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24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26 章

因为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不高,金花油坊的油都是以一斤装和两斤装来销售的,当然了,也有更大的桶,只不过那是为了去工厂的食堂送油特意制定的。

唐春景也很犹豫,“试试看吧。”

徐盛瑞惊讶道,“试试?还有你没把握做的事情?”

第88章 暖棚

唐春景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神仙,哪能什么事都知道。”她皱眉道,“按照市场规则来讲,有卖的应该就有买的。比如说有的面霜卖两块钱一瓶,还有的面霜卖十二块钱一瓶,很多人都觉得面霜那么贵有人买吗,但十二块钱的面霜照样卖的很好。”

徐盛瑞顿了一下,眼睛忽然一亮,叫道,“我明白了。”

唐春景诧异,“你明白什么?”

“人群不一样,需求就不一样。”

唐春景惊讶地看着他,“徐盛瑞,你变聪明了啊。”

被夸奖了,徐盛瑞很得意,“其实我本来就是聪明人!”

顾明远腋窝里夹着一个卷轴,笑着从外面走了进来,“给你三分颜色你就开染坊。”

徐盛瑞站直了身体,笑道,“开染坊好啊,日后你就不愁没衣服穿了。”

“呸,谁要你的衣服。”顾明远笑骂道,“你们在说什么?”

“说春节花生油营销的事。”徐盛瑞说着将手中的本子递给顾明远,“你看看。”

“春节营销?现在就开始了?”顾明远好奇的接过来计划随手翻了一页,又放下了,对唐春景说道,“你们看着办吧,春景这会有时间么?”他说着将卷轴拿了出来,铺在了办公桌上。

看他这架势,哪管你有没有时间,必须有时间的节奏啊。唐春景低头一看,竟是一副地图,他拿地图来干嘛?

“这是清水镇的地图?”唐春景仔细看了看问道。

这张地图的纸张很薄,上面的线条一看就是新画的,并且是粘在一张牛皮纸上面的,应该是临摹下来的吧。

“是,我照着镇政府那边的临摹了一张,画的不太精细,但是胜在清楚。”顾明远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个本子来,翻开之后又道,“昨晚你说的我都记下来了,有两个地方不太具体,你再和我说说。”

啊!

唐春景没想到顾明远这么认真!

顾明远看唐春景看着他,解释道,“我虽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所以我想既然领了这份差事,倒不如做下去,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唐春景对他伸出大拇指,“说得好,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如此!”

徐盛瑞站在一边,默默地告退了,他自诩是聪明人,不过是吹牛皮而已,还是离这两个变态远一点,免得自己被绕晕。

.......

关于农业,唐春景是认真的。

她曾幻想过自己可以做一位潇洒的农场主,有自己的‘城堡‘,并且可以骑着马巡视自己的庄园。忙时全身心的投入,闲时可以插花饮酒,赏雪听风。可惜鉴于国家的国情,这个愿望恐怕不太好实现。

顾明远最感兴趣的还是有关产业链的事情,上来就问唐春景这个问题,看来他是想在这一方面下工夫。

唐春景略一寻思,说道,“要想做成一个产业链,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农业上面要有充足的原料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其次是要有资金,对于普通农民来说,除非做小本生意,像我们这样能投资这么多钱开油坊的都不多,要么就是依托原来的生产大队,集资进行经营。”

“集资进行经营?”顾明远皱眉,“你的意思是做成集体企业?”

“对,和之前的集体副业其实是一种模式。”

顾明远沉思了许久,方道,“绕来绕去又绕到了经济发展上面,我觉得产业链的这个观念还是很好的,但是目前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不离开土地的基础之上,增加家庭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如果做成集体企业,或许又为了某些人做嫁衣裳!”

唐春景忍不住为顾明远赞叹起来,他真是既聪明又务实,知道广大的劳动人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顾明远凝神想了半日,说道,“春景,有没有能惠及大众的一种方法,就是那种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利用土地的那种。”

唐春景皱眉,顾明远的这个问题,有些难,能够利用土地的无非就是种植和养殖。如今分地到户,大家才收了一季的粮食,还是粗粮,连囤都还没有盛满,谁也舍不得搞太多的养殖。至于种植......

她忽的眼前一亮,提起写下一行字迹。

建立暖棚,建立蔬菜基地,成立蔬菜批发市场,直供外地批发。

顾明远看着唐春景笔下涌出的字迹,目光之中渐渐出现讶然之色,发展暖棚,暖棚是什么?

“春景,暖棚是什么?”

