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听见他声音虽平静,却透着一股冷淡的意味,便知道他有些不悦,立刻上前交涉。

明夕玦缓缓走向正厅,便看见宇文娥英怒气冲冲地冲出来,她见到明夕玦就停下脚步,刚要冷嘲热讽,明夕玦轻飘飘地扫了她一眼,就让她感觉全身被冻结了一样,冷得刺骨。

杨丽华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秀美的容颜上没有任何表情,整个人仿佛玉像一般,见到明夕玦来了,她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阿拓,回来了?”

“母亲,我回来了。”明夕玦声音柔和了一些,他想弥补自己的遗憾,杨丽华对他是真的好,在她心里,他不是什么神仙转世,也不是要来完成什么补天大业,他只是她的儿子。

如此纯粹的亲情,他无法抗拒。

“我要进宫住些日子…”杨丽华顿了顿,才说,“娥英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我这些年只关注你,倒疏忽了她。”

明明是宇文娥英不愿意跟着他们去并州…明夕玦虽然这样想,却没有说出来,只是说:“母亲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这句话应该我说才是。”杨丽华笑容有些苍白,“如果你不愿意一个人住,就暂时住到你二舅舅家好不好?”

“主神,发生了什么事情?”明夕玦觉得杨丽华很反常。

“宇文娥英说杨丽华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能仗着帝后垂怜过日子…说了很多这类刺伤她的话。”主神不以为意地回答。

他就知道这个女人是个不省事的!如果不是杨丽华,你还能活得这么好吗?明夕玦刚要说什么,杨丽华摆摆手,神色有些倦怠:“阿拓,不要乱猜,你姐姐也是可怜人。”

明夕玦直接拿宇文娥英当路人,既然杨丽华都说不计较,他也就什么都不说,只是和杨丽华聊着平日的生活,很平常,却非常温馨。

杨丽华是好母亲,她一直很关注儿子,今天看见明夕玦精神状态比以往更好了,压抑之气也一扫而空,她就明白儿子想通了一些事情。

她能够安稳地当太子妃、皇后这么多年,自然冰雪聪明且不乏手段,只不过她对父母心灰意冷,从此将一腔心思全都放在儿子身上,什么都不愿意争而已。杨丽华知道儿子刚从晋王府回来,又想到男儿在世,若不能建功立业实在遗憾,只可惜明夕玦身份实在敏感,会重用他的只有阿摩…

杨丽华心思百转千回,最后长叹一声。

既然你已有选择,我自然要倾尽全力帮助你。

弘圣宫。

杨坚和独孤伽罗一心补偿长女,什么都要给她最好的,杨丽华不愿改嫁,只求宇文娥英有好归宿。杨坚便命令全国世家适龄未婚男子都到京城来,让杨丽华亲自考校,从中挑选女婿,独孤皇后也陪在一旁。

杨丽华满脸倦怠,提不起精神,独孤皇后素来了解女儿,一看见杨丽华这个样子,便知道长女受了委屈,便问:“丽华,你怎么了?”

“母后?”杨丽华惊醒,有些慌乱,但她立刻镇定下来,“女儿只是精神不好,没事的。”

独孤皇后见杨丽华不肯说,便将此事记下,心想自己定要查出前因后果,却没发现杨丽华眼中一闪而逝的愧疚。

第008章

“逆子,真是逆子!”听见宫人的汇报,独孤皇后大发雷霆。

杨丽华为了挑女婿而住在宫中,能和她说得上话的只有太子妃元氏,元氏性情柔婉,与杨丽华关系不错。只是不受宠的正妻和受宠的小妾矛盾不可调和,云昭训照例来挑衅元氏,杨丽华见不得一个妾室如此张扬,便说了两句,但云昭训是什么人?人家对着太子妃都敢出言不逊,怎么会怕你一个过了气的公主?所以她立刻顶回来,还在言辞中暗暗讥讽明夕玦妖化的容貌,杨丽华气的要杖责云昭训,结果杨勇跑过来,不顾长姐和正妻的面子,将毫发无伤的云昭训带走,事后连声道歉都没有。

被当场落了面子,元氏旧病复发,杨丽华也暗自垂泪一夜。

独孤皇后本来就是坚定的一夫一妻主义者,当了皇后仍对老公严防死守,还致力于将这个观念推广给所有臣子,她老早就看东宫那一堆美人不满,只不过太子妃没生儿子,她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云昭训居然惹到杨丽华身上,简直不可原谅!

