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他问你家了。”

人群中有小些的还没上学的孩子回答道。

“他问什么了?”陆郁梨好奇地问道。

“他问、问”小男孩挠着头,想了一会儿才语焉不详地说:“问你爸在家不,问你在哪儿没了。”

陆郁梨心念一动,突然拨开人群往村外跑去,可是哪里还有人影?

“妹,你别怕,下回他再来,看我不打他。”陆郁强安慰陆郁梨。

“嗯,你下回别打了。”陆郁梨心不在焉地说道。

晚上,郁春玲回家时,陆郁强又复述了一遍自己捉贼的英勇经过。郁春玲笑眯眯地夸了他几句。晚饭时还给兄妹两人各煮了个咸鸭蛋。

半个月后,一个星期日的上午。陆郁梨正在和陆郁强坐在院门前剥花生,突然听到有小孩喊:“小梨,你爸回来了。”

陆郁梨和陆郁强一起站起来争向往外跑,当然,还是陆郁强以绝对的优势跑在了前面。

陆郁强一边跑一国喊:“爸,爸。”

陆国华隔着老远就开始笑,待儿子跑到跟前,便把行李往地上一扔,掐着他的胳肢窝往上一举,嘴里说道:“看来你最近吃饭挺努力,胖了不少。”陆郁强笑得见牙不见眼。

陆国华放下儿子,又举起陆郁梨,刚一举起就不由得皱眉:“小梨怎么变轻了?”

陆郁梨心中高兴,调皮地答道:“我在竖着长。”

陆国华单手抱着陆郁梨,一手拎起行李袋,边走边说:“竖着横着都要长,知道吗?”

郁春玲听到动静,和大女儿陆郁桃一起笑着迎了出来。

陆国华跟郁春玲说了几句话后,便用温和的声音问道:“我不在家时,我是不是又不舍得给孩子改善生活?你看小家伙又瘦了。”

郁春玲觉得很冤枉,连忙说:“怎么没改善?按你叮嘱的,家里的鸡蛋鸭蛋都没舍得卖,肉一星期吃一回,比起别人家好多了。我看她呀,准是因为你不在家,没什么精神。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从小就粘你。”

陆郁梨也连忙替妈妈说话:“不怪妈妈,是我长肉长得慢。”

“好好,不怪就不怪。”陆国华好脾气地说道。

接着,他又问了陆郁桃上学的事,接着简单说了几句生意上的事:“本来想进了货就回的,可立飞说,到周边的省市卖得也很快,我们就去试了试,果然不错。”

郁春玲不安地问道:“他爸,这次没赔钱吧?”

陆国华神秘地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存折,郁春玲一看存折上的数字,不由得惊讶出声:“我的天。”陆郁梨也凑上去看,看到上面的数字竟然是八千。

陆国华让郁春玲将存折收起来,又挨个胡撸了一把两个孩子的头,叮嘱道:“你们两个小的,特别是小强,千万不要往外说,知道不?”

陆郁强并不知道具体数字,只顾稀里糊涂地乱点头。

从下午一直到晚上睡觉前,陆郁梨的心情一直都在飞扬着,某一个瞬间,她突然醒悟道,既然父亲躲过了前世的那场意外,那就说明他已经彻底地躲过了这个劫难。自己这样一直担心何时是个头?难道因为担心出车祸就一辈子不过马路了吗?同样的,难道因为怕父亲出意外,就不让他出门了吗?

同时,她也清楚,也许是前世的悲剧太过沉重,让她即便得到幸福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患得患失,整个人极没有安全感,凡事都喜欢往坏处想。这一世,她应该乐观些,凡事尽量往好处想。

第二天清晨,陆郁梨醒来时,听见喜鹊在叫。按村里老人说,这预示着有好事要发生。

第二十一章 电视

陆郁梨中午放学时,就看见堂屋的桌子上放了一台崭新的电视机,熊猫牌的黑白电视,十四英寸的。

陆国华正在忙着调试电视,屏幕上出现一片雪花。

陆郁强高兴疯了,围着电视又笑又跳,连雪花都看得津津有味。

陆国华笑着训斥道:“别捣乱,去陪妹妹玩去。”

