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璨璨当时颐指气使,出了风头,现在,一个月都没做下来就辞职,哪里有脸见人?她只好咬牙忍着,被总经理三天两头的做反面教材,张璨璨简直要疯了。

第379章 百感交集

就在张璨璨几乎崩溃的时候,俞朝阳来信了,张璨璨打开一看,心里不由一沉。

俞朝阳手里留下的几百美金,很快就花完了,他催促妈妈快点再给他寄去一些。

俞家,在美国不止舅舅一家亲戚,还有俞爸爸兄长一家,刚好就在俞朝阳读书的那个州。可是俞大爷已经过世七八年了,小一辈儿和俞爸爸这位叔叔也没什么感情,尤其是,俞光辉和俞光显兄弟俩,前年投资失败,公司几乎快破产了,自己都焦头烂额的,哪里还有精力照顾俞朝阳?

张璨璨原本还想让儿子打秋风,没想到这个幻想破灭了。

俞妈妈本来反对孙子这么小就出国,她劝过张璨璨:“向阳说单位有可能送他出国进修,这个我没意见,他的工作是治病救人,水平越高约好,老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钱花的值得,为国为民,朝阳为何一定要出国读书?不说花多少钱,孩子还小,能吃得了那个苦吗?”

俞妈妈不明白张璨璨为何要闹这一出。

张璨璨满腹委屈,她逼着俞胜光出国,俞胜光却不放心儿子,国内,高中管得非常严,大学却跟放羊一般,全靠学生自觉。就张璨璨骄纵儿子的这套能耐,若是俞胜光出了国,俞朝阳即便能考上大学,也未必能顺利毕业。

张璨璨听俞胜光这么说,便借口国外的大学管得严格,为了俞朝阳的前途,开始闹着让儿子出国读书,其实是为了解除俞胜光出国的后顾之忧。

张璨璨见说不过婆婆,便去求梅雨姗,她知道梅雨姗想把女儿送到“华侨子弟学校”,学校里不仅是汉英双语教学,还有很多国外长大的小朋友,俞晓晴从小跟着梅雨姗学外语、国际礼仪,现在,已经颇有“贵女”范儿,梅雨姗怕女儿在普通学校,把这身“贵气”磨没了。

可是,“华侨子弟学校”一年的学费要五万多,梅雨姗根本负担不起,她便和张璨璨站到了一条战线,若是俞妈妈送俞朝阳出国,就得给她的女儿出学费。

“妈妈把钱交给三弟妹投资,不就是想多挣些?其实,投资哪个都不如投资教育,这可是关系咱们俞家将来世世代代的大事儿,妈妈,儿孙要是出息了,你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吗?”

俞妈妈沉默下来,张璨璨此刻,不得不佩服梅雨姗能力高强。

梅雨姗趁热打铁:“妈妈,向阳学了个好专业,即便不出国,也肯定有出息。可是朝阳就不一样了,他小时候贪玩,现在在国内,只能读个体育专业,将来,好了在哪个体育队做教练,不好了,只能在小学当个体育教师,这,咱们俞家的孩子,怎么能——,嗨,妈妈,朝阳去美国,最起码也能学一门外语,他形象又好,将来说不定还能考到外交部工作,这可比小学教师体面多了。”

俞妈妈沉默不语。

就在那几天,贠艳霞还来了一趟,上面已经定下来,让齐老爷子在往上一步。

俞妈妈是个要强的人,老头比不过,那就只有比儿孙,两家都有出息的,可也都有令人头疼的,贠艳霞很高兴地说她孙子要出国学习,还在俞妈妈面前憧憬着,孙子将来如何如何出息,把俞妈妈说的动了心。

可去美国读书,得将近一百万的费用,俞妈妈又犹豫了,她的孙子孙女一共五个,每人一百万,自己的棺材本儿全拿出来也未必够呢,再说,他们老两口将来有了病,总不能问儿孙要钱吧?虽然他们有公费医疗,可国内的水平不好,说不定就得去国外呢。

