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老是这么个跳级也不是个事啊。你都不想一想,到时候你多大就得考大学?那年龄也不到啊。”林副校长着急了,那个时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还没有开始招生。她得考虑陈兆军以后的安排问题。

“林阿姨,要不我先休学一个学期,等下一个学期再来?”班里面有那么一个人一天到晚的找你的麻烦,换了是谁一不舒服。

林副校长可没有这么想,她还以为陈兆军实在是不想跟着班上这样混了,所以才想休学的,她那知道,陈兆军是为了躲她的女儿。

“这样也行,要不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跟你妈妈谈一下再说好了。”…

这天晚上,林副校长和张桂梅仔细的谈了一会,最主要的是分析陈兆军要是这么读下去,将来就得等着考大学的问题,虽然张桂梅不愿意,可是人家林校长说得有道理,再说陈兆军又是听话的孩子,于是也就同意了。他们都没有想到,从1980年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开始招少年班,还有就是,再过几年,高等院校将放宽入学年龄的限制,反正陈兆军是打定主要,要离何建玲远一点了。

就这么着,张桂梅的一张病假休学单到了学校,陈兆军顺理成章的躲在了家了,不用去学校了。那个何建玲小同学一夜之间没了捉弄的对象,连搞不明白是这么回事…

特一师本来就是新组建的部队,加上单位又小,而且训练任务又非常重,所以无论是陈伟雄还是张桂梅都没有时间管陈兆军。其实这正和了陈兆军的心意。上一世虽然陈兆军也是在部队长大的,可是从小就怕苦怕累。所以不但个子不高,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一辈子有了机会,还不好好的锻炼一下?于是他主动告诉陈伟雄和张桂梅,不用为他担心,平时他会在师警卫连吃饭,平时在警卫连范围内玩。他这么一说,陈伟雄和张桂梅也就放心了一些。于是跟家里的警卫员交待了一声,从这一天起,陈兆军就成了警卫连的编外人员。

本来那个时候,师首长是应该配有一个公务员的,平时帮着干点家务什么的,可是按照陈伟雄的计划,整个特一师的指战员都必须是能上一线的战斗员,这样,他跟政委一商量,干脆,谁也不用公务员了。于是,陈兆军平时没人管,到警卫连吃饭就成了正常不过的事。可是没两天大家就注意到,穿着特制作训服的陈兆军也在一边跟着警卫连训练,警卫连做什么,他就在操场边跟着做什么,而且动作一点都不马虎,还非常标准。时间一长,带队的干部遇上笨的兵的时候,就开始拿陈兆军做例子:你看看你,一个动作学了那么久,连别人孩子都学会了!

再过得两天,为了刺激战士,开始有干部把陈兆军给叫到队列里来。这样一来二去的,陈兆军在警卫连的队列里有了自己固定的位置,陈伟雄平时路过的时候也见过两次,可都没说什么。这也不奇怪,当了一辈子兵的陈伟雄见到自己的儿子又站在战士的队列中,动作还有模有样的,心里除了高兴已经没别的了,这么还会说什么?再说了,警卫员也说过,陈兆军的队列动作非常标准,而且从来都不给别人找麻烦,除了个子矮一点,已经隐约有点基准兵的味道了,陈伟雄当然知道这里有很大程度上的夸张,但是凭他对陈兆军的了解,陈伟雄相信,陈兆军应该做得不错,最起码,不会成为负担。于是就默认了这个事。时间一长,整个警卫连都觉得陈兆军的存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进行一些不需要力气的单兵演练,大家也都算上了陈兆军一份。就连格斗对练的时候,找不到对手的警卫连长也经常成为陈兆军的对手。

就这样,陈兆军在警卫连一混就是几个月,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陈兆军知道,整个文革以后最有价值的邮票将很快就要发行了。具体会值多少钱他不知道,但是有一点他敢肯定,这张邮票会翻上千倍。因为当年他结婚的时候,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给的结婚贺礼就是这张被人称为金猴的邮票。

正文第三十六章演习准备

特一师经过几个月忙忙碌碌的训练,也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由于刚完对越自卫反击战,军委对在这次战斗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非常重视,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通过作战发现由于这几年部队一味追求战士们政治上的进步,忽略了体能方面的训练,再有就是战法明显落后。很多部队还在使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一些战法,一味追求大兵团大火力作战,忽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放弃了我军小集群作战的优势。这使得我军某些方面打得很被动,人员伤亡很大。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变数。比方说未来战争很有可能会是一种视距外的,更多依赖火力水平和高科技装备的战争。作战单位小型化等等。最具体的表现就是X军的经过短期训练过丛林作战和小集团作战的穿插部队。本来按照军委的想法,负责穿插的X军部队伤亡人数可能会非常高,但是为了更有效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些伤亡就成了不得不承担的。谁知道X军负责穿插任务的几个团被陈伟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了一段时间,在战斗中伤亡人数远远低于军委的预计,甚至要比他们考虑的最理想状态更好,这样一来,军委就不得不考虑改变我军的传统练兵和指挥方式,趟出一条新路来。于是,陈伟雄就以副军的级别成了特一师的师长。

特一师边摸索边建设,转眼也训练了半年了。效果怎么样,最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演习。如果可行,军委将考虑在全军推行整个方法。

陈伟雄接到演习命令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要知道,我军已经很久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了,更不要说特一师还是一个刚组建没多久的单位。不过对上级的意图,陈伟雄和何政委等几个师领导干部都揣摩得差不多,军委凭什么花这么多钱,费那么大的功夫组建一个新的师级单位,恐怕就是为了这次演习准备的。

与以往演习不同的是,这次演习是在不同的两个军区间进行的,而且实力也很不匹配,特一师的假想敌将是一个整编军的编制!也就是说,特一师将要对付的敌人是自己的三倍多!

