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上一章:第 91 章
  •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下一章:第 93 章

“哈哈哈,你转告老俞,让他写文章时,仔细身体,别累着了,我改日再来拜访。”

“我们家老俞的确嫌写文章太累,已经不愿再写了。”

金成男得到这样的承诺,总算松口气,他又在京城住了几天,确定大舅哥把俞曙光的计划书,递到了那个副国级的大干部的案头。

说起来,俞曙光对j县的规划,十分妥帖,也有远见,拿给谁看都不会不赞赏。

只是,全国各地为了争取国家投资,都在京城设立了办事处,这些人天天想方设法和部委监管机构的人套近乎,人是感情动物,难免,有人会心里有私,会稍稍偏颇一二。俞曙光这样的地区,老百姓还不至于饿肚子,拖上十年八年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儿,自然被排到了后面。

俞家兄弟都不善于钻营,愈大哥更是不屑于此。

俞和光不得不四两拨千斤,趁机帮大哥一把。

金成男帮着俞曙光成了事情,俞和光也通过颖颖的口,给他许诺,不会揭开丰城事务的盖子。

金成男却不知道,他和晋为群乃一丘之貉,晋为群被俞和光剥了画皮,他的伪装,又能留下多少?虽然俞和光三缄其口,可大西省的那些高官,哪个是吃素的?

俞和光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不说,和比说出来的效果也差不多。

金成男是癞蛤蟆跳门槛,蹲屁股伤脸,在京城转了一大圈,回到丰城就听说了,那个省委副书记的空缺,让中央一个空降干部给顶了,他竹篮打水,白忙活一场。

赵爱平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可他的老上级,也不过是诸个副国级的一员,还不能一手遮了天,小舅子没能再上一步,他也只能徒唤奈何。

金成男在京城转了一圈,和大舅哥狼狈为奸,人情没有少欠,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心里特别气恼,但他却不敢拿俞和光出气。

虽然,大家心照不宣,知道他侵吞俞和光的功绩,但好歹这事儿没有放到明面上来,还给他留了一些脸面,若是惹恼了俞和光,再在报纸上写一篇稿子,他就和晋为群一样灰溜溜了。

开春后没多久,大西省委就痛打落水狗,免去了晋为群睿城书记的职位,另外空降了一个干部,把晋为群调到了省文联做了个副主席,晋为群是正厅级,却做了个副厅的官儿,省里美名其曰是加强文化事业,实则是让他在那个位置,等着退休了。

晋为群只比金成男大两岁,看到他的下场,金成男如何不心惊肉跳?硬生生把这个暗亏,吞吃入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怨忿表露出来。

俞曙光的发展计划,得到上级肯定,尤其是国家计划给这里修一条高速公路,国家出一半的资金,另一半当地自筹。

其实,整个修路的钱,差不多都得当地自筹,国家投资的钱,多用于征地、移民。

若没有国家计划,就算招商引来资金,征地也是个大麻烦,这也是俞和光牺牲自己的政绩帮哥哥的重要原因,同时,俞和光还让哥哥给上面写申请,要求退耕还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北京城的春天,每年都要刮几次“黄风”,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已经有好些专家,呼吁在城市的西北部退耕还林还草,俞曙光的申请,刚好挠到了众人的痒处,几乎没人敢公开反对,只是支持要拿出钱来,一时间,事情便拖延下来。

俞曙光不得不学着某些官员,派人到农业部和环保部争取,虽然一时没有拨款,但却有人给了优惠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期间,不用交农业税,还派了技术人员给予扶持。

转眼间,颖颖离开杨家圪崂去睿城读书,已经十年有余,当年和振兴一般的小少年,都长成了七尺多高的大小伙,毕竟这一茬人,家境略有改变,读书的人就多了些,虽然考上学,成为国家干部的依然寥寥,但好歹大家都差不多上到了初中。

颖颖当年安排在二道河的人,一部分去了丰城,还有人跟了杨森在外面闯荡,不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颖颖准备在j县开牧场,抛头露面的代理人,就是振兴的同学杨彩彩。

