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有人来到了陆郁梨的床边。

一双粗糙温热的大手覆在了她的额头,那个曾经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小梨,小梨,爸爸回来了。”

陆郁梨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那个声音还在继续:“还好没发烧,你怎么没让医生给她打葡萄糖?”陆郁梨被一双强壮有力的胳膊抱了起来。

她缓缓睁开双眼,映入眼中的是父亲那风尘仆仆的面孔,跟她记忆中的父亲一模一样,是那么年轻英俊。

前世的父亲一直都不曾老去,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今年十月。现在,父亲好端端地回来了。

陆郁梨怔了好一会儿,才翕动着干裂的嘴唇叫了声:“爸。”

陆国华看着小女儿那双原本清亮有神的双眸变得空洞无神,肉乎乎的圆脸变得又尖又小,不由得心头发酸。他低下头用硬硬的胡茬蹭蹭女儿的脸,关切地问道:“告诉爸爸,哪儿不舒服?你想把人急死。”

陆郁梨仍然望着父亲发呆,慢慢摇头道:“我没病,就是想爸爸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爸爸了。”

陆国华勉强笑了笑:“这个小淘气鬼。”

陆国华抱着小女儿不舍得撒手,问长问短问东问西的,突然间从一个寡言少语的汉子变成了絮叨的老太婆。郁春玲和陆郁桃在旁边看着陆郁梨突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心中的巨石终于落下了。

不用陆国华说,陆郁桃就赶紧去厨房做饭去了。她知道妹妹刚醒来,脾胃很虚弱,没敢做别的,只给她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汤,想着父亲还没吃饭,又顺便给他做了一碗面条。

郁春玲伸手去接碗:“国华,你先去吃饭,我来喂小梨。”

陆国华坚持要自己喂:“我不饿,先喂她吃了再说。”

陆国华面带笑容,一勺勺地喂陆郁梨吃饭,陆郁梨大口大口地喝着面汤。

趁着陆国华喂饭的时间,郁春玲絮絮叨叨地说了些家常小事。

陆国华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回答两句。

陆郁桃和陆郁强的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依偎在父母身边,气氛温馨而安详。

第十三章 全家团聚

陆国华回来后,左邻右舍纷纷过来看他。众人看到先前水米不进的陆郁梨突然变得活蹦乱跳,纷纷感叹。

“这孩子,吓死个人了,好几天不吃不喝的。”

“是啊,这是父女连心,你一回来这不就好了。比扎针还灵。”

陆国华在跟乡亲们说话,陆郁梨乖乖地坐在爸妈身边,静静地听着。

邻居坐了一会儿陆续离开,陆国华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给陆郁桃:“你去村口王二胖家买半斤肉,再买根棒骨给小梨熬汤。”

陆郁桃接过钱出去了。陆郁强也像只小尾巴似的跟在姐姐后面。

陆国华侧过身,温声问:“小梨想吃什么,明天爸爸带你去镇上买好不好?”

陆国华说着话,又把陆郁梨抱到自己膝头上坐着,陆郁梨起初有些别扭,毕竟她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就算是自己的父亲也有些不适应。她在父亲怀里胡乱扭动一会儿就要下来。陆国华脸色一变,忙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陆郁梨赶紧摇头。

“这是怎么了?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陆国华有些疑惑地说道。

郁春玲在旁边说道:“她呀,还是精神头没全回来,要不然早折腾得你烦了。”

陆郁梨心中一惊,这是引起爸爸的怀疑了吗?

她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好像很粘爸爸,在家缠着要背要抱,连他外出吃酒席,她也非要跟着。在本地某些人家,尤其是正式些的场合,女人和孩子是不准上主桌吃饭的。但陆郁梨每次都非要缠着去,不让去就要撒泼打滚,陆国华一向惯孩子每次只好带着她去,起初大家都有些不习惯,很多人私下里议论他太溺爱孩子。还有的男人借着酒劲当面说他:“国华啊,你这太宠着孩子了。我家的,别说是姑娘,就是我那最金贵的小子也不准这样,要是那小子这么不听话,我早揍他了。”

陆国华只是一笑:“我家跟你家不一样。我可不舍得打老婆孩子。”

