉得挺满意,空间利用率很高,看着比较简约清爽,装修队的人还弄了一些木炭煤灰什么的,摆在屋里除味,贺林琢磨了一下,干脆趁着还在市里面,先去将家具家电什么的给配齐了。

家电合家欢超市里面就有,贺林跟潘大壮一说,潘大壮大手一挥,直接给了贺林出厂价,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扇,全部给配齐了,还送了贺林一个录放机,说是送给贺林的入学礼物,让他学英语用,贺林推辞不过,却也收下了。然后,就准备去家居市场挑选家具。

贺林一个小孩,按理说单独去家居市场显然有些不合适,而潘大壮这些天忙得脚后跟都要打后脑勺了,光是给厂商打电话补货什么的,都说得嗓子冒烟,哪有空陪贺林出去,贺林最后只得硬着头皮,打算自己去看个款式,记一下店面价格什么的,回头找合家欢的人帮自己买了运回去,结果,刚出门,又遇上了苏明旭和苏柯叔侄两个。

第36章 合作

贺林是在路边上等车的时候遇到两人的,苏明旭开了一辆黑色的奔驰,开到公交站台的时候,就慢了下来,摇下了车窗,从驾驶室那边挪到了副驾驶座那边,伸出头来,招呼道:“贺林,你怎么在这儿?”

苏柯坐在后面,干脆从车上下来了,他忽然想起来,之前也是在学校门口的小区里遇到过贺林,犹豫了一下,问道:“你以后是也要住在这边吗?”一边问着,一边又觉得有些荒谬,这边因为算起来也是学区房,因此,房价并不低,哪怕是老房子了,一平也要六七百块钱,正常一套七八十个平房,房价就要五六万,这才是九十年代中叶,实在是个不小的数字了,而租住在这里的话,若是租下一整套房子的话,一个月也要近一百五左右,这年头,一个人一个月总共才能挣多少钱呢?

虽说贺林说了他手头有些钱,但是很显然,这笔支出实在不像是贺林能够担负的,他再次打量了贺林一眼,穿的是普通的浅色短袖衬衫还有比较宽松的中裤,没有多少款式可言,看着也就是普通的货色,怎么看,贺林都不像是个有钱人。

贺林却是很自然地说道:“是啊,我在这边买了一套房子,以后六年就住在这里了!”之前他买了县城的房子,却是没有考虑迁户口的问题,那会儿还是农业户口,这次买房的时候,潘大壮就帮他把户口的事情办好了,贺林对于户口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想法,贺家湾那边并没有什么开发价值,哪怕是到了后来,有外地人跑到贺家湾租下了那边的耕地,种大棚蔬菜还有葡萄草莓之类的经济作物什么的,也不过是给出了一亩地七八百块钱的承包价而已,可没有拿耕地作为股份给贺家湾的村民拿分红的意思。因此,贺家湾的户口实在也没多大意思,迁到城里面,做事什么的,自然更方便一些。

苏明旭虽说年纪大一些,也是瞪大了眼睛,然后笑道:“看样子贺林你身家还可以嘛!”

贺林解释道:“我之前说过的,我原本有点钱,然后跟认识的一个叔叔合伙投资做生意,赚了一些,房子的事情也是多亏了那位叔叔帮忙,价钱还算公道,这些天已经快要装修好了,我便想着去买点家具回来,开学的时候就直接住过来了!”苏家这样的人家,想想也不会贪图自个那些小钱,因此,他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苏明旭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什么生意啊,跟我说说呗,也让我参考一下!”

贺林心中一动,若无其事道:“也没什么,就是刚刚开业的那个合家欢超市,其实我就是出了个主意,象征性地拿出了点钱,潘叔叔却是厚道,给我分了一点股份,靠着这些分红,我~日子也能过得不错了!”