俞老爷子心脏已经有问题了,俞向阳就是学习心脑血管病的,他说,美国这样的手术已经很成熟,可是国内,也才开始试做,他们学院,只有两个主任做过这样的手术,有一例还没有成功。

俞妈妈哪敢让自己老头给别人做试验品?若不是医生坚持说,俞老爷子的心脏病,可以用药物控制,还没有必要非得做手术,俞妈妈可能已经豁出去,让老头出国了。

张璨璨让儿子出国,俞妈妈也有了私心,那就是万一俞爸爸要去美国手术,有个人跑前跑后的张罗,也是好的。

俞朝阳就算再不成器,也比一个人也不认识的好。

但为了锻炼俞朝阳,俞妈妈在钱的事情上,卡得很紧。

国内出去的留学生,包括公费的,哪个不得在国外打工?俞朝阳竟然一个来月花了几百美金,显然还是跟国内一样,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俞妈妈肯定不高兴。

张璨璨还指望俞妈妈明年继续帮儿子交学费,当然不敢这么快就给老人要钱。

思前想后,张璨璨只能给俞胜光写信,看他能不能接济儿子一二,同时,她给男人保证,自己一个月有一千多的工资,酒店又包吃、住,等工资发了,她立刻就全部兑换成美金,给儿子汇过去。

一千三四,虽然才能换两百美金,好歹,也够俞朝阳吃半个月了。

张璨璨不得不给儿子下了命令,让他想办法自己解决一部分生活费,不能手心向上,只管给大人要。

有压力才有动力,张璨璨不管工作多艰难,都咬牙往下忍,同时,也跟大堂经理、公关经理等拼命学习,工作还渐渐有了起色,原来总经理每星期起码点她三次名,若不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张璨璨早就被辞退了,现在,张璨璨已经努力到,总经理一星期点一次名了。

张璨璨入了这一行,才明白颖颖为何一开始起点那么低了。

荷兰风情园已经做到了优先条件下的极致,每天就是这样的服务,几乎毫无改变,而龚家庄和胥村那边,却在不断改变,回头的客人每次去,都有新感受,于是,口碑越来越好,名声渐渐赶超了荷兰风情园,她在调解纠纷时,听顾客一口一个颐养园,一口一个蒙古风情园,心里不仅百感交集。

第380章 反抗

张璨璨一向自视甚高,到了此刻,才明白自己就是那戏文里说的银样蜡枪头,样子货,郭颖颖不动声色,却是有内秀,再加上她现在内忧外困,也张狂不起来。

颖颖对张璨璨,依然那样不冷不热,不会因为她客气和热络,就会改变什么。

梅雨姗也不得不佩服这位三弟妹,宠辱不惊的定力。

俞妈妈把钱给了俞向阳,俞向阳是梅雨姗的继子,等于俞胜光这一支,已经拿了钱,梅雨姗就没法再张口为女儿要学费了。

这段时间,梅雨姗特别痛苦。虽然刚开始,她对俞曙光找回儿子这件事非常抗拒,但在她父亲突发心脏病,俞向阳帮着照顾老爷子之后,梅雨姗这个心思便完全不再有了。

人到中年,家里老人要孝顺,小孩要照顾,没有哪个不狼狈的,若是有个亲戚在医院工作,不知是多么幸运的事儿,梅雨姗甚至有些庆幸丈夫有这样出息一个儿子。

现在,婆婆把钱给了大孙子,梅雨姗心里发苦,却没法有意见。

俞向阳能耐越大,这一家人就越是能有个依仗,几个老人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呢?

这天,颖颖带着思阳回到婆婆家,没想到老爷子老太太出去遛弯了,梅雨姗在客厅坐着。

“颖颖回来了?呵呵,hello,思阳,nicetomeetyou!”