是的,杨彩彩是个女子,虽然才二十出头,但农村人成亲早,她已经结婚生子,当了妈妈。

杨彩彩不是特别聪明的,却十分泼辣,敢想敢干,能吃苦又忠诚,很符合颖颖的要求。

颖颖在j县,和一个叫龚家庄的小村子签了土地承包合同。

龚家庄是j县数着的穷村子,土地沙化严重,村里的年轻人,全都跑出去打工,土地抛荒严重,现在有人出钱租赁,他们巴不得一年多份收入,只有几户,家里老弱病残,不能出去打工,还指望土里刨食,填饱肚腹的人家,颖颖和他们家勉强能够工作的人员,签了劳动合同,每年有一份不高的工资,保证他们不会饿着。

龚家庄土地贫瘠,自然环境差,人口不多,土地面积却不少。因为穷,村子里的女孩都外嫁,外村的女娃不肯嫁进来,他们村的男子,想要不打光棍,就得倒插门去别的地方,只有少数靠换亲、转亲成家的男人,繁衍下来,人口自然增长不起来。

第339章 牧场

颖颖刚开始在j县住了半个月,回来两三天,再去又是一周,这样两个多月后,事情便顺利起来,一个月去两三回,一次住两三天就可以,若是杨彩彩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就在电话上请示她。

连俞和光都佩服颖颖看人眼光超准,刚开始,他很担心杨彩彩文化程度不高,没法完成颖颖布置的任务,几个月下来,他完全放下心来。

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完全和文化程度挂钩,比如这个杨彩彩,能力真的盖了帽了,和农村人打交道,高喉咙大嗓门的,似乎没有城府,也没心眼,农村人很快就接受了她,觉得不会上当受骗,乐意和她打交道。

杨彩彩有时也要和乡镇的干部接洽,她能跟变了个人似得,来上几句文雅的,而且,说话粗中有细,滴水不漏。

大事有颖颖定下大纲,细微之处,杨彩彩办得妥妥帖帖。

最初,振兴给姐姐推荐杨彩彩时,颖颖还有些担心,怕杨彩彩只有初中文化,眼界被局限了,没想到,竟然捡到了宝,使得她很是轻松。

颖颖投资,在龚家庄打了几眼深井,然后,修了渗灌的暗渠,这一项,就花了她一百多万。

水利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是种植牧草,颖颖没有在睿城那么便利,可以请农校的化验室帮她鉴定土壤的主要化学成分,但却有俞和光帮他,很快就确定下来牧草类型——紫花苜蓿,既适合当地生长,又富含牲畜成长需要的粗蛋白。

等这一切初见成效,已经到了暑假时期,俞和光本来就有下乡调研的任务,便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来到龚家庄。

这里的几千亩地,已经是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才下过雨,地上也刚刚晒硬,没有泥泞,也没有灰土,阳阳在田间小路上,跑来跑去,快乐的笑着、叫着,把思阳急得,直闹着要下来走路,小家伙早在两个月前就会走路,也会叫爸爸妈妈,但也仅此而已,田间的小路又逼仄又不平,她趔趔趄趄,没几步就会摔倒,颖颖和俞和光只好弓着腰用手牵着,两人都累得够呛。

颖颖回到住处,从村里的妇女那里找来一条旧的长围巾,从思阳腋下穿过,用手提着女儿走路,倒是轻松不少。

一家人徜徉田间小路,呼吸带着植物香气的清爽空气,享受乡村的清爽宜人,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若不是路好走,爸妈也能过来避暑了。”俞和光感慨,他四下看看,“哎,颖颖,岳父母是不是也能来?他们不喜欢城市,这里总可以吧?”