这个时代还没有蔬菜大棚一说,所以她用了暖棚。

唐春景慢慢解释道,“我说的暖棚就是可以冬天种菜的棚子,咱们北方冬天除了萝卜、白菜还有一些干菜,想要吃到一些新鲜的蔬菜很难,若是冬天种菜卖到各个大城市,行情肯定会很好。”

顾明远眼睛一亮,“这是个好办法,可是暖棚怎么做呢?”

“清末的花市上,有一种养花的棚子,往地下挖到两三米左右,上面三面围墙,然后用木板搭起来,上面盖上玉米杆和芦苇,然后用泥糊上棚顶,这样可以防风。朝南的一面装上纸窗户,确保里面照到充足的阳光。靠北墙根,生个小炉子,烟筒直通棚顶。到了晚上,用厚厚的草帘子盖上确保暖和。”唐春景一边说着,随手画了个图形,“就这样的,去年家里养豆芽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个这样的棚子,但是动静太大,所以另想了别的办法。”

顾明远听的入神,唐春景讲完了,他还沉浸在她的描述里面无法自拔,她简直博古通今啊,连这个都知道。

他不由得对唐春景竖起大拇指,“春景,你太厉害了,这个你都知道。我看除了飞机、大炮你不会造之外,其他就没你不会的。”

唐春景呵呵的笑起来,“你就别给我戴高帽了,我都是在书上看的。光纸上谈兵不行,还得看具体实施。”

顾明远连连点头,又道,“暖棚还得点炉子,这样的成本太大了。清末的时候可以买得起花的都是有钱人,成本大点还不算什么,若是种菜成本大了,还合适吗?”

第89章 离家出走成功了

“是啊,”唐春景说道,“用炉子不仅成本大,而且往下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想过,那时往下挖也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塑料布,后来我又想过可以做成地上的,把地上的墙做高一点。”她一边说一边画,“这样,还是三面墙,前低后高,可以用竹竿或者铁管搭成架子,再用采光好的塑料布覆盖上用稻草做成草帘子保暖,采光够了,自然就不用生炉子了。”可惜电机太贵,不然做成自动卷帘机的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

“妙!”顾明远不由得抚掌大笑,“就它了,就建蔬菜基地,远的不说,先把整个青东省的冬季用菜拿下来!你的眼光真够可以的,咱们市农局的领导也不一定能有这样长远的格局啊!”他敢说,若是实现了,清水镇的农业发展将不可小觑,最重要的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好方法。

唐春景看向顾明远,却微微皱眉…

“怎么了,有话直说?”顾明远与唐春景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算短了,她一个表情他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唐春景有些纠结,犹豫了半天她才说道,“我一直在强调‘因地制宜’,其实对于三分之一是山地的清水镇来说,最好的发展并不是蔬菜种植基地。”

顾明远了然,他认真的说道,“因地制宜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目前的劳动人民来说,能够改善生活条件才是最重要的。”

唐春景微怔,接着就笑了,是啊,她想的太多了,这反倒不是件好事。发展蔬菜种植基地或许不是最好的发展方向,却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最快的方法。至于最好的发展方向,确实是当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才应该去想的。

唐春景扔下笔笑道,“好啦,总算告一段落了。”

“还没完,”顾明远捡起她放下的笔,在纸上重重的写下两个字‘三年’,“三年的时间,我一定要完成这件事。”

“可以啊,现在天气还可以,你可以拿着我们村当试点,我肯定说服我娘第一个来支持你。”

“真的?”顾明远追问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顾明远使劲拍了一下桌子,两眼几乎要冒出星星来,“今晚我请客,你想吃什么随便点。”

唐春景笑道,“请客就算了吧,咱们镇上饭店做的菜还不如你做的菜好吃呢。天色晚了,我也该回家了,不然我娘该担心了。”

顾明远看看外面,天色的确已经暗了下来,他有些不舍的站起来,“要不明天中午你和老徐去我那吃,我给你做?”

“明天我想去一趟市里,去报纸上给咱们的产品登个广告,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吃吧。”唐春景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开始收拾东西。

顾明远也站了起来,看着唐春景说道,“春景,要不明晚上我们去你家吃饭吧,顺便商讨一下盖暖棚的事情。”

“这么快?”唐春景惊讶地看着顾明远。

“当然啊,不是有句话叫做趁热打铁么,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行动,免得夜长梦多。”

唐春景想了想说道,“行,那我今天回家先和家里人说说这事,探探他们的口风。”她说着轻轻吐了口气,“我们家当家作主的是我娘,只要她同意就好说了。”

与顾明远又说了些话,看时间太晚了,不能再逗留下去,她便骑着车子回家了。

她想若是说服家里人盖大棚恐怕要多花几分力气,家里的地都种上了麦子,现在刚开始冒芽,若是将麦子都铲掉了,他们估计得心疼死了。不管怎么样,还是先试试,她敢说,若是建成了蔬菜大棚,保准比养豆芽挣的多!