对些不长眼当面说道的人,陆国华轻者不予理会,重者就呛上几句。时间长了,大家也都慢慢习惯了。

后来那些小孩子叫陆郁梨有如此待遇,也跟着要上桌,大人要管,他们就说:“为啥小梨能上桌,我就不能?”渐渐地,大人只好挣一只闭一只眼,只要没有稀客贵客,就谁他们去。

六岁之前的陆郁梨是村里同龄孩子羡慕的对象,也是他们的小领袖。那时的她,天真懵懂、淘气异常,尚不识人间疾苦。只是后来,家中一夕巨变,当父亲这棵为她遮风挡雨的大树轰然倒塌后,所有的凄风苦雨一齐向她袭来。

在陆郁梨寄人篱下的那些艰难日子里,这段幸福美好的时光被她反复回忆、回味。有时她会想,若是没有这段回忆会不会更好些,因为没有比较没有痛苦。就像一个人没享受过温暖就不会觉得寒冷有多难熬。可是她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没有这段回忆,她的一生岂不是都是灰暗的?不管幸福时光多么短暂,她至少曾经被人珍视过,至少知道被人宠爱是什么回事。

“小梨,小梨。”沉浸在往事中的陆郁梨突然被父亲那焦急的声音拽回现实。

陆国华盯着陆郁梨的眼睛看了一会儿,说:“这孩子还是有些不大对头,不行,我明天得带她去市医院看看。”

陆郁梨一听还要去市里,赶紧抱着爸爸的胳膊说:“爸,我没病,我不要去医院。”

陆国华了然一笑,他当然知道小孩子都怕去医院。

陆郁梨很怕爸爸真带她去医院,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只好尽力扮演一个真正的小孩子,缠着爸爸问东问西,问的问题又幼稚又好笑。陆国华也不嫌烦,每回都认真细心地回答。

不多会,陆郁桃买肉回来了。陆郁强自然也跟着回来,哥哥一回来,陆郁梨就轻松多了。因为他问的问题是真幼稚可笑,她暗暗松了一口气,要扮演一个小孩也挺累的。

天还没黑透,他们就开始吃晚饭了。晚饭为了照顾陆郁梨,吃的是肉片汤,将瘦肉切成块,再用擀面杖擀成纸一样的薄片,烧开水直接下锅,再佐以花生木耳黄花菜豆皮和青菜,临出锅时加点淀粉一搅和,熬成浓淡适中的一锅肉汤,再撒上嫩绿的葱花香菜滴上几滴香油。香喷喷的肉汤配着家长小菜,就着自家蒸的又宣又软的白面馒头,让人不由得胃口大开。陆郁强敞开了吃,撑得肚皮滚圆。陆郁梨克制着没敢多吃,她毕竟饿了几天,一下子猛吃猛喝,怕肠胃承受不了。

晚饭吃得十分可口,饭后一家又其乐融融。

偏偏有人来破坏气氛。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陆郁梨的奶奶。

陆奶奶早听说二儿子回来了,却一直没见他登门来看自己,心里头本就十分不快,她来到二儿子家,又灵敏地闻到了肉味,这不孝的儿子儿媳有好吃的从来都不想着自己。

陆奶奶心头一股无名火起,一开口语气就很不中听。

陆国华一看到自己母亲来了,赶紧站起身,“妈,您来了,吃饭了没?”

陆奶奶嘴一撇,阴阳怪气地说道:“都这时候咋能没吃,我没福吃肉,还没福吃粗茶淡饭吗?”

郁春玲自然听出婆婆的言外之意,颇为心虚地解释道:“这不小梨生病了吗?就给她买点肉补一补。”

陆国华倒不像郁春玲那样心虚,他们早分家了,养老钱他又没少给过,自家吃什么还用得着跟别人解释吗?自已老娘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明白得很,他早看开了也看淡了,她偏心老大租惯着老小,一直都忽视他这个儿子,连带着也不待见自己的儿女。这次小梨生病,不但不帮着奔走,还说不中听的风凉话。因此,他对这个老母的情份更淡更浅。

“妈,这么晚了,您找我有事?”陆国华不理会她的阴阳怪气,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陆奶奶依旧阴阳怪气:“咋了?你当儿子地不去看我,我来看你还不行吗?”