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加上战法的改变,陈伟雄和他的特一师干部们到是很有信心打好这一仗。可是被任命为红军的A军可就不舒服了。一个军对付一个师,大好了理所当然,可万一要是打不好,这脸就丢到太平洋里去了,捡都不知道上哪捡。问题是如果时间给得多还好说,拼命练一下兵,这么都会好一点,可是这次演习的命令来得很突然,根本级没给A军太多的准备时间。当然,相对的,特一师接到命令的时候,到演习正式开始也很短,同样没什么时间准备…

陈兆军这天晚上从警卫连回来,正惦记着这么开口跟陈伟雄多要一点钱,好去买猴票。没想到陈伟雄和张桂梅都已经在家里等着他了。

陈伟雄是特一师的师长兼特一团团长,这次演习当然必须去。同样,张桂梅是特一师医院的护士长,也必须随师医院跟进演习,这样一来,两个孩子的照顾问题就显得有点麻烦起来。老二陈兆广还好一些,毕竟在学校住校。可老三陈兆军就不一样了,别说现在连学都不上,就他原来跟哥哥搞的那些古怪东西,着实让陈伟雄和张桂梅担心的,陈兆平他们造炸药和造枪的事陈伟雄和张桂梅都知道,反正陈兆军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谁知道等他们演习回来了,自己这个老儿子会不会造一颗原子弹在家里等着。

“兆军,爸爸和妈妈要去参加演习,就剩你一个人在家,你说行不行啊?”陈伟雄非常不愿意麻烦别人,不过他现在已经考虑,要是不行,就把这个老儿子丢到何政委家去,让何政委的爱人林副校长管着他。

他们那里知道,陈兆军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坏了。终于没有人管了,可以放松一些了。

“爸爸、妈,那么放心,反正平时有警卫连在,到时候,我就住到警卫连去行了,省得你们不放心,好要找人来照顾我。”陈兆军知道爸爸妈妈想什么,先把路给封上再说。

陈伟雄一想也是,反正陈兆军都跟着警卫连训练了那么久了,虽然不是兵,但是警卫连的干部战士是怎么对陈兆军的陈伟雄都看在眼里。真的说起来把他放到警卫连去还真的要比给政委添麻烦要好得多。

“这样也行,不过我告诉你,到了警卫连不许给别人添麻烦,每天跟着训练,别人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如果我回来知道你调皮,我们就狠狠的收拾你!”陈伟雄下决心,反正把陈兆军放在警卫连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报告师长同志,特一师警卫连战士陈兆军一定听家长的话,老老实实,刻苦锻炼,保证让你们放心!”陈兆军一本正经的站了起来,敬着军礼报告着。

看着自己儿子身上穿着小号的作训服,一本正经的样子,陈伟雄也笑了。陈兆军一看就知道,自己的计划应该没问题了。妈妈张桂梅那里不用担心,只要陈伟雄点头了的事,一般都能在张桂梅那里通过的。

“那好,我现在就把警卫连王连长叫来,把你交给他。我们这两天就要准备,大后天就要出发了,你也先进去收拾一下,一会就到警卫连去住。”既然已经定下来的事,陈伟雄出从来都不拖泥带水的。

“是!”陈兆军“啪”的一个立正,转身跑回房间里整东西去了。

这边,陈伟雄给警卫连王连长打了一个电话,把事情大概的跟他说了一下,王连长当然没有二话,当时就带着陈伟雄的警卫员过来了,反正也就是几步路。

从小在部队生活惯了,陈兆军的东西都很规矩,也没什么好整的,无非就是收一下洗漱用品。打背包已经是习惯了的事,三两下就搞好了。

张桂梅一直都没说什么话,她知道自己丈夫的脾气,一旦他决定了的东西,除非有非常有力的理由,一般是不会改变的了。看看警卫连王连长快到了,张桂梅到了陈兆军的房间,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顺便也想交待儿子几句。

陈兆军知道妈妈的感受,乖乖的听着妈妈的絮叨。等陈伟雄叫他的时候,张桂梅已经说了好一会了。

看着陈兆军背起了背包,张桂梅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她不愿意出去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带到警卫连去,于是坐在陈兆军的床上没有动地方。就在陈兆军临出门的一刻,张桂梅突然想起了什么,叫住了陈兆军。

“兆军,到了警卫连要听话,妈妈给你一点钱,想买点什么兆军到服务社去买。”说着,张桂梅伸手从兜里掏出了30块钱,递给了陈兆军。陈兆军这才想起,兆军要买邮票的事。虽然三十块钱是不少了,可是相对于陈兆军的目标,这三十块钱可就少了点了。算了,好过没有,还是问爸爸再要一点吧。

陈兆军接过张桂梅递过来的钱,安慰着张桂梅:“妈妈,你放心吧,我有不是第一天呆在警卫连了,没事的。”

张桂梅也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的在陈兆军的背上推了一把,让他赶快到客厅去,陈伟雄的脾气她是知道的…

陈兆军回到客厅的时候,陈伟雄已经跟警卫连的王连长交待过了。这会,王连长正拿着陈兆军的洗漱用品在等着那。看见陈兆军背着背包出来,陈伟雄的警卫员伸手想把陈兆军的背包给接过来,让陈兆军一躲给让了过去,警卫员知道陈兆军的能力,也就没再坚持。这一切都落在陈伟雄的眼里,他在心了暗暗的点头:看来自己的这个孩子还行!

“爸爸,你要给我一点钱,我要买邮票的。”就在陈伟雄还在乱想的时候,陈兆军伸手了。

陈兆军喜欢收集这一类的东西的事,陈伟雄是知道的,在他看来,虽然有些玩物丧志,可也不算什么不好的习惯。当时也没说什么,伸手从口袋里掏出钱包一边往外掏钱一边随口问道:“行,你要多少钱?”