陆郁强拉着陆郁梨瞎比划:“晚上看那个,脚上踩轮子的,飞高高的电视。”

陆郁梨笑了笑,她猜哥哥说得可能是《封神榜》。

很快地,堂屋里、院子里围了一群看热闹的人,大人孩子都有。

这个时候,电视在天南村还属于稀罕物,村子里只有村长家和两个富户家有。村民有时也挤过去看,不过,大家感觉跟他们几家有些微妙的距离,也不好意思天天上人家家里去看。陆郁梨家就不同了,陆国华和郁春玲在村里人缘不错,大伙来他们家毫无心理负担。

大人跟陆国华闲聊:“国华,电视晚上能看不?”

“应该能看。”陆国华一边忙活一边答话。

“你现在混得不错啊,电视也买上了。”

“还凑和,孩子嚷着要看,一狠心就买一台。”

当天晚上,刚吃过晚饭,院子里就聚集了一堆来看电视的大人孩子。

孙小丽一家是最先来的,孙家的一对龙凤胎一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郁春玲提前把家里的椅子凳子都搬出来,又特意烧了两壶开水以供乡亲们解渴。

众人兴奋地坐在电视视,翘首以待。

有的人还带来自家炒的葵花籽分给大伙磕着玩。

大人拉家常,小孩笑着闹着,现场十分热闹。

陆郁梨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情十分复杂。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也跟这些小孩一样,每天晚上盼着去别人家看电视。

可是每次她都有那么多的活要干,堂姐和伯母都出去看电视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厨房干活。

现在的她,安安生生地坐在爸妈旁边,边磕瓜子边看电视。这种平淡的幸福正是她前世梦寐以求的。

陆郁梨看着电视屏幕发呆,忽然,一阵熟悉的歌声把她拉回现实。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

功名利禄全抛下

让百世传诵神的逍遥

《封神榜》要开始了。

小孩子们一阵欢呼:“哪吒出来了!”

村民越聚越多,开始是坐在堂屋里,最后堂屋也坐不下了。陆国华只好把电视机放到门口的桌子上。大家挪到院子里看,反正现在的天气也不算冷。因为椅子不够坐,有的人干脆自带凳子,有懒得得带的索性坐自己的鞋上,还有的人爬到了树上看。

陆家买电视的事,在村里引起了一番小轰动。有的人没事就猜测陆国华这次出去究竟赚了多少钱。有些人只是在私下里猜测,有的直接询问。陆国华每次都打哈哈:“没赚多少,跟出去打工差不多。”

问得次数最多的便是陆国中和李秋云夫妻俩了。

他们不但问陆国华赚多少,还想打探王立飞挣多少。

陆国华态度冷淡:“我没赚多少,至于立飞挣多少,你们想知道就自己去问呗。”

夫妻俩被堵得哑口无言。因为欠债的事,他们跟王立飞已经断了来往,彼此见了面连话都不说,此时哪有脸去打探人家赚多少钱的事。

没过几天,王立飞就带着老婆儿子来陆家做客。他妻子叫吴青青,长相斯文秀气,就是看上去有些干瘦苍白,为人和气,说话慢声细语。儿子王长林,今年8岁人,虎头虎脑,活泼可爱。

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热情招待一家三口。

吴青青虽然是初次见郁春玲,但一点也不见外,拉着她的手说道:“嫂子,我早就想来看你们了。”

郁春玲也笑着说:“我也早听说你了,怎么样,身子好些没?”

吴青青笑笑:“好多了。”说着她就拽过儿子让他叫人。王长林一点也不怕生,爽快地叫了声大伯伯母。郁春玲摸了一下他的头,由衷地夸了几句,然后便叫陆郁梨兄妹俩叫人。

吴青青一到陆郁梨便心生欢喜,拉到自己身边问长问短。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随了你俩的优点。立飞回去在我跟前夸了好几回。”

吴青青一边说话一边把准备好的见面礼拿了出来,是给陆郁梨的一整套衣服。

一件秋冬时节穿的天蓝色裙样外衫,他们本地都叫罩衣。胸前和裙摆上还被吴青青绣上了浅紫色的花朵。裤子也是蓝色,裤脚微喇,不过比罩衣略深些,靴子却是红色的,十分精致漂亮。