陆国华笑笑,没接话。

陆奶奶先是抱怨了一通生活艰难,日子不好过,然后又旁敲侧击一番。以前,每回陆国华外出打工回来,都会提着东西去看望老母,临走时还给些钱。不过,这次,他不打算给。一是确实没挣多少钱,二是他听媳妇转述了老娘说的那些话,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陆奶奶敲打了好一阵,见二儿子没反应,心中愈发窝火。

陆郁梨看见自己奶奶吃鳖,心中痛快不少。爸爸真是好样的。

这时她故意打了大大的呵欠说道:“爸,我困了。”

陆国华慈祥地蹲下身,对陆郁梨说道:“小梨困了?爸爸抱你回屋睡觉好不好?跟奶奶再见。”

陆奶奶气得脸色发青,还想再说些什么。

就听陆郁梨脆声说道:“奶奶,再见。”说完,她又补充一句:“奶奶,上次大伯母说要给我捉只鸡补身体,她捉不到,明天让我爸爸去捉吧。”

陆奶奶:“”一句客套话她还真当真了。

“你带她去睡吧,我回了。”陆奶奶铩羽而归。

郁春玲把婆婆送走,顺手关上了院门。

郁春玲看着小女儿说道:“今晚小梨就跟我们睡吧。”

陆郁梨连忙摆手:“我不跟你们睡。”小时候不懂事,每次爸爸外出回来,她都要硬挤到爸妈中间去睡,现在哪还能干这种事?

说完,她又怕爸爸怀疑,于是解释道:“天太热,爸爸打呼。”

陆国华笑着拍了一下她的头:“小淘气鬼,竟敢嫌弃老子。”

陆国华亲自给陆郁梨洗净脸洗脚,又监督着她刷完牙,才放她回屋睡觉。

陆郁梨兴奋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她最想做的事达成了,爸爸平安回来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想想都让人激动。

不过,有句话叫乐极生悲。睡到半夜时,陆郁梨发现自己浑身燥热,头昏脑胀。这几天折腾身体太过,报应来了。

第十四章 开学了

当晚,陆郁梨发起了高烧。陆国华把她抱到他和郁春玲的房间,两人换着法子用乡下土方给陆郁梨降温退烧,打算等天亮了再不退烧就去医院。

用湿毛巾敷额头,用白酒擦身子。

一直折腾到半夜,陆郁梨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

郁春玲打了个哈欠说:“国华,你去里间跟小强挤挤,我来照顾小梨。”他这次回来得急,一路上肯定也没休息好。

陆郁强平常就睡在卧室里间的小床上,冬天天冷了,他也会挤到爸妈的床上睡。

陆国华一边用白酒给陆郁梨擦身体一边说:“小梨这样,我哪睡得着。没事,我不累。”

两人和衣睡在陆郁梨的两边,时睡时醒,时不时起身摸摸她的额头看体温降下来没有。

陆郁梨头脑昏沉,半梦半醒。她蜷着身子,有时往妈妈怀里钻,有时又往爸爸怀里拱。两人用手轻拍她的背部,柔声哄她入睡。虽然身体依旧很难受,但陆郁梨心里却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到了后半夜,陆郁梨身上也不那么难受了,睡得越来越沉,次日清早醒来,顿觉头脑清爽许多。她闭着眼睛摸摸两边,爸妈早起床了。她刚醒就察觉有人在轻轻地挠她的脚心。

陆郁梨睁眼一看,见是自己的哥哥正傻呵呵地看着她笑。她也回之一笑,抬脚踹了他一下。她越踹他,哥哥就越要挠她。两人正在打闹,陆国华进来了。

陆郁强笑嘻嘻地跑上前撒娇告状:“爸,爸,妹妹踹我。”

“踹你活该,你肯定又挠她了。”陆国华笑着说道。陆郁强依旧嘻嘻地笑着。

陆国华呼噜了一把陆郁强的脑袋,让他去洗脸吃饭。

他走过来弯腰一把捞起陆郁梨,往头顶举了举:“咱们去吃早饭喽,以后要乖乖吃饭,比过年时可轻了不少。”

“好。”陆郁梨乖巧地点头。

早饭是棒骨汤煮面,陆郁梨胃口大开,连汤带面吃了一碗。她的身体恢复了,心里上因为卸下了重担,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起来。她的眸子愈发清亮有神,鼻梁高挺,嘴唇红润,整个人散发着健康蓬勃的生机,再加上嘴甜。