苏明旭差点没被自个的口水呛着:“那合家欢,居然是你的主意?唉,贺林,你不厚道啊,咱们也认识挺久了,有这么好的主意,你怎么就不告诉我一声呢?”说着,他有些装腔作势地拍起了大~腿,叫了起来。苏明旭做的生意虽然也有实业,但是他更喜欢的其实是价值投资,或者说是投机,之前股市刚开放的时候,他就跟几个哥们从里头捞了一大笔出来,后来,赶上国企改组,他们也拿了一些钱出来,买下了几家国企,但是,收拾了以前的烂摊子之后,目前也不过是勉强维持着局面,保持着不亏不盈而已。他这次跑到T市来,想要看看给他哥增加点政绩什么的,问题是,他之前看中了T市这边一家原本生产家电的国企,有了收购的意向,问题是,苏明成初来乍到,又是空降过来的,在本地没有根基,又触及了原本这边官员的利益,因此,做事难免磕磕碰碰,苏明旭过来捧场,就有人给他拆台,因此,提出的价格叫苏明旭根本不可能接受,若不是为了苏明成,苏明旭早就甩手走人了,结果如今还得在这边捏着鼻子继续谈,弄得人心烦意乱。

苏明旭实在是懒得跟那帮人打交道,将事情甩手交给了副手 ,自个带着侄子出来转悠,当然,只有苏柯,苏麒放了暑假之后,就被他妈接回京城去了。之前绑架的事情叫他家心有余悸,苏麒又不是个安分的,还是放在身边更靠谱一些,苏老爷子也勉强退了一步,布置了一大堆作业,又叫他开学之前半个月必须回来,这才放行了。因此,苏明旭无聊,只能拖着苏柯出来了。朱曼倒是想要让自个女儿跟着苏明旭,可惜的是,苏明旭却不乐意带孩子。

苏柯也是大吃了一惊,不过脸上很快就露出了笑容,却是很为贺林高兴,合家欢开呀搞得那么大,电视台的人看到那边人山人海,都跑过去报道,还上了当地的新闻,很是引起了一番主意,苏柯也过去看过,看那边的人流量,算下来每天的营业额都不是一个小数字,贺林若是真有干股拿分红的话,以后凭着这个,几十年都不用愁了,这么一来,贺林虽说无父无母,日子也不会过得差了。

苏明旭再次打量了贺林一番,贺林既然能给人出这么个主意,可见是有些生意头脑的,苏明旭以前也出过国,见识过国外的仓储式超市,但是却没有想到这放到国内,也这么能挣钱,不由起了兴趣,想到贺林之前说要去看家具,眼睛一转,顿时有了想头,说道:“贺林啊,这么热的天,你在这儿等公交等到什么时候啊,反正我跟小柯今儿个也没事,正好陪你去逛逛,也帮你掌掌眼!”

华夏这边,不管做什么生意,搭上官方总是没错的,苏家虽说不是本地的势力,但是显然也是棵大树,潘大壮既然有意扩张,那么,跟苏家搭上关系,自然是一件明智的选择,贺林琢磨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

而苏明旭显然也有这个想法,合家欢营业额巨大,以后铁定是T市的纳税大户了,这年头经济发展才是根本,别的都是次要的,现成的当地民营企业不扶持,光去捞下面烂泥糊不上墙的那些一团乱麻,还个顶个不识抬举的企业做什么。苏明旭只觉得自己走了一招臭棋,早知道那帮混账那么难缠,自己就不光想着方便,就应该另起炉灶,直接选个行当投资了。现在看起来,超市这个模式,真的很有搞头?

两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因此,贺林直接上了苏明旭的奔驰车,跟苏柯一起坐在了后座上,一边说着话,一边直接往T市西边的家居市场而去。

第37章 同行

苏明旭跟苏柯两人都是比较擅长交际之人,贺林当年也是跑业务出身的,加上原本就有些交情,这会儿很快就热络起来,苏明旭开着车,就带着点试探问起了合家欢的事情,贺林却是口风紧得很,能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却是一丝口风都不露,倒是叫苏明旭跟苏柯更是刮目相看了起来。

贺林这边存了想头之后,便有心给潘大壮与他们牵桥搭线,只是这会儿他也没有个手机什么的,BP机又是个只能接收信息的,因此只得作罢,等着回头跟潘大壮说一声便是,因此也不再多想,直接就往家居市场过去了。

这边的家居市场还是几年前T市搞出来的一个示范性的市场,面向各处招商之后,如今也是欣欣向荣,这会儿的家居市场远没有后来那样精细,卖的东西也是形形色~色,大部分不是家居用品,而是各种建材,这年头,许多地方的人还流行自个买木料,找木匠打家具呢,成品的家具在经济并不是很繁荣的地区销量并不算高,因此,家居市场这边卖家具的店铺也不是很多,就算有,款式看着也比较老土,有的不中不洋的,看得贺林直想皱眉。

