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军这下也不急着买家电了,反正这些东西有钱什么时候都买的到。想对于房子来说,这可是小菜一碟。

“行,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你的房子?你放心,要是看好了,我就给你买下来,而且全部用外汇支付。”陈兆军现在开始急起来了。再过几年就要搞房改了,那个时候。房子的价格跟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那人将信将疑的看了看陈兆军:“你别开玩笑了,我还等着换点外汇券呢。要买房子让你们家大人来。”他打量了一番陈兆军,也就将将20不到地样子,说这话他当然不信。

“谁说我跟你开玩笑。你看看。”说着,陈兆军从背上的包里拿出护照来:“我刚从日本回来。是打算在北京买一套房子。”那个年月,没有身份证很不方便,再说陈兆军今天要去银行取钱,所以就把护照带在身上了。

那人一看,陈兆军还真的随手从包里拿了本护照出来。他办出国手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这东西是太熟了。接过来一看,陈兆军还真的从日本回来没有多久。这下。他相信陈兆军是真的想买他的房子了。

“那行,我带你去看看房子去?”看来。他对他的房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好咧,咱们走。”陈兆军也不想在这多呆,就这一会功夫,他们身边已经围上了几个看热闹地了。

两人一起离开了友谊商店,这个时候眼睛老兄才知道,陈兆军还有那么漂亮的一辆摩托车…

接下来几天。张桂梅几乎都没在家里看见陈兆军。她不知道陈兆军在忙碌些什么,好不容易逮着了个机会,张桂梅把陈兆军给堵在家里了。

“你说,你这两天忙什么去了?帮你哥买的东西呢?”张桂梅看陈兆军一大早的又想往外跑,赶快堵着他,追着问。

“哎呀妈,你就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肯定误不了事!”上一世,陈兆军可是结过两次婚地。对这些有经验了。这几天,他一遍忙着办手续,一遍让人开始整那套房子了。眼睛老兄最开心,陈兆军根本就没跟他还价,直接答应给他5美金。这个价格可是上哪都找不着的了。等接了5千美金的定钱.:.|了亲戚家住。连家电都送给陈兆军了。不过要想拿到剩下的钱,他还得帮着陈兆军把手续给办下来才行,他也是忙着要走的,所以这几天特别着急。

“那就好,你要是忘了,耽误了你哥哥的事,你看我饶了你!”张桂梅其实就是想听个准信,这下,她放心多了。

“对了,妈,大哥的户口簿在你这不?我用一用。”那套房子这两天就该办转户了,是得把陈兆平的户口簿给找出来。

张桂梅一听这话,到也没说什么,那会买不少大件地东西要登记的。不过等她把陈兆平的户口簿交给陈兆军的时候,还反复交待着:千万小心,别整丢了…

说来也算运气好,这两年国家的政策灵活了许多,陈兆军买房子的事到也没碰上太多地麻烦。另外他也学到了一个巧,不管上什么地方办事,都先把他的护照拿出来。别看这东西在我们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身份证明,可在那个时候,它的另一个含义是地位的证明。总的来说,还是有钱好办事,前后十天的功夫,他愣是把房子的手续给办下来了。当然,这也得得益于他有一个好的交通工具,虽然油是烧了不少,可跑起来够快的。

房子是买下来了,可修整就麻烦了,按照陈兆军的估计,没有一个月怎么都整不好。看来陈兆平想在新婚地时候就住进去就难了。于是陈兆军索性整个又买了一套新的家电,一车都给搬到了家里。不过有一个好消息让陈兆军挺激动的。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的许厂长打来电话,说是陈兆军要地摩托车已经做好了,看一看该怎么给陈兆军送到北京来。陈兆军一算时间。怎么都赶的上陈兆平结婚的时候了,于是就请许厂长帮着交给特一师的人,特一师最近这几天有人上北京来办事,那天跟陈伟雄打招呼的时候陈兆军

见了。

不过陈兆军这次可没有那么傻了。他没有通过陈伟雄,而是直接给特一师的黄平政委打了个电话,说了这个事,黄平一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照他的估计。怎么着在元宵节前几天就应该可以到北京。陈兆军算了一下,要是不行就让陈兆平直接想办法,让中共中央办公厅出个人,估计用不了两天就把证给办下来了,不耽误事…

在北京帮陈兆平买房的事让陈兆军想起来美智子那天说地日本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事来。当时他是没怎么在意,虽然他知道广场协议以后日本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得很厉害,可是不管怎么涨,它还是比不过日本经济指数的涨幅。换句话说。通过房地产挣钱还不如直接在金融市场上挣钱来得快。不过这两天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当年日本人有钱的时候拼命的美国买地产啊、企业啊什么的,要是他们知道他们国家的某知名地产或地段落到了中国人地手里头。等他们有钱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为了虚荣心抢着把它买回来?陈兆军甚至坏坏的想,为了刺激一下日本人,自己是不是该在东京买下一块地。直接在那儿盖一间大大的厕所。估计要真是那样,日本人是怎么都要把它给买过去推平了的。当然,陈兆军也知道,自己地这个想法不现实,最起码是过不了规划这一关。不过估计要是买上一块地,过两年翻几倍是没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得透露出这块地是中国人的)。既然这样,早点动手没坏出。要么不干,要么就要抢在广场协议以前。

于是趁了个空,陈兆军给美智子打了个电话。让她这几天先想办法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然后上东京或大阪等几个大城市走一趟,其它的事都不要干,选择好一点的地方,先圈下几块地再说。

美智子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想帮其他公司当一下地产经济。可陈兆军确想成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不过没办法,谁让陈兆军是老板呢。美智子只好答应下来。可怜的美智子不得不为了这个事再飞一趟中国(许多文件是需要陈兆军授权的),连年都没能过完…

眼见着元宵节越来越近。陈兆平办喜事的时间也就要到了。他跟李爱红商量了一下,两人都在元宵节地前两天请假去登记,然后等时间到了办喜事,然后出去旅游一圈。有陈兆军帮着包下了所有的家电,陈兆平原来手上打算买家电的钱就可以省下了,算算足够让他跟李爱红出去玩一圈的。陈兆平没有想到的是,更多的惊喜还在等着他。

