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慧推了推老花眼镜,老神在在地哼了一声:“都在拼命拉广告,这中缝啊,都快被广告塞满了。好好的宣传阵地,成何体统嘛!”

小张嚼着油条,就着豆腐脑,不服气地嘟囔着:“有什么体统不体统的,咱们自己的报纸都天天登新闻社论呢,说鼓励事业单位创收,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呢。”

孙全慧把茶杯往桌上一撴,板起了脸:“我们堂堂东申市第一大报社,是喉舌、是前沿战线,难道也学那些小报纸,钻到钱眼里才好?你这孩子,就是不安贫乐道!”

小张悄悄翻了个白眼,端着豆腐脑,蔫巴巴地溜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不说话了。

切,老古董,登点广告创点收,给大家伙儿多发点奖金,有什么不好?

忽然,办公室的门被人礼貌地轻叩几声,然后推开了。

“请问,贵报的广告业务,是在这联系吗?”一个穿着修身长大衣的年轻男子露出一个头,唇角带笑。

小张一愣,反应过来就是心里一喜。

嘿,说曹操,曹操就到啊!敢情这是来联系要做广告的?

他赶紧站起身,热情地迎上去:“是的是的,这是咱们报社的广告部,刚刚成立没多久,专门负责接待广告承接。”

他打量着来人,心里就有点犯嘀咕了。

这年轻男子俊秀漂亮,身高颀长,一般人穿着显得过长的修身大衣他穿着正好,显得格外气质优雅,可是这脸,看上去也就是个大学生吧?

这能是来谈广告的客户?

邱明泉摘下优雅的小羊皮手套,客气地和他握了握手:“您好,我想给我的企业打一个商业广告,就刊登在你们的中缝即可。”

孙全慧皱着眉,上下打量了他一下:“你?你的企业?”

邱明泉微笑地点点头:“对,是这样——”

话还没说完,孙科长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邱明泉一眼看出他年纪较大,显然才是这间广告部管事的人,遂停了话,安静地等待他接电话。

孙科长拿起话筒,脸色变得热情起来:“哎呀,老杜啊,咱俩可是好久没见了,下次同学聚会,可得好好喝两杯!……什么?你儿子马上过来,要在我们这里的报纸刊登广告?”

邱明泉在一边听着,眉头就是轻轻一皱。

封睿在他心里不满地哼了一声:“怎么这么不巧?你就该早来几天。”

邱明泉不动声色地在心里道:“没事,说不定人家就是一两天的小生意。我们大不了等等。”

孙科长还在寒暄:“好的好的,小杜那孩子我以前见过,可是一表人才的,那时候还在上中学吧?哎呀不要客气的,举手之劳!哈哈哈……”

老杜真是太客气了,说什么叫孩子带了点谢礼过来,实在是会做人啊。

放下电话,他皱眉看着邱明泉:“你说也要在中缝打广告?没问题倒是没问题,你们企业打算登几天啊?”

邱明泉微笑:“很短的一句广告词,家电零售业的。大概十来个字吧,不过字体要大,我要中缝上半段的黄金位,要连着包半年。”

小张本已经重新坐下喝豆腐脑了,这一听,差点就呛了一口。

半年!好大的口气,他知道一天要多少钱吗?

果然,孙科长也咳嗽了一声,从老花眼镜上翻着眼白,看向邱明泉,傲然地道:“我们《东申日报》可是大报纸,不是那些小报。就算是小小中缝,上半段的位置,一条广告一天也要八百元的!”

半年,开什么玩笑,那可就是十四万多的巨款。他们整个广告部,自从成立以来,最大的单子也就是三四万!

邱明泉笑了笑,打开随身的双肩包,放在了孙科长的办公桌上:“十四万四千元,一百八十天的广告款。”

“噗”的一声,小张刚刚差点呛到的豆腐脑,彻底喷了出来。

前面不远处那个敞开的包里,全是整叠的百元大钞,现款!

“咚咚!”门再次叩响了,外面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同样探进了脑袋,声音轻快:“请问孙叔叔在吗?我爸刚刚打过电话……”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落在了旁边的邱明泉身上,一张脸猛地就僵住了。

室内有阵短暂的尴尬和沉默。封大总裁啧啧感慨了一声:“真是冤家路窄,怎么到哪里,你的情敌都阴魂不散?”

来的人,竟然正是杜强!

邱明泉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杜强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脸热情地看向孙全慧:“孙叔叔您好,我爸爸刚刚给您打过电话是吧?是这样的,我来给我们的小本生意登个中缝广告。”

孙科长就是一愣:平时生意冷冷清清的,今天怎么忽然一个接一个了?

“贤侄快坐。”他招呼着,“中缝广告是八百元一天,你是想要登几天呢?”