苏明旭和苏柯他们显然也是头一回来这里,见识了这边的家具什么的,也只有撇嘴的份,贺林那个公寓的设计走的是简约清新风,这会儿干脆也就是开始寻找一些比较简约大方的家具,好在转悠了大半天之后,总算是看到一家,不过,很显然,这家的生意并不怎么样,这年头,这种风格实在不怎么流行,看到有人过来,看店的老板简直跟看到了救星一样,连忙迎了上来,开始招呼。

贺林看过了这家家具的风格之后,心里便是暗自点了点头,当即就选好了一套双人床,一张带书橱的书桌,一个衣柜,一套餐桌椅,一套布艺沙发,因为想到家中可能要招待客人,布艺沙发是可以折叠的那种,放开来就是一张双人床,他选得干脆利落,乐得那老板也是喜笑颜开,可惜的是,贺林是个很会讨价还价的,虽说还给那老板留了些赚头,但是却砍掉了很大一块利润,倒是叫那原以为抓~住了一只肥羊的老板郁闷了一把,不过,这么多家具算下来,其实赚头也不算少了,他这边可是有一段时间没做成这么大生意了,他这边的家具贺林看着不错,但是一般人家都觉得寡淡,因此,生意并不怎么样,他已经打算这批卖掉之后,重进别的了,结果这回正好遇上了贺林,直接选走了几乎一整套的家具,顿时长松了口气,在贺林问起来能不能送货的时候,直接就拍胸脯应承了下来,留下地址,回头直接送货上门安装妥当。

既然这边能送货上门,贺林也就没必要麻烦潘大壮那边了,当下就留下了地址,然后就去选窗帘床~上用品之类的东西,倒是叫原本打算给贺林拿主意的苏明旭与苏柯两人只觉没了用武之地。

其实苏明旭跟苏柯两人对这些也不是很懂,他们在家,什么东西都有家里人安排的妥妥当当,连自个被子是什么花色都说不清楚,这会儿跟着贺林,竟是跟傻~子差不多,这会儿跟着贺林去看布艺用品,只得拼命回忆自家用的是什么,总不能自个出来,就是在一边干看的吧!

他们虽说不关注这些,但是也是大家子出身,品味很是不错,见贺林选了家具之后,就知道贺林大致是什么风格了,因此,挑选布艺用品的时候,给贺林的建议也很是妥帖,贺林自然接纳了下来,将需要的用品挑了几套之后,便不再挑了,锅碗瓢盆什么的,潘大壮之前就送了他一整套,原本是供货商给的样品,潘大壮自家用不上,干脆一整套都送到了贺林那里。

苏柯看着贺林毫不在意地从书包里面掏钱付款,心中却是生出了一些佩服来,贺林的身世处境,他可是打听清楚了,说是父母双亡,实际上是母亲自杀,父亲在外面另娶,一分钱都没有拿回来过,虽说不知道贺林的第一桶金来自哪里,但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能够在毫无依靠的情况下,这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业,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苏柯原本对自己还是有些自负的,他前两年跟着苏明旭炒股,但是,一开始,却也是有苏明旭带着,只有不到一半,是他自个的眼光和魄力,跟贺林这样比起来,却是差了不少。

这般想着,苏柯一边帮着贺林挑选各类生活用品,听贺林很是熟练地跟那些店员老板讨价还价,然后便问道:“贺林,你家装修得差不多了吧,我能去参观一下吗?”

贺林一边挑选着摆设饰品,一边说道:“行啊,现在已经差不多在收尾了,不过,家具什么的还没弄妥当,你不嫌弃简陋的话,就去帮忙看看,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没有!”

苏明旭在一边也很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却是贺林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苏明旭这些年来结识的无不是各个家族的精英,也不是没见识过天才一样的人物,但是贺林这样的显然比较罕见,学习成绩好,可以说是智商超群,但是智商高的人,多半情商不是很高,很多人都是那种得罪人而不自知的人物,可是贺林,不说别的了,这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无论如何都不像是寻常农村人家能够教养得出来的,当然了,也不是什么富贵窝里头出来的,但是,也唯有一些吃穿不愁,无论是家境还是受教育水平,都还算不错的小康人家,才能养出贺林这样不卑不亢,又知情识趣的性子来。不过,苏明旭也无意深究,贺林的早熟无论是因为家庭的缘故,还是其他的原因,都跟他没有关系,苏明旭天生的直觉告诉他,贺林身上,有他需要的利益,因此,苏明旭脸上的神情更加温和起来。

第38章 一拍即合

傍晚的时候,潘大壮就发了条传呼过来,问贺林现在在哪里,他过来接他一起去他家吃饭,贺林在市区这几天一直是如此,这会儿得了信息,便看向了苏明旭:“苏叔叔,你们稍等一会儿,我去打个电话!”