这天上午,陈兆平刚上班没有多久。门岗就打来电话,说是他弟弟在外面等着他。办公室地人都知道陈兆平这几天要结婚了,于是也不再分配什么新的任务给他,不然到时候找人接手还麻烦,所以陈兆平这几天都挺轻松的。一听是陈兆军找他,跟办公室的人交待了一下就出来了。

“大哥!”陈兆军看到陈兆平,挺高兴的,过完年以后,又有几天没看见陈兆平了。

“你怎么跑来了?有事?”陈兆平这样说也是习惯了。

“对,我帮你搞了一辆摩托车,跟我这架差不多。你看看你们这里谁熟一点,咱们赶快把车牌给上上了?”其实摩托车昨晚就到了。因为有了经验,陈兆平的车可要比陈兆军的漂亮多了。

“真的?”陈兆军的摩托车也算有名了,谁看了都眼热。陈兆平一想自己也没什么事,不如亲自去办:“不用找人了,我去办公室打个招呼,一会我跟你去办。”自从上次见了美智子以后,陈兆平就不再为陈兆军担心钱的事了。

还是有人好办事,不过一个上午地时间,陈兆平不但把车牌给办了下来,还选了一关好号。因为有时间,陈兆军决定给陈兆平更多的惊喜。他把陈兆平给带到了正在紧张施工的四合院。这下,陈兆平幸福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院子虽然不算很大,可怎么的也有300平方米的面积,这对于一直住房紧张的北京来说,可是不得了的面积了。反正要比陈伟雄的房子占地面积大了,可是陈伟雄的房子是公家配的,眼前这套房子已经是自己的了。

“这房子得多少钱?”陈兆平也开始俗了起来。

“嗨,多少钱你就别管了,反正给你了。”陈兆军心里说,要是你知道我马上就要在东京买地了,还不知道该怎么想了呢。不过陈兆军也知道,就他的那点投资,就算现在东京的地价便宜,也买不下多少来。好在他的主要目的是把那块地的价格给炒起来。

这一整天,陈兆平都没有去上班。他有点晕呼呼的了。不但是他,到了晚上,李爱红也变得晕呼呼的起来。陈兆军让美智子从日本给李爱红带了一套婚纱来,没有几个女人能对着这么美丽的东西不晕的。

正文第九十八章巧接新娘

宵节这一天,陈伟雄家里热闹了起来,不但李副军长来了,还有一大帮这个长那个长的,陈兆军也算不清楚了,反正家里已经都快坐不下了,不过这些人来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车多了起来。临到快中午要接新娘子的时候,这帮军中大佬们都特别好说话,直接吩咐司机:都帮忙去。

这下可热闹了,十几辆桑塔纳排成了一串,陈家两兄弟的两部手工洪都摩托车打头,浩浩荡荡的直奔李爱红的单位宿舍就去了。大街上执勤的交警本来看见这么大一串轿车排着队过来,还挺不高兴的,心说这不是存心给我找不痛快么?可等他看清楚了车牌,还真吓了一跳。看到他眼睛里的车牌号码都是个位数,而且还是排在很前面的那一种。这下,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这帮部队的首长要开会了?虽然提前没有接到封路的通知,他还是连忙指挥着,让其它的车给车队让路。不过有一点他始终想不明白,这个车队打头的是两辆大马力的摩托车,而且开车的两个人还都不是军人,起码是没穿军装。好在从总参谋部的家属区到总政文工团的路没有多远,这个车队才没算太扰民。

李爱红这一个早上都被一帮姐妹们折腾过来折腾过去的,光是化妆就用了两个小时。然后就讨论着该穿什么衣服,虽然大家也都见过了李爱红的婚纱,可是没有谁提这事,就算说了也都是当笑话说的,这婚纱可是要等晚上才穿的。结果商量了半天。衣服也试了无数套,最后大家觉得还是穿军装地好。等陈兆平和陈兆军两兄弟领着车队到了总政文工团宿舍区的时候,李爱红这才刚打扮好。远远的,早就有一直在门口盯着的小姐妹通风报信,说是看见车队过来了,这屋里的一帮人一阵慌乱,连忙准备着除发的东西。可还没等大家准备好,站岗放哨的小姐妹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说是车是来的不少,可陈兆平是开摩托车来地。这下,大家都有点茫然。

李爱红是知道陈兆军有一辆非常漂亮的摩托车,但是她还不知道陈兆军帮他哥哥也准备了一辆摩托车。这下,李爱红心里那个抱怨:放着那么多轿车不用,干嘛非得开你弟弟的摩托车来?虽然那个车漂亮。可毕竟是陈兆军的车,与其用弟弟的车,还不如坐轿车。不然给人的感觉就显得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了。不过再一想,一会可以让兆军把车给开回去,自己还是跟兆平坐小车的好。现在自己还是想一想别漏了什么东西。

文工团地宿舍区不大,车队不一会就到了李爱红住的小楼前。这时候。两个趴在窗边的小姑娘议论了起来。

“哇,你们看,爱红姐夫的车多漂亮。要是我结婚地时候能坐上这也的摩托车就好了。”车队这会刚进院。

“那个车是他弟弟的,不过那个摩托车还真不错,说是全国也没有几架,老贵了。”李爱红笑着解释。

李秀娟听了两个小姑娘的话,探头在窗边看了一眼。这一看她觉得不对劲了。

“爱红!你快过来。”

李爱红挺茫然,姐姐这会叫自己干嘛?不过她还是走到了窗边。

“你看看,他们陈家两兄弟可是一人开了一辆摩托车来。兆平的那辆车是新的。”

李爱红往外一看。可不就是,陈兆平开着的是一辆全新的大摩托,比陈兆军原来的那辆还要漂亮。

这时候,一屋子地女孩开始议论起来。话题无外乎是这陈兆平还真敢想,开着摩托车来接新娘。不过每一个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这些人都不知道,当陈兆平听陈兆军说的要开摩托车去接李爱红的时候。脸苦成了什么样子。陈兆平可不认为这是个什么好主意,开始架不住陈兆军生磨硬套的,最后只好答应了下来。