不得不说,人都有个远近亲疏,独孤皇后虽然看好太子妃,但也不会为了太子妃和儿子闹起来,这次长女受辱,她就坐不住了。

听见太子和皇后起了争执,杨丽华仍旧苍白忧郁,但她的眼底却出现一丝笑意。

成功了。

隋朝皇宫便是从前的北周皇宫,杨丽华在这里呆了七八年,从太子妃当到太后,当然有人脉,云昭训出身低微,在宫中没有什么势力,杨丽华要设计她,根本不用多少功夫。独孤皇后在政事上非常优秀,但对于女人之间的争斗根本就不了解,怎么会明白杨丽华说话的小技巧?

杨丽华了解母亲的掌控欲,也看出杨勇的叛逆,杨勇对云昭训正宠爱着,独孤皇后数次告诫他要多亲近太子妃,他早就不满了,杨勇觉得杨丽华没利用价值,也不尊重这个长姐,在他看来,这种小事值得小题大做么?

独孤皇后要他杀了云昭训,杨勇死都不同意,他们一个认为你是我儿子,你就得听我的;一个认为我是太子,我只需要听皇帝的,就算你是皇后也不例外…日后这种争吵还多着呢!

你们吵吧,吵得再凶一点,吵到母后厌弃他的长子,阿摩,姐姐相信你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对吗?

不得不说,杨勇悲剧了,他的私生活本来就没有处理好,又有杨丽华埋下的钉子,杨广等人还巧妙营造不利于太子的种种小事,一点点摧毁杨勇在帝后心中的形象,半年下来也卓有成效,只可惜杨坚并没有彻底放弃长子。

开皇八年,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杨坚在寿春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杨素与杨广、秦王杨俊并为行军元帅,高颎统领陆军,杨素统领水军,挥师南下,其中大军全权交由杨广节制,杨俊只不过是起监督作用。

杨广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向父母提了两个要求。

一,他希望自己的好友裴世钜成为元帅记室;二,他希望明夕玦也参加此次战争。

元帅记室不是重要职位,帝后自然同意,但对杨广第二个要求,帝后犹豫许久,最后对杨广说:“只要你能说服丽华,我们便不介意此事。”

杨广立刻垮下脸,心想这个任务也太艰巨了吧?

他在皇宫郁闷,却不知此时的明夕玦几乎要吐血。

“不带这样的…”明夕玦听完主神说的话,真正被郁闷到了,“这个世界的蒙古在最北端啊!请你告诉我,蒙古是怎么越过突厥、女真、契丹和大隋进攻陈国的?他们飞过去的吗?长街之战不是随便找条长街就行了吗?有必要真的在杭州发生么?这也太扯了吧?”

“请参考历史上蒙古进攻南宋的路线。”主神说。

“从西藏借道,先进攻大理,然后对付南宋…”明夕玦声音冷了下去,“我当然记得这段历史,但我想知道他们怎么越过突厥…该死,我居然忘记了,长孙晟已经把突厥折腾的七七八八,突厥未必敢对如日中天的蒙古硬气!”

