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上一章:第 94 章
  •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下一章:第 96 章

在符东看来,俞家兄弟就像外星人似得不懂行情,他很诧异这两位,如此不合时宜,竟然还能在官场上混到眼下这样的地位。

符东忍不住让人调查了一下,才知道俞曙光升上来,纯粹是拿命换的,特殊年代,舍命救过一个大佬,还为那一代人,摇旗呐喊,四处奔走,昭雪喊冤,为此差点让人整死。八十年代初,那些老人平反之后,对俞曙光多有照拂,再加上俞曙光也有文采,一跃便成为厅级干部,也顺理成章,但那以后,俞曙光的仕途,便停滞下来,十多年没有寸进。

难怪!符东心中愤愤不平地认为:觉得若不是自己帮忙,俞曙光肯定就在厅局的位置上退休了。

其实,符东刚开始只不过是打算从俞曙光身上捞点功绩,后来,见俞家有钱,心里这才有了别的想头,这就是所谓的人心不足,若是俞曙光很穷,他也不会得陇望蜀。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符东能打听俞家的事儿,俞和光也能打听他的事情。

为何他那次从市郊返回城里,吴国立只是碰巧遇到,为了引起他的警觉,故意跟踪了一段路程,他怎么会如惊弓之鸟,那么敏感?

符东残害陆婷时,把自己那个“小三”转移到了城里,小孩子在乡下长大,总有一股怯懦的气息,不如城里的孩子大方活泼,符东既然打算换个地方,自然不会再把她们藏匿乡下。

这些动作,自然能落入有心人的眼里,入了俞和光的耳朵。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符东没有再针对自己和哥哥,不管他如何对自己兄弟不满,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俞和光并没有打算先下手为强。

这天,张帅来找俞和光,寒暄之后,他问道:“老俞,你和符东熟不?”

俞和光摇头。

“他不是和俞大哥一起发表过论文吗?”

“那也是巧合,我大哥和符东脾气并不相合,现在不怎么来往了,有事儿?”

“听说符东要调整工作,到计委去。”

俞和光诧异张帅的消息灵通。

张帅见他那样的表情,不好意思的笑了:“我不像你,还有正经工作要干,我现在就是个包打听,领导让干啥,咱就得干啥。”

驻京办少不了要为当地经济发展跑路子,对计委的人事变动自然敏感,俞和光理解地点点头:“这就是你的正经工作啊,怎么这样妄自菲薄?”

“老俞,能不能给咱引荐引荐?等符东正式调入计委,再去拜佛烧香,可就来不及了。”

俞和光有些为难,他不能劝张帅不和符东打交道,可若是张帅真的去找符东,今后,还能说得清吗?就符东那样贪婪的性子,张帅现在越来越不讲原则的行为。

“张帅,你觉得这驻京办的工作,怎么样?”

“嗨,你让我能说什么?不管是跑计委还是别的部门,到处求爷爷拜奶奶的,另外,还负责接待大西往来的干部,一个个的都是爷,就咱是小老百姓,每天看尽他人脸色,你觉得,这样的工作,能好吗?”

“我还当你乐在其中呢。”

张帅脸一红,低下头沉默不语,他第一次去求人办事,的确非常痛苦,在部委的大门外面,徘徊了一个小时都不敢进去,一回生二回熟,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只是,他不管见谁,都会这么说,只是习惯性叫苦叫累罢了。不是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他不这样,省里那些大佬,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驻京办的地位?已经有消息过来,省里想把驻京办,提成副厅待遇,若是他不调回去,就能顺顺当当的成为副厅级,比俞和光,也就低那么一点点了。

想当初,俞和光忽然空降到睿城,成了处级干部,他张帅连个副科级都不算,说实话,他的心里,除了羡慕,的确还有浓浓的嫉妒,只是作为好友,他很快就调整心态,衷心为朋友祝福,但这些年,他一直拼命努力,希图拉近两人的距离,现在,梦想眼看就要实现了。

俞和光心里也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斟酌着说道:“你每天所作所为,有多少违反政策,多少是犯法的,心里有底不?”