杜强眼角扫了一眼一边的邱明泉,心里又是羞窘,又是仇恨——上次被逼着向这个小白脸道歉,简直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羞辱!

那次姑父和姑姑专程来东申市考察,没想到在邱明泉这里没能谈成合作,可是郑广豫并不想放弃在东申市的试探性扩张,最终还是决定,用租的方式,在别处选址,尽快把家电零售店开起来!

几番耳提面命后,他正式把东申市的开业事宜,委托给了杜丽的亲侄子杜强。

客观地说,杜强除了在追求女生上显得有点急切和不懂眼色以外,别的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能考上东申财经大学,还做到了学生会会长,不说是人中龙凤,起码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

有了郑广豫的亲自提点,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杜强憋着一口气,这段时间里跑得脚不沾地,总算赶在春节家电销售高峰前,把七八家零售店面张罗了起来。

供货渠道、资金来源都不用他操心,远在燕京市的姑父有成熟的渠道。刚搞好开业准备,姑父就亲自指点,叫他赶紧去报社走一趟,正式打一个广告,叫东申市的群众,迅速知道他们的国豪品牌!

封睿忽然一笑:“说起来,还真不好意思啊。在报纸中缝打广告这一招,其实,我就是从郑广豫的发家史上学来的。”

在前世,国豪算得上首先为商店打广告的先行者呢!这时候,没有网络、没有铺天盖地的各种液晶广告牌,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依旧是普通群众接触最多的广告载体。

“买电器,到国豪!”这句简简单单毫无花哨的广告词,在燕京市的大小报纸中缝里,铺天盖地,充斥着人们的视线,简单而粗暴,效果却极好,在刊出来的当年,就给国豪带来了销售的火爆。

而现在,果然,他们在东申市也开始了宣传!

杜强虽然不知道邱明泉来干什么,却看到了桌上那一大包钱,心里立刻警铃大作。

顾不得理会邱明泉,他赶紧笑着回话:“孙叔叔,是这样的。现在是一月初,我想在中缝连着登两个月的广告,一直到春节销售高峰过去。”

他从包里掏出介绍信和营业执照:“一家家电零售企业的广告,广告词是‘买电器,到国豪!’,就这么简单就行了,粗体字,越大越好。”

糟糕!封睿心里一阵焦急。

没想到,郑广豫在东申市的扩张来得这么早!

在前世的时候,他可是彻底稳固了燕京周边一带,才开始扩张的,而且由于来东申市晚了一点,导致前世程宵的长乐家电站稳了脚跟,国豪才始终没能拿下东申市和周边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了国豪、长乐、江宁三大巨头三足鼎立的局面。

同时开业,正面厮杀,要是被他们抢占了春节前的广告阵地,两个月后,深入人心的可就是他们国豪了!

第116章 少一个人

果然, 孙科长愣了一下, 看向了邱明泉:“这么巧, 刚刚这位也是要给……”

他不确定地问:“家电零售的企业?”

邱明泉微微一笑:“对,也是。”

杜强猛地大吃一惊, 差点叫出声来。怎么回事?!他们也开了家电零售店?也同样要来打广告?

邱明泉并不看他,只微笑着望向孙科长:“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我们似乎是先来的, 钱都带来了,而且,我们包的时间更长。”

孙全慧这一下, 可有点为难了。

按道理上说,当然应该首先接待邱明泉, 可是这一边, 可是老同学的亲儿子啊!

这为人处世, 哪能不照顾点关系户呢?

“要不这样吧。这位广告时间短,就让他家在上面。”孙全慧咳嗽一声, 想起了刚刚老杜在电话里说的感谢礼, 忽然觉得邱明泉碍眼起来。

赶紧打发了他和小张都离开,不然小杜连感谢的东西都不好掏出来!

“就这么定了, 我给你们开单据。你们去财务科交钱。”他大手一挥, “把广告词留下来, 我们会给你们排版的。”

杜强喜笑颜开,可是邱明泉却没有动。

他俊逸的脸上一片沉静,目光却有点冷了, 礼貌开口:“价格一样,那就该先到者先得,没有他在上,我们在下的道理。假如一定要争,那也应该尊重市场规律,我们不如价高者得?”

他站起身,安静地将桌上的十几万现款直接拖了过来,扔到杜强脚下:“同样的时间段,就在春节前,我们竞价。”

杜强脸色涨红,恼怒地拍案而起:“谁要和你竞价!”

稍微一瞥那些钱,他都有点心惊胆战,那绝对不是两个月的广告钱!没有郑广豫的授权,他哪敢做主去竞什么价?

孙全慧把脸一板,羞恼地一拍桌子:“都给我住口!我们报社可是正经单位,财务制度岂是儿戏,难道像旧社会一样,叫你俩坐下来搞拍卖吗?!”

