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上一章:第 19 章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下一章:第 21 章

“兰子的娘家人,咋能不喝杯热水的。”

苏长荣笑着道了谢,又从口袋里掏出个红包给了李浩,“拿去买糖吃吧。”

李浩虽然五岁了,但是还知道这红纸包着的东西里面是有钱的,从里面一掏,掏出了五块钱来。

“爷奶,我有钱了。”

李父李母见到给这么多,赶紧拿过来,“给孩子的,咋给这么多啊,这哪成。”

说着就要把钱递给苏长荣。苏长荣笑道,“一年到头的也就这么一次,就当做是我这做舅舅的平时给他买玩的了。”

李浩一把抢过钱,“这是我大舅给我的,我要去买糖吃。”

说着就往外面跑了。

李母赶紧追了出去,“臭小子,拿零钱就行了,不能拿那么多钱去,丢了咋办啊。”

李母刚走,苏兰也从厨房里出来了。许是上次孙秋芳在医院说的那番话,这次苏兰见着苏长荣倒是也不冷淡了,“咋今天过来了,吃饭了没?‘

“吃了,吃了年饭过来的,回头我就要回城里去了。这大过年的一天就一趟车子回去,待会就得走了。”

苏兰惊讶道,“不在家里过年三十?”

苏长荣摇了摇头,“你嫂子还在城里看着店子,我和敏子回去陪她过三十。”

他虽然这么说,但是苏兰看到他脸上的无奈之后,也知道是家里又找自家大哥不痛快了。

不说别人,光是她那个妈,那就不是个好人。

两人聊了一会儿,苏兰提起年后就要在家里盖房子了,到时候请苏长荣回来喝喜酒。

“盖房子好啊,钱都准备好了吧,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

李强笑道,“我和兰子都存着钱呢,我在建筑队上班,工钱也能便宜点,都挺好的。就是兰子之前总舍不得,担心以后没收入了,家里钱花完了。我就说了,走一步算一步,家里有老有小的,这房子要换个宽敞的。而且明年又要添丁加口了,这房子肯定要建好的。”

听到后面这句话,苏长荣愣了一下,看向了苏兰。

“兰子这是?”

“有了。”李强笑着摸了摸脑袋。“家里缺个闺女,希望这次生个闺女,和浩浩凑成一个好字。”

苏长荣高兴道,“这真是太好了,等生了,一定要告诉咱们一声,我和你嫂子都回来喝喜酒的。”

“肯定告诉你们的。”苏兰笑着点了点头。她也希望这次生个女儿,然后让闺女过上好日子,不受她以前受的苦。

苏敏在一旁看着自己小姑和爸爸和和睦睦说话的场面,从心底的欢喜起来。

这辈子,一切都在不同,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因为赶车,苏长荣也不多待了。走的时候嘱咐李强,如果有需要帮衬的地方,就尽管开口。他这做大哥的肯定能帮就帮。

李强抿着嘴笑郑重的点头。大舅哥这话不管是不是客气话,能有这份心意,已经很不错了。

苏长荣离开李家后,就直接去苏长富家里这边打了个招呼,说要回城的事情了。

结果一回来,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特别是高红,一双眼睛死死的瞪着苏敏。

苏长荣看着不对劲,皱眉道,“咋了?”

“咋了?你倒是问问敏子做了啥了。”苏长贵也瞪着眼睛狠狠的看着苏敏,“敏子,你倒是好好说说,你今天是不是上楼了的?”

苏敏闻言,点了点头。她刚刚确实去楼上随便看了看。

“你承认就好了,那你说说,你是不是动了你三婶的钱包,还偷拿了她二十块钱?”

“爸,别问了,我都看见了,她从咱们放东西的那屋子出来的。”

苏雯雯一口咬定的看着苏敏。

苏敏这下子算是知道事情的原委了,原来大家都认为她偷了高红的钱了。她笑着看向了苏雯雯,“我是上楼了,但是我只去了阳台看看镇子,没有进过房间,我倒是问问你,我是什么时候进屋子被你看到了。”

苏雯雯一听,愣了一下,然后硬着脖子道,“你别狡辩了,我看着你进屋拿的。鬼鬼祟祟的,就知道你是个小偷。一个捡废品的能好到哪里去的。肯定是看到我妈的钱包了,然后就从里面拿钱了。”