郁春玲看得出来,吴青青的礼物是精心准备的,而且也不算贵重,稍稍客气了一下便欣然接受了。人情往来就是这样,对于别人的好意若是太过客气反而不好。

“赶紧谢谢你吴婶。”

“谢谢吴婶,这朵喇叭花我好喜欢。”

吴青青和蔼地笑了笑,然后便让陆郁梨试试合不合身。

陆郁梨听话地换上新衣服,上衣裤子鞋子全部合身。

“哎哟,真好看。”郁春玲眯着眼睛夸道。

吴青青看上去也十分满意。

陆郁梨按照一般小孩子的习性,穿上就没再脱下来。还到陆国华和王立飞面前显摆了一圈,博得了两人的两句夸奖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大人跑到外面去玩。

她领着王长林和哥哥刚出门,就看见大伯母站在院外探头探脑的。

“大伯母,你看什么呢?”

李秋云往里头瞅一眼,再把陆郁梨上下打量一眼,问道:“你身上这身衣服是谁送的?”

陆郁梨心说,这人的消息可真灵通。

“是吴婶送的啊。”陆郁梨实话实说,她就想让这人不痛快。

“真的啊。”李秋云心不在焉地问道。她此时的脸色很不好看,她听亲戚说,王立飞做生意有起色了,王家要起来了。本来嘛,王家跟她家关系更近,结果现在却跟二房一家走得挺近。这不,连老婆孩子都带上门了。早知道唉,李秋云是越想越后悔。

“大伯母,你是来找吴婶的吗?你就进去呗。”陆郁梨说道。

“呵呵,我还有事不去了。”李秋云虽然脸皮厚可到底也是要面子的人,此时哪好意思进去见王立飞夫妻俩。

“我走了啊,你妈要问,就说我是路过你家门口。”

陆郁梨甜甜地笑道:“我知道,我会顾着大伯母的脸面的。”

李秋云:“”

陆郁梨说完,一阵风似的拉着哥哥留开了。

李秋云只得怏怏不乐地回家去了。

陆郁梨本以为大伯母受点刺激会闭关几天,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又找上门来了。这次不是来探听消息的,她是来借电视机的,因为大儿子陆成功的相亲对象今日要来看家。

陆郁梨对这个大伯母的奇葩真的无言以对。

事实证明,她的奇葩之处不只一点。她不但借了电视机还从别人家借了收音机、写字台、自行车。

说起陆成功的亲事,陆郁梨突然想起了前世的大堂嫂。按照前世的轨迹,这一次陆成功会跟跟大堂嫂杨小方相亲成功。大堂嫂和小侄女安安算是陆郁梨在大伯家唯二能感到亲情的亲人。

杨小方性格正直大方,她跟刻薄鸡贼的陆美丽颇合不来,但却跟陆郁梨合得来。她在陆家时,时不时会帮陆郁梨说几句公道话,小侄女安安也喜欢跟她亲近。不过后来,因为大堂嫂二胎怀的是个女孩,大伯母和奶奶逼着她流产,到怀第三胎时查出又是女孩,大伯母又逼她流产,这次大堂嫂彻底怒了,死活不同意,家里闹得天翻地覆,而大堂哥却懦弱不敢言,什么都听父母的,大堂嫂失望至极,最后大着肚子跟大堂哥离婚,带着小侄女到南方打工去了。

她要不要帮杨小方摆脱掉大伯家这个火坑呢?

第二十二章 阻止亲事

陆郁梨思索良久,决定帮杨小方一把。她这么好的人值得更好的男人。大堂哥那人还是算了,平心而论,陆成功不算多坏的人,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主见不说,还对所谓的香火要命地执着。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婆婆,还是不要祸害杨小方这样的人了。

陆郁梨打定主意后,就对大堂哥相亲的事特别上心。

她没想到,陆美丽却借着哥哥相亲这事来找随身借衣服。

“小梨,你把你的蓝罩衣借我穿一天好不好?”陆郁梨看着这个堂姐,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大伯母刚借了她家的电视机,陆美丽就来借她的衣服。

“你比高,穿不了。”陆郁梨说的是实情,陆美丽比她大三岁,哪穿得下。

“我穿得下,我里头少穿些衣服。”陆美丽坚持要借。

“不借,我也要穿。到时我也去看热闹。”陆郁梨对陆美丽这种爱借人东西的习惯深恶痛绝。前世在伯母家的时候,她什么都找她借,衣服鞋子,书,课本,有次甚至连奖状都想借。她所谓的借,就是想占为已有,你不催她不还,你催她,她拖延着不想还。那时候,她为了日子好过些,不得不借。她人在人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她还有那个必要低头吗?