李爱红听陈兆平说过一点陈兆军的事。一看这个架势,她明白了,十有八九,这辆摩托车还真是陈兆平地车。

就在一屋子女孩都等着陈兆平上楼来接新娘子的时候。楼下的人开始动作了起来,不过他们不是上楼。只见陈兆平选了一个平一点的地方,单独把摩托车给开了过去停下,接着陈兆军围着陈兆平和他的摩托车用红粉笔画了一个挺大的心型。楼上的这帮女孩子看着来接新娘的一帮人在下面折腾,都有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二个都趴在窗边看着他们到底要干什么。陈兆军的心型刚画好。李冰就把车开了上来。车门一打开,满车的红玫瑰现了出来,几个司机一下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开始从车上拿玫瑰花,按陈兆军画好的图形摆放了起来。谁也不知道,陈兆军是怎么搞来的这么多玫瑰花。

楼上的女孩们这下明白陈兆军他们要干什么了,敢情他们要摆出一个玟瑰的心来。所有的女孩都不由得感慨起来。这简直太浪漫、太让人感动了。他们不知道,这对陈兆军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以后的婚礼花样更多,要想感动现在的一帮小丫头还不是小菜一碟?

还是文工团的副团长反应快,毕竟是当导演的人。一下就明白这样的气氛和环境,李爱红再穿军装有点不像样了。

“快、快、快,大家都别看了,李爱红赶快换衣服,把婚纱拿出来,马上换上。”

大家一听这话,一下也都醒了过来。的确,这么浪漫的时候,再穿制服就显得太生硬了,还是得换上婚纱才能应景。

可怜的李爱红,身上的军装才穿上不过半个小时,不到2钟就给拔了下来。原本包装得好好的婚纱一下给翻了出来,大家七手八脚的往李爱红身上套,现在可是要赶时间了。可惜那帮小姐妹们计划了几天的捉弄新郎倌地办法,一下给陈兆军的玫瑰大计全都打乱了。

女人换衣服的

是要慢一点。等李爱红换好了衣服,下面的心型基了。就剩下了一个供李爱红进出的口子,李冰和几个司机一人拿着一把玟瑰花,正排着队等在口子的边上。陈兆军刚才就看到李爱红的窗边有一帮人,可是等他们开始摆花的时候,那帮人一下就不见了,陈兆军知道,估计是换衣服还是化妆去了。于是他时刻留意地盯着李爱红的窗口。一直等到他们摆完了玟瑰后好一会(其实没多久)。李爱红的窗口上才陆陆续续的人多了起来。陈兆军知道,李爱红大概是忙完了。于是他扯开了嗓子喊了起来。

“大嫂,你快下来吧,不然大哥的这颗心可摆不全了。”

陈兆军这一嗓子,听见的人都笑了。李秀娟在楼上笑着骂到。

“你们看看,那个就是陈家的老三,他们家就数他能得瑟了,打小就鬼精鬼精的。什么花样都想得出来。我敢肯定。这个招一定是他想出来地。要不就没别人了。”

文工团的副团长也笑着说:“你还别说,他的这个招还真好,咱们这连应付都没法应付了。行了,等他再喊两嗓子爱红就下去吧。难得他们想得出来。”

楼上的一帮女孩一听副团长这话。大家都笑快笑昏了。一帮人趴在窗口边上看着陈兆军耍猴。陈兆军不知道上面是怎么回事,听着她们都在笑,还以为是笑他喊得有意思。本来这个活动就是搞点气氛地,所以陈兆军也不介意,结果喊法是花样百出。他根本不知道,要是他就是一个喊法,也行喊两声大家就放过他了,谁也没想到他能喊出那么多花样出来。这下,楼上的这帮人都不急了。就等着听陈兆军还能喊出上面花样来。这下,可就苦了陈兆军了,连续不断的喊了快20分钟,恨不得整个大院的人都惊动了,一大帮人围着看陈兆军耍猴。这时间一长,陈兆军顶不住了。嗓子都快哑了。他一赌气,对着李冰她们大喊了一句(其实是喊给楼上听的):

“算了,喊了半天没人搭理我,咱们把花拆了,装车回家!新娘子不接了!”

楼上的人正听着热闹,突然听到陈兆军来了这么一嗓子,大家都愣了。

李秀娟一下站到了窗口边上:“陈老三!我看你胆子不小,你要是敢乱动那些花,小心我揍你!”毕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人也彪悍了许多。年青时候那温柔可爱的一面,也只有她丈夫能看见了。

李秀娟的这一嗓子还把陈兆军给吓了一跳,其实这也都是后世地伎俩了,没想到放在这还挺管用的…

李爱红房间的门打了开来,身穿雪白婚纱的李爱红被一帮姐妹们拥着,千娇百媚的走下了楼来。

站在周围的人都惊呆了,李爱红今天这么一打扮,更显得分外漂亮。

来到玫瑰心外面地时候,李爱红的姐妹都停下了脚步,陈兆平走到了玟瑰心的缺口处,向李爱红伸出了手来。李爱红羞羞答答的将手递给了陈兆平,由陈兆平引导着,走进了玫瑰圈。

等李爱红一走进***,李冰他们连忙用手上的玫瑰花围满了***。接着开始招呼着李爱红的姐妹们上车。

陈兆平将放着摩托车上的一束玫瑰递给李爱红,两人坐上了摩托车。李冰这时候走到了最前面,当他看到陈兆平准备好了以后,率先开出了院子,陈兆平开着摩托车随后跟了上去。一帮人又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总政文工团。

这一路上,陈兆平和李爱红的摩托车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两人白色地礼服配上黑色的摩托车,怎么看都觉得非常谐调。

留在总政院子里的玫瑰心就那么摆着,一直到第二天被风吹得乱了,这才被清理了出去。不过这个接新娘的招数渐渐了流传了开来。唯一让人难办的就是找摩托车比较困难。因为大家发现,用汽车的效果明显不如摩托车好…

这天晚上,陈兆平接新娘的桥段被大家说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创意不错…

这一天,陈兆军也有一个喜事,美智子打来电话,她注册的《兆军房地产公司》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了。目前她已经收集了一下有价值的目标区,就等陈兆军最后确定了。

陈兆军知道这个消息很高兴,他让美智子尽快想办法召集一些人手,把公司的架子先拉起来。陈兆军现在就在等机会了,他不知道具体“广场协议”签订的收集,但是他知道,一旦到了那个时候,由于美元贬值,日本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会不断升温,只要在这之前储备大量的土地,到时候再散布一点让日本人不舒服的消息,相信手里有钱了的日本人一定会不计成本的将《兆军房地产公司》名下的地产项目全部赎买回去。陈兆军甚至已经想好到时候该这么刺激日本人了。