苏奶奶也道,“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小小年纪不学好,还偷钱,赶紧拿出来。要不然我打断你的腿。”说着就要去拿扫帚。

“妈,你们怎么能瞎冤枉人,敏子是什么人,我这当爸的清楚的很。我的孩子不会偷东西。”苏长荣一脸愤怒的看着家里人。

苏奶奶道,“那高红的钱,难道是长翅膀飞了啊,赶紧拿出来。”

高红也一脸鄙夷的看着她,“农村出来的,能有什么思想道德的,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她早就惦记着之前闺女被苏敏给欺负的事情呢,这下子抓到了把柄了,非得好好的教训教训不可。

苏长荣要开口,被苏敏拉住了。苏敏看着大伙的嘴脸,笑了起来、这事情她知道是苏雯雯污蔑她的,但是现在显然,大家是不会信她的。

她笑道,“拿出来?好,我拿给你们看看。”她从袋子楼掏出了一个小钱包来,里面一打开,几张票子露了出来,足足有两百多块钱。

“我平时的零花钱都不止二十块钱了,我能看得上你们那二十块钱,我眼皮子还那么浅的。”

她这么一动作,在场的人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一个孩子偷二十块钱,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孩子自己有两百多块钱,这确实不一定能看得上二十块钱。

苏长富心里又开始不舒服。一个丫头片子,光是零花钱就有两百多了。都赶上自己大半年的工资了。老大家里明明有钱,宁愿给一个丫头片子花,也不补贴一下自己这个做兄弟的。以后等他们都入土了,还不是自家灿灿每年给他们烧纸上坟的。

苏奶奶也气的说不出话,看着自己瞧不上的丫头片子手里拿了两百多块钱,还说看不上二十块钱,心里就恨得不得了。大孙子手里连两块钱都没拿过呢。

苏敏也不理会这些人的难堪的表情,把钱放到了口袋里,看着苏雯雯道,“你说我偷钱,我没有偷。所以证明要么是你撒谎骗人,要么就是三婶撒谎骗人。”

苏雯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她吞了口口水,嘴硬道,“谁知道你是不是贪心不足的偷钱了。”

苏敏冷笑道,“骗人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的,我都看到了,你在你妈的包里拿了钱,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去了。自己拿出来吧,要不然我给你拿出来?”

“不可能,你不可能看到的。”苏雯雯下意识道。说完又赶紧捂住了嘴巴。

苏长贵听到了自己闺女这句话,心里一下子懵了,他闺女都说这话了,他哪里还不明白,这都是怎么一回事的。亏得他刚刚还以为能找个机会教育一下敏子,没想到竟然是自己闺女的。苏长贵顿时觉得自己脸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他看向苏雯雯,“雯雯,你怎么能这么做。”

还是高红反应快,冷着脸道,“我刚想起来了,我那十块钱是给雯雯了,我给忘了。”

“弟妹这忘得真是奇怪了,这要不是我们家敏子看到了,只怕弟妹这还记不起来呢。”苏长荣满脸铁青的看着高红。

苏三根也别想兄弟几个因为这点小事情闹起来,在中间打着圆场,“算了,都是小孩子闹着玩的,你们大人当什么真啊。”

苏长荣怒道,“爸,这可不是我当真,刚刚你也看到了,我妈和长贵他们事咋对敏子的。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一家里就都看不中我们大房的。年年都和咱们闹腾,既然这样,以后过年我也不回来了。”说完就对着苏敏道,“敏子,走,坐车回城里去。”

“长荣你站住。”苏三根大声吼道。

苏长荣听了,一步也不停的大步往外面走去。别人欺负他就算了,这么多人欺负自己闺女,算个啥子道理的。既然亲人不把他当亲人的,他这也不用留啥子情分了。

看着苏长荣和苏敏就这么走了,苏奶奶又在家里干嚎起来。

她教训教训闹事的苏雯雯,看到高红那张板着的脸之后,也开不了口了。只能骂着苏长荣不孝顺。

苏三根也是烦躁的不得了。本来还想趁着过年的机会,好好的和大儿子修复一下感情,以后能多帮衬家里的,这么一闹腾,以后就更不好开口了。

李玉兰像是看了一场笑话一样,拉着苏长富进了厨房里。

“别理他们,真是笑死老娘了,刚刚你弟媳妇说的啥子话啊。啥子农村的孩子就咋样了,好像她自己多好似的。还不是生了个丫头片子,还是个害人精呢。”