“nicetomeetyouto!”思阳还小,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梅雨姗给颖颖了一些英语动画片的vcd碟片,思阳很是喜欢,跟着里面学了不少对话。

当然,梅雨姗这段时间的倾力传授,也功不可没。

梅雨姗不是什么爱心泛滥的好人,她这样做,自然有目的。

颖颖不怕人有目的,梅雨姗这样,总比张璨璨空手套白狼,总想沾光儿好多了,再说,梅雨姗小时候在国外长大,英语法语都说得非常地道,女儿若是有这样好的一个家庭教师,千金难买,她不在乎帮俞晓晴出几万的学费。

“华侨子弟学校”不是谁都可以进的,就是有钱也不行,就因为梅雨姗在外交部工作,会两门外语,那边才破格录取。

华侨子弟学校还准备办幼儿园,颖颖当然也想让女儿去,到时候少不了得梅雨姗帮忙,她现在出钱,梅雨姗到时候敢不出力?

梅雨姗对颖颖这样明智非常满意,背地里也和闺蜜感慨:“瞧瞧我这老三妯娌,什么事儿都早早打好基础,到时候不慌不忙的,我那二妯娌,没什么能耐,平日里还张狂得很,等到了事儿来了,只有白瞪眼,四处求告。前些年,我婆婆不少给钱,她也不说存一点,又是买衣服又是买首饰,整天和我打擂台,现在,哼,人不人鬼不鬼的,怪谁?”

其实梅雨姗也很后悔,若是婆婆给的钱,她能存下来些,也不至于女儿这学费,全靠郭颖颖,她现在回家,自己的女儿都得靠后,先得教俞思阳,有时候,还和女儿一起陪俞思阳游戏,这都是什么事儿!

若是没有张璨璨和她斗富,梅雨姗也不至于头脑发热,她是那种浅薄的人吗?

为了五万块的学费,梅雨姗还大包大揽地开始教俞沐阳英语。

阳阳今年上三年级,学校开了英语课。

其实小家伙学习非常好,那么简单的英语,根本难不住,是梅雨姗自己表示,要让阳阳说最纯正的伦敦音的。

俞妈妈不知道颖颖给俞晓晴出学费的事儿,见大媳妇忽然变得这么好,一家人和和美美,自然非常高兴,还把梅雨姗夸了又夸。

梅雨姗想想自己,比比张璨璨,觉得两人也没什么区别,自己的女儿都不教,先紧着别人的孩子,也只能叹口气:“唉,不说了,说起来都是泪。”

其实,颖颖的日子,也并不是流淌的小溪,永远都那么欢快明丽。

这几天,就有一个人递来消息,想要购买她j县的牧场。

说起来,j县这块,还数颖颖占的胥村和龚家庄条件最好,刚开始,颖颖不过是为了俞曙光,挑最j县贫困的地方包的地,没想到,上天这样惠顾她,让龚家庄和胥村之间,有地热资源,现在,京城里消费渐渐起来,泡汤已经成为时尚,京城的高官要员,或许还有小汤山,可那些有点钱的一般人家,哪里去呢?自然是j县这边了。

夏天转眼过去,颐养园已经人满为患,颖颖还打算再建几栋别墅呢,怎么会把手里的聚宝盆卖掉?

可是对方咄咄逼人,似乎,颖颖不转手,他们就不肯罢休。

颖颖打听了一下,想要购买的人,背后实力的确不是一般的强大,就是费老在世,也未必能压得住。怎么办?

颖颖从来不是那种遇强则强的人,不然,俞和光的官儿,也早就当到头了。

何况,钱挣多少才是个够?即便牧场是个聚宝盆,只要抱着,年年都会有不菲的进项,但这些钱,若是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若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颖颖为何非要抱着不可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过是个笑话罢了,这世上,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平心而论,颖颖已经够幸运的了,她还想怎么样?不服气只能让自己越过越艰难而已。

想一想弄倒符家兄弟,颖颖和丈夫花了多大代价?不知有多少不眠之夜,现在这位,符家兄弟提鞋都未必能有机会的主儿,颖颖怎么可能鸡蛋碰石头?

颖颖想也不想,就给对方回了话:“这片牧场,我也是花了大心血,你们要买也行,但总不能让我亏本吧?”

对方虽然背景深厚,但却并没有多大的实力,他们回答是“能不能优惠些?”

nnd,颖颖都忍不住骂娘了,有这么欺负人的吗?不要逼人太甚!