乡邻见了忍不住夸上几句:“国华,你家老三养得可真好。”

陆国华心中得意,嘴上却谦虚地笑笑:“好什么呀,淘气得很。”

夸的人也实在,又加了一句:“我这人可不爱奉承人,我说好那是真的好,可比你妹子家的那个女娃好多了。”陆国华听着只是笑。

陆国华回家已有半月。他在家时,家里的气氛明显不一样。家里比以前更热闹,也更像样子。家具坏了有人修,重*力活有人干。出入陆家的大人更多了,男人女人都有。陆国华识文断字,会算帐,为人正直又有主意,在村里人缘不错。有不少人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就喜欢来跟他商量。每回,陆国华都会尽力帮忙。

这些人说完自己的事,也会随口聊聊陆家的事。

“国华,你这是啥打算?年前还出去打工不?”

陆国华略有些迟疑,不外出打工,守着几亩薄地实在没出路;要外出,又有些放不下家里。如果可以的话,他不愿意孤身一人背井离乡。

陆国华说道:“还想好呢,我等秋收过后再做打算。”

陆郁梨在旁边听到这话,心头不由得又是一跳。她费尽心思把父亲弄回家来,如果再让他回去,那岂不是白费功夫了?

但是究竟怎样才能阻止父亲外出呢?毕竟得给他找个赚钱的门路才行。什么样的路子可行呢?

天南村一带山清水秀,但人多地少,这个时期本地连家像样的工厂都没有。人们谋生的路子实在有限。前世,倒有人开农家乐,农业观光园之类的,但现在明显还不到时候。

现在能做的是什么呢?那只能是做小生意了。从广东那边批发服装电子表之类的商品在本地倒卖,生意应该错不了。陆郁梨记得他们隔壁村就有一个人靠这样发了财。

陆郁梨等客人离开后,连忙跑到父亲身边,眼巴巴地望着父亲说:“爸爸,你以后不要离开我们好不好?”

陆国华捏捏她的鼻子笑着说:“爸爸也不想离开你们,可是爸爸要挣钱供你和你姐读大学呀。”

“爸爸就留在家里挣钱也一样的,妈妈也能挣钱了,我也一起去了呢。”

陆国华自然听说过这事,这么小的孩子就想着去卖咸菜挣钱,他心里既骄傲又心疼。

陆国华忍不住愧疚地说道:“小梨这么聪明,要是生在好人家就好了。我听说你金金姐都开始学画画了。”

陆郁梨不屑地说:“我才不要当金金姐,她爸爸没我爸爸好。”

“你这个机灵鬼马屁精。”陆国华心里却是心花怒放,同时,又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日子过好了。将来最好能把孩子送到县里去读书。

暑假已到了尾声。陆郁桃要去镇中读初中,陆郁梨也要去天南村小学报道。

天南村小学质量极其一般,有很多教师也就中学毕业,师资力量不够,很多老师身兼数职。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都教。

村子里没有幼儿园,只有一个学前班。大多数孩子都是混一年学前班就直接入学,还有的直接上一年级。

一年级的学生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从六岁到九岁不等,甚至还有十岁十一的。后两种要么是脑子不怎么开窍,学习特别笨的,要么是被家里耽误了的。后者多是女孩子,她们要照看弟妹放羊放牛,被家人当丫头使唤,最后送到学校随便读个几年,便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了。很多农村学校,从小学开始,女生一路流失。小学男女生各半,初中减少,到了高中,一个班里的女生寥寥无几。

当然,陆郁梨现在所在的班里,女生比男生还多些。这里面有不少都是她认识的人。同村的小伙伴,当然还少不了她的堂姐陆美丽,陆美丽比她三岁,因为家里养羊需要人照料,大伯母就让陆美丽晚两年上学。

陆郁梨看着这个堂姐,心里已经没有多少触动。前世的她没少挤兑她,其实陆郁梨也不是好欺负的。但是有什么用呢。她是在大伯母家里,爹死娘嫁,举目无亲。在这个不是自己的家里,她只能一点点地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小心翼翼地不敢犯错。但即便这样,陆美丽仍然不肯放过她。

陆美丽做为一个女孩,在家里备受轻视。于是她把气撒在比她更弱的陆郁梨身上。

陆郁梨得了奖状,她因为妒忌便怂恿陆清华撕掉奖状。陆郁梨收到姐姐寄的衣服,她便抢过来穿,穿不上也要硬穿。直到有一次,她把衣服撑破,当众出了丑才不得不收敛些。

陆郁梨尽力不再想前世的事,这些人已经影响了她的前世,难道重活一世,自己还要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下吗?