苏长富对苏长贵一家子也是恨得厉害的。本来都和他爸合计好了,晚上守岁的时候,好好的和大哥说说好话,总能帮衬帮衬的。这下子好了,人给气走了,之前说的帮着进货的事情还不知道会不会黄了呢。

他忍不住念叨,“还是个大学生呢,咋教出这样的孩子了。”

苏长荣和苏敏坐了下午的车子回了城里。

孙秋芳正在守店子,虽然年三十的出来买东西的不多,但是三三两两的也有些生意。她正寻思着晚上一个人过年三十的时候,就见着自己男人和闺女回来了。

“你们咋今天回来了?”

“我爸说陪你回来过年三十呢。”苏敏笑着走过来,“妈,今天生意咋样?”

孙秋芳听她问起生意,倒是没继续这个话题了,笑道,“还行,反正赚一点十一点。”

苏敏笑道,“要是没平时忙,就让我爸一个人看店子吧,咱们去菜市场买点菜去,晚上咱们自家吃一顿团圆饭,咋样?我还想吃饺子呢,好久没吃了,正好晚上包点吃的。”

孙秋芳还以为自己要一个人孤零零的度过年三十的晚上了,没想到自己丈夫闺女都回来了,听着闺女说要吃这要吃那的,高兴的不得了,“好,你要吃啥都成,咱们去买菜去。”

把店子交给了苏长荣之后,母女两就一起往菜市场去了。

路上,孙秋芳才问道,“我看你爸不高兴,他咋了?”

“被气的。”苏敏歪了歪嘴,就把在家里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孙秋芳一听,当即就撩袖子,“敢冤枉我闺女,高红那个婆娘,以为老娘怕她呢,要是当时我在,我非得打烂她的嘴。”

“妈,你别生气了,她已经没脸了。养了苏雯雯那样的闺女,以后够她受的。这事情你回去了可别和我爸说,咱们就当啥子都不知道就行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过年,成不?”

孙秋芳看着自己乖巧懂事的闺女,自己也觉得高红比不上自己了,她笑道,“行,我不和你爸吵。反正要是你爸下次再帮衬家里人,我就让他没脸。”

这是一家人第一次在城里过年三十,而且只有一家三口,没有别的闹心事。孙秋芳心情很不错,也弄了很多菜出来。晚上一家三口热热闹闹的吃了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包饺子,准备守岁的时候,再填填肚子。

苏敏倒是惦记着饺子,结果饺子才刚下锅,她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孙秋芳用大蒜缠了一个胡萝卜,放到了苏敏的枕头底下。摸了摸她的脸,笑着给她盖了被子就出了房门了。

除了初三在朱强家里吃了一顿饭之外,苏长荣和孙秋芳哪里都没去,就在店子里看着。苏敏约着廖招娣在县城里到处逛了逛。因着过年,家家户户的都有吃的,两人也没有再摆摊卖串串香了。

初五的时候,孙海终于带着孙姥姥进城里来了。

孙姥姥看到自己闺女和女婿开了这么大的店子,惊讶的不得了。

第33章

“秋芳啊,这真是你和长荣的店子啊。之前小海和我说你们开店子了,我还寻思着是啥子店子呢,没想到这么大的。你们这真是有出息。”

孙姥姥在店子里走了一圈,看着这琳琅满目的商品,脸上有些激动。

孙秋芳挽着她的胳膊,“妈,以后小海也不会比我们差的。”

“我就不强求他咋样了,只要在城里有饭吃,有地方住就成了。这城里和农村的日子真是太不同了。你看那些人穿的衣服,就和咱村里的不一样。”

孙姥姥这辈子第一次进城,心里很是感触。难怪女儿和儿子来了城里之后,都想留到城里了。日子好过,谁想回去啊。

中午苏长荣留在这边看店子,孙秋芳领着大伙回家里去,顺便帮着孙姥姥把房间的床给整理整理。

因着那个仓库堆满了东西,收拾出来一下子也住不了忍,所以孙秋芳干脆去朱强家里借了个小床回来,放在苏敏的房间里摆着。

给孙姥姥安顿好了住的地方,孙秋芳才去厨房里做饭了。

苏敏陪着孙姥姥在附近转了一圈。

“这地方真不错,买东西也方便。”孙姥姥笑道。

苏敏道,“姥姥,要不你也别回去了,就留在城里。咱们家也能养着你的。小舅舅现在也在城里,你在这边,还能帮他的忙呢。”

