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明亮的会议室中,邱明泉面前坐了如临大战的一群人。一个个都又惊诧,又不信。

真的要是来了一个带着三五个保镖和秘书的企业家也就罢了,这眼前的年轻人……到底有没有二十岁?!

王部长一直在通着电话,好半天才笑容满面地挂上,对着邱明泉道:“我们厂长正在外地,实在赶不回来,不过他听说您的订单量,也非常激动。”

财务部部长立刻道:“厂长发了话,这么大的订货量,我们可以给到正常出厂价的八折!”

说完这句,他悄悄看了邱明泉一眼,已经做好了对方再进一步讨价还价的准备。

毕竟,这可是一笔掏空整个厂里库存的大生意,对方再怎么狠狠还价,都在想象之中。

“按照六折杀!”心里,封大总裁剑拔弩张。

邱明泉却没有立即开口,目光落到了一边方明华那紧张的脸上,又落到了他头上渗血的纱布。

半晌后,他轻轻道:“要不,就七五折吧。一口价。”

“你蠢啊你!”封睿大吃一惊,气恼地叫,“狠狠杀一下,绝对能再杀点。他们整个报价就高,要不然为什么后来能打那么大的价格战,就是因为打得起!”

邱明泉轻轻叹口气,在心里道:“何必呢,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狠宰一刀?”

封睿又气又无语,恼怒道:“你是做生意,还是做慈善?!”

“……”邱明泉摸了摸鼻子,“我们也不缺这点钱了。”

这还真不是矫情,他们现在手里的资金,从认购证那一笔,加上股票软件分红、后来零星几笔股市波段操作、还有邱氏百货的现金流、顺达快递的股权、明乐家电的股权价值,总计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万。

这些拿出来的五千万,正好是在股市中的现金流,完全是邱明泉自己可以调动的部分。

封睿恼火万分:“商业市场讲什么怜悯,跟你说过多少次,在商言商,你这又是圣母心发作了吗?”

邱明泉尴尬地叹口气:“也没有,就是……对着他们这样一群人,没法子狠心压价。”

封睿冷笑一声:“行,你自己做主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行,他不想理这个人了,每次都被他气得半死,现在越大越是不听话了!

还是小时候好,对他又崇拜又惟命是从!封大总裁悲哀地想着刚刚重生那会儿,那个黑黑眼睛、小小身体、嘴里尊敬地喊着“封先生”的小邱明泉,多萌啊!

对面的财务部部长欣喜之色掩饰不住,几乎立刻道:“行,那就这么定了,七五折就七五折吧!”

这个折扣,完全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本以为对方会狮子大张口呢,结果谈判这么爽快,也不懂拉锯。

毕竟还是年轻啊,财务部部长悄悄看了一眼邱明泉的脸,心里暗暗想。

很快再次接通了倪厂长的电话,他汇报了最近成交价,然后笑容满面地将电话递给了邱明泉:“厂长想和您谈谈。”

邱明泉一怔,接过了电话。

“邱总,我刚刚听同志们说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对面,一个洪亮又和气的声音传来,口音却不是本地川音,倒有点像西北音,“您既然是个爽快人,这样吧,所有的电压转换器都不计价了,我们送!”

邱明泉一怔,旋即嘴角轻扬,由衷地微笑起来:“好,感谢倪厂长。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对面,倪如风显然是真的有点激动,这样巨额的订单不仅前所未闻,对方甚至都没有过度压价,显得诚意十足。

“邱总,要不是我出差在外,真想回去和您见见!”他感慨万分,心里只觉得千言万语,竟然有点难言的酸楚。

去年的库存积压太严重,整个春节,厂里因为效益不好,所有职工的年终奖都没有按时发放,他这个厂长的心里,一直沉甸甸的,堵得难受。

他现在正在外省亲自跑家电卖场,也就是想自己出马,谈下几个大一点的单子,可没想到,家里忽然传来这样的惊天喜讯!

这样一笔天价订单,带来的利润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回去以后,第一件事是把拖欠员工的所有年终奖给补齐,给辛辛苦苦的一线工人和研发人员点信心和勇气!

“倪厂长,我还有一件事想和您商量。”邱明泉郑重地道,“我刚刚听说,贵厂正在做股份制改造,欢迎外来资本投资,是吗?”

倪厂长一愣:“是啊,怎么?”

“我想入股,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邱明泉一字字道,“我非常看好贵厂的发展,也愿意在这个时候,帮着解决一点资金周转的困境。”

倪厂长惊讶地静了一会儿,才试探着问:“您想投资多少?”