也是在这一天。陈兆广去苏联后第一次打电话回来,第一当然是祝福大哥结婚,另外他透露了一个消息,也许过不了几天,他会回国一趟。别看陈兆广在电话里不过是简单的说了这么一点信息,但陈兆军知道,陈兆广此行肯定与中苏关系解冻有关。

虽然陈兆军不知道当时苏联的状况,但是他知道,苏联解体的前后几年,整个苏联基本上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后来就有人用黄豆从苏联换回了飞机。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占点便宜。也许,自己该找个机会跟二哥谈一下了。陈兆军想着。

正文第九十九章圈地

家的这个春节过得是非常热闹,毕竟是家里多了一个按照陈兆平的计划,办完喜事以后就跟李爱红一起到处去转一圈的,算是赶一趟时髦,来一个旅游结婚,可是现实的事让陈兆平走不开了。首先是他得等着陈兆广回来,兄弟几个挺久都没在一起了。关键的其实还是在李爱红身上,当她听说陈兆军帮他们买了一套四合院、现在正在装修的时候,李爱红就什么地方都不想去了。她要守着等自己的家搞好。

其实李爱红每天到四合院守着一点用都没有,陈兆军一早就安排好了,不管是材料还是风格上,尽量用好的,连设计图都给拿了出来。陈兆军明白,别的不说,别看陈兆平和李爱红的工资都不低,可是要让他们一下拿出那么多钱来搞装修,还是不太现实的事…

陈兆军惦记着日本的“兆军房地产公司”,想找个机会再去一趟日本,把那边的事安排一下,谁知道等他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签字的时候才知道,日本政府不知道有多恨他,跟本就不给他签。基本上,对于日本来说,陈兆军已经属于拒绝往来户了(为了投机,他没有暴露出自己已经是日本的投资商了)。没办法,陈兆军只能安排美智子带着整个“兆军房地产公司”的班底,来一趟中国。既然想在日本再挣上几笔,控制好自己的企业当然是很关键的。

美智子现在是忙得四脚朝天。跑了一趟中国下来,除了签了字以外,更多的是领回了一大堆地任务。为了完成陈兆军安排的这些事,美智子原来那令人羡慕的休闲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回国后。她只来得及回了福冈第一证券所一趟递交陈兆军签署的文件,然后就忙着注册公司和招聘人手的事。让美智子很想不通的,按照陈兆军的要求,公司里面现在的人员安排很奇怪,陈兆军似乎更关心财务方面地事,对于房地产公司最关键的设计人员,他只是勉强请了两个刚达标的设计人员就算了。美智子多次提出,既然陈兆军要搞房地产公司。当然就要考虑对建筑物的设计,所以,在设计人员方面的钱是没有必要省的,可是陈兆军跟本不理她说的那些,依然我行我素。美智子现在已经后悔为什么要答应帮陈兆军管理公司的事了。

这次陈兆军再不给美智子打电话,美智子也要找陈兆军了。陈兆军前期给她地资金已经给用的差不多了,好在地已经选好了几块,就等财政资金下决心就可以开始干了。

美智子又没有什么不良记录。况且是用外商的身份进来的,所以手续很方便。于是接到陈兆军电话后没两天,整个“兆军房地产公司”地几个主要负责人和律师一起来到了中国。陈兆广要回来还要过一段时间,陈兆军决定先把日本的事安排好了再说。

美智子带着一帮人还是住进了友谊宾馆。这次陈兆军主动多了,亲自到机场去接的他们。其实这也没有办法,陈兆军还打算让他们这几天就开始运转起来。

等大家都安排好了住的地方,宾馆的小会议室也安排好了。不过在这之前,陈兆军先是跟美智子谈了一下。陈兆军知道,由于现在自己的身份,进出日本已经不是很方便(虽然他可以表露出投资方的身份进入日本,但是显然现在还不是时候),为了更好的控制公司。陈兆军决定请美智子做自己的代理人。不管怎么说,原来收入地百分之200个概念是令美智子无法拒绝的,于是请来了律师,两人签了一份协议,明确了这个事情。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员工都没能经得住高薪的诱惑,于是在友谊宾馆的小会议室里。一帮人在律师地监督下分别跟陈兆军签订了服务协议。他们平时都归美智子领导,但是分别对陈兆军负责。陈兆军会每星期两次打电话到日本,了解公司的运行情况,需要支付的款项,也将在律师的监督下,有美智子代理签发。这些手段,已经是陈兆军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了。

既然公司有了实体,当然就要办点事,陈兆军知道日本将会在《广场协议》以后迎来房地产的开发

期,这就意味着连片开发将成为主流。开始陈兆军的资金相对很少。根本没有能力、他也不想进行这样地开发。所以当美智子拿出了她考虑的几个可行的开发项目的时候,陈兆军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如果按照美智子的思路,陈兆军就必须真金白银的拿出钱来进行投资。这是陈兆军最不愿意的,与其这样,他还不如直接投资在证券和外汇市场上,那样也许挣的钱会更多一些。

陈兆军拿过美智子的规划看了一下,直接将告诉美智子,将现在的这几个项目全部放弃,重新制定一个计划麻将规模大大收缩,要小块大批量的够进土地,特别是对有发展前景的地区,这些地不要连成片,分布要广。然后随便做一个什么计划,让别人知道“兆军房地产公司”是打算利用这些土地的了,然后利用这些土地作为抵押,跟银行贷款,接着再利用贷回来的款购入更多的土地。如此循环下去。陈兆军给美智子的指标是,用他这两年在日本证券市场上挣到的百分之50钱去办这件事,直到尽快的把这些钱用完为止。

“陈君,按您的这个想法,我们公司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囤积大量的土地,但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如果土地价格一旦下跌,而你的资金又无法填上这个空缺,那么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产,所以的这一切都将成为泡沫,转眼蒸发在地产市场上。”美智子很担心,谁都看得出来,陈兆军这是打算炒作地产了。