苏明旭这几天因为跟那家家电厂一直谈不下来,又老是有人给他打电话,实在是嫌烦,压根没带他那个大得跟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出来,因此,只得跟着贺林找一家店主借了个电话,打给了潘大壮。贺林不着痕迹地跟潘大壮说自个正跟之前认识的两个朋友在家居市场这边,潘大壮也是灵醒的人,当即就说道:“既然是小林你的朋友,那就一起出去吃顿饭吧,我把小安也带上,大家一起乐呵一下!”

贺林挂了电话,回头便看向了苏明旭,然后解释道:“刚刚是我潘叔叔,也是我的合伙人,他刚刚听说我跟你们在一块逛市场,说要请咱们吃饭呢!”

苏明旭脸上带着点玩味:“既然潘老板有意,咱们自然不能拒绝了这番好意啊,走,将东西带上,咱们去市场门口等他!”

潘大壮来得很快,虽说不知道贺林说的朋友是什么意思,但是听贺林的语气,显然不是什么一般的人,当即丢下手里的事情,直接就拿了车钥匙,捎上跑到他办公室来玩电脑游戏的潘安,就踩足了油门,一路往家居市场这边来了,还没下车,他就注意到了贺林他们三个人,贺林便不说了,那边一个是半大的少年,一个却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了,潘大壮能这么多年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哪怕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生意呢,但是,见识过的人也不少了,一见苏明旭,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寻常人,T市这边有点身家背景的,潘大壮差不多都认识,苏明旭却是个眼生的,说不得就是哪个过江的强龙呢,顿时心里边有了些底,当即将车停在了路边,从车上下来,走到了贺林他们面前,先是跟贺林亲昵地打了个招呼,然后看向了苏明旭跟苏柯两人,笑道:“小林,这便是你电话里面说的朋友吧,果然都是一表人才!”

苏明旭笑眯眯地伸出手去:“鄙人姓苏,苏明旭,这是我侄子苏柯,潘老板,正是久仰大名啊,幸会幸会!”

潘大壮哈哈一笑,心念飞转,姓苏,到底是谁家的人呢,忽然想起来,T市空降过来的市长不就是姓苏吗?虽说挂了个代字,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什么代不代的,那就是个过渡,等常委会开了之后,就能直接转正了,当即心中更是郑重起来,一边感慨贺林实在是自个的福星,以前他做的那点买卖,能够搭上的最多是个什么局长处长的,如今竟是连市长都搭上了,不由脸上笑容更盛:“什么老板啊,叫我一声老潘就是了!苏先生赏个脸,今儿个我老潘做东,正要谢谢你们帮着照应一下我家小林呢!”

潘安也从车上跑了下来,站在贺林边上,带着点好奇看着苏明旭苏柯叔侄两个,然后凑到贺林身边咬耳朵:“好啊,你到了T市,跟别人出来玩,也不带着我!”

贺林笑嘻嘻道:“之前不是叫了你吗,不是你说外面太阳太晒,天气太热,不想出门吗?”

潘安顿时嘟起了嘴,他长得胖,自然很是怕热,不过,他也是个心宽的,然后就嘻嘻哈哈道:“爸爸居然弄了个小冰箱放在车里面,我们一起去车上吃冰淇淋啊!”然后他看向了苏柯,很是自来熟道:“那个,我叫潘安,你也一起来吧!”

贺林赶紧介绍道:“他是苏柯,以后就是我们学长啦,他下学期就进一中读高二呢!”

苏柯倒也没有取笑潘安的名字,他看着潘安圆头圆脑,胖乎乎的样子也觉得有些好玩,笑道:“行啊,正好走到现在,我也热了呢,小林,我跟叔叔陪你出来,帮你做参谋,你可连瓶水都没请我们喝呢!”