“最少200!”陈兆军已经想好了,猴票本身发行就不是很多,到时候能买到30版就不错了。

“多少?”陈伟雄以为自己听错了,在他看来,一张邮票不过8分钱,陈兆军一要就是200块,这得买多少邮票啊?

“是这样,我要买30版纪念邮票,所以要200块钱,”陈兆军可知道,就算这些邮票只升1000倍,这里就是20万了。

“你买那么多邮票干什么?有几张不就行了?”陈伟雄不是心疼钱,可也没见过这样买邮票的。

“哎呀爸爸,你就放心吧,我不会乱用的,到时候不行了你还可以从我这拿去用的!”陈兆军话是这么说,可是他知道,恐怕全中国都没有人拿猴票来用的。

陈伟雄想想也不好说什么。不过他还是不放心交给陈兆军那么多钱,再说他钱包里也没有那么多钱。

“等一会吧!”陈伟雄回房间里拿钱去了…

等陈兆军跟着警卫连王连长去警卫连的时候,王连长的兜里装着陈伟雄交给他的300块钱,这里面除了陈兆军买邮票的钱以外,还有的是陈兆军这段时间的伙食费。陈兆军心里清楚,警卫连是不可能收他的伙食费的,他计划着到时候吧这些钱都买成猴票…

陈伟雄的家里,何政委跟林副校长是晚一点的时候过来的。他们也考虑到了陈兆军一个人在家的问题,按照他们的意思,是想把陈兆军给带回家去照顾的,可听说陈兆军已将被安排到了警卫连,何政委也没说什么,他知道陈伟雄是不愿意麻烦自己。在回家的路上,何政委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了个弯,去了一趟警卫连。到了警卫连后,何政委找到王连长。警卫连这会也在做战前动员。何政委交待王连长,陈兆军在警卫连的这段时间,一定要照顾好他,平时一定要注意营养。临走了,他又给了王连长200块钱,交待是给陈兆军补充营养的,王连长没有拒绝,因为当时的情况他不好说什么,不过他想过了,不过就是一个孩子,一个连队怎么都能照顾好他的,到时候把钱再还给政委和师长就是了。

第二天,特一师邮电所里,陈兆军找到了邮电所的所长,对特一师师长的孩子,邮电所的所长还是认识的,再说陈兆军没事就到邮电所来翻旧邮票。陈兆军特意跟所长交待,自己要买一些猴年纪念邮票。所长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他知道这个师长的孩子收集邮票。可是当他知道陈兆军准备买50版的时候,也给他吓了一跳。他想不明白,陈兆军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不过也无所谓了,实在不行,就全留着买就是了。

“喂,我是特一师邮电所的X所长啊,我想预订一下1980年的猴年纪念邮票。”

“好的,要多少?”

“要60版吧。”

“你要那么多干什么?一共才80版。”

“我看着漂亮要来糊墙不行么?要不80版都给我好了!”看来X所长跟接电话的人挺熟的。

“好、好、好,80版我都给你,让你家里头满屋的猴子!”

“你家才满屋猴子呢!那就这么说了,明天我让邮车过去的时候给你钱,帮我登记一下。”

“行,没问题。”

看来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是打算买一年的猴票了。不过他这么也没想到,没过几天,他又得买邮票了,因为整个80版的猴票都被陈兆军一个人包园了

正文第三十七章大棚菜

两天以后,特一师的部队都拉了出去,开始为演习做准备。陈兆军也已经在警卫连安顿了下来。其实说是把陈兆军放在警卫连,不如说是把陈兆军交给了陈伟雄的警卫员郝华。

为了能更好的照顾陈兆军,陈伟雄临时换了一个警卫员,把原来的警卫员郝华留在了特一师。警卫连的王连长跟大多数警卫连的指战员因为要随师部行动,所以也都跟着大部队一起离开了特一师的驻地,照顾陈兆军的是被安排给了原来陈伟雄的警卫员。当然,王连长也把陈伟雄给的300块钱和何政委给的200块钱一起交给了陈伟雄的警卫员郝华。

郝华在X军的时候就给陈伟雄当警卫员,属于当时说的三大员之一了。不过陈伟雄还没有习惯用驾驶员,再说郝华也很勤快,许多该公务员干的活他都包了下来,这样,真正意义上来说,陈伟雄在X军的时候三大员也只用了郝华一个警卫员。在当时的环境,要不是真的认为好用的,类似这样的三大员是换得很快的,基本上首长觉得不合适就给换了。陈伟雄能把郝华给带到特一师来,是把郝华当自己人用了。郝华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这次陈伟雄去搞演习,宁肯临时换一个警卫员,也要把郝华留下来照顾陈兆军,这个意义郝华是明白的。说白了,首先是陈伟雄觉得信得过郝华,这才能放心的把陈兆军交给郝华,还有一层意思,陈伟雄觉得郝华还可以,觉得该给他一个发展的机会了,这才想着换警卫员了。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给首长当警卫员、当公务员有点佣人的感觉。其实这不奇怪,应该说,虽然名称上和拥有的权力方面有不同,但是性质上差不多。可是就是这样的工作,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当时还不讲究当军官(那个时候一个叫干部)要经过军事院校的培训,那么成为干部的途径就是单位和领导推荐。能够用三大员的干部,最少都是我军的高级将领(干部)了。一般的说来,只要这些干部认为你这个人还行,肯定要比一般营里面、团里面推荐要强(级别决定)。所以,能够给首长当三大员是多少普通战士的梦想。