张帅吃惊地抬起头。

“老张,咱俩的关系,我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我的意思,你还是想办法换个工作,到基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这话说得非常委婉,但张帅还是听出来了,联想到上一次他们两家人一起游湖,俞和光所说的话,张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俞和光是好心,怕他犯了错误,毕竟,他现在给那些领导送钱,一万两万的,都不觉得多了。记得第一次送出一千块,他犹豫再三,十分矛盾。

思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侵蚀,他也这样一天天习惯了眼下的生活,他眼里,贪官已经不足为奇,看到一个清官,反而有些诧异了。

张帅倏然而惊。

“老张,我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我不能看你越陷越深。”说完,俞和光自嘲地笑了一声,“我这么说你,其实自己又何尝多么干净?国家不许干部家属经商办企业,我家那位,一个接一个的办,唉,虽然我们自认为是利国利民,可违反政策就是违反政策了。”

“你不会让小郭把牧场关了吧?”

俞和光摇摇头:“现在的情况是,我若真的把自己弄得那么清白,估计工作更难做。”

第353章 邀请

“出水才知两脚泥。”俞和光叹气,“一般情况下,人是不容易发现自己内心的变化的,我也是最近听说了一些事情,反省了一下,才有这个觉悟,老张,我们得时时警醒,小心自己摔了大跟斗。”

张帅点点头,拍了拍俞和光的手背:“谢谢!”

张帅既然想找符东,对他的为人也多少知道些,俞和光话说到这里,他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便不再强求,两人聊起了别的。

以前,张帅是俞和光的手下,俞和光对他除了指示,还有引导,现在,张帅早就是个成熟的官员,甚至比俞和光的心眼还多,这个引导也就免了。

交情即便像他俩这么深厚的,有些话也不能多说,不然招人厌烦。

张帅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快离开这个工作岗位,便主动和俞和光讨论起,他将来做什么好:“去农业局吗?我觉得不太好,你也知道,我毕业之后,一直做行政工作,不像你,那时候还发表过科技论文,若不是遇到费老,你大概会考研,当教授吧。”

想起当年,俞和光也有恍然如梦的感觉。

“要不,我试试当个基层的官员,做点实事。”张帅最后决定道。

告辞离开,张帅并没有着手调动工作,而是努力奔波,半年后,终于升了副厅。

再说颖颖,因为国家这两年扶持农业发展,她从银行争取了一笔贷款,把龚家庄旁边的两个小村庄的地,也全部承包了。

刚开始,承包龚家庄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虽然只有那么几户农民,担心没了地家人生活无着,没少费劲儿,现在,隔壁的村干部,早就把村民的工作做好了,眼巴巴等着颖颖过去。

说起来,都是因为龚家庄人挣了钱的原因,本来,留守的都是些年纪大思想保守的,没想到这些人跟着牧场搞养殖,竟然比进城打工日子还过得好,很多人便也想走这条路。

颖颖没想到,她的牧场现在最挣钱的,居然是饲料厂,第二则是种猪种羊厂。虽然小羊羔比猪贵,但羊的繁育能力低下,小羊羔远远比不过仔猪带来的利润大。

春天到了,颖颖邀请公公婆婆一起到郊外踏青:“爸爸,妈妈,j县的路况好了许多,不仅我的牧场扩大了,还有好几个投资商过去投资,那里的风光已经很值得一观了。”

颖颖其实也有让老两口检查她的工作的意思,毕竟,婆婆几百万的棺材本儿,都投在了那里。

张璨璨和梅雨姗听见了,两人一起竖起了耳朵,张璨璨先说话:“妈,你身体不很好,我陪你去。”

梅雨姗也笑了笑:“妈妈,等曙光休息日,咱们开上车,拉着轮椅,你和爸走累了,就坐着,我们推你,整天窝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你大概也觉得憋闷了吧?”

俞妈妈知道,自己不可能挡住两个媳妇,还不如顺着她们,至少当着自己的面儿,这两个大媳妇,不敢对小媳妇使脸子。

俞妈妈刚开始把钱给颖颖投资时,并没有让两个媳妇知道,就怕万一赔钱了,两个大的挤兑小的。

当年,俞妈把钱投到砖厂时,心里很是忐忑,就怕赔钱了,没想到,小儿媳妇眼光精到,让她的钱翻了个身,这一回,她可是胆子很正的,就没有做好赔钱的心理准备。

去年春节期间,梅雨姗和张璨璨才知道婆婆手里的钱,让颖颖拿去投资了,梅雨姗好歹知道,那是为了自己男人,她权衡再三,也觉得有些划不来,即便男人升一级官儿,收入才增加多少?可那几百万万一赔了,可如何是好?虽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她还不敢表露出来,

张璨璨早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了,挣了钱,三兄弟来分,轮到她跟前才多少?可要是万一赔钱了呢?

有一回,张璨璨就在俞妈妈面前说道:“妈呀,那么多挣钱的生意,颖颖怎么想去开牧场?”