贺林顿时叫屈道:“是我不请你们喝吗,这边压根连个卖水的地方都没有啊,还有,我之前不是说了吗,弄完了请你们吃饭,嗯,这次潘叔叔请客,就当我借花献佛了!”

苏柯板起了脸:“不行,你潘叔叔是你潘叔叔,你是你,你那一顿,还是得请的!”

潘安也在一边起哄:“没错,贺林你一定得请客,我也要去!”

贺林赶紧点了点头:“成,一定请,这下行了吧!”

那边,潘大壮已经跟苏明旭说好了,这会儿带着点意气风发,一挥手,说道:“走,咱们去吃饭!”

潘安拉着贺林跟苏柯都钻进了潘大壮的车里头,三个人挤在车后座上,潘安献宝一样从明显是后来安装上去的一个小冰箱里头拿出了几个甜筒冰淇淋出来,给贺林跟苏柯都分了一个,然后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这冰箱太小了,放不下多少东西,要不然就更好了!”

三个人里头,潘安才是正儿八经的小孩子,这会儿啃着甜筒,含含糊糊地说着些天真的话,他刚打的游戏,潘大壮居然给他找了个家教暑假的时候补习初中的功课,外婆家的表哥,背地里面取笑自己长得胖,还想要骗自个的零花钱,结果被他英明地识破,贺林跟苏柯却是听得津津有味,苏柯还在一边一本正经地给潘安出主意,倒是叫潘安觉得这个刚认识的哥哥实在是够义气。

潘大壮选择的地方自然是T市这边最好的酒店,也是T市这边唯一的一家星级酒店,他来之前就打电话订了包厢,这会儿直接被服务员迎了进去。

潘大壮虽说怀疑苏明旭他们叔侄两个跟苏市长有些关系,但是嘴上却是紧得很,并不打探什么,只是在饭桌上推杯换盏,说着些生意场上的事情,苏明旭也是个沉得住气的,因此,也言笑晏晏地跟潘大壮胡扯,一直到潘大壮说起自个的得意事情,也就是刚刚开业没几天的合家欢超市的时候,潘大壮拍了拍贺林的肩膀,笑哈哈道:“这主意,可真是多亏了小林这孩子,这孩子虽说年纪小,但是主意却是不小,以往我还真没想过百货店能做成这样,这回真是长见识了!”

苏明旭笑道:“那也是老潘你慧眼识英才,有眼光,有魄力,我瞧那合家欢的规模,初期投资怎么着都得七位数吧,要不是老潘你这样的人,谁能下得了决心,这么快就将事情办成了呢!”

潘大壮笑道:“我老潘上半辈子,原本不过是个个体户,在家里面卖些零碎的,要不是抓~住了几次机会,如今撑死还是个小杂货铺的店主,所以,我知道一个道理,这机会啊,那是不等人的,既然有了个好主意,你不去做,藏着掖着,等别人也想起来的时候,那可就晚了!”他说得有些意味深长,苏明旭那边也是会意起来,知道这已经到了正题了,因此也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苏明旭笑嘻嘻地竖起了大拇指,说道:“老潘你是个明白人,果然是做大事的料子,不像是有些人啊,整日里只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光想着要好处,却不想想,那些好处他们吃不吃得下,也不怕崩碎了一口牙!”说到这里,苏明旭叹了口气,说到:“老潘,潘老板,我虽说年纪小,但是见到潘老板你,那是一见如故,所以啊,我也不瞒着你,我呢,是想要到T市这边做点实业投资的,结果呢,却是遇上了一帮不识抬举的货色,真是叫我泄气!”

虽说这话说得没头没脑,但是潘大壮是什么人啊,T市这边商场上的事情,什么时候瞒得过他了,当即就明白苏明旭说的是什么了,说实话,潘大壮之前开超市,要卖家电,本来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先找了当地的家电厂再说,哪知道,人家那边正在跟苏明旭谈判,因此,竟是好久不开工了,有些说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就这么随便丢在厂房里头,也没人好生护理,有的竟是都生了锈,这叫潘大壮顿时没了之前的想头,这年头,家电厂多的是,原本一些原本做风扇的,都敢直接上马做空调冰箱了,潘大壮要是一个个去看的话,眼睛都能挑花了,何必盯着本地一家不怎么样的家电厂为难自个呢,但是,他也打听到了,家电厂做出这般动作,是为难人呢!