颖颖不过是不想让自己日子过得艰难,惹不起躲得起,但不等于就要咽下这口气,朗朗乾坤,没有谁的巴掌,能遮了天去!

“怎么个优惠法?”颖颖反问,“做生意就是图财,我辛苦一场,总不能赔钱吧?”

第381章 火灾

对方没想到颖颖忽然强硬起来,一是无言以对,他也是个跑腿的小喽啰,不能替主子拿主意,只能来回传话儿。

俞和光和俞曙光,官儿也不算小了,虽然他俩都没有什么后台,但却有声誉,想要颖颖的牧场,首先得将这俩算计倒下才行,那边大概也觉得棘手,便和颖颖好言好语:“我们这边,刚刚投资了一个大项目,一时资金紧张,要不,用其他方式补偿你,如何?”

颖颖以为另外给她一片地方,再给她几千万银行贷款呢。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很快,贷款非常难,她以为对方背景很深,不费事。

没想到,对方倒是愿意给她划地块,却还是不肯给贷款,原来,他们家老爷子,倒是个好的,并不许子女经商招摇,颖颖也是想左了,人家既然能贷款出来,何不将钱砸给自己?何必绕这样大的圈子?

颖颖一开始拒绝出售自己的资产,国内旅游刚刚起步,j县的牧场又颇合京城民众的心思,颖颖就像抱了个聚宝盆,当然不愿意撒手了。

但是对方却穷追不舍,一副非买不可的架势,很有些仗势欺人的意味,但对方却有一个好处,就是一直和她好好商量,才不那么招人仇恨。

颖颖也是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对方的靠山是谁的,所以,也没法说对方仗势欺人,市场就是这样,好些人刚开始并不打算做某些买卖,最后在业务人员的一再说服下,最后还是达成了交易,所以,对方也不算太过分。

颖颖就是这样,比较能容忍。

是的,活着不易,就算是国家领导人,不也因为国内国际的形势所迫,做各种妥协吗?何况她一个升斗小民?

再说,颖颖和别的女人比起来,不知道过得多逍遥,不用上班看老板和上司脸色,时间自由,手头宽裕,这简直是妇女同胞们梦想的理想生活了,偶尔做点让步,还真不算什么。

颖颖考虑退一步,把牧场卖了,什么钱不能挣,她非要和一个权势公子抢饭吃?

或许有人觉得,市场竞争激烈,不抢就没饭吃,但颖颖因为一直比别人先走一步,等竞争激烈时,她总是全身而退,所以,到了现在,并没有经过那种你死我活的激烈场景。

除了碰上姜水仙那个疯子,丢了阳阳,颖颖这辈子一直过得很平和。

那边见颖颖和他们的谈判,起码有七八分的诚意,倒也没动手脚做出胁迫劣行,或者,对方也算是“厚道”的人。

这天早晨,俞和光带着儿子出门,颖颖和女儿在后面。

梅雨姗为思阳联系了一个外交部内部的幼儿园,晓倩原来就是在这里上学的,幼儿园不仅双语教学,而且还美术音乐等等,全都教得非常认真。

幼儿园因为地方不大,看着并不起眼,但美术老师是中央美院毕业的,舞蹈老师原来是战友歌舞团的舞蹈演员,音乐老师小学和初中,都是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学校的,这家伙心里承受能力差,平时学得特别好,每次大考临场都发挥不好,最后一怒之下不考了,后来有人介绍她来幼儿园应聘,园长考了一下,对她非常赏识,便做了这里的老师。

颖颖把思阳送到幼儿园,孩子对那里很是喜欢,并且,生活习惯变化也很大,才三岁,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把自己的小衣服叠整齐,进门换了鞋子,也放得端端正正。

颖颖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既然梅雨姗示好,她也投桃报李。

不知道梅雨姗是不是年纪大了,不那么张扬了,还是有求于颖颖,现在,待人接物非常和气,和颖颖相处融洽和睦。

颖颖送女儿到了幼儿园,还站在院子外面,看里面小朋友嬉戏玩耍了一会儿,正要离开,袋子里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以前的大哥大移动电话,跟个大砖头似得,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这种数字信号的手机,她便花钱买了两个,爱立信的,只有巴掌大小,通讯效果还挺好的。