这几年来,隋朝一面准备伐陈,一面和突厥开战,隋朝武有卫王杨爽这等将才,文有长孙晟一代牛人,偌大一个突厥帝国被他们俩折腾的不成样子,没想到居然便宜了蒙古。

“你也不用担心,长街之战不会发生在杭州,整个陈国也只有蜀中被蒙古侵占,破碎虚空的剧情就在那儿发生。”主神问,“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明夕玦唇角微微上扬,眉宇间一片张扬洒脱,“长街之战之后,只要蒙古军队还敢踏入中原一寸,我就杀了他们的元帅,继任者也照杀不误,杀到他们胆战心惊,没有人敢担任这个职位为止。若是他们还抱有侥幸心理不肯离开,我就去蒙古将他们的皇帝和权贵全都杀了,我看蒙古会不会大乱!”

主神听完明夕玦的方案,沉默了一会儿,才问:“你觉不觉的,你自己也更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分化离间这些事情,只有在我掌握兵权之后才有大用,但我现在才八岁,杨坚没失心疯,他不可能让我统兵…”明夕玦不以为意,“对现在的我来说,解决此事只能付诸暴力,不是吗?”

“我只是问一问。”主神平静地说,“另外说一下,这个世界现在还没有穿越者,所以你只需要阻止传鹰破碎虚空就好了。”

听见“穿越者”,明夕玦轻叹一声,沉默很久之后,他声音轻如梦呓:“只要他们不触犯剧情,我就当做不知道,我前几世不辨好坏,已经杀了太多同胞…”

“是么?我没意见。”

明夕玦知道困难的还在后面,所以他没有多少喜色,“我还要跟向雨田说一声,如果他能够兵不血刃地解决此事,那就最好不过。”

“蒙赤行和庞斑…的确,两个破碎虚空级的高手很难得。明天传鹰离开惊雁宫,你不过去看看吗?八师巴也是潜力股,不是么?”

“哼,佛教!”明夕玦脸色立刻冷下来,显然对佛教全无好感。

佛教在这个时代就是蝗虫的代名词,表面庄严神圣,实则藏污纳垢,他们大面积占有良田,欺男霸女不事生产,还妄图插手政事和舆论,简直就是社会的毒瘤。

明夕玦觉得挺奇怪,因为这个时代的尼姑庵,无论官办还是私家,无疑都是暗娼,这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慈航静斋为什么还是高高在上的圣地和白道领袖呢?她们就算武功再好,容貌再美,气质再出挑,也照样是尼姑庵,而且是名声最大的尼姑庵,为什么就没人往这方面想?

再说了,佛教也帮不上明夕玦什么忙,他们破碎虚空的方式是“坐化”,单纯地精神飞升,这个过程打断吧,他们就不是破碎虚空级高手,不打断吧,他们就直接飞升了,对补天没有一点作用。明夕玦本来就厌恶佛教,佛教又不能帮到他,而且杨广和魔门牵绊如此之深,慈航静斋自然会另外推选“天下明君”,两方对立已经可以预见了,明夕玦怎么会对佛教有好感?整个佛教中,能让他另眼相看的只有禅宗,所以他对佛教的评价还没有变成负数。

明夕玦找到向雨田,他自然不会说出维护剧情的事情,只是说:“战神图录现世,你有兴趣吗?”

“战神图录…应该不是随便能看到的吧?”向雨田飞快地反应过来,立马下了结论,“战神图录的传人出现了?我那大徒弟跟对方杠上了?”

他不认为所谓的四大奇书能让明夕玦感兴趣,毕竟明夕玦的眼界比他们高太多,再说了,要想得到战神图录这等奇书,靠的是机缘而不是实力,向雨田虽然好奇,但他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略微一想就明白明夕玦为什么来找他,补天缺少助力,有机会破碎虚空的高手,死一个就少一个,明夕玦肯定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隋朝必定要一统全国。”明夕玦语速平缓,却蕴藏着无可违逆的力量,“在我看来,陈国不是问题,蒙古却是阻碍。”

“这个世界这么大,你如果现在开始培养,说不定也能教出几个破碎虚空的存在。”向雨田神色轻松,却隐含试探。

他明白,看在他的面子上,明夕玦特意来通知一声,如果蒙古再不撤军,明夕玦就要动用非常手段了。

嫡传弟子和记名弟子可不一样,向雨田收下那四个记名弟子,本来就是要让他们自相残杀,蒙赤行却是他的嫡传弟子,向雨田并不希望蒙赤行死的这么悲哀。

“不过,我们可以不用急。”明夕玦漫不经心地说,“蒙赤行和传鹰一战,必能突破现在的桎梏,真正进军无上天道,我也不忍心在此之前动手,让他们失去这个机会,不是么?”