郝华当然也不例外。他知道,这次陈兆军留在警卫连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机会,关键要看自己怎么掌握了。对陈伟雄的脾气,郝华已经摸得非常透彻了。他知道,陈伟雄是典型的北方人,大男子主义挺厉害,可是当了这么久的领导,懂的和接触的多了,也就变得民主了起来(当然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整个家里面,大概只有这老儿子陈兆军不太怕他,还经常把他给说得一愣一愣的。反正道理就一个,只要不触及陈伟雄的底线,陈兆军干什么都问题不大。有一点很让郝华感到欣慰的,陈伟雄家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纨绔子弟的作风,虽然他们玩的东西别人连听见都害怕,连陈伟雄也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可没有那次是真的很生气的。关键的是,郝华觉得,还有一个秘密恐怕连陈伟雄都不知道。要是没有陈兆军,恐怕陈兆平什么东西都整不出来…

陈兆军在警卫连呆了几天后就觉得不舒服了,道理很简单,虽然反复交待国,陈兆军也不过每天比其他战士多两个鸡蛋,吃的菜比别人多两块肉而以。可在这大冬天的,陈兆军最想吃的不是肉,是青菜!

等陈兆军问过郝华,看到郝华那为难的表情,陈兆军明白,自己这是在给郝华出难题那。

“郝叔叔,咱们警卫连有青菜种子没有?”这天吃晚饭的时候陈兆军抱怨完没有青菜吃以后,没过一会问郝华。

“废话,没有种子明年拿什么种菜?”在陈伟雄家里呆久了,也习惯性的染上了一点陈伟雄的脾气。

“有种子?那太好了。明天我们种菜!”陈兆军兴奋起来。

看着陈兆军兴奋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郝华一点都不为所动。他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势,指着凳子:“坐下了说!小心揍你!”这话陈伟雄经常说,听多了,郝华也学会了。而且他知道,这一定有效。

果然,在整个警卫连留守的战士的眼光下,陈兆军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郝华很为自己的表现得意,但是他知道,这样的事,有一次就够了。千万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小郝叔叔,咱们天天都是白菜、萝卜,萝卜、白菜的,就不能自己种一点青菜吃么?”

郝华不动声色的,很不客气的说:“可以,什么菜种我们警卫连都有,可是现在大冬天的,你说怎么种?”这一刻,他有点看陈兆军不舒服了。整个一个文盲,什么都不懂,还什么都装懂。

“不是的小郝叔叔,只要懂得管理,在南极都能种出青菜来(夸张了)。

给陈伟雄当了几年的警卫员。郝华对陈家上下的脾气清楚得很。对于陈伟雄的这个老儿子,郝华是清楚的。要是他说试一试的事,就算不成也有个样。如果他说能成的事,好像还没有不成过的。

“当真?你能种出青菜来?”郝华的心开始狂跳了起来,这大冬天的,警卫连在自己的领导下,排除万难,种出了青菜,这简直不能用丰功伟绩来形容了。

“这个简单,明天那么都听我的,我保证,半个月内让大家吃到新鲜蔬菜!”

“好!没问题!”这可不是郝华一个人说的。本来警卫连剩下的留守人员就不多,陈兆军再这么上窜下跳的,直接把整个食堂的人都吸引了过来…

半个月以后,师里面留守的家属吃到了警卫连送来的久违了的蔬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可怜的陈兆军,看着餐桌上,专门为他炒的一盘小白菜。都不知道是动手好还是不动手好。

最舒服的是营房处,用一堆玻璃换来了一大堆的各种青菜。

正文第三十八章青菜干部

许多年以后,郝华在一个晚上,喝多了,跟一个他许多年的老战友打了一架,两个人把脸都给打破了。等纠察把他们带到警备司令部的时候,那个上校警备司令都不知道该拿这两个大校军官怎么办了。只好等着他们两酒醒过来。其实那个警备司令也挺担心的,生怕他们醒过来又打起来,谁知道两人醒来以后,洗了把脸,跟没事人一样,勾肩搭背的有走了。后来那个小城的警备司令才了解到,两个人不过是为了一句话打起来的,好像是其中一个说另一个是什么“青菜干部”。就为这,两个人才打起来的。这让小城的警备司令想了很久,一直到后来都没想明白。

其实也难怪,要是他有机会问一下原来老特一师的人,可能就明白了。可惜,到了这个时候,特一师已经不是原来的特一师了,要想进那个门就更困难了。

不怪后来的警备司令想不明白,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演习进行了一个多月,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会虽然在特一师吃点青菜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这对于普通人和正在参加演习的特一师官兵来说,可都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郝华这天还是按照平时的规矩,给何政委家的林副校长送点青菜过去,林副校长当然非常高兴。可她拿到青菜以后,一句感慨的话刺激到了郝华。

“也不知道老何和陈师长他们在前面怎么样?要是他们也能吃到一点青菜就好了。”林副校长是有感而发的。何政委有便秘的毛病,每到冬天,别提多难受了。可这还不好说。林副校长当然担心。

这事郝华是知道的(毕竟跟领导久了),他一想也是,首长们在前面那么长时间了,吃不好喝不好的,既然现在有条件,为什么不给领导们送一点青菜上去?从林副校长家回来,他直接就找到了留守的警卫连副连长,把他的想法说了一下。副连长一听,顿时表示赞同。第二天,整个蔬菜大棚里,除了给陈兆军留下的一点青菜意外,所以的青菜都装上了中吉普。为了防止冻坏了,青菜上还包上了厚厚的棉被。警卫连的副连长必须留守,郝华就成了送菜的第一人选。临走的时候,郝华把陈兆军叫到了一边,将身上的陈伟雄和何政委给的500块钱都给了陈兆军。又反复交待了小心的事项,然后又把陈兆军托付给了警卫连的副连长,这才离开了特一师…