他不满地瞪着邱明泉:“胡闹,简直是胡闹!”

邱明泉寸步不让:“那总得有个章法。”

孙全慧被他惹得终于毛了,冷笑一声:“在这间办公室,我就是章法!今儿就这么定了,上面租给他,你不满意的话,换一家去登吧!”

广告价格可是定死的,报社一把手亲自拍板,他同样的价格租给杜强,任谁也不能说他什么!

封睿叹了口气:“算了,别和他争什么中缝了,没劲。”

邱明泉皱着眉:“那怎么行,这两个月的广告可是黄金时间!”

封睿冷冷一笑:“索性玩大一点嘛。”

杜强嘴角浮起一丝志得意满的笑,终于觉得稍稍出了口恶气:这会儿,总算能把这个碍眼的家伙压得死死的了!

居然因为和姑父接触了一次,就想自己也干起来这一行?真是瞎了他的狗眼,他要是知道姑父在燕京市做得有多大,怕是要吓得尿裤子吧!

孙全慧正要给杜强开单据,忽然,旁边伸过来一只修长白皙的手,轻轻按在了他面前的本子上。

“你到底要干什么?!”孙全慧把笔一摔,真的有点火了。

邱明泉微微一笑,温和地看着孙全慧:“那好,我们不要登中缝了。”

孙全慧把眼一翻,冷笑一声:“随便你,去别家看看也好嘛。”

旁边的小张急了:这又是何必?赶走了这么大的客户,报社的收入也要少一大截,他们这些小职工,可靠着奖金过活呢!

“哎哎,这位小同志,别急啊!”他赶紧站起身,“我们《东申日报》是全市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报纸了,要说到做广告,就算是中缝的下面,效果也是挺好的,您再考虑考虑吧!”

邱明泉温和地向他一笑:“是啊,我没有打算不做。”

他悠悠地指了指脚下的钱:“只不过,我现在主意变了。中缝既然抢不到,索性让给这位同行。”

他拿起桌上最新的一张《东申日报》,翻开中缝看看,淡淡道:“中缝只能黑体字印刷是吧?不太显眼啊。”

小张咽了口唾液:“嗯,是啊……”

邱明泉合上报纸,正式地看着孙全慧:“那就包一张整体版面吧。套红印刷,醒目点也好,也是两个月。”

“啪唧”一下,小张正紧张地转着手里的笔,一下就飞了出去,正好死不死地飞到了杜强的身上。一团墨水抖出来,迅速在杜强价格不菲的外套上染开一朵水墨小花。

杜强却完全顾不上这个,一下就从椅子上弹跳起来,激动地大叫:“这不行!”

邱明泉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扭头看着他:“哦?”

孙全慧的嘴巴张得像个鸭蛋:“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正式版面登你的广告?!”

“怎么,不可以吗?”邱明泉诧异地问。

孙全慧一下子哑口无言:还真可以!

上次一把手拍板定价时,的确有人开玩笑地说:干脆也定个整版广告的价格吧,保不齐哪天来个超级富豪呢?

大家说笑而已,实际上在现在,就连中缝广告都是新生事物,整版的广告更是前所未闻,一把手黄社长大手一挥,就定了个五千元一天的价,这才多久,真的有人吃螃蟹了?!

“五、五千元一天!”孙全慧的声音也有点发颤了,“两个月是、可是三十万!”

邱明泉点点头,指了指地上的钱:“这里是十四万,我先交钱,下午再派财务送剩下的过来。”

转过头,他望着脸色青紫、嘴唇哆嗦的杜强,礼貌地一笑:“中缝留给你了,再见。”

……

燕京市的国豪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郑广豫接起电话,听着远从东申市打来的长途电话,脸色凝重起来。

“你说那个小邱老板,自己也开始做家电了?”他紧皱眉头,“怎么会呢?而且他手里的二十家店铺,全都开设了面积很大的家电区域?”

两个月前他和妻子见那个年轻人时,他做的还是日用百货,这隔行如隔山的,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忽然就完成了决定、装修、进货和营销广告一条龙的?!

他仔细地听着杜强带着焦躁的声音,越听,脸色越是凝重。

居然连做广告的方式,也和他们国豪一模一样,首先瞄准了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采取连番的视觉轰炸!

“姑父,我打听到了,他们的公司叫‘明乐’,但是董事长和总经理都不是那个小白脸,是一个叫程宵的男人,的确在这一行干了很多年。”杜强又急又气,不知不觉地带上了咬牙切齿。

“姑父,他们不仅店面数量远胜过我们,现在竟然动用了三十万,买下了报纸的一张正式版面打广告,你说他们是不是疯了!”他气急败坏,“我们被压得死死的,看到了那么大一广告,谁还会在意我们的中缝?!”