向雨田深吸一口气,他怎么会不明白?这是明夕玦借他的口向蒙古下达的…最后通牒!

第009章

没有穿越者搅局,主角就死不了,这是铁一样的定律,所以明夕玦毫不担心传鹰的安全。

“主神,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明夕玦有些纠结,“你说要我维护剧情,应该是这场决斗从头到尾都要和小说里写的一样吧?”

“允许产生小小的变动,但决斗过程和最后胜负不能改变。”主神回答。

明夕玦听了解释,脸色反而变得更奇怪:“我记得这场决战后,蒙赤行的脸变成有如雷击般的焦黑,直到听闻传鹰跃马仙去之后,才恢复原先的白皙,这是什么原理?眼下虽然大雨倾盆雷电交加,但我看蒙赤行应该不会被雷劈,被劈他就死定了…”

主神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能抛出一句:“这种小事,无需计较。”

“这样么?我本来还打算弄个雷咒顺应剧情的说…”明夕玦看上去非常失望,没办法,传鹰和蒙赤行的决战对旁人来说段数很高,在明夕玦眼里却不算什么,所以他有时间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向雨田如果知道你想毁他大弟子的容,一定会暴走的,一定!

明夕玦本来想直接给传鹰施加封印,最后还是放弃了,他不能因为自己对“主角”莫名的排斥,就阻碍传鹰破碎虚空的机会。所以他将这道封印弄在玉石里,寄给令东来,拜托令东来去找传鹰,商讨补天之事,若是传鹰同意,就给他施加封印。至于蒙赤行那里,自然有向雨田帮忙,无需他操心。

做完这些后,明夕玦深吸一口气。

隋朝伐陈。

根据杨广、石之轩等人的年纪来推断,明夕玦可以断定,慈航静斋的传人梵清惠和阴癸派的传人祝玉妍正好在此次战争中入世,这两派的绝色美女就是祸水加毒药,一定要远离!自己现在还是八岁的豆丁,她们自然不会关注,石之轩现在只是一介小官裴世钜,不是日后威名赫赫的邪王,也不会让她们重视。但杨广明显是她们争取的目标,北朝灭佛有过先例,杨坚也不重视佛门,慈航静斋自然不喜隋朝,但和氏璧就在陈后主手里,如果让隋朝得到和氏璧,“天命所归”板上钉钉,她们那套“天下大义”的理论就没用了,所以她们一定会做手脚!

明夕玦知道的很清楚,杨坚对杨广耳提面命,务必要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但回想大唐双龙传的剧情,和氏璧被慈航静斋藏了三十来年,就是为了在乱世的时候以此选取“天下明君”,只要想到这里,明夕玦就觉得好笑。

你们慈航静斋既不能预言,也看不到未来,你们怎么就能够断定,自己选择的一定是明君呢?李世民的确不错,但优秀的人何止李世民一个?而且,李世民的境遇和杨广几乎一样,都是比嫡长子更有为的嫡次子,都文韬武略样样不俗,杨广的才华比李世民还出众一些,有了杨广的前车之鉴,你们最应该警惕的就是这种类型的人才对,怎么就选定他了呢?再说了,你们选定的天下明君是次子,这不是逼着人家兄弟相残吗?