等郝华到特一师指挥部的时候,第一阶段的演习已经结束了。

演习开始后,特一师打得不是很顺利,毕竟特一师充当的是蓝军的角色。这让陈伟雄很不舒服,可也每办法。可后来,负责小股出击的特一师特一团,没有几天的功夫,就发现了对手A军的指挥部。接下来,正面佯攻,侧后突袭,特一师打得是花样百出,可都被A军识破了。就在A军大放厥词,特一师不过如此的时候,特一团的一个小分队顺利的走进了A军的指挥所。接过就是,等特一团的小分队撤离A军指挥所以后,A军整个指挥系统最大的指挥员不过是副师长了,还不知道该谁听谁的。这个结果让军委和军区一号首长非常不满意,或者说,他们认为有很大的侥幸成分,不能代表特一师或A军的真实水平。于是,第二阶段的演习有开始了。郝华和他送菜的中吉普就是这个时间到的。

这天中午,陈伟雄和何政委在他们的餐桌上发现了有新鲜的菜花和小白菜。在这个季节,这可是罕见的东西。先来吃饭的参谋们一见桌上的这两盘小菜,都强吞着口水。换了一张桌子吃饭去了。陈伟雄和何政委发现桌上的菜的时候,食堂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嗨,老陈,看来军区首长对我们还不错,知道给我们点奖励!”何政委很高兴的说。他还以为是军区一号首长给送来的。

陈伟雄也是好久每见过绿色的食物了,这会只管拼命的吃。

没一会,两人的饭碗就见底了。帮他们添饭的大师傅看着两位首长今天吃的东西明显比平时多,也很高兴。

一边给两位首长盛饭,一边表扬郝华:“别说,这小郝还不错,有点好东西还知道给送来。两位首长,你们可要表扬一下他!”

“什么,这是郝华从后方送上来的?”姓郝的不多,能有这个能力的也只有郝华了。

“那可不是!刚才才到的,送了一吉普车的青菜来!”大师傅现在最牛了,只要有东西,他就能搞出好菜了,可是你让他每天的午餐肉炒午餐肉,打死了也就是那个味道。

“快一点,把郝华叫进来!”陈伟雄连忙说着。第一,很久没有家里面的消息了,不知道陈兆军怎么样。第二,这大冬天的,能搞到青菜也的确是本事了…

郝华进来的时候,还一身的土。他刚才帮着卸菜来着。

“郝华,这青菜是怎么来的?”陈伟雄问道。何政委这会不好说话了,毕竟郝华是陈伟雄的警卫员。

看到陈伟雄的脸色不好看,郝华愣了一下,马上,他就反应了过来:“首长,您放心,我们警卫连搞了两个大棚,现在里面种满了青菜和瓜果。再过两天,就该有西红柿了!”郝华一脸轻松,不是他不想提陈兆军,是陈兆军怕陈伟雄骂,没让他说。

“警卫连?没听说你们警卫连有什么能人,能在这个季节里种出青菜来的。老实说,到底是从哪搞来的?”何政委对青菜是最在意的了(也没法不在意)。使出了连哄带骗的招数。

“这确实是我们警卫连种的,院里面的家属我们都送到了!哦,这还有林副校长给您的一封信。”郝华连忙解释着,顺手从怀里掏出林副校长给何政委的信。

陈伟雄一听院里的家属都有了顿时放下心来。在第一线的指战员,最关心的就是家里面的情况。

趁着何政委看信的功夫,陈伟雄问了一下陈兆军的情况。他正跟郝华说着话,何政委一巴掌就拍在了陈伟雄的肩膀上。

“老陈呢,你的这个老儿子可不简单,就从营房处骗了点玻璃,就整成了两个可以在冬天种菜的大棚来,又出息!”看来,林副校长在给何政委的信上都说得很明白了。

“从营房处骗玻璃?郝华,你给我说清楚,不然我可不客气了!”陈伟雄态度很坚决,关键是他不知道陈兆军又搞了什么名堂了。

“这…”郝华看了看何政委,他不知道林副校长在信里是怎么说的。何政委跟郝华点了点头,郝华一想,这事左右也瞒不过的,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正文第三十九章全省独家

郝华明白谁更重要,但凡有可能,他也不愿意得罪陈兆军。不过这个人要是换成了陈兆军的爸爸,特一师的师长,情况就不一样了。

何政委一问,陈伟雄一逼,郝华老老实实的说出了陈兆军这段时间干的事来。其实也不奇怪,陈兆军本来就已经习惯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别说冬天吃点青菜,就是再难弄的东西,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

连着几个月没有青菜吃,陈兆军可受不了了。要是在家里,张桂梅怎么都会想着发点豆芽,或是搞点韭黄什么的,陈兆军到也没感到有什么难受的,可现在是在连队。那些小家菜的东西根本就没法整,就算整出来了,你让陈兆军怎么吃?

都是给逼的,陈兆军实在忍不住了,有一天他就问郝华,警卫连为什么不去买一点新鲜的蔬菜回来?结果郝华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他,嘴里嘟囔着:就算想买,也得有买才行。陈兆军这才这段,大棚养殖这会还是一个新鲜的事,还没有什么人搞!