“那么你想过没有,一旦日本的房地产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呢?”陈兆军当然有把握,虽然他不直到《广场协议》会在什么时候签,但是可以肯定是今年,转眼算起来,只要日本地产不在短期内下跌百分之50那么自己留在证券市场上的资金足以维持到明年。要是没有这个把握,陈兆军也不会这么干。当然,要是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陈兆军就只有破釜沉舟,直接刺激一下日本人。他就不相信,要是日本人知道在日本购买了那么多土地的人,原来就是把日本搞得乱七八糟的传销的发明人,而且还是一个中国人的话,他们会不想办法把这些地给买回去。实在不行,陈兆军就把这些地全都建成简易厕所。反正那些钱都是拣来的妹妹了就算了,挣不着钱,他也要把日本人给恶心死。当然,这些担心只能在心里想一下,说出来是万万不能的。

“陈君,你是公司的老板,如果你坚持,我会按照你的命令去执行。但是还要请你再考虑一下。”美智子鞠了一躬。

“不用了,对这一切我都考虑过了,你们只管按照我的要求去办就好了。”陈兆军当然有信心。

美智子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于是只好一帮人开始在地图上画圈。现在岁也不知道能买来什么地方的地,只好先圈下来,到时候回去日本了再想办法查。问题是陈兆军的要求苛刻了些,他想买的地方都是日本各大城市的周边。虽然这些地方现在还是可以买到的,可问题是他要买的地的确小了点,不知道去查规划的时候别人愿不愿意理他们。不过大家渐渐的从陈兆军的规划中看出,他的计划完全取决于日本的房地产是否会快速升温。如果他的这些地都能买下来,而日本的房地产又能快速升温的话,想不发财都难了。谁都不知道陈兆军的这些把握性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接下来的两天,陈兆军和美智子他们一帮人还有两个律师都在忙着确定陈兆军的《兆军房地产公司》的一些管理细节。不能不说,日本人在公司管理这块的确要比当时的中国强很多,只要有了律师的监督和相互制约一间公司完全可以在投资人不在的情况下正常运转起来。

等这些是终于忙完了的时候,陈兆广马上就要回来的消息也传进了陈兆军的耳朵。

美智子他们走的时候,陈兆军没有去送他们,因为他要在家里等着陈兆广。这是张桂梅的命令

正文第一百章苏联归来

兆广是穿着一身便服被车送回来的。这让在家里等很不高兴,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服装能比的上军装更能体现军人的风貌了。陈兆广既然已经是军人了,那么平时就应该穿军装。本来陈伟雄一直想找个机会说一下陈兆广的,可是送他回来的人一直都没有走,还老是往陈兆广身边凑,这让陈伟雄很不舒服。

“兆广,你怎么不穿军装回家?你看看你,穿这么一身西装像什么样子?”陈伟雄实在忍不住了,在他看来,除了军装和中山装,其它的衣服都是奇装异服。

陈兆广没办法,笑着说:“爸爸,我也想穿军装,可是我们有规定,只能这样穿。”陈兆军知道陈伟雄想的是什么。

“那是你在国外,难道回国了也不能穿么?”陈伟雄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在总参谋部的家属院里穿西装的样子。

“首长,按照规定,陈兆广同志是不能穿军装出现在其它地方了,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在您这里比较安全。团里面其他的同志是不准许回家的。”跟陈兆广回来的同志解释着。

陈伟雄很奇怪,陈兆广一直都没有介绍跟他一起来的这位同志,现在听他说话了,于是看着陈兆广刚想开口:…

陈兆广抢先说话了:“爸爸,我们的纪律非常严格,我这次能回家来看一看,还真是像这位同志说的一样,要不是因为咱们一家是住在总参谋部的院子里,您又是高级干部了。不然我还真的回不来。这次我回来,也只能在家里吃个饭,而且根据规定,我地所以言行都必须处于这位同志的监督之下,我也不能离开咱们家,连到院子里都是不许可的。”陈兆广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自然,跟原来的那个一天到晚拼命读书的陈兆广已经完全是两个人了。

陈兆广的这个话是当着全家人说的。储物箱和陈兆平听了这话,都不再开口了,表情显得很严肃。张桂梅当时就溜下来眼泪来,也许在她地心里,自己的这个孩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李爱红一看张桂梅流泪了,当即没有时间考虑更多的,忙着帮张桂梅拿毛巾什么的了。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不管你原来在家里的条件对么的好。但是到了婆婆家里,处理婆媳关系可是最重要地事。陈兆军是所以人里面最兴奋的,一听陈兆广的这个说法,陈兆军就知道二哥现在干的活可是在跟苏联地克格勃斗呢。别看中国的情报工作一直闻名于世。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领域。其实最关键的,陈兆军知道陈兆广的这次工作是没有危险性的,因为从这次以后中苏两个国家渐渐的解除了对抗状态,进入了一个良好的时期。还有一个,陈兆军看到全家人的精神状态地确不好,需要有点调剂。

陈兆军一下溜到了陈兆广身边,想掀起他的西装。

陈兆广这个时候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根本就是条件反射的。他根本没来得及想要掀他衣服的人是谁,一下就让到了边上,伸手就往怀里摸。

陈兆军一看这个架势,也给吓坏了,愣是站着没敢动,他知道陈兆广想干什么。这个动作唯一的解释就是掏枪。

一家人一下给这两兄弟地动作吓坏了。谁都看懂了陈兆广的动作。可谁都没说话(来不及)。

陈兆广的手刚到怀里,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在家里,不是在执行任务。他也想明白了陈兆军的意思。

顿时,陈兆广放慢了速度:“你搞什么!”不过还是没有停下手,慢慢的从怀拿出了配枪,一边跟陪着他回来的同志解释:“我弟弟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的研究员,就喜欢玩枪,我们现在装备的80突击步枪的设计他就参与了。”

陪同来的同志看到陈兆广把自己地配枪交给了他弟弟,当时非常吃惊。可一听了陈兆广的解释。顿时吃惊变成了敬佩。他知道,无论如何,陈兆广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瞎说的…

因为有了这个小插曲,一家人的气氛顿时又活跃了起来。陈伟雄大声的招呼着李冰。

“李冰,让警卫员守在门口,今天什么人都不见!”