潘大壮以前虽说生意规模不大,也没有达到那个高度,对于上层的一些事情,实在是搞不清楚,但是,天底下道理是相通的,原本那个市长在T市这边是根深叶茂,虽说因为捅出了大娄子,被撤职了,但是,下头那些人却是没动几个,互相之间还有些勾连,估计原本那个市长还握着他们一些把柄,上头空降了个苏市长下来,苏市长虽说是京城来的,但是,这年头,地方上的实力并不小,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何况,苏市长也没有别的什么臂助,连强龙都未必算得上,自然要被这些地方上的官员从中作梗,导致至今都没能真正打开局面来。

苏市长的家人过来帮忙,但是,哪怕T市的确缺乏投资呢,但是不乐意这层政绩落在苏市长身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因此,还不等着一帮人给苏明旭使绊子啊!

潘大壮明白了之后,嘿嘿一笑,跟以前那些官员,其实他也没多少交情,尤其,那些人实在是太贪,一个个吃相实在是太差了,想要跟那些人打好关系,潘大壮估摸着得费上不少力气,如今想想,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那苏市长显然是个背景深厚的,这会儿不趁着他为难的时候赶紧搭上去,等到后面,人家站稳了脚跟,你再凑上去,那就晚啦!

因此,潘大壮直接说道:“苏先生说的是那家电厂呗,嘿嘿,苏先生不是咱们T市人,您不知道那家电厂到底是个怎么回事!那家电厂原本是咱们这边最大的一家国企了,以前牌子,也是响当当的,起码在咱们这个省,大多数人还就认那个牌子,不过前些年就不行了,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差点没掏空了底子,从国外引进了两条不知道是不是人家淘汰掉的生产线回来,弄回来之后,也不好好搞,至今也没搞出什么新品种来,倒是重盖了厂房,又搞了什么招待所,大食堂,反正不知道花掉多少钱,别说利润了,还欠了银行不少贷款呐!那边除了那两条生产线,压根没什么值得下手的,苏先生你要是想要做家电,干脆直接将生产线买下来就够了,干嘛还要买那厂子呢,光是那边的工人,就不好收拾呢!”

苏明旭眼睛一亮,他举起酒杯,笑道:“老潘你就叫我一声小苏就行了,老潘你果然是眼明心亮啊,要不是你说了,我还真没想清楚这些关节,我之前跟他们死磕着这是干什么啊,还不如自起炉灶呢,那个家具厂,若是没有外来资金注资,那只有破产清算一条路,等到那边破产了,我再介入,也不急啊!对了,老潘你那合家欢超市办得可是轰轰烈烈啊,便是在京城魔都,我也没瞧见这样的超市呢,也就是在国外见过,不过,看起来,你那个比国外的似乎还成熟了一些,实在是了不起!”

潘大壮笑道:“那我就倚老卖老,叫你一声小苏了,那个小苏啊,你可真是高看我了,我啊,就是出钱出力,其他的事情啊,还真都是小林给出的主意,我虽说做生意跑的地方不少,但是最远也就去过一次魔都,国外什么的,我连护照长什么样子都没搞清楚呢!我如今的想头呢,既然这合家欢超市模式先进,又特别赚钱,我就想着啊,干脆把合家欢开到魔都,开到京城去,以后让所以的城市,都有合家欢,不过呢,我说白了,也就是咱们T市这边的土财主,放到外面,我那点钱扔进去,连点泡都冒不起来,如今,也正在烦呢!”

潘大壮递出了一个梯子,苏明旭哪有不顺杆爬的道理,当即一拍巴掌,说道:“老哥你要不是不嫌弃我年轻识浅,不如跟我说说怎么样,我虽说别的不行,在外面还是有些路子的啊!”他这回不叫老潘了,直接老哥都叫上了。

潘大壮虽说想到要分出一大块利润出去,觉得有些心疼,但是如果蛋糕做大了,哪怕分的人多了,自个能分到的自然也就多了,因此,他当即笑道:“小苏你这么说,老潘我真是求之不得啊!”