为了解决嘴巴的问题,陈兆军开始鼓动着郝华盖大棚。要不是郝华这段原来陈兆军的本事,这事也成不了。可郝华偏就知道陈兆军是有点本事的。要真成不了,陈兆军就不会说了。想当初陈伟雄还在X军的时候,陈兆军造枪的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是郝华可是知情人之一。他揣摩了半天,陈兆军连枪都搞的出来,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能在冬天种出青菜来?反正不过是下力气,跟着干就是了。

毕竟郝华是陈伟雄的警卫员,大家都知道,陈伟雄很看重他。换句话说,郝华早晚是要当干部的。所以整个警卫连,包括副连长在内,对郝华都是另眼相看的。虽然大家不明白他想干什么,可是看到他也在忙着砌墙添砖的,也都没什么话说,跟着干就是了。就这么的。两个大棚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建了起来。地热是通好了,可还差上面的玻璃。这个郝华就没有办法了。

陈兆军一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也不用什么土办法了,直接上营房处要玻璃去。

有了郝华这个挡箭牌,办什么事都方便得多。让郝华招呼一声,喊了几个人直奔后勤营房处。到了营房处,陈兆军就直接说是自己家里想搞一个玻璃苗圃,问营房处要玻璃。这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再说还有陈伟雄的警卫员郝华跟着,营房处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陈伟雄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所以才等到这个时候让陈兆军来的。好在特一师刚组建不久,建营房剩的玻璃还有不少,于是大手一挥:要多少自己拿,跟着就找不到人了。其实这不奇怪,要是这时候他们还在一边盯着,那才有问题哪。

不过营房处的人没想到,陈兆军领着警卫连的人,没多久的功夫就把营房处剩下的玻璃都给搬走了,一块都没给人剩下。

这边营房处的人在伤脑筋:到底这玻璃该怎么进帐?那边就为了剩下留守的兵就忙开了。不到一天的功夫,两间大棚的顶就给盖上了。

陈兆军虽然没搞过大棚,但是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关键就是保温!

于是,种子下下去以后,陈兆军就不跟警卫连训练了,每天的爬上爬下,翻着覆盖在玻璃上的稻草。毕竟整个警卫连就他最轻,没那么容易压碎玻璃。

谁也没想到,没过几天,本来准备丢荒一个冬天的菜地里,真的长出了青菜芽来。这下,整个警卫连的人都服气了。于是,有了这些战士的看护,大棚里的青菜长得特别好。

不过随着警卫连开始给家属送菜,陈兆军到营房处骗玻璃的事也就传开了。

听着郝华的解释,陈伟雄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还是何政委反应快,利马吩咐郝华:“把运来的青菜装上大半,给军区总指挥部送去,让军区首长也尝个新鲜!”

郝华可是机灵,他可不愿意再呆着让陈伟雄教训。政委的一句话,让他有了机会,连忙干活去了…

这天晚上,军区一号首长的餐桌上,多了两个这个时节见不到的青菜。吃的首长那个开心。

饭后,首长问大师傅,这青菜是哪来的,大师傅老老实实的说,是特一师安排人送来的,还有不少,足够首长吃到演习结束了。

首长本身就是农家子弟,对农事还是了解的,看着这青菜的样子,也不像是储存的,于是就问大师傅,大师傅也说不明白。结果,还是得郝华来解释。不过这次他可不敢把陈兆军骗玻璃的事给说出来了。结果,这点青菜就成了特一师警卫连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过从这以后,郝华就落下了一个“青菜干部”的名声,偏偏他还非常计较这事。谁提他就跟谁眼红。这才出了让警备司令看不懂的情况…

再说陈兆军有了青菜吃,整个人舒服了许多,接下来就是等邮票了。

虽然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帮陈兆军定了80版邮票,可是他也担心万一陈兆军不来拿,他可要压资金了。于是,在临发行的前一天,邮电所所长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警卫连,问陈兆军到底要不要邮票了,要是他不要,邮电所可就不买那么多了。正好郝华上了演习现场,把钱都留给了陈兆军,这下,陈兆军可要动用的资金就富余得多了,一听说邮电所所长索性定完了80版,陈兆军一高兴,干脆全要了。反正他手上的钱正好够,他不这点,他要下来的这80版猴票,是整个Q省全省的分配量…

等两天以后陈兆军拿到了邮票,哪位特一师邮电所所长的朋友才急了起来,因为到处都有人问他要邮票的,没办法,他只好给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打电话,这个电话一打他才知道,整个80版邮票都让一个孩子给买走了。

正文第四十章演习

陈伟雄的特一师在这次演习中表现的非常出色。本来特一师被安排的角色是蓝军。基本上从1949年解放以来,历次演习中,蓝军都是作为失败的一方,最起码最后他是必须失败的,因为在我军当时一些人的概念里面,红军应该是不可战胜的。这次演习中,导演部充分考虑到特一师是经过长期训练,并且是一直特殊部队,所以动用了一个军跟它对抗。其实的目的是想了解特一师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在战斗力和战术上有什么不同。说白了就是本着找问题找差距的目的来的。

一开始,陈伟雄还老老实实的按照导演部的安排,与A军进行正面战场对抗,打阵地战,结果几天打下来,特一师的部队成建制的被导演部宣布失去战斗力。你想一想,就算特一师再厉害,大家使用同样武器,面对三倍于己的兵力,按照导演部的安排进行阵地对抗,这下场是非常简单就可以想象的。几天战斗下来,A军损伤虽然非常大,按照导演部的说法,已经大大的超过了预想。可再怎么样,特一师跟一个军拼消耗还是消耗不起的。别看A军的军长嘴上骂骂咧咧的,不停的在教训手下,说他们打得不好,要处分谁云云。可心里头他是知道,只要这样打下去,A军获得胜利是早晚的事。不过到时候要是伤亡太大,面子上就说不过去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A军军长不顾导演部的安排,提前了一个小时对特一师的一线阵地进行了饱和炮击,就这一顿炮击,特一师的两个营就全建制被退出了演习。本来这样的事对于充当红军角色的A军来说,基本上属于无可厚非的事情。就连导演部也只是批评A军不按导演部的规定进行演习。毕竟几乎所有人看来,充当红军角色的A军迟早是要胜利的,A军军长的做法不过是让带着红袖标的红军更早一些站到属于蓝军的特一师的阵地上去欢呼胜利而已。他们不知道,本来让陈伟雄当蓝军他就不舒服,接着还要捆住他们特一师的手脚,让他们面对几倍的“敌人”打阵地战。这根本就发挥不出来特一师的优势,陈伟雄私下就跟何政委抱怨过,这样的演习对特一师来说,根本没什么意义。可导演部毕竟是上级机关,命令还是要服从的。谁知道A军违反导演部的命令,提前进行了攻击,这下,可把陈伟雄给气坏了(其实这都是陈伟雄自己在跟导演部解释的时候说的)。既然你能干初一,我就能干十五。当下,陈伟雄派出了最精锐的特一团,分批进行小股突进。导演部的人发现了这个情况,到也没说什么。本来么,在战争状态下,进行一些战术攻防是很正常的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掩护特一团的一个小分队。这个小分队严格按照战术规定进行隐蔽推进,直插A军指挥部。当他们解决了外围的警卫力量(其实也没什么警卫,也就是几个领导的警卫员罢了),进入了作为红军的A军指挥部的时候,A军军长气得差一点就要把枪给掏出来了。