邱明泉从容道:“贵厂的改制条款里,最高接受的个人投资额度是?”

“一千万。”倪厂长道。

“那就一千万。”邱明泉立刻拍板,“您和下面的同志说一声,我这就和他们办理手续。”

旁边的财务部部长正在紧张地捧着保温杯喝水,闻言差点一口水呛在嘴里。

哎呀我的妈,这哪里来的财神爷!

张嘴就是一千万,他们在外面跑了几个月,拉到的最大的个人投资,也才几十万一个人啊!

倪厂长在电话那头,呼吸也微微粗重了些,显然心情也颇不平静。

“邱总,您真的……如此看好我们?”

“是的,我也是经过了很多调研,才最终决定向贵厂采购。但是投资的事,的确是刚刚做的决定。”

他看了看身边的方明华,刻意提了他一下:“接待我的方明华部长带着伤还在上班,他和我聊了很多,我在他身上,看到了默默奉献一生的军工研究员的风骨,所以,我相信你们长虹人。”

方明华的眼眶,忽然湿润了。他悄悄揉了揉,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纱布。

这孩子,提自己做啥!

电话对面,倪厂长沉默了,半晌才沙哑着声音道:“谢谢您的信任。我倪如风保证,我们长虹人,也一定会不负所托,用好你们投资人投入的每一分钱!”

邱明泉由衷地笑了起来:“既然投给你们,那就是完全信任您的能力。不过恕我多一句嘴,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厂这么好的产品要想走出川地,还是要多多宣传才是。”

倪如风猛然一怔。

就在这段时间,他也正处在痛定思痛的为难中。

明明产品质量好、价格也和同行差不多,可是偏偏就是市场不认,越来越多的积压和滞销,压得所有长虹人喘不过气。

厂里的员工心情黯淡,技术研发人员士气不振,而他这个铮铮铁汉,更加心急如焚啊!

第119章 开往境外的K3专列

厂里的员工心情黯淡, 技术研发人员士气不振, 而他这个铮铮铁汉, 更加心急如焚啊!

可到底要怎么办?打广告吗?钱根本不够。

现在的央视黄金时间段的广告甚至已经飙升到一秒钟几千元,他们底子薄, 完全打不起啊!

“倪厂长,别怕宣传花钱。”对面,那个陌生的买家声音年轻得堪称青涩, 可是却从容又温和,“只有坏产品才会担心广告收不回成本,好产品, 绝不会。”

推算一下时间点,长虹这位著名的厂长, 现在应该正处在琢磨打响价格战的前夕, 邱明泉只希望, 自己这一番话,能稍稍起点促进作用, 早点帮他痛下决心!

……拿着电话, 倪如风陷入了短暂的走神。

实际上,不知道是这笔巨大的订单终于给了倪如风勇气, 还是这天邱明泉这段话真的叫他彻底下了决定, 在这几个月后, 长虹就掀起了中国国产彩电史上最强烈的一股暴风。

——破釜沉舟地贷了巨额的贷款,在全国大做特做广告,电视、广播、纸媒“海陆空”三管齐下, 迅速打响了知名度!

同时,长虹人以大无畏的勇气,决绝无比地首先打起了无畏的价格战,因为他们有底气:这么好的东西,卖这么低的价格,凭什么就卖不过日系电视?

就算质量上还有细微的差距,可是我的价格比你便宜一半,我就不信老百姓看不见、不动心?

那些仓库的积压,正死死刺痛着每一个长虹人的心,几个月后,他们走出这决定性的一步,终将迎海阔天空,迎来中国家电品牌的辉煌时期!

……

接下来的事,就是一阵紧锣密鼓的忙活。

财务科立刻和邱明泉交接支票;销售部开始出具销售清单,和邱明泉一再核对;而仓库那边更是火速检查和清点库存……整个会议室里,来了七八位各个部门的人员协同合作。

连午餐都是直接送到了会议室,一个个心里都觉得匪夷所思——五千万的单子,抵得上好几年的总销售额啊!

而一边的方明华父子,则更是像做了一场梦。方启怯生生地瞅着看起来陌生了许多的邱明泉:“老大,你你……你是富二代么?你到底啥来历啊?!”

邱明泉好笑地看着他:“什么老大,我比你还小两个月呢。”

“别别,我以后就叫你老大!”方启的头摇得像是拨浪鼓,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你真的不是在恶作剧吗?”