两人一顿饭,就差不多将合作意向定了下来。至于下面的细节,那得接下来一段时间慢慢谈了。

苏明旭跟潘大壮算是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贺林那边,跟潘安苏柯也很是谈得来,三个人说白了,在同龄人中都有些异类的意思,智商都不低,这会儿凑在一起,说些各自知道的事情,也很是投机。

一顿饭吃完,碍于几个孩子在,潘大壮才没有提议再去唱唱歌,找个地方嗨一下,各自还是散了。

第二天的时候,贺林买下来的各种家居用品也都送到了,潘安跟苏柯都跑过来,也不知道是帮忙还是添乱,而潘大壮跟苏明旭却是正式达成了协议。

合家欢超市原本就注册了商标,这会儿直接在T市注册了合家欢零售百货有限公司,以后即便是开了分店,这边也是注册地,税收什么的,自然是T市这边占了便宜,这自然是苏明成的政绩,日后苏明成走了,若是这边政策不行,再将公司迁走也比较容易。苏明旭自个跟一帮差不多的人搞出了个创投公司,就干脆以这个创投公司的名义,向合家欢超市注资。这个创投公司的股东很多,其中一个大股东就是一个国有银行,另外的股东,哪个没点身家背景,有了这个创投公司的背景,合家欢开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都不是什么梦想了。

有了合家欢超市的出现,苏明旭跟苏明成都不急着搞那个家电厂了,谈判那边直接崩掉了,只是说家电厂那边实在是漫天要价,他们伺候不起了,所以你们另找别的冤大头吧。

结果,这回轮到家电厂那边着急了,家电厂之前瞎折腾,欠了银行不知道多少贷款,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有质量问题,根本卖不出去,最后,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上头的人之所以稳坐钓鱼台,无非就是想着苏明成肯定得接下这个烂摊子,结果,苏明成也不肯伺候了,人家直接找上了别人,合家欢超市,跟家电厂相比,那简直就是个现金奶牛,每天都能上交大量的税收,若是原本不过是个民营企业也就罢了,偏偏如今有创投公司进入,一下子有了国营银行的背景,这下子,可就难办了。

家电厂那边焦头烂额,苏明成这边却是好整以暇,从潘大壮那边知道了家电厂那边的一些蹊跷,苏明成直接以家电厂为缺口,准备收拾人了。

家电厂之前还拿捏着架子,以为非自己不可了,结果如今收购的事情黄了,上头的领导还没有如何呢,下面的工人已经先闹腾起来了,他们一个很久没有拿到工资,一个个都等米下锅呢,原本有个财大气粗的跑过来收购家电厂,眼看着饭碗保住了,结果上头漫天要价,开出了种种叫人瞠目结舌的条件,结果人家也不是傻~瓜,干嘛要花大笔的真金白银,接下这么个不知道能不能扶起来的烂摊子啊!苏明成找人散布了一些内情之后,那些工人们顿时不干了,直接就聚集起来,找厂子领导要个说法。另外,也有一些精明的,也开始写什么举报信,大字报,还有些人直接跑到市政府上访,反正,闹得是一团糟,原本被隐藏起来的问题,一下子都爆发了开来,家电厂的问题大发了,当即,就有几个直接的领导被控制住了。

不过,这些跟贺林就没什么关系了,因为创投公司大量资金的注入,贺林除了那5%的原始股,另外10%的股份稀释了不少,便是潘大壮,也不是最大的股东了,不过,他却担任了执行董事长的职位,而且,他也是精明的人物,除了预留了一部分的股份,以后作为优秀员工的股权激励之外,却是在融资合同里面注明了,以后非特殊情况,不会再接受大笔的融资了,以免股份再次稀释,潘大壮可担心自个好不容易弄出个蛋糕来,结果自个这边还没有吃到嘴,就被人用形形色~色的融资手法,搞得最后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创投资金那边说白了,也没几个正经的能做实业的人物,他们喜欢的就是做搞价值投资还有投机,大多数情况下,做的还是证券期货之类的交易,投资实业也有,一般其实也就是跟苏明旭差不多的情况,做的是政绩,盈利什么的,真没有他们搞证券赚得多,这会儿合家欢却不一样,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显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头,都会有大笔的盈利入账,比起别的来,可要稳得多了。