慈航静斋的道理从头到尾都站不住脚,但人家硬是成功了,所以明夕玦不得不提高警惕,倒不是怕自己有什么,而是为杨广和石之轩担心,毕竟大家也有这么多年交情…算了,不用担心他们,杨广和石之轩上头还有向雨田这尊大佛呢!

等等,说到慈航静斋,她们每代只有一个传人入世,但这是综武侠的世界…怎么分配的?

“主神,血手厉工你说是祝玉妍的师叔,我接受了,反正阴癸派女尊,这样乱七八糟没关系,但慈航静斋…”明夕玦犹豫一会儿,挑了个最容易切入的问题,“谁是斋主?”

“云想真。”主神的语气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那是谁?”明夕玦迅速回忆相关小说,最后刨出了一个名字,“就是那个慈航静斋有史以来第一个修炼撒手法成功的人,说到这个,主神,我问一下,所谓的死关和撒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主神疑惑:“不就是慈航静斋最强和第二强的武功么?”

“我记得,大唐双龙传到了最后,师妃暄剑心通明的破绽也没有了吧?不是说只要剑心通明圆满,就能看剑典最后一页修炼死关吗?为什么覆雨翻云里面,秦梦瑶说在她之前只有创派祖师地尼成功过?还有,撒手法到底是基于剑典的武功,还是别的武功?”明夕玦对此已经不解很久了,作者的BUG,他很想看看这个世界怎么圆。

主神立刻回答:“虽然基于剑典,可撒手法放弃了用剑,按道理说比剑典次一等,但经过慈航静斋这么多年的完善,论威力实则各有千秋。”

“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猜测,云想真是慈航静斋这一代的斋主,她有两个徒弟,修行撒手法的言静庵和修行剑典的梵清惠,言静庵无论武功、容貌还是人格魅力都强于梵清惠,而且和云想真修炼一样的武功,云想真未免会有些偏颇,所以慈航静斋日后的斋主便是言静庵?”明夕玦问。

“未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主神平静地回答。

明夕玦虽然没说什么,但他已经认定这个答案,言静庵可比梵清惠难对付多了,看来日后还有的磨,不过…他突然很想给远在蒙古的庞斑烧三炷香。

庞斑啊庞斑,虽然蒙赤行云游天下体悟人生去了,再也不管事,但你的师祖向雨田还活着,虽然你不知道他的存在,可他却经常关注你,日后你为言静庵放弃天下二十年,向雨田会有什么反应…提前为你默哀吧!

明夕玦回到长公主府,杨丽华正好在找他,见到儿子,她露出温柔的神情,拉着明夕玦坐在她身边,问:“阿摩来找我,说是想带你参加伐陈之战,你想去吗?”

“娘亲,我…”明夕玦看见杨丽华眼中的期盼,只觉得喉咙被堵住一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要求本来就是他对杨广提的,毕竟伐陈之战牵动各方势力博弈,他必须帮杨广在此战中谋取最大利益,这也是推杨广上位的重要步骤,而且他还要打探一下江南的情形。

明夕玦有无数条理由,每一条听起来都非常重要,似乎他不去就是天理不容,但面对杨丽华,他无从开口。

宇文娥英已经出嫁,杨丽华便将心思全部放在明夕玦身上,恨不得明夕玦日日在眼前才好,就算他是纨绔子弟也没关系,她能让儿子过得很好,为什么要去战场?虽然她也知道,明夕玦必定是跟着杨广,被重重保护,而且明夕玦是神仙转世,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她还是不想。

在她眼里,明夕玦只是她的儿子,仅此而已。

看见明夕玦久久没有说话,杨丽华微微一笑,神色温柔至极:“我知道你想去,所以我已经答应阿摩了。”

“答应?”明夕玦有些不可置信,杨丽华看见他这个样子,想到杨广当时的表情,便笑了起来:“是啊,你们放心地去,我会帮你们的。”

明夕玦听见杨丽华这样说,顿时有些着急,他立刻道:“娘亲,您千万不要…”

杨丽华摆摆手,柔声道:“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的安全,但你不要忘记,你的父亲再怎么不着调,再怎么令人讨厌,他也是皇帝,有无数女人会为他争风吃醋。他立了五个皇后,我虽然是他的正妻,却不是出身最高的那个,父母都指望着我地位稳固,才好名正言顺地揽权。你父亲做事由着性子来,就算是皇后,废立都是一句话的事情,我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位置上这么多年,得到所有人的敬重,怎么会没有一点手段?”