结果就是,正当充当红军的A军打的有声有色的时候,突然整个指挥系统全部瘫痪。整个A军的高级干部都在陈伟雄的指挥部里做客呢。演习进行到这里,已经没法搞下去了。于是导演部宣布,终止演习,等导演部讨论出该如何处理陈伟雄以后再说。

军委首长和军区首长一开始也是暴跳如雷,大骂陈伟雄胆子不小,敢违抗导演部的命令,不按照导演部的规定去打。陈伟雄连忙大倒苦水。声明是红军犯规在先,才有了自己的行动,其次就是跟首长陈明,不是自己不想按照规定打,而是这样不实际,真正的战争是没有导演部的,也没有规矩。只要达到目的,能怎么打就怎么打。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是所以军人都应该考虑的。

陈伟雄一番慷慨陈词倒是提醒了各位领导。等陈伟雄出去以后,几位领导开了一个小会。大家讨论着陈伟雄的说辞,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演习停了几天以后,首长命令演习继续。还是红蓝两军对抗,但是这次只设裁判部,不设导演部。也就是说想怎么打是你们自己的事,首长只看结果。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郝华同志送来的青菜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件事…

第二阶段的演习又开始了,这就让本来预计回家过春节的特一师和A军直到春节都是在野外帐篷里过了。好在这个期间警卫连又收了一次菜,这会,所以的家属一点都没留,全让警卫连送到阵地上去了。

特一师这次没了束缚,打得灵活的多,搞得A军狼狈不堪,今天占领了特一师的阵地,还没等屁股坐热,后方的阵地就给特一师抢了去。关键的事,套用一句A军军长的话说,这帮小子仗不会好好的打,抢东西倒是有点本身,可是也不能让我的战士连年都过不了吧?这帮家伙都他妈的是土匪。当时听这话的首长们都笑了。后来他们联合给特一师陈伟雄下了一个命令,让陈伟雄把抢来的物资还回去一部分,最起码要让A军的战士们过年能吃饱。

不过事情的发展到了这一步就变得简单了起来,特一师不但给A军送回了他们所有的物资,连年夜饭都是跟A军在一起吃的,两个部队打了那么多天,不少官兵都打出了感情。至于巍峨号码特一师会跟A军的指战员们一起过年,原因很简单,因为A军的军长再一次当了俘虏,A军的军指挥所也被特一团运到到了边上,一个炮营的火炮,整个把A军的军指挥所给犁了一遍,所有来参加讨论如何过年问题的A军高级军官全部被裁判部判定阵亡。演习结束了!…

吃年夜饭的时候,A军的军长一边大口吃着特一师警卫连送上来的青菜和西红柿,一边骂骂咧咧的:你说你们特一师啊,这仗也打的忒不地道,敢情就盯上我了!给你们抓一次也就算了,可也不该趁我从裁判部跟首长汇报的时候下手吧?你们怎么不趁我到师里检查的时候动手?那才叫有本事!要是你们能在那儿抓住我,我就服了你们了!一边特一师的几个干部都没敢说话,那不是废话么,等他到了师里,整一个师的兵力,你就是三头六臂也抓不着他整个特一师就算都上去,搞不好也得帖上。

别看A军军长嘴里说个不停,可手上的筷子也没停过。临了,嘴巴一抹:想不到,这个时候你们还能搞到新鲜蔬菜。一会把剩下的那半车都搬到我们警卫班的卡车上去,也让我们军的其他领导试一试新鲜不新鲜…

何政委阻止了想上去留一点青菜的郝华:别心疼了,就都让他搬去吧,不然他该吃我们了!

郝华那个心疼啊!连特一师的家属都没舍得吃,这下便宜了A军了

正文第四十一章郝华的情谊

陈兆军这两天没事了就抱着他那80版金猴邮票傻笑。虽然陈兆军还不知道这些邮票值多少钱,不过他明白,自己的怀里抱着的是一大堆的钱…

这几天,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开始头疼了。省邮电管理局的那个哥们天天追着他,让他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才陈兆军那里匀几版邮票回去,因为有不少地方的朋友想要这个邮票了。那个哥们也后悔了,怎么一下就把80版猴票全给了特一师邮电所。

邮电所所长为了帮朋友的忙,答应帮他问一下。可是他没想到,陈兆军一听说这80版猴票是全省的定量以后,就更不肯放手了。别人不知道,陈兆军是知道的,远了不说,只要等到明年,全国就会开始集邮热了。

不过陈兆军也有烦的事,他不知道该怎么跟陈伟雄解释他一下子拿出了陈伟雄和张桂梅两人月工作总和来买了这么一大堆的邮票。他担心陈伟雄真的气起来一把火把他的邮票都给烧了。陈兆军左思右想,不知道到底是该把这些邮票装到箱子里埋起来,还是藏到别的什么地方去…