蹬着车子回家,经过魏立宽家胡同的时候,她特意留意了一下,他们家门口站着三五个人,一明一灭的,好像在抽烟,看了一眼,她赶紧的蹬着车子跑了,也不知道魏立宽有没有被找回来。

一进家门,便看到大姐正蹲在院子里给佳佳洗头发。

唐春景一边放车子一边说道,“大姐怎么在外面洗呀,小心让风吹着了。”

“没事,这才什么天气,不碍事的。”唐春华笑道。

“二姨回来了。”嘉嘉奶声奶气的说道。

“是呀,二姨回来了。”唐春景蹲了下来,笑道,“佳佳,别睁开眼睛啊,小心泡沫掉到眼睛里去。”

“嗯,不睁开。”

“大姐,魏立宽找到了吗?”唐春景蹲在一边问道。

“没找到,今天村里的劳力都出去找了,估计整个东安市都翻遍了。听说牛婶子哭的都不行了,晕了好几次,让大夫给扎了好几回针了。”

唐春景说道,“牛婶子对魏立宽看管的太严了,跟看管犯人似的,但凡有点脾气的人,便受不了,就算今天不离家出走,早晚有一天都会离家出走的。”

唐春华叹道,“他走了心里倒是痛快了,可他妈就难过了,听说魏立宽走的时候也没带钱,他在外面怎么过啊?”

看来这次魏立宽是真的逃走了,他已经隐忍了这么久了,一旦出去怎肯轻易让人找到。更何况现在信息不发达,找也不好找,但愿他能听自己的,一旦安顿下来,能给牛婶子报了平安。

唐春华看唐春景黯然不语,还以为她是在魏立宽,劝慰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他既然走了就走了吧,你也别太当回事了。”

“我当什么回事啊。”唐春景无心的说道。

唐春华笑道,“别在这蹲着啦,快点回屋休息休息吧,一会儿就吃饭了。”

“我不累。”

唐春华给佳佳洗完头发了,拿了块毛巾给她擦干,让她去一边玩,然后低声道,“二丫,过来和你说点事。”她说着指了指大门下面,示意二丫过去。

唐春景走了过去,纳闷的说道,“什么事啊,这么神秘。”

唐春华低声道,“今天我看见桂枝进仓库了,拿了两兜子东西出来,也不知道盛的是花生还是大豆,送她娘家去了。”

唐春景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当真?”

唐春华点点头,“肯定不会错,她是空着手进去的,那个房子现在只有花生和大豆,除了这两样,也没别的东西拿。”

第90章 早点分家算了

唐春景大怒,转身就要往屋里走,唐春华一把拉住了她,低声说道,“你要去干嘛!”

唐春景咬牙道,“真没出息,若是被人发现,这生意以后还怎么做!”

唐春华急忙说道,“二丫,你不能往外说,这件事情只有我知道,娘我都没有告诉,你要是说出来,往后桂枝在家里可就没脸了。”

气的唐春景来回走了两圈,恼怒的说道,“这个女人怎么就进了咱们家的门!”她一定是算准了几万斤的东西少个十斤八斤的也看不出来,所以胆子才这么大。

唐春华叹了口气说道,“还是尽快让人家拉走,免得差的多了不好交待。”

唐春景十分愤怒,为了能让家里多一份收入,她费尽了心思,张桂芝倒好,根本就不拿着她的心血当回事!

唐春华推了推她,轻轻地喊了一声,“二丫?”

唐春景使劲咽了口唾沫,“我尽快找人把原料拉走。”但是张桂芝,她必须要给她一个教训,她做的实在是过分了。

唐春景心情很坏,一直到吃完饭和母亲他们说盖大棚事件的时候,她的情绪才好了一点。

二丫每次提个点子都能挣钱,她这么一提盖大棚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没有反对。只是罗氏一听说要占用好的麦地便很犹豫,毕竟麦子都已经发芽了。

唐春景尽力的说服罗氏,“娘,两个大棚最多也就占用半亩地,两个大棚带来的收益,要远远超过半亩地的麦子,这账怎么算怎么合适。”

罗氏知道二丫的能耐,倒也不是太反对,而是问道,“盖两个大棚要多少钱?”