“但…”杨丽华虽然这样说,明夕玦还是觉得夺嫡之事太危险了,不应该让母亲卷进去。

“我的妹妹们挑衅讥讽我,我一句话都不说,你认为我懦弱?不,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若经常和她们吵,只会消磨父母对我仅有的感情,我不像她们有夫家支撑,我所能依仗的,无非是父母的内疚而已。她们越是咄咄逼人,父母就会对我越愧疚,因为她们现在敢这样对我说话,都是建立在我的血泪之上。”杨丽华缓缓地说,“你跟随阿摩征战,母后一定会将我接到宫里去住,云昭训的心腹就是我的人,设计她还不容易?我在后宫挣扎多年,哪怕是最细微的表情、最微小的动作乃至说话的语调,都符合场景恰到好处。看似劝慰,实则煽风点火,不着痕迹地上眼药…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有如本能,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情还是伪装,就算事后回想,也没人能挑出我一丝一毫的错处,父皇母后只会觉得我宽容大度。我住在宫中,有足够的机会让父皇母后厌恶太子,不是么?”

明夕玦默默地别过脸去。

慈航静斋算什么?阴癸派算什么?她们有容貌优化气质加成,青年才俊随便挑,就算感情失败也没关系,人家还有候补成员以及更高追求,哪像宫中的女人,无论皇帝是俊杰还是人渣,她们都得百般迎逢千般讨好,一旦输了,轻则冷宫枯寂,重则性命不保,岂能不手段尽出?如果杨丽华容貌气质再出挑一点,让她与祝玉妍、言静庵抢一个男人,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输,但最后一定是完胜啊!

他错了,他不该小看杨丽华的,能在宫斗中胜利的女人就是神啊!

第010章

建康,陈国皇宫。

“你最近心情不怎么好。”明夕玦神色平静无波。

“阿拓、世钜,你们明知道我在烦什么,却只是在旁边看戏,未免也太没义气了吧?”杨广抚额,很是郁闷。

现在的杨广还是那个有雄心壮志的晋王,所以他在伐陈之战中表现得非常有气度。他深知自己虽有军事天赋,却远不如征战沙场的老将,所以对战局不怎么干涉,而是一心抓纪律,以致隋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隋朝军纪严明,又有名将统兵,他们一举突破长江天堑,灭亡陈国,统一战乱数百年的中原大地。杨广又要求,隋军所到之处,对陈朝府库资财一无所取,更让百姓对他赞誉一片。

正因为如此,杨坚产生了忧虑,他倒没像李渊那样,防儿子跟防贼似的,这一点杨坚做的比较好,当然也可能是杨广伪装出色。杨坚只是认为,杨广作为弟弟,名声盖过了太子实在不利于国家,所以他就想到,自己的三儿子秦王杨俊不也在此次战争中打酱油吗?就让杨俊将和氏璧护送回大兴城,抬高杨俊的声望,不让杨广独揽全功。

关于这一点,明夕玦很想吐槽,杨坚你到底有多么看不起杨俊啊?你是觉得他永远蹦跶不起来,才对他这么放心么?你让太子来将和氏璧带走,效果都好过让杨俊送和氏璧回去啊!