孙姥姥笑道,“我咋能留在城里啊,就是你爸妈乐意养我,我也不能留在这边的。你大舅家还有两个孩子我要照看呢,再怎么也得燕燕和强强长大一些才能出门。你大舅今年还准备在家里养两头猪,我这也要帮着照看。咱们年纪大了,要多帮衬帮衬儿女。”

“那小舅还要你帮衬呢,姥姥,你在这边生活多好啊。”

苏敏不希望姥姥再回去了。两边的老人里,只有姥姥是最疼她的。当初小舅去了之后,姥姥眼睛哭瞎了,日子也过的十分不好,没几年也去了。

这辈子,她不想再失去这些疼她、爱她的人了。

“等过两年吧,燕燕和强子读完了初中,我就来帮衬你小舅。他现在没成家,也没个孩子,我就算要过来,在你大舅那边也说不过去。”

不帮衬成了家有孩子的儿子,却跟着没成家的小儿子一起住,这也不像话。

苏敏知道老人都比较固执,这做了决定就不好改变,特别是自己一个孩子,说的话,她们也只是当做说的玩的,完全不会听进去,不禁心里有些挫败。

小舅咋就还没结婚呢,算起来,小舅都二十七了。村子里这么大的人,孩子都打酱油了。

又想起小舅的腿,苏敏叹了口气。

中午孙秋芳做了一大桌子菜,给苏长荣送了饭菜到店子里去了之后,一家人就围着桌子吃热腾腾的饭。

“今天敏子带我出去转悠了,这环境可真不错。你们当初出来是对的,要不然现在也没这么好的日子。”当初女儿女婿要出来,孙姥姥嘴里说同意,心里也是不看好的。觉得这是走投无路了,才来的城里。没想到还真是成功了。

孙秋芳给她夹了肉菜,堆着满满的一碗。“妈,你要是觉得好就多住段日子。我这阵子也不看店子了,就让长荣一个人顾着,我陪你到处去玩玩。要不也能看看小海做生意的。”

孙姥姥听她提起孙海做生意,这才问孙海,“对了,你在哪里做生意,去的时候把我也带着,趁着在城里,给你搭把手。”

孙海道,“在市中心那边,那里还要热闹一些呢。”

孙姥姥笑道,“那好,我到时候跟着去看看。”这次进城来,也就是看看儿子闺女过的啥样的。闺女看样子这是不用担心了,儿子这边也不知道是咋样的。

下午孙海就去菜场那边买做生意的材料了,孙秋芳也没做生意,领着孙姥姥和苏敏去商场里逛逛,准备给孙姥姥买两套新衣服。现在家里生活宽裕了,该孝顺的地方,也不能节省。

过年的时候,商场的人还挺多的,特别是年轻人多。手里都有钱了,大家都想趁着过年买点新衣服穿穿,买点好吃的吃吃。

孙姥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看着眼睛都挪不开了。

等孙秋芳拉着她进店试衣服的时候,愣是死活不要的。还是苏敏和孙秋芳劝了好久,才同意买一件。

“我这把年纪了,穿了给谁看啊,就别瞎浪费了。有钱也不能这么花,要精打细算的,以后才能存多点钱。”

孙姥姥边试衣服,边教育自己的闺女。

孙秋芳眼睛有些湿润,背着孙姥姥擦干净了。“您老就没穿过新衣服,以前是穷,现在还这么节约干啥子啊。我再穷,这点钱还是有的。”

苏敏帮着孙姥姥整理衣服,看着店子里穿了新衣服之后,显得越发精神的孙姥姥,苏敏笑道,“姥姥,你看你穿了这件衣服,都年轻了十岁了。”

“真的年轻了?”孙姥姥对着镜子摸了摸头发。

孙秋芳过来笑道,“真年轻了,妈,就买这件了。”

孙姥姥小心翼翼的摸了摸衣服,看着上面还有花呢,小声道,“得不少钱吧。”