陆美丽一听陆郁梨拒绝自己的要求,当下脸一拉,大声指责道:“你怎么这么小气,不就一件衣服吗?”

“你明知道我小气,还找我借,你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去找我二婶。”陆美丽见跟陆郁梨说不通,便去找郁春玲,她知道这个二婶一向好说话。

果不其然,陆美丽一说,郁春玲磨不开面子便答应了。

陆郁梨对妈妈的做法有些生气,当下便反驳说:“妈妈,这衣服是我的,你怎么能随便答应借给别人?”

郁春玲看了陆郁梨一眼,笑着骂道:“你这孩子,就借你姐穿一天又咋地了。”

“不借不借就不借。我可不像你,心里不想借也要借。”

郁春玲佯装恼怒,要去打陆郁梨。

陆郁梨躲得飞快,她一看到陆国华便飞奔着跑过去,抱着爸爸的腿告状:“爸,你评评理,我妈不经过我的同意,要把我的衣服借给美丽。”

陆国华揪揪陆郁梨的小辫子,抬头对郁春玲说道:“她不愿借就不借呗。你吓唬她干吗?”

郁春玲嗔道:“你就惯着她吧。这么小顶嘴顶得贼溜,长大怎么了得?桃像她这么大时就不这样。”

陆国华不以为然:“人哪能都一样。”

郁春玲虽然不太满意丈夫的教育方法,但她一向不喜欢争执,也就只好作罢,转过身好声安慰陆美丽。

陆美丽没达到目的,气哼哼地离开了陆郁梨家。

第二天上午,是杨小方来大伯家相家的日子。

大伯一家从头天就开始张罗,左邻右舍的大件能借的都借了。又把房子里里外外地打扫一遍,全家老小都换上最好的衣服。

因为她做饭手艺一般,便过来让郁春玲去帮忙。郁春玲虽然不满老大夫妻俩的做法,但今天毕竟是大侄子的大事,她不去也说不过去。李秋云一说,她就应下了。陆郁梨当然也要跟着妈妈一起去。

陆美丽因为昨天没借到衣服,对陆郁梨十分不满,一见她来,连翻几个白眼,趁着大人不注意时,她小声说道:“小气鬼,你来我家干啥?”

陆郁梨才不在乎她的态度,理直气壮地说:“你以为我想来啊,我家的电视机和我妈都被你家借来了,我能不来吗?”

陆美丽理屈词穷,半天没接上话来。她只好继续翻白眼。

大伯母李秋云正左一遍右一遍地嘱咐三个孩子:“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万一媒人和女方问你们话,都给我仔细些,别说漏了嘴。”

陆美丽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电视自行机收音机都是咱们家的。我大哥对我们可好了,他脾气好,干活勤快”陆美丽像背书似的背了一遍。

李秋云今天很忙,自然没空闲一直盯着他们。

陆郁梨耐心地等着杨小方的出现。

10点左右,只听得大门外一声喧闹。

不一会儿,大伯母和陆奶奶便领着一群人走了过来。两人满面笑容,热情周到地招呼客人。

陆郁梨挤在人堆中默默地观察着这群人,连杨小方在内一共三人,一个是媒人,另一个应该是个中年妇女,应该是女方的亲戚。

杨小方这时候只有二十来岁,面庞微黑,高鼻梁大眼睛,长相算不上俊俏但很耐看。

杨小方虽是初次上门,但态度十分大方。

李秋云和陆奶奶跟媒人和陪同的中年妇女有说有笑,在打探女方情况的同时,不动声色地透漏自家的情况。两人的话很含蓄,但中心思想很明白。

“我家情况好啊,你看这些家电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