“再过阵子,我把杨家圪崂一些和他们差不多的老人也找来几个做伴儿,就差不多了。”

“嗯!很好,等几年路修好了,j县都弄成这样子,肯定游人如织。”俞和光忍不住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爸爸妈妈,这里要是有个跳跳床、旋转木马,那就更好了。”阳阳忽然插话道,他现在差不多忘了过去的不堪生活,恢复了以前的活泼可爱。

颖颖觉得儿子的提议很好,连连点头:“好的,等公路修好,妈妈就建一个儿童乐园。”

颖颖投资上百万,目前没有一文钱的回报,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赚钱,俞和光对妻子挣钱的本事很是信赖,即便颖颖正在动员婆婆也来投资,他也没有一句担忧的话语。

牧草长起来了,下一件事,便是饲养牲畜,这个时间开始养猪、养羊,到过年的时候正好上市。

这方面,俞和光也请人做了论证,京城大,人口多,守着这样一个大市场,养牛养羊养猪,都不怕卖不出去,何况,他在农业部负责新技术推广,近水楼台先得月,也能帮颖颖一把。

颖颖也没想到,外国的技术,比国内先进多了,俞和光派来技术员,帮她建养猪场,先让人挖了几十米大、一米深的坑,用水泥抹光,填上木屑,然后,给里面喷药水,养出菌子,这才放猪进去。

技术员给颖颖说,猪最喜欢拱地,这些菌子便是它的食物之一,可以节约一部分饲料,还有,菌子还能分解猪粪里的有机物,防止异味产生,所以,即便走进养猪场,也不会感觉臭味熏天。

即便颖颖是学农的,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对这个出国进修过的年轻人钦佩不已。

然后,便是养牛和养羊厂,有自动化的装置,把牛羊粪便集中起来,进行高温发酵,加工成有机肥,这一项,不仅有利于环保,还能增加收入,京郊种菜的土地很多,对有机肥需求量非常大。

这一切,一开始就规划好了,那边打井准备饲草,这边的圈舍建设也同时动工,颖颖他们在龚家庄住这么长时间,也是因为养殖场要剪彩开工。

俞曙光也邀请了一部分干部来捧场,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杜绝,一些不长眼的小税务小工商,还有乡镇和村子的小干部,见投资这么大的企业,少不了想揩点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却没想到,那天来的客人中,还真有个颖颖的“熟人”,本是为了预防麻烦的,却最后招来麻烦,颖颖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暑假开学一个来月,j县的庄稼就成熟了,颖颖的牧场,根本出不了多少饲草,俞曙光帮着贷款几百万,买了那么多的牛和羊,拿什么填饱那些牲畜的肚子?

这方面,俞和光也早给了颖颖技术支持。

杨彩彩指挥手下,在附近几个村子大量收购玉米秸秆、大豆秸秆。

说起这个,还有个小插曲,龚家庄有个老头行六,村里小辈都叫龚六叔的,原来一直在生产队养牛,他觉得杨彩彩这个年轻女人不容易,便好心好意地找过来,提醒她说:“豆秸和包谷杆儿,牛羊都不吃的,那个太硬,扎嘴,是哪个坏心眼忽悠的你?”

杨彩彩一下子就感动了,又知道老头是个勤快人,当场拍板,要聘龚六叔为养牛场的协理,手下管五个饲养员,一个月发一百块钱工资,把龚老六当场就惊住了。

第340章 陆婷

“丫头,我来不是想挣你钱,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六叔,我给你说,我们用了新技术,能把这些扎嘴的硬秸秆,变软变可口,猪呀羊呀牛呀的,都喜欢吃,还长得快,粪不臭。”

龚老六听得一愣一愣的:“丫头,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而且,我们这里,一头猪、一只羊,半年就能养大出栏。”

这些话把龚老六的好奇心也调动起来,他摆摆手:“我老汉没别的本事,一个月一百块,都快赶上国家干部了,这个不妥,丫头,你一个月给我五六十的,就行,我一定好好干,不为别的,我就是想见识见识,包谷杆儿还能喂牛。”