唐春景回来的路上估了一个数,说“既然要做,那就做得好一点,我觉得怎么也得需要两百块钱,收花生挣的钱正好能够。”

众人也不知道一个大棚一百块钱的成本是多还是少,正如唐春景所说,收花生的钱正好能够,大家也不再说什么了。

张桂芝忍不住说道,“二丫,就不能想一个投资少的办法呀,每次挣了钱,接着就投进去了,眼看着天冷了,我还想做件大袄呢。”

唐春景心中有气,冷笑着说道,“要是嫂子不愿意投钱,我们这次收花生挣的钱可以分开,当然了,我们盖大棚种菜才卖钱之后,就没你的份了。”她还惦记着去年她做的那件大袄呢,一个夏天单裙子就做了三件,众人谁也没说什么!

唐春景的话刚落音,罗氏便喝道,“二丫!”

自从唐春华来家里住了之后,众人对张桂芝都有一分忍让,毕竟觉得要离婚的大姑姐住在家里挺理亏的。殊不知众人的态度正好助长了张桂芝的脾气,听到二丫说话不客气,她也生气的说道,“二丫你什么意思,合着排挤我一个不姓唐的人哪!分开就分开,我还稀罕你那点钱,分家才好呢!”

唐春景冷笑,“我看你是早就想分家了,想自己独占这个大院,独占豆芽的生意!”

张桂芝的心思众人皆知,只不过没有人点破罢了,如今被二丫说出来,心中十分恼怒,顿时站起来,朝着唐绍刚喊道,“大刚,你媳妇都被你的姐姐妹妹欺负成这样了,你还一个屁不放!”

姐姐妹妹?

到底牵扯上了唐春华!

唐春景怒道,“是我欺负你了,和大姐没关系,你别捎带上她,有话冲我一个人说。”

她本来就极有气势,如今一生气更是气势尽显,怒意压的张桂芝站也站不住,她哇的一声哭了,一跺脚转身出去了,边走边喊喊道,“既然这个家容不下我,我走!”

唐春华连忙起身,追了出去,若是真让她走了,外人岂不是又要看笑话?

罗氏对唐春景皱眉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的脾气,她的心眼儿就这么小,你呛她做什么,非得惹得家里不安生,你才罢休么!”

唐春景冷哼一声,朝着外面喊道,“是我非要惹得家里不安生吗?没见过兄弟媳妇的衣服还让大姑姐给洗的,不仅要洗衣服,连袜子、内裤都得洗,还整天挑剔,就跟我们全家都对不起她似的。天还没冷就惦记上大袄了,一个夏天做了三件裙子,别人谁说什么了…”

罗氏站了起来,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我的祖宗,你就不能少说一句。”

隔壁屋里的张桂芝哭声震天,她一哭唐煜也跟着哭,从这边屋里听的一清二楚。

唐春景扒开罗氏的手,怒道,“不能,就不能少说,去年冬天不能卖山楂糕的时候,她就想把钱分了,如今还是这么想。亏的生意一直做得有赚不赔,要是赔了,那就更了不得了!”

张桂芝在那边叫道,“二丫,不用你这么欺负人,我现在就走!”

唐春景刚要开口,罗氏用力的掐住了她的胳膊,生气的说道,“二丫,你把我气死你才算完是不是?”

唐春景气的一屁股蹲在凳子上不说话了。

罗氏淡淡的说道,“大刚你去把唐煜抱过来。”

唐绍刚一言不发的出去了。

罗氏低声说道,“你今天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的脾气,少说一句又能怎么样。”

唐春景满脸阴沉,“我的火攒了很久了,大姐在家里这么干,她都不满意。挑三拣四,天热的时候还嫌大姐把她的裙子洗勾丝了。大姐住在家里总觉得理亏,宁肯受气也不吱声。她今天回她娘家,竟然从仓库里偷拿了花生和大豆回去,娘,再不给她点教训,她就真不像话了。”

罗氏听闻张桂枝偷拿花生和大豆的事情吃了一惊,连忙说道,“她偷拿东西了?”

唐春景冷笑道,“大姐亲眼看到的,大姐怕她受责备不让我说出去,张桂芝倒好,连大姐都给埋怨上,说姐姐妹妹的欺负她!”

罗氏无奈的叹了口气,“二丫,为了你大哥、为了唐煜,这事就算了吧。”

唐春景冷冷的说道,“若不是为了大哥和唐煜,我早就向她开炮了!娘,这个家早晚都是要分的,与其大家矛矛盾盾的过着,还不如早点分了,也好让大姐自在。”

第91章 一起种可以吗?