李冰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着,家里的气氛他已经感觉到了,所以陈兆广回来的时候,他根本就没露面。这会听到陈伟雄的吆喝,李冰知道,问题解决了。答应了一声,爽快的边在围裙上着手边的走出厨房

“李冰,辛苦你了。”陈兆广跟他打着招呼。

“不错,结实多了”走过陈兆军身边的时候,李冰在陈兆广肩上砸了一拳。别看李冰比陈兆广大不了几岁,不过在礼节上,陈家的孩子都得叫他叔叔。再说,别看他在特一师里要说军事技术算不上排得上的,但是要比陈兆广他们都强得

跟着陈兆广来的同志显然也是知道李冰的,对他的出现并不意外,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礼貌的点点头…

在陈家,有点什么高兴的事,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了。按照北方人的说法,好吃不过饺子,一家人围做在桌边,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聊着家常话,倒也其乐融融的。刚才陈兆广说的大家都听明白了,谁都知道重要的团聚机会很难得。大家都尽量避开这些话题,只是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陈兆平刚搞完的婚礼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陈兆军时不时的想插上几句话,都被大家打断了。因为这个时候可不是突出他的时候。没办法。他只能一个人郁闷的坐在沙发上,摆弄着陈兆广的马卡洛夫9MM手枪。其实不是他想偷懒,躲着不跟大家一起包饺子,而是因为他地水平太臭。包出来的饺子太难看,直接被家人开除了包饺子的资格。这也不奇怪,他是老儿子,平时张桂梅就舍不得让他干什么,反正两个哥哥比他大那么多,有他们两个,现在又有了李爱红和李冰,包饺子的事就轮不到陈兆军了。

陈兆军一边听着家人谈论着最近家里开心的一些是。一边漫不经心的玩着陈兆广的马卡洛夫9MM手枪。当然,他已经把子弹都退了膛,这点安全方面的常识还是有地。看着这支苏联1951年装备部队的手枪,F兆军颇多感慨。别看现在苏联经济水平每况愈下,可是它的科研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就拿这支30前设计生产的手枪来说,一直到现在来说,它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含量还是我们无法媲美的。在苏联,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可惜地是,到几年以后,大量的科技人员将由于苏联的经济崩溃而面临生活上的巨大压力。许多原来设计火箭导弹地专家成了街上的小商贩。陈兆军真后悔,要是自己原来多看点书。学点都行,也许就不用像现在那么犯愁了。哪怕精通一门也好啊。

要是能把苏联的那些专家给拐来该有多好?中国的发展就可以省不少力了。可关键的是要知道该拐谁。

陈兆军靠在沙发上发了一会的愣。突然,陈兆军的心思转到了二哥陈兆广身上。他现在不是在苏联么?苏联这几年正想跟中国搞好关系,陈兆广他们一定有机会参观大量的苏联高科技领域的科研机构,这个时候,那些人还不算难过,可是再过两年,自己地手上也有钱了,他们那些人也过不下去了。岂不是最好的动手机会?

陈兆军知道,这些话是不能当着人前说的,特别是现在还有一个人监督着陈兆广,不过这都不是问题。

陈兆军是想了就干的人,正好现在没他什么事,于是陈兆军连招呼都没打。一个人溜回了房间。他要给陈兆广写一封信,提醒陈兆广帮自己留意一些苏联的专家和好东西。

陈兆军在信上告诉二哥,让他多注意观察一些苏联高科技含量企业的科技人员地动向和一些设备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关于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精密数控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就是能源领域的发展。陈兆军知道,未来在能源上,将成为各国的焦点…

“老三忙什么去了?”张桂梅一会没注意到陈兆军,再看他的时候,不知道他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哦,我刚才看到他进房间了。”李爱红刚进家门。无论什么事都很小心。

“不要理他,估计是没人离他不高兴了。”陈伟雄今天的心情挺好,其实他刚才是看着陈兆军进房间的,虽然他不知道陈兆军去忙什么,但是他不愿意管他。在陈伟雄看来,今天陈家的主要工作就是让陈兆广能在家里好好的吃顿饭,无论如何都要让陈兆广感到家庭地温馨。

陈兆广有心去看一下弟弟的情况,可是他知道,即便是在家里,他也不是很自由的,特别是现在这样敏感的时候。所以听了陈伟雄的这些话,他也没说什么。

陈兆军这会正忙着,他得尽量将自己记忆中的东西都罗列出来。他知道,很多东西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只有说给二哥听他才能放心。毕竟只有陈家的人不会当他说的这些事都是故事。在给陈兆广的信上,陈兆军说了自己这两年的事。他还告诉二哥自己现在在日本有不少的钱。言下之意就是告诉陈兆广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等家里就要吃饭的时候,陈兆军的信也写完了。陈兆军知道,自己给陈兆广的这封信是不能给陪着陈兆广来的那位同志看见的。陈兆军将给陈兆广的信团在手心里,来到沙发前,借着帮陈兆广拿西装的机会,将信放在了陈兆广的西装口袋里。

见到弟弟出来,陈兆广明显开心了起来。在陈兆军走到他身边的时候,陈兆

一把揽过陈兆军,在他的头上用力的揉着。这都是大一直保持着地亲昵的举动,大家都含笑的看着这一幕。只有陈兆军做出很委屈的样子,嘟嘟囓囓的,可是谁都没理他。

由于还惦记着工作,陈兆广吃完饭以后就要赶回驻地了。临到陈兆广要出们前,陈兆军突然冲进屋里,出来的时候拿了一大沓美金。这是前一段时间陈兆军为了方便,专门让美智子从日本带来的。陈兆军知道,陈兆广他们在苏联工作。国家发不了多少钱给他,再说,美金在苏联的购买力应该说是强大无比地。

陈兆广咋一见到自己的弟弟一下拿出来了这么多美金塞给自己,当时还吓了一跳,他还不知道陈兆军现在是有钱人了的事。

“你就拿着吧,这都是你弟弟在日本挣的,在国外,手里面有点钱还是方便一点。”陈伟雄很意外的没有提出反对。由于陈兆广在苏联。所以陈伟雄对苏联方面的消息也会更关心一些,他知道。现在苏联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听了陈伟雄这样说,陈兆广不再拒绝,接过陈兆军递过来的钱。数也没数就放进了口袋。

“兆广,自己在外面小心一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妈妈永远都是这样,她们希望地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的,平平安安的走下去。