郝华比参加演习的部队要早两天回来。回来以后,除了认真的打扫了一下陈兆军家的房子以外,再就是问陈兆军要钱。毕竟这些钱等陈伟雄回来还要跟他交待用途和去向的,可当陈兆军搬出来的不是钱而是变成一大堆的邮票的时候,郝华都快晕过去了。

“我的天,500多块钱呐!,你级拿500块钱买了这些邮票?!”这下,用不着陈伟雄,连郝华都想揍陈兆军一顿了。

陈兆军怎么办,他总不能说将来这些邮票会涨几千倍吧?于是陈兆军只能干巴巴的解释着:“我喜欢这些邮票,再说,咱们不是还可以用它来寄信么?也省得到时候买邮票了。”

“寄信?!你知道这是多少邮票?6千多张!我就算你每天寄两封信,也得十年才能用完这些邮票!”郝华气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管怎么说,虽然陈伟雄走的时候没说什么,可他知道,陈伟雄是把陈兆军交给了自己的。可谁能想到,他竟然用500多块钱去买了邮票。这让郝华到时候怎么跟陈伟雄和张桂梅解释?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现在就去邮电所,到时候找到所长,先把这些邮票退一部分?”这是郝华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了,他相信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怎么都会买点他(不,应该说是陈伟雄)的面子,这一堆邮票就算退不完,至少也能退一半。这样,他到时候也好交待一些,他甚至都想过了,实在不行,就把他这几年存下来的津贴费都取出来,怎么着也有差不多200块钱了,这两下一加,也就差不多了。

可是郝华没想到,陈兆军一听他要把邮票给退回邮电所去,紧张的抱着邮票,一溜烟就躲回了房间,任郝华再怎么叫,就是不肯开门了。

这下,郝华也没招了。陈伟雄家的这个老儿子,一贯都有自己的主意,只要是他想好了的,谁也拿他没办法。

郝华是个农村兵,本来家里的条件就不好。有一个机会让他到军级首长身边,当然是非常努力的。给陈伟雄当了那么久的警卫员,还从来都没出什么纰漏,这回,陈兆军可把他给害苦了。

郝华想了半天,先是到警卫连找老乡借了些钱,可惜他的老乡也都是些农村兵,谁的条件也不见得比谁更好。凑了半天,不过是一百多块钱。想了一下,郝华又硬着头皮找到留守的副连长。郝华没解释要借钱干什么用,可副连长知道,像郝华这样的兵,要不是非常为难,他是不会开这个口的。副连长二话不说,直接将存折给了郝华,郝华一看,上面还有将近200块钱,这样算起来,也就差不多了。于是,带上自己的存折,郝华上了一趟银行。等从银行出来的时候,郝华的身上凑了将近460块钱。

连着两天陈兆军都躲着郝华,他生怕郝华让他去邮电所退邮票。陈兆军根本就不知道,郝华已经想出撑过去的办法了…

特一师参加演习的指战员回来的时候,全师顿时热闹了起来。且不说大家都离开营区这么久了,就是在这次演习中,连续两次抓住了A军军长的事就够这帮人牛一阵的了,顿时,特一团成了特一师人最向往的地方,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特一团是整个特一师最苦、最累、最不好进的单位。可害是有不少眼睛在盯着被淘汰出来那几个人的位置。

陈兆军恐怕是这几天最紧张的人。他既怕见到陈伟雄,也怕见到郝华…

演习结束了,当然要给全师的人休息两天,毕竟这都将近两个月了,特一师的指战员们风餐露宿的,不知道有多辛苦。陈伟雄安排完师里的事,宣布了放假命令,就急急忙忙赶回了家,他还真惦记着家里的两个孩子。

陈兆军在外面溜达了几圈,想了一下,反正陈伟雄早晚也会知道自己买邮票的事,这事躲不过的,只要藏邮票的地方不被陈伟雄发现,了不起也就是挨两皮带,实在不行,就拿盖大棚的事来顶罪好了。

就这么,陈兆军磨磨蹭蹭的回到了家,家里头张桂梅已经做好了晚餐。陈兆军看到,陈伟雄难道的倒了杯酒,他知道,陈伟雄的心情肯定很好。要是还不趁这个时候交待,那可真是本了。

“老儿子,过来、过来,刚才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不在家里等爸爸回来?”陈伟雄挺高兴的说。

去哪儿可不能跟你说,否则我藏的邮票就保不住了。陈兆军心里暗暗说道:“刚才我去看警卫连的叔叔去了。”陈兆军停了一下,牙一咬:“爸爸,这几天我买了一些邮票…”

“我知道,刚才郝华都跟我说了,你说你,买了50多块钱的邮票,你买那么多邮票干什么?有几张不久行了?”还没等陈兆军说完,陈伟雄就打断了他的话:“小郝叔叔已经把剩下的钱给我了,那个王连长也是的怎么能要别人何政委的钱?一会你给何政委把两百块钱送回去。听见没有?”陈兆军看得出来,陈伟雄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清醒。顿时,陈兆军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知道,一定是郝华帮他把钱给还上了。郝华的情况陈兆军是了解的,他真想不出来,郝华存这四百多块钱要费多大的功夫(他并不知道郝华基本上都是借的)。

陈兆军心里暗暗有了一个主意,一定不能让郝华吃亏。

“爸爸,你把钱给我把,我现在就给何叔叔送过去。“陈兆军恨不得现在就见到郝华,其实他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实实的把钱的事说清楚,陈伟雄最多是生自己的气,不会怪到郝华身上。对郝华,陈伟雄还是非常信任的。郝华这样做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是不希望陈伟雄生气,二来还是为了保全陈兆军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