俞妈妈见这次投资,有助于大儿子的仕途,小儿子或许也能沾光,就是和二儿子关系不是很大,便耐心地解释道:“颖颖是学农林的,对这个熟悉,你要让她开工厂,大概她也不会。”

“哎哟,妈妈,可是农牧业最不挣钱了,要不,国家怎么会扶持呢?”

俞妈妈摆摆手:“挣钱不挣钱,关键看是不是会经营,谁说农业不挣钱?不挣钱,过去的封建社会,怎么总会因为土地兼并,导致最后覆亡呢?”

张璨璨没想到婆婆还会这么说,愣了愣,这才反驳道:“妈妈,土地兼并,是剥削农民的血汗钱,哪里是农业赚钱了?”

俞妈妈笑了笑:“你放心吧,别人不挣钱,颖颖能挣钱,这些年,她还没有做过赔本的买卖。”

一句话就把张璨璨堵得没了话说。

这回,听颖颖邀请公婆去j县,由不得梅雨姗和张璨璨动心,是啊,挣钱不挣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j县和三年前颖颖第一次去相比,变化非常大,首先,修了一条县级公路,虽然等级不高,但好歹柏油铺路,没有下雨的泥泞,汽车开上去,也没那么颠簸。

龚家庄就在这条公路的旁边,其他几个投资的商人,选定的地点也是这一条线。

刚进入j县地界,便有一个台商投资的养殖场,主要是养奶牛的,以提供种牛为主,养殖场才是初创,一片碧绿的田野,有几头白底黑花的大牛悠闲地在围栏里踱步,这景象简直可以入了风景明信片,当时,梅雨姗激动地赶紧让司机停车,一家人下去,站着看了又看,这才感慨着再钻入汽车。

“老俞,看来,你给j县定的十年发展规划,要提前实现了,这才几年,这里真的就可以作为旅游休闲地了。”梅雨姗非常兴奋。

张璨璨的情绪刚刚非常兴奋,脑子里,还满是碧野田间的美景,梅雨姗的话,却一下子挑起了她心中的不快,合着,老大老三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没有自家什么事儿。

第354章 参观

张璨璨毫不掩饰地叹口气,和车里和乐的气氛十分不谐。俞妈妈听见了,心里虽然不高兴,但她什么表示也没有,对于二媳妇这样,喜怒无常、变脸就跟翻书一般的本事,她早就习惯了,也早就有了免疫力。

俞妈妈很清楚张璨璨为何这样?无非觉得自己男人没本事。

俞胜光不是官员,其实工资也不算低,这些年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去年拿到了副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这在一般人中,已经十分优异了,就因为俞曙光和俞和光兄弟比着,俞胜光的成就才不那么显眼,这张璨璨一点也不懂得好歹,她也不看看自己,四十岁人了,还是一个小科员,工作上毫无建树那也罢了,作为女人,既没有照顾好丈夫,又没有教养好儿子,她最该做的,就是好好反省反省自己。

俞妈妈不想让张璨璨再说什么,影响大家情绪,她刚要转移话题,忽然想起一事:“姗姗,阳阳的记性非常好,我昨天看他背课文,那么长一段话,念了两遍就记住了,不若,你也教他学外语吧?”

梅雨姗这一年多,在家十分沉默,以前,她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高材生,瞧不起两个妯娌,后来,得知颖颖虽然文凭不高,却是理财好手,不仅令婆婆的资产翻了一番,她自己的身家也有数百万,而且,郭颖颖为人厚道,即便和她不睦,依然对大伯子伸出援手。

说实话,梅雨姗有些小感动,也觉得非常愧疚,只是面子下不来,没有对颖颖说一声谢谢,但她再也不敢用下巴看人,对这位妯娌,客气了很多。

婆婆的话,给了梅雨姗一个绝好的阶梯,她笑着点点头:“妈妈说得有道理,小孩子学英语,才是最当时,大了,有些音就发不出来了。”

颖颖是个知道好歹的人,婆婆的提议,不仅能拉进家人的感情,最主要的,对阳阳好,颖颖试过儿子,他更多得像了自己,对图形逻辑,似乎不是那么敏感,若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将来到了社会,肯定更好立足。

虽然阳阳才九岁,可时光如梭,不早点做打算,等大了,可就来不及了。

张璨璨在一边听着,越发着恼,她尖着嗓子假笑一声:“妈妈,嫂子嫁入咱们家,也有五六年了,你怎么就不记着朝阳呢?”