“真不是,我家里亲戚的公司而已,我帮着谈谈生意。”邱明泉不敢吓到他,半开玩笑。

仓库的库管员急匆匆地跑进来,大冬天的,急得一头汗:“邱总,实在不好意思,16寸的彩电我们刚刚点了一下,的确不够您的要求,您看……”

邱明泉温和道:“没关系,那不够的,就换成18寸。”

库管员感激得快要哭出来:就没遇到这么好说话的客户啊!

“哎,运到燕京市吗?不是东申市?”仓库管发货的同志忽然问。

邱明泉点点头:“对的,直接发到燕京这个点。”

他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对方:“对了,货运的承运,我希望你们用这一家。他们家不仅刚刚在你们省开了物流运输分部,而且在燕京也有,发过去以后,我要他们的人来接货。”

一张朴素的名片,上面方方正正的几个大字:顺达货运。

……

三月份的燕京市,乍暖还寒,树木尚未发出新芽,街上的行人都还穿着臃肿的棉衣。

“这气温啊,果然是全球不断变暖了。”封大总裁此刻正上了邱明泉的身,肆意地感受着久违的燕京的空气,“十几年后燕京的冬天,可没有这么冷。”

此刻的他们,正坐在旅社门口的胡同口早点摊上,买了份煎饼果子,就着新鲜的甜豆浆,惬意地吃着。

到燕京市已经三天了,见到了顺达快递在燕京分部的负责人,亲自验看了刚刚运到这里的大批彩电。

不得不承认,王威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奇才,短短两年不到,顺达货运的分部已经开到了全国各大省会,首都燕京自然不可能落下。

虽然电商尚未起步,快递业完全还没有雏形,可是现在的顺达货运,已经初步有了“快递”的经营理念,对比起普通的物流运输,快、稳、准时,已经成了顺达货运的标语,并且执行得格外到位。

邱明泉这批货点名要他们承运,一方面有点照顾自家人生意的私心,另一方面,也存着考察一下自己有股份的企业的意思。

这一考察,就完全放了心。

普通运输企业要六天的运货周期,而顺达,运达时间是四天整!

邱明泉现在经营着邱氏百货,明乐家电的经营也经常过问,对于进货时间等都十分敏感。他比谁都知道,这节约的两天时间,绝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从分部的管理、货物的交接,都需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才能争分夺秒,抢下来这两天的差距!

这一点,在接触到燕京分部的负责人后,更是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这里的负责人,竟然也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工作热情,都叫没有表明股东身份的邱明泉和封睿十分满意。

顺达顺达,已经初步有了全国快递第一巨头的企业风采和企业文化!

甚至没要他们亲自去做,只是稍微委托了一下,燕京分部的这个年轻负责人,已经帮他们联系好了那趟K3列车的货运车厢。

整整三节货运车厢,装满了价值五千万的长虹彩电,从16英寸到24英寸,种类齐全,质量优良。

K3列车,从华夏的燕京市首站出发,路程六天六夜,最终的目的地,正是远方的那个特殊的、刚刚经历动荡不久的国度。

俄罗斯。

来之前,他们已经回了东申市一趟,亲自去找了一次以前认识的那位工行支行的刘行长,办好了外贸出口所需的手续和文件。

这一趟,可不是倒卖,是正正经经的外贸出口,并不会偷税漏税的。

刘行长当然热情无比,亲自帮着他们跑前跑后,心里更是啧啧称奇——两年不见,这个在浦江饭店认识的奇特少年,如今的胆识,真是越来越大了。

做外贸的他见过不少,把彩电贩卖到俄罗斯,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单子,他还真的没见过!

——别的不说,这能卖得掉么?听这孩子的意思,竟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这样直愣愣地先发过去了?

……

“今天该干什么了?”邱明泉等着封大总裁亲自纡尊降贵品尝完煎饼果子,才发问。

封睿言简意赅:“跟我去燕京车站。”

燕京车站毕竟是首都车站,规模和人流都惊人得很,虽然还没有日后那种巨大的客流量,现在也非春运高峰,但是熙熙攘攘的出口处依旧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

邱明泉用力挤到售票口处,抬头看着票务信息,心一下凉了一大截:“三月十六号的车票没有了?”

姐姐向明丽去往俄罗斯的车次,就是三月十六号的啊!

里面的售票员冷着脸:“呵呵,别说十六号的,十七号、十八号,一直到五天后,都没有。”

邱明泉紧皱眉头:“难道六天后的才有?”