电话是俞和光打来的,声音里有些焦急:“邻居家着火了,咱家也受了波及,爸爸打电话说,咱们房子也着了火,咱妈和咱爸都好着,没有受伤,你回去看看吧,我刚刚陪着领导出城,走不开。”

“好,好的。”颖颖一下子慌了神,挡了个车,急急忙忙赶过去。

俞家老宅所在的是一片老街区,很多房子甚至是清朝建的。房屋的上面,横七竖八拉着输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都快成蜘蛛网了,尤其是好多人家挤在一个院子里,电线就拉得更多更乱了。

火灾就是电线老化引起的,尤其隔壁连着几个大杂院,因为人口激增,院子里乱搭乱建,很多地方不足一米宽,老化的电线落在一个乱搭建的小窝棚上,窝棚顶上就上极易着火的油毡,天干物燥,还有点小风,早上五点多,又没人看见,等喊救火的声音起来,已经好几家的房顶都有了火苗。

消防车停在路口,根本进不来,仅靠人们拿着脸盆水桶往上浇,根本不解决问题,最后消防官兵放弃了消防车,带着人拆了几家房子,断了火路,才算扑灭了大火。

好在只有几个人被烟熏晕了,没有人死亡。

颖颖回去的时候,一大群人围着路口议论纷纷,还有几个女人在哭,有一个还念念叨叨的,说是攒了一年的钱,上个月才买了一台新彩电,还有家人的衣服被褥,全都葬了火海。

有人低声再劝,那女人哭着道:“东西没了就没了,可,我们没地方住了,呜呜——”

一句话把周围的人全说得眼圈通红。

是啊,虽然这时候京城里也有了房地产,可一套最少也得二三十万,有几个人买得起呢?尤其是挤在大杂院的人家,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这么挤着?如今,就是自己不介意拥挤,可也没房子了,谁能不难过呢?

第382章 房地产

颖颖心有戚戚焉,她挤过人群,走到自家那条巷子。这边倒是比较平静,路边也有老太太坐在门口闲聊,但却没有那种哭天抹泪的。

颖颖进了家门,就看到自己的被褥衣服都放在院子里。

香婶儿一脸疲惫:“颖颖,昨晚幸好有你嫂子在,和我一起忙乎,把你的东西大部分都弄出来了。”

颖颖住的屋子被拆掉了半边,屋里还有水渍,一片狼藉,梳妆台也倒在地上。

这个不能怪香婶儿和梅雨姗,俞家给颖颖做的家具,都是纯实木的,而且,还都是硬杂木,比如青冈木、榆木等,十分沉重,昨晚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和两个妇女,根本抬不动那些,她们能将颖颖的被褥衣服搬出来,就够辛苦了。

“今天折腾不小,俞大哥和大嫂子身体吃不消,让你嫂子接她家里了,今天大概过不来,这里该怎么办?”

香婶儿把俞家老两口叫大哥和嫂子,她还用手四处划拉了一下。

颖颖听懂了,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见大火烧过来,肯定特别焦急,血压升高、心脏难受是免不了了,梅雨姗将他们接走,也是孝顺表现。

可俞家的主人,现在就来了她一个,还是一个纤纤弱质,这该如何是好?

颖颖平日里,存折和重要的文件都放在空间,现在只有梳妆台里几件首饰比较贵重,她收拾了一下,然后将房门锁好,又拿了个榔头,把窗户也钉死,四下看了看,觉得生人没法进来,便拍拍手:“至少安全了,香婶儿,你守着家,我出去看看。”

“哦!”