俞妈妈扭头看了看张璨璨:“阳阳跟你嫂子学英语,只要你嫂子肯下力气教就好,朝阳,你嫂子能让他坐下来,就不知道要费多少精神了。”

张璨璨自己把儿子惯得每个边儿,当年,颖颖下了很大功夫,让他练游泳,还引导孩子遵守学校的纪律,尊敬老人,和同学交好,本来已经小有成效,张璨璨回来,全盘否定,不到一年,俞朝阳又恢复了皮猴子的形象,若不是俞胜光痛下决心,再送他去了少体校,现在好歹在游泳上还有天赋,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孩子说不定就毁了。

俞妈妈说话不留情面,张璨璨又羞又恼,脸涨得通红,却说不出话来,车里一下子沉默下来,俞妈妈十分后悔答应带张璨璨过来,早知道这样,她和老伴就跟着三儿子夫妇悄悄来玩好了。

汽车到了颖颖的牧场,龚家庄之外的胥村、麻村的地,已经种上了牧草,新的养殖场也快要建成。

一家人下了车,俞妈妈看着远处白墙红顶,上面还带着大风车的房子,十分惊讶:“颖颖,你不是说建养殖场吗?怎么看着像儿童乐园呀?”

“嘻嘻,妈妈,和光征求二哥的意见,把养殖场外观,建得独特一些,你也觉得好看吗?”

“养殖场建成游乐场的外观?颖颖,你可真会想,j县还不知什么时候才来游客,即便有旅游的,谁还参观你的养殖场不成?这不是白花钱嘛。”张璨璨憋了一肚子气无处散发,听到颖颖的话,立马鸡蛋里挑起了骨头。

颖颖不喜欢二嫂,但看到婆婆和公公脸上也有担忧,便摇摇头:“不会浪费钱的,妈妈你瞧,那风车可不是装饰,而是真的能发电,就因为龚家庄这一带是风口,土地才容易失去水分,荒漠严重,不然,农民怎么会那么乐意承包给我呢?”

南边靠山那十几里土地,因为有山泉灌溉,不费什么功夫,每年的收益都相当不错,农民都是自己耕种的。

当年,俞曙光还劝过颖颖,怕她承包龚家庄赔钱。

俞和光插言:“妈妈,这风车发电,也是新科技,颖颖的养殖场也用了很多新技术,咱们过去看看吧,一点儿也不脏不臭。”

张璨璨和梅雨姗都对参观养殖场毫无兴趣,但老两口却欣然前往,她们也不敢表示反对。

新建的厂房还没完工,汽车转了方向,穿过胥村往龚家庄而去。

龚家庄的农民跟着颖颖做养殖,也有一年多时间,因为都用的是新型猪舍,进到村子里,也闻不到异味。村民有了钱,打算建新房的人家不少,乡政府已经派了技术员,要家家建沼气池,改变农民脏乱差的现状,为适应将来的旅游区打基础。

要说养殖场,一点点异味也没有,那是假话,但的确好得令一行人感到诧异,俞妈妈和俞爸爸当年在干校劳动,也曾喂猪喂牛,知道饲养场的情况,看到眼前一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爸爸,妈妈,我们养殖场出来的猪肉,没有一股腥臊味儿,价格都卖得比别人贵,而且还供不应求,尤其是去冬立冬之后,很多人家灌香肠的时候。”

现在人收入高了,城里人的餐桌上,几乎顿顿都有肉,冬天,窗户外面挂香肠和风鸡的人家很多,俞爸爸和俞妈妈相信媳妇说得不是虚言,老两口高兴地连连点头。

“颖颖,那你这养殖场,可赚大钱了吧?”张璨璨只对这个感兴趣。

“农业,哪有那么赚钱的?肯定比不上开工厂。”颖颖意思是,投资畜牧业,比当年投资砖厂的经济效益差多了,张璨璨却以为颖颖在拿她说的话堵她,脸上一阵儿不自在。

第355章 动心

颖颖没有搭理她,但婆婆和公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她便继续解释:“开工厂,一旦产品适应市场,价格有时候还能卖得很高,就特别容易赚钱,搞农业就没那么容易,所以,我除了开养殖场,还开了一家饲料厂,引导农民跟着做养殖,这个效益倒是比养殖场好很多,最近有个台商,看上了这里的猪肉品质好,打算开个一肉食品加工厂,农民的养殖积极性特别高,饲料厂倒是赚了不少钱。”