绝对不能。这一世,她不但要弥补前世的遗憾,还要彻底抹去心灵中的阴霾,让那些人再也影响不到自己。

一年级的课十分简单。陆郁梨只随意听了几耳朵。一到放学便和大家一起冲出了教室。

回到家里,陆郁梨发现家里来客人了。来的人却是她意料不到的。

第十五章 做生意

来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她前几天想到的隔壁村的首富王立飞。

陆郁梨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王立飞发财后不但给天南村小学捐款建造了几间教师,还给学校里成绩好但家境贫困的学生发了一笔奖学金。陆郁梨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她险些要辍学,这笔钱帮了她一个大忙。

王立飞此时还不是几年后那个意气风发的本地首富,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汉子。他大概二十七八岁,瘦高个子,身穿一条洗得发白的土布裤子和暗蓝条纹的衬衫。他坐在客厅里跟陆国华说话。

陆郁梨纳闷的是,王立飞怎么会跟爸爸认识呢?前世并没有听说这事啊。

陆郁梨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打量着王立飞。王立飞友好地冲陆郁梨笑了笑,然后对陆国华说:“陆二哥,这是你家老三吧,长得可真像你。”

陆国华回答说是,又招手让陆郁梨过来叫人。

陆郁梨大大方方地叫了声王叔。王立飞见这孩子不怕生人,愈发觉得有趣,又多问了陆郁梨几句,见她回答得有条有理,不禁感叹道:“这孩子真聪明,不像我家那破小子,淘气得要命。”

陆国华接道:“男孩子淘气些正常。”

两个大人扯了几句孩子的事,又继续聊天。

陆郁梨假装在一旁写作业,实则在旁边竖着耳朵偷听。

听了一会儿,她也大概明白了。原来王立飞是来找大伯母家要帐的。这帐呢是一笔糊涂帐。听那意思大伯母不想认帐。

王立飞略有些气愤地叹息一声:“陆二哥,你别嗔着我说你大哥大嫂的坏话,他们这夫妻俩,咋说呢,目光太短浅。你说这乡里乡亲的,论起来我家那口子还跟你大嫂沾点亲戚呢。你看这事弄的,我左一趟右一趟来。算了,这二百块钱我也不要了,我算是花钱认清这两口子了。”

陆国华听说自己哥嫂干的糊涂事,不觉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说道:“要不我再去跟他们说说。”

王立飞连忙拦住他:“别别,你去了也没用。”

陆国华心里也明白,他去了确实没啥用,所以也就顺势坐下了。他想了想又说道:“一家不管两家事,我这个当弟弟的确实管不住大哥大嫂,你要是手头紧,我这有二百先借你用。”

王立飞迟疑了片刻,随后拒绝道:“不用不用。”

陆郁梨在一旁看得分明,王立飞迟疑的神情说明他应该遇到困难了。陆郁梨飞快地在脑中搜索王立飞家的情况。她好像听伯母说过,王立飞的老婆因为想生个闺女,怀二胎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六七个月被计生办的强行拉去引产,又惊又吓又伤了身体,从那以后身体一直不好,时不时地要吃药看病。在他们这样的家庭中,有个病人简直是个致命打击。当年王立飞外出做生意跟他老婆有很大关系。

陆郁梨思量了一阵,王立飞敢于闯荡,为人性格正直靠谱。他后来发财后,没少回馈乡里,而且也没听说过抛妻另娶的事迹。爸爸跟他来往是极好的事情。陆郁梨倒也不是刻意想巴结这个人,她只想抓住这个机会,开阔一下父亲的眼界和视野,多找些出路,不让他再去建筑工地干那些危险又赚钱少的活计。如果没有这个契机,空口白牙地就劝父亲去经商,恐怕难以行得通。

所以,她要抓住今天这个机会。想到这里,陆郁梨再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