不光是龚老六,当地农村人没有不觉得奇怪的,“以前撂在地头路边的废物还能卖钱?”他们刚开始根本不信,后来,见有人开着大卡车,拿现金在地头挨家挨户的收购,也不由得不信,一个个的咧嘴笑着随随便便就把那些卖了。

杨彩彩给颖颖说,一车玉米秸秆,只用三五十块就能收上来,拉回饲料厂的油钱,都比那些贵。

就在这时,j县县政府,准备批准在山里建起两个造纸厂,一个土炼油厂。

俞和光要要发展旅游业,怎么会允许污染环境的企业入住?他坚决不同意,又不善于温婉表达,很快就和j县的其他官员关系恶化。

j县官员,都知道“兴旺”牧场是俞曙光亲戚开办的,以前看他面子,自然处处为善,如今,关系不好,便处处给这边穿小鞋,因为国家有响应的免税政策,税务的人没法来,但工商、防疫、环保等部门,变着法儿来骚扰,今天是检查这个,明天是检查那个,最可恶的是供电部门,动不动就停电。

颖颖觉得很奇怪,以前,j县因为交通不便,招商工作非常艰难,为何忽然去了几个小厂子,还都是污染大户?起初,俞曙光定下发展畜牧和旅游业,还为他们争取了一条公路,j县的干部看到他就像看到财神爷,简直比对亲爹都好,怎么忽然就翻了脸儿?

俞和光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当然比颖颖更敏感,听妻子说了心中的疑惑,他沉重地点点头:“是有人故意捣乱,只是,这个人和咱们家人毫无干系,也不知道他是那根筋儿抽的。”

“那怎么办?总停电不是办法,我虽然买了大功率发电机,可是成本太高了,而且,柴油发电也污染环境。”

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俞和光眉头紧蹙,颖颖也有些束手无策。

这天,秦乐带着媳妇,来看望“俞老师”,他的老丈人到底在官场侵yin多年,虽然俞和光兄弟管不到他头上,但他听说过俞曙光,而且,也知道上面有人,对俞曙光很是欣赏,若是俞胜光这一次挂职锻炼折腾出成绩,或许还能往上一步,升到副部级。

官场上的人,大多都是这样的“老油条”,一般都抱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思想,秦乐在老丈人的耳提面命之下,时不时的来看望看望,即便阳阳和俞和光,对他并不多欢迎。

秦乐话多,这是官场大忌,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俞老师,你认识不认识一个叫陆婷的人?她好像对你有意见。”秦乐说这些,是想卖俞和光一个好。

“陆婷?”俞和光皱着眉头想了又想,“我记得你这一级学生中,有个叫马婷的,我的同学中,有叫刘元婷的,好像没有陆婷的。”

颖颖却觉得陆婷这名字,似曾相识,但她却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认识这样的人。

秦乐见两人都不记得,略有些失望:“她肯定认识你们,我有一回听她说起师娘,咬牙切齿的。”

“陆婷是做什么的?”

“我的同事,她夫家很有背景,平时特别傲慢无理,我们单位也没人敢惹。”

只是傲慢无礼,若是没有妨碍别人,她傲慢她的,也没人会故意和她过不去,一般人,谁不怕给自己树个劲敌呢?这个人之常情,颖颖倒是想得到。只是,陆婷到底何许人也?

第二天,俞和光安排司机,载颖颖在秦乐工作单位前,暗访这位陆婷。

据秦乐说,陆婷三十五六岁,烫发,大眼睛,微胖,看着气势十足,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她一般早上会迟到,大约八点半到九点才上班。

凭着这些介绍,颖颖还是没法想起来,她会认识这样的人,但当陆婷真的出现在视线里,颖颖的心,当时就“咚”得一声,狂跳了几下“是她?”