俞爸爸俞妈妈都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希望颖颖赔钱,影响一家人生活质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再回到靠工资吃饭的日子里,恐怕谁都受不了。

养殖场也就转了一圈,一家人来到苜蓿地里。

春天里的嫩苜蓿,颖颖还当蔬菜卖了一茬,所得她都投了回来,在地里修了几个麦草盖顶的吊脚楼,上面加上颜色靓丽的风车,还有散落地里的稻草人,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

“妈妈,爸爸,j县计划明年,沿南山一带全种油菜,春天里高速路通车后,这里的旅游业,就可以开启新篇章了,颖颖准备在胥村建蒙古包,再买几十匹马,龚家庄则建荷兰风情园,麻村,明年全种上薰衣草,到时候的风景,肯定更美。”

俞妈妈听得非常高兴,俞爸爸却有些担心:“种牧草还可以理解,这个薰衣草,能卖多少钱?会不会赔了?”

“爸爸妈妈,薰衣草是很好的药材,还能提取香料,不光是这个,麻村那边有股地热,已经勘探清楚,颖颖计划建个休闲度假村。”

“这么好?”俞妈妈高兴得很。

“那得不少钱吧?”想得更远。

“放心,爸爸,国家对这些有扶持,颖颖已经和农行、建行谈好了,共计贷款八千万,首期一千万已经到账,度假村的土建工程,马上就开始。”

这回,连俞妈妈都笑不出来了,几百万上千万,好歹自家还有这些实力,赔了还不至于欠账,可八千万,加上以前颖颖的贷款,岂不是上亿的资产?颖颖一个女人家,能支撑这样大的场面吗?

大概看到父母的脸色都十分凝重,俞和光安慰道:“爸妈你们就放心吧,肖有在单位辞职,已经过来帮着打理,工程建设,是请的工程部队,建筑设计,也是请一流的专家校核过的,不会有问题。”

见儿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俞妈妈微微松口气,俞爸爸却还是没法开怀,实在是,八千万太多了些。

“舅舅有个朋友,非常看好颖颖这个项目,上次追到咱家,就是想合伙。爸爸,妈妈,若是颖颖将来经营不好,大不了,我们转手让出去,只要这里有人气,不愁会赔钱。”

“这么好的风景,不会没人来的。”梅雨姗也加入安慰老人的队伍。

张璨璨走在最后,满脑子都是八千万这个数字,心里盘算着,他们夫妻如何插一脚,赚点小钱,不然,将来俞家更没有她们一家的立足之地。

俞爸爸和俞妈妈到底不放心,还是到了麻村瞅了一眼,儿子规划的薰衣草并没有种下去,土地上尽是一个一个的大坑,正在打地基,黄土裸露,这样的景象,可就和前面两个村子差别太大了。

“挖这么多坑?这是——”俞爸爸看看儿子,“建宾客?”

“爸爸,颖颖打算建一个别墅群,最多二层小楼房,到时候栽上大树,远远看过来,一片葱绿中,偶尔露出一角房舍,比建一个大楼房经济还实用,城里人来这里玩儿,肯定不是一般工薪阶层,建那种大家挤在一起泡澡的大池子,显然不合时宜。”

“能行吗?”俞妈妈担心地问。

“行,妈妈,你前年不是还担心,亚运村的房子卖不出去吗?”

俞妈妈忍不住笑了笑:“我也没想到,京城里藏龙卧虎,会有那么多有钱人。”

“是啊,妈妈,往前看,咱们国家的人会越来越有钱,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要有前瞻性,不能建得太小气了。”

俞爸爸和俞妈妈见儿子的眼界,自己根本赶不上,干脆不管了,也不问了。

颖颖见太阳已经走到中天,便让司机送一家人来到龚家庄,她早就安排好了农家饭。

莜面搓搓,荞面烧卖,蒸洋槐花疙瘩,荠菜地软鸡蛋饺子,凉拌野苜蓿,还有清蒸山鸡,红烧野兔,一大桌子有荤有素,香气扑鼻。

“妈妈,爸爸,你看,游客进了j县,又是荷兰风情,又是草原景象,走累了,来上这样一桌别有风味的菜肴,晚上,再在温泉水里泡泡解乏,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好不惬意呢?”

俞妈妈点点头:“我和你爸等着你们建好度假村,我们要第一个来泡澡。”

“那没问题。”

张璨璨忽然插言道:“三弟,度假村应该再组建一个歌舞表演队,找些少数民族同胞,既然你们那边有草原风情,可别忘了风情的内涵,离不了人。”

虽然张璨璨有些招人厌烦,但这个建议,的确很诱人,俞和光忍不住点了点头:“二嫂说得对。”

“三弟,那,嫂子帮你来管这一块,如何?”