平白无故被分去功劳,杨广极为不高兴,但石之轩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秦王护送和氏璧,实乃天大的好事。”石之轩唇角微微上扬,他是魔门花间派掌门,邪帝向雨田又算他半个师父,和慈航静斋势不两立,所以他说起话来毫不留情,“当今圣上对佛教观感不好,慈航静斋怎会让大隋安稳?他们定要抢走和氏璧!秦王护送和氏璧,自然会万劫不复,障碍又少了一个。若是和氏璧在阿英你手里,除非…”他目光在明夕玦身上转了一圈,才说,“和氏璧暂且寄放在慈航静斋,等日后国泰民安,我们再将此事揭露,她们就只有身败名裂一条路!”

明夕玦觉得很奇怪,历史上隋朝皇室成员都是佛教徒,大力弘扬佛教,结果在这个世界,杨坚对宗教的观感却不怎么好,杨广自然也不喜欢这些。话又说回来,如果杨广是虔诚的佛教徒,心性就根本不适合练道心种魔大法,向雨田也不会收他为徒。

对于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明夕玦已经无力深究了,反正这一家子不信佛对他更好,那就这样吧!

杨广生性多疑,就算早早投效他的宇文述,他都暗自防备着,唯独明夕玦和石之轩例外。明夕玦是仙人转世,不会栈恋皇位;石之轩是杨广唯一的朋友,两个人又相当于同门师兄弟,还没有利益冲突,关系自然极好,这一点从他们对彼此的称呼就能看出来,“世钜”“阿英”,都是直呼名字。

“慈航静斋?”杨广听见石之轩这样说,虽然笑容依旧温和俊美,却透着讥诮的意味,“她们的确了不起,梵清惠才刚入世,就成了宁道奇的红颜知己,宁道奇都可以当梵清惠的爷爷…杨俊本来就信佛,见到她立刻惊为天人,神魂颠倒。说起来也要谢谢阿拓你,若非你用特殊的手法掩盖我的气息,梵清惠定会发现我修行魔功。”

石之轩的师傅是慕清流,平日接触的又是向雨田、令东来这等绝世人物,他本身又极为出众,自然眼界极高。若说他原本对“中原散人”宁道奇还有几分好奇,现在就只剩下不以为然,真正的高手都是心性坚定至极,一心追求天道的,宁道奇修为到了这等层次,还会被女色所惑,怎能让石之轩看得起?

对于政治斗争,石之轩向来敏感,所以他冷冷地说:“不过是老一套罢了,阿英你没有对她们言听计从,她们眼见控制不了你,就要扶植一个代表来和你斗,她们只是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哪会真的管天下苍生的死活?虽然花间派也没资格这样说,但我比她更坦荡。”

明夕玦虽然觉得石之轩的观点有些偏激,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对,如果慈航静斋真的一心为民,就应该什么都不做,任由隋朝得到和氏璧,毕竟“得和氏璧者得天下”这句话已经流传很久,隋朝大一统也能让全国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因为杨坚不喜欢佛教,她们就要用手段夺取和氏璧,然后暗地里宣扬隋朝并非天命所归,否则为什么没在陈国找到和氏璧?这无疑是给隋朝种下隐患,方便她们日后行事,这种做法真的是为了苍生吗?

杨广听见石之轩这样说,微微扬眉:“扶植代表?他们扶植谁都没用,不可能有人比我优秀。”

“你这话说的太满了。”明夕玦发现杨广经过此次胜利之后,自信心爆棚,立刻打击他,“你面对的困难多着呢,眼前就有一点,江南世家和山东世家自负是纯正汉人,看不起关陇世家,说他们是胡汉杂种,暗地里动的手脚肯定不少,更不要说还有在江南根深蒂固的佛教。如果你不能好好解决此事,定会有人以此攻击你,甚至夸大此事,妄图抹去你的功绩,你可有想好对策?”