颖颖再走到火灾现场附近,已经有街道办和政府机关的人过来了,虽然过火的面积倒不是很大,可人口却不少,街道办给人防局说好了,暂时安排大家住防空洞。

有的人家还从火场抢出了一些被褥,有些人家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拿出来,可以说衣食无着,哭哭啼啼的,一个劲说着感谢政府的话。

颖颖知道,对于没了房屋的居民,政府肯定还有政策安顿,但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出台,估计现在区委区政府的干部,都在办公室挠头呢。

是啊,解放这么多年,京城人口增加了好几倍,可京城的地面却没法增加,普通人家,三四口子挤十一二平方的很平常,这稍稍出了个小灾祸,矛盾就越发显现出来。

说到这里,颖颖还算是幸运的,俞爸爸和俞妈妈住的这套房子,是俞家老太爷让儿子读书买下的,后来,俞大伯在解放前的旧政府做事,俞爸爸借着大哥的庇护,在京城做学生运动,也住在这里。

解放后,俞大伯本来答应弟弟,弃暗投明,还把手里的很多资料都给了新政府,俞爸爸也从上级得知,大哥解放后不会受到冲击,但在解放前夕,俞大伯有一次出城,再也没有回来,这一失踪,便是几十年,前些年俞大伯家的孩子忽然从美国回来寻亲,俞爸爸才知道大哥被特务带走,去了台湾,后来又从那里辗转去了美国。老人七十年代初就过世了,到底有还有什么隐情,那就谁也不知道了,反正,解放后这套房子,正式归了俞爸爸,enge期间被没收,八十年代初又还了回来。

颖颖成亲之后,因为俞家独有一个小院子,上房三间,还有两间耳房,两间厢房,俞曙光和老两口住上房,颖颖住西厢房,俞胜光住东厢房,还有两间倒座,一间做了厨房,一间是餐厅,俞家兄弟三个很少同时在家住,因而,家里显得很宽敞。

颖颖进京几年了,倒是没有因为房子受过委屈,她也听说京城房子特别紧张,刚才在火灾现场看了一眼,心里也确实为普通人难过,说句难听的,好些人的住所,比她j县的养殖场都不如。

想到自己手里也有些资产,j县那边的牧场,显然也没法继续经营下去,她何不建一个房地产公司?就在昨天着火的废墟上,建起一栋高楼,岂不利国利民,自己也有了事儿做?

颖颖并不知道房地产开发,比经营一个牧场麻烦多了,她也只是一时异想天开,便去了政府部门询问。她不过一个无心之举,却让人看见了,有了其他想法。

看到颖颖咨询房地产业的,就是j县和她谈判,想要购买牧场的经办人杨华。

杨华不过是一个跑腿办事的,那天他跟着老板到j县泡了一次温泉,老板的腿,在十年磨难中受过伤,有很重的风湿,他虽然也曾经常到公立的温泉疗养院去,但,家里再怎么有权势,但也有不方便的时候,他当时就给杨华道:“把这个温泉山庄买下来。”

杨华答应了,回头,老板又看上了这片产业,他改了主意:“把这里都买下来,我可以随便来泡汤,还能有些利润。”

杨华以为,j县偏僻,这片农场也没有出奇之处,刚开始给出的价格,只有六百万,他以为六百万,已经超出颖颖投资了,谁知,颖颖这边的人,当时就把他嘲笑了一通:“六百万就想把我们牧场买下来?知道不知道,我们牧场,只几个饲养场一年的利润都二百多万了,还不算旅游收入这块大头,你怎么这么会想啊?六百万买下牧场,转手你就收回了投资,然后跟割韭菜一般,一年收上好几茬?”

杨华当时非常恼火,被赶出去之后,下功夫好好做了一番调查,这才知道,j县这几家牧场的投资都很不小,荷兰风情园排第一,有三千万,颐养园这边,也有接近两千万的。

杨华给自己的主子汇报了这事:“估计对方三千万也不会出手,可是我们这边,一时没有这么多资金…”

“想想办法!”