陈兆广用力地点了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我会注意的!”…

陈兆平和陈兆军等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陈兆广走出房间。因为陈伟雄在最前面站着。隐隐约约的挡着了门口。大家都知道,陈伟雄是不想让大家送陈兆广出去,这也是不许可的。

李冰最先走了出去,他没有开灯,只是为了看一下。

警卫员在外面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了,看到李冰出来。知道是出来看情况的。别看是在总参谋部的家属院里,但是首长既然布置了任务,就说明今天的情况与往日不同,所以他还是非常谨慎的,一直都在留意地观察着外面。看到李冰出来,他明白,李冰是出来看情况的,于是轻轻的对李冰点了点头,示意没有什么问题。

“行了,可以走了。”李冰对陈兆广说。其实李冰对陈兆广的感情一点也不少于陈家的人。毕竟在陈家呆了几年了,每天朝夕相处的,是人都会有感情地,但是他是军人,军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更理性的分析事情…

这天晚上,陈兆广走了以后,陈家的人基本上都很少说话,只有张桂梅时不时的东走走,西看看的,显然,她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陈兆广一直到再次出国前都没有再回来过,连电话都没有打回来。其实他是很想打个电话回来的,特别是当他看待陈兆军给他的信的时候。不过他还是没有打,因为他不知道陈兆军说的东西有多少可信程度。不过这么多年来,他也已经习惯了自己地这个弟弟经常搞一点很让人意外的事情出来。别的不说,就光是他回驻地后一数陈兆军给他的钱,还真把陈兆广吓了一跳,他没想到,陈兆军竟然给了他将近金。在苏联呆了一年多的陈兆广知道,这些钱要是带到苏联去,还真的可以干不少的事。陈兆广按照规定,回去后跟领队汇报今天的事的时候,领队也给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他们都知道陈兆广的弟弟有点钱,可是没想到他能一下拿出那么多的钱来。不过这些事基本上是陈兆广各人的事,大家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陈兆平大概是在陈兆广走后一个多月搬到他的新家的。不过他可没敢太声张,虽然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可是视乎夸张了一些。倒是张桂梅一看到陈兆平的新家就喜欢上了,她根本就不理会陈伟雄嘟嘟囓囓的抱怨,直接宣布到时候等陈兆平有了孩子,她就搬到四合院来跟陈兆平一起住,帮他们带孩子。这让陈兆平他们两个有点哭笑不得。其实也难怪,毕竟李爱红是在总政治部文工团当演员的,要是生孩子太早了,恐怕就没有什么上台的机会了。哪知道他们刚说出了这个想法,陈兆军就大拍胸脯,说是让李爱红放心大胆的给自己生个小侄子,等来年春节的时候,他保证让李爱红上春节联欢晚会,而且还要让她拿奖。陈兆军就不相信,自己看过那么多小品,让李爱红拿个大奖还不简单?

正文第一百零一章经济危机

兆广走后,陈家又渐渐的趋于平静。大家都很默契广的事。陈伟雄和张桂梅还是整天忙着上班,陈兆平和李爱红平时没事干就去看他们的四合院装修进度,巴不得能早一天搞好了。虽然陈伟雄的房子不小,可是谁都盼着能有属于自己的家。

假期过去得很快,转眼开学的时间又到了,陈兆军不得不搬回了宿舍,开始他的学生生活。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最起码可以跟日本方面通电话了。要知道,在总参谋部的家属院里,电话是不少,光陈伟雄家就有两部电话,可是这些电话都是使用的军用线路,别说打国际电话了,就是打国内地方上的电话都很不方便。搞得陈兆军很无奈。不过就算是回到了学校,打电话也不是很方便,毕竟有话费限制的问题,搞的陈兆军三天两头就得去邮电局交电话费。

接着跑了几趟邮电局以后,陈兆军发现了一件好玩意:传呼机!这个业务在北京开始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是年后的事。当时一台传呼机的价格高达3700元。不过陈兆军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台,这样一来。自己平时的联系就方便多了。不过这也让陈兆军悔恨不已,其实传呼机的原理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一个单频点的无线电接收器,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没有话音的单向广播式无线选呼系统,它包括基站和若干外围基站、数据电路、寻呼终端以及寻呼机。寻呼终端将电话网送来的被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的消息进行集中处理,实现重复呼叫、复台查询、统计和记费等功能,然后进行编码,变换成一定码型和格式的数字信号。经数据电路传送到各基站和外围站,并经这些基发射机同时发射,被叫寻呼机接收到基站发射地信号后,便会有信息显示。这些东西在陈兆军看来并不是复杂的东西,基本上从原理上是很简单的。可是一个是想不到,关键的,陈兆军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就算有技术。上什么地方去生产?使用这些想法也只能是想一想罢了。不过这引发了陈兆军的另一个念头,他记得长>+.985生产出来的,那可是一台牛逼的计算机,当时,长>+.=|:M平。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的计算机水平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结果一打听,陈兆军才知道,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长>+.=机。这实在让陈兆军郁闷不已。不过他可没想着自己去干一台出来。毕竟水平放在这里,自己搞计算机?陈兆军想都不敢想。

有了传呼机。当然得先打电话通知家里。于是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是张桂梅接的,陈兆军说了自己买了一个传呼机的事,同时把号码告诉了张桂梅。张桂梅听了半天也没搞明白传呼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这不影响她明白传呼机的功能,张桂梅知道,以后要是再要找陈兆军就好找了,只要打他地传呼机就行了。还是陈兆平的信息量要大一些,当陈兆军告诉他自己配了一部传呼机的时候,陈兆平不禁为之乍舌,他可是知道,别看不过是一个烟盒大小的小东西,价格可是贵得吓人。陈兆军听到大哥地说法。不禁有些后悔。应该给大哥也买一个,这样大哥也方便一点。其实这也不奇怪,陈兆军本来就是用惯了手机的人,一个传呼机还真没放在他的心里,关键的是他知道,过不了两年。传呼机就会形成普及,然后就将迎来大哥大的天下。结果陈兆军提出要给陈兆平买一个传呼机的时候,陈兆平非常果断的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是他用上这个东西,肯定影响不好,特别是他在这样的单位里。其次就是,如果有必要,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很快为大家装备上传呼机,所以陈兆军没有必要帮他买。陈兆平地这个说法到让陈兆军很是佩服,他知道。类似于传呼机、手机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是一个双刃剑,方便了自己的同时,更多的是方便了他人,到时候,连躲都不知道忘哪里躲…