这真是实话,对于完全陌生的两家企业,谁的广告大,就会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这一家底子更厚,更财大气粗啊!

郑广豫在心里叹息一声,这个妻子娘家的孩子,毕竟年轻没经验,遇到点事,就完全乱了阵脚。

假如换成那个年纪比他还小的邱老板,现在的表情,一定是云淡风轻,从容不迫吧。

他面前浮现出邱明泉那俊美温和的一张脸,不知道为什么,这张脸比他见过的任何对手都年轻又斯文,可是他直觉地就觉得,想要避其锋芒。

这种野兽般的直觉,有天赋,也有常年在商场打拼留下的经验,不知道多少次在危机到来时救过他。

“不要正面和明乐开战,他们要低价促销,我们就跟随,但是绝不要率先挑起战端。”他凝重交代。

杜强在那边一窒,显然极不甘心:“姑父!我们又不是没钱,这一步要是让了,我们在东申市可就被动了啊!”

“被动也好过彻底被干掉。”郑广豫恨铁不成钢地大声道,“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我不在那里亲自坐镇的话,你去和他斗,怕是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杜强脸憋得通红,不敢再说话了。

“按照我说的做。”郑广豫重重道,“敢乱作主张的话,我就派别人过去接手!”

……

挂下电话,他皱着眉,脸色前所未有地凝重。

杜丽推门进来,一看他的脸色,就是一怔。夫妻十几年,她比任何人都了解丈夫,眼下这个表情,怕是遇到了极为棘手的事情啊!

“阿丽,我们得提前融资,找愿意投资的合伙人了。”郑广豫一字字道,望着窗外的燕京市。

一座座高楼正在拔地而起,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增长。距离十几年前他初到燕京时的茫然和惶恐,如今的他,已经将这座都市看成了自己的梦想起源。

杜丽只愣了片刻工夫,就敏锐地猜到了什么,不由得惊讶:“对手们赶上来了?我们的步子已经够快了,原本想……”

郑广豫点点头,沉声道:“原本想再做大点再去融资,我们自己的股份就能更多一点,可是现在,等不及了。”

谁都想自己坐拥百分百的股权,可是不壮大,就得等着被更大的竞争对手活生生吞并,在那之前,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更庞大的体量!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每一个创业者,每一步都不能落下。

落后一步,就会有更优秀、更狠辣的同行超过去,并且彻底把你踩在脚下!

“帮我联系那个封总吧,尽快找机会去见他。”他扶住了额头,“我上次和他聊过,他对投资实业一直很有兴趣。”

杜丽眼睛一亮:“对!那位刚来燕京不久的超级富豪,听说他就是来自于东申市,圈内人都说,他们家一开始也只是财力中等,后来运气好,在证券市场上暴赚了一笔!”

……

燕京市,距离后海不远的一处四合院,封云海正推开厚重的红漆木门,走进新购置不久的家。

这处四合院里外两进,分成了东西两院,正中央庭院里种着两棵硕大的枣树和柿子树,现在是严冬,树叶都掉光了,可是依旧看得出树干粗壮,枝桠繁茂。

地段好、面积大,加上燕京市的四合院现在已经有了点涨价起步的苗头,他们从东申市过来,买下这个中意的四合院,也花了有三百多万出头。

刘淑雁正在客厅里新买的青瓷缸前喂锦鲤,看见丈夫进来,忙帮他接过大衣:“爸爸身体怎么样?”

封云海神色郁郁:“刚刚去医院陪了一下午,医生说,暂时控制得挺好的,上次化疗效果不错,幸亏老爷子平时身体健朗,撑得住。”

刘淑雁忧愁地叹了口气,自从举家搬到燕京后,老爷子的病情也确了诊,幸好发现的早,按照医生的估算,目前的状况还比较乐观。

“外面冷吧?我瞧窗户上霜花都那么大朵呢。”

封云海叹了口气:“可不,虽然到处都有暖气,可是习惯了东申市冬天的潮气,乍一来这,天天烤得人发干,还真不习惯。”

刘淑雁走到厨房,掀开灶台上的砂锅:“赶紧来喝碗猪肝枸杞粥,去火的。我这几天也一样,一觉起来,干燥得鼻子里都有血丝。”

封云海接过妻子递过来的热粥,大口喝了几口,额头上冒了点汗出来:“老婆煮的东西就是好,真香。”

刘淑雁唇角带笑,目光温柔:“以前啊,睿儿就挺爱喝这个,就连明泉那孩子……”

她忽然住了口。

封云海闷着头,喝完了那碗粥,抬眼看见妻子忽然黯然神伤的样子,叹了口气。

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别想太多。睿儿在那边适应得不错。几年过去,一切就都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