“你不上班了?”俞妈妈问。

张璨璨撅起嘴:“我那工作,就是一个鸡肋,吃不饱也饿不死,一辈子有什么出息?妈妈,我以前在建设兵团,可是文艺部门的,这个才是我的专业。”

颖颖只是觉得有些不妥,一时却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俞和光看了看张璨璨:“二嫂,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整体,你若是要在这里工作,就得遵守这里的规矩,远离京城,难免寂寞,而且,各种规章,不会因为你是我嫂子就会有丝毫改变,这些,你能受得了吗?”

张璨璨沉默不语。

俞和光的话,明确告诉她,不要以为这个企业是他的,就会让自己这位嫂子有任何特权,私企,肯定比国家机关,管理严格得多,她,真的能忍受那个约束?

第356章 明算帐

张璨璨眼红颖颖悠闲多金,却不知道颖颖创业时期有多么勤奋艰难,听到俞和光的提醒,她第一感觉是愤怒,觉得老三夫妻太刻薄,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她们竟然对自己毫无庇护之意

颖颖看了丈夫一眼,她虽然对家乡人多有提携,但在管理上,却从来没有任何纵容之意,任何人必须遵守规章制度。

杨家圪崂的乡邻,感念她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可以温饱的工作,不仅完完按颖颖的要求来,还对颖颖考虑不周之处拾遗补缺,这才有了颖颖悠闲光阴,不管是二道河还是丰城的企业,都让颖颖赚得盆满钵满。

按说,张璨璨和颖颖的关系更亲近,怎么说也是俞家人,肉烂了在锅里,她挣钱也是俞家的。

但张璨璨和杨家圪崂的人,有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十分安逸,她若是到了颖颖的企业里,还想这么悠闲怎么办?颖颖对她,略有要求,她便会觉得极度不适,最后,两人很有可能反目成仇。

张璨璨没有回答俞和光的问题,在场的人也都没有说话,颖颖以为这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回到家,过了几天,张璨璨忽然找颖颖单独谈话,还是希望能去j县——她还是想要钱的心思,还是大过了其它。

颖颖不好拒绝,但却不愿意要这样的员工,可是面面相觑,她又不好拒绝,略一思量,颖颖决定暂时先拖着:“二嫂,我那边建设才开始打地基,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开张,明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开张呢。”

张璨璨本就不是什么讲理知趣的人,她见颖颖不欢迎,满脸不高兴,耍赖皮道:“明年就明年,咱们说定了,我今年年底就辞职,去那边找上几个好苗子,开始培养。”

说完,她还留心观察了一眼,见颖颖脸上既没有愤怒,也没有不屑,木木的毫无反应,心里直骂颖颖阴险,起身告辞了。

颖颖虽然不是文艺界的,但也知道,进入九十年代,文艺表演没有八十年代的日子好过,那时候,港澳台上不得台面的小歌星,在大陆表演都能捞得盆满钵满,这几年,随着大陆这边人眼界开阔,品味也越来越高,没有真本事,就不那么好混了。

张璨璨怎么就觉得这方面的钱好挣呢?颖颖实在想不明白。

虽然她打算将胥村建成草原牧场的景色,最初,还希望找两个善于吟唱蒙古长调的歌手,制造点意境,后来,终是因为没有把握,最终放弃了那个-打算。

过了两个来月,暑期到了,张璨璨不知怎么游说的领导,请下了两个月假,她打算去新疆。

要招人、培训,来回车费吃住,都得花钱,这些年,虽然俞妈妈给的不少,张璨璨手头却没什么积蓄,尤其是她觉得是为颖颖打工,这些钱,更不应该是自己来出,便理直气壮地要颖颖准备十万块钱。

颖颖真佩服她胆大,一开口就敢要这么多。

张璨璨很不高兴:“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有国家补贴,还得花钱呢,何况这全是咱们自费,搞文艺,本来就费钱。”

“二嫂,你列个预算出来,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得有个计划,我的手下,都得给我交报告,你看我一天在家里住的时候挺多的,但该做的事情,心里还是清楚的。”

张璨璨没想到颖颖会这么说,愣了愣,但很快想通了,暗暗佩服颖颖,会拿捏人,难怪悠闲自在还能挣大钱。

“好的,我这几天就给你列出计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