罗氏沉默了,二丫看的何其清楚啊,这个家早晚都是要分的,可现在不是分家的时候。

她沉声说道,“现在不是分家的时候,你大姐的情况摆在这里,咱们家受的流言蜚语已经够多的了,若是分了家更让人看不起。唯有心向一处使,把日子过红火了,才让村里的人能看得起我们。”

唐春景忍不住冷笑,“您是心向一处使,别人也得这么想啊。”

罗氏无奈的说道,“那我不这么想还能怎么样,难道让别人说,离婚归家的姑娘都能容忍得了,却容忍不了儿媳妇。”

唐春景气的哼了一声,但是娘的话却极有道理,但凡嫂子心宽一点,今天她也能收敛得住火气。

她寻思了半晌她说道,“娘,大哥已经成家了,财政大权都在您手里握着,我嫂子难免有意见,反正大棚盖两个,咱们和大哥他们分开,他们管一个大棚,我们管一个,收支大家各算各的。豆芽也是,收入各半,您看成么?”

罗氏想了半晌说道,“这样不还是和分家一样吗?”

“大家还在一个院里住着,吃饭还有地都在一起,只不过是生意的钱分开了。不然呢,难道您忍心看着大姐一直受气?”

想要家庭和睦,必须心齐,心不齐只能想办法让这个家庭的关系看起来和谐,至少表面上是和谐的。

正说着话,唐绍刚抱了唐煜进来,那边已经听不到张桂芝的哭声了。

罗氏伸手把唐煜接了过来,说道,“大刚,你妹妹刚才说了,盖两个大棚,我们管一个,你和你媳妇管一个,收支各算各的,你问问你媳妇这事行不行。”

咦,母亲竟然保留了豆芽的生意。

唐绍刚愣了。

罗氏淡淡的说道,“大刚,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媳妇这个样子的闹,该说的也得说一说,别一吹枕边风,耳朵根子就软了。你疼你媳妇,我不拦着,但你别忘了你的弟弟妹妹还都没有成家,再者说了,你二妹已经今非昔比,你二弟又在读大学,她是愿意看眼前还是愿意日子往前过,让她想清楚一点,别到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眼见着唐绍刚的脸从脖子红到了耳朵根,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到底没有说出来,转身出去了。

罗氏看着唐绍刚出去的身影目光暗淡下来,低头看着唐煜粉嫩的小脸,她点点她那小鼻子,无奈的说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你娘赢了。”

唐春景心中一凛,忽然发觉自己很傻,这一仗貌似是自己占了上风,也不过是在口头上占了上风,得到利益的终究还是张桂芝!

她看着漫不经意的罗氏,满腹的话硬生生的憋进了肚子里,其实还是娘活得最明白了,只不过她不愿意逞一时之快罢了。

唐春华进来了,满脸的无奈,她伸手去接唐煜,“娘,我来抱吧。”

“你歇歇吧,”罗氏说道,“刚才你妹妹说了,盖两个大棚,我们管一个,大刚和他媳妇管一个,收支各算各的,这样你在这个家里就不用觉得没有立足之地了。”

唐春华看着罗氏,眼中一热,差点留下泪来。

“唉,”罗氏叹了口气,“说起来还是你妹妹考虑周全,这样一来她若是再敢闹腾,咱们就不用再退让了。”

唐春华拿手抹了抹眼睛,看看罗氏叫了一声娘,看了看二丫叫了一声妹妹,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罗氏又道,“二丫,盖大棚的事情,你好好合计合计,咱们可赔不起。”

“娘,您放心好了,赔是一万个赔不了的,咱们现在得合计种什么菜,如果需要育苗的话,得赶紧的育苗了,力争让它扣上大棚就能生长,不耽误时间。”

罗氏看着她发愁的说道,“你说的,娘不懂啊。”

“夏天种什么,咱们大棚就种什么啊,”唐春景想了想说道,“让顾明远去农科站问问那的技术员,看种哪种蔬菜最好。”

她只记得以前姨姥姥家的舅舅种大棚的时候,黄瓜是用南瓜苗嫁接,从立冬一直长到次年麦收黄瓜都在接;西红柿用马铃薯的苗嫁接,比较少虫害;西瓜用冬瓜嫁接,水分比较充足.....但是具体是哪个季节种植的,她就记不太清楚了。所以无论如何还是得让顾明远去一趟农科站。

罗氏听二丫喊顾明远喊的顺口,忍不住说道,“你别叫人家顾明远,人家是领导干部,对人家尊敬一点。”

唐春景被母亲说的愣了,叫顾明远不妥,下次见了面叫他‘领导’?那顾明远会不会一副见鬼的样子?

经过这一番闹腾,张桂芝收敛很多。

每次都是这样,不折腾一顿,心里就不舒坦。矛盾积攒的久了,早晚会爆发,这是必然性的。不管怎么样,只要她安静的不找事就好。