说起来,陆婷和颖颖也只见过一面,而且,还没说过话,颖颖之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来,是她的走路姿势,雄赳赳气昂昂的,和一般女人大不相同。

陆婷,就是当年狂追杨森,被杨森拒绝,她便和父亲强行让杨森复员,改变了杨森一生命运的那个女人。

颖颖确定这些年,她都没有见过陆婷,也不可能得罪她。

她没想到,陆婷竟然如此心胸狭窄,十多年过去,她依然还要迁怒自己。

说起来颖颖好冤枉,杨森那时,喜欢自己,又心怀歉疚,非自己不娶,这不干颖颖的事儿啊,何况,她并不爱杨森,也没有和杨森结婚,这个陆婷,为何还要揪住过去不放呢?

陆婷抬头挺胸地进了单位大门,根本没想到,路边的小汽车里,有人在盯着她看。

当年,她狂追杨森的连长,后来又掉头追杨森,没想到,这两位不过是长得好一点,一点家世背景也没有的男人,竟然对她的垂青好不动心,把陆婷气坏了,她恼羞成怒,以自杀逼迫父亲,虽然报复了杨森,也断送了她和父亲的前途。

那年,父女两个转业到地方,四处求爷爷拜奶奶的谋求好的工作,没少受人白眼,吃尽苦头,陆婷发誓一定要报复回去。

她终于意识到权势的重要,选择结婚对象时,不再在乎对方是不是帅哥,而是特别重视,对方的职位和家庭。

第341章 一人得道

陆婷不算多漂亮,但她个子比较高,又因为在部队待过几年,行为举止有股与众不同的飒爽,当时,介绍对象的也挺多,其中不乏政界的新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但陆婷都看不上,时光,就在她的挑拣中转瞬即逝,陆婷很快成了二十七八还没对象的老姑娘,她焦急之下,不得不放宽条件,只要男方有权势,哪怕结过婚,有小孩也行。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走进了她,这个男人离异,没有孩子,身体不好,相貌也不佳,但他却附和陆婷的条件——有个好家庭,父亲是开国将军,虽然去世,但他两个兄长,一个在军中,一个在地方,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那两个人,还特别有长兄的风范,对小弟十分关心。

陆婷结婚后,才知道男人是动乱年月,被人打成这样的,虽然他俩还能有夫妻生活,但却不能有孩子,男人的前妻,就是因为这个离婚的。

陆婷当时很伤心,她想要权势,可也想要自己的孩子。

男人的全家,都怕陆婷再提出离婚,对她非常好,他们为了留下陆婷,再难的事情,也会努力去满足。

陆婷犹豫了一阵儿,算是想开了——她离了婚,再嫁个男人,虽然能有自己的孩子,却不见得有这样随心所欲的日子。

为了让陆婷安心跟弟弟过日子,那两兄弟帮着陆婷,把她父亲调到电业局当了副局长,把她妈妈,一个农村随军,在部队才扫盲的家庭妇女,安排在烟草局工作。

电业局已经富得流油,陆婷她妈在烟草局,比她爸爸还舒服,拿着高额奖金不说,还不用去上班,逢年过节,还能弄点紧俏烟草,倒手卖出,光这一项收入,就超过一年工资的总和。

后来,男人的大哥进京,把弟弟和陆婷也调到京城。

有了陆婷这条线,俞和光很快就查到了这些。

颖颖没想到,陆婷老家竟然是j县的,她爸爸,就是在j县供电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休的,现在,她的表哥、堂哥,还都在j县供电局工作。

难怪颖颖这边,总被停电,真是冤家路窄!

碰到陆婷这样的小人,该怎么办?

哀求?陆婷绝不会善罢甘休,羞辱了颖颖,也未必会放她一马!

可是,怎样才能挟制陆婷呢?