杨广早就将这些问题翻来覆去想过很多遍,闻言立刻说:“我打算先去拜访茅山宗掌教王远知道长,茅山宗乃天下道教之首,上一任掌教陶弘景还被封为‘山中宰相’,在江南世家极有影响力。若是我能得到茅山宗的支持,江南世家也会掂量掂量;我未来的正妃萧氏是后梁明帝的女儿,这又拉近了我和他们的关系。我这些天也钻研了多本佛经,只要我表现出对佛学和儒学的热心,接见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儒,和他们辩论以此,不仅可以让南朝人民接纳我大隋,也会让民众更加爱戴我。”

听见杨广侃侃而谈,句句都切入要害,了解历史的明夕玦自然知道,杨广真正做到他说的每一句,却更让明夕玦不住叹息。

杨广当晋王的时候一统全国,又镇压江南叛乱,抗击突厥入侵,在成为皇帝后更是击败突厥、收复西域、亲自开拓丝绸之路、荡平南越,堪称战功赫赫,也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论文才,杨广诗词自成气象,是隋朝享有盛名的诗人,他开创科举,大力推广均田制,种种措施都有助加强中央集权,实在是历代帝王中难得的英才。

只可惜,太聪明不是好事,杨广喜爱享乐,到了后期也被自己的功绩迷了眼,加上他种种改革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隋朝又是长久战乱后的大一统,遗留问题太多,隋朝根基不稳,一步错,步步错,这才导致杨广昏君之名传到现在,同样是二世而亡,胡亥和杨广怎能相提并论?

想到世家大族,明夕玦就心生厌恶,李唐为了争夺天下,居然引突厥兵入关,让突厥人肆意践踏百姓,在他们眼里,世家的利益重于国家的利益,百姓更算不得什么。这毫无疑问是卖国,之所以没落个“汉奸”的名声,只能说李唐得了江山,没人敢这样写,在明夕玦看来,就算皇帝再昏庸,世道再乱,内部解决就好,怎能引外敌进入?外族根本不会把你们当人啊,历史上这么多惨痛教训还不够吗?

对唐太宗李世民,明夕玦感觉也很复杂,他承认,李世民是明君,将天下治理的很好,但李世民也是史上第一个亲自修改史书的皇帝,他的举动让史官从此不再纯粹。而且,太宗和魏征的君臣相得引为美谈,流传千古,谁知道魏征死后,李世民就砸了魏征的墓碑?对于这位皇帝,明夕玦顶多打六分,不过明夕玦向来客观,现在他对李世民评价都来源于史书,真正如何还是要等日后见了再说。

“茅山宗王远知?”石之轩沉吟片刻,也觉得这是极好的选择,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两点,“楼观派是天下有数的道家大宗,他们的分支全真教在江湖也很有威望,同样不能落下,但我觉得还应以茅山宗为主。但王远知是典型的江南世家清流,我们如何打动他呢?”

石之轩看似在提问,目光却一直落在明夕玦身上。

凡事都要榨取最大利用价值,这才是石之轩的行事风格,眼下有明夕玦这个外挂在,如果不能打动王远知,他也不用当这个花间派掌门了。

杨广也望着明夕玦,直接说:“阿拓,靠你了。”

果然,人一熟就不容易保持神秘感,明夕玦这样想着,却取出一小罐六安瓜片,这个时代喝的都是茶汤,即茶叶混着调料一起煮,味道要多奇怪有多奇怪,明夕玦自然喝不惯,就直接向主神要好茶。结果从杨丽华到杨广到石之轩,从向雨田到慕清流到令东来,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杨广虽然派人倒腾茶叶去了,但现在还没多少成效,要打动王远知,还得用主神出品的好东西。

“仅仅是茶叶还不够,我会帮他们道教整理一个完善的体系出来。”明夕玦知道后者才是道教无法抗拒的,他望着杨广,意思很明显。

现在武将对你有认同感,文人清流景仰你,天下人都知道你一统全国,勒令士兵秋毫无犯,百姓对你感激涕零,后宫之中还有杨丽华暗中动手脚,独孤皇后也更偏心你,还我们还这样帮你,如果你再搞不定江南并借机当上太子,你就真的没救了。

第0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