杨华头大如斗,他怎么伺候这么一位主子?难道,自己还能空手套白狼不成?几千万呢,可不是几百几千,随便找找朋友就可以借来。

第383章 窥视

王磊和表哥关系非常好,最近表哥在愁什么,他也清楚,今天,辖区出现灾情,相关部门都狠忙碌,王磊早上跑了一大圈,这会儿累得两腿发软,找了借口在办公室喝茶休息,来了个女子,咨询房地产方面的问题。

王磊刚开始并没有在意,若不是这个女子举止优雅,容颜俏丽,他或许都找借口将人打发了,反正,机关里的人,谁没有几分踢皮球的本事?随便一句话,就能让你跑断腿。

王磊曾经跟着杨华去过j县,还有一次碰上颖颖在督查属下工作,当时杨华还给表弟感慨过一句:“瞧见了吗?这片产业都是那个女人的,咱们怎么就没这么好的命?能娶到那样有财又有貌的媳妇?你嫂子的长相,跟人家比,提鞋都不及,却还一向自视甚高,就是能造败钱,把我驱使得跟一条狗一样。”

王磊一句话也不敢说,当没听见表哥的话。

表哥和表嫂的感情出了岔子,他不知该附和,还是该劝和,表嫂那人,其实也没那么不好,女人家,还不都一样?谁不想穿着光鲜、日子悠闲?

王磊一本正经地回答了颖颖两个问题,脑子里不知怎么想起表哥,忽然眼光一闪,天,这就是表哥当时艳羡不已的那个女人。

晚上,王磊和杨华碰头,他把颖颖咨询的事儿,给表哥讲了。

杨华非常感兴趣,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问:“你们区政府打算把那一片作为试点,要搞房地产开发?”

“还没定下来,需要安顿的人口太多,有人提议,免去地产公司的税费,让他们帮着安顿,我估计,没人愿意做这个冤大头,起码一半的房子,都得白瞎了。”

“有没有响应的扶持贷款?”

“也没定,我想,肯定得有,谁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来建房子除非是外企或者港台的客商,可是那些人,最喜欢来建高速路、工厂什么,别看深圳、海南那边,搞房地产就像是用耙子搂钱,那些大佬们趋之若鹜,咱这儿,政策不够开放,房价也不行,没什么人愿意做这个生意。”

杨华没有吭声,脑子里在迅速盘算着。

大概过了一个月,杨华再也没有找过来,颖颖以为他们不打算收购了,她若是不卖掉牧场,也没必要寻找新的产业去投资,便也安分下来,请人把她住的西厢房和相邻的耳房拆了,砌好了墙,她彻底搬到了俞和光的公房里住,日子也算平静无波。

杨华忽然找上门来:“郭女士有没有心思,和我们老板一起做房地产开发?”

颖颖摇头。她知道对方的背景深不可测,这虽然是一条极好的大腿,抱上了,说不定今后兴旺发达,连俞和光都前途无量,可,所有的事情都福祸相依,万一,她把钱都投出去,对方翻了脸,她死都不知道为什么了。

其实,刚开始她没有多想,拒绝了对方收购的提议,这段时间,颖颖心里也多少有些忐忑,就怕对方报复自己。说起来,俞家也不是没有一点儿权势,可在绝对权力面前,俞家和普通百姓,也没有多大区别。

能让颖颖产生这个想法,也是这两年,某些高官徇私弄权,她听得多了,渐渐对法律和社会公正产生了怀疑。知道的越多,担忧就会越多。

杨华以为自家老板的号召力没人能够拒绝得了,没想到却碰了钉子,一肚子热血,一下子凉了:“郭女士能说一说,为何想拒绝吗?”

“我手头没有多少可流通的资金。”这个理由,还是特别充分的。

杨华却不恼:“我若是能帮你解决了呢?”

“你是说,收购我j县的牧场吗?”

杨华一时语塞,吭哧了一下:“我可以帮你用牧场,抵押贷款。”

“你既然能贷出款来,何必一定要找我?听说房地产一本万利,没有必要拉一个人,和你平分利润呀。”

“呵呵,郭女士,明人不说暗话,我们找你合作,就是事成之后,你将牧场给我们,我们将利润给你。”说着,他拿出一份资料,“这是我请人做的市场调查和利润分析,若是成功,起码有六七千万的利润,咱们两家平分,各得一半,也够买下你的牧场了吧?”

颖颖没想到对方这么执着,很是奇怪,同时,她脑子里灵光一闪:“房地产开发,你们不会打算一文不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