里面的售票员翻着眼看了他一眼,心知这一定是个雏儿:“我们只提前卖五天后的票,六天后的不卖!”

封大总裁淡淡道:“别问了。肯定不会有的。”

这趟开往俄罗斯的列车,早就沦为国际倒爷的专列,除了少数票会留给国家公务出差人员,剩下的,早就被黄牛抢购一空,普通的人又怎么可能原价买到?

果然,刚刚离开售票口,旁边就立刻跟上来一个操着标准京片子的小胡子男人,大声问:“要十六号的票啊?哥们这儿有啊,要不要?”

邱明泉看看他,这年头,黄牛简直比后世的猖獗百倍,说话都这么大声。

“多少钱?”他淡淡问。

小胡子大大咧咧一伸手,露出四根手指:“四百整。”

邱明泉懒得啰嗦,直接拿出钱包,数了四张大钞:“可以。”

小胡子没有接,用一种看着白痴的目光望着他:“小兄弟,你是真傻啊,还是装傻?”

邱明泉一皱眉,心里,封睿已经苦笑了:“他说的是美金。贩卖国际列车车票的,都按美元算。”

邱明泉在心里问:“那他这价格是不是唬人?”

封睿叹气:“我记得看过的资料,说这趟列车后来最高的时候,车票飙到三百五十美元一张,你试试?”

邱明泉不动声色地看着那男人:“三千一百元人民币一张,不二价,不卖就找别人。”

小胡子一愣:这年轻人,看着不懂行,开口却正好。

现在的美元汇率是8.7:1,可是黑市兑换价差不多是9:1,这人喊价三千一百元,恰好是三百五十美元左右,正是市场行情。

“行,爽快。”他露出满口黄牙,龇牙一笑。看着邱明泉数了三千一百整大钞,爽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皮夹。

一打开,满满当当的全部插满了车票!

从里面挑出来一张三月十六号的,他递给了邱明泉,龇牙一笑:“老板也去倒腾货啊?”

邱明泉微微一笑:“是啊,小本生意,去俄罗斯碰碰运气。”

小胡子露出“我懂我懂”的神色:“那先祝老板发财!”

邱明泉想了想,悄声道:“我还想买点别的,你有么?”

他从袖子下模拟了一个用刀捅人的动作,定定望着小胡子。

小胡子猛然一惊,看了看他,不动声色地把他带出了站,一直引到旁边的一条小巷子里,奇怪的是,明明靠近人流如织的车站,可是这里偏偏就安静如坟墓,散发着一股垃圾的腐臭和下九流的荒废。

小胡子看了看四周,吹了声口哨。口哨夹在呼啸的穿堂风里并不明显,可是原本空无一人的小巷,忽然从一道脏兮兮的门后探出一个人头,看到小胡子,才走了出来。

“这位小哥要东西,你们自己谈。”小胡子干脆利落。

那人不怀好意地上下打量了一下邱明泉:“呵呵,这么秀气的小哥,能要啥样的货?”

“你有什么?”邱明泉淡淡道。

那人敞开军大衣,赫然露出来身上绑的一堆东西!

密密麻麻,全是各种管制的刀具,长短匕首、带血槽的各种刀,一眼看去,全都开了刃,在这阴森小巷里闪着锋利的光芒。

那人身材高大,眼珠不断往邱明泉鼓鼓囊囊的怀里看,邱明泉只装作看不见他的觊觎,伸手在他前胸的刀具囊中翻了几把。

心里,封睿“哎呀”一声:“这人身上还真有不少好货!这把,对,还有这把,要了!”

邱明泉按照他的指点,拔出一把三棱刮刀、一把小弯刀,淡淡道:“这两把,什么价?”

那个男人眸子忽然一缩,狐疑地看了看邱明泉那斯文俊秀的脸。

是巧合,还是行家?这个年轻人拿出来的,竟然就是他手里杀伤力最大、最适合近战攻防的两种,而且品质极好!

“这两把可不便宜。”他嘿嘿一笑,“一共八百元整。”

邱明泉漫不经心道:“货好就行。”

他掏出怀里的钱包,毫不避讳,直接开始数了八张大钞:“给。”

那男人瞥了一眼他敞开的钱包,眼光变得贪婪又幽深,好家伙,那么厚的现金,起码有好几千!

他接过八百元,却没有立刻把刀递过去,死死盯着邱明泉的神色;“小朋友,刀可不好驾驭。随便乱用,割到自己就不好了。还是一条甩棍最实用。”

封睿冷笑一声:“这个人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