“不多,挺便宜的。您就别操心了。”孙秋芳跟着旁边的售货员去结账。

孙姥姥有些肉疼,这好的衣服,肯定不便宜,“敏子,让你妈换个便宜点的,这衣服我穿的不舒服。”

苏敏摸了摸脑袋,“姥姥,这借口不合适,刚刚大伙都看着你穿的舒坦。”

孙姥姥闻言,抿了抿嘴。

拿了衣服之后,孙秋芳又领着孙姥姥逛了逛别的柜台,又买了一双鞋子。要不是孙姥姥最后死活给拉着,还得去买首饰了。

“别买了别买了。衣服鞋子就够了,我这来一次就让你花这么多钱,以后我都不敢来了。”

孙秋芳道,“妈,您老这辈子苦了一辈子,以前我和长荣条件不好,还得您补贴咱们。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为您老花钱,我心里愿意。”

孙姥姥拍拍她的手,“我知道这心意就成了,这钱花的不值当,我心里也不高兴。都留着吧。”

她叹了口气,看着孙秋芳道,“孙海一个人在这边,有你和长荣在边上,我心里也放心一些。要是他遇着啥子要帮衬的地方了,你和长荣要是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吧。”

说完她脸上又有些不自在,“让出嫁的闺女拉拔家里的儿子,我也知道不好。但是小海太苦了。我这做妈的当初没给他一个好身体,又没能力帮衬他。就只能靠你这个做姐的了。”

“妈,这事情你不说,我都会帮衬的。小海对我和长荣好,我和长荣也都记着呢,肯定帮衬他的。”

听孙秋芳这么说,孙姥姥心里也放心了。

她心里也是有私心的。女儿女婿过的好了,有能耐了,她也希望能拉拉小儿子。最起码让他别一个人在外面吃苦的。

苏敏却觉得姥姥的这种私心很可贵。

她即便是有私心,也是为了儿女们。不像奶奶那边,只是为了孙子,只是为了老苏家的命根子。为了命根子,都能要了儿女们的命。

孙海初六就开工了。一大早的,孙姥姥也起的早,帮着孙秋芳开了早点摊子之后,就跟着孙海一起去做生意去了。

苏敏和廖招娣也重新开始摆起了串串香的摊子。两人边守着摊子,边在门口搭个小桌子做作业。

苏敏的作业早就做的差不多了。现在也是在看薛勉之前给她的书籍。薛勉这家伙学的快,初二初三的都学完了,把这些辅导书也都给了她了。

不过她也没想过学完了之后就跳级啥子的。薛勉那样的成绩都没有跳级,她这种资质平庸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学习,一步步的巩固比较好。初中的知识再简单,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必须学的扎扎实实的才行。

晚上八点多钟,孙海和孙姥姥就回来了。

晚上的生意很好,孙海带的材料挺多的,都卖的差不多了。要是平时他一个人,还得继续做生意,但是看到孙姥姥在外面陪着他吹冷风,他就不大忍心,索性提前收摊子回来了。

孙姥姥不知道这回事,还以为他平时都是这会子回来的。

“生意可真不错,小海做这个挺好的。”孙姥姥一回来,就高兴道。

孙秋芳笑道,“之前小海做这个,我也是这么想的,要是小海想开店子,我和长荣也能帮衬他一把,把店子正经的开起来。”

孙海把工具都摆放好了,笑着摆手,“这生意就像小敏说的,开店子还不如去热闹的地方摆摊子更挣钱呢。”

“那你想做啥子?”孙姥姥看着他道。

“我心里也有自己的计划,但是还得再琢磨琢磨,过阵子再说吧。反正现在这生意还能挣钱,我自己先多存点钱再说。”

“行,你自己有个章程就行了。”孙姥姥也不多嘴多说了。

晚上吃完饭之后,孙姥姥就早早的上床上去睡了。年纪大了,习惯早睡,就算睡不着,也早早的躺着,当然,第二天起的也更早。

孙秋芳忙完了之后,干脆进屋里陪着孙姥姥窝在床上说话。

等孙姥姥进屋里了,孙海才在自己房间里开始串菜。

过了一会儿,苏敏也溜了进来。

孙海一看是她,笑道,“你姥睡了没?”

“我妈去陪她聊天去了。”苏敏走进来,搬了个凳子帮着一起做串串香。她之前和廖招娣一起天天串,这动作也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