创投资金虽说投入的资金并不算大,但是他们更多地是投入了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有了国有银行的股份,合家欢贷款的时候会更加方便,而且,那些股东一个个都出身背景不凡,有的是帝都一脉,有的是魔都一脉,也有其他的地方上的权贵,甚至有的在军方也有些关系,有了这些,合家欢也顾不上稳定当时的市场了,直接在同一时间,选择了几个一线城市还有一些省会城市,同时开工,打算到时候一起开业,至于资金的事情,自然是从几个银行贷款,银行这会儿又不是存根紧缩的时候,就算是存根紧缩,合家欢明显是优质企业,盈利能力很强,而且回款快,银行自然不会在这上面卡,因此,放款放得很是利索,贺林又提出了建议,那些商业楼都是直接贷款买下,而不是租赁,毕竟,如今房地产虽说还没有日后那么疯狂,但是上升的势头是大家都能看见的,这会儿不下手,难道日后给房东打工啊!

第39章 改变

贺林在装修成欧洲田园风格的新家里面办了一桌暖屋酒之后,他便打算先回一下贺家湾,跟舅舅舅妈将自己之后就要到市里面的事情说一下了,家里的一些事情得托付给舅妈他们,起码门前屋后的地,不能随便就荒废了,家里藏着的那些东西,也得取出来,贺林如今虽说不缺钱了,但是那些放在家里,万一有个什么损失,自己可是亏大了。

贺林曾经想过将这些出手,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之前那些大洋也就算了,这些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货色,在那个年代里头,贺林的祖上弄到一些,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大黄鱼就不一样了,一条三百多克,一般的人家没准见都没见过,别说这勉强还算是古董,哪怕就是普通的黄金,一下子这么多拿出来,却没有具体的来路,只怕就要惹出什么麻烦来。

贺林如今并不缺钱,他在学生超市和合家欢超市的股份,让他一年能得到的分红都是一般人所很难想象到的一个数字,他现在就是想要将自家的房子扒了,直接盖成豪华别墅,都没有半点问题,但是贺林却没有必要如此,财不露白,而且,他心中还有些别的想法,村里面肯定有人跟贺爱国还有联系,要是自己骤然有了钱,难道贺爱国那边不觉得奇怪吗,没准他就能想到,会不会家里还有些什么值钱的东西,到时候找回来,又是一场麻烦,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这房子先放着,等着日后自己成年了,再将这边彻底重建,也算衣锦还乡了。

贺林回头就买了个保险箱,然后将剩下的那些金条大洋都放进了保险箱里头,而保险箱,却是直接放到了席梦思下面原本当做收纳被褥的地方,以后等闲就不会拿出来了。

贺林将一切弄妥当的时候,才遇到了林成胡凤他们一家子。林成胡凤他们原本只是在医院门口卖早点什么的,后来挣了钱,干脆一狠心,就将医院门口一户人家的一楼租了下来,整改了一下,做成了一个餐馆,早上卖早点,中午晚上卖面条炒菜什么的,赚头很是不错,林成跟胡凤已经有心让林丰转到县城去读书,虽说要交不少借读费,但是,比起将孩子一个人留在贺家湾,没人管着学坏了,还不如多花点钱呢。

林丰却是很乐意,县城跟乡下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今林成胡凤有了钱,对林丰却是不吝啬,每天都给他几块钱的零花钱,不管在哪儿,有钱都好办事,城里也不是谁家都有钱的,林丰虽说不是什么喜欢撒钱的性子,但是买点零食冰水什么的,都乐意跟附近一干孩子分,因此,竟是人缘不错,而且,城里面,吃的玩的可比乡下多多了,虽说房子逼仄了一些,但是,他现在也不是在乎这个的时候,因此,自然是乐不思蜀。

这就导致了,贺林回去了几次,舅舅舅妈一家子根本就不在家,这回他们之所以回来,还是为了地里面的事情,水稻到了这个时候,给打农药了,家里地多,干脆一起回来,早点全部弄完了赶紧走。

这会儿胡凤却是后悔种了贺林家那几亩地了,多了几亩地,可就辛苦多了,而且也挣不了太多钱,回来的时候瞧见贺林,不免跟贺林说了起来,贺林对此也不是很在意:“舅妈,我马上就到市一中那边念书了,以后还有什么集训之类的事情,只怕便是寒暑假,也未必回得来,所以,舅妈你们要是不想种的话,看看有什么亲近的人家愿意种,就直接租出去就是了,跟你们种一样,不管多少,我一年弄个几袋米面也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