有了传呼机,陈兆军的联络方便得多,美智子就是远在日本,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陈兆军了。不过这一段时间,按照陈兆军地指令在日本进行房地产操作的美智子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心跳中。“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家基本上都不需要想太多,反正就是瞄准有价值的地区,用最短的时间将它给买下来,然后根本就不做考虑,转手就把它抵押给银行,接着用套出来的钱再去买地,如此循环。日本的一些相关城市规划部门都很奇怪,这个“兆军房地产公司”简直是在用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而且报上来的建设项目也是千奇百怪。要是说想在郊区盖几栋别墅而买地,这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想不通,“兆军房地产公司”在近郊盖小型图书馆、学校什么的有什么意义?难道会有人为了看书跑那么远?置于学校就更是搞笑地事,选的地方风景还行,可是未免也太少人了。谁会那么远把孩子给送到那里去?不过几个月以后这些负责城市规划的人开始发现。“兆军房地产公司”似乎是在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四处出击,如果城市迎来一次大的发展的话,不管从什么方向发展,“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地就会像一块骨头,卡在了最关键的地方。不过这个时候,日本的城市规划官员并不着急。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兆军房地产公司”的运作方式,他们的基础资金并不大,只是不断的利用现有土地作为抵押物,拼命

行贷款。然后利用贷款购置新地土地。这种运转方一种快速发展模式,但是风险极大,万一在他们的资金链断裂之前还不能将手上的土地买出去的话,那么这个“兆军房地产公司”将迅速被打回原型,变得一无所有。

以上这些道理不光日本相关城市规划部门知道,美智子和她的团队也是知道的,眼见着“兆军房地产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快,手上囤积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可是相对的,他们地资金压力也开始大了起来。随着贷款数量的增加,美智子不得不通知陈兆军,将他投在证券市场上的钱拿来填补房地产市场上的窟窿。一开始这个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可是到了8底的时候,陈兆军也有点顶不住了。

陈兆军之所以敢进行这样的土地囤积,唯一的凭借就是“广场协议”的签订。问题是陈兆军不记得到底“广场协议”是什么时候签订地。于是制定计划的时候,时间上就有些把握不好。眼看现在都已经到了8底了,还没有“广场协议”的消息,陈兆军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广场协议”的时间。要不就是因为蝴蝶效应,根本就没有什么“广场协议”了?要是这样,陈兆军这次作弊可就算完全失败了。为了留下一点资金东山再起,陈兆军觉得是不是该停止土地项目,将这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美国证券市场上。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日本地所以投资的基础都是以“广场协议”为基础的,要是没有了“广场协议,一切就没有必要了,还不如把钱丢到美国证券市场上去。选择几个增值潜力大的股票进行长线投资。这样也可以很快的挽回自己在日本的损失。就这样,在一个新的短期还款周期开始的时候。陈兆军跟美智子长谈了一次,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是否值得继续在“兆军房地产公司”地项目上投钱的问题…

“陈君,你要知道,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如果你现在终止投入。这就意味着您的公司在下一个短期还款周期以后将全部属于银行,我们前期的投入和精力也将全部化为泡影。”美智子当然不愿意“兆军房地产公司”倒闭,因为这就意味着她将失去一个获取高薪的机会。美智子知道,凭借自己地专业知识和能力。再找一份工作不难,但是再找一个这么好的工作就难了。毕竟这是在日本,一个以男人为主的天下,美智子现在好坏算是“兆军房地产公司”的CEO,一

“美智子,你也知道,我的资本本来就有限。现在基本上都注入了“兆军房地产公司”了,如果我不在我彻底破产以前收手,那么我的下场会变得很悲惨。”陈兆军说得也是实情。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挣钱的机会,就算到时候他不去国外挣钱。但是等1987年以后,中国开放证券市场,只要有原始资金,他一样可以才股市上挣到钱。

美智子本来就是陈兆军的金融顾问,她当然知道陈兆军的资金情况。她很明白,再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陈兆军最多再经历两三个还款周期后,就会变得一无所有。这还是在“兆军房地产公司”维持现状地情况下。等到了那个时候,不但“兆军房地产公司”完了,陈兆军也跟着完了。

“可是陈君,当初您不是很有计划和把握的么?我很想知道,您当初是基于什么道理进行这样的大规模扩张?”美智子不明白,是什么让陈兆军认为日本一定会有一次非常快速的经济起飞,以至于使用了这种非常规的发展模式。

陈兆军略想了一下,他不知道该怎么跟美智子解释。

“算了,我想这是我犯的一个非常严重的指导性错误。为了这个,我是该受到一定的惩罚的。这样吧。我们的房地产公司近期内完全停止扩张。如果到了下一个还款周期形势还不能根本性的好转,我们这个项目就没有必要维持下去了。到时候你把公司的是清算一下,宣布破产好了。然后你来一趟中国,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安排给你,如果你愿意的话。”陈兆军觉得美智子还不错,起码还算诚实。

“听您的吩咐。”美智子只能无奈的说,她知道陈兆军说的都是实情。虽然她感到陈兆军的行事风格很冒险,但是她还是很愿意继续为陈兆军工作的。

“那么好的,我们10月份见了。”陈兆军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信心了。下一个还款周期是在9底,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兆军房地产公司”还不能扭转局面,等待它的就只有宣布破产了。

“那么好的,您看我是不是该宣布放假?”这只不过是裁员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美智子现在想着帮陈兆军省钱了。她还指望陈兆军用剩下的钱发展起来。别看“兆军房地产公司”要宣布破产了。可是陈兆军的个人资金还是很充沛的,足够再找一个项目折腾一下了。当然,新的项目不可能再像“兆军房地产公司”那么大了。

“这个没有必要了,我想这些工资我还是出得起的,公司现在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等我们停止了扩张,他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想辞职的人就让他们走吧。”陈兆军只能这样说。

虽然美智子感到陈兆军的做法不可理解,但是她还是很敬佩陈兆军的为人。

正文第一百零二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