既然陆婷曾经在j县生活过,关于她的事情,便不难打听到,颖颖很快,就收集到好些陆婷的资料。

陆婷是“外貌”协会的,当年闹着要嫁给杨森,就是因为杨森长得好,现在,她为了权势,嫁给一个要个子没个子、要相貌没相貌的男人,但她心里,依然对帅气的男人,缺乏免疫力。

颖颖打听到的资料里,就有好几个和陆婷关系暧’昧的男人,在颖颖看来,陆婷不见得“肉”体出墙,不然她也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但心灵出轨是肯定的。

陆婷的父亲,有过一个司机于坤,是个复转军人,刚开始进入电业局,还是一个农村户口的临时工,小伙子一米八几的个子,浓眉大眼,端的一副好相貌,陆婷帮他临时工转成正式工,又一个埋杆架线的,调到县局给父亲开车,这还不算,她还帮于坤的弟弟和妹妹也安排了工作。

纸包不住火,时间长了,一些风言风语传到陆婷男人的耳朵里,这个男人,也是爱陆婷的紧,舍不得和陆婷闹仗,却掂着一把气枪去找于坤,于坤吓地钻在厕所不敢出来,等人把陆婷男人劝走之后,他便背着陆婷,调到j县最边远的巍山镇供电所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在县城出现过,事情总算是平息下来。

于坤之前,陆婷曾经和好几个男人传出过闲话,但于坤之后,陆婷忽然金盆洗手,再也给过哪个男人好脸。

当然,她也调进了京城,不像在j县那小地方,即便有点什么,她的大伯子也不会知道。

陆婷真的怕了,改邪归正了?

颖颖戳着纸上于坤的名字,这个人,能不能拿出来,威胁陆婷呢?

若是他真的那么胆小,和陆婷混在一起,不过是为了利用,为了家庭,现在已经改邪归正,颖颖倒也不会那么邪’恶,非要把人拉出来作践一下,可他们,若是真的还藕断丝连呢?

就在颖颖安排人调查于坤时,俞曙光接到了一封举报信,竟然是检举陆大众的。

陆大众是陆婷的堂弟,原来不过是j县公路段的临时工,后来,靠着伯父的权势,调进电业局,现在,还是其中一个小中层,就是他,最爱停牧场的电。

陆大众和陆婷,不愧是亲人,都拒绝不了“外貌”的诱惑,他前年在古塔镇修变电站,碰见一个初中学生王丽,据说小姑娘长得跟电影明星龚雪一般好看,陆大众谎称自己未婚,对王丽大献殷勤,有一回,他把白酒兑到葡萄酒里,灌醉小女孩后,把她jian污了。

小姑娘十四岁生日刚过几天,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婴,王家人这才知道女儿做下了丑事,按王丽的说辞,到电业局找陆大众,没想到陆大众不但拒不承认,还反咬一口,说王家人诬陷。

小姑娘这才知道遇到了一只白眼狼,这辈子,她就这样被他毁了,伤心失望又没脸见人,她上吊自杀,幸好被人救起,才苟活下来。

王丽发誓要报仇,可警察不搭理王丽,法院也不肯立案,这还不算,陆家人还威胁王丽,若是敢越级上告,就弄死他们全家。

王丽的父亲腿有残疾,妈妈也是个普通农村妇女,怎么能拼得过在j县一手遮天的陆家?王丽不肯咽下这口气,又能怎么样?

少数公检法人员,看王丽可怜,又惹不起陆家人,悄悄给王丽些金钱,让她回家,找个心疼自己的男人嫁了,好好过日子,不要再四处打官司:“你惹不起他们,陆家若只是一个供电局局长,那没什么,他们背后的靠山,不是一般的硬,你告不赢的。”

第342章 调查

王丽的事情,过去了三年多,她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在京城一家宾馆做服务员,这个时候的酒店服务员,待遇非常好,一个月有三百多块钱的工资,是普通工薪阶层收入的两倍还多,王丽工作两年,长了见识,不再糊里糊涂四处告状,而是到处打听,看看谁能和陆家对抗。

前不久,她听说下来调研的俞主任和陆家有矛盾,而且,这个俞主任和区委书记一个级别,而且名声很好,是个清官。据说,他曾经有过数年监狱生涯,就是为了保护有功之臣,蒙受了不白之冤,为此差点丧了性命。

王丽斟酌再三,把女儿送到姑姑家,让父母也躲避到外公家,这才拿着告状的资料,找上门来。

以前,王丽也找到过所谓的清官,可那人给了王丽几百块钱,让她忍气吞声,王丽没有要他的钱,心里却失望透顶。这一回,为了防止俞曙光明哲保身,王丽用了一招险棋,那就是大庭广众之下,拦路喊冤。

这种在古装戏曲中出现的场景,苦主声泪俱下的控诉,的确让俞曙光义愤填膺,但多年宦途生涯,让他早就不再冲动,他坚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知道,应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百姓。

俞曙光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说什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豆腐”的豪言壮语,他只是平静地带着王丽,来到j县公安局,让值班民警依法处理。

当着领导的面儿,没人敢不接王丽的控告,俞曙光看着民警做了笔录,王丽签字之后,才离开。

陆家很快就知道了王丽告状的事儿,最近,他们以为,王丽是俞曙光找来,给陆家添堵的。

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多,陆家人以为,只要陆大众咬紧牙关,不承认,谁也拿他们没办法,反正,王丽生的小姑娘,长得和她妈妈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到父亲的影子。

陆家人却不知道,有一种新科技,叫dna鉴定,可以判定两人之间,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俞曙光也不知道,可是俞和光知道,当他听完哥哥简单讲述的案情,立刻便想到了此处。

有陆家人干扰,为王丽申冤的事儿,不能全都指望j县公安局,俞和光在京城,没有多少人脉,俞曙光也是如此,但是俞爸爸有。他当年的地下工作者同事,有解放后去了公安部门的,现在,虽然早已退休,但有徒子徒孙还活跃在岗位上。

俞爸爸听了儿子的请求,老当益壮,找到一个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j县公安局,刚好归这个分局管,那个副局长便打电话把卷宗调了上来,安排人给王丽、陆大众和王丽的女儿王雪做亲子鉴定。

这事儿虽然是秘密进行的,但陆大众十分招摇,悄悄找到点他的毛发还是非常容易的。

这时,全国能够做dna鉴定工作的单位,屈指可数,全国的案件大半汇集在京城,鉴定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出结果,即便俞老爷子的老战友专门请托,鉴定部门也要他等一个月时间。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颖颖这些年磨砺,也不那么急躁。

就在这时,调查于坤的人,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于坤的姑姑家,有个四五岁大的小男孩,长得和陆婷很像。

于坤的姑姑四十快五十岁,大女儿二十七岁,为了生个儿子,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其中三女儿,就和这个小男孩差不多,小男孩肯定不是她生的。

于坤姑姑的二儿子王富,腿有残疾,现在还打光棍儿,这个管她叫奶奶的小男孩,据说就是王富抱养的。

即便有残疾,年纪也不是很大,怎么可能没结婚就抱养一个儿子?何况,有于坤帮助,王富也在电管所上班,每天一瘸一拐的到处抄电表,镇上的人都认识,因为他吃公家饭,现在也有人给介绍对象,有年轻无子的小寡妇,还有没有出阁的大姑娘的。

颖颖听到这消息,当即便惊讶万分,连忙让人调查小男孩出生那段时间,陆婷有没有消失在公众视线里。

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陆婷五年前,和单位的人一起去泰山游玩,顺道去崂山时,曾经失足跌倒,在山路上滚了十几圈才停下,当时送到医院抢救,据说腿骨骨折,髌骨也摔出裂纹,就在崂山当地医院,养了四个多月才回来。

陆婷的男人行动不便,就没有去崂山,在那边照顾的人,是陆婷的妈妈。

一起去游玩的人,并没人看到陆婷摔倒滚下山坡,这些都是陆婷的妈妈说的,大家听到消息时,陆婷已经住进了医院。

陆婷在住院前,的确比较胖,四个多月回去,瘦了好大一圈,脸色也很不好。

还有,于坤就是在那之前,忽然消失的,而且,于坤的姑姑家,以前非常穷,那两年不止是跛脚儿子有了正式工作,还修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